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诗朗诵21页PPT
合集下载
2024版《水调歌头》PPT优秀课件
《水调歌头》PPT优秀课件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意境描绘与情感表达•艺术特色与成就评价•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苏轼生平及时代背景
《水调歌头》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
创作地点
背景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朗读及录音欣赏
全文朗读
录音欣赏
重点字词解释与注音重点字词
注音
对每个重点字词标注拼音,帮助学生正
确发音和朗读。
句子结构分析和修辞手法句子结构分析
修辞手法
03
意境描绘与情感表达
描绘中秋佳节美好景象
明月高悬,清辉流照
通过PPT背景图和动画效果,展现中
秋之夜明月高悬、清辉流照的美好景
象,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家人团聚,欢声笑语
插入温馨的家庭团聚照片或视频,展
现中秋佳节家人团聚、欢声笑语的幸
福场景。
赏月习俗,文化传承
介绍中秋赏月的传统习俗,配以精美的月饼、瓜果等图片,展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魅力。
抒发对亲人思念之情
遥望明月,思念绵长
01
家书传递,情感纽带
02
诗词朗诵,情感共鸣
03
1 2 3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天人合一,宇宙无限超越时空,精神永恒
探讨人生哲理和宇宙观念
04
艺术特色与成就评价
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使得全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通过时空的转换和场景的描绘,
将离情别绪、人生感慨融入其
中,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
与想象、景物与情感巧妙地融
合在一起,增强了作品的艺术
感染力。
结构巧妙,层次清晰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选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使得作品语言优美、凝练而富有诗意。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28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有离别有欢聚,与月 亮有缺有圆一样,是自然规律(人生哲理),要有 乐观豁达的胸襟。
上 下精品教学资源
细读探究
我不能改变天气, 但我可以改变心情; 我不能改变容颜, 但我可以展现笑容; 我不能预知明天, 但我可以把握今天; 我不能改变过去, 但我可以改变未来; 我不能改变别人, 但我可以改变自己; 我不能事事如意, 但我可以事事尽力。
只希望我们兄弟都能平安健康,
千里共婵娟。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月亮)。
上 下精品教学资源
细读探究
齐读,上阙探究
读完上阙后,解决问题,如不能,可以寻找同学的帮助。 探究提示:
1、中秋的月亮是什么形象?人们赋予它什么情感?
——是团圆的象征。人们喜爱、歌颂中秋圆月,祝愿一家人团聚,人人幸福。
成果展示
转朱阁,低绮户,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
照无眠。不应有恨, 照着不能成眠的人。月亮不Baidu Nhomakorabea有什么怨恨吧,
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才圆满呢?
人有悲欢离合,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此事古难全。
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但愿人长久,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有离别有欢聚,与月 亮有缺有圆一样,是自然规律(人生哲理),要有 乐观豁达的胸襟。
上 下精品教学资源
细读探究
我不能改变天气, 但我可以改变心情; 我不能改变容颜, 但我可以展现笑容; 我不能预知明天, 但我可以把握今天; 我不能改变过去, 但我可以改变未来; 我不能改变别人, 但我可以改变自己; 我不能事事如意, 但我可以事事尽力。
只希望我们兄弟都能平安健康,
千里共婵娟。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月亮)。
上 下精品教学资源
细读探究
齐读,上阙探究
读完上阙后,解决问题,如不能,可以寻找同学的帮助。 探究提示:
1、中秋的月亮是什么形象?人们赋予它什么情感?
——是团圆的象征。人们喜爱、歌颂中秋圆月,祝愿一家人团聚,人人幸福。
成果展示
转朱阁,低绮户,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
照无眠。不应有恨, 照着不能成眠的人。月亮不Baidu Nhomakorabea有什么怨恨吧,
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才圆满呢?
人有悲欢离合,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此事古难全。
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诗歌朗诵背景图片背景.ppt
14
此人 事有 古悲 难欢 全离 。合
,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
15
16
17
但 愿 人 长 久
18
千 里 共 婵 娟
19
20
21
Baidu Nhomakorabea
1
2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
3
不 知 天 上 宫 阙 , 今 夕 是 何 年 。
4
我 欲 乘 风 归 去
5
又 恐 琼 楼 玉 宇
6
高 处 不 胜 寒
7
起 舞 弄 清 影
8
何 似 在 人 间
9
10
11
12
转 朱 阁 , 低 绮 户 , 照 无 眠 。
13
不 应 有 恨 , 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
此人 事有 古悲 难欢 全离 。合
,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
15
16
17
但 愿 人 长 久
18
千 里 共 婵 娟
19
20
21
Baidu Nhomakorabea
1
2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
3
不 知 天 上 宫 阙 , 今 夕 是 何 年 。
4
我 欲 乘 风 归 去
5
又 恐 琼 楼 玉 宇
6
高 处 不 胜 寒
7
起 舞 弄 清 影
8
何 似 在 人 间
9
10
11
12
转 朱 阁 , 低 绮 户 , 照 无 眠 。
13
不 应 有 恨 , 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
水调歌头.游泳(朗诵课件)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第十六组全体人员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墙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源自文库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谢谢欣赏
——毛泽东 第十六组全体人员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墙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源自文库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谢谢欣赏
《水调歌头》优秀PPT课件
沉浸其中。
CHAPTER 04
主题思想阐释
对人生哲理思考
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对比
通过描绘明月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表达了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未来美好 生活的向往。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揭示了人们追求理想、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对宇宙奥秘探索
艺术手法与特色探讨
浪漫主义风格体现
丰富的想象
诗人运用大胆的想象,创造出超 越现实的奇幻世界。
强烈的情感
诗人抒发对自由、爱情和美好生 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热烈。
独特的意象
诗人通过明月、美酒、天宫等意 象,构建出浪漫主义的诗境。
象征手法运用
明月象征
诗人通过对明月的描绘,寄托了 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
艺术特色
该词以豪放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出猎画面。运用典故、比 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名句欣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展示了作者勇武豪迈的气概 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创作背景
苏轼在黄州期间,一次途中遇雨,有感而作此词。该词通过描绘 雨中行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的乐观态度。
THANKS
[ 感谢观看 ]
要求每个小组在讨论后,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可补充或提出不同观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PPT(附教案、说课稿)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语文·七年级·上册
点此下载
专题同复步习P学PT案
同步学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
点此下载
专题同复步习P说PT课稿
同步说课稿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语文·七年级·上册
点此下载
专题同复步习P练PT习
同步练习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朗诵
要求:
语言流畅 体会作者的心情 读出音律美、意境美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语文 九年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文小语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语文·七年级·上册
点此下载
专题同复步习P学PT案
同步学案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文·七年级·上册
点此下载
专题同复步习P说PT课稿
同步说课稿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语文·七年级·上册
点此下载
专题同复步习P练PT习
同步练习
提示:打开后可根据需要进行编辑,打 印,保存。
朗诵
要求:
语言流畅 体会作者的心情 读出音律美、意境美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语文 九年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文小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共30张PPT)优质课件PPT
3、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词
词来源于民间, 原是配乐的歌词。后 乐谱失传,学者依椐 前人的词制成图谱, 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 府、长短句,是诗歌 的一种,也是格律诗。
形式上具有律诗的 一些特点,只是句 子一般长短不齐。
填词依据的乐 谱叫词调。每种词 调都有特定的名称 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 也叫做片。 què
小序
交代写词 的时间及 缘由
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 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 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 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 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 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值 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 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 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小 结: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 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 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 月有 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 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 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 豁达胸襟。
古为今用
请同学们根据语境,填 入《水调歌头》中的词句, 并思考概括这样的词句可 用于怎样的语境中。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预习检测
一、给标出的字注音:
宫阙( qu)è 琼楼( )qióng绮户( ) qǐ 婵娟(chán )juā不n 胜寒( )sh丙ēn辰g ( )bǐng chén
词
词来源于民间, 原是配乐的歌词。后 乐谱失传,学者依椐 前人的词制成图谱, 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 府、长短句,是诗歌 的一种,也是格律诗。
形式上具有律诗的 一些特点,只是句 子一般长短不齐。
填词依据的乐 谱叫词调。每种词 调都有特定的名称 叫“词牌”。 词的段落叫做阕, 也叫做片。 què
小序
交代写词 的时间及 缘由
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 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又和唯一 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有团 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当年两人 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进士第,感情 很深。苏辙当时在济南,相隔千里。值 此中秋之夜,诗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 感慨万千,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 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小 结:
《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上阕把酒颂 月,抒写了由幻想超尘到复归现实 的思想过程;下阕对月怀人,阐发 月有 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 哲理。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 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 豁达胸襟。
古为今用
请同学们根据语境,填 入《水调歌头》中的词句, 并思考概括这样的词句可 用于怎样的语境中。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预习检测
一、给标出的字注音:
宫阙( qu)è 琼楼( )qióng绮户( ) qǐ 婵娟(chán )juā不n 胜寒( )sh丙ēn辰g ( )bǐng chén
水调歌头_PPT
事长向别时圆?(婉转真挚,体验独到, 足见怀人之深之切) ----古难全(旷达洒 脱自我排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美好寄寓与祝愿)
综合提升
• 1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 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 2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
本文体裁
词。又叫诗的别体、 诗余、长短句。词产生于 唐,成熟繁盛于宋。词与诗相比,更集中于抒情,极 少叙事,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为严格。 词有词牌,每个词牌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以及 固定的平仄(ze)用韵,是丝毫不可随意的。词按照字 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 字)、长调(91字以上)。小令不分段;中调可分段, 称上阕(que)、下阙,或上片、下片;长调可分三叠、 四叠。
———苏轼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 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 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 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 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 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词有《东坡乐府》。
综合提升
• 1 、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 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 2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
本文体裁
词。又叫诗的别体、 诗余、长短句。词产生于 唐,成熟繁盛于宋。词与诗相比,更集中于抒情,极 少叙事,也很少揭示哲理。其格律限制比诗更为严格。 词有词牌,每个词牌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以及 固定的平仄(ze)用韵,是丝毫不可随意的。词按照字 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 字)、长调(91字以上)。小令不分段;中调可分段, 称上阕(que)、下阙,或上片、下片;长调可分三叠、 四叠。
———苏轼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 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 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 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 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 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 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词有《东坡乐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