肖像画里的中国表情

合集下载

高中基础美术训练选修课(中外人像造型艺术):中国肖像绘画的历史演变

高中基础美术训练选修课(中外人像造型艺术):中国肖像绘画的历史演变

(无粗细变化)
“曹衣出水 "---一种笔法 刚劲稠叠,所 画人物衣衫紧 贴身上,犹如 刚从水中出来 一般。
铁线描类
(无粗细变化)
代表人物: 顾恺之 代表作《女 史箴图》。笔法 如春蚕吐丝,形 神兼备。他所采 用的游丝描手法, 使得画面典雅、 宁静又不失明丽、 活泼。画面中的 线条循环婉转, 均匀优美,人物 衣带飘洒,形象 生动 。
《八十七神仙图》
(有粗细变化)
《天王送子图》
兰叶描类
书画同源,中国书画都讲究用笔、 用墨,而用笔最主要的就是线条的塑 造。所谓“铁线”,就是一条基本一 样粗细的线条,意如一根铁丝;而所 谓“兰叶线”,就是一条不断地变化 着粗细的线条,意如视觉中兰花叶的 叶面和叶背的转折。书法中的篆书体, 就基本上用铁线,中锋运笔,线条遒 劲。后为加快书写速度,改结体圆转 为方折,变为隶书体,由此产生了带 有粗细变化的线条:撇、捺、波磔及 点,与一样粗细的横、竖并存。至东 晋王羲之的楷书、草书出,则书法中 的兰叶线臻于完美。相对铁线而言, 兰叶线自然更优美,更富观赏性。而 人物画中的线描,虽有“十八描”之 称,但唐以前,基本上是铁线类的时 代,直至吴道子创而为粗细递变、圆 润飘逸、似断还续,神完气足的“莼 菜条”,时称“疏体”,兰叶线的 “柳叶描”才告初具,则晚了书法将 近四百年。
是圆头。
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 马 蝗 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 钉头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线描方法。叶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 混 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淡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撅头描:秃笔线描,是一种写意笔法,马远、夏圭多用之。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曹衣描: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健陀罗艺

漫谈肖像艺术的前世今生

漫谈肖像艺术的前世今生

14 2017.2期/研究与探讨肖像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一直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油画、素描、国画、版画和陶瓷肖像画等等,甚至随着摄影艺术的发展,肖像画也进入了摄影领域。

肖像画,英语为p o r t r a i t,是指人类对自身形象特别是对特定的个体形象的记录,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大门类。

其隶属于人物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对于肖像画的理解方面,可能大众会认为肖像画一定就是刻板的将对照物画下来,其实不然,近百年来,由于现代艺术的兴起,人们对“肖像画”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

人类自身的变化,社会历史的演进,宗教观念的变革,哲学观念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乃至对宇宙的新发现等,对艺术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不再认为肖似自然是肖像艺术的唯一标准,因而出现了对肖像画新解释的理论,比如批评家约翰吉荷下过这样的定义:“肖像画是某种图像,它记录了艺术家对模特的个性的介入,同时它又基于艺术家对模特个性的理解。

”这一定义更多地包容了现代艺术的特征,抛开了传统观念中肖似自然的要求的界定。

如今,肖像画也讲究形神兼备,重视对传达人物神情的五官刻画。

像是在我们中国古代将肖像画称为写真、写照或传神等,它要求画家对人物的容貌、体形、情态、服饰及背景等作真实生动的描绘,表现其精神特征、身份地位、民族属性、时代风尚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

中国东晋画家顾恺之曾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说的就是肖像画的精髓是眼神,使得读者通过画中人的眼神是温暖还是冷峻而判断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肖像画的历史相当悠久。

最早的肖像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左右埃及的彩绘石雕《书记官卡伊像》,用闪绿石粘板岩雕刻而成的《孟卡尔斯王和他的王后》,以及稍后的《拉霍特普和诺弗雷蒂像》等,这些反映人类早期文明的肖像艺术大多以石头、木材、象牙、铜和陶土为原料,大的全身雕像用花岗岩、闪绿岩和玄武岩等硬质材料,然后再以色彩加以修饰。

荷香墨韵出自然——尹辉的中国画肖像

荷香墨韵出自然——尹辉的中国画肖像

揣摩 、推敲 ,铺 展宣纸 ,沏壶 清茶 ,在 袅袅茶 心 钻 研 ,以 达 到 自己理 想 与 实践 高 度统 一 的艺
忽 然想起 周敦 颐 的 《 爱莲 说 》来 : “ 远 香 中 ,满意 的画 作伴 随他迎 来着一 个又 一个晨 可 术 境界 。 观 而不可 亵玩焉 !”荷 “ 出淤泥 而不染 ,濯 清 涟 而不妖 。”尹辉 先 生把人物 的境 界 与荷花 的 神 韵融为 了一体 。 “ 南名 士 多” ,尹 辉 出生 于天 下泉 城 济 济 南的一个 书香之 家 ,其叔父 尹延 新 、姑 父杨 文
尹辉把 人物 肖像 与荷花 结合 的更完美 。
肖像 画 不仅 体现 他的天 资和艺 术功力 ,也反 映 了 他 自身 的情 操 追 求和 人 生价 值观 ,是其 文
“ 陋室 有 好 茶 可 享 用 ,只 是 难 为 不 能陪 化 修 养 的综 合体 现 ,也 是他对 社 会 、人 生 、自 酒 。” “ 亦醉 人何 必酒 。”谈笑 间 ,主人娴 然 造化 的深刻理 解 。 茶 “ 肖像画除 了包 含形貌 的逼真相 似之 意 ,更
于 作者所架 构的艺术 氛围之 中去 了。
长辈们 的 言传身 教 。尹 辉勤谨 躬劳 。 当下物欲 之 效果 。”他说 。 膨胀 的商业 社会 ,他安 于一 隅 ,灯 下 ,构思 、 他 总在 突破 前人 的藩篱 ,不断 超越 自己 ,苦
她 的作者就 是山东 省青年画 家尹辉 。
种 含蓄 的超越 了明示 话语 的 自然 之态 ,淡淡 地 熟地 汤壶 、沏茶 。清爽 的气 息扑面 而来 ,香气 清 香溢出画面 ,弥漫 展厅 。 细致 、简约 ,恰与 书屋契合 。很儒 雅 ,温 睛。
要 表现 对 象 的 精神 特征 、生命 气 息 ,以 达传 神

第一单元 第1课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上册

按画法 简 约
贰 写意画
意在笔先, 笔法简练。
中国画的分类
名作欣赏
传神写照—人物画
人物画
中国的人物画,大体分为道释 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 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 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 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 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 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
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画由著名画家顾恺之所创作,全卷长约六米,以三国时期 曹植所作《洛神赋》为表现内 容。在这一段中,画家在洛神周围画上朝日、轻云、 惊 鸿、游龙和荷花,用来比喻洛神的美丽容貌和动人身姿, 营造出一种富有浪漫 主义色彩的神话般的意境。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局部)(中国画)清代 石涛
康熙二十年(1691年),画家在北上京师的第三年创作了这幅近三米长的画卷。这个局 部是长卷的前半段,画的右侧危崖层叠,左侧群山起伏的河谷间巨石耸立。全卷奇峰迭 起,气势奇险,画家显然是以北方山区,特别是京郊山区景象为原型,并根据自己的感 受和激情,刻意经营与创造的艺术境界与艺术形象。
传神写照
人物画
步辇图(中国画)唐代阎立本
我们如何鉴赏作品?
小组讨论:人物画是主 要从那些方面去鉴赏的?
通过人物的 面部、表情 神态、肢体 动作等。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中国画)五代 顾阂中
小组讨论:
1、这幅画整体表现的是什 么内容?内容上属于哪一 题材的作品? 2、在绘画技法上有何特 点?色彩搭配有何特点? 2、细致观察韩熙载的表 情,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粼粼,岸上桃杏绽开,绿草如茵,描 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的 情景。
止存世最古的画卷,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 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名作欣赏

传神阿堵_心游万仞——从明清画像里看家国情怀

传神阿堵_心游万仞——从明清画像里看家国情怀

肖像画历史悠久,孔子于周明堂所睹“尧舜之容,桀纣之象”,可谓历代帝王肖像之滥觞,但商周时代,尚无肖像画实迹传世。

历秦汉而至六朝,肖像画日渐成熟,东晋清 禹之鼎 绘渔洋山人幽篁坐啸图卷,山东博物馆藏清 陆音 云烟过眼图轴,山东博物馆藏TOURISM WORLD /085道精神、勤劳务实的实干精神。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这句诗的作者——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怀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宏愿,“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带领戚家军南征北战,抗击倭寇十余年,屡战克捷,扫平我国沿海倭患,立下不朽功勋。

蟒衣是饰以蟒纹的服装,属于恩赐服,只有承蒙皇帝恩赐,才可服用。

画中戚继光身着以平倭之功而得赐的红色金绣蟒衣,头戴乌纱帽,足蹬黑履,正襟端坐,丰神英毅,坚定的眼神道出了他铭刻一生的信念。

求真务实,踏实苦干,是齐鲁文化精神的亮点。

赵秉忠提出的“立实心”“举实政”是重振颓世之策,是齐鲁文化中实干精神的生动写照。

画中赵秉忠,正面居中坐,头戴乌纱帽,身着真红盘领云纹大袖官服,上绣文官二品锦鸡云纹方补,内白领中单,足蹬朝靴,腰围玉带,玉带挂垂牙牌,左手握玉带,传家”“砚田百亩”三个单元展示明清两代的衣冠像、皇封敕命、艺文著述、个人小像、行乐图等,彰显齐鲁先贤的精神传统,讲述家族文化中修身济世、诗礼传家、敦族睦宗等良好家风,展示明清山东人“游于艺”的诗意栖居以及在文化领域的成就贡献。

重臣肖像山东旧时别称山左,“彦”指有才学的人,国之彦被称为“邦彦”。

明清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的画像依靠肖像画家“形神兼备”的描绘得以流传至今,已成为庋藏在博物馆里的珍贵文化遗产。

展览以曹凯、边贡、房如式、戚继光、邢玠、曹珖、房可壮、毕自严、赵秉忠等山左先贤风韵的厚重与精彩,借画言事,赋予衣冠像生命的流动感,彰显在齐鲁大地上盛行的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厚德仁民的人明 佚名 戚继光画像图轴,山东博物馆藏清 徐璋绘 高凤翰披褐卷,山东博物馆藏086/ TOURISM WORLD /记忆Memory清 张赐宁绘 文藻听泉图卷,山东博物馆藏TOURISM WORLD /087右手扶膝。

中国传统肖像画图式和精神内涵的分析

中国传统肖像画图式和精神内涵的分析

由于 在 古 代 的某 些 因 素 影 响 下 , 形成 了古 代 肖像 画 的 写 生

方 式 。其 主要 因素 表现 在 两个 方面 :在 古 代如 帝王 和深 闺女子 等 特 殊对 象 无法 进行 长 时 间的写 生 ,因此 ,画家 通常 是 以默 记 的方 式 进行 肖像画 的写 生 。在 古代 ,人 们认 为 人是 有灵 魂 的, 而画 像 则 会使 他 们失 去灵 魂 ,会 因此 遭受 诅咒 和 厄运 , 因此 ,给 活着 的 人 画像 在 古 代 是 禁 忌 。这 主 要 是 人 们 腐 朽 的观 念 所 致 。另 一 方 面 ,古代 的批 评家 和 画家 对 “ 神 ”特殊 的主观 认识 。古 人 大力 实 践 并极 力 鼓 吹这种 特殊 的写生 方式 ,主 要 目的在于 充分 展现 对 象 的“ 神 ”,而 “ 传 神 ”则 是人 物 肖像 画努 力追 求 的 目标 。同时 , “ 神 ”是 人物 瞬 间 自然 情 态 的展现 和人 物 内在 气质 的流 露 ,是 对 象 在毫 不 知情 的情 况下 的 自然 形式 。包 括对 象 独特 的个 性 、外 在 形 态 、精 神 面 貌 、社 会 角 色 及 学 识 修 养等 ,体 现 了 内蕴 丰 富 的 “ 神 ” 的概念 。采 用面 对 面 的方式 进行 写 生 ,只 能追求 表 面上 的 相 似 ,不 能 准 确 把 握 人物 的精 神 本 质 和 内在气 质 ,采 用 深 刻 体 会 、暗 中观察 才 能实现 形 神兼 备 的 目的 。一个 人 的 “ 神 ”往 往 是 在 不 知 觉 的 情 况 下流 露 ,是 个 连 续 的 过程 而不 是 固定 于 某 个 姿 态 ,若 依 照 某 种 姿势 展 现 ,会 使 人 物 的 自然 神 态 失 去 生 气 , 变

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

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

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徐悲鸿绘画作品欣赏⾃画像素描纸本 41x27厘⽶ 1925年作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

现代中国画⼤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幼年随⽗学画,后赴巴黎⼊法国国⽴⾼等美术学校,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1927年归国,历任中⼤艺术教授、北京⼤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作者协会主席,直⾄病逝。

泰⼽尔 1940年纸本设⾊ 50cm×50cm 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极⼒推崇和赞赏任伯年的⼈物肖像画,提倡写⽣,反对摹古。

《泰⼽尔像》是徐悲鸿写⽣肖像画的代表⼒作。

虽然,画家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运⽤了西⽅的绘画⽅法,但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

⼈物造型以线为主,脸部染⾊结合素描⽅法,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个⼈风格明显。

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法处理,以突出⼈物性格特征。

画⾯注重主要⼈物的内在⼼理刻画,整个画⾯显出⽂雅、静寂,⽂化氛围浓厚。

愚公移⼭图设⾊⽔墨 1940年作 (3300万元,2006年北京翰海)徐悲鸿的《愚公移⼭图》》,其故事取材于《列⼦·汤问》中的⼀个神话传说。

画家着重以宏⼤的⽓势,震⼈⼼魄的⼒度来传达⼀个古⽼民族的决⼼与毅⼒。

就空间布局从右⾄左,从前往后的格局展开画⾯。

画⾯右端有⼏个⾼⼤健壮、魁梧结实的壮年男⼦,⼿持钉耙奋⼒砸向⿊⼟。

其姿势表情不⼀,或膛⽬,或呐喊,或蹲地,或挺腹,然动态均呈蓄⼒待发之状,有雷霆万钧之势。

这群呈弧形分布的⼈物占据画⾯⼤部分空间,⼈物顶天⽴地,有撑破画⾯之感。

根据构图需要,左侧画⾯的⼈物排列较为松散,⼈物或⾼或低,树丛⼩景置于其间。

⼀挑筐⼤汉和倚锄⽼者背对观众以加强空间纵深感,拉开与右半段紧张劳作者之间的距离,造成右半部是前线⽽左半部是后⽅的感觉。

⽼翁似乎正在语重⼼长地对下⼀代⼈叙述⾃⼰的愿望和信⼼,描绘着未来的美好景象。

中国传统肖像画的特征

中国传统肖像画的特征

中国传统肖像画的特征作者:李杰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2期[摘要]中国传统肖像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并有着鲜明而独特的民族特色。

本文主要从功能、艺术标准和写生法则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肖像画的特征,以期使读者对传统肖像画的特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关键词]传统肖像画特征一、“成教化、助人伦”是传统肖像画的主要功能传统肖像画描绘的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特定的某个人,是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实际存在的真人。

肖像画的功能主要是为真人写貌留影,再现客观现实,发挥认识的功能,同时作为纪念、供奉、鉴戒的图像,达到教化的目的。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叙画之源流”篇开宗明义的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

”中国人物肖像画受儒家观念的影响比较深,历来受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其原因就在于它能直接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秩序。

肖像画的这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作品所描绘的对象上。

纵观中国肖像画历史,所描绘的对象无非是历代帝王名臣像、当朝帝后像、臣僚雅集图、圣贤佳士画像。

我国古代历朝的统治者图画功臣和圣贤肖像以作褒扬,平民和儒生在瞻观这些肖像画时而生敬仰之心,从而达到教化之功。

即使是庶民像和家庆图,尽管没有前几种类型那样十分的明显,但其功能仍旧是在于教化的目的。

慎终追远,孝思不匮,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儒家兴教化的传统在这里依然存在。

文人行乐图尽管在形式上比较自由,然而在肖像的描绘上还是要摆出一幅儒家文人的谦谦君子之风,传统礼教规范仍在隐约发挥作用。

二、“写真” 、“传神” 、“写心”是传统肖像画的艺术标准肖像画古时称“写真”或“传神” ,也就是要写对象之本真、传对象之内在精神。

“真”可分为外形的客观真实和内在气质的本真显现;“神”也可分为外在形象的神采和内在的人格修养,人物的神采又是人格修养的自然流露。

人物画的种类

人物画的种类

人物画的种类
人物画是绘画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指的是以人物为主题的画作。

根据表现手法和着重点的不同,人物画可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种类:
1. 肖像画:以具体人物为对象的画作,通常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形象,追求极高的逼真度。

2. 风俗画:以表现社会生活、民间风情和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人物画作品。

在中国,这类画作品较为流行,并发展出众多独具特色的绘画流派,如清代的“八大山人”、明代的“唐寅”等。

3. 文人画: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派系,通常表现具有文人气息、情趣和意境的人物、山水等。

文人画把具体事物的形象化、独特的审美观和精神观带入绘画中。

4. 儿童画:表现儿童的生活、表情、行为等主题的画作品。

儿童画通常更加轻松、欢乐,注重表现孩子本真的情感。

5. 人体解剖画:表现人体解剖、肌肉、骨骼等医学主题。

这类画作主要用于医学教育、科研等领域。

总之,人物画是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关注人类身体和情感的表达,是绘画家用精湛技艺和深厚情感刻画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9 肖像艺术

9 肖像艺术

9 肖像艺术9肖像艺术课题:《肖像艺术》课时:一课时年级:五年级(上)准备工作:观赏图片、绘画材料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观赏相同整体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体会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轻、难点: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

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为传神)的重新认识和认知。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学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2、如果使你图画一幅你爸爸(妈妈)的肖像画,你可以怎么画?你想要整体表现他(她)怎样的神态呢?二、深入教学(一)、欣赏中国画《张卿子像》1、现在恳请同学们去观赏一幅中国画肖像画《张卿子像是》,这幅作品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曾鲸的作品。

图画中的张卿子在外貌上存有什么特征呢?2、从这幅肖像画中,你还看见了什么样的表情?3、脸的哪一部分最能表达情感呢?艺术家是怎样表现的呢?4、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5、同学们从观赏《父亲》这幅肖像画中能体会归纳出来一幅杰出的肖像画应当具有哪几方面的要素吗?(二)、观赏版画《藏族少女》1、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张卿子像》不同,谁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吗?2、你真的版画和中国画相比较,它存有什么特点?板书:中国画:用线造型,细腻、严谨,色彩高雅明快版画:结构细致,画面准确,线条硬朗,色彩猛烈、独特3、仔细欣赏这幅作品,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的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4、你认为这幅作品画的好吗?为什么?(三)、欣赏雕塑《白求恩》1、你们重新认识这尊雕像刻画的就是哪位人物吗?你们介绍他的事迹吗?2、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3、你觉得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

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

情之所至 随性而发——关于范治斌的水墨肖像

情之所至  随性而发——关于范治斌的水墨肖像
不是 思 想性 。
在我 看来, 范治斌近 年的 肖像画 创作, 在 近 年来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格局 中, 再次 突出了 “ 肖像性”的 研究, 讨了肖像画 在当代的文 探 化意 义, 范治斌的4 幅 《 8 有风景的肖像组画》,
以独 特 的 构 图方 式 , 映 了人与 风 景 的 关 系。当 反
渐 确立, 对二者的 各有侧 重, 为许多画 论的 成
探 讨 基 点 。 个 较 为 普 遍 的 看 法 是 ,肖像 画 不 一
肖像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话状态。
仅要 “ 肖似”, 还要 “ 肖品”。 清代郑绩在 梦幻
居学画 简明 ・ 肖品 》中亦说 到 “ 写入不徒写其 貌, 要肖其品, 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 质也 。 ”潘天寿在其 《 听天阁画谈随笔》指出: … 以形写神 ’ 系顾氏总结晋代以前人物画 形 神之相互关系, 与传神之总 的。 即是我国 人物 画欣赏批评之标准 。 唐宋以后, 并转 达而为整 个绘画衡量之大则。 ” 范治斌 注意 到肖像画中的表情 问题,即肖 像画要绘出人的平素性情品质, 通过 表现个人 的表情进而 反映时代的 表情。 这里, 在 我们涉 及到肖像画中人物表情 的普遍意义和文化价值 的问题。 范冶斌的人物肖像画, 无论是表现 乡村 人物或是少数民族劳动者, 还是表现现代城市
画 史的理解 , 对于经典画作的传习默记, 于 对 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 , 都要通过笔墨与宣纸的 对 话而 呈现出来。 没有抽 象的观念 , 只有具体 的艺术语言才能表达画家的人格与精神之美。
这 反 映 出范 冶 斌 试 图在 更 为深 入 的 层面 进 入 水
墨画的变化潮流, 对中国画在 当代的生存价值 加以思考, 寻求水墨艺术语言的现代转换 。

独特的中国传统肖像画

独特的中国传统肖像画

独特的中国传统肖像画
中国传统肖像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表现人物形象为主要特点,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独特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肖像画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和精神风貌。

在中国传统肖像画中,艺术家
不仅要准确地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和身体形态,还要通过表情、神态、眼神等细节来展现
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

艺术家通过精准的描绘和细腻的表现,使观者能够感受到人物
内心的世界,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传统肖像画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肖像画注重对人物的结构、比例、光影和色彩的处理,力求在写实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的艺术化。

艺术家通过冷暖明暗的运用、线条的优美流动和细节的处理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
艺术感受。

中国传统肖像画注重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肖像画中,人物的肖
像往往与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相关联,艺术家会通过衣着、饰品、头发等细节来表达人物的
身份和地位。

不同的服饰和饰品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身份特征,从而使观者能够更加
直观地了解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中国传统肖像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组成
部分。

它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和精神风貌,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注重人物的社
会地位和身份的表达,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通过这些独特的特点,中国传
统肖像画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的辉煌成就。

2 仔细观察下面一组人物肖像画

2  仔细观察下面一组人物肖像画

2仔细观察下面一组人物肖像画,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请用一两句话形象地描绘他们的外貌。

ABCD示例:A.他(鲁迅)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阿累《一面》B.闻一多先生那一头浓密蓬松的黑发正如他的革命精神一般,爱国情怀浓如发色,爱国热情密如发丝。

他脸上呈现出坚定,那是一张热爱国土的脸,眉眼中透出改变祖国命运的信心与热情。

紧抿的嘴是他对反国贼的坚决态度,炯炯有声的目光是他不屈的灵魂的表现。

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用他并不宽阔的肩带头挑起了改变祖国的沉重担子,用他洪亮的嗓音呼吁人们:“站起来!我们站起来!”他身后的红烛是他鲜红的丹心,一身黑衣是他坚决的态度,他带了头,用那一腔的热血和满腹的知识压下了独裁,用伟大的精神扛起了民主的一片天地!C.老人(爱因斯坦)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他(爱因斯坦)满脸邋遢(lātà),头发很长。

没刮胡子,一副苍老而又不失精神的样子。

D.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罗曼·罗兰《名人传》(二)运用描写(外貌描写),突出特点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即是人物的貌特(指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2、技法点拨外貌描写要求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

第16课 有特点的人脸

第16课 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二、新授
三、学生实践
四、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一、导入新课
1、请大家说说班里自己最熟悉的同学脸部的特征。
2、出示图片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出示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齐白石、阿Q像。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2、讲授要点
3、作业要求:
四、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五、教学总结
六、课后拓展
一、复习导入
1、三停五眼“三停”
: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
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
耳孔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4、讲授要点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课题
16.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人物的脸型、五官和表情特点,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画人脸。学习中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等工具完成突出人物特点的肖像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艺术实践等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用中国画的技法创作一幅有特点的人物肖像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切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二、讲授新课
1、打开书赏析马三立画像,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表现性风格藏族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与实践

表现性风格藏族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与实践

表现性风格藏族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与实践表现性风格藏族人物肖像画的创作与实践藏族人物肖像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广大艺术家和观众的喜爱。

在表现性风格的藏族人物肖像画创作与实践中,艺术家们通过多种技法和表现手法,深入挖掘藏族人物的独特魅力,体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藏族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性风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形体特征的夸张处理,二是对情感表达的强化。

在形体特征的夸张处理上,艺术家们善于运用线条和颜色的变化,突出藏族人物面部的高颧骨、深眼窝和方形下巴等特征,塑造出硬朗、威严的形象。

同时,在肖像的表情、动作和服饰上也有所夸张,通过增加细节和强化色彩的运用,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而有力。

在情感表达上,艺术家们注重通过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例如通过短而粗的线条来刻画藏族人物的坚毅和果敢,通过饱和的色彩来表现其豪情决绝。

在创作与实践中,艺术家们积极探索和借鉴不同的创作技法和经验,既遵循传统的绘画规律,又不断开拓创新。

他们善于以写实的手法描绘藏族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对明暗关系的处理和细致入微的线条运用,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同时,他们还充分利用色彩的变化和对比来表现藏族人物的神秘和独特的民族性格。

色彩对于塑造肖像画的形象非常重要,艺术家们通过对光影的运用和色彩层次的处理,使得画面更加鲜活和生动。

在创作中,艺术家们不仅注重藏族人物外在形象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展现其内在情感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绘画藏族人物的服饰时,艺术家们通过丰富的纹饰和细腻的线条来表现藏族人物的身份和地位。

同时,还通过颜色的运用来体现藏族人物深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

在表现藏族人物的面部表情时,艺术家们通过准确而细致的线条描绘和色彩的变化,表达出其独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表现性风格的藏族人物肖像画创作与实践不仅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对藏族人物形象的深入挖掘与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 70 年代, 受革命意识形态与前苏联现 实主义的影响, 中国肖像画相继出 现了“革命美术”、“文革美术”的潮 流。
夸张的大笑、雪白的牙齿、红润 的脸颊……鲁虹介绍,这一时期,艺 术创作以歌颂为主,领袖人物、工农 兵代表与重要的历史人物成为肖像
画创作的主角。 徐悲鸿 1950 年画作 《骑兵英雄邰喜德》,为其间代表作。
当时有批评家认为,《父亲》“污 蔑了中国农民的形象”,“没有反映解 放后中国农民的新变化”, 以致最后 定稿时,罗中立不得不在“父亲”的左 耳上,夹上一支圆珠笔。
“不再是所有人都‘幸福昂扬’”, 仇海波说,罗中立的画开始重视“真 实的普通人”,个人和国家之间,开始 确立一种新的关系模式。
“从来没有过的自由”,仿佛“终 于学会像说话一样画画”, 陈丹青曾 如此描述这一时期。 上世纪 80 年代 初,他创作的《西藏组画》,被誉为“中
肖像画取得成就最大
改革开放以后, 肖像是中国美术里最重要的一个部 分。 改革开放 30 年,在视觉艺术领域,有 成就的作品和现 象风格流派几乎都 集 中 在 以 人 物 为 题 的 绘 画 上 。 30 年 来 的社会巨变,对人、人物表情、人物姿态和人物服饰的影 响,是不可忽视的。 肖像绘画和人物画在这 30 年世界当代
这不是文字游戏,是重新探究语 词的功能。 这种探究,跟“流行语”追 求的新、动、“赞”肯定不一样。 我相 信,“和”、“与”、“跟”、“同” 之间的细 微语意差距,喜欢追逐“流行语”的自 媒体爱好者,大概也不关心。
上周看了西班牙戏剧《安德鲁与 多莉尼》,没一句台词,可是感动得泪 流满面。 对“君应有语”,对追逐流行 语的人群,这大概是一个极端却有力 的反例。
一位英语老师说,美国农民掌握 的单词也就 200 个左右,一辈子都够 用了。 四六级词汇以千计,但很多人
考过 GRE 都不晓得“时光飞逝”用 “How time flies”就可以了———全初 中英语词汇。
掌握更多流行语,也不一定会让 文章更好。 有年改作文比赛卷,六年 级小学生约有五成用了“人见人爱、 花见花开、 车见车爆胎”。 这肯定是 小朋友中流行的俏皮话,但它的欢闹 意味太强,已经没法成为一篇完整文 章的组成部分,除非这篇文章叫“小 学六年级流行语大全”。
上世纪 90年代至今:多元价值体系下关注自我
迷茫、玩世、失重
上世纪 90 年代以降,中国经济 加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欲望被彻底 激活,全国上下,热火朝天。 由此而 来,利益分化、阶层分化、思想分化, 时代变化快得令人猝不及防; 物质 主义,消费社会,全球化,中国人陷 入一种普遍的焦虑和迷茫状态。
一些艺术家敏锐地把握住了这 一时期的中国人心态和表情。“当代 艺术 F4”之一的王广义创作的《大批 判》系列,曾梵志的《面具》,都是这 一时期的代表作。
热点
读 周刊
20日,“再肖像”展上的冯峰 7屏录像装置循环播放作品《保持微笑》
2013年 12月 24日 星期二 责编:翟晓林 版式:丽菲 责校:孙婷
21
本月 20 日,在 湖北 美 术 馆 年 度大展“再肖像”上,不同年代画 家笔下迥异的人物面部形态,引 起了观众兴趣。
从文革时期“高大全”的革命 英雄形象, 到新世纪带有自嘲意 味 的 “傻 笑 人 ”,中 国 人 的 面 目 、表 情、姿态,始终是肖像画创作的重 大主题。
肖像画被誉为 “时代的眼 睛 ”,每 一 张 面 孔 都 勾 勒 出 一 个 时 代的社会史和心灵史。 艺术家是 敏感的人群,他们通过画笔,将他 们的独特感受、 认知和理解视觉 化,帮助我们了解时代精神,了解 中国人的心灵, 以及历史中个体 的生存境遇。
21 日 ,记 者 采 访 到 “再 肖 像 ” 的策展人、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 鲁虹, 艺术家岳敏君及艺评家仇 海波、皮道坚等人,试图梳理 1949 年以来,肖像画里的中国表情。
陈逸飞与徐纯中的作品《金训华》
从“高大全”到“傻笑人”
肖像画里的中国表情
见习记者郑汝可 通讯员符坚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 70年代:革命主义创作
高大全、红光亮、三突出
紧缩的眉头、 坚毅的神情、笔 挺的身姿……1969 年,在画家陈逸 飞与徐纯中共同创作的画作《金训 华》中 , 为 抢 救 国 家 财 产 而 牺 牲 的 革命烈士金训华,在画家笔下斩风 劈浪。
艺术史中,中国是非常突出的。 — ——美术批评家高岭
(见习记者郑汝可整理)
君应有语 一周文化观察
主持人:翟晓林
当“土豪”、“女汉子”、“点赞”成 为新一年“流吗”、“元芳, 你怎么看”、“躺枪”、“赞”……有几个 还在流行? 再往前回溯,“喊你回家 吃饭”的是谁的妈?
当年在江西插队的陈丹青,对 《金训华》印象深刻:在农村翻了好 几座大山,走了几十里路,见山坳坳 里的一户农家门上贴了 《金训华》, “就像门神似的”。
上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对人性的恢复与关照
以画伟人的尺寸画农民
上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放弃“以 阶级斗争为纲”, 确立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画 作《金 训 华》, 正 是 在 文 革 时 期被捧为样板画, 前后出版了 4000 多万张,贴满全国。 作者之一徐纯中 曾撰文回忆作画过程: 当时只有一 张金训华的正面报名照, 画家们被 要求根据想象创作“抢救财产”、“深 夜写日记”、“劳动”、“巡山防火”等 主题。 画作几易其稿,因为需要人物 “眉 头 锁 得 更 紧 ”、“嘴 张 更 大 些 ”、 “衣服再湿透些”……
鲁虹认为,这些轻松幽默、嬉皮 笑脸、 甚至有些傻乎乎的表情,“正 是 90 年代中国人的写照”。
值得一小人物,比 如三峡农民、采玉人。 这些人此前大 多难登大雅之堂, 难以成为艺术描 摹的对象。
另一方面, 新的社会群体也进
入画面,比如农民工。 十一届全国美 展,数件“农民工”题材的绘画作品 获奖。
1980 年,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上,四川美院学生罗中立油画《父亲》 获得一等奖。 时任《美术》杂志编辑 栗宪庭评价:《父亲》用画伟人的尺寸 和规格, 画出了农民的真实生存状 态。
《父亲》的原型,是守粪的农民。 突出的青筋、满脸的皱纹、大粒的汗 珠、干裂的嘴唇……呈现出这一时期 肖像作品的新特征。
国写实油画自苏联影响转向欧洲传 统的转折点”。
鲁虹评价,陈丹青开拓了“生活 流”,他画藏民进城、朝拜、洗头、接吻 ……冲击了中国美术界长期以来重 情节性、重主题性、重政治性的做法。
这两组作品,成为中国当代人像 油画史的里程碑。
自此,在高小华油画《为什么》、 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等作品中,艺 术家们陆续将笔触对准普通人,尤其 是农民、牧民和少数民族,表情也更 加真实、自然。
流行语有多流行
“流行语”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而且与自媒体高度同步。 无论比较 个体的“待我长发及腰”,还是大众文 化 事 件 如《蓝 精 灵》上 映 , 经 微 博 传 播,都能迅速成为新词新体,火上几 天。 至于意义,大概及时参与社会流
行事件,就很值得显摆一下。 但流行语远没有扫到社会各个
角落。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出于生 存的考虑, 或许关心一下“雾霾”和 “PM2.5”。“大 V”、“点赞”,以及长期 见于媒体的“蓝海”、“正能量”、“大数 据”,就跟衣食住行没半毛钱关系了。 大量使用新媒体的, 往往是年轻用 户,在乎占有和用过即抛;数量广大 的其他人群,在“流行语”的使用和评 选中是失语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光盘”, 对于不经常上酒店的笔者, 就绝不算是流行语。
好词儿到底是什么
好词儿到底是什么? 背成语词 典或是多了解几个流行语,手段都很
初级。 事情总是由简单到复杂,再返 璞归真。
记得艾米在小说《十年忽悠》中 写, 奶奶对俊男靓女的评价有三个 级 别 : 生 得“干 净 ”, 长 得“顺 眼 ”, 看 着“舒服”。 以前她一直觉得奶奶这 样说,是因为奶奶词汇量有限,但看 见某个男孩, 才佩服这几个词用得 好。 这些词,比“帅”、“英俊”、“文质 彬 彬 ”、“英 气 勃 勃 ” 之 类 , 可 贴 切 多 了。
岳敏君的“傻笑人”
艺评家论肖像画变迁
21 日 ,皮 道 坚 、鲁 虹 、陈 孝 信 等 20 余 位 策 展 人 、美 术 批评家,齐聚湖北美术馆,探讨肖像的定义、历史变迁,以 及新时代肖像画面临的转向等问题。 以下是部分专家观点 的摘录。
肖像的三种意义
古希腊哲人有一个命题叫做:认识你自己。 这就为肖 像打下了一个哲学基础。
“到文革时期, 这一趋势更加 ‘极端化’。 ”艺评家仇海波解释,文 革时期, 人物绘画要求“高大全”、 “红 光 亮 ”、“三 突 出 ”———所 有 人 物 中突出正面人物; 正面人物中突出 英雄人物; 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 雄人物。
这一时期, 绘画创作带有很强 的宣传功能。 仇海波提到,画家刻画 的正面人物,往往浓眉大眼、目视远 方;而阶级敌人,永远是鹰钩鼻、小 胡须、大黑痣,“表现得千人一面,无 个性、不自然”。
这一时期,肖像画中的“玩世现 实主义” 诞生。 仇海波介绍,“无所 谓、玩世不恭”成为人物形象主题。 以方力钧、岳敏君等人为代表,一身
土腥味儿的大秃头、 小眼痞子、傻 笑,成为画家笔下人物的标准表情。
“我想表达现在人的心理状态”, 1991 年创作第一幅“傻笑”作品《大 狂喜》的岳敏君表示,自画像性质的 “傻笑人”,实际上是一大批形象重复 的“我”,这些“我”面临“失重”。
看起来简单的字词,怎么组合也 大有学问。三毛常换用多种方式组词 成句,看哪种方式最佳。 张立宪重编 《城南旧事》,字斟句酌。 大陆通行版 里用“我小心地拿着汤匙,轻慢轻慢
地探进汤碗里”,台湾单册版里,作者 林海音修订成了“我小小心心地拿着 汤匙,轻轻慢慢地探进汤碗里”。张立 宪的版本采了后一种用法。 为什么? 从语感上来说,比前一句要好一些。
肖像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记录。 冷军毫发毕具的油 画作品,具有人类学的标本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