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样采集对凝血试验的影响因素
影响凝血检测的常见因素
影响凝血检测的常见因素凝血检测和其他血液检查相比,从样本采集到试剂的制备,其好坏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检测结果,而检测误差会导致误诊和错误的临床判读,可能对患者带来极大的危险,因此我们需要在检测时进行严格的质控管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一、病人差异因素1.饮食:富含维生素K对华法林有反作用(INR下降);2.月经、妊娠、绝经:不同的状态凝血功能不一样;3.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影响凝血和血小板功能;4.肥胖:促凝因子增加,纤溶功能减弱,AT和PC活性升高;5.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FVII抗原和活性升高;6.酒精:酒精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功能;7.年龄:许多凝血因子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8.性别:女性出血时间更长;9.血型:O型血的vWF和FVIII比非“O”型血活性低。
二、样本影响因素样本的质量最为重要,因此控制好样本的采集程序非常必要;样本采集的方法,抗凝剂的选择(类型和用量),样本的用量,样本储存复溶和稳定性都直接影响我们的检测结果。
1.静脉穿刺:正确:CLSI 推荐采用含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装置,如果使用注射器,需要使用小容量的注射器(≤20 mL),材质使用塑料或硅化的玻璃;根据采血量、病人的年龄、静脉的大小决定合适规格的针头,如果使用静脉留置管采样,首先吸取5mL血液润洗管道,减少肝素的污染(静脉留样针);错误:止血带压迫时间延长导致组织液渗出和溶血,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止血带使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使用注射器/针头会增加溶血和凝血的风险,抽血不顺利会影响结果;特别需要注意避免创伤引起溶血,小的针头会引起血小板的破坏和溶血。
CLSI推荐的采血顺序:凝血样本应该放在第二或第三管,顺序如下:血培养管普通血清玻璃管凝血样本枸橼酸钠抗凝管凝胶血清分离管/普通血清塑料管肝素管EDTA血常规管葡萄糖管2.样本管的混匀:正确:血液进入试管后,轻轻的颠倒混匀3到4次;推荐枸橼酸钠浓度 105 to109 mmol/L, 3.13% -3.2%;错误:不要使用试管摇床,混匀次数用力过猛或次数过多,容易引起溶血和血小板激活,产生气泡;其他浓度(3.8%)和其他抗凝剂(例如:草酸钙,肝素,EDTA)3.血液/抗凝剂比率:9:1抗凝剂量:1.85*10-3*(100-HCT)*血量标本量少于90%时,会影响APTT结果;标本量少于80%时,会影响PT结果;当充盈不足,血液/抗凝剂比例下降,导致结果假性延长,当充盈过度,血液/抗凝剂比例升高,引起结果错误或标本凝固。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各种因素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并做出分析与对策,使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大幅度的提高。
方法选取200例来本院参加体检的学生,抽取他们的血液作为血液检测样本,在不同的放置时间和离心时间以及是否溶血等环境下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的检验。
结果APTT、Fib 及TT值因标本放置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PT值不受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PT、APTT 值在一定程度上受离心时间的影响,TT及Fib值不受离心时间的影响。
结论在临床凝血检验时,标本放置的时间和离心时间影响检验结果,因此患者的血液标本应当即采即检,并且在离心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离心的时间与转速,防止出现溶血现象。
关键词凝血检验;标本;放置时间;影响因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在医学技术的发展上(如免疫学、生物学技术以及生物化学),并且伴随着各种精密仪器的使用(如高精度的凝血分析仪),临床应用时,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程度对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作为一种辅助指标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诊断中[1]。
凝血检验的项目逐年增多,其中常见的项目有APTT、TT、PT、Fib等,相应的,在临床诊断时,对于这些项目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精确度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而且各方面的因素均会对PT、APTT、TT、Fib的结果产生影响[2]。
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随机抽取200例本院体检人员的血液进行凝血检测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并且对实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从2014年7~10月来本院抽血体检学生的血液样本中随机抽取200例,所有的血液样本均是健康的血液样本,并且是在学生空腹且心情放松的状态下抽取的静脉血。
学生的年龄19~22岁、性别不限、身高150~175 cm、体重35~65 kg。
1. 2 方法1. 2. 1 检测仪器应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试剂和质控用品均应用配套产品[3]。
凝血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凝血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凝血测定主要用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各种凝血因子,用于凝血、出血及血栓疾病的诊断。
标本采集:(1)在进行标本收集之前,病人需保持良好的心理,预防副作用的发生,如情绪波动、过度锻炼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降低;(2)在采血时,应该尽量轻柔,以防止细胞破裂,导致凝血系统激活。
(3)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容器或者容器,能够有效地阻止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过度活跃,并且在进针时应该保持一次性成功,第1支注射器取实验用血,从而防止血液与抗凝药物发生混合,提高凝血检验的准确度。
(4)在进行采血操作时,要求一次性完成,以避免出现溶血现象。
(5)血液离心必须按照离心标准进行,即3000转/分,离心(10-15)分钟。
标本的存储以及运输:(1)采集的样本应该尽快放入专用的容器中,避免放置过久,导致pH值升高,从而影响APTT和PT的持续时间。
(2)建议在采集样本后2h以内进行样品提取,如果当前无法提取样品,应该把样品放入专用的容器中。
为了确保样品的质量,冷冻在-20℃的冰箱内,将需要存放较长时间的标本冰冻存于-80℃的冰箱内,冰冻的血浆融化时不能静置于室温中融化,应放置37℃水中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
(3)样品还应该在18-24℃之间尽快送检,因为过高的温度可以破坏血小板和活化因子,从而导致PT和APTT测试的结果变差。
为了确保凝血因子Ⅴ和Ⅰ的稳定,应将其置于4℃及更低的环境中进行保存,而且,保存条件不同,凝血因子的活性也将受到影响。
全血标本若在冰箱中储存4小时,会对正常受检者的凝血检查结果产生影响,但其他受检者不会受到影响。
标本凝固:采集枸檬酸钠抗凝标本后,处理期间,凝血功能会被激活,因为凝血因子提前发生活化反应,凝固时间会缩短。
离心标本后,凝块存在于红细胞层内,也可存在于血浆中。
凝血激活的标本若只生成颜色很淡的纤维蛋白凝块,可能只会在标本冻融后方会显现。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
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因素由于许多凝血因子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常温下易失活,而凝、止血又一个当复杂的病理过程,凝血四项检查在临床上对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鉴别、病情观察治疗检测预后判断和术前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此实验的因素具有特殊性,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应用的前提。
因此,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现将影响因素总结如下。
1样本因素①样本采集超过或不带划线部分;②未使用规定的抗凝剂(枸橼酸钠与血1:9)抗凝剂的比例及用量不准确;③血样有凝块、溶血、黄疸、脂血;④血样本混匀不当,剧烈混匀产生气泡;⑤使用塑料试管来收集血样;⑥采血器或储血管不洁,或受到污染;⑦患者服用抗凝药物。
2检验人员因素①对血样本离心时间和相对离心力选择不当;②未规定时间内对样本进行检测;③试剂复溶及预温时间不当;④试剂复溶时,稀释倍数不准;⑤实验人员对仪器操作方法不准确。
以上实验人员因素是引起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重要来源。
3试剂因素①试剂复溶时,稀释倍数不准或未使用I级试剂和厂家规定是稀释液;②试剂已被污染;③所用试剂超过了复溶后的稳定期。
不同厂家试剂的稳定性不同,尤其是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国际敏感指数(INI)的试剂影响较大。
以上试剂因素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未开启的试剂及干瓶复溶剂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确保试剂等符合测定要求。
冰冻保存的试剂不能反复冻溶,反复冻溶会使试剂中的因子失活而影响测定。
4仪器因素主要是仪器的校正、保养和维护不当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因此定时测试和校正仪器的性能,特别是对光源灯要定期检查、校正,避免因光源灯光学性能衰退对检测的影响,同时保持机械和光学附件的清洁。
以上影响凝血四项检测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为保证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有效、稳定性及准确性,除克服上述因素外,各实验室还应用各自的方法,对一部分健康人进行检测,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做好室内质控,同时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检验人员对仪器的原理、性能、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全面全面了解掌握,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
血液标本质量对血凝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
血液标本质量对血凝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6-22T14:41:07.1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5期作者:文海英[导读] 溶血、血量不足、脂血、没有及时检测,均会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检查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中医院检验科四川遂宁 629200)【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质量情况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期间出现溶血、血量不足、脂血、没有及时检测等问题的患者各50例,分别将其定义定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研究4组;上述患者均对血液标本进行再采集并确定不存在上述问题,分别定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对照4组。
对上述研究对象血液标本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各研究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溶血、血量不足、脂血、没有及时检测,均会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检查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使其明显异于真实值,使病情的诊断和检测质量受到干扰,因此临床工作中,要切实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各项操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并保证及时送检。
【关键词】血液;标本;质量;凝血功能;指标;影响【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330-02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于对出血情况或血栓性疾病进行判断[1]。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检测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对大出血、血栓、中风、休克等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的一个常规项目,能够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2]。
本文分析血液标本质量情况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现将研究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做如下汇报。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
血凝试验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关键词】血凝试验血凝试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测项目,血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指导临床正确治疗的保障。
作为血凝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抗凝治疗监测,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应用广泛。
由于凝血试验与一般的检验项目测定不同,其影响因素具有特殊性。
当其启动因子被某些因素激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极大误差。
因此,对于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掌握和了解影响血凝试验相关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血凝试验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样的采集与处理1.1 采血技术1.1.1 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
因为情绪紧张,剧烈运动会激活或干扰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溶酶原等成分。
1.1.2 患者应空腹。
进餐后,血中的乳糜微粒等将对血凝试验结果造成干扰。
1.1.3 采血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
因为组织液中会有丰富的因子Ⅲ,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凝血酶源的消耗,使试验结果偏低。
1.1.4 压脉带不应扎的太紧,压迫时间不应过长。
压力大及束缚时间过长可影响局部血液的浓缩和内皮细胞释放T-PA,后者可引起纤溶活动增强。
1.1.5 采血速度要适当,若太快易产生气泡,使纤溶蛋白原、因子V、因子Ⅲ变性。
因此,建议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
1.1.6 采血后要立即与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
NCCLS推荐使用带塞塑料或聚乙烯试管采血,因不带盖,血浆pH值升高,影响试验结果。
1.1.7 采血顺序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
朱忠勇报道[1]:PT血样采集顺序第二管、第三管与第一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TT的差异则无显著性(P>0.05)。
这可能与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过长有关。
因此,采多管血样时,血凝试验标本应取第一管。
1.2 标本运输、保存与处理标本应随采随测,如需运输,标本应在室温下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使PT、APTT结果降低,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血液一旦离体后即开始变化,随离体的时间不同凝血因子逐渐消耗,从而检测出的结果也不同。
影响凝血试验质量的因素
1 血 样 的 采 集 与处 理 1 1 血样 的采 集 采集 血样前 , . 患者应处 于平静 状态 , 情 绪激动 、 剧烈运动会 引起血 小板数 增多 , 小板 、 血 凝血 和纤
溶活性增强。采血的过程 中, 最好使用 大号针 头和 已加 有 定量枸橼酸钠液的专用硅化真空采 血管采血 … , 止血带 不 宜扎得过紧 , 压迫 时 间不超过3 为宜 , 0s 穿刺应 一针 见血 , 避免淤血 、 气泡产生 和外 源性凝血 因子进入 。不能直接从 患者 的输 液侧 取 样 , 这样 血液 被 相对 稀释 会影 响 实验结 果 。据报道采集血样 顺序 对 的测 定结 果有 明显 影响 : P T血样采集顺序第 2 3管 与第 1 比较差 异有 统计学 意 、 管 义 ( 00 )A T P< . 1 , P r则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P>00 ) 这 .5 , 可能与采血时止血 带束缚 时 间过 长 , 些凝血 因子及纤溶 某 因子活化有关 口 。 因此 , J 在采集 多管 血样 时 , 凝血 实验样 本应取第 1 。 管 12 抗凝剂的选择 IC . S H及 IT C H推荐使用0 19m lL .0 o / 枸橼 酸钠 液做 为凝 血因子检查 的抗 凝剂 , 因为枸 橼酸钠能 有效地阻止因子 V和 V I I活化 。血液 与抗 凝剂 的比例为 9 1 一般采18m 血与02m 抗凝 剂混匀 。由于不同患者 , . L . L H I C 不同 。 . 导致血浆量多少不一 , 游离 的 c 浓度 不同 , a 从 而导致试 验结 果异 常 J 。当被检 者 H T>5 % 或者 H T C 5 C <5 3 %采血量或抗凝剂用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 采血量 ( L m)
笔者根据近年 来工 作 中积 累经验 和文 献发 现血样 的 采集 、 抗凝 剂的 选择 、 样本 的制备 、 置与保存 、 剂 的选 放 试 用和保存 、 仪器 的使 用 和保养 、 术人 员的 素质都 是影 响 技 凝血试验质量 的重要 因素。本文 就影 响试 验的 相关 因素 加 以分析 。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因素。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0月,我院接受凝血试验患者340例,分析其凝血试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采血技术、血标本量、保存处理方法等均是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结论:加强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的规范性对于确保凝血试验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标签:血凝试验;血液标本;影响因素血凝试验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之一,是临床术前评估、多种疾病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手段。
由于血凝试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出现检验结果误差,影响临床诊断与治疗决策等[1]。
因此,积极分析影响血凝试验结果的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非常必要。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340例患者的血凝试验结果,旨在评估其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10月期间,我院接受凝血试验患者340例,其中,31例来自门诊部,309例来自住院部,男性134例,女性206例,年龄23-80岁,平均为(46.82±3.16)岁。
1.2 方法常规采集血液标本,以109mmol/L的枸橼酸钠按照1:9比例进行抗凝(即0.2ml抗凝剂+1.8ml血液),置于3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后,立即置入Sysmex CA-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中进行检测,试剂为仪器原装配套试剂。
样本测定前均进行了质控,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设置对比试验,即对于血液标本不足或偏多者,重新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直至符合标准。
从样本采集、处理、保存、运送、检验操作全程评价是否达标及是否影响检验结果。
2 结果本组340例患者初次检查有41例可疑检验结果不准确,经对比验证试验及原因分析显示均不合格,其中,18例(43.90%)为服药后采集标本,11例(26.83%)为抽血不顺利而反复穿刺获得标本,4例(9.76%)为标本采集量不足,2例(4.88%)标本采集量过多,2例(4.88%)为标本放置时间过长,1例(2.44%)为输液侧采集标本,2例(4.88%)标本凝血。
标本采集和处理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
标本采集和处理对凝血四项检验结果的影响临床实验室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除了按实验室严格的质量控制外,还与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检验标本有很大关系,一份送检标本合格与否,往往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
多数临床医生认为检验结果的及时性与可靠性由检验科来保证,而实际工作中导致检验结果质量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如患者个体的差异、仪器误差、操作者个体误差和采样送检是否正确等。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应注意标本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 、标本采集由于小孩、老人、烧伤、低血压休克等因素造成静脉血不易抽取,抽血时操作不规范,使标本中有肉眼可见的微小凝块,使PT、APTT、TT延长,FIB降低。
血液与抗凝剂未能充分混匀,也可以使标本中有肉眼可见的凝血块。
其原因为:往往由于工作忙,标本采集后未能及时处理,抽血时操作不规范,使标本溶血,造成PT、APTT缩短,TT延长。
血量与抗凝剂比例减少,造成PT、APTT显著延长。
长时间扎止血带、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造成血管损伤或组织因子进入血液。
造成检验结果波动的因素很多,而不规范标本采集送检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为了避免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造成不必要的抽血和复查,增加患者的负担,建议标本采集时,护士应加强责任心,以科学的态度采集及处理标本,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2 、标本的送检在实际工作中,标本送到实验室检验时,为了避免实验室由于本身某些因素造成的结果误差,我们建议:(1)加强检验人员的个体素质,不断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及现代的技术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检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对检验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2)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对检验中出现异常和某些阳性结果应主动及时与临床医生取得沟通,对临床有疑问的结果做到合理解释,尽职尽责地为临床抢救工作及手术等提供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
血标本采集对止凝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文章编号]1002-0179(2002)04-0546-01药品验收工作常见问题的讨论杨宁宁,许静,文世伟,袁雁苓(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四川成都610041;2.成都利康医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图分类号]R927.11[文献标识码]D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和新修订药品法的实施,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国家对药品这一特殊商品的外在和内在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药品的日常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此对这些问题作一讨论。
1有效期国家规定:由2001年12月1日后生产和上市销售的药品必须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不得生产、销售。
2001年12月1日前生产且已销售进入流通领域未标明有效期的药品,可使用至2002年11月30日。
而我们在药品验收工作中,发现依然有一定量的药品(尤其是低价普药)仍未标明有效期。
随着11月30日的临近,这一问题必将越来越突出,成为近期药品验收工作的重点。
2进口药品进口药品验收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进口药品所必须提供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上。
在验收进口药品时,还时时遇到所验药品的进口注册证已过期,或药品批号与检验报告书上所验批号不符合等情况。
另外因国家对进口药品的验收做了一些补充的规定,也造成了在验收中部分问题的出现,这些在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3药品包装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加大了规范药品包装的力度,对药品的包装,尤其是外包装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如规定了包装上有效期的表达形式,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在外包装上所占比例以及一些规定的专有标识(如外用、OTC )等等。
其中问题最普遍的是国家规定:“在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上不准印有与所包装的药品无关的文字和图案。
”而在验收的药品包装上,大量的产品还印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GMP 认证企业生产”和曾获奖情况等等文字图案。
在验收工作中应对厂家加以提醒,以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4内外包装在验收工作中,我们发现近阶段由于新药品法实施,一些厂商依照国家要求,在药品包装中补上了药品的有效期。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凝血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准确的结果对许多因素敏感。
本文旨在分析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通过文献回顾和分析,发现凝血检验结果受到患者因素、实验方法和前处理的影响。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质控措施、标准化实验流程和准确的前处理方法等对策,以提高凝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关键词:凝血检验、影响因素、对策、质控、标准化一、引言凝血检验是评估患者凝血功能和检测凝血相关疾病的常用方法。
然而,准确而可靠的凝血检验结果对许多因素敏感,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结果误差和不一致性。
因此,深入了解和应对这些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二、影响因素分析年龄和性别是影响凝血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龄不同的个体凝血系统的成熟度和功能可能存在差异。
新生儿的凝血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测定凝血指标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异。
而在老年人中,凝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如凝血因子合成和活性降低等。
此外,性别也可能对凝血指标产生影响,例如在女性出现月经期间和孕妇期间,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凝血功能可能发生调节。
疾病状态是另一个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重要因素。
某些疾病,如肝脏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干扰凝血因子的合成和功能,从而导致凝血过程的异常。
肝脏疾病会影响凝血因子的产生,可能导致凝血时间延长和血小板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可能导致抗凝机制紊乱,增加凝血风险。
用药情况也是影响凝血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可以直接影响凝血功能。
例如,肝素和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可以延长凝血时间,抑制凝血过程。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以阻断血小板聚集,从而影响止血过程二.实验方法凝血指标的实验方法和前处理过程对测量结果有重要影响。
首先,不同厂家的试剂和仪器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影响凝血参数的测量结果。
因此,选择经过标准化和验证的试剂和仪器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探讨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是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它们可以反映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和血液的生理状态。
在进行这些检验时,有一些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控制。
本文将讨论凝血检验和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1. 抗凝剂的影响:抗凝剂的添加可以延缓血液凝固的速度,因此会对凝血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可以在样本采集前与患者确认是否服用了抗凝剂,并相应地调整实验方法。
2. 血细胞比例的改变: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红细胞对于凝血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血小板数量较少或红细胞比例异常,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或凝块强度减弱。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及时发现血细胞比例异常,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血液凝块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温度下的凝血时间有所不同。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需要使用标准温度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标准化。
4. 样本采集和保存的方法:样本的采集和保存方法对凝血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样本采集时应避免气泡的产生,同时保持血液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并尽快进行检验。
在保存样本时,需要避免血液凝固和降解,例如加入抗凝剂或采用低温保存的方法。
1. 体位的影响:体位的改变会导致血液的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血常规的结果。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应在采集血液样本前确认患者的体位,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 采样时间的影响:血液成分在不同时间段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例如白细胞计数在早晨较高。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应在相同的时间段进行血样采集,以减少这种波动对结果的影响。
4. 操作技术的影响:血常规的分析需要技术操作,操作技术的不熟练或不规范会导致结果的误差。
为了控制这个因素,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凝血检验及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抗凝剂的影响、血细胞比例的改变、温度的影响和样本采集保存的方法。
在进行这些检验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探究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探究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发表时间:2018-04-26T11:16:28.5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作者:刘丹丹[导读] 进行凝血试验时需要对可能造成结果偏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154002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凝试验检验结果受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提升检验的准确性。
方法:我院对60例门诊和28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血凝试验,对结果可疑病例,由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回访调查。
结果:220例住院患者,有185例标本合格,合格率是84.09%;60例门诊患者,55例合格,标本合格率91.67%。
有30例不合格标本为标本量不足,占不合格总数的75%,8例偏多,占20%,2例凝块,占5%。
40例可疑标本回访显示,20例患者正常吃药后接受标本采集,占50%,2例标本长时间放置,占5%,10例抽血不顺利,占25%,8例无影响因素,占20%。
结论:进行凝血试验时需要对可能造成结果偏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影响血凝试验;因素分析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sults of hemagglutination test,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est an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Methods:hemagglutinat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60 outpatients and 280 inpatients,and the suspicious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by doctors and nurses. Results:22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185 cases were qualified,the qualified rate was 84.09%,60 outpatient patients,55 cases were qualified,the qualified rate of specimens was 91.67%. 30 cases of unqualified specimens were inadequate,accounting for 7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unqualified,8 cases,20%,and 2 clot,accounting for 5%. A follow-up visit of 40 suspicious specimens showed that 20 patients received the specimen collection after taking medicine,accounting for 50%,2 cases were placed for a long time,accounting for 5%,10 cases were not successful in blood collection,accounting for 25%,8 cases had no influence factors,accounting for 20%. 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links which may cause the result deviation should be controll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Key words:influence of hemagglutination test;factor analysis凝血试验是使用比较多的检验项目,也是比较重要的检验过程,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1],所以确保凝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影响凝血检验的六大因素
影响凝血检验的六大因素凝血测定主要用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各种凝血因子,用于凝血、出血及血栓疾病的诊断。
由于其反应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酶类检测,当其起动因子被某个因素激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极大误差,笔者通过临床测试,总结影响凝血检验的因素,报道如下:标本的采集1.采集血标本前要让患者应处于空腹和平静状态,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和神经紧张会引起血小板数增多、凝血和纤溶活性的增强;2.采血时,止血带不应扎得太紧或时间太长,因长时间结扎会使因子Ⅷ和组织纤溶酶源激活剂(t-PA)释放和活化。
注入血液不可太用力,以免血细胞破碎激活凝血系统;3.要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和塑料试管,以减少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进针要顺利,第1支注射器取实验用血,这样可以避免混入组织液,血液和抗凝剂要充分混匀,否则影响凝血检验的准确性。
标本的储存和运输1.标本采集后注入塑料或硅化的试管内,并且立即塞紧盖子,否则会有二氧化碳挥发,pH值增高,影响APTT、PT延长;2.要及早分离血浆,最好在2 h分离出来,对于当前不能做的标本,可将血浆分离分装在带塞子的塑料管内。
冷冻在-20℃的冰箱内,将需要存放较长时间的标本冰冻存于-80℃的冰箱内,冰冻的血浆融化时不能静置于室温中融化,应放置37℃水中轻轻摇动,使其迅速融化;3.标本必须在室温下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Ⅶ和因子Ⅺ,使PT、APTT结果缩短。
必须低温保存的标本要在4℃以下运送,以防止因子V和因子Ⅱ降解。
标本存放不同的温度或时间对凝血因子的活性会有不同的影响。
试剂的选择应用抗凝剂为0.109 mol/L的柠檬酸钠,它能有效地阻止因子V 和因子Ⅷ的活化,严格按照1:9的比例抗凝,当红细胞比容(HCT)>55%或<25%时,应按如下公式重新核算抗凝剂的用量,抗凝集量(ml)=0.001>检测试剂按照仪器的性能选用仪器配套的试剂,否则结果不准确,复溶的试剂最好是现用现配,否则复溶后放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暂时不用的试剂要及时放回冰箱内冷藏。
血凝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血凝检测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目的通过掌握和了解关于血凝检测的影响因素,为确保正确的临床治疗提供保障。
方法对血凝检测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严格执行正规操作要求,避免诸多不利因素的产生,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结论标本的采集与处理、试剂的使用、操作过程以及药物等其他因素均会对血凝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检验人员应掌握好熟练的操作技术,为临床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
标签:血凝检测;抗凝剂;影响因素血凝试验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检测项目,血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指导临床正确治疗的保障。
血凝检测影响因素很多,如样本采集、运送、保存;试剂的使用、复溶、预温及储存;药物使用、监控、参考范围的确定;检验人员的熟练程度、是否正规操作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检测结果误差。
检验报告正确填写或输入检验报告的复核,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对各种影响检测结果作以下分析。
1标本采集与处理1.1采血技术1.1.1患者处于平静、空腹状态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避免血小板、凝血因子的激活;止血带不应拉得太紧,最好不要超过5min,必须顺利“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
因为组织液中会有丰富的因子Ⅷ,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凝血酶原的消耗,使试验结果偏低。
采血液与抗凝剂混匀,不宜用力振摇,避免用力振荡破坏凝血蛋白;宜采用真空采血管,可颠倒混匀。
采血时有多管,宜采用第2管。
采血时不能有气泡,气泡会使纤溶蛋白原、因子V、因子Ⅷ变性。
1.1.2试管要求一次性注射器,硅化玻璃管,要求2mL血量规格。
1.1.3抗凝剂选用常用的抗凝剂是枸橼酸钠。
因为因子Ⅴ和因子Ⅷ在枸橼酸钠中稳定。
不宜使用EDTA-2Na、肝素、草酸盐抗凝。
肝素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的病人的监测。
而草酸盐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血凝仪的光电终点。
EDTA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且对因子Ⅴ保护性差。
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为1∶9,不严格控制比例会改变血浆的钙离子浓度而影响结果(要求血量与采血管标本的体积差要≤10%)。
影响凝血检验的六大因素你知道吗?刘艳萍
影响凝血检验的六大因素你知道吗?刘艳萍发布时间:2023-07-06T04:32:34.76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7期作者:刘艳萍[导读]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凝血检验主要是检查人体凝血功能有无异常情况,包含了凝血酶时间的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各种凝血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测定等。
凝血检验对于临床疾病诊断与指导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很多医院广泛开展此项检验,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精密度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一起说说影响凝血检验的六大因素。
一、标本的采集1、采集标本前,一定要叮嘱患者应空腹,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做剧烈运动,也避免神经过度紧张或情绪激动等,这些不良情况会使血浆成分发生变化,增加血小板数量,增强纤溶活性与凝血活性。
若凝血检验前,患者非常紧张或是做过剧烈运动等,要平复心态后稍作休息后,再采集血液样本。
2、标本采集量要准确,采集量太多或太少也会对检查结果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3、采集血液样本时,注意止血带的松紧度适宜,太松起不到暂时压迫静脉血管的作用,血管暴露不明显,难以准确穿刺采集血液;若捆绑太紧,血液注入太过用力,会使细胞破碎,激活凝血系统;若捆绑时间过久,还会释放过多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因子Ⅷ,增加其活性。
止血带松紧要适宜,才能保证凝血检验结果准确。
4、根据相关分析与测试,选择装有合适添加剂的真空血液收集管。
要注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不要反复穿刺,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甚至会出现严重的溶血问题。
血液收集必须保证样本干净,不要混入组织液等,避免影响凝血检验结果。
5、尽量避免在输液时采集血液,若必须采血,不要选择同侧肢体,在另一侧肢体采集血液样本,这样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
二、选择合适的凝血试剂试管质量必须合格,抗凝剂选择109mmol/L枸橼酸钠标准真空试管,枸橼酸钠可很好保护凝血Ⅴ因子,降低其活性。
注意血液与抗凝剂保持9:1比例。
如果患者红细胞积压超过55%或是低于20%,多会根据公式调整抗凝剂用量,公式为:抗凝剂用量(毫升)=全血量(毫升)X0.185%X{100-红细胞压积(百分比)},及时纠正患者抗凝剂使用量。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影响因素1.生活习惯饮食(例如动物肝脏类),吸烟、饮酒等也会影响检测;2.药物影响(1)华法林:主要影响PT和INR值;(2)肝素:主要影响APTT,可延长1.5~2.5倍(进行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尽量在药物浓度降低或者药物过了半衰期后采血);(3)抗生素:大剂量的抗生素使用可以造成PT、APTT的延长,有报道称青霉素含量达到2万u/ML血液时,可使PT、APTT延长1倍以上,INR值也延长1倍以上(有报道静点头孢哌酮舒巴坦致凝血异常的案例)(4)溶栓的药物;(5)输入脂肪乳类的药品可对检测结果干扰,遇到严重脂血标本可以通过高速离心来降低干扰;(6)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和噻氯匹啶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3.采血因素:(1)枸橼酸钠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通常为1:9,并充分混匀。
有文献报道,抗凝剂浓度的增加或减少都对凝血功能检测有影响,血液量增加0.5mL时可缩短凝固时间;当血液量减少0.5mL时可延长凝固时间;(2)一针见血,防止组织损伤,外源性凝血因子混入;(3)压脉带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min,压脉带压得太紧或时间太长,会因结扎使因子Ⅷ和组织纤溶酶源激活剂(t-pA)释放,注入血液太用力也会是血细胞破碎激活凝血系统。
4.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影响:(1)凝血因子Ⅷ、Ⅴ及其不稳定,随着放置时间延长,保存温度升高,凝血活性逐渐消失,因此血凝标本采集后1小时内送检,2小时内完成检测,以免引起PT、APTT延长。
(2)不能及时检测标本应分离血浆加盖冷藏2℃~8℃保存。
5.中/重度溶血、脂血标本发生溶血的样本具有与血小板第Ⅲ因子相似的凝血活性,可以缩短溶血血浆的TT、PT、APTT时间,降低FIB含量。
6.其他低温、酸中毒和低钙血症均可导致凝血酶和凝血因子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7.凝血结果异常就一定会出血吗正常人凝血功能的代偿能力强大,临床上,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凝血因子活动度大于正常的30%,凝血因子在正常水平的40%~50%时候,血小板计数不小于30×109/L.即使PT和APTT值有所延长,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凝血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
凝血检验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在凝血及出血、血栓等疾病诊断过程会应用到凝血检验,对比一般酶类检测来说,凝血测定反应的特殊性较为显著,一旦某一因素激活凝血测定的起动因子,一系列连锁反应就会随之引发,使得检测结果有较大误差存在。
那么凝血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具体请见下述内容分析。
标本采集第一,针对血标本进行采集的前期,对于患者来说,其保持的状态应以空腹及平静等为主,主要原因在于一旦患者存在较为激动的情绪、紧张的精神等现象,就会逐渐增多血小板数,最终增强凝血及纤溶活性。
第二,进行具体采血操作的过程中,避免存在止血带扎得过紧、时间过长等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一旦绑扎时间较长,就会释放和活化因子Ⅷ及组织纤溶酶源激活剂。
第三,在注入血液的过程中,避免有过于用力的现象存在,一旦用力过猛会导致血细胞出现破碎情况,此时凝血系统就会被激活。
第四,在标本采集过程使用的注射器及试管等应以一次性塑料制品为主,确保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活化现象得以有效减少,同时要保障顺利进针,第一支注射器取用的血标本主要用于实验,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组织液混入现象,同时还应该注意要充分混匀血液及抗凝剂,避免给凝血检验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
标本储存及运输首先,对于采集后的标本来说,应向塑料或硅化试管内注入,同时要把盖子立即塞紧,避免挥发二氧化碳,增高pH值的同时,给APTT及PT的延长造成影响。
其次,血浆的分离操作应及早进行,一般分离时间应以两小时内为主,而从当前不能使用的标本方面来说,在分离血浆的情况下,可向带塞子的塑料管内进行分装,之后在20℃的冰箱内进行冷冻保存;而对于需要长时间存放的标本来说,应在零下80℃的冰箱内进行冰冻保存。
对于冰冻的血浆来说,后续使用进行融化的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温室中静置融化的方式,此时需要在37℃水中进行放置,并且进行轻摇动操作,确保冰冻的血浆融化速度能够逐渐加快。
最后,标本的运送条件应以室温环境为主,主要原因在于低温会给血小板造成一定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样 采集对 凝血 试验 的影响 因素
嵇 淑玲
山东 省 莱 西市 人 民医 院 , 山东
【 关键词】 血样采集; 凝血试验 ;r; II P A r r T
dit.9 9 jin 10 o:0 36 /. s.0 6—15 .0 0 1 .0 s 9 92 1.0 4 3 文 章编 号 :0 6—15 (00 10 9 9 2 1 )一1 3 0 0 0— 0 1— 2
一
者, 应避免或尽量少使用非语言沟通 ; 于听力 下降的患者, 对 应面对患者 , 增 加 身体 语 言 的表 达 比例 。 32 5 注意沟通技术。护士要安抚关心老年患者 , .. 让其感到温暖和被 关 注, 对患者的反应及 时回应 , 耐心 听取 患者 的意见 , 对其合理 的要求及 时 满 足, 若不能满足 , 耐心 的给予解 释 , 应 以取得 患者 的理解 与合 作。①语 速 要慢 : 老年患者反应速度慢 , 在与老 年患者进行 沟通、 健康教育 时适 当减慢 语 言速度 , 说完一句话后给一定的时间让患者 反应 。②简短反复 : 在与老年 患 者 沟通 时 注 意语 句 简 短 , 次交 代 一 件 事 情 , 一 以免 引 起 混 淆 。 对 重要 的 事 情 要 反复 交 代 , 到患 者 理 解 和 接 受 记 住 为 止 , 要 时 , 用 书 面 记 录 或 告 直 必 可
一
起 血浆 成分 的变 化 ( 血 小 板 增 多 , 凝 和 纤 溶 活 性增 强 ) 故采 血 时应 尽 量 如 血 , 使病 人 松 弛 , 境 保 持 适 宜 温度 ; 最 好 空 腹 采 血 , 则 易造 成 脂 肪 血 , 脂 环 且 否 而 肪 血可 导致 A '" 长 。② 为 防止凝 血 因子 和 血 小 板被 激 活 , 使 用 塑 料 注 Pq 延 I 要 射器 和 硅 化处 理 的玻 璃 试 管 或 塑 料 试 管 采 血 , 在 一 般 提 倡 使 用 真 空 管 。 现 真 空管 采 血所 获 血 液 可 立 即 与 抗 凝 剂 接 触 , 利 于 止 血 、 血 方 面 的 检 验 , 有 凝 且 血样 无容 器 之 问 的转 移 , 少 了 溶 血 现 象 而 保 证 了 待 检 血 液 标 本 的 原 始 减 性状 , 使检验结果更接近人体 的真实情况。③通 常采用肘部较 明显 的静脉 取血, 止血 带 压 迫 时 间不 能 过 长 , 好 不 超 过 半 分 钟 , 最 以避 免 淤 血 和 血 液 浓 缩 。若 止血 带 结 扎超 过 2 n 大静 脉 血 流 受 阻而 使 毛 细 血管 内压 升 高 , 有 mi, 可 血 管 内 液与 组 织 液交 流 , 使 分 子量 较 小 的物 质 逸 入 组 织 液 。 有 试验 证 明 , 能 压 迫 时 问过 长 , 引 起 纤 溶 活 性 增 强 , 小 板 释 放 和 某 些 凝 血 因 子 活 性 增 可 血
莱西
2 60 66 0
强 。④抽 血 时 必须 一 针 见 血 。 注射 器 必 须 干 燥 , 血 和 注 入 试 管 不能 过 快 , 抽 12 方法: . ①观察血标本是否有凝块 ; ②观察标本量多少 ; ③观察标本 以免 产生 大 量 泡 沫和 溶 血 。 另 外 , 血 后 要 先 去 掉 针 头 然 后 才 能 将 血 液 徐 抽 有无溶血 、 脂血 。对原因不 明的标本 与采血护士 联系 , 了解患 者病史 、 用药 徐注入标本容器, 否则可能导致溶血 。⑤采 血后应立 即注入有抗凝剂的试 情况 及 采 血部 位 、 程等 情 况 。 过 管, 勿使血液在针管 中停留时间过长。⑥血液与抗凝剂必须充分混匀 , 一般 2 结果 . 应将 试 管 轻 轻颠 倒 数 次 , 不要 剧 烈 震 荡 , 防 溶 血 。 混 合 不 均匀 可 造 成 血 液 以 在 2 5份 标本 中 , 标本 有 凝 块 15份 ( 72 % )。 血 量 少 ( 凝 剂 相 凝固; 7 血 8 6 .7 采 抗 溶血可引起 F Ⅶ激 活 , P 、 m 缩 短。⑦抗 凝剂浓度及用 量应准 使 TA 对过 多 )6份 ( 30 % ) 其 他 如 脂 血 、 血 、 液 过 程 中 采 血 等 5 3 1 .9 , 溶 输 4份 ( 9 1. 确 。 国际 血 液学 标 准 化 委员 会 推荐 用 于 止 凝 血 试 验 的抗 凝 剂为 0 19 枸 .0M 6 % ) ( 表 1 。均 由护 士 血样 采 集 过程 中失 误 及保 存 时间 过 长所 致 。 4 ,见 ) 橼酸钠( 有利于稳定 V和Ⅷ , 有利于提高 A r监测肝 素时 的灵敏度 ) 其与 , 表 1 采血 所 致 实验 结 果 异 常原 因调 查 血液的容积 比为 19 这个 比例是基 于标本血 H T在正常范围内, :; C 但若标本 血的 H T异常增高或异常减低时, C 由于枸橼酸离子不能进人红细胞 内, 如不 标 本 有凝 块 采 血 量 少 其 他 总计 C 则 APT 抗 例 数百 分率 ( ) 数百 分 率 ( ) 数百分 率 ( ) 数 总标 本 数i 率 ( ) 调 整 适 合 不 同 H T的抗 凝 量 , 可 使 、 T 延 长 或 缩 短 。矫 正公 式 : % 例 % 例 % 例 分 % 凝剂用量 = .0 8 0 0 15×血量 ( 1 m )×(0 10一患者 HC ¨J T) 。目前 , 临床广泛应 15 8 6 2 7. 7 3 6 1 O 3. 9 5 4 1 6 2 5 9. 4 7 15 8 3 6 2. 3 0 用: j 员留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 , 这种采血管有利于标本转运、 贮存和减少二 次 3 讨论 . 污 染 , 对 于 一些 红 细胞 比积 异 常 的标 本 , 须 根 椐 患 者 的 红 细胞 比积 来 调 但 必 血 液 标本 采 集 、 抗凝 剂 用 量 、 器 和 试 剂 、 测 温 度 均 对 凝 血 试 验 的 准 仪 检 整采血量或抗凝剂用量 , 保证凝血试验 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⑧ 凝血试验 的 确 性有 重 要影 响 。临 床 上护 士 采 集 血 标 本 的 过 程 , 影 响检 验 结 果 准 确 性 是 标本应该即采 即送 , 从标本采集到 完成测定的时 间一般不宜超过 2 。离体 h 的重 要 因 素之 一 。 因此 , 确 采取 血 样 , 免 因 实 验 结 果 不 准 确 延 误 患 者 的 准 避 血液的凝血因子活性与离体时间长短 密切相 关 , 室温放置过久 会使凝血 因 诊 断与治疗 , 是试验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 子活性降低, r和 AP 结果延长。文 献报道 , P 几 即便将血浆放在 4 ℃冰箱 内 据分析, 血标本有凝块与以下因素有关 : 抽血不顺 利 ; 血液注入试 ① ② 保存 ,4小 时后 的 Ⅷ 因 子 活 性 也 仅 为 采 血 后 即 刻 实 验 结 果 的 5 ( 少 2 % 减 管后混匀不充分 , 使血标本未与抗凝剂充 分混匀 ; ③抗 凝剂用量 不足 , 不能 9 % ) 。因此血样贮存时问越短 , 5 J 所分析 的凝血因子保护越好 , 结果准确 螯合血中所有的钙 离子 , 法阻止血 液凝固 ; 血样误 注入普 通于燥 试管 无 ④ 性 越 高 。⑨ 应 尽 可 能避 免 在 输 液 过程 中采 血 , 为输 液 会 使 血 液 稀 释 , 而 因 进 中; ⑤注入血标本量过多 , 造成抗凝剂相对不 足; ⑥患者 血脂或血液 粘稠度 影 响结 果 。⑩ 创 伤 性或 留置 导 管 的血 标 本 不 适 宜 做凝 血 实验 。 高 , 液容 易 凝集 。血 中有 凝 块 导 致 凝 血 因 子 消 耗 过 多 是 引 起 凝 血 试 验 异 血
知 家 属协 助 患 者完 成 。
随着 医学 模式 由生 物 医 学模 式 向 生 物 一心 理 一社 会 模 式 转 变 , 理 也 护 由以病人为 中心转变为以人 的健康为 中心 的整体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多存 在固执 、 记忆力减退 、 反应相 对迟 缓、 分辨能 力差、 灵敏 度降低等特点 , 以 所 护 理 老年 患 者 时要 耐 心体 贴 , 解 患 者 在 想 什 么 , 要 什 么 , 面 掌 握 患 者 了 需 全 的 身 心状 态 , 用 各 种 有 效 的 沟通 技 巧 , 于 信 息 交 流 障 碍 者 , 运 对 可使 用 手 势 、 演示、 图片 等 沟通 促 进 互 动交 流 , 患 者 被 理 解 的需 求 得 到 满 足 , 极 配 合 使 积 治疗 ,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医学信 息 Biblioteka 医 疗论 坛 ME IA DC L肿 o MA 1 N R T0 N .0 00 01 21 ・3 01 ・ 0
疗、 护理、 吃饭时间 , 患者病情稳定 , 情绪平 稳 , 心态 良好 , 进行 沟通. 康教 健 育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愿意接受。 32 2 创造适宜的环境 。帮助患者采取舒适 的体位 , .. 光线 , 温度、 湿度 适宜 , 安静 , 有噪音。 环境 没 3 2 3 沟通前获得 患者的信任。理解尊重患者 : .. 在进行沟通 健康 教育 时首先要做到满足患者 自尊的要求 , 称呼要得 体 , 如某某 领导、 某某大 伯等 等, 使对方感到护士 的亲切。行为举 止应大方 得体 , 工作时 间必须穿工 作 服, 穿软底鞋 , 不得浓妆艳抹 , 佩戴首饰 , 语气应温 和, 言文 明, 语 动作迅 速敏 锐 而 不毛 躁 , 而给 患 者 一个 良好 的 印象 , 得初 步 的信 任 感 。 从 取 技术 操 作 : 护士 为 患 者进 行 各 项 操 作 时 应 准 确 、 速 , 如 静 脉 穿 刺 成 迅 例 功 率 高 , 药 快 速准 确 , 换 吸痰 吸氧 动 作 敏捷 , 救 及 时 准 确 等 等 , 样 就 会 进 抢 这 步增 加 患 者对 护 士 的 信任 感 。 3 24 选 择 适 当 的沟 通方 式 。评估 老 年 患 者 的 沟 通 能 力 , 择 适 当 的 .. 选 沟通方式。①语言性沟通 : 护士 得体 的语言对 患者有治疗 性的效果 。使用 礼 貌性 语 言 , 重 老 年患 者 的 人 格 。针 对 不 同 文 化 层 次 的 患 者 采 取 不 同 的 尊 语言 , 正确对待老年患者种种权 威思想 的表现 , 可能使患者 产生亲切感 , 尽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与紧张感 。②非语 言性沟通 : 括面部表情 、 包 身体姿势 、 语 言 的声 调 、 势 、 神 流 露 、 写 等 强 化 沟通 效 果 ; 于 视 力 差 的 老 年 患 手 眼 书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