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外政治风险及其防范

合集下载

中国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中国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中国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中国的海外利益日益增加,面临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海外利益的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统安全问题,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网络安全等多个维度。

中国需要为海外利益的安全做好充分的准备,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不同的安全风险。

一、政治安全风险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动荡和不稳定是常见现象。

中国的对外投资和企业在这些国家所面临的政治风险包括政变、社会动荡和武装冲突等。

一些国家可能会利用政治手段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和反华行动,甚至影响政府间的外交关系。

对策:1. 建立政治风险评估系统,及时获取目标国家的政治动态和变化,为企业和投资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2. 与目标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加强对话和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和保护。

3. 加强对外援助和投资的政治风险管理,避免投资在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海外利益主要包括对外投资、贸易、资源开发和产业合作等,这些利益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各种经济安全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汇率风险、金融风险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

1. 采取多元化投资和合作模式,降低单一国家和地区的风险,避免出现重大损失。

2. 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尤其是对外投资和贸易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安全问题。

中国的海外利益也面临着各种网络安全风险,包括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网络犯罪等。

1. 加强对海外网络安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机构和企业的网络安全。

2. 建立网络安全合作机制,与目标国家和地区加强信息交流,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3. 增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性的网络安全规则和法律框架,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加,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海外蓬勃发展。

中国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面临着各种文化安全风险,包括文化输出受阻、文化产品被扭曲和歪曲、文化产业受限制等。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风险及法律应对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风险及法律应对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风险及法律应对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投资。

随着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战略风险和法律挑战。

中国企业需要认真对待这些挑战,制定相应的法律应对策略,以确保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取得成功。

一、“走出去”战略风险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治环境并不稳定,可能出现政局动荡、政策变化等情况,这将对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也会对企业的国际合作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一些政治冲突或贸易战可能导致企业受到直接的损失。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企业“走出去”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

世界各地的经济体系和市场状况存在差异,全球经济波动和金融风险将对企业的国际合作和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跨国投资和经营也将受到货币汇率波动、税务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损失。

3.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在对外投资和经营过程中将面临投资法、劳工法、环境法等多方面的法律风险。

跨国经营还将受到国际贸易法、知识产权法等国际法律规范的影响,可能导致企业法律诉讼和纠纷。

4.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企业“走出去”必须重视的挑战之一。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安全环境并不稳定,可能出现恐怖袭击、劫持事件等安全威胁,这将对企业的员工安全和资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企业在对外投资和经营过程中还将面临自然灾害、疫病等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5.品牌风险品牌风险是企业“走出去”所需警惕的挑战之一。

在国际市场上,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声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一些不当行为或风险事件将对企业品牌造成严重损害。

企业在国际合作和投资过程中,还将面临国际公共关系、舆论环境等挑战,可能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和市场份额下降。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

跨国经营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国际声誉。

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推动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1. 政治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所面临的政治风险是一大挑战。

各国政府和民众对外国企业的态度和限制政策常常会影响企业在当地的经营与发展。

政治风险一旦出现,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损失,甚至被迫退出当地市场。

2. 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其品牌形象往往受到质量信誉、文化差异等影响。

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限制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

3. 合规风险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存在合规方面的弱点,容易陷入合规风险。

一旦发生法律纠纷,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发展。

4. 人才管理跨国经营需要人才的支持,但中国企业在海外招聘和管理人才存在一定困难。

语言沟通、文化差异、管理模式等问题都可能影响企业在海外的运营效率。

5. 安全风险中国企业在一些国家进行跨国经营时,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大。

包括恐怖袭击、劳工冲突、自然灾害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对策1. 加强政治风险研究针对不同国家的政治风险,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分析和评估体系,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危机应对的准备。

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建立良好关系,争取政府支持,降低政治风险。

2. 提升品牌形象在产品质量控制、文化融合以及对外宣传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通过品牌建设和公关活动来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扩大市场份额。

3. 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对当地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岗位。

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合规意识,降低合规风险。

4. 人才培养和引进中国企业在海外招聘人才时,应该注重对语言和文化的培训,以便员工更好地适应当地文化环境。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大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大风险

中国企业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以及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吸纳海外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在世界市场上改写了"中国制造"的概念。

在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时,各种各样的风险在所难免,对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重视。

归结起来,走出去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政治风险。

比如,2007年4月1日,俄罗斯全面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从事零售贸易的法律正式生效,致使近20万华商受到影响。

这种政治风险是单个企业难以抗拒的。

第二,环境风险。

长期以来,部分国内企业环保意识较为淡漠,如果在海外仍不注意,容易在所在国家引起环境纠纷。

第三,劳工问题。

近年来,在海外的中国企业中,劳资纠纷问题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一方面我方企业劳工权益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当劳资纠纷发生时,当地政府往往更多从工人利益出发,给企业处理此类问题带来了难度。

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就因为工会的强硬干扰而使企业险些走入死境。

第四,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困扰。

标准本来是一个公开的概念,专利是一个私有的、独占的概念。

发达国家先设好了一个标准,发展中国家必须按他的游戏规则办,这个标准因此变成专利,实际上阻碍了自由贸易。

要反制这个规则不是靠企业能做得到的,需要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做这件事。

商务部2007年在WTO谈判当中,已经提交了这个议题。

第五,.中国很多企业家缺乏创新的意识。

第六,.中国企业品牌与质量的意识淡薄,不仅是产品,还包括包装。

第七,.制度性的因素的制约。

比如在体制上的制约,包括人事、薪酬、审批的手续、外汇的管理等等。

第八,反倾销等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贸易摩擦。

这些摩擦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屡屡受阻。

第九,.没有符合企业实际适应东道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商业模式。

第十,.缺乏大量的国际化经营人才,无法适应国际规范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模式。

中国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中国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

中国海外利益当前面临的安全风险与对策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不断扩大,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政治利益,都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海外经贸合作、能源保障、人文交流等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随着国际局势变化和各种风险挑战的出现,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也面临着不少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国海外利益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政治风险中国在海外的一些投资项目和经济合作项目,可能受到当地政治环境的影响。

比如一些地区的政府不太稳定,政治环境动荡,政策不稳定,不同利益集团的斗争也可能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暴动。

此时,中国企业如果把握不好时机,难免会卷入其中。

因此,中国企业在涉足海外市场时,必须对当地政治环境进行深入了解,抓住政治风险的脉搏,进行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

二、法律风险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之一就是法律风险。

在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不同。

如果在与这些国家的交流、合作中不重视法律风险,甚至违反当地法律,不仅会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还有可能被当地政府抓捕。

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遵守法律规定,遵循国际商业准则,确保投资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三、安全风险由于国际政治环境和地缘关系的一些变化,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可能受到恐怖主义和国际冲突等安全风险的影响,面临严重威胁。

以中东地区的一些国家为例,当地的安全局势非常不稳定,居民街头巷尾时常发生暴力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危及民众的生命安全,也容易波及到中国人、机构和企业。

中国企业在投资中东地区时,尤其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四、经营风险随着中国企业向全球市场进军,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多。

比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人才匮乏等原因,当地的市场不成熟,市场规则不健全,并且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都很差。

这就给中国企业在当地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中国企业应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积极进行技术、服务、管理、文化等领域的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在国际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对外投资迅猛发展,这对拓宽国际市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总结近年的经验教训,对提高企业走出去水平不无裨益。

一、走出去面临的外部问题1.部分国家政局稳定性欠佳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一些国家政局稳定性较弱,少数国家还受到战争的威胁。

一些国家虽然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但地区安全局势欠佳,如2013年盘踞在刚果(金)东部地区叛军多次与政府军交火,导致刚东三省局势进一步恶化,部分城市发生群体性抢劫事件,一些企业被迫暂时撤离。

由于刚政府控局能力有限,该地区安全紧张局势短期内无法得到更本性改变。

我国在上述三省从事经贸合作投资业务的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有增无减。

另外,不少发展中国家实行多党制,在民族矛盾以及西方势力的干预下,也容易出现短暂的动荡。

2.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经营产生严重影响其一,通货膨胀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物价快速上涨,导致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土地租金也水涨船高并严重影响企业运营,毛里塔尼亚某农场项目,由于没有对土地租金的快速上涨和该国对粮食最高限价的风险缺乏足够重视,导致该项目严重亏损,被迫放弃。

其二,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企业蒙受汇率损失。

如中国某水电企业在刚果(金)承包的一项工程,合同约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7元人民币,2013年7月笔者调研时的汇率为6.137,由此给企业造成两千多万美元的损失。

其三,行业周期影响企业业绩.以矿业为例,前几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快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或直接投资,但2013年矿产品价格低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效益,部分企业面临亏损的风险。

3.土地纠纷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一些发展中国家土地管理十分混乱,“一地多证”、“一地多主”现象时有发生,据当地媒体报道,某国民事纠纷中约80%涉及土地纠纷.我国企业在当地购买/租赁土地虽然均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但仍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土地纠纷案件发生,打官司亦往往是两败俱伤.如某中资企业与该国农业部签署合作协议,在农业部提供的2.5公顷菜地种植蔬菜和养猪,曾取得一定的经营效益。

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建议

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建议

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建议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出去”战略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央企业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

中央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于保证国家资源需求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央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其中出现的各类风险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尝试着对中央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标签:中央企业;走出去;风险;建议一、中央企业“走出去”现状“十一五”以来,中央企业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出发,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对外投资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境外经营的规模、效益大幅提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这期间,中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39%,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年均增长38.7%,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2%。

截至2011年底,中央企业境外资产总额3.1万亿元,营业收入3.5万亿元,实现净利润1034.5亿元,分别占中央企业资产、收入和净利润的11%、16.9%和11.3%。

目前绝大部分中央企业已涉及到国际化经营,其中建筑、军工、石油石化、商贸等行业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

到2013年底,中央企业境外经营机构逾3000千家,境外外籍员工20余万人,派驻人员近20万人,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分布在中东、中亚、非洲、南美、东南亚为主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央企业“走出去”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境外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目前,超过100家中央企业在境外(含港澳地区)设立了子企业或管理机构,纯境外单位资产和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境外业务已成为中央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纯境外单位利润总额迅速增长,四分之一的中央企业纯境外单位利润总额在集团利润总额中占较大比重。

中国五矿集团13.86亿美元收购的澳大利亚OZ项目,投资回报达到35%以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赞比亚等的投资,回报率也达到30%。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涉足跨国经营,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中国企业不仅要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变化,还面临着文化差异、法律制度、政治风险等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文化差异在跨国经营中,文化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习俗习惯等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对策一:建立跨文化管理团队中国企业应该意识到跨国经营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建立专门的跨文化管理团队,配备熟悉当地文化的员工,制定合适的管理政策和策略,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问题二: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政策法规以及政治局势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对策二:充分了解当地政治情况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之前,应充分了解当地政治环境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

建立政府关系网络,积极开展政治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确保企业的经营安全。

问题三:法律制度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很容易陷入法律纠纷,甚至因为违反当地法律而导致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对策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必须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标准,避免因为法律问题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建立法律团队,及时解决法律问题,确保企业经营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问题四:市场竞争跨国经营中,中国企业不仅要面对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还要应对当地企业的竞争,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对策四:加强市场调研和创新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加强对国际市场和当地市场的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前景与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前景与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前景与风险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也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走出去也意味着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市场的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从市场前景和风险两方面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情况。

一、市场前景1. 非洲市场非洲市场被誉为“下一个亚洲”,随着该地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加速,非洲的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参与度较高,其中大部分是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采矿业务的企业。

通过跨国投资和并购,中国企业也有望拓展在非洲市场的机会。

2. 拉丁美洲市场拉丁美洲拥有超过6.5亿的人口,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

除了墨西哥和巴西等大国外,许多小国家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这里,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主要是能源、基础设施和物流等领域。

随着中国企业在这一地区业务的不断拓展,拉丁美洲的市场前景也将不断增强。

3. 东南亚市场东南亚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门户之一。

这一地区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迅速增长的消费市场。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由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中国企业在这里的投资将有望获得更多机会。

二、市场风险1. 政策环境风险不同国家之间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风险。

特别是在政治不稳定、国家安全环境差的国家,企业在进入市场时需要更加谨慎,以避免政策风险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2. 文化差异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运营需要遵循当地的文化习俗,管理人员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

在一些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如中东和欧洲等地,中国企业的文化冲突和交流难度将增加。

3. 经济周期风险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周期不同,经济下滑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前景。

如果中国企业进入的市场正在经历衰退,企业的投资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遭受重创。

4. 资金风险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跨国市场中,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还需要具有足够的金融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

外部环境风险及防控措施

外部环境风险及防控措施

外部环境风险及防控措施一、国际政治风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政治风险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国际局势动荡、战争爆发、政权更迭等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严重的影响。

1. 风险描述国际政治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政府制裁等。

例如,中东地区的冲突可能导致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对涉及石油的企业产生直接的经济损失;又如,美国政府对某些国家实施制裁,导致企业无法与这些国家开展正常的商业贸易。

2. 防控措施(1)多元化市场。

企业应将市场拓展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降低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度。

(2)制定灵活的供应链策略。

当某一地区发生政治风险时,及时调整供应链布局,寻找替代的供应商和市场。

(3)建立紧密的政府关系。

加强与国家政府的沟通与合作,获取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和保护。

二、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都会对企业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1. 风险描述全球经济低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

另外,汇率的波动也会带来企业经营风险,特别是出口企业。

2. 防控措施(1)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经济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和预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市场定位、产品结构等,降低风险影响。

(3)合理布局资产。

分散投资风险,避免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

三、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是指地震、洪水、台风、暴雨等自然现象对企业活动和基础设施造成的破坏。

自然灾害风险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1. 风险描述各地区的自然灾害频发,冲击企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例如,地震会导致生产设备损坏、工厂停产,洪水会造成原材料和产品损失等。

2. 防控措施(1)地理选择。

在选址时要避免选择位于高风险地区的地点,例如洪水多发地区、地震带等。

(2)建立应急预案。

“走出去”的政治风险及其防范

“走出去”的政治风险及其防范

“ 出去” 走 的政 治风 险举 例
企 业 “ 出去 ” 临很 多风 险 。 走 面
比亚 的政 局 动荡为 例 , 国在 利 比亚 的 我
承包工程 合同金额18 8 亿美元 , 投资也
有 几千 万 美 元 。 利 比亚 发 生 动 荡 之 在 后 , 国2 家 企 业 的工 地 遭 到 袭 击 和 我 7
响, 致使部分投 资企业短暂停工。
善风 险防控 措施 , 充分利用政 策性保
“ 出去”的政 治风 险 防 范 ’ 走
采 取 风 险 规 避 和 风 险 转 移 措 施 对 防范 政 治 风 险非 常 重 要 的 。 际 上 国
险工具保 障海外 项 目安 全, 同时建 议
政 府 部 门加 强 对 “ 出去 ” 业 的 相 走 企 关 宣传 , 助企 业提 高风 险 意识 , 帮 有 效 保 护 中国企 业 海 外 权 益 。
出口信用保 险和海外投 资保 险。
很 高兴 参 加这 个座 谈会 , 面 我 从 下
目中 断。最 后 , 中国 企 业不 得 不 妥 协 ,
是 国际 通 用 的 帮 助 本 国工 程 承包 商 及
“ 出去”的政 治风险举 例及风 险防 走
范 பைடு நூலகம்方 面跟 大 家 进 行 交流 。
接 受 了调 低 的 电 价 后 , 目才 得 以 继 项
进行 了赔款 , 赔款金额3 多人民币。 亿 前述的埃及苏伊 士合作区的1家企业 2
也 在 埃 及 发 生政 治 动荡 之 后 集 体 向中
国信保公司投保了海外投资保险。
最 后 , 要 提 醒 “ 出去 ” 业 完 还 走 企
资 的 电站项 目, 当时作为政 府项 目得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与防范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与防范

风 险 、 安 风 险 、 境 风 险 、 工 风 险 等 诸 多 风 险 。 企 业 应 采 取 对 投 资 所 在 国政 治 、 济 形 势 作 出 正确 评 治 环 劳 经 估、 完善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 分 发 挥 自身 比较 优 势 、 建 境 外 投 资 风 险预 警 系统 等 手 段 加 以规 避 : 府 则要 充 构 政
蚕 重
中图分类号 : 7 . F2 9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5 4 (0 0 0 — 0 4 0 17 — 6 6 2 1 )6 0 1— 3
蚕 未


中国企 业 “ 出去 ”面临的风险 走
国的政策变化动 向 , 使企业及 时调整经营方针
( ) 治 风 险 一 政


r- '
中国企业“ 出去 ’ 走 ’ 的风险与防范 面临
王 才 举
呈苦

蚕 至
0 m
重 量

( 东北财经大学 津桥 商学院。 辽宁 大连 16 0 ) 6 0 1
要 : 国企 业 走 出 去将 面 临 政 治 风 险 、 资 决 策 风 险 、 资 风 险 、 率 风 险 、 营 管 理 风 险 市 场 中 投 融 汇 经
的税 收 、 司监管 、 管理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方 面的法 公 外汇 律、 法规或政策 变动 , 者 由于企业对相关政 策理 解不全 或 甚至错误 给企业投 资活动带来 的风险。 比如 俄罗斯2 0 06 年年 底出 台了关于整 顿批发零售市场经济秩 序 ,规范外 来 移 民就业等有关法规 . 规定 自2 0 年1 1 0 7 月 日起 , 从事零 售 工作 的外 国劳务人 员经 营 主体 的比例不 得高 于4 %, 0 自2 0 年4 1 0 7 月 日起 , 外籍务工人员不得 在商亭里 、 自由市

企业高层进出海外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企业高层进出海外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企业高层进出海外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企业高层进出海外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高层进出海外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以确保企业高层进出海外的安全。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高层进出海外的安全。

企业应该制定
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企业高层进出海外的安全管理要求,并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计,以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安全培训,使企业高层进出海外的人员能够掌握安全知识,熟悉安全
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安全保护,确保企业高层进出海外的安全。

企业应该安排专业的安
全人员随行,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企业应该制定安
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并定期对安全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以确保安全应急预案
的有效性。

总之,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以确保企业高层进出海外的安全。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实现全球化发展,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走出去的国别风险防范与评估

企业走出去的国别风险防范与评估

企业走出去的国别风险防范与评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好的经济发展机遇。

然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国别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市场情况和投资环境,准确评估其国别风险,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管控。

一、国别风险的种类国别风险是指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受到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由于政治关系的变化、政治制度的转变、政策变化或者政府干预等因素而导致的风险。

比如,在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定、法制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政治风险相对较高,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判,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情况、外汇管制、利率变动等因素而导致的风险。

在一些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经济风险会相对较高,企业需要对当地的经济环境进行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时机。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由于目标国家或地区社会稳定程度、民族关系、文化差异等因素而产生的风险。

一些社会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社会风险会相对较高,企业需要定期了解目标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方案。

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由于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法律执行不力等因素而产生的风险。

在一些法治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法律风险会相对较高,企业需要在投资前进行法律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5.文化风险文化风险是指由于目标国家或地区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因素而产生的风险。

在跨国投资过程中,文化风险很容易被忽视,但如果不合理应对文化风险,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经营成果。

二、评估国别风险的方法企业在进行国际化过程中,需要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国别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评估国别风险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情况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国家经济结构、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稳定性等因素,从而判断其经济风险。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政治风险问题浅析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政治风险问题浅析
环境 损 害 以及 资助 社 会 计划 , 内瑞 拉 计 划 对 石 油 生产 的暴 利 实 施 一 项 新 委 的税 收 办 法 。 另外 , 内瑞 拉政 府 宣 布 , 外 资 控股 或 独 资 的 石 油等 能 源类 委 把
三、 跨国经营政治风险防范建议
1 .强 化 跨 国经 营 风 险 意识
其 中政治风险是跨 国企业“ 出去 ” 中最严 重 、 走 过程 最不可 预测 的 风 险 本文分析 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政 治风险, 继而提出防范风险
【 关键词】 企业 海外投资 风险 冲突的非洲和中东地 区跨国经营 , 而当地的战争威胁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的最大风险。比如 2 0 0 3年的爆发的伊拉克战争迫使我国在伊拉克签署 的
企业收归国有 , 外资方不能控股。这使得在委内瑞拉投资石油等能源项 目
的外 国 公 司蒙 受 损 失 。 2 战乱 风 险 . 战 乱 风 险 是指 由于 东道 国 国 内或 周 边 地 区发 生 战 乱 或 存 在 战 乱 的 可
能性而给企业跨 国经营带来影响的风 险。 这类风险主要存在政局不稳定的
4 国际 干 预风 险 .
二、 跨国经营面临的政治风险 1征收风 险 .
征 收风 险是 指 出 于某 种 原 因 东道 国政 府 对 外来 跨 国公 司 实 行 的 没收 、 国有 化 的风 险 。上世 纪 5 0至 7 0年代 , 收 风 险较 为普 遍 。如 15 征 9 1年
所 谓 政 治 风 险 是 指 由 于 东道 国 的政 治环 境 发 生变 化 而 导 致 跨 国公 司
的正 常 运营 活 动 受到 影 响 , 并致 使 其 经 营 管理 绩 效 和 其 他 目标 遭 受不 确 定

浅谈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规模和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境外投资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本文旨在简要探讨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政治风险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政治动荡、战争、政策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对企业的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曾经发生在利比亚的政治动乱导致许多中国企业在那里的项目遭受重大损失。

为了防范政治风险,企业应该在投资前进行充分的政治风险评估,选择相对稳定的投资目标,并建立有效的政府关系,以便在危机时期获得政府的支持和保护。

经济风险也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重要风险。

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得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资金安全都面临着挑战。

国际市场的不景气可能导致销售下降和利润缩水,而国家货币的贬值则可能导致资金损失。

为了减轻经济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进行良好的市场调研和经济环境分析,选择具备较高发展潜力和较低经济风险的投资目标。

建立优秀的财务管理体系,适时采取风险对冲和投资多样化等措施也是必要的。

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常见的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商业规则差异巨大,这给企业的经营和合作带来诸多挑战。

语言不通也会阻碍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为了克服这些风险,企业应该注重跨文化培训和员工素质的提升,合理配置跨国团队和本地化运营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

法律和合规风险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中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存在差异,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可能面临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劳动法规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降低法律风险,企业应该委托专业的律师和咨询机构进行法律尽职调查,明确相关合规要求,并制定有效的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

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是一项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挑战。

企业应该在境外投资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保障投资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风险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种趋势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与风险,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应对这些挑战。

一、机遇1.市场扩展的机遇走出国门,中国企业能够进入全球市场,获得更大的销售机会和更多的利润空间。

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和欢迎度不断增加,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2.资源获取的机遇走出国门,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例如技术、品牌、人才等。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收购或合资,中国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品牌建设的机遇中国企业通过走出国门,能够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有竞争力的品牌,不仅可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选择意愿,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地位。

二、风险1.市场竞争的风险走出国门,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这些竞争对手可能拥有更大的规模、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强的品牌影响力。

中国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2.政治与法律环境的风险走出国门,中国企业要面对各国不同的政治和法律环境。

不同国家对外资的政策和要求各不相同,在外商投资、税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

中国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减少政治与法律环境带来的风险。

3.文化差异的风险走出国门,中国企业要面对各国不同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会给企业的沟通和运营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企业在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和成功率。

中国企业需要注重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以适应不同文化环境的需求。

三、应对策略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中国企业可以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外政治风险及其防范来源:《中国经济》杂志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7日16:13 作者:应奇益;叶自成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经营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承担商业风险,还必然要面临和承担许多国外政治风险。

1979年8月,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并进一步明确要求,要“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从2000~2004年,中国年批准海外投资企业的平均增长率为33.01%,比“九五”期间提高了12.35个百分点。

从2000年~2005年,年批准海外投资额的平均增长率为56.36%。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外投资呈加快发展趋势,规模持续扩大。

据商务部统计,2002~2007年,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597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60%。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最多,同时也是对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第二,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投资额量的大部分。

2006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70亿美元,金融类为12亿美元,占当年投资资金流量的39%。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65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投资248亿美元,占93%,2008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占85%。

第三,对外投资形式多样,行业分布广泛。

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学习借鉴了国际经验,既有通过收购兼并,也有与当地企业合资及第三国企业联合投资,代资承包工程等方式,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流向采矿业的有85.4亿美元,占40%;流向商业服务业的45.2亿,占21.4%,交通运输占13.8亿美元,占6.5%。

第四,一大批大型企业通过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在“走出去”过程中形成优势。

中石油、中海油、中远等一批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另据普华永道新近发布的调查报告测算,2009年中国海外投资交易达166宗,交易金额约335亿美元,为2008年的3倍,也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水平。

“走出去”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是,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去的行为,也产生了许多国外政治风险。

如何衡量国外政政治风险?关于“国外政治风险”的概念早已有之,西方银行投资时往往有“好”国家与“坏”国家区分,并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国家风险评估”理论,比如,美国人斯特芬?罗伯克(Stefan H.Robock)在1971年的一篇甚有影响的论文——《政治风险:识别与评估》中就指出,国际经营中政治风险存在于(1)经营环境中出现的一些不连续性;(2)这些不连续性难以预料;(3)它们由政治变化所带来的。

经营环境中的这些变化必须具有对某家企业的利润或其他目标有重大影响的潜在可能性时才构成“风险”。

杰夫利?西蒙(Jeffreg D.Simon)则在其1982年发表的《政治风险评估:过去的倾向和未来的展望》论文中认为“政治风险可视为政府的亦或社会的行动与政策,或源于东道国或源于其外,对有选择的或者大多数国外经营与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Jeffrey D.Simon认为,“政治风险可被视为政府的或社会的行动与政策,或者导源于东道国内或者导源于东道国外,对挑选的一批或大多数外国经营业务与投资产生反面影响。

”在国内,也有学者指出,国外政治风险是指“环绕某一国际项目或企业的设定经营结果(收入、成本、利润、市场份额、经营的连续性等)而可能源自于东道国政治、政策、亦或外汇制度的不稳定性的非市场不确定变化”,或指“在跨国经营的活动中,由于东道国政府政策的不稳定性以及干预经济的行为,导致该国外国投资者投资价值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者指“因东道国政局动荡、民族或宗教派别冲突、战争及各项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因素,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如何衡量国外政治风险也有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指出了四种比较具体的衡量国外政治风险的指标或指数,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四种:第一,宏观社会政治模型(The Macro-sociopolitical Models)。

MSP模型的核心是将政治不稳定解释成各种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及社会力量的综合作用。

第二,丁氏渐逝需求模型(The Ting Obsolescing Demand Model)。

此模型考虑了渐逝协议现象以及非工业化国家建立行业政策和投资管理体制的趋势。

这个模型认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速工业化并专注于经济发展。

因此,没收和国有化等暴力风险将逐渐变得罕见。

第三,政治制度稳定指数。

该指数旨在为政治风险提供一个定量分析框架。

它由三个分指数构成:国家的社会经济特征指数、社会冲突指数和政府作用指数,其中社会冲突指数有三个分量:社会不安定、国内暴乱和统治危机。

这些指数分别根据各类指标测定,从年鉴或政府文件等出版物中获得。

第四,政治风险指数。

政治风险指数动态考量不同国家经营环境的现状以及未来5年后和10年后的情况。

它先选定一套能够灵活加权的关键因素,再由专长于政治科学而不是商务的常设专家组对评估国家多项因素以国际企业的角度评分,汇总各因素的评分即得该国政治风险指数。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模式对这些国外政治风险的研究的对象,过去多以西方跨国企业的行为为主,现在则有了“中国企业的国外政治风险”的新案例。

与其他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相比较,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模式有其鲜明的特点和显著区别,表现在:(1)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是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

截至2007年末,中央企业OFDI存量占中国OFDI存量的比重超过80%,2006年,国有企业在对外直接存量中占到了81%。

OFDI的海外资产规模前10大企业均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2)资源能源寻求型和市场扩张式OFDI占较大比重。

截至2007年底,石油、矿产开采类OFDI存量占23.9%,商业服务类OFDI存量占25.9%,批发零售类OFDI 存量占17.3%,交通物流类OFDI存量占10.1%,制造业类OFDI存量占10%。

中国企业的OFDI具有较强的政策促动性,尤其是国企表现更为明显,还体现在OFDI的产业选择上没有显现我国的产业优势,在OFDI模式上过于单一。

(3)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外交部参与处理的各类中国人海外安全事件已超过30,000起。

截至2006年12月25日,至少有558名中国公民在海外被羁押(158人)或受当地社会动乱波及(400人);至少有37人在76起凶案(抢劫、偷盗、枪击)中丧生,至少有42人受伤。

在这其中,主要受冲击的人员都在大型国有企业,现将遭遇的主要政治劫持事件整理如表1。

(4)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主要领域集中在资源、能源和通信服务业为主,主要的投资金额均有几单集中的大型投资项目带动,其中包括像2008年中铝联合美铝收购力拓12%股权,工行55亿完成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等等,都表现出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占有主流地位。

据普华永道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进行海外“抄底”的企业中,主力军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

因此,国有企业控股或者参股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政治风险,更能说明中国企业国外政治风险的要义。

如何防范国外政治风险:中海油收购尤尼科案例分析在如何防范国外政治风险领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事件具有典型的意义。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

自成立以来,中国海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能源集团,形成了上游(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中下游(天然气及发电、化工、炼化、化肥)、专业技术服务(油田服务、海油工程、综合服务)、金融服务以及新能源等产业板块。

尤尼科石油公司(Unocal Corporation,以下简称尤尼科)是一家以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的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州,距今已有115年的历史,员工数量为6600人左右。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尤尼科目前业务包括北美和国际原油及天然气开采、物探、天然气及管网建设、贸易、采矿及房地产等业务。

其中原油及天然气开采业务是尤尼科的主营业务。

截至2004年底,公司总收入为82.04亿美元,净利润为12.08亿美元,公司总资产达131亿美元,在美国油气巨头中排名第九。

2005年1月7日,尤尼科挂牌出售,中海油计划出价130亿美元、全现金购买。

3月初中海油开始与尤尼科高层接触,并向尤尼科提交了“无约束力报价”。

尤尼科当时的市值还不到百亿美元。

但很快,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尤尼科股价迅速上涨,中海油内部对这一收购看法出现分歧。

在中海油意见还没有统一之时,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4月宣布以160亿美元加股票的形式收购尤尼科,收购计划包括25%的现金(44亿美元)、75%的股票交换,以及接收尤尼科的16亿美元债务。

6月10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批准雪佛龙的收购计划。

6月17日,美国联邦众议员查德?庞勃(Richard Pombo)和邓肯?亨特(Duncan Hunter)致函布什总统,要求以国家安全为由全面审议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计划。

中海油收购难度加大。

7月20日,尤尼科董事会决定接受雪佛龙公司加价之后的报价,并推荐给股东大会。

2005年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收购尤尼科的报价。

至此,这场长达8个月之久,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以中海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

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失利,主要是对海外政治风险估计不足。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目标企业所在国的政治障碍是竞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中海油提出收购案时,东道国美国的政治反应尤为强烈。

收购交易宣布后,在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的反对声音,甚至要取消或更改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程序。

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壮大,使视中国为强大竞争对手的美方感到无比担心和恐惧。

尤其是这笔收购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源行业,触动了美国人最敏感的能源神经,也很自然被贴上中国实施能源走出去战略的标签,这些都导致美国一些公众和政府机构的警惕。

美国能源部长、财政部长先后表示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要严格审查这起收购案。

接着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能源法案新增条款,要求政府在120天内对中国的能源状况进行研究,研究报告出台21天后,才能够批准中海油对尤尼科的收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