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商鞅变法》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改革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教学重点:1.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2.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1.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

2.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已学知识,提问:请大家说一说,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2.学生回答:封建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1.商鞅变法的背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b.秦国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经济衰败。

c.秦孝公即位,决心改革,选拔商鞅为相。

2.商鞅变法的内容a.改革土地制度: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加强中央集权。

c.改革军事制度: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位制。

d.改革法律制度:制定严刑峻法,整顿社会秩序。

e.改革经济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战。

3.商鞅变法的影响a.提高了秦国的政治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国家收入。

c.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秦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有哪些?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1.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使秦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2.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变法展示了改革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六、课后作业2.思考:商鞅变法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商鞅变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商鞅变法的影响分析不够全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商鞅变法的课程设计

商鞅变法的课程设计

商鞅变法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2. 学生能够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3. 学生能够比较商鞅变法与其他诸侯国变法的异同,认识战国时期变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分析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培养史料解读、历史评价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历史思维与论证的能力;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提升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商鞅变法,树立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2. 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培养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3. 学生从商鞅变法中汲取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历史学科知识为基础,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能力,对历史事件的意义认识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章节关联:中国古代史·战国时期2. 讲解商鞅变法的背景与主要内容:- 秦国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 商鞅变法的目的、具体措施(法治、农业、军制等);- 变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 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对秦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对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影响;-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 比较商鞅变法与其他诸侯国变法:- 各国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 商鞅变法的特殊性及其成功原因。

七年级《商鞅变法》课堂教案

七年级《商鞅变法》课堂教案

本文是针对七年级《商鞅变法》课堂教案的一篇文章。

本文的主旨是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教学商鞅变法这个历史知识。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古代的影响,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性。

2. 演示法:通过一些实物、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来让学生感受到商鞅变法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3. 分组辩论法: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分别来为商鞅变法的正反两方作出争论,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发生在秦国。

秦国在那个时期处于分裂状态,国内十分疲惫。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它主要是为了消除矛盾,维护秦国的稳定。

2.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贯彻了“以法治国”的政策,实行的是严厉的法律制裁,使得人们对于违法的行为感到惧怕,从而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2)改革了土地制度。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了公田制,这使得土地等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增加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3)创立了统一的文字和货币制度,这在那个时候对于秦国的发展大有裨益。

3. 商鞅变法的意义: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古代来说意义非常深远。

他的变法使得政治稳定了下来,这也是秦国能够成为当时中国的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统一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此走上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

商鞅变法也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新时期,让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伟大,也奠定了中国历史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1. 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2. 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3. 理解商鞅变法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我重新认识到了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范本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范本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商鞅变法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掌握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秦国发展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法,评价商鞅变法的成功与不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商鞅变法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2. 商鞅变法对秦国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商鞅变法的深层原因及其与秦国发展的关系。

2. 商鞅变法的历史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战国时期的背景,了解秦国的发展状况。

(2)提问:同学们知道商鞅变法吗?它对秦国的发展有何影响?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2)讨论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商鞅变法的成功与不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史料对比分析:(1)展示有关商鞅变法的史料,让学生分析、评价。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看待商鞅变法。

5. 总结提升:(1)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秦国发展的影响。

(2)强调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商鞅变法,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 查阅资料,了解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发展状况。

3. 思考: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启示?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的掌握程度。

2. 合作探讨:评估学生在讨论商鞅变法成功与不足时的观点表述和分析能力。

3. 史料对比分析:评价学生在分析评价商鞅变法史料时的批判性思维和史料实证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商鞅变法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教案:商鞅变法教学目标:1. 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理解历史变革对社会的深刻影响。

教学重点:1.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学生对于历史变革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历史七册(山东版)》第三单元《商鞅变法》。

2. 多媒体设备、幻灯片、图表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幻灯片展示一些与商鞅变法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这些图片的看法和猜测。

最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学习新课(15分钟)1. 学习商鞅变法的背景和意义。

老师可以简要介绍战国时期的背景和诸侯争霸的局势,以及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重要意义。

通过多媒体设备或幻灯片,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学习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图表的形式,展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如改革秦国的法律、军事制度、行政区划等。

同时,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改革对于秦国的影响和意义。

3. 商鞅变法对于社会的深远影响。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对于社会的深远影响,包括秦国的统一和强盛,以及对于后来中国历史的影响。

Step 3: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组讨论: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商鞅变法对于秦国和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或者自己的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形成小组发言。

2.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可以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见解。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Step 4:拓展与延伸(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商鞅变法的影响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1. 商鞅的变法与当代的改革有何联系?2. 商鞅变法和其他历史时期的改革有何异同?3. 商鞅变法的失败和成功因素是什么?Step 5:总结与评价(5分钟)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同时,可以对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进行评价。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公开课教学设计商鞅变法篇一专题二春秋战国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兴修水利(秦国的都江堰和郑国渠)。

农田施肥手工业:冶铸业有了划时代的发展。

纺织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战国时的制漆工艺,已经采用夹纻技术。

商业日趋活跃: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场繁华。

并且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进步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奴隶制集体劳作方式逐渐瓦解,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

随着私田的开垦和增多,私田主人为了增加收入,开始改变剥削方式。

将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和破产的平民耕种,向租种者收取地租。

为了继续维护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隶主也主动改变剥削方式,实行更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地租剥削。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没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关系产生,出现了新兴地主和自耕农上层建筑的改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变革。

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士大夫开始夺权,并且掌握了政权。

新兴地主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政治势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旧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井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奴隶制剥削方式瓦解。

随着奴隶制上层建筑基础的崩溃,地主阶级代替奴隶主阶级进行立统治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军事:战争频繁战国时期,群雄角逐。

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文化:百家争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商鞅变法背景大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秦国背景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2、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4、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指导思想法家理论宗旨富国强兵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内容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学设计《商鞅变法》

教学设计《商鞅变法》

教学设计《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本篇教学设计将以商鞅变法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鞅变法的起源、内容和影响。

2. 掌握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强大以及中国历史的影响。

3. 能够分析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和启示。

二、教学内容1. 商鞅变法的起源和背景。

2. 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3.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4. 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手段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商鞅的画像和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商鞅的兴趣,并启发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好奇心。

2. 视频观看:观看有关商鞅变法的相关纪录片或动画片段,使学生对商鞅变法有更直观的了解。

3. 小组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研究商鞅变法的起源、内容和影响,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商鞅、秦始皇和其他关键人物,模拟商鞅变法的过程,加深对变法内容的理解。

5. PPT演讲:让学生以PPT形式展示他们对商鞅变法的研究结果,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商鞅的画像和相关图片,介绍商鞅的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对商鞅的兴趣,提出商鞅变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视频观看和讨论(20分钟)观看有关商鞅变法的相关视频片段,带领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观看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具体的变法内容有哪些?3. 角色扮演(30分钟)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扮演商鞅、秦始皇和其他关键人物,模拟商鞅变法的过程。

每个角色按照自己的角色定位,表演商鞅变法的过程和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对话和互动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变法的意义和影响。

4. 小组讨论和汇报(20分钟)将学生重新组成小组,让他们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并讨论商鞅变法对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具体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大全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大全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大全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商鞅变法,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1.2 帮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1.3 培养学生的导入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1.2 教学方法1.2.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商鞅变法的背景。

1.2.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1.2.3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1.3 教学目标1.3.1 知识与技能: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1.3.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知识点讲解2.1 商鞅变法的背景2.1.1 战国时期,秦国处于弱势地位,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压力。

2.1.2 秦孝公为了强国富民,决心进行改革,任用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2.1.3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实力。

2.2 商鞅变法的内容2.2.1 土地改革:废除井田制,实行私有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2.2.2 军事改革:实行兵役制,加强军队战斗力。

2.2.3 政治改革:设立郡县制,选拔官员实行考试制度。

2.3 商鞅变法的影响2.3.1 经济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商业发展。

2.3.2 政治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国家统治力度。

2.3.3 军事方面: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内容3.1 商鞅变法的背景3.1.1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的国情,让学生了解秦孝公变法的决心。

3.1.2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认识改革的重要性。

3.1.3 介绍商鞅变法前的社会状况,为学生理解变法提供现实基础。

3.2 商鞅变法的内容3.2.1 讲解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让学生了解私有制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高三历史教案: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高三历史教案: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高三历史教案: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秦国的影响。

2.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掌握其改革精神和改革方法。

3.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1.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及改革精神。

三、教学难点1.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背后的历史逻辑。

2.商鞅变法与现代社会的关联。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秦国的发展历程,引入商鞅变法这一课题。

2.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讲解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分析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讲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军制改革、法制改革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改革精神和改革方法。

4.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如提高国家实力、增强中央集权等。

讲解商鞅变法在秦国引发的争议和矛盾,以及商鞅本人的命运。

5.商鞅变法与现代社会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对现代社会改革发展的启示,如改革需要勇气和决心、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等。

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困难和阻力。

6.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借鉴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7.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是否讲解清楚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影响和启示是否有所理解。

3.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是否较高。

4.课后作业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重难点补充: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同学们,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秦国地处西陲,想要崛起,面临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对,秦国旧制度束缚严重,社会发展滞后。

那么,商鞅变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何显得尤为重要呢?”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我们先来看土地改革,商鞅是如何解决土地问题的呢?”学生思考后回答:“他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买卖。

商鞅变法教学案

商鞅变法教学案

商鞅变法教学案商鞅变法2时标纲释读标要求高考命题分析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史论结合,简要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简要认识各国改革反映的社会问题。

2、从秦国、历史发展角度透视各项改革措施。

3、结合措施重点从历史发展角度评价商鞅变法。

网观全局上层建筑的变化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争霸兼并战争秦国强大生产力的发展旧贵族抵制顺应潮流实现强兵的军事改革商鞅之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社会习俗改革统一基础影响后世百家争鸣局面改革变法风潮秦法未亡考点释读与探究考点一、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知识梳理】、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具体特征和表现(1)经济:①耕作方式变革: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

②土地制度变革: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③生产经营方式变革: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形成)④政府垄断手工业、商业局面被打破。

(2)政治:①政治制度变革:分封制、宗法制瓦解,中央集权制度萌芽: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

②阶级结构变动:奴隶主贵族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等新阶层的出现。

士阶层活跃。

(3)文化: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特别提示1】生产力提高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

【特别提示2】结合历史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对点训练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战争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动荡变革【对点训练2】春秋时期的下列现象不能反映社会转型的是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相地而衰征”.生产力的提高D.井田制瓦解【对点训练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史实,知道改革使秦国强大起来2.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和发展个性。

3.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

难点:商鞅变法一些措施一些措施的含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教授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到了战国时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整个中国成了一个血腥的战场。

而处于西部边陲、被视为野蛮落后的蕞尔之地的秦国却迅速的发达起来,灭掉了东方六国,统一了天下,他靠的是什么?对,商鞅变法,商鞅如果实行变法使秦国富国强兵,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商鞅变法。

(板书:商鞅变法)二、新授(一)、本课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制定以下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的齐读出来。

1.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理解一些措施的含义和作用。

2.了解商鞅变法的史实,知道改革使秦国强大起来3.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

二、首先我们通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奴隶主的烦恼,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第一张幻灯片)我是一个奴隶主,授封300亩。

役使奴隶500个,纳贡上千斗。

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出示第二张幻灯片:我的私田越来越多,可得让这些奴隶抓紧干活。

可是他们经常怠工、逃跑、还砸坏我的铁农具,虽然我也杀了几个,可是没什么效果,这严重影响了我的收入,怎么能让他们有生产的积极性呢?出示幻灯片3我的土地是私自开垦的,到现在还是非法的,不定哪天就会被没收充了公,我是寝食不安,盼望土地变合法我就安心了,可怎么才能让这些私田合法呢?教师总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看到了社会变革的背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范本范文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范本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商鞅变法的时间、背景和主要内容;(2)掌握商鞅变法对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升和国家统一的作用;(3)认识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法,评价商鞅变法的成败;(3)学会从multiple perspectives 审视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理解变革过程中利益的冲突与调整;(3)树立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2)商鞅变法的作用和影响;(3)商鞅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1)商鞅变法背后的历史背景;(2)商鞅变法在实施过程中的阻力与应对策略;(3)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商鞅变法的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秦国能够通过商鞅变法实现崛起?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商鞅变法对秦国经济、军事和政治的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商鞅变法的成败;(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班级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成败原因。

4. 史料对比分析:(1)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过程;(2)引导学生从multiple perspectives 分析商鞅变法的得失;(3)总结商鞅变法的历史教训。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从商鞅变法中汲取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2)联系现实,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3)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后作业1. 结合商鞅变法,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 分析商鞅变法在秦国崛起中的作用;3. 设想一下,如果商鞅没有实施变法,秦国的发展会怎样?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商鞅变法》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商鞅变法》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商鞅变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了解变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帮助学生掌握商鞅变法中重要的改革措施。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材料的分析和讨论,自主构建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教会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独立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是不断进步的过程,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变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鞅变法中的重要改革措施。

教学难点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学生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理解。

学生对商鞅变法意义和评价的综合把握。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为商鞅变法的出现做铺垫。

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如:“你们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需要改革?”展示商鞅变法时期的相关历史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新课讲解详细介绍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包括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和秦国的内部矛盾。

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如重农抑商、奖励垦荒、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和民风民俗等。

探讨商鞅变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其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统一的作用。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商鞅变法的意义,每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交流。

教师点评,强调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在当今社会的启示,如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选取商鞅变法中的具体案例,如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让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案例分析商鞅变法的实际效果,并讨论其成功的原因。

教师总结,指出商鞅变法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其对后世的影响。

课堂小结回顾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商鞅变法》教案:解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教案:解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变法,它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商鞅变法是由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发起并推行的一系列变法。

它让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国家之一,并为秦朝后来的统一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商鞅变法的背景在战国时期,中国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不同国家之间经常互相攻伐,国家间威胁相互影响,让不同的国家之间彼此憎恨并互不信任。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的农民起义和贵族地主的斗争也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商鞅面对这种局面,他认识到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完善国家的行政机构:商鞅设立了三公九卿制,所有的官员都奉行从中央政府传达下来的政策进行管理。

(2)改变国家土地制度:商鞅实行了均田制,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改善军事制度:商鞅组建了一个新军队,用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4)扩大国家的版图:商鞅实行了征服政策,积极扩大秦国的版图,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

3.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让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国家之一,并为秦朝后来的统一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改变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并为中国的统一之路铺平了道路。

商鞅变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

4.商鞅变法的启示商鞅变法给我们提供了几个启示。

一个国家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政治家需要深刻地认识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政策。

此外,一个国家需要善于不断变革和吸收新的思想和技术。

商鞅变法也教给我们,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顽强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石。

商鞅变法的成功启示了我们,在时代变迁中,每个国家和人民都需要积极适应变化,不断变革,才能不断前进。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编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历史《商鞅变法》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

【教学⽬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商鞅变法的时间,秦国七雄的地理⽅位。

理解战国时期社会⽣产⼒进步的特点,了解秦孝公的继位和商鞅到秦国,理解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

能⼒与⽅法:通过对战国时期⽣产⼒进步的概括,培养分析历史图⽚和概括有效信息的能⼒。

通过对秦孝公、商鞅等历史⼈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物的初步能⼒。

通过对商鞅变法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培养学⽣合作学习、课堂讨论、⽐较分析的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秦孝公任⽤商鞅变法、变法遭遇阻⼒的学习,培养是⾮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认识到改⾰也是需要勇⽓、需要付出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1、对战国时期⽣产⼒进步的理解。

2、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活动备注 谈话导⼊新课 破题导⼊。

学⽣⾃由发⾔,然后总结。

发⾔,思考。

讲授新课 ⼀、秦孝公求贤 1、观察教材44、45页的三幅图中,你可以得到那些有效的信息?说明什么问题?后归纳,讲解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趋势。

2、阅读。

为什么“求贤”?结果如何?补充⾆战。

观察发⾔,在⽼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归纳。

⼆、商鞅主持变法 1、归纳:为什么要变法?师⽣介绍如何开始变法? 2、细读教材,找出是如何变法的?引导分析:改变了什么法?确定了哪些新法?损害了什么⼈利益?什么⼈获利益?为什么要这样变?会产⽣什么影响? 在学⽣充分发⾔的基础上,师⽣⼩结。

3、变法内容中,你认为那⼀条最重要,为什么? 4、法令中那⼀条对今天的政治⽣活影响? 学⽣阅读教材、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商鞅变法》教案最全版

《商鞅变法》教案最全版

《商鞅变法》教案最全版专题二《商鞅变法》教案课题:“治国不一世,便国不必法古”[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

通过¥对商鞅变法前的争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改革活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运用了解——理解——见解三步法引导学生梳理教材,加深对商鞅变法认识,并通过历史小话剧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成功的原因,运用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观念、制度、政策都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改革,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2、教学难点:结合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商鞅变法。

[教学设计]一、导入:出示春秋战国形势图,这是我们熟悉的战国七雄,战国也是由于它们之间连年不断的战争而得名,在这些连年战争中,最终一个国家脱颖而出,完成了统一,这就秦国,那么为什么最后是由秦国来完成了统一,谁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生答:商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商鞅到底做了些什么促成了秦国的强大。

二、新授:、1、了解历史:师:请大家浏览教材,结合学案,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试将其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风俗四个方面进行归纳)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对商鞅变法进行适当归纳。

政治: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推广县制经济: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的大小给予授爵思想文化风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2、理解历史:师:我们知道,要把历史事件放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考察,请大家进一步阅读教材,思考商鞅变法是发生在怎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结合学案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三方面考虑)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

商鞅教学设计

商鞅教学设计

商鞅教学设计【商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2.掌握商鞅变法的意义和成果;3.了解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内容1.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2.商鞅变法的意义和成果;3.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历史的地位和历史作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商鞅的生平背景、变法内容以及变法的意义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商鞅的贡献。

2.讨论法:由教师提出商鞅变法的影响以及对于中国历史的地位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相互讨论。

四、教学过程1.认识商鞅教师首先通过引入活动,让学生找到商鞅的雕像、印象中的商鞅等,然后通过讲解商鞅的生平背景、主要贡献等内容,介绍商鞅的一生。

2.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教师讲授商鞅变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包括商鞅变法前中国诸侯国的矛盾、分析商鞅变法前的一些现行状况影响等。

让学生明白变法的紧迫性、必要性和目的。

3.商鞅变法的意义和成果教师讲授商鞅变法的意义和成果,如使秦国强大从而完成了统一战争、消灭了削弱秦国的势力、推动了国家的发展等。

4.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历史的地位和历史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商鞅变法对于中国历史的地位和历史作用,如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推动、标志,对中国制度变革的引导及启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制度启示等。

五、教学评价1.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邀请学生对于商鞅变法的相关问题进行答题。

2.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更加深刻领会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和意义。

3.每节课以学生掌握情况评价为导向,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

【总结】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能够认识其内容和意义,并了解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紧密贴近历史事实,让学生获得了更加全面的历史知识,也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商鞅变法给中国历史带来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生参与度的加强,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学案5: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学案5: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和积极意义,知道商鞅变法的措施。

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全面思考问题,加深对改革活动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

采用角色扮演和讨论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商鞅变法的必然性及意义。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商鞅变法的过程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不畏困难、追求真理、进取创新等良好品格的教育。

【自主学习】1.早年立志出生于卫国,热衷于学说,有强烈的从政愿望。

2.弃魏投秦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受到重用,主持变法。

1.“为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承认,允许土地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奖励农民努力耕织,限制工商业。

3.统一,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1.目的实现富国强兵,争取兼并战争的主动权。

2.措施(1)奖励军功,实行。

(2)废除“”,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3)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

(4)普遍推行,在全国设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5)“燔诗书而明法令”,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用法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

(6)改革社会风尚习俗,推行小家庭政策。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商鞅变法的内容[史料探究]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

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答案] 创新: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制。

材料二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请大家思考: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了什么?
商鞅被害说明变法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强烈反对,要付出代价。
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说明变法是成功了。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只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终会取得成功,得到后世肯定。
2、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答案选A,解题思路:所谓“决定性的历史作用”其实就是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从商鞅变法的性质和目的,我们可知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新的统治秩序而进行的改革,结果废除了旧的制度,确立新的封建制度。
对策: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5、商人:各地的度量衡不一样,无法进行正常的商品交易
对策:统一度量衡
6、地方官员:卿大夫们,位高权贵,不服管理。人民反抗,地方混乱
对策: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我们现在具体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分析商鞅变法措施的影响。
对策: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2、军士言论:我们没有立功受赏的机会,拼死沙场毫无回报!
对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3、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命真苦啊!
对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4、新兴地主阶级:以前我们虽然掌握了一部分土地,但是不许买卖,土地是国有的。我们做官的人很少,政治地位较低。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改变政治上低下的地位,纷纷在各国变法,商鞅变法则是其中最成功的一次变法运动。因此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变法的目的就是要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在秦国推行变法。为更好了解变法内容,我们不妨创设一下当时的情景:商鞅与秦孝公议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国何以能够荡平天下?回顾历史: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角逐。秦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探究根源,秦国能够最终完成统一的关键是什么呢?
(略)
从分析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我们可知变法必然会给秦国无论是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极其深远。
最后我们来看看商鞅变法的意义:改革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本微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的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影响和意义,希望大家课后温故而知新。
三、练习:
为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我们一起来做做下列习题
1、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
③废分封,行县制④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
答案选B,解题思路:抓住关键词“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③废分封,行县制属于商鞅变法的政治方面内容,①③④属于商鞅变法的经济方面内容
秦孝公:秦国如此落后,如果不能富国强兵,就有被列国兼并的危机啊!爱卿可有良策?
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唯有变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秦孝公:我这里有大臣搜集起来的各地臣民种种言论,反映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你看如何解决呢?
商鞅:大王,请说。我愿为您分忧解难
1、旧贵族言论:我们天生高贵,一生吃穿无愁,不用劳动,不用打仗,可以继承祖辈的爵位和财产。国君能耐我何?
对,商鞅变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商鞅变法。
二、授课: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不许买卖。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使一部分奴隶从土地解放出来,奴隶主们驱使这些奴隶新开垦土地作为私产并出租,这样就产生了新的阶级:拥有土地的地主和耕种土地的农民。
“商鞅学目标
识记商鞅变法的原因、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进而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
重点难点突破策略
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作用;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