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里大量形声字的由来及构成方式
形声字六种结构举例
形声字六种结构举例形声字是指具有形和声两部分构成的汉字,其中的“形”指的是字的主体部分,而“声”则指的是字的声音部分。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汉字结构的一种典型体现。
形声字的构成形式有六种,下面我们就来逐个解析。
1.全形声字全形声字指的是字的主体部分和声旁部分都具有表意作用,例如“象”字,由“方”和“象”两部分组成,其中“方”部分作为字的主体部分,表明了字的含义为“四方八面”,而“象”部分作为声旁部分则表明了字的读音为xiàng。
2.半形声字半形声字指的是字的主体部分和声旁部分有一个具有表意作用,例如“哥”字,由“口”和“哥”两部分组成,其中“口”部分作为字的主体部分,表明了字的含义为“嘴巴”,而“哥”部分作为声旁部分则表明了字的读音为gē。
3.會意形声字會意形声字指的是由形旁和意旁组成,形旁部分表示字的一方面,意旁表示字的含义,例如“鱼”字,由“鱼”部分作为形旁,表明了字的一部分,而右边的“于”字作为意旁部分,则表示了“游泳”的含义。
4.聲符形声字聲符形声字指的是部首本身就是声符,例如“木”字,部首为“木”,而这个部首本身就是声符,表明了字的读音为mù,同时也表明了与木有关的涵义。
5.会意兼形声字会意兼形声字指的是同时具有会意和形声两种特点的汉字。
例如“马”字,由“马”和“又”两部分组成,其中“又”表示了字的义项,而“马”则同时表示了字的读音,属于会意兼形声字的一种。
6.形声兼会意字形声兼会意字指的是形式上是形声字,但实质上也具有会意的特点,例如“蚁”字,由“虫”和“義”两部分组成,其中“虫”表示了字的一部分,而“义”则表明了字的含义。
同时,由于“虫”部分还是“義”部分的声符,因此也具有形声的特点。
总之,形声字是汉字中结构最为典型的一种字体,包括六种结构形式,每种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形成了汉字中精妙绝伦的结构和漂亮的外观。
了解和掌握这些不同形式的形声字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书写汉字,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汉字文化素养。
汉字的形声字产生与词源分析
汉字的形声字产生与词源分析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
汉字的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形状和声音的结合,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字义。
形声字的产生和词源分析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方面,下面将从这两个角度来探讨。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形旁通常表示字的意义,而声旁则表示字的音。
形声字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
古人通过观察事物的形状和特征,将其与相应的声音联系起来,形成了形声字。
例如,汉字中的“木”字,它的形状就像一棵树,而“木”字的意义就是与树木有关的事物。
又如,“水”字的形状就像水流的样子,而“水”字的意义就是与水有关的事物。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通过字的形状来联想和理解字的意义,从而更好地记忆和运用汉字。
形声字的产生还与汉字的词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字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象形文字和指事文字。
古人通过观察事物的形状和特征,将其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了象形文字。
例如,汉字中的“日”字就是由太阳的形状演变而来的。
而指事文字则是通过指代事物的特征来表示字义,例如,汉字中的“上”字就是通过上升的手势来表示的。
形声字则是在象形文字和指事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古人通过将象形文字或指事文字和表示相应音的字结合起来,形成了形声字。
例如,“木”字和“目”字的结合形成了“林”字,它的意义是与树林有关的事物。
通过这种方式,形声字不仅能够表达事物的形状和特征,还能够表示事物的音。
形声字的产生和词源分析不仅是对汉字发展演变的研究,也是对汉字文化的探索。
通过对形声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汉字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形声字的产生和词源分析还能够帮助我们拓宽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形声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的意义,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总之,形声字的产生和词源分析是研究汉字发展演变的重要方面。
论形声字的来源及其产生的层次性
论形声字的来源及其产生的层次性彭霞【摘要】形声字是汉字系统中能产性最强的一种字形结构,从甲骨丈的27%、两汉时期的82.3%到唐宋以后的94%以上,其比例不断增加。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比例,是由于形声字经历了四个阶段和以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旧形声字、假借字和通假字为源头发展来的。
绝大多数形声字并不是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而形成的,往往是先有形符后加声符或者先有声符后加形符构成,这说明形声字内部形符和声符的产生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汉字发展的历史证明,汉字形声化过程从先秦就开始了,并非传统认为的从秦汉开始。
汉字形声化就是制造形声字的过程,用了加形符、加声符、替换形符、替换声符、改变造字法、同时组合形符和声符以及组合原来同一对异体形声字七种方法。
%The Chines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are the most productive in Chinese characters system, with an increasing rate from 27% in the oracle-bone characters to 82. 3%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o the more than 94%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reason why such a large proportion is due to th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and developed from the pietophonetie characters, the self-explanatory characters, the associative eharaeters, the old pictophonetic characters, the phonetic loan eharacters and the interchangeabil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most pietophonetic characters are not the same combination of the pictogram and the phonetic element, but often the formation of a Chinese eharaeter is done by adding a phonetic element on a pietogram or adding a pietogram on a phonetic elem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roductive progress of the pictogram and phonetic element hasan obvious hierarch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proves that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ietophonetic characters started from the pre-Qin days (before 221 BC), not from the Qin and Han Dynasty that is a traditional view. There are seven ways of forming the Chinese pictophonetic character: adding pictogram, adding phonetie element, replacing pietogram, replacing phonetic element, changing word-formation, combining pictogram and phonetic element as well as combining two different pictophonetie eharacters.【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10页(P111-120)【关键词】形声字;来源;层次性;形符;声符【作者】彭霞【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厦f-j3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22一形声字及其产生过程总说关于汉字的结构,在《周礼·地官·保氏篇》中有六书之说,汉朝刘歆在《七略》中解读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和假借(参见班固《汉书·艺文志》),郑众在《周礼解诂》中解读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和谐声,许慎《说文解字》把它解读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名词解释形声字
名词解释形声字
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类字形,由声旁和形旁组成。
声旁表示字的音,形旁表示字的意。
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常见的字形类型,约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二。
形声字的构造原理是通过将一个字的发音和意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字形。
声旁通常是一个表示相关音的字旁,形旁则表示相关的意义。
通过声旁和形旁的结合,形声字传达了更多的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字的含义和发音。
形声字的特点是字形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似性。
例如,许多字的声旁都是由具有相同或相似发音的字组成,形旁则表示字的意义。
这种规律性使得学习者能够根据已学过的字形推测未学过的字的意义和发音,从而扩大词汇量。
形声字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根据字形的构造和发音特点,创造了许多形声字,丰富了汉字的形式和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声字逐渐成为汉字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为汉语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仍然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并且常常被使用。
形声字的存在丰富了汉字的表达能力,使得读者可以通过字形推断字的意义和发音,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效率。
形声字的学习和运用对于掌握汉字和汉语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形声字是汉字中一类常见的字形,由声旁和形旁组成。
形声字的创建原理是通过将字的发音和意义相结合,形成新的字形。
形声字的存在丰富了汉字的表
达能力,为汉语的阅读和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形声字的学习和运用对于掌握汉字和汉语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内容提要】从汉字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来看,一般认为形声字约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
因此,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是汉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是,从汉字演变的结果入手对汉字进行静态的观察和描写,与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汉字进行动态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从中看到的文字现象及文字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不相同。
从后者入手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发现,形声字的形成有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创造的过程,最初的借字加意符、母文加类符、表意字加注音符都不是有意识的造形声字,这样形成的汉字也不是“形声相益”的真正的形声字。
文章虽然研究的是形声字的问题,但由于形声字牵涉到汉字学的方方面面,因而实际上也反映了对汉字学和汉字总体发展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及对汉字字族学的思考和探索。
【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关键词】形声字/形成过程/同族字/母文/类属标志【正文】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三点。
这三点,也是我们讨论形声字形成过程的基础。
1.关于形声字的概念的问题。
形声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早就给过“以事为名,取譬相成”[1]的定义。
由此出发,人们一般认为,形旁和声旁组合成的字,就是形声字。
这好像很简单,很明白的,再没什么分歧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
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充分地注意到,那就是,同样在《说文解字·叙》里,许慎还谈到了“形声相益”的问题,这里包含着对形声字的另一要求,即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要“相益”,要相辅相成。
这一点看似废话,其实很重要。
这反映了许慎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也影响到我们现在对形声字的产生及其形成过程的认识。
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形声字,其形旁与声旁两部分要“相益”,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有一部分可有可无,那么这一个字还不是真正的形声字。
如甲骨文中的“凤”字,大体上有两类写法:一类是画出凤的专形,作为象形字;一类是在专形的基础上加“凡”字注音。
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_简单的概述
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_简单的概述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是其主体,占的比重最大。
下面是整理的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欢迎阅读。
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
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形声字概述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形声字的概念可能存在错误,请看一遍下面的文字:茱:[茱萸],落叶乔木,果实红色,小球状。
“艹”(cǎo)表示植物;“朱”(zhū)表示是红色,兼表示字音。
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的果实都是红色的。
此时的“朱”主要的作用是表示红色,而表音不是主要原因,适想“朱”的同音字还有许多,造字时为什么没有被使用呢?蛛:[蜘蛛],一种节肢动物的名字,八足向外伸展,躯干在中心。
“虫”(chónɡ)表示虫类,即动物的类别;“朱”(zhū)表示形状,即蜘蛛外形,兼表示字音。
篆书中的“朱”字与现在的“朱”字是不相同的,仔细观察,当你把篆书中的“朱”字的中心交叉点放大后会发现,其形态与蜘蛛确实很相近。
当然,不能否认,字毕竟是字,不可能与实物完全一致。
殊:[杀死]。
“歹”(dǎi)表示骨头暴露在外、残骨,即死亡;“朱”(zhū)表示红色,即流血,兼表示字音。
株:隆起并暴露在地面上的树根。
“木”(mù)表示树木;“朱”(zhū)表示形态,即根向四外展开的样子,兼表示字音。
注意看,这里的“朱”又开始表示形态了。
有名成语叫做“守株待兔”,其中的“株”就表示树根。
兔子在奔跑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判断失误而没有能够从根的下面钻过去撞死,大而粗的树干兔子是不可能看不见的。
洙:河流名。
泗水的一个支流,现在的山东境内。
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嘿,各位!今天咱来聊聊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咱就说有一回我跟朋友玩猜字游戏。
我写了一个“清”字,朋友一下子就猜出跟水有关。
为啥呢?因为左边的“氵”就告诉我们这个字和水有关系呀。
这其实就是形声字产生的一种途径。
形声字呢,就是一部分表示意思,叫形旁;另一部分表示读音,叫声旁。
比如说“清”,“氵”是形旁,表示和水有关;“青”是声旁,表示读音。
再举个例子,“饱”字。
左边的“饣”告诉我们和食物有关,右边的“包”表示读音。
就好像形声字是两个小伙伴一起合作,一个负责提示意思,一个负责提示读音。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形声字,通过形旁就能大概猜出它的意思,通过声旁能猜猜读音。
这多有意思啊!
所以啊,形声字产生的途径就是这么神奇。
下次你看到一个陌生的形声字,也可以试着用这种方法猜猜它的意思和读音哦。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大家对形声字产生的途径有了新的认识。
形声字演变举例
形声字演变举例形声字是汉字中一种常见的字形,它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发音。
形声字的演变是指在形旁和声旁发生变化的过程。
下面将以10个例子来说明形声字的演变。
1. 早:早字的形旁是日,表示太阳的形状,声旁是十,表示数字10。
早字最初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时刻,后来扩展为早晨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传达的。
2. 问:问字的形旁是口,表示嘴的形状,声旁是门,表示门的发音。
问字最初的意思是通过口向门询问,后来引申为询问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和声旁共同传达的。
3. 话:话字的形旁是讠,表示言语,声旁是舌,表示发音。
话字最初的意思是通过口舌说话,后来引申为交谈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和声旁共同传达的。
4. 跑:跑字的形旁是足,表示脚的形状,声旁是包,表示包裹的发音。
跑字最初的意思是用脚包裹,后来引申为奔跑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和声旁共同传达的。
5. 飞:飞字的形旁是风,表示风的形状,声旁是非,表示风的发音。
飞字最初的意思是像风一样快速移动,后来引申为飞翔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和声旁共同传达的。
6. 草:草字的形旁是艹,表示植物的形状,声旁是早,表示早晨的发音。
草字最初的意思是早晨的植物,后来引申为草地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和声旁共同传达的。
7. 门:门字的形旁是户,表示门的形状,声旁是闷,表示闷热的发音。
门字最初的意思是闷热的门,后来引申为门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和声旁共同传达的。
8. 服:服字的形旁是月,表示衣服的形状,声旁是弗,表示发音。
服字最初的意思是穿着衣服,后来引申为服从的意思。
这个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最初的意义是通过形旁和声旁共同传达的。
9. 首:首字的形旁是页,表示头部的形状,声旁是受,表示受伤的发音。
形声字演变举例
形声字演变举例演变是指一个字在形状或意义上发生变化的过程。
形声字就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发音。
下面是一些形声字的演变示例:1. 水(shuǐ):水是由三点水(氵)和水声旁(氵)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简化,变成了现在的水字形。
2. 花(huā):花是由草字旁和花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草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花字形。
3. 木(mù):木是由树字旁和木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树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木字形。
4. 火(huǒ):火是由火字旁和火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火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火字形。
5. 云(yún):云是由云字旁和云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云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云字形。
6. 金(jīn):金是由金字旁和金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金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金字形。
7. 路(lù):路是由足字旁和路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足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路字形。
8. 鸟(niǎo):鸟是由鸟字旁和鸟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鸟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鸟字形。
9. 羊(yáng):羊是由羊字旁和羊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羊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羊字形。
10. 虎(hǔ):虎是由虍字旁和虎声旁组成的。
在演变过程中,字形逐渐变化,虍字旁逐渐简化成了现在的虎字形。
这些形声字的演变过程是通过不断的书写和使用逐渐形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逐渐变得简化,但字的意义和发音保持不变。
形声字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展示了人类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形声字材的介绍
形声字材的介绍
形声字是汉字字形演变的一种形式,由形部和声部两个部分组成。
形部表示汉字的意义,声部则表示汉字的发音,形声字的造字原则是据形补音或据音加形。
即根据字形的意义部分,在其它已经存在的汉字中选取一个与之谐音的偏旁作为声部构成新字。
形声字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时期。
甲骨文中的形声字虽然只有形部并不完整,但它们的声部多数都可以还原出来。
到了汉代以后,形声字的数量大量增加,并成为了汉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声字通常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许多由“木”、“林”偏旁构成的字都与“森林”这个概念有关;由“色”、“艹”偏旁构成的字一般都与颜色、植物或草本等有关。
形声字还可以帮助人们记忆新字,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声部或形部与已知的汉字产生联系,从而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形声字的特点。
形声字的特点。
形声字是汉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就是由“声旁”和“义旁”组成。
声旁是指字的发音部分,由一个音符组成,称为“声母”,以及一个“韵母”组合而成。
而义旁是指字的意思部分,通过组合不同的旁边部分而得到不同的意义。
下面是形声字的一些特点:
1.构成方式: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
声旁表示字的读音,通常放在字的左边,义旁则表示字的意义,一般放在右边或下面。
2.读音类比:由于形声字的声旁部分与另一个字的整个字形或者一个共同部分相同或类似,所以这些形声字的发音也会符合这个规律。
比如,“听”字的声旁是“耳”,“铛”字的声旁也是“耳”,因此它们的读音也很相似。
3.意义相关:由于形声字的义旁有一定的规律,有时候还可以根据它们的结构猜测含义。
例如,“鸟”字的义旁是“隹”,在“鸠”“鹅”“鹞”这些字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义旁都和鸟有关。
4.丰富多彩:形声字的构成方式非常灵活,因此数量庞大,且意义丰富多彩。
除了常见的几十个形声字之外,还有很多生僻的形声字,具有很高的词汇储备量。
5.学习难度大:形声字的学习难度比较大,需要较高的语文基础和一定的记忆能力。
但是,熟练掌握形声字不仅可以丰富词汇量,还可以
提高字词的理解能力和表达准确性。
以上就是形声字的几个特点。
虽然学习形声字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中文学习和阅读中,它们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我们专业、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中文。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从汉字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来看,一般认为形声字约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
因此,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是汉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是,从汉字演变的结果入手对汉字进行静态的观察和描写,与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汉字进行动态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从中看到的文字现象及文字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不相同。
从后者入手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发现,形声字的形成有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创造的过程,最初的借字加意符、母文加类符、表意字加注音符都不是有意识的造形声字,这样形成的汉字也不是“形声相益”的真正的形声字。
文章虽然研究的是形声字的问题,但由于形声字牵涉到汉字学的方方面面,因而实际上也反映了对汉字学和汉字总体发展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及对汉字字族学的思考和探索。
汉语言文字学形声字/形成过程/同族字/母文/类属标志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三点。
这三点,也是我们讨论形声字形成过程的基础。
1.关于形声字的概念的问题。
形声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早就给过“以事为名,取譬相成”[1]的定义。
由此出发,人们一般认为,形旁(与词的意义相联系)和声旁(与词的读音相联系)组合成的字,就是形声字。
这好像很简单,很明白的,再没什么分歧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
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充分地注意到,那就是,同样在《说文解字·叙》里,许慎还谈到了“形声相益”[2]的问题,这里包含着对形声字的另一要求,即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要“相益”,要相辅相成。
这一点看似废话,其实很重要。
这反映了许慎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也影响到我们现在对形声字的产生及其形成过程的认识。
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形声字,其形旁与声旁两部分要“相益”,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有一部分可有可无,那么这一个字还不是真正的形声字。
如甲骨文中的“凤”字,大体上有两类写法:一类是画出凤的专形,作为象形字;一类是在专形的基础上加“凡”字注音。
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_简单的概述
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_简单的概述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是其主体,占的比重最大。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欢迎阅读。
语文中什么是形声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
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形声字概述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形声字的概念可能存在错误,请看一遍下面的文字:茱:[茱萸],落叶乔木,果实红色,小球状。
“艹”(cǎo)表示植物;“朱”(zhū)表示是红色,兼表示字音。
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的果实都是红色的。
此时的“朱”主要的作用是表示红色,而表音不是主要原因,适想“朱”的同音字还有许多,造字时为什么没有被使用呢?蛛:[蜘蛛],一种节肢动物的名字,八足向外伸展,躯干在中心。
“虫” (chónɡ)表示虫类,即动物的类别;“朱” (zhū)表示形状,即蜘蛛外形,兼表示字音。
篆书中的“朱”字与现在的“朱”字是不相同的,仔细观察,当你把篆书中的“朱”字的中心交叉点放大后会发现,其形态与蜘蛛确实很相近。
当然,不能否认,字毕竟是字,不可能与实物完全一致。
殊:[杀死]。
“歹”(dǎi)表示骨头暴露在外、残骨,即死亡;“朱”(zhū)表示红色,即流血,兼表示字音。
株:隆起并暴露在地面上的树根。
“木”(mù)表示树木;“朱”(zhū)表示形态,即根向四外展开的样子,兼表示字音。
注意看,这里的“朱”又开始表示形态了。
有名成语叫做“守株待兔”,其中的“株”就表示树根。
兔子在奔跑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判断失误而没有能够从根的下面钻过去撞死,大而粗的树干兔子是不可能看不见的。
洙:河流名。
泗水的一个支流,现在的山东境内。
“氵”(shuǐ)表示水,即河流;“朱”(zhū)表示河道或其支流的形状,兼表示字音。
汉语里大量形声字的由来及构成方式
汉语里大量形声字的由来及构成方式摘要: 从历代形声字的发展来看,形声字已经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
因此,分析研究形声字是很有意义的,而要分析形声字,涉及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形声字的来源及其构成方式。
形声字的来源是指用不同构成方式构成的形声字进行共时的、静态的分析归纳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方式是指形声字形体符号的生成方式。
可以说前者是静态的,而后者是动态的。
通过对二者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形声字具体产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 汉语形声字由来构成方式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
世界上的文字众多,但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表音体系的文字,一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一般来说,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汉字则是表意文字。
汉字的发展最初来自图画和记号,先人通过图画和记号来代表一定意义的内容,因此字形结构与它所代表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形示意,意寓形中。
“六书”中的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都表现了这一特点,都是不带标音成分的表意字,由于它们都不表音,远不能适应语言词汇日益发展的需要,于是兼声义的形声字便应运而生。
形声字是指有意义和读音标记的汉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就下过定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以事为名”是指依据词语指称的客观事物所属的类别关系,选取一个字来做意义的标志:“取譬相成”则指选取一个与造字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一个字作读音的标志,这两个标志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新字。
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有人统计:甲骨文除去重复的字不计,约有4500个,已考识的有1700个字,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二十[1];《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其中形声字有7697个,约占百分之八十二[2];宋代《通志六书略》共收字24235个,其中形声字21343个,约占百分之八十八[3];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个,其中形声字42300个,约占百分之九十[4],图表表示如下: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三千多年来汉字中的形声字不断增加:从约占甲骨文的百分之二十增加到现在的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成为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汉字结构形式,这说明形声字已经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
汉语里大量形声字的由来及构成方式
汉语里大量形声字的由来及构成方式汉语是一个拥有丰富形声字的语言,形声字指的是采用形旁和声旁组合构成的字,其中形旁是指代表字的形状,而声旁则是指代表字的音韵。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多种多样,其有些来源于古人的创造,有些则来源于现代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和创新。
形声字最初出现的原因是为了增加汉字的可读性,方便人们学习和记忆,同时也为了表达更加准确、具体的含义。
形声字的主要构成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形旁+声旁=字”,即用代表字形的形旁与代表音的声旁组合,形成意义相关的新字;二是“形旁+形旁(再加上声旁)=字”,即用代表字形的两个形旁(再加上声旁),组合成一个新字。
以下是两个例子:1. “木”和“目”的组合成“林”,林的形旁为“木”,声旁为“目”,意为多颗树木在一起的意思。
2. “口”和“王”的组合成“君”,君的形旁为“口”,声旁为“王”,意为带着威严的人,即王者。
除了上述形声字构成方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构成方式。
比如说,“骨”和“犬”的组合成“骏”,骏的意思指的是马铁骨堅固、奔跑速度快;这个字由于出现在相对较晚的历史时期,被认为是由古人通过形近推广组成的。
在古代中国,形声字的使用非常广泛,在许多文学作品、经文和民间故事等中,都可以看到形声字的身影。
例如《红楼梦》中出现了一些形声字,比如“黛”,由“黑”音与“代”形组成,代表色彩深重、美丽动人的意思。
还有“枕”由“木”形与“冘”音组成,表示头部特别用来支撑、托起。
到了现代,人们对形声字的使用和创新有了更大的空间。
由于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许多新事物和新概念由此诞生,有了新的称谓和名字,这也促进了汉语形声字的创造。
例如“微信”,由“微”形和“信”音组成,用来指代现代社交媒体中最常用的聊天工具;再比如“火车头”,由“火”形和“车头”组成,表示前部装置有机车的车辆。
总而言之,形声字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特征之一。
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和书写,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才思敏捷、语言美感的特点。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
形声字的形成过程【内容提要】从汉字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来看,一般认为形声字约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
因此,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是汉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是,从汉字演变的结果入手对汉字进行静态的观察和描写,与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汉字进行动态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从中看到的文字现象及文字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不相同。
从后者入手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发现,形声字的形成有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创造的过程,最初的借字加意符、母文加类符、表意字加注音符都不是有意识的造形声字,这样形成的汉字也不是“形声相益”的真正的形声字。
文章虽然研究的是形声字的问题,但由于形声字牵涉到汉字学的方方面面,因而实际上也反映了对汉字学和汉字总体发展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及对汉字字族学的思考和探索。
【摘要题】汉语言文字学【关键词】形声字/形成过程/同族字/母文/类属标志【正文】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先说明三点。
这三点,也是我们讨论形声字形成过程的基础。
1.关于形声字的概念的问题。
形声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早就给过“以事为名,取譬相成”[1]的定义。
由此出发,人们一般认为,形旁和声旁组合成的字,就是形声字。
这好像很简单,很明白的,再没什么分歧了。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
还有另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充分地注意到,那就是,同样在《说文解字·叙》里,许慎还谈到了“形声相益”的问题,这里包含着对形声字的另一要求,即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要“相益”,要相辅相成。
这一点看似废话,其实很重要。
这反映了许慎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也影响到我们现在对形声字的产生及其形成过程的认识。
形声字的这个特点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形声字,其形旁与声旁两部分要“相益”,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有一部分可有可无,那么这一个字还不是真正的形声字。
如甲骨文中的“凤”字,大体上有两类写法:一类是画出凤的专形,作为象形字;一类是在专形的基础上加“凡”字注音。
中文的一种造字方式,由“形旁”字和“声旁”字组合而成
中文的一种造字方式,由“形旁”字和“声旁”字组合而成中文的一种造字方式,由“形旁”字和“声旁”字组合而成中文是一种非常古老而丰富多彩的语言,它的文字也是独具特色的。
中文的文字是由一些基本的构成部分组合而成的,这些基本的构成部分被称为“偏旁部首”。
其中,有一种构成方式是由“形旁”字和“声旁”字组合而成的。
这种构成方式被称为“形声字”。
形声字是指一个汉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一个部分是表示字义的“形旁”,另一个部分是表示字音的“声旁”。
形旁和声旁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的组合在形成形声字时,既考虑了字形的意义,又考虑了字音的发音。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非常独特,它使得中文的字形和字音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中文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形旁是指一个汉字中表示字义的部分,它通常是一个单独的字形。
形旁的作用是表达汉字的意义,它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字,也可以和其他部首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汉字。
在形声字中,形旁通常是表示汉字的主体部分,它决定了汉字的基本意义。
声旁是指一个汉字中表示字音的部分,它通常是一个单独的字形。
声旁的作用是表达汉字的发音,它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字,也可以和其他部首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汉字。
在形声字中,声旁通常是表示汉字的辅助部分,它决定了汉字的读音。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非常独特,它使得中文的字形和字音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形旁+声旁”,例如“木(形旁)+目(声旁)=林”,“田(形旁)+土(声旁)=培”。
另一种是“声旁+形旁”,例如“口(声旁)+木(形旁)=喻”,“鱼(声旁)+又(形旁)=鲁”。
还有一种是“形旁+形旁+声旁”,例如“心(形旁)+月(形旁)+刀(声旁)=惊”。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非常灵活,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各种不同的汉字。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既考虑了字形的意义,又考虑了字音的发音,使得中文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形声字是中文独有的构字方式,它是中文文字的重要特征之一。
形声字的构成方式不仅丰富了中文的词汇,也为中文的语音规律和语法规则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形声字最简单的介绍
形声字最简单的介绍在汉字的世界里,形声字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存在。
对于学习汉字的人来说,了解形声字是掌握汉字的关键之一。
那什么是形声字呢?简单来说,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的。
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义范畴,声旁则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比如说,“河”这个字,左边的“氵”就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可”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与“可”相近。
再比如“材”字,左边的“木”表示与树木有关,是形旁;右边的“才”是声旁,表示读音。
形声字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汉字的数量,也为人们创造和理解新的汉字提供了便利。
在古代,当人们想要表达一个新的事物或者概念,但又没有现成的字可以使用时,就常常通过形声的方法来创造新字。
形声字的形旁往往能够给我们一些关于字义的提示。
比如,带有“心”字旁的字,像“思”“想”“念”等,大多与心理活动有关;带有“贝”字旁的字,如“财”“货”“购”等,通常与财物有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形声字的声旁并不总是能准确地反映出字的读音。
这是因为汉字的读音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发生了很多变化。
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在古代可能与这个字的读音很接近,但经过时间的推移,读音发生了改变。
比如“江”字,声旁是“工”,但现在“江”和“工”的读音已经有了较大的差异。
尽管形声字的声旁读音可能发生变化,但它仍然对我们认读和理解汉字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声旁,我们可以大致猜测一个字的读音,再结合形旁来确定它的意思。
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
据统计,在现代通用汉字中,形声字约占 80%以上。
这足以说明形声字在汉字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形声字的优点是很明显的。
首先,它便于人们理解和记忆字义。
通过形旁,我们能够快速了解一个字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的大致范畴。
其次,对于认读生字,声旁也能提供一定的线索。
然而,形声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有时候,同一个形旁可能会在很多不同的形声字中出现,但这些字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
比如“月”字旁,在“肝”“胆”“胃”等字中表示与身体器官有关,但在“明”“朗”等字中,“月”则是表示月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里大量形声字的由来及构成方式作者:潘鑫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28期摘要:从历代形声字的发展来看,形声字已经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
因此,分析研究形声字是很有意义的,而要分析形声字,涉及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形声字的来源及其构成方式。
形声字的来源是指用不同构成方式构成的形声字进行共时的、静态的分析归纳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方式是指形声字形体符号的生成方式。
可以说前者是静态的,而后者是动态的。
通过对二者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形声字具体产生发展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汉语形声字由来构成方式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
世界上的文字众多,但从文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表音体系的文字,一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一般来说,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汉字则是表意文字。
汉字的发展最初来自图画和记号,先人通过图画和记号来代表一定意义的内容,因此字形结构与它所代表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形示意,意寓形中。
“六书”中的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都表现了这一特点,都是不带标音成分的表意字,由于它们都不表音,远不能适应语言词汇日益发展的需要,于是兼声义的形声字便应运而生。
形声字是指有意义和读音标记的汉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就下过定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以事为名”是指依据词语指称的客观事物所属的类别关系,选取一个字来做意义的标志:“取譬相成”则指选取一个与造字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一个字作读音的标志,这两个标志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新字。
形声字在汉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有人统计:甲骨文除去重复的字不计,约有4500个,已考识的有1700个字,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二十[1];《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其中形声字有7697个,约占百分之八十二[2];宋代《通志六书略》共收字24235个,其中形声字21343个,约占百分之八十八[3];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个,其中形声字42300个,约占百分之九十[4],图表表示如下: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三千多年来汉字中的形声字不断增加:从约占甲骨文的百分之二十增加到现在的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成为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汉字结构形式,这说明形声字已经成为汉字发展的主流。
因此,分析研究形声字的结构,了解它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情况,对于学习掌握汉字是很有意义的。
而要分析形声字,实际上涉及两个有着密切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概念:形声字的来源及其构成方式。
形声字的来源是指对用不同构成方式构成的形声字进行共时的、静态的分析归纳的结果,形声字的构成方式是指形声字形体符号的生成方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下面我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具体阐述。
一、汉字中形声字的来源李思维先生在《汉字形音学》中说:“我们需要看到形声字的来源并不单一,形声字的制作也就不像许慎所述定义那样按部就班的一次成型。
”[5]同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单一某一方面原因促成一样,形声字的来源也不是唯一的某个方面,而是多方面的,经过归纳总结,我认为最重要的来源有两个方面:同音假借和同源分化。
(一)同音假借而产生的形声字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同音借用是早期汉字完善记录汉语职能的重要手段,用以形表意的方式构建不出一个完整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这是最浅显明白的事实。
利用同音借用的手段,则是早期汉字用以弥补自身缺陷的唯一有效方式。
不同民族的原始文字资料中,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大量采用同音借用的方法。
这说明同音假借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重要的现象。
同音借用开拓了汉字构形的思路,使汉字形体与它所代表的义之间发生了人为的分离,形体仅仅作为一个纯粹的记音符号出现。
这就沟通了字符与词语音节之间的直接联系,这种联系是促成汉字构形模式由以形表音向记音表意转变的枢纽。
另外,同音假借的大量出现,对以形表音的早期汉字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造成书面上同音异义的分歧,给习惯于由形及义来辨识文字的人们带来困难,于是,继承以形表意之长扬弃同音借用之短的形声构形方式就自然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甲古刻辞大量使用假借字,有力地推动了形声构形方式的发展而在假借字基础上加注形符生成的大量形声字,对形声构形方式摆脱原始状态、强化声符的语音功能方面的意义同样是不可低估的。
因此,同音借用现象的出现,也是促成汉字构形方式由早期的以形表意模式向记音表意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音假借是如何产生形声字的呢?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单音词占主体,汉字主要是用来写词的,一个汉字记录一个汉语的词,但汉字与词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词的意义比较抽象,很难用象形、指示、会意等方法表现出来,因此,这些词最初是没有自己的书写形式的,也就是说人们造不出相应的字记录它们,但是当它们进入到书面交际时,人们为了解决造不出字来的这一矛盾,就采用了同音假借的办法,即借用一个同音词的书写形式表示它们,如表示疑问的代词“何”,山于难以造出一个相应的字来表现,于是借用表示“负担”,“负荷”意义的“何”字表示疑问代词“何”,这样,“何”这一个字就有了多种意义,即多词用一个字表示,为了将其区分开,避免在书面交际时带来混乱,于是人们为“负担”“负荷”义在“何”字上另加一个形符,形成“荷”,这样,形声字便产生了。
又如“须”,它的本义是“胡须”,而“必须”的“须”意义抽象,很难表现出来,于是人们借用同音词表“胡须”的“须”表示“必须”,“须”则表两个词,一个是必须,一个是胡须,为了避免书面交际混淆,人们将“胡须”的“须”进行了改造,在“须”的基础上加上形符“髟”,构成形声字“鬃”表示“胡须”义,“髟”是形符,“须”为声符,汉字简化后,人们将“须”“鬚”归并,一起简化为“须”。
这样,由于同音假借便产生了一大批形声字。
(二)同源分化而产生的形声字随着交际的需要和人们认识的发展,语言中的词也不断在增加。
词由表单义到多义,在书面上表现为一个词形表达多个意义,也就是借母体的字形去写新词,这样一个字记多个词,同样会造成交际上的混乱,于是人们给已经独立的词另造字形,以便将新词与母体区别开,这个独立出来的新词与它的母体有着血缘关系,新词与母体之间我们称之为同源词,两者在意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一点与同音假借完全不同,假借字与本字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只是音同而已。
给已经独立的新词单造字形,一般采用形声造字法,在原来母体字形的基础上加形符。
如“责”字,古代有“索取”义,于是讨债叫“责”,同时把所欠的债也叫“责”,由于“责”兼义过多,于是在“责”字形的基础上加“彳”,形成“债”,来表示“所欠的债”的“债”是形声字。
再比如“卑”的本义是酒器,古代奴隶常执卑服侍主子,因而“卑”有了“卑贱”义。
凡由“卑”所分化,派生的同源词都有低矮、琐小、卑微之义。
“卑”是原字形,在标声的同时也表示该族系词的共性。
为了表达分化后各自独立的词,便在原字形上加形符以表示其个性,执“卑”的多是女奴,便加“女”形成“婢”;“髀”指股,是大腿,在人的下体,所以加“骨”形成“髀”,“碑”是观测日影的低矮的竖石,便加“石”成“碑”,“埤”是指低洼潮湿之地,加“土”成“埤”。
由于同源分化也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如“取娶”、“益溢”、“昏婚”等都是由同源关系形成的,它们中的后一个均为形声字。
二、形声字的构成方式形声字的构成方式是指形声字形体符号的生成方式。
形声构形方式的发展代表了汉字构形方式系统发展的主流。
从形声构形方式的发展来看,殷商时期,形声结构已发展到自觉阶段,出现加注形符,加注声符等类型,但从字形组合形式(形符、声符的配合)、形声字的分布比例来看,殷商时期形声构形方式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殷商以后,形声字大量出现并逐步成为唯一的构形方式,是与形声构形方式内部的优化、调整密切相关的。
(一)加注形符1.为本字加注形符。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说:“形声字大部分是通过加注偏旁而形成的。
”[6]汉字使用过程中,当一个字被假借以后,为了使本字所表示的词义得以保留,通常在本字的基础上加注一个与本字所代表的意义相关的形符,而本字被假借义占领。
如“莫”和“暮”,“莫”的本义是“日落”“傍晚”,它被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后,为了不使它兼义过多,就在本字下加了个形符“日”来表示“日落”“傍晚”,本字“莫”就成了“暮”的声符。
“然”与“燃”也是这样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本字不表义,而表假借义,本字另加形符构成的形声字表本义。
如《说文解字》:“治,送死口中玉也。
从玉,从含,含亦声。
”在“玲”产生以前,“含”可以单独记录“玲”这个词。
《春秋·文五年》:“王使荣叔归含,且贝冒”:“珠玉曰含。
含,口实。
”可见“玲”本作“含”,加形符为“冶”。
2.为借字,分化字加注形符。
汉字在使用时,一个字被假借以后,这个字既表示本义又表示假借义,这样形成一字多义现象,为使本字承担的意义减少,于是为借字加注形符,如“辟”与“避”,“辟”的本义是“法”,表示“躲避”义的字没有,由于“躲避”的“避”与“辟”发音相似,于是借“辟”表示“躲避”义,为了不使“辟”兼义过多,于是用“辟”做声符,另造“避”表示“躲避”义,“避”是形声字。
词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孳乳而产生新词后为新词造字,这叫同源分化字,这个分化字在本字的基础上加注形符,形成形声字。
“取”与“娶”是一对同源字,“取”的本义中“取得”,“娶妻”也有“取得”义,于是由“取得”义派生出“娶妻”义,“取”也表示“娶妻”义,为了不使“取”兼义过多,于是加形符“女”,以“取”为声符,但兼表义,形成形声字“娶”,以此表“娶妻”义,在为假借字、分化字加注形符的情况下,本字表本义,新造的形声字表示假借义和分化义。
(二)加注声符1.为本字加注声符。
一个字被假借以后,为使本字与假借字区分开,于是为本字加注声符,如“自”与“鼻”“自”的本义是“鼻子”,后来“自”被代词“自己”和介词“自从”借走后,表“鼻子”义的字人们就在“自”的基础上加声符,构成形声字“鼻”,“自”为形符。
词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字孳乳出几种意义后,本字如果被孳乳义所占据,那么本义则用在本字的基础上加声符而形成的形声字来表示。
如“晶”字的本义是“星星”,星星有光,于是又孳乳出“明亮”义,“晶”既表示“星星”又表示“明亮”义,为了不使“晶”字兼义过多,用“晶”表“明亮”,在本字“晶”的基础上加声符“生”,后简化为“星”来表示“星星”义。
这种情况本字表假借义、孽乳义,而新造的形声字表本义。
2.为孳乳义加注声符。
一个字在本义基础上孳乳衍生出派生义,为不使本字兼义过多,于是在本字的基础上加声符表孳乳义。
如“食”与“饲”,“食”是名词,本义为“食物”,引申出动词“喂养”义后,为“喂养”义造新字,在“食”的基础上加声符“司”,构成形声字“饲”,“食”做了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