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分析
专题18 与朱元思书(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18 与朱元思书(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猛浪若奔.奔:奔跑B.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C.蒙络.摇缀络:缠绕D.心乐.之乐:以⋯⋯为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蝉则.千转不穷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B.乃记之.而去吾妻之.美我者C.相与步于.中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潭西南而.望学而.不思则罔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A.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B.日光下,潭水清澈,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C.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
D.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又轻快地向远处游去。
与朱元思书实用分析
líng yīng piǎo bì héng kē kuī gǔ
泠 嘤 缥碧 横 柯 窥谷
yuān hè míng lì tiān xī xīn jīng lún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合作学习,集思广益
1 以小组为单位,翻译全文。
2 分析结构,归纳内容。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 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 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 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 ,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朗读
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注意恰当停顿, 读出语句意思。 2、从上下文的语句关联中,要读出自己的理 解,从语气、语调中表现出来。 3、对语句中的意思要通过重音强调出来。
从从视觉①听来“觉写风来:烟俱写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 一幅天清“气泉朗,水明激快石秀丽,的泠景色泠,作而响且将;富好春鸟江放相在“天 ”鸣这个,壮嘤阔嘤背景成上韵来。描写蝉,则就勾千勒转出不了一穷个,广阔猿的则空间境 界百。②叫“无从绝流飘。荡”,:任意泉东水西”泠,泠既,写出鸟富鸣春江成水韵陡,山 形,千回蝉百声转不的特断色,,猿也表啸现无了作绝者,陶组醉于成大了自然一美部好景色 的美闲适妙心的情大。 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 示人了深③产秋“生的夹亲时岸令高临特山其征,境,皆也生之写寒感出树,了”人,令的中人主的神观一感个往受“。。寒”字,暗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轻快)
(舒缓)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惊叹)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含答案及译文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注①挐: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g dàng :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①白:酒杯;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互相轩邈2窥谷忘反3上下一白4及下船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3.翻译下列句子;4分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译文: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文:4.填空和简答;5分1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T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1分3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分答案1.4分1比高2看到3全,部4到,等到每空1分;2.2分A3.4分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2分,每小句1分2潮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2分“焉”1分,解释为“哪里”也算对;语义连贯1分;4.5分1厌弃尘俗,向往自然;2分“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2示例:湖山夜雪1分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3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2分每点l分;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文言文比较阅读练习121与朱元思书一、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7题;26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仆去月谢病⑴,还觅薜萝⑵;梅溪⑶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⑷,孤峰限日⑸,幽岫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⑺,水向猿啼,英英⑻相杂,绵绵⑼成韵;既素重⑽幽居,遂葺宇⑾其上,幸富菊花,遍饶竹实⑿;山谷所资,于斯⒀已办⒁,仁智所乐⒂,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⑴谢病:因病而自请退职; ⑵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⑶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⑷森壁争霞:阴森陡峭的峭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 ⑸限日:遮挡住阳光; ⑹幽岫:幽深的山穴;⑺唳:鸣叫;⑻英英:形容声音和谐动听; ⑼绵绵:形容声调悠长;⑽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 ⑾葺宇:建屋舍;葺,修建; ⑿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幸好菊花、竹实很多;富,充裕;偏,特别;饶,丰富,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菊花、竹实,都是隐士所食之物;⒀于斯:在这儿,指石门山;⒁办,具备; ⒂仁智之乐:意思是,佳山秀水为仁人智士所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猛浪若奔. 2猿则百叫无绝.3窥谷忘反.4岂徒.语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3.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甲文是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乙文是;4分4.甲文中有一句与柳宗元小石潭记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意思相近,请写出来,并说说这些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妙处;4分5.乙文中体现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旨趣的句子是;2分6.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7.这两篇山水小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4分参考答案:1.4分1飞奔的马 2停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⑷空各占1分2.4分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2 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在这里都已具备;3.甲文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甲文该句同时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突出了山的峻峭;乙文句子是森壁争霞,孤峰限日;4.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些句子都是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同时也写出了鱼的可爱,让人流连忘返;5.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6.一方面衬托山谷的幽静,一方面奏响一支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无限神往;7.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的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与顾章书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在梅溪山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那阴森陡峭的崖壁,争着沐浴朝夕的霞光,拔地而起的孤峰,遮挡住了天上的日光,山洞幽暗,衔着朵朵白云,溪水深深,呈现出翠绿的颜色;蝉儿吟唱,白鹤啼叫,水声淙淙,猿猴哀鸣,这些声音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动听,奏成了连续不断的天籁音韵;我既然一向向往隐居,于是就在山上盖了间房屋;有幸有各式各样的的菊花,遍地长满的竹实,都是山里隐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在这里都已齐备;论语上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难道是一句空话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练习一.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回答1-5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加点的词;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有时见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D、横柯上蔽负势竞上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什么5.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B2.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4.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B.蝉/则千转不穷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水/皆缥碧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2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即可看出;参考答案10、2分C 11、2分B 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2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14、3分山水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二.对比阅读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回答6-11题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见日;6.解释加点的词语;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泠泠作响7.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顺序写的;乙文则是按顺序来写的;8.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9.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10.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把他译成现代汉语;11.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两文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开发这两个地方简要回答;答案:夏、春、冬、秋或季节;先总后分或总分2.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3.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5.在三峡修建水利工程,同时搞旅游开发;在富阳到桐庐一带搞旅游开发;要抓住两个地方的特点来谈;——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2分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甲、乙两文同为描写山水美景的文章,两文都以表达方式为主,但是两文的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 2分5.甲文和乙文中都描写了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请各找一处加以评析;2分答案:1.飞奔的马阙通“缺”,中断3.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4.描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触5.水大浪急1分,如三峡中“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侧面渲染了这一特点;与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形象鲜明地描写了富春江水之异1分;意对即可;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③梅花为寒所勒勒:④山岚设色之妙设: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文: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15.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3.4分①奔:飞奔的马;②作:发出;③勒:约束,阻止;④设:着,涂;14.4分①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②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15.4分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避世、避俗的心态;译文:西湖景色最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夜;白天里最美的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的山岚;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草成烟,红花似雾,弥漫二十多里;歌吹的声音,如风阵阵传来;仕女的粉汗,如雨纷纷落下;罗衫纨裤的游客,多于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才最浓艳; 月景的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和尚与识趣的游客享用,那能和俗人说呢。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推荐的《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含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3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实是/欲界之仙都B. 蝉/则千转不穷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 水/皆缥碧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
(2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之情。
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 ”即可看出。
(3分)[参考答案]10、(2分)C11、(2分)B12、(2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13、(4分)(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集校注》)【乙】游牛首山记癸卯三月,在金陵与客游牛首山。
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与摄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处。
客曰:“吾闻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岩洞丘壑奇异,吾恨未及见,子盍为我言之?”余曰:“未暇也。
客且为吾言兹山之胜。
”客曰:“然。
兹山者,……或晴雨之殊观,朝暮之异态。
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时,则莫不有其奇秀、明洁、峻邃之胜以应之。
……虽吾亦不能尽言之也。
”余曰:“观止乎?”客曰:“如是。
”余曰:“吾无以告子。
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是也。
……且是山幸而生于兹,使其不幸而生于粤①,则虽欲独以名称②,岂可得哉!”(选自谢良琦③《游牛首山记》,有删减)【注释】①粤:此指桂林。
②名称:此指名声显赫。
③谢良琦:明末清初广西全州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千丈见底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B.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C.宿山下僧舍屋舍俨然(《桃花源记》)D.皆如是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首段描写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与下文构成先分后总的结构。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志向。
C.乙文作者与金陵客相约登牛首山,清晨已到达山顶,欣赏美景。
D.乙文作者认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会出名。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缥:青白色。
千丈见底:—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急流的水。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相向和鸣。
戾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筹画、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犹: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见:同“现”,显现,显露。
翻译: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与朱元思书的相比较阅读
(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
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③限日:遮挡阳光。
④幽岫:幽深的山穴。
⑤重:向往。
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隐士所食之物。
2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⑴互相轩邈()⑵窥谷忘反()⑶蝉吟鹤唳()⑷岂徒语哉()2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⑵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译:2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2分)2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一)【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与《与元微之书(节选)》比较阅读答案8.(2分)C(昏暗/随意)9.(2分)D(助词,的;A介词,在/介词,从;B代词,这/代词,他的;c连词,表目的/动词,认为)10.(4分)(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1分)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分)。
第12课《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4题(14分)[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故彰①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②;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③之狷,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萝④被径。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⑤颐物⑥,悟衷⑦散赏⑧。
(吴均《与施从事书》)【注释】①故彰: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
②汉:指银河。
③企水:口渴思饮。
④萝:一种地衣类植物。
⑤荡累:消除忧虑。
⑥颐物:留恋物态以怡养性情。
⑦悟衷:开阔心胸。
⑧散赏:散心,欣赏。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互相轩邈..轩邈:__________ (2)窥谷忘反.反:____________(3)千翼.竞来翼:____________ (4)鸡鸣不已.已: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3、【甲】【乙】两文中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请按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3分)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1、(1)向高处远处伸展 (2)同“返”,返回 (3)飞鸟 (4)停止2、(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2)笔直的峭壁直插云霄,陡立的山峰进入了银河。
3、①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山峰高耸、雄奇③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4、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不愿为世俗所累,暂时忘怀的欣慰之情。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一)【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修(长长的)竹千余竿B .负势竞上 (向流水C . 在昼犹昏 (夜信手把笔(书信)D .窥谷忘反 (通''返〃,返去我万里(距离) 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 飞泉落于檐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B .尽在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C .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皆以美于徐公 《邹D .封题之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阳马生序》)楼记》)讽齐王纳谏》)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分)▲(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11■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4分)(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一)【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8.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修(长长的)竹千余竿B.负势竞上(向上)流水周(环绕)于舍下C.在昼犹昏(夜晚)信手把笔(书信)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去我万里(距离)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飞泉落于檐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尽在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封题之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分)▲(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11.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4分)(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与朱元思书与答谢中书书比较阅读
与朱元思书与答谢中书书比较阅读《朱元思书》与《答谢中书书》是两篇描写朱元思与中书进行书信往来的文学作品。
无论从主题内容、情感表达、文体语言还是艺术手法等方面,这两篇作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主题内容来看,《朱元思书》主要描述了朱元思表达怀念之情和推崇之意,向中书表示了他的崇高情操和儒家理念。
他以散文的形式,深情地回忆自己与中书的往事,表达了对中书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答谢中书书》则是中书回信,表达了对朱元思的感激和赞许,回应了他的赞美和思念之意。
两篇作品通过书信往来,以个人感受和真实情感为基础,既反映了作者对友谊的重视,也传递了一种家国情怀和儒家思想。
这些主题内容在两篇作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展示和表达,并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儒家文化和社会伦理的思考。
其次,从情感表达来看,《朱元思书》以真挚的情感和深情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中书的思念之情。
他通过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中书的赞许之情。
而《答谢中书书》则是中书对朱元思的应答,表达了作者对朱元思的感激和对友情的理解。
两篇作品都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真诚的情谊。
再次,从文体语言来看,《朱元思书》采用了散文的形式,以自由散漫的文风和抒情的笔调,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
而《答谢中书书》则以书信的形式回应了朱元思的来信,采用了相对简洁明了的语言,并结合了修辞手法,将感激和赞许表达得更加准确和生动。
两篇作品在文体语言上具有各自的特点,但都能够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和情感表达,使读者深深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最后,从艺术手法来看,《朱元思书》以回忆和抒情为主要手法,通过回忆过去和表达情感来展示主题,并通过描写细节和情感表达,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力。
而《答谢中书书》则采用了感激和赞许的手法,通过回应赞美和表达感激之情,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对朋友的珍视。
两篇作品都运用了抒情和表达的手法,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更容易被作品所感动和深思。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缥:青白色。
千丈见底:—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急湍:急流的水。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的形势,争着向上。
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相向和鸣。
戾天:到天上;戾,至。
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筹画、治理。
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犹: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见:同“现”,显现,显露。
翻译: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晴空一尘不染,与青青的远山融为一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富春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赏析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赏析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赏析1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鉴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
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
意境美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第三段写“奇特的山”。
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
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
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与朱元思书》《三峡》比较阅读
《与朱元思书》《三峡》比较阅读1.相同之处:都主要使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
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2.不同之处: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赏,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触。
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变化;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持续。
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
A、[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襄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急湍甚.箭()(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3)至于夏水襄.陵()(4)属.引凄异()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3.【甲】文和【乙】文都写了山水风光,但是两文的结构安排有别,【甲】文先用几个字总写,然后再写,最后写奇山;【乙】文则是先写,后写。
4.【甲】文和【乙】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其相同之处是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从【甲】文中的“望峰息心”和“”可看出还反映出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心态。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5篇)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5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1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窥谷忘反B.猛浪若奔/奔走相告C.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猿则百叫无绝/绝巘多生怪柏小题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小题3: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的景色特点;饱览富春江绮丽风光,作者发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3分)(前两个空用原文的话回答)小题4: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文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组材,第二段写水,第三段重在写山。
B.本文第二段最后一句和《三峡》中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在表达效果上不同之处是:《三峡》运用准确的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突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而本文则运用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形象地表现水流之急。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从正面描写水的清澈见底。
D.第三段主要从山势险峻、山中音响、游者感受和树形山色四方面表现富春江沿岸的“奇”。
参考答案:小题1:A小题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互相竞赛,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秀才对比阅读
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秀才对比阅读《与朱元思书,山中与裴秀才对比阅读》一、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朱元思和裴秀才都是备受推崇的文学家,他们的作品被誉为经典,影响了几代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比这两位文学家的作品,探讨他们在山中与自然相处时的不同见解和感悟,以及他们的作品在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方面的异同。
二、朱元思书中的山水情怀朱元思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登鹳雀楼》等作品广为人知。
在他的作品中,对山水的描述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他表现出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一种豁达、豪放的气质。
在《石头城》中,他写道:“平野绿窗春,临川红树春,故园心在哪里?”这种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融为一体,表现出他对山水的情感之深。
三、裴秀才书中的山水情怀而相比之下,裴秀才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
他的诗歌多以山水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婉约的词藻,展现出对山水的静美和宁静的感受。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这种清新、淡雅的意境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与朱元思豪放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朱元思和裴秀才作品的对比阅读,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对待山水的表现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朱元思的豪放、豁达在作品中展露无遗,而裴秀才则更多地展现出一种淡雅、清新的气质。
这种差异化呈现了他们在情感、审美和写作风格上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对山水情怀多样性的思考。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朱元思和裴秀才的作品虽然风格迥异,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作品各有千秋,可以让人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和感受山水的美丽和魅力。
这也提醒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感受和体会不同文学家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学的魅力。
通过本文的深度对比阅读,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了朱元思和裴秀才在山中与自然相处时的不同见解和感悟。
相信通过对这两位文学家作品的细细品味,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和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获得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比较阅读3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3 与朱元思书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随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偶尔见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风烟俱净.()(2)急湍..甚箭()(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答案】(1)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2)急湍:急流的水。
(3)奔:飞奔的骏马。
(4)柯:树木的枝干。
【解析】本题是解释文言实词,注重一些词语的异常用法。
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净是形容词做动词,指烟雾都消散尽净。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2)治理世务的人,看到这样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翻译。
(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这句话的翻译抓住“湍”“甚”“奔”等关键词语,翻译确切即可。
(2)治理世务的人,看到这样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这句话的翻译注重:“经纶”,筹划,治理;“反”,同“返”,返回。
第1页/共4页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彻低相同的一项是()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疏条交映,偶尔见日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答案】B【解析】本题是考查对一词多义的理解,B项中的两个“见”都是“看见”的意思;A项①绝妙,②断、停;C项,①一百,②极言甚多;D项,①向上,②在上边。
4.请分离找出视觉、听觉方面描写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答案
《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答案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5―9题。
(18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②。
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注释】①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交辉,指交相辉映。
②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③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5.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1)晓雾将歇()(2)夕日欲颓()(3)猿则百叫无绝()(4)横柯上蔽()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B.沉鳞竞跃锦鳞游泳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3分) 9.【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5.(1)消散(2)落下(3)停止(4)在上面(4分)6. B(3分)7.(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4分,每小题2分。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3分)9.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对比阅读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负势竞上( ) 鸢飞戾天者( )
白鸥矫翼( ) 倘能从我游乎( )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然是中有深趣矣!
7.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
答案:5.凭借(仗恃,依靠,依仗);至(到);举起(抬起,展开);跟随(随从,跟着,随着)(4分)
6.⑴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2分)
⑵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
(2分)
7.甲段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4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
不唯忘归,可以终老。
此三泰④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
封题之时,不觉欲曙。
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
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
②墙援:篱笆墙。
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
④泰:安适。
⑤忧望:挂念,盼望。
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⑧此信写于白居易在唐代元和年间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期。
8. 下面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猛浪若奔(飞奔的马)修(长长的)竹千余竿
B.负势竞上(向上)流水周(环绕)于舍下
C.在昼犹昏(夜晚)信手把笔(书信)
D.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去我万里(距离)
9. 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飞泉落于檐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尽在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C.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封题之时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分)▲
(2)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2分)▲
11.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
(4分)
(1)文中这一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2分)
(2)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2分)甲文表达的情感:▲;乙文表达的情感:▲。
8.(2分)C(昏暗/随意)
9.(2分)D(助词,的;A介词,在/介词,从;B代词,这/代词,他的;c连词,表目的/动词,认为)
10.(4分)
(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1分)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分)。
(2)大致像这样(1分),不能详尽记述(1分)。
11.(4分)
(1)绝(2分)
(2)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2分,甲、乙各答出一点即可,意近即可)。
《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比较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
薜萝,都是植物名。
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
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
③限日:遮挡阳光。
④幽岫:幽深的山穴。
⑤重:向往。
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隐士所食之物。
2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⑴互相轩邈()⑵窥谷忘反()
⑶蝉吟鹤唳()⑷岂徒语哉()
2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
⑵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译:
2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
(2分)25.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比较:
22.⑴向高远处伸展⑵同“返”,返回⑶叫⑷难道(各0.5分,共2分)
23.
⑴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
(2分)
⑵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
((2分)
24.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0.5分)
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
(0.5分)
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
(0.5分)
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
(0.5分)
25.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1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1分)(意近即可,2分)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5—9题。
(18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①。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②。
自康乐③以来,未复有能与④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交辉,指交相辉映。
②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③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5.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
(1)晓雾将歇()(2)夕日欲颓()
(3)猿则百叫无绝()(4)横柯上蔽()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B.沉鳞竞跃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8.【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3分)
9.【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1)消散(2)落下(3)停止(4)在上面(4分)
6.B(3分)
7.(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4分,每小题2分。
)
8.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