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几何元素的投影1
几何元素的投影-[机械制图]
图 $ % &# 投影面和投影轴上点的投影
!" !" !#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 点的三面投影# 如图 $ % () 所示,如在两面体系上再加上一个与 .,* 均垂直的投影面, 它处于侧立位置,称为侧立投影面,以 3 表示,简称 3 面,这样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就组成一个三 投影面体系。*,3 面的交线称为 45 投影轴,简称 5 轴;.,3 面的交线称为 46 投影轴,简称 6 轴,三个投影轴的交点 4 称为原点。
图 ! " #!& 两点的相对位置的确定
!’ 重影点的投影& 当两点的某两个坐标值相同( 坐标差为 ()时,该两点处于同一条投射线 上,因而对某一投影面具有重合的投影,这两点被称为对该投影面的重影点。如图 ! " #) 所示点 &,点 ’,其中 "& * "’,$& * $’,因此,它们的正面投影 ()和( *))重影为一点,由于 #& % #’,所以从前 向后看时,& 是可见的,’ 是不可见的。在投影图上,为了区别可见与不可见,通常把不可见的点 的投影加上括号,如(*))以示区别。点 & 与点 + 水平投影重影为一点,点 & 与点 , 侧面投影重 影为一点,它们的可见性判断方法与上述相同。对 - 面、. 面、/ 面的重影点,它们的可见性,应 分别是前遮后、上遮下、左遮右。此外,一个点在一个投射方向上是可见的,在另一投射方向上去 看则不一定是可见,必须根据该点和其他点的相对位置而定。
图 # & $"’ 已知点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
例【! " #】’ 已知点 * 的三面投影画出其直观图( 图 # & $$)。
投影变换
1. 直线的实长、倾角:直角三角形法,变换一次投影面 2. 平面的实形、倾角:最大斜度线法求倾角,变换投影面法 3. 距离: 点到直线、两直线、点到平面、直线与平面、两平面
点、线、面法,变换投影面法 4. 夹角: 两直线、直线与平面、两平面
变换投影面法
28
综合举例 1. 求A点到三角形BCD的距离及两面投影。
第四章 投 影 变 换
§4-1 投影变换的目的和方法 §4-2 变换投影面法(换面法) §4-3 旋转法 §4-5 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举例
1
§4-1投影变换的目的和方法
特殊位置的直线: 可直接反映实长、倾角问题
a
b
a(b)
X
O
X
O
a
实长
b
水平线
b
实长
a 正垂线
2
§4-1投影变换的目的和方法
特殊位置的平面: 可直接反映实形、倾角问题
6
§4-2 换 面 法
一、 基本概念:
a' A
V
c' C b'
a
实形 a1'
V c1'
b1' B
V
b'
X
X
bH
b
H
换面法:空间几何元素不动,改
X1
变投影面的位置使其有利于解题。
a'
c'
O a(c)
O1
c1'
b1'
a1'
V1
7
§4-2 换 面 法
二、基本条件
建立新投影面的条件:
(1)新投影面要垂直原有的 一个投影面。
c
H
画法几何课件第四章平面的投影及投影变换应用
§4-3 平面内的直线和点
一、直线在平面内的几何条件 二、平面内的一般位置直线
三、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
四、平面内对投影面的最大斜度线 五、平面内的点
§4-1 平面的表示法
一、直线在平面内的几何条件
通过一平面上的两个点;
通过平面上一点同时又平行该平面上另一直线。
M N
平行
§4-1 平面的表示法
Z
V
Z
X
O
PW
YW
P
X o
PW
Y
PH
YH
PH
§4-1 平面的表示法
二、投影面平行面
3.侧平面 投影特点: W 投影反映实形;
H 投影和 V 投影积聚为直线; 积聚投影垂直于OX 轴。
V
Z
实形
Z
X
o Y
X
O
YW
YH
§4-1 平面的表示法
二、投影面平R RV
X
Z
RV
O
X
o
a‟ c‟
迹线表示平面
a‟ 30° x o
b‟ x
d‟
30°
RV
o
d b a c
§4-1 平面的表示法
RH
a
一、投影面垂直面
例2 包含AB(ab,a‟b‟ )作铅垂面。
b‟
a‟
X
c‟ b c O
a
§4-1 平面的表示法
一、投影面垂直面
例3 完成侧垂面的水平投影。
1„ 2„ Z 1“ 2“ 3„ 6„ 1 2 4 3
投影分析:
侧垂面 注意:
4„
X 5„
4“ 3“
5“ 6“ YW
V、H 投影的
建筑制图第四章讲义
Z p"
O
YW
p
p
H Y
YH
正平面:正面投影反映实形;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积聚为 一条直线并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Z
V
Z
p'
P X
p' p"
WX
O
p"
O
YW
p
p
H
YH
Y
侧平面:侧面投影反映实形;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积聚为 一条直线并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Z V
p'
Z
p'
p"
P
p" W X
X
O
p
p
H Y
O
a
b
YH
Ha
b
侧面投影积聚为一点;水平投影
Y 及正面投影平行于OX轴,且反映实
长。
§4—3 直线上的点
直线上的点的特性:
1、直线上的点的投影,必落在该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2、一直线上两线段长度之比,等于他们的投影长度之比。
C
B
C
B
A
A
AC ac
CB cb
a
a
c
b
c
b
从属性
定比性
例1:判断点K是否在线段AB上。
最为简便、快捷。
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水平投影面的夹角α)
a' X
b' m
α
A
AB0=ab BB0=AB两点的高度差
b'
AB
B
mα
m
a'
ab
B0
X
O
O
b
b
机械制图 第四章平面的投影
(4)平行两直线;
(5)任意平面图形。
不 在 同 一 直 线 上 的 三 点
b’
a’ ’
c’ x c a b b’ a’ ’
平 行 两 直 线
一 直 线 和 直 线 外 的 一 个 点
b’
b’
a’ ’
c’ x a b b’ a’ ’ c
相 交 两 直 线
a’ ’
c’ x a b c
面,再将投影面垂直面变为投影面平行面。
例 求△ABC的实形。
分 析 1.先将△ABC变换 为H1面的垂直面; 2.再将△ABC变换 为V2面的平行面。
bH1
bV1
b’
d’
aH1 d H1 dV1 cH1 aV1 cV1
反映△ABC的实形
c’
a’
XV H
c
d
图 4-23
a b
1’
2’
分析: 如ⅠⅡ在P面内 则ⅠⅡ与AB, AC或者 相交; 或者与其中一 条相交而与另一条平
X
a’
3’
b’ a 1 3
c’ 4’
行。
2
b
c
4
图 4-12
直线ⅠⅡ 不在 P面内。
三、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
b’
投影特性
1.符合投影面平行线的 投影特性;
X a a’
e’ d’
c’
2.满足直线在平面内的
第四章 平面的投影
§4-1 平面的表示法
§4-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4-3 平面内的线和点 §4-4 平面图形的实形
(编制 李小平)
§4-1 平面的表示法
一、几何元素表示法
二、迹线表示法
一、几何元素表示法
教案_图学基础_图学基础-第5讲
第5讲第四章 平面§4—1 平面的表示法一、以平面的几何元素的投影来表示平面 由初等几何得知,空间一平面可由下列任一组几何元素确定:(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
(2)一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
(3)相交两直线。
(4)(5) 线,则转换成图5—1 (b)的形式;又如在图5—1 (c)中,连接BC 两点的同名投影,则转换成图5—1 (e)的形式。
平面经转换后,虽然其表示形式已不同,但平面在空间的位置始终未变。
二、以迹线来表示平面1.迹线的概念 空间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称为平面的迹线(图5—2)。
平面与H 面的交线称为水平迹线,平面与V 面和W 面的交线分别称为正面迹线和侧面迹线。
若平面用P 标记,则其水平迹线用P H 标记,正面和侧面迹线分别用P V 和 P W 标记。
平面分别与OX 、OY 、OZ 轴的交点,也是两迹线的汇交点。
如图5—2(ɑ)中,P V 和P H 汇交于OX 轴上的点P X ;P H 和P W 汇交于OY 轴上的点P Y ;P V 和P W 汇交于OZ 轴上的点P Z 。
这三点P X 、P Y 、P Z 称为迹线集合点(或迹线共点)。
2.迹线的投影特点和画法由于迹线是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故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其本身重合,而其他两个投影分别在相应的投影轴上。
在投影图中,通常只画出与迹线本身重合的那个投影,并加标记,其余两投影在相应的投影轴上,均不画出并省略标记。
例如图5—2(ɑ)中,平面P 的正面迹线图5—2 用迹线表示的平面为PV,它的上取一点N,则点的正面投影n三边位于不同投影面上的三角5—3所示的平面R,可看图5—3 互相平行的两迹线表示平面§4—2 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及其投影特性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必然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的平行面(简称平行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的垂直面(简称垂直面);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
平面的投影
new
new
r′
r〃
r
例如:在该平面立体中Q 例如:在该平面立体中Q为水平面 ,P为侧垂面,AB为侧平线,CD为 为侧垂面,AB为侧平线,CD ,P为侧垂面,AB为侧平线,CD为 侧垂线. 侧垂线.
new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new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 投影反映实形, 另外两投影 投影反映实形 , 积聚为直线且平行于相应投 影轴. 影轴.
二,平面内对投影面的最大斜度线. 平面内对投影面的最大斜度线.
平面内垂直于该投影面内任 意一条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 意一条投影面平行线的直线,称 为平面内对相应投影面的最大斜 度线. 度线.
new
平面内对投影面的最大斜度线有三种
1.垂直于平面内水平线的直线,是平面 垂直于平面内水平线的直线, 内对水平面的最大斜度线. 对水平面的最大斜度线. 内对正平面的最大斜度线. 对正平面的最大斜度线. 3.垂直于平面内侧平线的直线,是平面 垂直于平面内侧平线的直线, 对侧平面的最大斜度线. 内对侧平面的最大斜度线.
new
例4-1:已知平面 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 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
已知平面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 例4-1:已知平面的两投影,求第三投影.
new
new
例4-2:找出图中 所标各面的第三投影, 所标各面的第三投影, 并判断它们的空间位置. 并判断它们的空间位置.
1"
new
2"
3" 水平面
例4-9:求三角形ABC对H面的倾角 求三角形ABC对 ABC
new
最大斜度 线实长
最大斜度线 水平投影
ABC对 例4-10:求三角形ABC对V面的倾角 β :求三角形ABC
大学画法几何5投影变换
(一)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平行线
b1
a1
b1
a1
求对哪个投影面的倾角 就平行那个投影作图
练习:4-2 用换面法求线段CD的实长和对V面的倾角β
CD实长
d1
求对哪个投影面的倾角 就平行那个投影作图
c1
d'
c'
X
V H
d
c
(二) 把投影面平行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a1 b1
b
a1 b1
b
(三)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d
b
a
a’1 ●
d● ’1
X
V H
c ac●’1●b’1 Nhomakorabeaθ
.
dc
.
b
a2≡ b2 ● θ ●d2
c2●
(三)综合问题
主要是实形(含角度)和距离问题的逆向应用:
✓[例8] 求平面ABC与直线DE的交点 将其中一个面转换成投 [例9] 求平面ABC与平面DEF的交线 影面的垂直面换面1次
[例10] E到平面ABC的距离为N,求E点的正面投影e [例16]
投影变换
a2 b2
b1
V1
a1
X1
第4章 投影变换
§4-1 概 述
当直线或平面相对于投影面处于特殊位置(平行 或垂直)时,它们的投影反映线段的实长、平面的实 形及其与投影面的倾角。
当直线或平面和投影面处于一般位置时,则它们 的投影面就不具备上述特性。
投影变换就是讲直线或平面从一般位置变换为和投 影面平行或垂直的位置,以简便地解决它们的度量和 定位问题。
15 b2
a2 e2
e1
d2
c2
第四章点线面的投影 (1)
Δy
ΔΖ
β
Δy α 实长
例2 已知直线AB的H投影及a′,其α为30°,求AB的 V投影。
b'
△Z
△Z
α
例3 已知ab,b′,β=30°,求a′b′。 a′
b′
a′b′
b
60°
a
例4 已知AB实长40㎜,点A距V面30㎜,求ab, 问有几解?
例5 已知AB=40㎜,α=30°,β=45°,求AB的两投影。
用定比关系,如图中的(2)。
三、交叉两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条 直线
( 1)
( 2)
( 3)
投影特性:交叉两直线的投影可能表现为相互平
行,但不可能所有同面投影均平行,如上图中 (1);交叉两直线的投影也可能表现为相交,但 同面投影的交点不是真正交点的投影,不满足投影 规律,如上图示(2)、(3)。
例3
求AB、CD的公垂线(或距离)。 a' n' b' n a(b)
距离
c' m'
d'
c
m d
作业:
P21-28。
§4-6 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表示方法 平面的分类及其投影特性
一、平面的表示方法
b' a' b a c c' a' b b' c'
a
不在一条直线 上的三个点
c
直线及直线 外一点
a′ b′
a〞 b〞
a b
若zA > zB ,表示A在B之上。
右图中,A在B的左后上方。
重影点及其可见性判定:
如果空间两点恰好位于某一投影面的一条垂 线上,该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 则称这两点为对该投影面的重影点。
第四章坐标系统与地图投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导读:正如上一章所描述的,一个要素要进行定位,必须嵌入到一个空间参照系中,因为GIS所描述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信息,所以根据地球椭球体建立的地理坐标(经纬网)可以作为所有要素的参照系统。
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为了能够将其表面的内容显示在平面的显示器或纸面上,必须进行坐标变换。
本章讲述了地球椭球体参数、常见的投影类型。
考虑到目前使用的1:100万以上地形图都是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本章最后又对该种投影类型和相关的地形图分幅标准做了简单介绍。
1.地球椭球体基本要素1.1地球椭球体1.1.1地球的形状为了从数学上定义地球,必须建立一个地球表面的几何模型。
这个模型由地球的形状决定的。
它是一个较为接近地球形状的几何模型,即椭球体,是由一个椭圆绕着其短轴旋转而成。
地球自然表面是一个起伏不平、十分不规则的表面,有高山、丘陵和平原,又有江河湖海。
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为海洋所占用,29%的面积是大陆与岛屿。
陆地上最高点与海洋中最深处相差近20公里。
这个高低不平的表面无法用数学公式表达,也无法进行运算。
所以在量测与制图时,必须找一个规则的曲面来代替地球的自然表面。
当海洋静止时,它的自由水面必定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方向)成正交,我们把这个面叫做水准面。
但水准面有无数多个,其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
可以设想这个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图4-1)。
图4-1: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叫大地球体。
由于地球体内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引起重力方向的变化,导致处处和重力方向成正交的大地水准面成为一个不规则的,仍然是不能用数学表达的曲面。
大地水准面形状虽然十分复杂,但从整体来看,起伏是微小的。
它是一个很接近于绕自转轴(短轴)旋转的椭球体。
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球体通常称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1.1.2地球的大小关于地球椭球体的大小,由于采用不同的资料推算,椭球体的元素值是不同的。
4、投影变换(换面法)
b' a'
X
• i' a c i • b
H X1 V1
c'
•c ' 1
V O H O2 O1
•
c2
• a1' (i1')
•i 2
• a2
实形
• b1'
V1 H2
• b2
是以其中一直线为依据来选择,即将其中一条直线(一般 线)更换成平行线,投射线,其它元素跟着过来。另一种 是以其中一个平面为依据来选择新轴。即将一般面改换成 投射面、平行面。其它元素跟变换过来。
不动,设立新的投影面代替原有的投影面中的一个,使新
投影面与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一、换面法的投影规律:
如图4-2中,先只看A点的投影。如图4-3 (a)所示。
a' V
A
a'1 x1
o
x ax a
V1
ax1 H a'1 V1
o1
图4-3 (a)
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投影面体系中的一个投影面。 如 V1H ,这样 V1 与H才能构成一个新的两投影面体系。 a' a x Aa a1' a x1 展开时V不动, V1 摊平到与H在 由图可知 同一面上,然后H面连同 V1 一齐绕OX轴旋转到与V在同一 平面上。 画投影图时,为表示清楚,在OX以上标V,OX下标H,在 的一方标H,另一方标
工程上要解决的问题: (一) 定位问题:包括线面交点、两面交线、截交线、相 贯线
(二) 度量问题:包括求直线实长、平面实形、点线距、 点面距离、平行线间距、两交叉线距离、平行面距离、直 线及平面对投影面倾角、两面夹角、线面夹角等。 一、投影变换的目的:将原来处于一般位置的空间几何元 素,变换为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例2-1 已知点A的正面投影a′和侧面投影a″,点B的正面投影b′和水平投 影b,如图2-11(a)所示,分别求其第三面投影。
图2-11 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1)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平行线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 (1)投影面平行线在其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它与投影轴 的夹角,分别反映直线对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夹角。 (2)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与一个投影面垂直,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行。 (1)投影面垂直线在其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2)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因此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不反映 实长,投影与投影轴之间的夹角也不反映直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倾角 。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三个投影都是倾斜于投影轴的直线,其长度小 于实长。
(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反映空间点到另一投影面的距离,即 a′aX=a″aYW=Aa,也即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aaX=a″aZ=Aa′,也即空间点 A到V面的距离;a′aZ=aaYH=Aa″,也即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
为了表示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即aaX=a″aZ,可自O点作45°角平分线,aaYH、a″aYW的延长线必与这条 辅助线交于一点,如图2-10(c)所示。
工程制图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点是立体上最基本的几何元素,一般体现为棱线和棱线的交点,如图2-10(a) 所示的点A。
根据投影关系,主视图上的a′称为点A的正面投影;俯视图上的a称为点A的 水平投影;左视图上的a″称为点A的侧面投影,如图2-10(b)所示。
第四章 投影变换
分析
因 直 线 MN 平 行 于 △ ABC 且相距20㎜,所以MN必定位于 与△ABC平行且相距20㎜的平 面P上。当△ABC 为投影面的 垂直面时作图简便,为此选用变 换投影面法。
B M P N m a C
A n
x
V H
b
c
变换到利于解题的位置(如 图所示)仅需要一次换面。
A a
o
o1
B
b
b’1
a x1 b’1
a2
(b2)
⒈ 空间分析 直线AB为一般位置直线, ② 过a,b 要将其变为投影面的垂直线必 作直线 须经过两次变换。 ⊥ o1x1
a’1
④ 作直线 a’1和b’1
⑤ 作轴 o2x2 ⊥ a’1b’1
§4-2 变换投影面法
(三)把一般位置平面变为投影面的垂直面
§4-1 概述
几何元素的特殊位置和一般位置的比较 求平面实形 求点到平面 的距离 求两交叉直线 求两平面夹角 间的最短距离 d’c’ c’ a’
x x x x
x x x x
a’(d’) d’ a’ c’ c’
a’ d’ b’(c’)f’ a’ b’ m’ b’ e’ c’b’
0 0 0 0
a’ d’ a’ b’
n
作图
PH1
m1 b1 a1 (d1) d′ n1
c1
c′
o d
c
AD∥OX
§4-2 变换投影面法
方法2 变换V面
b′ m′ a′ V x H a m n d c n′ b
作图
d′ c′ o
① 作水平线AD; ② 作轴o1x1⊥水平线AD; ③ 作⊿ABC的V1面投影; ④ 作P面∥⊿ABC且相距20㎜; ⑤ 在变换中,点的高度是不变量;
基本要素的投影-直线的投影
●
a●
●
a
●
b
一般情况下,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A
●
b 直线的投影
●
仍然为直线,特殊情况为一 α M A A B个点。
B ●
● ● ● ●
●
B
●
a≡b≡m
●
●
b
a●
b
a●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投影重合为一点 积 聚 性
直线平行于投影面 投影反映线段实长 ab=AB
直线倾斜于投影面 投影比空间线段短 ab=ABcosα
a X A a
b a X b a Y a YH O
O b
b YW
|XA-XB|
直角三角形的作图要点: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为线段的实长,两直角边分别为线 段的投影及坐标差,如图
α
△Z
AB
β
△Y
AB
γ
△X
ab
a ' b'
a ' ' b' '
每个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和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共四个参数,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就能求出其余两个
例1: α角的正确求法是(
b′
)图
b′ b′
α
a′
a′ a′
a
α
a
a
α
b (a)
b
b
(b)
(c)
例题2 已知 线段的实长AB,求它的水平投影。 AB b |zA-zB|
AB |zA-zB|
a X
ab b
ab
a
例3 已知直线AB的水平投影ab及a′,且α=30°,用直角三角 形法完成其正面投影。
投影基础—几何元素的投影(化工制图课件)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平行于另二个投影面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水平面H的投影面平行线———水平线
投影特性:1. 在H面的投影反映实形 2. V面、W面的投影为类似形,分别平行于X、Y轴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正平面V的投影面平行线——正平线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侧平面W的投影面垂直线——侧垂线
投影特性:1. 在W面的投影积聚为一点 2. H面、V面的投影反映实形,分别垂直于Y、Z轴,同时平 行于X轴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积聚为一点 ,在其它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 其它两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 影轴,同时平行于相对的投影轴。
投影特性:1. 在V面的投影反映实形 2. H面、W面的投影为类似形,分别平行于X、Z轴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侧平面W的投影面平行线——侧平线
投影特性:1. 在W面的投影反映实形 2. H面、V面的投影为类似形,分别平行于Y、Z轴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 实长; 其它两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 影轴,同时垂直于相对的投影轴, 且小于实长。
几何元素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1.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P
P
点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a 点A的水平投影
a'
a 点A的侧面投影
a"
A
O
A 空间点
a
aa X轴
a'
aaZ轴
X ax
aax = aaz
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正投影规律
图29 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求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的交点K,可按下面 三个步骤进行:
1、过已知直线AB作一铅垂面P位置平面)相 交,为,作为辅助面。
2、求出辅助面P与已知平面的交线MN的投影。 3、求出MN与直线AB的交点K的投影,点K 就是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a)已知直线AB和 三角形CDE的投影
第四章 点、直线、平面的正投影规律
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 : 1、熟练掌握点的三面正投影规律; 2、掌握各种位置点、直线、平面的投
影特性及点、线、面相对位置关系; 3、掌握定比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
系、直线与平面相对位置关系。
第一节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
作出一点A的三面投影a、a′、a″(图41)。
其余两个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例 如表4-1中,CD//H,所以cd=C,a´b´//OX, a"b 投影轴而另一个投影倾斜时,它 必然是一根投影面平行线,平行 于该倾斜投影所在的投影面。
3.投影面垂直线
(1)空间关系
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某一个投影面, 因而平行于另外两个投影面。例如,表 4-2中空间直线EF⊥H,因而EF平行于V 面和W面,简称铅垂线。投影面垂直线除 铅垂线外,还有垂直于V面的正面垂直 线(正垂线),垂直于W面的侧面垂直 线(侧垂线)。
5、用迹线表示的特殊位置平面示例
(1)投影面垂直平面: 平面Q是铅锤面,在两投影面体系
中,有一条迹线垂直于投影轴,另一 条迹线倾斜于投影轴。 (2)投影面平行平面:
平面R是平行于H面的水平面,在 两投影面体系中,只有一条迹线,平 行于投影轴。如图4-23和4-24所示,
如图4-23用迹线表示的垂直于投影面的平面
图4—4投影图上的方位
第四章-平面的投影
A
d
f
e
b
取属于定平面的直线,要经过属于该平面的已知两点;或经过属于 该平面的一已知点,且平行于属于该平面的一已知直线。
例题 已知 ABC给定一平面,试判断点D是否属于该平面。
b
e d c
a
c a
e
d
b
例题2 已知点D在 ABC上,试求点D的水平投影 。
b
e d
c
a
a
c
d e
b
例题 已知点E在 ABC上,试求点E的正面投影 。
2、迹线的空间位置特点 平面迹线 既属于平面,又属于投影面。
3、迹线的投影特点 迹线的一个投影 即其本身,其余投影在投影轴上。
4、平面迹线的作图 先作出平面内 任意两直线的迹点,再连接其同名 迹点即平面的同面迹线,注意利用 迹线共点。
特殊位置平面用具有积聚性的 迹线表示。
m2
迹线平面与几何平面的转换
e
e
f
SH e f
e
f
f
g
g
e
fe
PH fe
fe
f
(a ) 题目
( b) 作正平面
(c) 作正垂面
(d) 作一般位置平面
三、属于平面的投影面平行线
平面上投影面平行线:属于平面并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 在一般位置平面上,对三个投影面都有相应的投影面
平行线。这些投影面平行线既具有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 特点,又与所属平面保持从属关系,并且与平面的同面 迹线平行。
V
a
A
a
b c
B
b
H
b a W c
C
c
a b c
b a
b a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k
●
d b
先作正面投影
⒊ 两直线交叉
d
a
c’
3 1(2) ● ● ●4
b
●2
为什么? 投影特性: 两直线相交吗? ★ 同名投影可能相交, 但 “交点”不符合空间 一个点的投影规律。 ★ “交点”是两直线上 的一 对重影点的投影, 用其可帮助判断两直线 的空间位置。
c
b
●
a
●
1 3(4 )
投影特性: ● a b 积聚 成一点 ● a′ b′OX; a″ b″ OY ● a′b′= a″ b″=AB
2) 投影面垂直线——侧垂线
投影特性: ● a″b″ 积聚 成一点 ● a b OY ; a′b′ OZ ● a b = a′b′ =AB
2) 投影面的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a’ c’ d’
a’’
b’
b’’
) ’’ c (
) ’’ d (
a
b
c ) (d
一般位置
铅垂
练习2: 已知直线AB、AC的二投影,求二直线的第三 投影,并说明其空间位置和反映实长的投影。
Z b’
b’’
c’’
a’ c’
a’’
X
c a
0
Yw
b YH
线, ’b ’ 反映 AB 实长; a
AB 是 正平线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有三种位置:
直线分类
特 殊 位 置 直 线 投影面的平行线
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平行于一个投影 面,与另外两个 投影面倾斜。 垂直于一个投影 面,与另外两个 投影面平行。
正平线(∥V 面) 水平线(∥H 面) 侧平线(∥W 面) 正垂线(⊥V 面) 铅垂线(⊥H 面) 侧垂线(⊥W 面)
Z
Z
a' b' b' X A a" X
a'
a" b" O YW
B
b
O
b"
b a Y a YH
两点中X值大的点 ——在左 两点中Y值大的点 ——在前 两点中Z值大的点 ——在上
• 例题:已知A点在B点之前5毫米,之上9毫米,之右8 毫米,求A点的投影。 Z
a a
b X
9
b
O
YW
8
b
5
a YH
Y
2. 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
解法一:
a● ax az
●
a
通过作45°线 使aaz=aax
a● 解法二:
a● az
●
a
用分规直接量 取aaz=aax
ax
a●
例:已知点的两投影,求其第三投影
z
d′ f a e′ d f e
YW
x
d a
a 0
f
e
YH
二、 两点的相对位置
在与线段垂直的投影面上,该线段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其余两个投影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该线段的 实长。
例:根据直线的两个投影判断直线的类型,并判断其第三投影的 特征
(2)
(1)
侧垂线
铅垂线
3) 一般位置直线:倾斜于各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特性:三个投影都是倾斜线,且都小于实长。
练习1:已知立体上直线 AB、CD 的空间位置, 在投影图中标注其投影位置,并填空。
d
Ⅰ、Ⅱ是V面的重影点, Ⅲ、Ⅳ是H面的重影点。
例:判断直线AB、CD的相对位置。
c
c′ b′ a′
b
1 a d d 1
d′
X
a
a
d b
c
c 1 d 1c
b
判断两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
c
b 1 (3)4 2 d C B 判断重影点的可见 性时,需要看重影点 在另一投影面上的投 影,坐标值大的点投 影可见,反之不可见, 不可见点的投影加括 号表示。 O A c a 1(2) 3 4 d b
正垂面( ⊥V 面) 铅垂面( ⊥H 面) 侧垂面( ⊥W 面) 正平面( ∥V 面) 水平面( ∥H 面) 侧平面( ∥W 面)
投影面的平行面
一般位置平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
(∠V 面、 ∠H 面、 ∠W 面)
铅垂面
V P B A a b C PH c a W a b
c
a
c
b
c
H
b 投影特性:1、 abc积聚为一条线 2 、 abc、 abc为ABC的类似形
第 四 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本章的主要内容:
4.1 点的投影 4.2 直线的投影 4.3 平面的投影 4.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4.5 投影变换 4.6 综合问题示例
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Z V
左 上 右 下 后 上 后 上 前 下
X
O
后 下
左
右
左
前
前 右
Y
上
左 右 后
上
前
分析:点A是参考点,根据相对坐标△X、△Y、△Z的正 负值,可判定点B在点A的右方、后方和上方。 注意:侧面投影△Y的量取方向
重影点
重影点是指处于同一投射线上的空间两点(即它们有 两个相同的坐标),它们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重影点投影的可见性要根据不相同的那个坐标来判断, 其中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并规定不可见 点的投影加括弧表示。
2)重影点
注意:重影点投影的可见性采用观察方向与对投影面的投 射方向一致的观察法来判断,且先看到者为可见。
4.2 直线的投影
1.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B
B
A
A
B
b a(b)
A
b
a
直线平行于投影面 投影反映线段实长 ab=AB
a
P
直线倾斜于投影面 投影比空间线段短 ab=ABcosα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投影重合为一点 积 聚 性
下 后 左
前
下 右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用绘图工具实现三等规律
4· 点的投影 1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过空间点A的投射线与投 影面P的交点即为点A在P面 上的投影。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 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 间位置。
解决办法? A●
a
1 3
2 4 D
X
例题 判断两直线重影点的可见性
c b 1 3(4)
2
a X
d
b 4 c a 1(2)
3
d
二、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⒈ 平面上取任意直线
判断直线在平面 内的方法 定 理 一 若一直线过平面 上的两点,则此 直线必在该平面 内。 定 理 二 若一直线过平面上的 一点,且平行于该平 面上的另一直线,则 此直线在该平面内。
不在一直 线上的三点
直线和直 线外的一点
相交 两直线
平行 两直线
任意平 面图形
1.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有三种位置:
平面分类
特 殊 位 置 平 面 投影面的垂直面
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垂直于一个投影 面,与另外两个 投影面倾斜。 平行于一个投影 面,与另外两个 投影面垂直。
Z
a 点A的水平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a 点A的侧面投影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点的投影用 小写字母表示。
V
a ●
●
A o
●
X a● H
a
W
Y
投影面展开
不动
Z Z
●
向右翻
V
a ● ax a●
az
O
a
W
V
a ●
●
az
A O
●
X
ay
Y
X
ax
a W
ay
Y
a● H 向下翻
ay
Y
H
4.1 点的投影
1) 投影面的平行线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在与线段平行的投影面上,该线段的投影为倾斜的线段, 且反映实长。 其余两个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都小于实长。
例:根据直线的两个投影判断直线的类型,并判断其第三投影的 特征
a'
a" b'
b"
a (1)
b
(2)
水平线
正平线
1. 直线的投影特性:
2) 投影面垂直线——铅垂线
求出侧面投影
⒉ 两直线相交
V a A a c
c k
C
b d K D d k
交点是两直 线的共有点
b B a c
k
d
b
H
a
c k
d b
判别方法:
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名投影必 相交,且交点的投影必符合空间一点的投 影规律。
例:过C点作水平线CD与AB相交。
b
c● a k d
① 从属性: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个投影必在直线的各同面投影上。
例:已知点K在线段AB上,求点K正面投影。
解法一:(应用第三投影) 解法二:(应用定比定理) a a ● ● c k ●
a k● b b k● a
k ● b
b
b k● a
4.3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空间位置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确定:
积聚性
积聚性
a b c a c b
a
实形性
b
c
水平面
投影特性: 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 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3) 一般位置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