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江西):17

合集下载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件: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共27张PPT)

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件: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共27张PPT)

9.请按照要求品析。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不可删去,理由是 什么?
“才”字细致地表现出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 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的。如果删去,则 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或:“ 才”字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 母亲时,一边下楼一边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她赶快回家, 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 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 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 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 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 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 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 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 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 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 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 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 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 什么。
地吐着香气,那优美的姿态和沁人的馨香,真是令我如痴如醉。 (4)当你知道帝王蛾是怎样冲破命运的苛刻设定,艰难地走
出恒久的死寂,从而拥有飞翔的快乐时,你就一定会觉得那一
顶“帝王”的冠.冕.( guān miǎn )真的是非它莫属。 (5)燕语呢.喃.( nínán ),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

【人教部编版】2018年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目录(独家整理)

【人教部编版】2018年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目录(独家整理)

【人教部编版】2018年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目录(独家整理)
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我爱这土地3、乡愁(余光中)4、你是爱的四月天5、我看(穆旦)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8、论创造性思维9、精神的三间小屋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11、醉翁亭记12、湖心亭看雪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第四单元14、故乡15、我的叔叔于勒16、孤独之旅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8、怀疑与学问19、论教养20、创造宣言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22、范进中举23、三顾茅庐24、刘姥姥进大观园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咸阳城东楼无题(李商隐)行香子(绕树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教学实录(余映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教学实录(余映潮)(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余映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好,这是一篇议论文,是驳论文,再放开一点看是杂文。

好,这篇课文我们大家已经学过了,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学生看书思考。

师:大家进一步思考你懂得了哪一点?写出关键词。

学生再思考。

师:好的,我们再交流一下,向大家介绍你读这篇文章,读懂了哪一点?好,举手。

好,谢谢你!生: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中国有不失掉自信心的人在,我们从第七段可以看出来。

师:OK!生:它写到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都——他们是脚踏实地为民请命积极奋斗的人,也就是说中国还有一些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

师:很好,懂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人从来都没有失掉自信力。

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大有人在。

懂得了全文关键的问题。

——好,继续。

继续发言,还读懂了什么?师:好,谢谢你!生: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师:也懂得了一个问题。

好,继续说。

生:中国人失掉的是自欺力和他信力。

师:还有吗?好,请坐!又懂得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有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因为中国人——有的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信力,或自欺力。

这里面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下,那就是作者所使对方混掉的手法,这个问题会不会再展开。

好,还有没有发现什么?——好,谢谢你的发言。

(该学生没有发言)师:好,可以思考一下,我们请最后一位同学发言。

生:明确指出中国人的绝大多数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志气和民族自信心。

表现了作者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师:好,他读懂了全文的表达的目的,那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激励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力、自信心。

你看,三个同学的回答,解决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文章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第二:作者所使用的方法是什么。

第三,全文的表达目的是什么。

我们读一篇文章一般要解决三个大的问题:第一,这篇文章为何而写,刚才同学回答了。

如果要深入一点说明,就需要练习上时代背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2018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看拼音写词语 填空练习(含答案)

2018年秋部编新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看拼音写词语  填空练习(含答案)

• 5、 我看 •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fēng rùn ( 丰润 )的青草。 • 2.我懒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chén zuì ( 沉醉 )了凝望它的大地。 • 3.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yōu qì( ), 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绘! 忧戚 • 4.哦!多少年来你fēng rùn( 丰润 )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bó fā( 勃发 )。 • 5.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 piāo yì( 飘逸 )。 • 6.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màn yóu ( 漫游 ),像鸟的歌唱,云的liú pàn ( 流盼 ),树的yáo yè( 摇曳 )。
第二单元
• 6.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mì jué( 秘诀 )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 出来的便是敬。 • 7.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xiàn mù ( 羡慕 )我,我不必xiàn mù( 羡慕 ) 你。 • 8.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 便xiè dú( )职业之神圣。 亵渎 • 9.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 日闲游làng dàng( 浪荡 ),不知把自己的 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 10.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wàng xiǎng ( )dù jué( )了,省却无 限闲烦闷。 妄想 杜绝
• 4.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jié lüè ( 劫掠 ),zāng wù( 赃物 )由两 个胜利者均分。 • 5.将受到历史zhì cái( 制裁 )的这两 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 6.从前他们对巴特àng rán wú cún ( 荡然无存 )。 • 7.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 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 lì táng huáng( 富丽堂皇 )的博物馆。 • 8.fēng gōng wěi jì( 丰功伟绩 )!收获 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 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原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原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原文阅读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②,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③,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④。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⑤,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注释】①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本篇最初发表于1934年10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公汗。

文中加粗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察机关删去了的。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风格情调在秦观的词中并不多见,但崭然一
出便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代词曲在题材和意 境的开拓方面有较大影响。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
无题
走近作者
【李商隐】字义山,擅长 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
的秋天啊”!
诗词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
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 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 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上 片的核心。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
诗词诵读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
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 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 么是愁苦的滋味,喜欢 登上高楼。 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 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 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
有说。
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
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
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 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后一个“爱上层 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 因果关系。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 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识愁”的这 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
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
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作者
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
话可说。
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 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文原文+译文汇总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文原文+译文汇总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文原文+译文汇总文言文0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醉翁亭记(第一课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1 醉翁亭记(第一课时)

精读细研
1.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交代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缘由。写对山水的喜 爱,点出“乐”字,贯串全文。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醉翁亭的?
环滁(皆山)
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酿泉(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琅琊(蔚然而深秀)
醉翁亭(翼然)
精读细研
3.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由远及近。静的山与
精读细研
6.“意”在“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句中是什么含义?今义有什 么变化?
“意”在句中的含义是情趣,今义是意思或愿望。 又如:良因怪之。(2018四川凉山州中考《张良奇遇》)
7.找一找这一段中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 环滁皆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判断句,“……者,……也”, 表判断。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省略介词,应为“得之(于) 心而寓之(于)酒也”。
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整体感知
自称,这里是用自称来命名的意思。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
取名,命名。
就。
所以。
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情趣。
在于。
领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
寄托。
之酒也。
整体感知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
被人搀领着走,指小孩。
(水、酒)清。
摆开。
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 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

部编人教版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训练案

部编人教版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训练案

亮| 点| 点| 评
选材:选取达尔文、哥白尼在怀疑精神下,取得伟大成就的事例,论证了怀疑精神的 可贵。
立意:告诉读者怀疑精神的可贵并号召人们大胆怀疑。
结构:文章先采用________论证的论证方法来论证怀疑的作用,然后通过列举具体例 子论证怀疑精神在发现真理方面的重要作用,紧接着引用巴尔扎克的名言阐述
创造宣言(节选)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 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的手里可以成 为不朽的塑像。
精| 彩| 点| 评 选文运用举例论证,生动有力地论证了“再平凡的东西,经过大师的创造,都能成为 杰作”的观点。让读者便于理解,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写作探究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精神。请你也写一段 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 字左右。
步骤
第一步:审题拟题。题目给出的要求很明确,即对“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 疑精神”这个观点进行论证。明确论点后,可以拟题为《也谈怀疑精神》《盲从 PK 怀疑》
1
部编人教版 2018 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训练案
疑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促使人敢于思索,敢于设想,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真理。比 如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所进行的挑战,绝不是一时的奇想,而是他收集了大量的动植 物标本,潜心观察和深入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收集大量的资料,没有潜心研究,没有敢 于怀疑、挑战权威的精神,达尔文就不会提出影响世界的“进化论”。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让我们拿着怀疑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吧!
2
部编人教版 2018 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训练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四单元第四课,选自《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三周年之际,属于鲁迅的后期杂文。

这篇杂文针对当时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

文章短小精悍,对敌人的讽刺犀利如刀,对中华儿女的歌颂热情似火,能充分显示出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九年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知识上有了一定的积累,对社会生活也有了一些独特的体验和看法,有表达个人观点展示自我的强烈欲望。

但受家庭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多数学生关注的是时髦、偶像、游戏等话题,在思想理念上“获取的多,奉献的少”。

因此,这篇文章不仅要教会学生议论文的写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高尚的民族自尊心,懂得自己与国家的未来是仅仅的联系在一起的。

借助本文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价值观、世界观。

1.知识与能力: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两课时1.合作探究法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应该是幸福,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富裕了。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习任务一:探寻孤独心路
要求:快速阅读全文,圈出直接体现主人公杜小 康心理活动的词句,体会他心理变化的过程。
接受现实 乐享现实
学生1展示:心灵站点
第一站是在前行的路上。 2----19段,茫然,恐惧,感到前方是未知的。 第二站是杜小康,初到芦荡。 20----27段,害怕、胆怯、恐慌。 第三站,孤独 第四站,是日子渐渐过去,杜小康觉得孤独成了他最大 的敌人。 第五站,他渐渐意识到,不可能回避孤独。于是不会再 恐慌,不是悲哀,不免要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 子,但他没有哭。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综合以上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理解小说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重点) 2.理解从孤独中成长的深刻内涵。(难点)
04
方法策略
教学策略
《孤独之旅》是一篇自读课文,且篇幅较长,全文共3000多字,教学课时 为一课时,从学生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学难度上来看,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自 读课文,意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引导他们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学的 知识、方法和能力得到有效的迁移和拓展;根据自读课的文本特征、授课班级 学生的学情、一课一得的课堂目标。由此,我设置了两个自读思考任务:标题 引领,初步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成长。尊重学生的意愿,以任务驱动学生自 主阅读自主探究。
同学1展示:
我想回到油麻地。我熟悉的村庄。我的伙伴,我 的学校,已经远去。即便我扭过了身子,极目眺望也 看不见一丝踪影。闻不见一丝令我安心的气息。我望 着眼前白茫茫的水和正奋力向前游动的鸭群。这些鸭 群是我唯一熟悉的伙伴了。我感到孤独极了。前面的 路通往哪里?今后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我害怕这未知 又陌生的未来。
目标定位
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 : 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有自己的情 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 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 现力的语言。

第17课《孤独之旅》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讲义(部编版)

第17课《孤独之旅》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讲义(部编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考点汇编第17课《孤独之旅》【课内知识点总结】一、字音茬chá: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也指提到的事情或人家刚说完的话。

抠kōu: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从里面往外挖。

家底jiādǐ: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觅食mìshí: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嬉闹xīnào:嬉笑打闹。

空旷kōngkuàng:地方广阔,没有树木、建筑物等。

撩逗liáodòu:挑逗,招惹。

炊烟chuīyān: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乖巧guāiqiǎo:指聪明、听话而讨人喜欢。

掺杂chānzá:混杂。

驱除qūchú:赶走,除掉。

镰刀liándāo: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小锯齿。

温顺wēnshùn:形容性格温和、顺从。

重叠chóngdié:指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互相覆盖。

置之不理zhìzhībùlǐ: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xiēsīdǐlǐ:形容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的状态。

【易错读音】捆扎.(zā)撩.逗(liáo)觅.食(mì)驱.除(qū)掺.杂(chān)旧茬.(chá)戳.破(chuō)二、字形【易错字词】眺望嬉闹纯粹空旷肥硕仓皇犹如夜幕残酷恶劣兴致胆怯撩逗乖巧萤火虫置之不理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曹文轩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精擅儿童文学,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主要作品有文学作品集《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埋在雪下的小屋》《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等。

2、课文说明文章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2018年秋部编九年级上语文必背

2018年秋部编九年级上语文必背

2018年秋部编九年级上语文必背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必背词语第一单元滔滔妖娆折腰风骚天骄风流嘶哑汹涌黎明腐烂轻灵娉婷鲜妍冠冕呢喃飘逸摇曳丰润沉醉忧戚勃发浸游流盼第二单元蛀虫赦免禅师精微旁骛羡慕亵渎浪荡妄想杜绝调和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强聒不舍赞誉恍若绸缎琉璃惊骇督见剪影劫掠赃物制裁荡然无存富丽堂皇丰功伟绩贸然涵养恪守自持汲取遵循箴言彬彬有礼大发雷霆随心所欲一意孤行自吹自擂矫揉造作附庸风雅扭捏作态随机应变广袤积攒宽宥游弋困厄轻觑濡养麾下坍塌窗棂矗立嘟囔灰烬自惭形秽间不容发金戈铁马形销骨立抽丝剥茧鸠占鹊巢李代桃僵相得益彰可望而不可即第四单元阴晦萧索祭祀伶俐愕然鄙夷嗤笑应酬世面惘然隔膜恣睢栈桥拮据牡蛎褴褛阔绰糟蹋别墅女婿端详恭维煞白与日俱增十拿九稳郑重其事眺望找茬抠出家底觅食嬉闹空旷撩逗炊烟乖巧掺杂驱除镰刀温顺重叠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第五单元搽脸诓骗玄虚渺茫麻醉摧残怀古伤今埋头苦干舍身求法前仆后继自欺自人不足为据凶险视察轻信虚妄盲从折扣流俗墨守停滞不攻自破孜孜不倦汲取不言而喻探求创意压榨根深蒂固行之有效持之以恒轻而易举豢养中伤遁词鲁钝懦夫灌溉画龙点睛自暴自弃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第六单元嗔怒歇息干系怨怅分晓逞能颠倒勾当聒噪腼腆作揖见教盘缠矣,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拏一作:余挐)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九年级上必背古诗词1.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共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论述层次。

2、学习品味内涵丰富的杂文语言。

能力目标1、会鉴赏文学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2、通过品味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运用犀利、讽刺的语言所表达的爱憎情感和严正立场。

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作品犀利、辛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背景资料和有关本篇文章的资料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相结合,激发学生理解课文,走进鲁迅的兴趣和热情。

3、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

4、课型:品读鉴赏课重难点简析:1、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

先驳后立,明确、有利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立场。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2、作者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予反响或抗争……”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

从理解文章,理解鲁迅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品味杂文语言,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探究作品思想意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1934年,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加紧着侵略中国的步伐。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代表——鲁迅先生针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今天我们有机会走近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