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与制作论文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培养分析论文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培养分析论文采编是采集信息及编辑信息的工作。
采编权是获得第一手的详细信息,从采访到编辑到发布资源的权利,一般只有新闻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的新闻网才能拥有。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培养分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培养分析全文如下:摘要:新媒体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媒体形势,有着传递速度快、传递形势多、影响力强大等特点。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新闻的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和传统情况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不同,探讨了如何进行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能力;培养方法0 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媒体的时代,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时代具有传统媒体时代所不具有的几个特点。
第一,信息传播的快捷化。
网络信息技术大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得现在越来越重视新闻的时效性。
快捷化给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新闻采编的工作者对于新闻有更强大的“嗅觉”。
第二,信息的数量暴增。
由于新媒体形式多样、传递高效且包含着大量的信息,使得其影响力日渐增大,构建了国际信息网。
这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创作新闻的新颖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第三,信息质量的不统一。
巨大的信息量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就是使得人们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的新闻质量不高甚至缺乏真实性,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
但是对于新闻采编工作者,不能对于新媒体进行盲目跟风,真实性是必须坚守的原则。
第四,信息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媒介下,往往每一个受众只是新闻的接受体,新闻只进行单项传播。
但是新媒体时代增加了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参与性,对于每一个社会事件,公民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左右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不仅接受信息,还输出和传播信息。
由此可见,新闻采编工作者可以转换自己的定位实现新闻传播的互动性来增加受众对于新闻事件的参与感。
新闻编辑论文精选
新闻编辑论文精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之下,社会和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闻编辑论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编辑论文范文一:电视新闻编辑业务研究摘要:地方电视新闻节目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喉舌”,如何办好电视新闻节目,其后期编辑的“再创作”至关重要。
本文阐述的电视新闻“再创作”,要求新闻编辑以受众为本,通过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策略,学会提炼和升华主题,对电视画面,恰当运用同期声以及后期编辑进行二度创作,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创新意识,提高新闻质量,增加收视率和电视新闻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为本编辑业务再创作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风生云起”,媒体之间“争夺”受众眼球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纸媒、地方电视的受众锐减。
当前,如何在在竞争中赢得广大受众的青睐,已成为影响地方电视台发展的关键要素。
笔者认为,地方电视台坚持新闻立台、内容为王,办好时效性强、可看性足、以“受众为本”的新闻节目十分重要。
这需要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必须以受众为本,“再创作”高质量的新闻节目,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受众的资讯需求。
一、地方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电视新闻节目与报纸和电台等媒体不同,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电视媒介的特色,新闻节目需要编辑“再创作”。
电视新闻编辑是一个信息的筛选、编排的过程。
电视新闻编辑“再创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技能,是在摄像记者所拍摄的新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也就是说,通过编辑的理解、思考和再加工、再创作,充分体现新闻的信息点和本身的新闻价值。
地方电视台新闻编辑的“再创作”主要指新闻编辑根据新闻的价值,遵循后期制作合成的内在秩序,编辑文字稿件,并合成、编排已拍摄的视频素材,即编辑对文字和画面进行“再创作”,有重点、有逻辑性、有选择性地修改原稿、标题制作、画面编辑、配音和编排,最后形成一组完整的、符合受众收看需求和新闻宣传要求的新闻节目,并将摄像记者所拍摄的素材中蕴含着的新闻信息和新闻价值传递给电视观众。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新闻的采编和制作也出现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新闻界需要不断探究新媒体新闻采编和制作的创新方法和技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新媒体新闻采编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具有更大的交互性和个性化的定制效果。
因此,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心理,关注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新闻呈现方式。
例如,根据受众的兴趣和喜好,量身定制专属的新闻内容,或者采用更具有情感共鸣和故事性的报道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互动性和传播效果。
最后,新媒体新闻采编和制作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和数据化。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和数据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趋势和发展,新闻行业也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和数据化的技术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和精准度,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准确、及时、恰当,提高读者对新闻的信任度和传播度。
综上所述,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需要在个性化、创意化、多元化、数字化和数据化等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
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新闻编辑在新闻媒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文化的传播和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议电视新闻编辑一、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笔者认为,按照通常的分工,人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
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最起码应该担起三大任务: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1. 组织指导。
尽管编辑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要把组织指导摆在首位。
首先,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
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
其次,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
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等。
第三,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
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编辑部不仅要与记者站和通讯员形成鱼水关系,更要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2.编辑制作。
编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编辑。
编辑也可以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
第二是节目制作。
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
记者拍摄了画面(含现场声),编写了文字稿(含字幕设计),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
编辑至少要好镜头剪辑、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画面的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等项工作,使每一条新闻都达到播出要求。
当然,这些繁琐的工作,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
新闻采编毕业论文
新闻采编毕业论文新闻采编毕业论文新闻采编作为一门专业,是培养学生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的学科。
在采编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这是对他们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
本文将从新闻采编毕业论文的主题选择、研究方法、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主题是完成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重要前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知识,选择一个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主题进行研究。
例如,可以选择探讨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问题、新闻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新闻媒体的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研究。
通过选择一个有深度和广度的主题,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其次,研究方法是完成一篇毕业论文的关键。
在新闻采编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例如,如果研究主题是关于新闻报道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可以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和评价。
如果研究主题是关于新闻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公众对新闻报道的看法和评价。
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问题,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
最后,论文的结构安排也是一篇优秀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论文的结构可以分为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几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学生可以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引出论文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在文献综述部分,学生可以对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在研究方法部分,学生可以详细介绍自己选择的研究方法,并解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研究结果与分析部分,学生可以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解释。
最后,在结论部分,学生可以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综上所述,新闻采编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
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论文主题、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合理的结构安排,学生可以完成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
新闻采编与制作毕业论文(527篇)
新闻采编与制作毕业论文选题以下论文题目均为成品毕业论文,如需购买,请先在论文选题目录中选好您要的题目,每篇论文价格在50-200元,根据字数多少而定。
此外,本团队专注于原创论文写作,提供单独定制服务。
具体价格咨询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模块课程的构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初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探索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经验与后续效应——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广告学课程教学经验总结“三段式”模式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与创新提高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电视新闻制作技术大趋势——采编播一体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训网站建设探析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优化问题研究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特色初探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我见——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江苏地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完善课程体系主动对接传媒产业——兼论新余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司法行政系统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三段式”模式下项目教学法在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体系探索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三主四让”式教学改革新形势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构想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手段改革的两个转变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理论研究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网络编辑方向应用趋势分析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构建“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契机推进专业建设——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浅谈新媒体时代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建设——以湖北省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调整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结构必要性分析民办高校新闻传播类课程改革探索——以西安翻译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新闻专业“报纸杂志编辑”方向岗位学徒制改革浅析——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采编播一体化对提高节目制作效果的作用探讨倚重独家视点和独家制作——新闻采编创新刍议电视台新闻制作无纸化管理系统注重百姓收视需求研究新闻制作手法——浅谈县级电视台新闻采编制作数字环境中的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电视新闻采编中的人文关怀初探高职新闻采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用性职业化之探索——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法制新闻方向)为视阈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谈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浅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编辑方向)的应用前景“新声”发刊词——寄语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2011级新闻采编与制作班同学高职专业技能课的模块式教学改革——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网络消息源对电视新闻制作的影响高职《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课程改革探析新闻标题制作初探电视播出的幕后英雄默默无闻的电视制作人关于新农村建设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必须体现自身特点的几点思考电视新闻制作技术大趋势——采编播一体化高职新闻宣传人才职业能力实操体系的创新探索——以宁波电大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浅谈标题制作的“亮眼”技巧解决方案电视新闻采编播一体化——方正无限新闻视频网络系统简介浅谈电视新闻制作中的审美意识通讯员来稿的处理和标题制作新闻采编二题新闻标题制作实践谈新闻采编综合实验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拓展浅谈修辞在新闻标题制作中的运用报业广告经营管理与版面设计制作一体化平台软件浅谈电视新闻节目采编播一体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专业教育谈企业电视新闻的采编合一试谈企业电视新闻的采编合一歌曲中观察90后动新闻制作流程探索新闻标题制作应追求“真”“善”“美”论地方台新闻制作的管理工作新闻标题制作艺术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如何借鉴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注意问题浅议新闻采编的角度与创新试论求异思维在新闻采编实践中的应用《浅谈电视新闻的标题制作》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与受众心理相结合电视新闻采编与受众心理结合策略浅议针对受众心理进行电视新闻采编的方法研究对加强基层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分析了解你的观众——自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应把握的方向新闻采编人员素质之我见新闻标题制作如何应对读题时代增强报纸标题的可读性关于民生新闻采编的艺术性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新闻数字采编综合实验平台的优化设计和实践新闻美学视角下新闻采编工作要点浅谈电视台节目摄录编播的数字化当代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分析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研究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把握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展现节目特色新闻采编人员素质浅论让都市报气象报道更“准”一点——浅谈气象新闻采编中的困境和应对移动非编在内蒙古电视台新闻异地采编中的应用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播合一刍议文娱新闻要追求高品位避免庸俗化——两篇文娱新闻的采编体会地方信息恪守职业道德掌握采编分寸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新闻摄影》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教学法在新闻摄影教学中的应用辽报亮点俯拾——总值班评报之一以项目为引导,构建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实践体系前进中的传媒系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挑战计算机协同支持下虚拟编辑环境的研究设计谈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摄像记者应具备的素质电视常规新闻制作创新浅析国际台全力拓展网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采编播一体化经济信息时报——抓住契机提高素质如何应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全程参与造就深度——析记者型主持人的节目角色谈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报纸组版实训》课程的几点教学经验电视纪实片的制作三要素文化传播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现代传媒系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学好传媒技术成就艺术人生论电视新闻制作的民间化新闻报道的“创造性”劳动基于工学结合的法制新闻专业法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要通俗不要低俗,让新闻标题干干净净地抢眼标题制作的五种技巧浅谈报纸媒体采编的技巧电视新闻编辑艺术探讨Datavideo“我是导播”活动在山东试论广播新闻的传播特征新闻标题制作应讲究个性南方报业加大自我形象宣传力度浅谈如何提高地市级电视台节目的技术质量电视摄像记者要德技双修政策信息谨防标题导向“跑偏”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化培养传播六中之声书写青春豪情——武安六中广播协会活动侧记电视新闻栏目制作的个性化特征——《衢州新闻》大板块里的小专栏山西卫视《影像世界》栏目的品牌之路试论新闻同期声谈谈广播节目采访中音频技术的制作与合成记者型主持人的养成五莲电视台新闻综合处理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科大洋缅甸国家电视台项目正式启动纸媒标题如何让人“一见钟情”浅谈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正电子与天津有线台签约超大规模新闻制作网合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模块课程的构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初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文化建设的探索青年教师深入媒体的经验与后续效应——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广告学课程教学经验总结“三段式”模式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与创新提高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电视新闻制作技术大趋势——采编播一体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训网站建设探析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优化问题研究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特色初探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我见——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方正电子视频网络再创新高——方正电子与天津有线台签约超大规模新闻制作网合同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计算机管理系统论如何全面提升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特点探究关于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团队精神思考诌议如何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广播新闻采编的方法技巧概述浅谈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与受众心理相结合关于新闻采编工作的思考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方法新闻采编中如何避免失范新闻采编工作创新论浅谈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策略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的新思考浅谈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工作技能的提升浅谈广播新闻采编人员工作技能的提升浅谈电视新闻采编如何“接地气”新闻采编专业的实践教学研究新闻采编中数字的应用及处理探究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的工作要点及创新途径正确把握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加强县级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思考电视新闻采编素养及能力探析关于对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思考新闻采编人员素质要求及提升对策浅谈电视新闻采编如何“接地气”新闻采编中应当注意的细节分析国务院取消行政审批171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增刊审批”项目取消科学发展观与广播新闻采编思维再论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策略分析把握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展现节目特色中等城市党报如何策划实施新闻采编作业系统新闻采编人员素质探究报纸新闻的采编与受众吸引力技术的革命思维的创新——新疆电视台新闻综合制作网络建设新形势下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能力探讨——以福州地区为例电视新闻非编网络系统设计及工作流程构建谈新闻采编专业如何实现“产学研结合”教育论电视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五位一体”探索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广播新闻采编工作音响技术的应用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中细节的把握与应用技巧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与受众心理相结合山西电台新闻信息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探讨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手法浅谈高职新闻采编教学“工作室”构建采编网络建设的“三个注意”论县级电视台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能力做到短平快做好家常菜——谈谈县级台的新闻改革新形势下新闻节目采编的特征和编排艺术以精品战略推进外宣工程传媒集团:把信源的“汁水”一次榨干——“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和集团化采编流程再造”实验报告分析在新闻采编中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标题制作要多些“第一眼效应”全媒体转型语境下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变化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现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大力推进高清新闻技术平台的建设数字化网络新闻共享平台选型测试方法文字采编实训课程设计新闻采编的常用技巧探析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细节决定影响力——浅谈电视新闻中三大细节的运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高职新闻专业学生新闻采写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摄影”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浅谈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新闻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浅析做好时事新闻采编工作的几点体会论新闻编辑的素质与能力在新闻采编中实现新闻美学价值的方法探究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浅谈准新闻工作者个人能力的提升——以西安O·Y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实践教学为例新闻媒资系统素材动态管理策略——新闻素材的生命周期规律及应用广播新闻的听觉艺术当下新闻采编工作要点分析对新闻采编工作的几点见解多媒体时代如何凸显广电新闻优势高职新闻写作教学改革的四个环节浅谈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情境开发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设计探析以“两会”为训练平台落实新闻教育实践性提升学生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浅析进入直播时代的电视新闻分工试论媒体采编人员的管理MPEG-2解决之道——吉林市电视台广告非线性编辑制作网建网实录解读电视新闻中的平民化现象新时期提升广播新闻采编人员整体采编技能的方式研究高职院校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优秀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初探高职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深入生活关注民生这里人们静悄悄——记智能型的东方电视大厦试论S—VHS电视新闻采编系统的发展优势高职院校复合型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考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导师制初探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关于民生新闻采编的艺术性略论理性思维程序下的新闻评论策划许俊德印象浅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栏目采编播形式的改革创新“画面细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及采编策略县级台新闻播音员应“采编播”一体化全方位发展四次实战演练再造采编流程——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筹备全媒体新闻中心经验总结之实验篇颂扬真善美是新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两好搁一好,体谅最重要》采编播的体会《大河文化报》招聘采编人员新闻写作试卷以新闻信息技术现代化实现采编工作现代化新旧媒体竞合下的报业传播力提升吉林工商学院院(部)简介(八) 传媒艺术学院探索顺应媒体格局变化的发展之路地方广电如何构建全媒体公共管理系简介高职高专新闻专业的改革研究——以网络编辑为方向的尝试人文学院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诚聘工作人员展示湖北新跨越践行新闻“走转改”高职新闻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扬电视之长放科技之光——武汉电视台科普宣传扫描浅谈采编播一体化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试析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技巧提高新闻主播专业能力的思考全媒体时代全流程化的新闻协同生产平台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出台《规定》规范采编行为制止虚假新闻传媒艺术分院不仅仅是新闻“共享”教育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素质论如何促进新闻编辑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小议编辑与记者之间的默契如何创优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电视新闻制播网络的应用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品牌特色的创立年轻记者:你的成长缺什么?DVCPRO录像机大修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浅析广播新闻连线的采编播“三元架构”歌诗入新闻标题探微巧作“抓人”新闻标题观念更新,标题才能常新水平式版面与报纸版式创新新闻标题“晕品”拾零标题应讲究艺术美——修辞手段在新闻标题中的实用效果广播新闻专题中的纪实性手法“三贴近”是办好地市报的法宝——兼谈《临沧日报》要闻版的改革提高高校校报网络版效能之我见提高标题“点击率”树立平民意识力避庸俗倾向——谈报纸新闻有效传播的必由之路媒体脸谱高校校报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电视编导文化素养提升的意义及策略新闻传播界动态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对受众阅读心理的影响善用微型调查“解剖麻雀”“磨刀”提升“砍柴功”——谈谈评报刘翔多年不吃肉,谁说的?大学网络校报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电视新闻系列报道《悦读记》采编心得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国内新闻界“教具大王”汪玉强浅议记者型主持人的素养法院的“新闻联播”从全景演播新闻的发展看主持人全方位编辑意识的培养山东省媒体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研究旨意要明剪裁宜当——简析大河文化报新闻试卷的写作《电视纵横》即将出版浅析新闻播音如何避免机械念稿报纸行业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与挑战重视标题就是重视整张报纸质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召开新闻标题研讨会夏令营随想窗口──桥梁──凝聚力──商业企业报趋势初探法国电视新闻一瞥试论记者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只有立志做品牌编辑才能出优秀电视新闻网络视频冲击下卫视电视剧的整合应对策略浅议电视成本管理浅谈电视节目改版江苏教育报刊总社部分报刊即时审读意见摘要长期潜心于消防新闻宣传实践与探索吴学华三篇学术论文同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网媒的自我修正功能建立读者评报机制很迫切吗同质化竞争下新闻网站信息资源经营策略探析了解中国认识世界李迦明:挥之不去的西部情结电视新闻编辑中的美学融合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民生新闻的语言特点及争议做好社区新闻提升市县台的核心竞争力法制案例报道采编要领上海文广整体制播分离成功“破冰”玩乐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灯光造型玩乐者地方台如何“活”起来《乡村服务社》:提升“三农”报道的影响力英语新闻相伴十载尽心尽力——记三十三演播室的系列改造见证英语频道的发展历程记者首次国考意在何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有关负责人就记者岗位培训答记者问解析新闻策划与新闻资源整合民生新闻的平民意识北青报的上市之路——专访北青报社社长张延平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本刊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简介3G Live新闻直播系统在呼和浩特电视台的应用新闻报道中如何确立平民视角浅谈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记者现场报道浅说江苏电视台新闻生产管理系统微博情境下新闻的生产流程基于TD-LTE无线宽带网的高清移动即摄即传系统在世博会之应用新时期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荧屏背后的精彩人生——记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徐滔电视新闻中处理新闻稿件的原则和有效措施如何做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本刊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简介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浅议出镜播音的“学与做”直播世界变化感受新闻力量民生新闻差异化定位与发展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简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研究姜澜:我的事业是从消防开始的当代电视人的根在观众中——访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王一敏全媒体时代的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奥运来了》的珠峰之行浅谈提高民生新闻的关注点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实现高清播出电视新闻编辑能力培养途径湖南卫视高清新闻采、编、播和发布系统浅谈如何以受众视角促进民生新闻发展建立新闻风险预估机制搭建优质载体改文风——以江苏泰州广播电视台为例浅谈编辑对科技新闻稿件的把握从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看主持人综合业务能力广播新闻改革:理念更新+机制创新——兼析江苏台新闻改版及记者零工资考核浅谈电视经济新闻的写作办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浅谈《省城透视》的实践与追求浅谈“现场口头报道”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峡日报》设青年新闻奖的做法与思考县级电台电视台采编播一体化运行的可行性初探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采编播一体化略述如何提升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吸引力“三网融合”语境下的电视时政新闻创新思维高清新闻制播网存储空间规划及管理的探讨做“有感”的对台湾广播电视新闻编排技巧浅析“新闻脱口秀”栏目特点——以凤凰卫视《倾倾百老汇》为例娱乐新闻的人文关怀重构出镜记者如何向记者型主持人角色转型电视新闻“草根”题材表达让新闻更新更多更可读——新疆日报(汉文)改版的一些思考用老百姓的话聊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台湾新闻界印象(下)浅谈企业报副刊的新闻性《记者观察》杂志社招聘启事历史的责任社会的重托资讯之外还有商机新加坡新传媒中文新闻与时事节目部的商业运营论报业竞争与“卖点”意识第一期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培训班在贵阳举行记者型主持人的养成重大新闻宣传满足用户体验的一次实践——东方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专题获奖后的思考用快乐感动你我——记南方电视台主持人骆伟瑜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优化策略刍议论地方台“两会”主题性报道的有效传播——以2011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地市级党报做好民生新闻的四个“维度”心、眼、情的全方位投入——谈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原创与整合模式的比较——新华网与新浪网“十六大”新闻报道对比研究地方新闻联播的定位及创新谈广播新闻“自己走路”。
新闻采编与制作范文
新闻采编与制作范文
新闻采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新闻价值:记者需要在大量信息中确定哪些是有新闻价值的,
哪些是最具新闻性的。
这需要记者对时事、社会热点和读者需求的敏感度
和了解。
2.信息搜集:记者需要通过观察、采访、调查、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
这包括从各种渠道获取数据、采访当事人、收集证据等。
3.信息验证:在搜集到信息后,记者需要对信息进行核实和验证其真
实性。
这可以通过多方求证、交叉验证等方式进行。
新闻制作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报道形式:根据新闻内容和媒体传播平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
报道形式。
例如,对于文字报道,可以选择新闻稿、特稿、评论等形式;
对于图文报道,可以选择图片新闻、图解报道等形式;对于音视频报道,
可以选择音频新闻、视频新闻等形式。
3.添加多媒体元素:根据报道的需要,适当添加照片、图表、音频和
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增强报道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5.进行发布和传播:将制作好的新闻报道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发布
和传播。
这包括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传播。
总之,新闻采编与制作是新闻报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
到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
它包括采编的过程和制作的流程,需要记者具
备敏锐的观察力、信息整理能力、写作能力和媒体素养等。
只有通过科学
规范的采编与制作,才能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也随之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探究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相关内容,旨在了解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如何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采编与制作,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特点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发生了诸多变化。
信息的快速传播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点。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新闻可以在瞬间传播到全球各地,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得以展现。
传统媒体的新闻覆盖区域有限,而新媒体可以实现全球性的新闻传播,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新闻内容。
新媒体时代下,用户参与度的增加也是一个显著特点。
通过新媒体平台,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参与新闻传播,发表评论、分享新闻内容等,形成了更加广泛的新闻传播网络。
二、新媒体新闻采编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也发生了诸多变化。
传统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主要依靠记者的采访和编辑的整理,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的范围更为广泛,有了更多的新闻来源和采编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和全方位的特点。
传统媒体的采编范围有限,而新媒体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来自全球各地的新闻信息,实现了对新闻内容的多元化采编。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内容的实时性更加突出。
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新闻需要经过编辑和排版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发布,而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可以实时地发布和更新,保持了新闻内容的及时性。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互动性也得到了增强。
通过新媒体平台,新闻制作者可以更加方便地与读者互动,获取读者的反馈和意见,提高了新闻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四、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挑战与对策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也面临诸多挑战。
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成为了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挑战之一。
稿件采编电视新闻论文
稿件采编电视新闻论文一、做好充分采访准备工作,掌握新闻编辑技巧有效沟通是一篇成功的重要前提,在有效沟通下,才能编写出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新闻稿件,因此必须给予采访工作足够的重视,为采访环节做充分的准备,熟知采访环节可能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在内容熟知这方面,采访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第一,查阅电视台曾播出的类似节目,掌握其播出时间与播报内容,借鉴对自己有用的画面,挖掘其没有体现的深度,实现与电台同事之间的有效交流。
在采访过程中,对于不善言辞的被访问对象,主持人应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引导,拉近与其的距离,提高沟通效率。
主持人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从多个方面,旁敲侧击,让被访问者吐露出更多的内容,最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出有效的采访信息。
第二,做好与兄弟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如果这些部门有我们需要的资料,则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因此必须与相关部门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是沟通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与上级进行沟通,比如广告播放与领导出镜特点等问题就要请教新闻主任,避免低级错误的发生,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二、实践中需要灵活应变,留有余地只有就近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才被称为新闻,因此在采编环节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而真实是新闻最重要的原则,受限于当时的现实环境,有些记者可能来不及赶回电视台进行后期剪辑,这时就要求记者进行灵活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的方式将新闻内容传给台里的同事,让其帮忙传给审核部门,然后借助当地的网络和剪辑设备进行新闻的采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新闻播放出来。
抗拒采访也是采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在这种状况下,记者可以变更采访计划,挖掘另外的新闻视角,用不同角度的新闻内容来叙述新闻,尽量防止冲突事件的发生。
当所播报的新闻内容具有很大的争议时,可以让第三方或者当事人来解析和陈述,尽量不要出现自己的主观言论,还原事件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如果采访环节中有引用或者借鉴其他人的言论或者题材,应该给予标明,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侵权事件,比如当采访内容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时,采访记者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论。
新闻编辑方面论文例文
新闻编辑方面论文例文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必须具有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认识到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主体地位。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编辑方面论文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编辑方面论文例文篇1浅议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作用【摘要】新闻策划是对收集新闻的创新规划,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提高新闻价值和易读性。
本文结合个人工作经验,通过分析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作用,探讨编辑工作的立足点,为促进编辑在新闻策划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编辑新闻策划立足点我国新闻媒体业务在最近几十年发生了重要变化,新闻媒体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①。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新闻媒体在各个地区形成。
并且,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已经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人际交往的准则产生重要影响②。
人们越来越需要新闻媒体,需要他们在生活中提供有效的资讯、舆论上的引导、树立生活和工作的信心。
这就是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也是当今新闻媒体发展的基础。
编辑作为新闻策划关键人物,就要正视社会的发展,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阶层来洞悉社会,采用全新的视角来评论新闻的价值,找出符合人民大众要求的新闻③。
编辑职能和素质直接决定了报纸的质量、发行和经营。
新闻策划是指对新闻的设计、分类和再加工,能够有效地规划新闻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新闻的。
编辑是新闻策划工作的核心,可以通过个人工作提高新闻的影响力,拓展新闻的深度。
关于编辑工作职能和业务范围已有较多学者和工作者进行研究,并针对其在新闻策划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④。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积极作用,为编辑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编辑工作的重要性编辑在新闻策划中是为了突出报纸特色,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这对提高新闻的传播能力有重要作用。
1、转变新闻表达方式编辑在新闻策划中要能够鉴别新闻的价值,并对新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进行强化,体现新闻简洁性要求。
编辑能够发挥转变新闻传播表达方式的作用,从读者的角度来改善新闻的结构和语言。
课题研究论文:论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高对策
148548 新闻传播学论文论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高对策新闻媒体是人们了解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现状的窗口,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新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精神层面的生活,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新闻媒体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提高新闻采编能力,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一、新闻采编相关内容阐述新闻采编即是新闻产生的重要环节,就是通过对新闻的采访,将新闻材料进行整合,形成一篇新闻公布于众,让公众有所了解。
新闻内容的编辑是一个新闻记者最基本的工作,只有新闻采编工作做好,才能得出一篇质量高的新闻。
新闻涉及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对新闻的采编工作也是复杂的。
在新闻采编工作的过程中,要以社会现状为前提,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同时新闻所用的语言内容要迎合大众品位,真正能引起公众的共鸣。
通常新闻是通过电视进行传播的,新闻传播的也通常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新闻传播的内容一定要客观公正,同时要富含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
除了新闻前期的采集工作,也要重视新闻采集的后期制作。
对新闻的后期制作要准备先进的设备,只有置办了先进的设备才能在技术上有所保障,才能制作出更好的新闻。
二、当前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新闻记者素质有待提升。
新闻是由新闻记者所编辑出来的,一个好的新闻就需要有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
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就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敏捷的观察力与编辑能力,能够及时找到新闻中的重点内容,对新闻能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但是现实生活中,新闻记者自身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阅历丰富的新闻记者往往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保守守旧,然而年轻的新闻记者又缺乏经验,对于新闻的采编能力还比较低下,而且对新闻的敏感度还不够,导致新闻的质量比较差。
2.忽视了对新闻本真性的还原。
新闻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对新闻记者的专业要求也是很高的,不仅要对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还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新闻采编与制作英文作文
新闻采编与制作英文作文Title: The Role and Process of News Reporting and Production。
News reporting and production play pivotal roles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and holding those in power accountable. In this essay, we will delve into the intricacies of these processes, exploring the challenges, responsibilities,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s involved.First and foremost, the cornerstone of news reporting is accuracy. Journalists have a profound responsibility to verify facts and present information truthfully. In today's fast-paced digital era, where misinformation can spreadlike wildfire, maintaining journalistic integrity is more critical than ever. Fact-checking, corroborating sources, and adhering to editorial standards are non-negotiable aspects of the profession.Furthermore, objectivity is paramount in news reporting. While it's impossible to completely divorce oneself from biases, journalists strive to present multiple viewpoints and allow readers to form their own opinions. This entails avoiding sensationalism or undue influence from personal beliefs or agendas. Objectivity fosters trust between the media and the audience, which is essential for a healthy democracy.The process of news production begins with identifying newsworthy topics. This could range from political developments and societal issues to cultural events and human interest stories. Once a story is selected,journalists conduct thorough research, gather information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conduct interviews if necessary.Next comes the writing phase, where journalists craft compelling narratives that resonate with their audience. Clarity, conciseness, and coherence are key elements of effective storytelling. Additionally, journalists must adhere to style guidelines and grammatical conventions to ensure professionalism and readability.In the digital age, multimedia elements such as images, videos, and interactive graphics have become integral to news production. These elements enhance storytelling by providing context, visual appeal, and engagement. However, journalists must exercise caution to avoid manipulation or misrepresentation when incorporating multimedia into their stories.Ethical considerations permeate every stage of the news production process. Journalists must weigh the public's right to know against individuals' right to privacy, especially when reporting on sensitive or controversial topics. Respecting cultural norms, avoiding harm, and minimizing sensationalism are ethical imperatives that guide journalistic practice.Moreover, journalists must navigate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landscape of digital media ethics. Issues such as clickbait, fake news, and social media manipulation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the credibility of news organizations. Upholding ethical standards requiresconstant vigilance,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Collaboration is another hallmark of effective news production. Journalists often work in teams, drawing on each other's expertise and perspectives to produce comprehensive and nuanced stories. Additionally, collaboration extends beyond newsrooms to include partnerships with other media organizations, NGO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Finally, the dissemination of news is facilitated by various platforms, including print, broadcast, and digital media. Each platform has its unique strengths and audience demographics, necessitating adap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ontent for maximum impact. Social media platforms, in particular, have revolutionized the way news is consumed and shared, presenting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for journalists.In conclusion, news reporting and production are multifaceted processes that require diligence, integrity, and collaboration. By upholding the principles of accuracy,objectivity, and ethics, journalist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fostering an informed and engaged citizenry. Despite the myriad challenges they face, journalists remain steadfastin their commitment to delivering the news that matters.。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以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主要依靠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和广播。
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即时化。
本文将就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特点和挑战进行探究。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特点之一是即时性。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
这就要求新闻采编者要能够迅速收集和整理新闻素材,并及时发布到各个新媒体平台上。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报道速度更快,便利了人们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需求。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特点之二是互动性。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闻的单向传播,新媒体新闻更加注重与受众的互动。
人们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与新闻内容进行互动,这也为新闻采编者提供了宝贵的用户反馈和意见,以便改进和优化新闻报道。
新媒体新闻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上的分享和转发来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增加新闻的曝光度。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的可信度和真实性问题。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和不可靠性。
有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或个人可能会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给读者造成困扰和误导。
新闻采编者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更加谨慎和批判地对待新闻素材,从可靠的来源中获取信息,并经过深入的调查和核实后再发布。
另一个挑战是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多样性。
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使得新闻采编者需要适应不同的媒体语言和格式。
新闻报道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要求。
新闻采编者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写作、摄影、剪辑等,以适应不同形式的新闻报道。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在即时性和互动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但也面临着信息可信度和多样性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变革,同时也需要新闻采编者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技能,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新闻编辑的论文5000字(2)
新闻编辑的论文5000字(2)新闻编辑的论文5000字篇2浅谈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的途径摘要: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和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创新是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闻的生命之源,编辑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
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电视新闻创新途径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和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创新是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闻的生命之源,编辑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
电视编辑是一种信息的选择、加工、组织和传播的思维过程,电视编辑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使其所掌握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新闻成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从而形成完整的新闻节目。
这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必定包含了电视新闻编辑的价值判断,也必定体现了编辑的意图或思想。
在这其中,创新就像是编辑手中的一根“魔杖”,可以使有限的新闻资源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魅力。
因此,电视新闻要继续保持强大的传播功能和地位,创新是必要的方法和手段,电视新闻编辑只有提升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才能提高收视率,取得最优化的效益;才能更好地面向群众、被人民群众认可,发挥它的影响力,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观念的创新是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前提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传播环境的网络化促使新闻编辑的传播观念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这就促使新闻编辑面临着新一轮改革的工作调适。
1、信息观念需要适度的调适。
在当前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混合生存的年代,媒体和受众的关系模式已经在很多时候转变为一种选择接受的方式,电视新闻成为了卖方市场。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不但能够快速的保障供给新闻,还要对这些新闻信息及时的进行分类和整理,在新闻编辑的功能和角色上实现信息观念由“信息把关”到“信息管家”的转变。
所以,新闻编辑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同一内容的新闻和庞大海量的信息的时候,不仅要成为信息的整合者和把关人,还要具有策划、取舍新闻的能力以及各项沟通的能力。
新闻采编与制作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一、新闻学、传播学理论方向1.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责2.负面新闻与媒介舆论监督3.媒介经营与揭露性报道4. 媒介公信力与新闻报道中民生问题5.对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思考6.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党报多元功能的再认识7.民生新闻或公民新闻研究8.从媒介的功能看和谐社会的构建9.论社会转型期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10.大众媒介与消费社会的形成11.大众媒介与社会弱势12.媒介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13.新闻媒介舆论导向的社会责任14.新闻宣传中的“度”和“量”的把握15.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16.论新闻报道失实17.新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18.谈新闻报道的思想性19.谈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和修养20.谈新闻与宣传关系的问题21.新闻作品分析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22.传播时代媒体的地位和作用23.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24.论新闻职业道德25.论穆青的新闻思想26.论新闻节目的议程设置27.湖南媒介的不足及其矫正28.论新闻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二、传统媒体方向29.“娱乐至死”----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泛滥与规避30.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31.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32.论报纸的组合报道33.《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34.“副刊”在当前报纸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35.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36.论广播电视节目支持人的素质三、网络媒体方向37.试论网络编辑的能力体系38.浅论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的异同39.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40.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也可就博客、播客、维客等作专门研究)41.浅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与冲突42.论地方新闻媒体网站困境与突围之路43.网络新闻评论的功能与风格44.浅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45.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较量46.网络“暴力”初探47.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48.浅论网页页面设计的原则49.浅论文学网站的赢利模式50.RSS的传播学分析及其商业模式探索四、新闻写作方向51.试析导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52.浅论人物专稿写作53.典型报道的缘起与发展研究54.消息标题中的创造性语言应用55.新闻写作的文学性56.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57.消息中的现场描写58.消息写作中“倒金子塔”模式的思考与认识59.通讯写作中表达方式的运用及误区60.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与理性的把握61.新闻写作技巧研究62.新闻写作思维探究63.经济新闻写作的人文关怀64.娱乐新闻写作特点初探五、广告方向65.浅析现代广告的社会伦理问题66.全球化语境中的东西方广告文化冲突67.广告产业发展的新动向68.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69.从网络媒体看未来广告的发展特点70.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71.如何看待名人广告72.广告中的女性形象73.浅论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异同74.浅论网络广告的创意75..浅论广告的创意技巧六、传媒与司法方向76.新闻记者“暗访”的隐私权问题77.新闻自由与司法公正78.论网络作品的侵权类型及其应对策略79. 新闻摄影与肖像权80.新闻照片与名誉权八、专题研究1、网络新闻专题研究A、网络新闻专题的评价体系B、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思想C、网络新闻专题的设计模型D、网络新闻专题与网络编辑E、网络新闻专题与网络传播F、网络新闻专题与网络文化2、网络编辑研究A、网络编辑职业研究B、网络编辑与传统编辑的异同C、网络编辑的知识体系构建D、网络编辑的技术体系构建E、网络编辑的专业领域体系构建F、网络编辑的培养体系构建3、数字出版研究A、移动阅读的内容需求研究(有篇论文)B、手机阅读特征以及前景研究C、数字出版的概念界定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D、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E、电子书阅读器现状与未来发展F、浅谈电子书阅读器对出版业的影响G、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研究H、传统出版转型与出版新业态研究I、传统出版社转型策略研究G、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说明:1、参考论文题目只提供论文题目命名的方向和思路,论文题目可以自拟,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论文参考题目进行适度的修改。
新闻采编与制作论文
内地与港台谈话类节目的异同比较学生:王贇指导老师:刘忠生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咨询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需求也有所变化。
本文从社会娱乐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港台,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解读其中的要素,并且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
对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如何制作出受观众喜爱的访谈类节目进行探讨。
关键词:谈话类节目;内地;港台;比较访谈类电视节目一直电视荧幕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类节目既有专家的权威性意见,也有非专业人士的看法、观点,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形成各种观点的交锋,在我国众多的电视访谈节目中,港台地区的“脱口秀”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即使在节目数量的绝对值上,港台无法与内地相比,但是就单个电视台的谈话类类节目数量上,港台并不逊色。
港台地区和内地的谈话类节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谈话类节目的产生谈话类节目最早出现于美国,其英文原文“Talk Show”被港台电视从业人员改为“脱口秀”这一译称比谈话类节目这一名称更为传神,突出了谈话类节目的语言随意性。
最早的谈话类节目一般认为是NBC于1954年推出的《今夜》节目。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中的一中重要节目形态。
上世界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中国电视人也逐步修正“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从全知全能的信息发布者,演变成为信息传递的终结者。
二、文化多元的港台谈话性节目我就以台湾最著名的节目《康熙来了》来说明。
《康熙来了》是台湾中天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谈话类节目,名称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一个字而拼成。
自04年1月5日开播以来,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
[1]《康熙来了》的成功应该归根于台湾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
首先,台湾自古以来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有着和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根源。
关于新闻编辑方面论文优秀范文
关于新闻编辑方面论文优秀范文在新闻学工作领域中,新闻编辑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闻编辑方面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新闻编辑方面论文篇1浅谈广播新闻编辑的基本功广播媒体作为党的新闻事业中一部分,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喉舌,同时也是政府联系和沟通人民群众的桥梁。
广播新闻编辑在选稿与修改稿件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选择新闻稿件。
严把新闻质量关。
广播新闻编辑的重要职责是每天要综合处理来自本台以及其他渠道的稿件,针对这些观点各异、角度多变、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或快或慢的稿件,对其政治、思想、事实、价值等内涵作出准确评估,再决定取舍,并加工裁剪、筛选出好的稿件,汇编成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可听性强的精神食粮。
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
谈一谈广播新闻编辑的选稿和改稿中的一些技巧。
一、选稿的标准一是要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又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这一论述科学、准确地概括了舆论导向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关系。
党的新闻工作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视导向为生命,把正确导向放在首位,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准确、鲜明、生动、无条件地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心声;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唱响时代主旋律,大力弘扬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必须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去观察新事物,认识新事物,发现新事物,一切报道都要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必须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舆论导向作用,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来引领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为党和人民服务。
新闻采编毕业论文3篇
新闻采编毕业论⽂3篇 第1篇: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作⽤浅析 在如今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量瞬息万变,且更新速度快。
新闻反映的是百态,是⼈们⽣活的缩影展⽰。
新闻采编⼯作是对新闻播报活动的具体设计,新闻采编对新闻传播有重要的指导与监督作⽤。
对于作为新闻采编⼀切来源的新闻资料⽽⾔,新闻资料⼯作⼈员需要时时刻刻进⾏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转换新闻资料。
因此新闻⼯作者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新闻资料的重视,从⽽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新闻。
⼀、⽬前新闻采编⾏业存在的问题 (⼀)新闻采编形式单⼀ ⽬前,我国新闻采编⼯作的形式仍⽐较单⼀,采编⽅式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所以这对新闻效果的影响极为不利。
我国当前的采编形式主要以单⼀采访式为主。
这种采访形式获取的信息量有限,信息内容也不够完整,并且与新时期的科技发展⽔平明显不成正⽐。
但是,在时代发展的情况下,新闻采编为了适应发展需求,就必须改变采编形式,使采编⽅式向多样化的⽅向发展,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新闻采编⼯作的不断进步。
(⼆)新闻资料质量参差不齐,深度不够 新闻采编⼯作需要对新闻资料进⾏搜集与整理,新闻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时效性是反映新闻⼯作质量的⾸要标准。
但是,根据⽬前我国新闻采编⼯作的现状来看,新闻资料来源⼴泛,质量良莠不齐,这对新闻采编⼯作提出了巨⼤的挑战。
另外,新闻的内容过于浅显,⽆法满⾜⼈们的需求,这⾃然也就失去了其⾃⾝的价值。
(三)新闻采编⼯作⼈员能⼒有待提⾼ 新闻资料质量的⾼低取决于⼯作⼈员的专业视⾓。
采编⼈员的专业能⼒是提⾼资料质量的前提保障。
纵观⽬前我国新闻采编事业的发展,采编⼈员的专业⽔平与专业能⼒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采编⼯作⼈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促进新闻采编⼯作的进⼀步发展,为我国的新闻发展做出贡献。
⼆、新闻采编中新闻资料⼯作的作⽤ (⼀)新闻资料⼯作是新闻采编的重要环节 新闻资料⼯作主要是通过对新闻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加⼯处理,进⽽为新闻采编提供重要的事实依据。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探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观点、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方法、技巧以及应用,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主要依靠记者的采访、编辑的编写和排版等手段进行。
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方法更为多样化和便捷化。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可以融合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例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呈现方式。
新媒体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实时报道和传播,使新闻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大大加快。
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新闻采编与制作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记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进行新闻采集和报道。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方法更为灵活、多样化和实时化。
二、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技巧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可以帮助新闻机构更好地获取新闻资源,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记者可以更快速地获得新闻线索和素材,从而加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独家性。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可以帮助新闻机构更好地与受众互动。
通过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新闻机构可以与受众进行更为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从而提升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还可以帮助新闻机构进行精准传播和定制化服务,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新闻生产的方方面面,成为了新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出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多样性和立体感。
人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获取新闻,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
新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的发展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实时性,使新闻报道能够更快速、更全面地传递给受众,从而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地与港台谈话类节目的异同比较学生:王贇指导老师:刘忠生摘要: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咨询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需求也有所变化。
本文从社会娱乐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港台,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节目形态,解读其中的要素,并且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
对于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下如何制作出受观众喜爱的访谈类节目进行探讨。
关键词:谈话类节目;内地;港台;比较访谈类电视节目一直电视荧幕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类节目既有专家的权威性意见,也有非专业人士的看法、观点,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中形成各种观点的交锋,在我国众多的电视访谈节目中,港台地区的“脱口秀”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
即使在节目数量的绝对值上,港台无法与内地相比,但是就单个电视台的谈话类类节目数量上,港台并不逊色。
港台地区和内地的谈话类节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谈话类节目的产生谈话类节目最早出现于美国,其英文原文“Talk Show”被港台电视从业人员改为“脱口秀”这一译称比谈话类节目这一名称更为传神,突出了谈话类节目的语言随意性。
最早的谈话类节目一般认为是NBC于1954年推出的《今夜》节目。
经过60多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广播电视业中的一中重要节目形态。
上世界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中国电视人也逐步修正“传播者”的角色定位,从全知全能的信息发布者,演变成为信息传递的终结者。
二、文化多元的港台谈话性节目我就以台湾最著名的节目《康熙来了》来说明。
《康熙来了》是台湾中天电视台的一档综艺谈话类节目,名称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名字的一个字而拼成。
自04年1月5日开播以来,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是台湾收视率最高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
[1]《康熙来了》的成功应该归根于台湾文化多元并存的格局。
首先,台湾自古以来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有着和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根源。
这种原汁原味的古老文化渗透在台湾社会的各个方面。
台湾的电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某些习俗,甚至比身在内地的我们还要传统。
因此我们在观看台湾节目的时候,总是有着浓浓的亲切感。
他们对中国历史考究的态度,也拉近了海峡两岸电视观众的距离。
另外,台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又受到来自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文化的影响,使得台湾的电视文化显得非常时尚新潮,这一点也得到了大量年轻人的追捧。
于是在多方面文化影响下的台湾电视文化便融商业性和传统性为一体,在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文化中加入异彩纷呈的流行文化,从而焕发出多姿多彩的光芒。
台湾的电视节目以观众多变的口味为风向标,勇于创新,奇招迭出,内容多样。
同样各个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这种竞争不仅繁荣了台湾的电视行业,也培养了大量的娱乐界人士。
他们在多年的演艺生涯中锻炼出了出众的口才和表演功力,在各个节目中抛头露面,成为观众喜爱的电视明星。
他们中的某些人并不唱歌,也不演戏,但凭借着自身良好的娱乐素质成为各大综艺节目的座上客。
因此,即使《康熙来了》以几乎每天一集的速度密集播出,也能够每次请到不同的嘉宾。
一年365天,肯定会有你喜爱的嘉宾出现,甚至连身为政治人物的连战也携妻子来参加节目的录制,而且反响非常不错。
《康熙来了》就是依靠着台湾丰富的娱乐资源抓住了口味刁钻的观众的心。
在主持人方面,《康熙来了》也同样体现着文化多元的特点。
女主持徐熙娣是台湾著名的艺人,唱歌演戏主持八面玲珑,在主持该节目之前就累积了大量的人气,因此《康熙来了》在开播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部分固定的收视群体。
徐熙娣在主持《康熙来了》期间,更是百分之两百的展现了她扎实的主持和表演功底。
她的问题大胆犀利,性格开朗直爽,又极富搞笑天分,常常在节目现场格外投入地唱歌,跳舞,表演,一不小心就抢了嘉宾的风头。
因此不少观众在收看《康熙来了》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看徐熙娣如何搞笑和调侃嘉宾的。
就像相声里有捧哏和逗哏一样,两个主持人一个负责搞笑,另一个就要组织节目进程,提出问题,并配合搞笑的那个制造笑料。
于是,蔡康永的加盟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经常被徐熙娣戏称为“读书人”的蔡康永是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和作家,拥有美国加州大学电影电视专业硕士学位,当过编剧,出版过多部畅销散文集,并且曾经主持过多个知性谈话节目。
很明显他丰富的学识,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徐熙娣泼辣的主持风格有着天壤之别。
但就是这样两个人的默契配合,使得《康熙来了》既体现了充分的娱乐性,又不失深度的访谈内容,节奏轻快活泼,有张有弛。
三、双管其下的内地谈话性节目在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领军者无疑是由民营电视机构—东方欢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超级访问》。
常常看电视的观众应该会发现,内地的电视节目往往带有很重的模仿痕迹。
从欧美到港台,不少的人气电视节目都被照搬过来。
这使得内地的电视节目形式单一,风格雷同,很难满足挑剔的观众。
而《超级访问》为何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的杰出典范呢?我认为,《超级访问》的成功依赖于当今社会的电视文化和观众审美心理的转变。
《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甚至是台湾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都是以“游戏+明星”的模式来娱乐大众。
但是由于同类节目的大量模仿以及节目的创新空间有限,这种游戏类节目也渐渐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幼稚和庸俗的节目内容使得观众感到反感,从而彻底淡出了电视舞台。
而《实话实说》,《艺术人生》之类的知性访谈节目,虽然有着丰富的节目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但是略显平实和单调,无法满足观众对娱乐性的追求。
因此,娱乐元素和谈话元素的结合也成为了《超级访问》最初的创意来源,也是它成功的核心要素。
内地的文艺节目素以内涵深刻,教育性强著称。
尤其是央视的几个栏目更是制作精良,意义深远,反响非常好。
所以谈话节目就像一株栽种在肥沃土壤中的大树,有着坚实的根基,充分的内涵和深度,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而《超级访问》在谈话方面的基础非常扎实。
成功的关键是要如何把娱乐元素和谈话元素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既展现各自的魅力又能互相辅助使节目的观赏性大大增强。
为此,《超级访问》的制作者从早期的游戏节目中吸取了精华,即和明星之间的互动,善意的调侃以及如何制造活跃的气氛。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超级访问》,既有传统的访谈内容(由主持人向明星提问的方式展示明星的真实一面),又有轻松搞笑的创意小环节(比如播放明星一些早期的影像资料,主持人和明星,甚至是现场观众一起做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它们互相结合穿插,使得节目张弛有度,创新不断,从而抓住了观众的视线。
与台湾娱乐类谈话节目不同的是,《超级访问》并没有一门心思的追求搞笑的效果,而是经常适时地制造一些温馨和煽情的场面,加深了节目的内涵,也吸引了一部分喜欢看煽情内容的观众。
当然,节目的成功同样也离不开两位出色的主持人,戴军和李静。
戴军最早以歌手身份出道,但因其出色的口才开始向主持界发展。
而李静曾经在北京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主持过音乐综艺类节目,现在成立了自己的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公司,自任制作人和主持人,是圈内公认的事业家庭双如意的女强人。
两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娱乐圈发展多年,有很多朋友,拥有独特的明星资源。
就像《康熙来了》一样,许多来上节目的明星同时也是主持人的好朋友,因此话题丰富,气氛活跃,连互相爆料也成为节目的一个可看之处。
他们俩的分工虽然不像徐熙娣和蔡康永一样的明确,同时引导着节目进程,但李静的大方和俏皮使她在节目中担任着比较理性的角色;而戴军的温柔幽默,善于自嘲,喜欢联想则令他成为一个有些“傻气”的搞笑角色。
两个人一个娱乐别人,一个娱乐自己,把节目的娱乐性发挥到了最大程度。
就像节目的口号一样:“不一样的访问”,《超级访问》“不但给谈话节目的发展开创出一条有益的道路,而且给正在走下坡路的谈话节目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2]四、港台与内地谈话性节目的差异(一)、话题港台节目的话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 ,时髦、大胆、边缘,主持人与嘉宾对这些具有刺激性、敏感性的热点问题几近口无遮拦地侃谈,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望和猎奇心理;同时,表述方式的大胆与幽默使观众得到娱乐。
内地谈话性节目一直张扬“平民化”的大旗,话题多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或者是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少有敏感的社会问题(二)、嘉宾港台谈话类节目的嘉宾多是导演、明星、作家、学者、政界、传媒界精英,他们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都很开放,常常透露自己的小隐私,出点小洋相,以拉近自己与观众的距离。
嘉宾和主持人之间也肆无忌惮地互相调笑、互相攻击,不惜“牺牲”自己以取悦观众。
在某种意义上,嘉宾、主持人都成为受众文化娱乐消费的对象。
内地谈话类节目的嘉宾以普通人居多,另外一些嘉宾以专家的身份出现,主要是作些建议和点评。
他们与主持人之间是彬彬有礼、彼此尊重的,嘉宾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交流沟通重在疏导、示范和教化,因而少有激烈的冲突。
(三)、互动关系港台的主持人和嘉宾几乎是以全知全能者的身份出现的,谈话中基本以第一人称为主,叙事充满了“口口相传”和自我体验的色彩。
由于没有现场观众,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交流的氛围就不会受到干扰和破坏。
观众的接受虽然是被动的,但可以不费力地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来放松神经。
内地的主持人扮演的却不是全知全能的角色,他主动降低自己的地位,以调动嘉宾和现场观众发言的积极性,使节目成为大家交流的平台。
乐队的即兴演奏不仅营造了现场气氛,还表达出某种情绪。
这样,多组互动关系不仅使谈话有了节奏、起伏,而且给场外观众提供了多种选择。
因此,两档节目各有千秋。
前者对主持人嘉宾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后者则对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提出了挑战。
(四)、播出形态港台的节目一般是从信手拈来的话题说起,天马行空,扯到哪儿算哪儿,而且不断跑题,像一次没有目标、没有终点的旅行。
节目的结构是小板块式的,中间插播两次广告,谈话被截成三节。
广告的插入在结构上是对主持人、嘉宾语速快、信息量大、节奏急的一种缓和,并能造成悬念,刺激观众产生新的渴望。
内地的每期都有一个集中的话题,无论讨论现象,还是展示个案,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多种元素的设置使节目本身形成了一种有张有弛的节奏,不会令观众疲劳。
(五)、主持风格《康熙来了》和《超级访问》两个节目都是以主持人为核心的,但主持风格有所区别。
《康熙来了》的主持风格是世俗化的、极端个人化的,在节目里他展现的自己就是一个俗人。
但他又是坦诚真实的,不怕暴露自己的欲望、偏见和鄙陋。
内地的节目主持风格都是平民化的,自然亲切,像“邻居家的小子”和姑娘。
在节目里他们会被别人感动,甚至流泪,但很少袒露自己的经历,比较克制情感,努力保持着“客观、中立”的立场。
但反而《康熙来了》的世俗和真诚更能缩短主持人与受众间的心距离,促进和谐的传受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