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图版】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

读下图,完成第2~4题。

2.图中R所对应的地面上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南风D.北风3.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C.P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对应地为阴雨天气D.P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对应地为晴朗天气4.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0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0小时内,R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下图为“沿45°N的气压状况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所示季节,①地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6.图中所示季节,②地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B.温和湿润C.炎热多雨D.炎热少雨下图为“某月3~7日四种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C.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D.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8.下列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①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的台风——②C.重庆夏季的伏旱——④D.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③下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23题;共66分)1.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判断对错)2.据有关统计,近年来台湾岛水资源蒸发和入海两项损失数量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②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③下渗速度快,地下径流量大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有结构和成分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是()A. 石灰岩、玄武岩B. 页岩、石灰岩C. 板岩、大理岩D. 花岗岩、页岩4.2019年1月20日至1月26日期间爆发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抚州多地学校停课。

材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 B. C. D.5.正确表示太阳、大气、地面三者之间热量传递过程的是()A. 太阳﹣地面﹣大气B. 太阳﹣大气﹣地面C. 地面﹣大气﹣太阳D. 大气﹣太阳﹣地面6.如图为“局部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下列地貌中,与a附近板块边界的成因基本一致的是()A. 雅鲁藏布江谷地B. 菲律宾火山群C. 安第斯山脉D. 东非大裂谷(2)图中b附近因太平洋板块的持续移动而形成()①岛弧②巨大山脉③海沟④海岭.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7.图为杭州(30°N,120°E)、贵阳(26.5°N,107°E)和兰州(36°N,104°E)城市日平均日照时数年变化图,其中②为杭州。

导致冬季③城日平均日照时数远小于①城的直接原因是()A. 天气B. 纬度C. 地形D. 植被8.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四个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是全球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自2019年10月26日以来猛烈喷发10多次。

能表示默拉皮火山活动过程的箭头是()A. ①B. ②C. ③D. ④9.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一般()A. 主要靠降水补给B. 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C. 主要靠地下水补给D. 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0.如图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第一次到该地区旅游的王小丽,想拍一张海风吹拂头发向后飘逸的照片,应选择拍摄的时间段是()A. 6时~次日18时B. 8时~16时C. 16时~次日8时D. 18时~次日7时11.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及两幅地貌景观图。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可以根据该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判断。

下表为某地的气候资料,气温单位为(℃),降水单位为(mm)。

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海绵城市”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既包括河湖水系、湿地、蓄滞洪区,也包括城市配套设施,如绿地、花园、集雨池、可渗透路面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②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③提高城市防洪能力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我市某校某班同学为天津市建成“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治理水污染②扩大绿地面积③减少开采地下水④地面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北大西洋暖流的动力主要来自下列哪个风带A.B.C.D.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单位: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5.甲、乙、丙、丁四地中,平均每日日照时数最接近的是()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丙6.甲、乙、丙、丁四地中,平均每日日照时数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透明度C.地形D.降水量8.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晴天更多,降水较少,大气透明度好③地势高,距离太阳近,大气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甲、乙两图分别为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上图中( )A.a表示纵波B.①表示莫霍界面C.b表示横波D.②为地球内、外核的分界10.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推测图中()A.组成①以上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岩石B.①与②之间的物质全部为固态C.③层物质呈液态或熔触状态D.④处物质可能为固态,以铁、铁的硅胶盐类为主天然砂是指由自然条件(主要是岩石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测评 中图版必修1

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导学号96100083(2015·山东潍坊高一期中)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②示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③代表大气逆辐射过程D.④示意地面辐射2.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使(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解析:第1题,图中①代表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的反射作用,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一种形式;③代表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④代表大气逆辐射。

第2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可以减弱大气逆辐射,从而降低大气的保温效应。

答案:1.B 2.D读亚洲东部部分区域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第 3~4题。

3.上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 004 1 006B.1 006 1 008C.1 008 1 010D.1 004 1 0084.图中上海市的风向最可能为( )A.西南风B.偏北风C.东北风D.偏南风解析:第3题,A等值线与1 006和1 008等压线相邻,因此,可能为1 006或1 008。

第4题,从地图轮廓看,上海位于杭州湾北部,长江入海口,此时气压梯度力走向大致指向西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右偏成南风。

答案:3.B 4.D导学号96100084(2015·北京学业水平考试)2015年4月15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沙尘暴黄色预警。

读“该日20时中国局部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完成第5~6题。

5.造成本次北京市大风、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高气压C.暖锋D.低气压6.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此次沙尘暴的移动方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北向东南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北京正值冷锋过境。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一、单选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景观中,主要由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形成图③所示的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氮气球升到约 19 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

完成下列各题。

3.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一般在夜间达到最强D.④为长波辐射4.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5.①②两种气候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A.冬季降水量B.最冷月均温C.夏季降水量D.最热月均温6.气候③夏季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A.纬度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下面左图是“同一地点连续两日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下面右图是“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由左图和右图可知( )A.a 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C.a 曲线表示昼晴夜阴,b曲线表示昼阴夜晴D.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8.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加C.③减弱D.④减弱读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某东西延伸的地质、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9.古老基底地区先后经历的地质作用可能是A.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外力侵蚀C.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浆喷出——岩浆侵入D.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岩浆喷出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岛形成年代晚于青藏高原B.该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C.岩层年龄向西依次渐轻D.西部地区受侵蚀作用影响大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2019-2019 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输和能量互换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读某地四种不一样天气系统过境前后变化表示图,达成下题:(1)对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甲是暖锋过境B. 乙是低压过境C. 丙是冷锋过境 D. 丁是高压过境(2)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选项是()A. 甲﹣寒潮 B. 乙﹣长江流域的伏旱 C. 丙﹣台风 D. 丁﹣我国北方夏天的暴雨天气2.读“热力环流表示图”(a、b 表示等压面),回答下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②B.①>③C.①>(2)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选项是()A. ② →①B.①→④C.③→④D.③→②3.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资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以以下图)。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涨,两块海绵向左右双侧方向运动。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界限分别为()①碰撞挤压②张裂作用③生长界限④消亡界限A. 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4.该图是我国局部地区表示图,读图回答(1)图中所示反应了我国某地域的环境问题。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由是()A. 矿物燃料的大批焚烧 B. 不合理的浇灌 C. 过分开采地下水D. 过分樵采和滥垦滥牧(2)图示地域缺水问题日益严重,解决该问题的根本举措是()第 2页 /共 20页5.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以下各题。

(1)上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 D. 冰斗(2)上图乙所示地貌的形成原由主假如()A. 流水侵害B. 风力堆积C. 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6.依据下边的气温、降水统计图,判断整年受单调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A.甲B.乙C.丙D.丁7.某地理学习小组在常温下做了以下实验:在同样温度下,用红外光源分别对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两只烧瓶进行照耀,一准时间后,发现乙瓶温度计读数比甲瓶超出4℃,与该实验原理相像的地理现象是()A. 温室效应B. 酸雨现象C. 大气污染 D. 臭氧层损坏8.下边四幅等压线散布图中,①②③④ 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 ②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 >②>④D.④ >③>①>②9.图中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读非洲某地区图, E 为纳米布荒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长2100 千米,该荒漠最宽处达160 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 千米,其沿海岸线延长的原由是()A. 地形B. 降水C. 大气环流 D. 洋流11.以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域7 月均匀气温散布表示图.以下对于甲处地形及影响其7 月等温线散布要素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柴达木盆地 ,太阳辐射B. 黄河谷地 ,地形C. 秦岭山地 ,大气环流 D. 祁连山地 ,地形12.以下图表示欧洲西部局部地区某时海平面气压散布。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扇形百分比图,其气候类型为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 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地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A.位于迎风坡 B.沿岸有暖流经过 C.全年高温多雨 D.季节变化明显3. 当地球运行至近日点时:()A.塔里木河进入汛期 B.美国东南沿海飓风频繁登陆C.印度半岛上盛行西南季风 D.北非的热带草原上盛行东北信风4. 图中四种局部环流形式图中,不正确的是( )5. 关于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7月份,北半球海洋上出现亚洲低压B.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C.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势力强、范围广D.大气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6. 下列因素中,造成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的主要是A.太阳辐射 B.人类活动 C.大气环流 D.下垫面7.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

下图为邢台地区的一次特大暴雨剖面图,图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A.2 000 m B.1 500 m C.1 000 m D.500 m8. 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 B.动能C.水的“三相”变化 D.日、月对地球的引力9. 地球上的①河水、②湖泊水、③冰川、④地下淡水四种淡水资源,按储量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10. 下列地理现象中,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A.长江流域降水 B.塔里木河河水的蒸发C.南海海域的暴雨 D.孟加拉湾海域的飓风11. 三种水循环在各自的运动过程中都具备的环节是()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和降水12. 水循环中循环水量最大的是()A.海陆间大循环 B.内陆循环C.海上内循环 D.无法确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13. 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主要位于()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14. 图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横断山区峡谷景观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15. 下图表示四个地区的气候情况,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哪一个地区的岩石风化最为强烈( )A.甲B.乙 C.丙D.丁16.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于( )A.地球内能 B.地球本身的重力能C.地球外部,主要是天体引力造成的 D.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17. 下列地貌中属于断层一侧岩块相对下降的是( )A.华山B.泰山 C.庐山 D.渭河平原18. 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岩层发生断裂构造运动引起构造地震 B.火山活动引起火山地震C.山崩、滑坡、地面塌陷可能引起地震D.每一次地震都会造成严重的灾害19.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0. 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二、非选择题21. 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判断题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选择题据有关统计,近年来台湾岛水资源蒸发和入海两项损失数量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②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③下渗速度快,地下径流量大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蒸发和入海两项占比重大,主要是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蒸发量大,①对。

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停留地表时间短,下渗少,所以入海水量多,②对。

坡度大,下渗少,地下径流量小,③错。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降水集中,④对。

所以D对。

选择题2016年1月20日至1月26日期间爆发的霸王级寒潮影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抚州多地学校停课。

材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 B. C. D.【答案】A【解析】寒潮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根据图示可知,图中A是冷锋,B是暖锋,C是气旋。

D是反气旋,故对应选项是A。

选择题(题文)正确表示太阳、大气、地面三者之间热量传递过程的是()A. 太阳﹣地面﹣大气 B. 太阳﹣大气﹣地面C. 地面﹣大气﹣太阳D. 大气﹣太阳﹣地面【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需要理解和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原理过程。

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

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

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由此看来,太阳辐射是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使地面增,而后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而后大气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过程为太阳-地面-大气。

故选A。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一、单选题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C.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D.N河流向高纬,凌汛多发2.乙图中①、①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C.①地,热带荒漠带,地形D.①地:热带草原带,洋流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三题。

3.能正确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 )A.g→b→c→d B.a→b→c→d C.f→a→c→e D.g→e→f→a4.水循环对图示地区除提供水资源外,还直接提供的资源有( )A.土壤B.水能C.潮汐D.波浪5.若图示地区的纬度在40°~60°之间,则陆地上的降水主要为( )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台风雨④锋面气旋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7.读下表,完成下题。

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①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①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①A.冷锋B.反气旋C.暖锋D.副高下图是某地区水井多年水位(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该地区井水水源补给的最主要类型是A.雨水B.冰雪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湖泊水9.65、66年,该地区发生了严重的A.水灾B.旱灾C.台风D.寒潮10.该地区最可能分布在A.热带雨林气候地区B.极地气候地区C.热带沙漠气候地区D.地中海气候地区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区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

完成小题。

甲乙1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可能代表山区北坡气温的变化B.冬季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比夏季大C.同海拔南北坡温差随高度增加而递增D.北坡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递减,冬季比夏季显著12.下列有关该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区以北为亚热带季风区B.该山区以南为热带季风区C.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与南坡降水量较大关系密切D.乙图中实线和虚线重合,与北坡受坡面下沉气流影响关系密切13.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小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D.白天天空呈现蔚蓝色14.下图是沿北纬300绘制的气压变化图,正确的说法是()A.亚洲高压控制范围扩大B.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C.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D.太阳直射南半球下图a所示Z半岛附近海域的流冰景观(冰块在风、浪、水流作用下产生的流动现象)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1)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1)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一、单选题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的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2.下列措施能够合理且有效地促进节水的有()① 适当调高水价① 加大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意识① 合理制定各行业用水定额① 改善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①对耗水太多的工业企业一律淘汰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下图示意中国东部锋面雨和雨带移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根据雨带在C~E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C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C.7~8月D.5~8月4.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C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北皆涝D.南涝北旱5.下列地理事物的出现与雨带位于E一线时的季节基本相符的是( )A.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B.秦岭淮河地区天气可能转凉C.黄土高原的夜越来越长D.株洲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L河流域()A.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7.有关Q湖以下河段流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湖区下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冰雪融水减少河流流量和含沙量变小B.植被截留降水河口三角洲受海侵蚀而萎缩C.降水大量下渗土壤盐碱化加剧D.人工拦截径流河口渔业资源减少8.副热带的大陆东岸,降水较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受A.夏季风的影响B.盛行西风的影响C.台风的影响D.信风的影响读图。

回答下列小题。

9.图中与泰山成因相吻合的是A.①B.①C.①D.①10.在图中①~①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资源的是A.①B.①C.①D.①下图中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A地河谷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习题: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习题: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4分×14=56分)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全球变暗是由于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世界大部分地区晴日能见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科学家们将之形容为“全球变暗”,在东亚、南亚、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尤其明显。

结合图,完成1~3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C)A.①B.②C.③D.④2.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D)A.①B.②C.③D.④3.根据材料的描述,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B)A.①B.②C.③D.④解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地面辐射③;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加剧全球变暖;题目中说到全球变暗是由于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使世界大部分地区晴日能见度不断下降,得知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有关,故与大气反射作用②有关。

4.下图表示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地理原理表示正确的是(B)解析:图A表示白天,近地面应吹海风,而图中为陆风,不正确;图B表示夜晚,近地面气流从山坡吹向山谷,正确;图C表示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近地面气流应从郊区流向城市;图D表示冷热不均的地面对应的等压面,地面冷的地点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应向上凸,对应的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向下凹。

5.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甲地全年低温多雨B.乙地夏季炎热干燥C.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D.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解析:图形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部分环流圈,甲处对应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全年高温多雨,而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乙地附近位置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受偏北的中纬西风带影响下温和湿润,并非炎热干燥。

超强台风“威马逊”于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并对海南、湛江等地带来严重破坏。

高中地理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1单元测试注意事项:1.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一、单选题(小题,每小题分)1.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B.在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天空总是特别蓝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近日点D.早晨和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2.“神舟”六号升空后,定点在350千米的近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其所在高度位于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层D.星际空间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该图的等高距为150米,Q点海拔为200米,回答若Q点气温为20℃,按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P点气温为A.19.1℃ B.18.2℃ C.17.3℃ D.21.8℃5.下图是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主要原因是A.空气对流运动减弱B.空气水平运动减弱C.地面辐射减弱 D.大气逆辐射减弱6.下图是极点为中心的 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 , 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

据图回答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7.读图回答若此图表示地球上的风带分布,则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带的是A.① B.② C.③D.④8.下左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下右图示意左图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9.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检测题(一)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检测题(一)

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检测题(一)一、选择题下图为“9月13日(a)和9月14日(b)14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间段内A.南海大部分海域风大浪高 B.东海气压升高,风力增强C.南昌市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D.福州市始终以偏北风为主2.据图推断A.14日两个热带气旋都已发展成为台风B.台湾岛经历了狂风、暴雨天气过程C.未来24小时台风将在浙江省沿海登陆D.广东省沿海地区需重点防范滑坡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1月份①常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 B.6月份气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C.②、③控制的地区多形成对流雨 D.④是带来较少降水的东北信风带4.冬至日前后A.地中海沿岸主要受①控制 B.内蒙古高原主要受②控制C.西欧平原主要受③的控制 D.华北平原主要受④的控制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5.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5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6.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A.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长春高温多雨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纳木错(图a)位于藏北高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2m。

7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

图b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7月水温垂直变化。

读图完成7-9题。

7.图b示意的水文观测点是图a中的A.甲B.乙C.丙D.丁8.图b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C.地表径流汇入量大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9.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A.1月中旬B.3月中旬C.5月中旬D.7月中旬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 单元测试-教育文档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 单元测试-教育文档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为“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四地()A. 甲地纬度最高B. 乙地适宜发展种植业C. 丙地位于南半球D. 丁地多水蚀地貌(2)图示四地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A. 甲地与丙地B. 甲地与丁地C. 乙地与丁地D. 乙地与丙地2.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A. 植树造林,治理沙漠B.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C.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D. 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3.读图,各字母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最具有生命意义的是()A. a、bB. b、cC. c、dD. d、e4.该图为某地全年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地7月的月均温最接近()A. 10℃B. 15℃C. 20℃D. 25℃5.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h代表的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摩擦力D. 近地面风向6.读北印度洋某季节季风风向图(甲)和该季节北印度洋表层洋流示意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月份为()A. 1月B. 7月C. 3月D. 11月(2)①处洋流对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响是()①使得海水蒸发量增大②使表层海水水温下降③使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④使沿岸地区海洋生物增多A. ②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图示季节,一艘货轮从索马里出发,途经印度洋,到达新加坡,该货轮航行的情况是()A. 顺风逆水B. 顺风顺水C. 逆风逆水D. 逆风顺水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A.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 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C. 修建水库数量增多D. 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2)据图推断,近年我国( )A. 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B. 台风破坏程度明显降低C. 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D. 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8.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 海陆间水循环B. 内陆循环C. 海上内循环D. 地空间水循环9.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Ⅰ_湘教版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Ⅰ_湘教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的现象,哪一项不属于能量交换?A、太阳辐射能量被植被吸收转化为化学能B、风吹树叶,能量在小范围内进行交换C、地球的岩石圈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D、冬季大雪覆盖地面后,地面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影响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B、太阳辐射量高的地区,地面温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好C、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纬度分布有重要影响,热带地区太阳辐射强D、太阳辐射的强度由地球的距离和地球的形状决定3、题干:在自然环境中,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物质运动?A、水流经峡谷,流速加快,水位下降B、风力作用使沙漠地表物质发生迁移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D、太阳辐射能量传递到地球表面4、题干:下列哪种能量交换方式在自然环境中最为普遍?A、生物能转化为化学能B、热能转化为动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电能转化为化学能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板块之间的()A、碰撞和拉张B、侵蚀和沉积C、风化和搬运D、构造和沉积6、由于板块运动,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A、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拉张B、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互碰撞C、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垂直挤压D、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平行移动7、青藏高原上的自然现象“雪峰林立”,主要归因于以下哪种因素?A. 气候寒冷B. 水汽丰富C. 地势高亢D. 植被覆盖率高8、以下哪种自然现象体现了水循环中水汽输送的过程?A. 山区河流汇入湖泊B. 河流湖泊水体蒸发C. 地下水位上升D. 雨水形成,降落到地面9、下列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壳物质循环主要通过地表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来完成B、地壳物质循环的最终产物主要是沉积岩C、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活动是岩浆岩形成和更新的主要方式D、地壳物质循环是地球内部能量传递的主要途径 10、下列关于能量在自然环境中的传递和转换的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自然过程能量来源的基础B、水循环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C、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与地形、海洋等因素无关D、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能量传递效率很高11、下列哪种能量形式主要由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产生?A、风能B、煤炭C、地热能D、潮汐能12、下面哪个过程是自然界的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A、沉积作用B、水文循环C、板块运动D、森林燃烧13、水循环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以下关于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循环通过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水三种形式实现B. 水循环能使地球上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C. 水循环中,海陆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更新D. 水循环过程中,水会不断吸收地面和大气热量的同时释放热量,维持着地球上的热量平衡1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的单向流动B. 生产者能集中最多的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库”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绕过生产者这一环节D. 每一个营养级上能量都能够高效地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15、在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通过哪种过程实现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化?A. 传递B. 转化C. 交换D. 调节16、以下哪项不属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A. 水循环B. 热量流动C. 气体扩散D. 生态系统平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根据所学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中图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含答案)
(1)指出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
28.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读不丹地形图,回答问题。
6.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①B.②C.③D.④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7.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B.日本列岛逐渐向海沟俯冲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岩层下沉
D.亚欧板块内部断裂下沉
15.下列有பைடு நூலகம்日本火山地震描述正确的组合是
①新西兰和日本一样同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多火山地震②日本列岛大致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呈东北-西南走向③日本如果出现相同级别的地震,深源地震要比浅源地震危害更大④日本火山岩浆活动赋予了日本丰富的硫磺矿产资源和地热能资源⑤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会削弱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
C.极地高压控制D.属于高纬度地带
17.南极地区冬季比北极地区冬季气温更低的原因是
①纬度更高②海拔更高③下垫面性质不同④ 光照更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测试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中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交换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为“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标题。

(1)图示四地()A. 甲地纬度最高B. 乙地适宜成长种植业C. 丙身分于南半球D. 丁地多水蚀地貌(2)图示四地气候特性最靠近的是()A. 甲地与丙地B. 甲地与丁地C. 乙地与丁地D. 乙地与丙地2.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漫衍不均衡的特点,应接纳的最有效措施()A. 植树造林,治理戈壁B. 节省用水,防备水混浊C.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D. 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3.读图,各字母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中,最具有生命意义的是()A. a、bB. b、cC. c、dD. d、e4.该图为某地整年均匀气温(30年均匀)的等温线图,读图回答标题。

该地7月的月均温最靠近()A. 10℃B. 15℃C. 20℃D. 25℃5.下图为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均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h代表的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地转偏向力C. 摩擦力D. 近地面风向6.读北印度洋某季候季风风向图(甲)和该季候北印度洋表层洋流示意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月份为()A. 1月B. 7月C. 3月D. 11月(2)①处洋流对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影响是()①使得海水蒸发量增大②使表层海水水温下降③使沿岸地区降水量增加④使沿岸地区海洋生物增多A. ②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图示季候,一艘货轮从索马里出发,途经印度洋,抵达新加坡,该货轮航行的环境是()A. 顺风逆水B. 顺风顺水C. 逆风逆水D. 逆风顺水7.读图,回答下列标题。

(1)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变化可能是由于( )A. 水土流失现象加剧B. 河流沿岸大范畴挖砂C. 修建水库数量增多D. 近十年降水持续偏多(2)据图推测,比年我国( )A. 滨海盐碱化趋向减弱B. 台风毁坏程度明显降低C. 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D. 河口相近海岸腐蚀后退8.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 海陆间水循环B. 内陆循环C. 海上内循环D. 地空间水循环9.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流动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比拟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地理精品资料2019.4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完成第1~2题。

照片中设施为“嫦娥一号”卫星探测器1.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A.月球阻挡B.地质作用改造C.地表布满岩石D.地表水体覆盖2.在冬季的夜晚,图中地球上空大片浓密的云层,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A.形成霜冻B.昼夜温差大C.有利于地面的保温D.防止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下面两幅图中,图甲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变化;图乙表示该海滨地区海陆上空气流变化特征。

据图完成第3~4题。

3.由图甲可知图乙出现的时间约为()。

A.6~18时B.18时~次日6时C.8~16时D.16时~次日8时4.产生图甲、图乙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A.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5.下图中,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7月份、夏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7题。

6.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B.锋面活动C.反气旋过境D.热带气旋影响7.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A.a、b、c、d B.b、c、h、eC.d、e、f、g D.e、f、g、h9.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读下图,完成第10~12题。

10.关于a、b两处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东南流,b洋流下降11.M地沿海海域因()。

A.上升补偿流形成大渔场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12.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该气候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南赤道暖流B.地中海气候——西风C.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D.温带海洋性气候——山脉阻挡“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第13~14题。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14.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读“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完成第15~16题。

15.有关该地河流两岸平原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①岩层断裂下陷②水平挤压使岩层上升③河流沉积④流水侵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下列地形中的成因与其相似的是()。

A.黄河三角洲B.渭河平原C.庐山D.东非大裂谷观察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完成第17~18题。

17.关于图中四种景观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冰川侵蚀B.②风力堆积C.③地壳运动D.④风力侵蚀18.下列山地与泰山成因相同的是()。

A.庐山B.天山C.太行山D.阿尔卑斯山19.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20.读“三大类岩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a、b、c分别是()。

A.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B.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C.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14分)图甲和图乙(沿30°N)表示的是相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1)b表示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e表示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

(2)此季节洛杉矶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

①a→b②b→c③e→f④f→e(3)a、b、c、d、e、f六处中,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多气旋、锋面活动的是________。

22.(14分)根据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0 ℃以下。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2)在图中,用“⑧”表示纽芬兰渔场。

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3)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

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4)如图,从欧洲到北美的A、B航线各有哪些优缺点?23.(12分)育才中学地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搞得有声有色。

下面是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我们把部分环节内容去掉,让你来填。

比较一下你和育才中学的同学,谁的环节更全面,方法更科学,设计更具有操作性。

(1)课题名称: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

(2)研究方法:模拟实验法。

(3)研究目的: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一起穿越“时空隧道”,通过模拟实验感悟和体会地质变化过程。

(4)实验材料:4厘米×30厘米的“竹片”(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内力作用过程是一个受力的过程;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形变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形变过程比较接近。

(6)实验过程和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示意图):(7)结论报告:①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________作用的结果。

②褶皱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地球上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研究性学习过程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参考答案1.B2.C解析:根据题意,地球也应该像月球一样,有许多陨石坑,而目前地球上陆地表面的陨石坑很少,其原因是地质作用的改造。

因为地球与月球不同,地球上的大气、流水等对地表有各种地质作用,改变了地表形态,所以地球表面的陨石坑很少保留下来。

冬季夜晚的云层可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有利于地面的保温。

3.C4.A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了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海陆风,并可推断图甲中的实线表示陆地表面气温变化,虚线表示海洋表面气温变化,从图乙可推断此时陆地表面气温高于海洋表面气温,那么由图甲可知图乙出现的时间为8~16时。

5.B解析:甲、乙两图中,N气压带表示赤道低气压带,M气压带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

甲图气压带南移,表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乙图气压带北移,表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6.B7.C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该地区降水是由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形成了锋面活动造成的。

高压脊、反气旋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干燥。

每年的夏秋季节,热带气旋会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第7题,图示降雨主要发生在我国珠江流域,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我国珠江三角洲。

8.A9.C解析:海陆间循环包括海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环节,从图中看出,a、b、c、d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表径流输送来实现的。

10.C11.A12.C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该海域位于南美大陆西侧,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洋流a向西北流动,从而形成上升补偿流b,使该海域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M处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13.B14.A解析:本组题立意新颖,构思巧妙,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

解题时,一要读懂诗文,二要调动河流地貌发育的相关知识。

第13题,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东岸是沉积岸,据诗文可知聚落应该布局于沉积岸——乙地。

诗中描述的是冲积平原的形成和发育状况,应发生在中下游。

河流位于谷地中,根据河流处等高线弯曲形状,可推知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

第14题,内力作用决定地貌的基本格局,包括地势的高低起伏、大地形单元的塑造等,进而决定河流的流向。

15.C16.B解析:该河流冲积平原位于地堑中,是岩层断裂下陷和流水的沉积共同作用形成的,渭河平原成因与其相似。

17.D18.A解析:第17题,泰山是断块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司春女神是风化作用形成的;桂林山水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形成的。

第18题,泰山、庐山均是断块山,天山、太行山、阿尔卑斯山都是褶皱山。

19.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可推知,甲地层(沉积岩Ⅱ)最先沉积,因内力作用而褶皱变形,形成背斜构造,在外力作用下其表层遭受侵蚀,之后地层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Ⅰ,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故D项正确。

20.C解析:从图中的信息可知:a位于地表主要受风化沉积作用,可断定为沉积岩。

b经受温度、压力变形、重结晶形成,可断定为变质岩。

c经过熔融、冷却、凝固形成,可断定为岩浆岩。

21. 解析:根据各纬度带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可判断图甲中a是赤道低气压带,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是副极地低气压带,d为极地高气压带。

从图上可以看出,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图乙要根据经度明确海陆分布状况。

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2)炎热干燥②④(3)a c22. 解析:爱尔兰的都柏林和纽芬兰的圣约翰斯冬季气温不同,原因是所受到的洋流的性质不同,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