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观测分析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为规范掘进期间围岩观测工作,对与围岩观测工作规定如下:第一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102条第3项规定煤巷、半煤岩巷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牌板上,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及评分办法》(2017)掘进标准化评分表中的第3项第1条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巷道进行顶板离层观测,并填写记录牌板;进行围岩观测并分析、预报。
第二条围岩观测以锚网支护的煤巷与半煤巷为主,观测方式采用顶板离层仪观测+围岩移近量观测。
第三条煤巷、半煤岩巷支护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从巷道开门点开始,每隔50m必须安装1台顶板离层仪。
位置误差不超过5m,综掘距迎头不大于10m。
顶板离层仪安装在巷道正中位置,误差不超过0.5m,横杆与巷道走向保持垂直。
巷道交叉点、大跨度区域、应力集中地段等处,必须增设顶板离层仪,具体位置根据顶板情况现场确定。
顶板离层仪深基点必须保证进入煤层顶板稳定岩层中(一般与锚索长度一致),浅基点布置在煤层中(一般与锚杆长度一致)。
第四条围岩移近量测点可设置在离层仪安装处,在观测点做好标记,采用十字布点法观测办法,主要观测两帮移近量及顶底板移近量,观测周期、记录与顶板离层观测同步。
第五条工区技术员为区队围岩观测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工区的围岩观测工作全面负责。
顶板离层仪的安装是否拖后、围岩观测测点布置是否规范、离层仪安装位置、安装质量等,由技术员直接负责,必须保证离层仪读数清晰,牌板填写的规范,生产科矿压组人员负责巡查监督。
第六条工区必须每月对围岩观测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与预测,形成《月度围岩观测分析预报》,应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顶板离层量、围岩移近量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如观测值变化较快出现什么时段、什么位置,支护形式对矿压的影响等。
(2)本月迎头地质变化对矿压的影响。
(3)压力显现采取的措施,如补打锚索、复棚数量等。
(4)下月预测分析。
每月3日前由工区技术员将上月围岩观测数据电子版(顶板离层量、围岩移近量)及月度矿压分析上报生产科邮箱(要确保数据真实,来自现场),每迟报一天,对技术员罚款100元(原始资料由区队保存)。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煤矿矿压观测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矿山压力的变化情况,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煤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矿压观测工作由矿长负责,成立矿压观测领导小组,负责矿压观测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和协调。
2. 矿压观测领导小组由矿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生产技术科、安全科、机电科、采煤区队、掘进区队等部门负责人。
3. 生产技术科设矿压观测小组,负责矿压观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矿压观测小组成员由生产技术科指派,并报矿压观测领导小组备案。
三、观测内容和方法1. 矿压观测内容主要包括:(1)巷道矿压观测:观测巷道顶板下沉、底鼓、两帮移近等指标,分析巷道围岩稳定性。
(2)支架工作阻力观测:观测支架的工作阻力,分析支架的工作性能和适应性。
(3)顶板离层观测:观测顶板与煤层之间的离层情况,分析顶板稳定性。
(4)煤壁片帮观测:观测煤壁片帮情况,分析煤壁稳定性。
(5)其他必要的观测项目。
2. 矿压观测方法:(1)人工观测:采用手工记录、绘图等方法,对矿压观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仪器观测:采用矿压观测仪器,如压力计、位移计、声波仪等,对矿压观测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传输。
(3)定期观测:根据矿压观测计划,定期对矿压观测项目进行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
(4)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临时观测。
四、观测计划和制度1. 矿压观测计划:矿压观测领导小组根据矿压观测内容和方法,制定矿压观测计划,明确观测项目、观测频率、观测时间等。
2. 矿压观测制度:矿压观测小组根据矿压观测计划,制定矿压观测制度,明确观测人员的职责、观测程序、观测数据的管理等。
五、观测数据的管理和应用1. 观测数据的管理:矿压观测小组负责对观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建立观测数据档案。
2. 观测数据的应用:矿压观测数据用于分析矿山压力变化情况,为矿压控制、巷道支护、安全预警等提供依据。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本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山的压力观测管理工作,确保矿山生产的安全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观测责任与管理机构第二条矿山的压力观测由有关部门负责,观测工作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
第三条观测工作的责任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组织和指导观测工作,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
第三章观测设备与资料管理第四条矿山应配备相应的压力观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五条矿山的压力观测数据应及时上传并保存,形成完整的资料库,以备查阅和分析。
第六条对于重要的压力观测数据,应及时备份,并逐步建立远程传输系统,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第四章观测工作流程第七条矿山的压力观测应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具体流程如下:1. 确定观测点位和观测时间,制定观测计划;2. 检查观测设备,确保正常运行;3. 进行现场观测,记录观测数据;4. 及时上传观测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5.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6. 定期进行观测数据汇总和分析;7. 上报观测报告,汇总观测情况;8. 根据观测情况,调整压力观测计划和措施。
第五章压力观测报告与通报第八条每月底,矿山应编制上月的观测报告,内容包括观测数据总结、分析结果、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等。
第九条矿山应及时将观测报告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按要求抄送相关单位。
第十条在遇到重大问题、异常情况和紧急情况时,矿山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通报,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应对措施。
第六章观测工作的管理与评估第十一条矿山应建立观测工作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岗位责任和工作流程。
第十二条矿山应对观测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观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十三条矿山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观测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第七章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
以上为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范本,仅供参考使用。
矿压观察分析制度
矿压观察分析制度
1、掘进工作面矿压监测
(1)每50m于顶板钻φ28mm钻孔,深6m,安设顶板离层观察仪。
每个巷道交叉点必须安设顶板离层观察仪;距迎头100m范围内,每天观测一次离层值,距迎头100m以外的顶板离层观察仪每月观测一次,并记录;
(2)锚杆锚固力检测抽样率为1%,每300根顶(帮)锚杆抽样一组(3根)进行检查。
不足300根时,按300根考虑。
抽测时只做非破坏性拉拔,拉拔加载至锚杆锚固力设计值的90%为止。
若有1根锚杆不合格,要在附近补打锚杆,并且再抽样一组(3根),再不符合要求,就必须向有关部室汇报并积极组织人员研究锚杆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锚杆预紧扭矩力检测每小班抽样,抽样率为30%,每根锚杆螺母预紧扭矩力都应达到150N·m,若其中一个螺母扭矩不合格,将其重新拧紧即可;若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合格,应将本班安装的所有螺母重新拧紧一遍。
要求:a、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装质量符合仪器是使用说明书
b、顶板离层指示仪编号管理
c、根据井下编号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台帐
d、每月进行一次数据分析、总结。
e、观测站内如出现数据异常时,及时向领导组反映,以便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2、回采工作面矿压监测
(1)、测试工具为单体液压支柱测压表。
(2)、超前支护段每20m处,在左右两边每10m设置一组单体液压支柱测压表;两端头支护各设置一组单体支柱测压表;工作面每架支架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各安设一组液压支柱测压表。
(3)、每天采集单体液压支柱测压表读数记录并分析数据,发现监测异常及时汇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三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标题: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一、引言矿压是指煤矿工作面及周围岩体在采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及变形形式,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煤矿矿压观测管理制度展开探讨,包括制度的目的、范围、内容、实施要求等方面,并就该制度的效果进行评估。
二、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目的1.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建立健全的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能够及时监测煤矿矿压情况,预测矿压演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2. 优化煤矿生产布局:通过对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可以对矿井及工作面的布设进行优化,减少矿压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益。
3. 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及时了解矿压情况,能够使矿工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范围1. 观测对象: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矿井及工作面。
2. 观测内容:包括矿压观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分析、报告等环节。
3. 观测人员:矿压观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四、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内容1. 观测设备的选用与维护:确保观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先进的矿压观测仪器并定期进行维护、校准和更新。
2. 观测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建立完善的矿压观测数据采集和记录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及时。
3. 观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对采集到的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应用,及时预测矿压演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4. 观测报告的编制与汇总:定期编制矿压观测报告,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岗位汇报矿压的变化情况。
5. 观测结果的评估与总结:对观测数据和报告进行定期评估与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并不断完善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五、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的责任制和考核机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责任和权限。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三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一、背景和目的煤矿的矿压观测是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并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
为此,我们制定了这个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以建立规范的观测流程和准确的数据记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矿所有矿井的矿压观测工作。
三、定义1. 矿压观测:指在矿井中对矿床岩石和矿体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的活动。
2. 矿压观测点:指矿井内布设的矿压观测仪器的位置。
3. 矿压观测仪器:指用于测量和记录矿压数据的仪器设备,如超声波测压计、应变计、应力计等。
四、责任1. 煤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制度。
2. 非矿压观测人员禁止擅自接触和操作矿压观测仪器。
3. 矿压观测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和维护矿压观测仪器,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矿压观测地点的巡视员负责定期巡视观测点,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五、工作流程1. 观测规划(1)制定矿压观测计划,确定观测周期和观测点。
(2)根据观测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并进行校准和验收。
(3)编制观测点设置图,确定观测点的布置和编号。
2. 观测操作(1)观测前,矿压观测人员应仔细阅读操作规程,并佩戴相关的安全设备。
(2)到达观测点后,清理观测点周围的杂物,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3)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观测仪器的启动、设置和校准。
(4)观测过程中,矿压观测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记录数据,并保持观测仪器的正常工作。
(5)如果观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观测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观测结束后,将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并填写观测记录表。
(2)矿压观测人员可以使用统计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生成报表。
(3)矿压观测人员应及时将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报告给相关负责人。
六、文件管理1. 观测记录表应按照日期和观测点编号有序存放,并定期整理和归档。
2. 观测记录表应保存至少5年,以备随时查阅和核对。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为加强矿井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管理工作,准确掌握采掘现场矿压显现围岩体挪移、变形规律,使矿压观测真正起到科学指导矿井采掘设计、巷道布置与采掘现场施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云盖山煤矿二矿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成立矿压监测领导小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副总、生产技术科科长成员:生产技术科分管采、掘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各采掘区队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领导小组下设矿压监测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兼任.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矿压观测的设计审批,组织开展矿压观测技术分析、优化支护技术方案;2、负责监督、检查、协调、指导矿井矿压观测工作和日常矿压观测资料的采集整理、总结分析和分析结果应用的管理工作.采掘工作面开工前,矿井生产技术科编制矿压观测设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在矿压观测过程中发现问题 ,与时修改完善.锚杆支护巷道矿压观测1.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内必须安装顶板离层仪 ,对顶板离层情况进行观测 ,并用记录牌板显示 ,以便与时掌握顶板离层变化 ,观测巷道支护质量,确保掘进与回采期间的安全;2.所有顶板离层仪应按安装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 ,并挂牌管理,牌版上应清晰表明顶板离层仪的编号、安装日期、初始读数、深浅基点位置、观测责任人等内容;3.顶板离层仪应安设在巷道的中部或者交岔点的中心位置 ,顶板离层仪间距普通为 30~50m,最前一个顶板离层仪距工作面迎头的距离以正常间距+20m ;巷道遇构造带、大断面〔宽 6m 以上〕与"丁字口〞、 "十字口〞等处应增设顶板离层仪;4.顶板离层仪深浅基点位置分别不低于锚索、锚杆的端头200mm,并在顶板离层仪牌板上明确标注具体位置;5.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法:用锚杆机在顶板上打孔至设计深度 .用专用安装杆将上部锚固器推至钻孔上部〔深基点位置〕 ,轻拉一下细钢绳确认锚固器已锚住 ,再将下部锚固器推至钻孔中设计监测位置〔浅基点位置〕 ,检查确认孔口套管组件连接坚固,然后将其插入钻孔中,确保两个刻度指示环挪移不受任何卡阻并确认孔口套管组件已固定在钻孔中 ,截去多余的细钢丝 ,将初始读数调 "0〞 ,并固定顶板离层仪,监测值准确性.6.巷道掘进期间顶板离层仪由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安装 , 并由施工单位安排人员负责观测和管理 ,确保顶板离层仪和牌板清洁、完好.巷道施工完毕进行移交时,连同记录牌板一并移交给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技术负责人应与时对接收的顶板离层仪读数、完好情况进行核查 ,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 ,并对离层仪牌板内容与时更新 ,继续做好离层仪监测与分析工作,每旬观测 1 次.7.顶板离层观测频度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 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技术员〔指定人员〕负责观测并记录 .正常条件下,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安装后,前 10 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旬观测 1 次;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出口 50m 内每天观测 1 次,50m 之外每旬 1 次;其他巷道每旬观测一次;8.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实行现场记录牌、记录本、记录台帐三对照制度.巷道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或者指定单位〕技术负责人对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数据〕要定期分析.如顶板离层仪安装后 10 天内顶板下沉量≥50mm、下沉速度≥50mm/d 或者安装后 50 天内顶板下沉量≥100mm、下沉速度≥2mm/d 时,必须与时向矿井矿压观测领导小组汇报,加强观测,随时分析,与时采取加强巷道支护措施,补打锚杆、锚索或者加密、加长锚索等措施.9.掘进巷道所有采用的顶板离层仪 ,从巷道施工到报废都必须实行全过程观测和维护.巷道顶底板与两帮移近量观测〔架棚、锚喷巷道〕1.测站布置:⑴掘进巷道开口 5mX 围内设置第一个,以后每 50m 布置一个巷道变形量观测站;工作面上下顺槽距切眼 50m 以内每25m 一个观测站、 50m 以外每 50m 一个测站〔原则是不和顶板离层仪布置在同一处〕 ,随工作面推采,与时增设巷道变形量观测站;工作面巷道因扩修观测站被破坏 ,扩修后应与时在原巷道观测站位置重新布站观测;⑵巷道变形量观测站采用十字布点法,布站时首先确定 4点,顶底板和两帮各一个〔不允许设在支护棚子上〕 ,两帮测点连线与顶板测点垂线相交且与巷道掘进方向垂直 .测点位置确定后,打眼楔入木楔并钉上测钉〔木楔长度:煤层中不小于 500mm,岩层中不小于200mm〕,挂牌管理;⑶两帮的测点距底板 1.5m ,水平布置〔当风筒、皮带与其它设施妨碍两帮测点布置时,可适当调整测点高度,但必须确保两帮测点水平〕 .2.观测方法:巷道围岩移近量采用钢卷尺或者其它测量工具量测 . 观测时,先自顶板挂垂球至底板〔或者设定位置〕 ,然后量取顶底板距离与两帮移近量,填写记录,并建立台帐,并记录巷道变形特征.3.掘进巷道变形观测站安装后前 10 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旬观测 1 次;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 50m 内每天观测 1 次, 50m 之外每旬观测 1 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技术员负责测站的布置、观测和记录,并定期将采集的监测数据提供给矿井技术部门,对采集的监测矿压观测数据与时进行分析和处理.4.当发现巷道围岩移近速度急剧增加或者向来保持较大值时 ,矿井总工程师〔或者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分析原因 ,并与时采取措施,并在观测记录注明.5.巷道进行移交时,连同记录牌板一并移交给接收单位 ,接收单位技术负责人即将对接收的移近变形站完好情况进行核查 ,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继续做好巷道移近变形观测管理工作.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内容: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煤壁片帮、冒顶情况 ,两巷顶板下沉量、巷道变形量、工作面与两道超前支护质量;分析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应力分布、两巷超前顶板活动规律等.1.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综采工作面支架最多每隔10 架〔初次来压前每隔5 架〕安装一组压力表、端头支架单独安装一组压力表,分别观测支架前、后立柱的压力〔初撑力和工作阻力〕;⑵观测:支架初撑力〔移架后观测〕、工作面高度,支架工作阻力〔移架前观测〕、工作面高度,采空区顶板冒落状况与支架安全阀开启率,并做好记录,按循环与时填入统计表中.采煤班不是正规循环时,各班均以移架为准,哪个班移架哪个班记录支架工作阻力和支架初撑力;⑶工作面初次放顶和正常回采期间,每班要对先后立柱至少观测 3 次,移架前、移架后各观测一次,根据循环安排在每循环中间观测一次. 当两次观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较大时,必须增加观测频次,随时掌握支架压力变化,同时向矿井有关部门汇报.每次观测后应与时调整红色指针,与黑色指针保持一致;⑷综采队应对矿压观测建立台帐并有数据分析资料,至少每旬对工作面支架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与时掌握工作面支架压力变化规律, 对特殊地点〔如构造带、老顶垮落前等〕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当两次观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较大时必须增加观测频次,并与时向矿井矿压领导小组汇报,随时进行分析,与时采取措施.2.综采工作面两巷矿压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工作面两巷单体液压支柱必须配备专用测压表 ,保证上下超前单体柱柱压符合规定 ,综采队在地面建立观测台帐并有数据分析资料;⑵观测站沿用巷道掘进期间的,在采煤工作面试生产前,生产技术科对原施工单位的巷道矿压监测资料审核后,移交综采队;⑶综采队应每旬对巷道内的巷道移近变形观测站观测 1 次、对超前支柱每班观测一次 ,并做好记录 ,与时整理数据 ,分析顶板压力情况,随时掌握超前支护情况,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⑷回采工作面两巷顶板离层仪与巷道移近变形观测站使用、观测、记录与分析方法如无特殊说明 ,参照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与巷道移近变形观测站相关规定;⑸综采队技术负责人每天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做出动态观测曲线,发现异常与时上报矿压观测管理小组,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提出针对性措施 ,报总工程师审批后实施.矿压观测数据采集要求:⑴矿压观测数据采集由区队技术员、班组验收员负责;⑵区队技术负责人和生产技术科主管矿压观测技术员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上报和存档;⑶矿压观测数据必须与时、真实,严禁做假,发现做假现象,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责任;⑷观测过程中发现仪器仪表损坏必须与时维护或者更换 ,确保观测数据准确有效.矿生产技术科每月对采掘区队观测采集到的数据与时进行整理、分析,编制采掘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内容:⑴工作面基本情况:工作面特征、支护设备、煤层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本月推进距离等;⑵工作面支架压力观测情况,按侧线分析一个月的变化情况,绘出变化曲线图;⑶工作面顶板破碎、冒落观测统计情况 ,工作面煤壁片帮、遇构造统计情况;⑷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包括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老顶周期来压步距和来压强度;⑸顺槽巷道变形、位移、顶板下沉观测情况与超前顶板压力活动规律等;⑹支架状况观测:包括阀组、立柱漏液更换情况、支架安全阀开启压力以与顶板来压对支架的影响造成支架变形、损坏等;⑺观测仪器仪表使用、维护与观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⑴巷道基本情况,包括:巷道设计长度、用途、断面大小、支护方式、规格、围岩性质等;⑵工作面顶板破碎、冒落和遇构造观测统计情况;⑶测点巷道顶板压力、离层变形量、围岩变形量观测情况;⑷测点巷道顶板压力、离层变形量、围岩变形位移量变化曲线图;⑸观测仪器仪表使用、维护、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等.巷道顶板离层仪、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观测与采煤工作面压力表的测点布置、安装和使用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每一个采掘工作面结束一个月内矿井生产技术科要编制出矿压观测工作总结;罚则⑴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技术员要加强矿压观测工作 ,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校检,保证不低于标准观测周期的 1/3 时间,低于标准周期的,每次罚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100 元.⑵施工单位负责顶板离层仪与巷道移近观测站的安装、维护、数据观测,并将观测数据记录在记录牌、记录台帐上 ,同时每月 5 号15:00 之前将记录台帐报生产技术科进行检查 .未与时上报记录台帐、记录台帐填写错误、未按时填写或者填写不认真的 ,每次罚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100 元.⑶顶板离层仪与巷道移近变形站必须按规定与时安装〔设置〕 , 凡未按规定与时安装〔设置〕的,每次罚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100 元.⑷顶板离层仪安装由施工队负责打眼 ,技术员严格按照安装要求安装.凡离层仪深、浅基点安装位置不合格,每次罚技术负责人和安装人员各 100 元,若安装眼未按设计打够深度,每次罚单位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各 100 元.⑸顶板离层仪安装后必须固定和调零并挂牌 ,确保离层仪有效监测顶板离层情况 ,并与时进行观测 ,每发现一处顶板离层仪未调 "0〞或者未固定,罚技术负责人 50 元,罚安装技术人员 100 元.未与时未按规定时间观测并填写牌板的,或者填写内容与实际不相符的,罚技术负责人 100 元/次.离层仪显示牌未面向行人道或者脏、含糊不清的,每处罚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50 元.⑹必须保护好顶板离层仪与其它矿压监测设施、设备,严禁人为破坏.离层仪或者监测设备被破坏的,每处罚当事人 100 元、罚责任单位 500 元;破坏离层仪牌板或者丢失的,每处罚责任人 100 元,罚责任单位 200 元.顶板离层仪使用一段时间后 ,若发现自然损坏时 ,与时汇报生产技术科,经现场审查确认后,与时采取补救措施.⑺顶板离层仪观测总结必须按时〔每月 1 日前,上报上月的总结分析〕送交生产技术科备案,否则罚技术负责人 100 元/次.本规定解释权归## 煤业##,自发布之日实施.1.综采工作面支架矿压观测记录2.采煤工作面巷道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3.采煤工作面巷道断面收缩观测记录4.掘进巷道离层仪观测记录5.掘进巷道收缩观测记录年月日班:.上巷通尺m 下巷通尺m 当班推进: m 煤厚:m测点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初撑力〔MPa〕前立柱黑红针针后立柱黑红针针工作阻力〔MPa〕前立柱黑红针针后立柱黑红针针距上次来压距离〔m〕煤壁片帮、冒顶情况采空区顶板冒落情况- 10 - / 18是否来压观测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采面推进距离〔m〕观测站距采面煤壁距离〔m〕深基点读数〔mm〕浅基点读数〔mm〕观测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工作面推进距离〔m〕观测站距采面煤壁距离〔m〕顶底板距离〔mm〕腰线上腰线下两帮距离〔mm〕中线左中线右工作面掘进距 离〔m 〕 点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观测时间年 月 日 〔初始观测〕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观测站距迎头距离 〔m 〕深基点读数〔mm 〕浅基点读数 〔mm 〕顶底板距离〔mm 〕工作面掘 进距离〔m 〕 腰线上 腰线下点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 点观测时间年 月 日 〔初始观测〕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两帮距离〔mm 〕 观测站距工作 面迎头距离〔m 〕中线左 中线右.锚杆拉力试验管理制度一、试验标准〔一〕各单位必须对本单位所施工的锚杆支护〔包括锚网带支护和锚网喷支护〕巷道的顶锚杆和帮锚杆分别进行拉力试验.〔二〕锚杆拉力试验,要求每 300 根锚杆至少检查一组,不足300 根时,按一组计,每组检查锚杆不少于 3 根,并现场挂牌进行管理.〔三〕巷道支护设计变更〔锚杆品种变化〕时 ,必须在变更开始位置检查一组锚杆拉力.〔四〕所选取的拉力试验锚杆,锚固时间必须在 30 分钟以上.〔五〕锚杆拉力试验仅做检验性试验 ,不做破坏试验 , 即φ22mm>125KN、φ20mm>105KN、φ18mm>85KN 后再也不加载 .若锚杆锚固力在未达到设计锚固力之前已经破坏 ,住手加载后,必须在该锚杆临近位置重新补打新锚杆.〔六〕试验时,作业人员现场将锚杆拉力计读数〔MPa〕直接填入附件 1 所示的《锚杆锚固力检查记录》相应表格中,其中锚杆拉力试验 "位置〞栏填写做试验的锚杆所在的钢带编号或者填写从测量控制点控制的进尺数 , 如"431# —— 433#〞或者"G8 点前 89m〞 .〔七〕试验结束后 ,各单位技术人员负责将锚杆拉力计读数〔MPa〕换算成锚杆锚固力〔kN〕数值,并填入《锚杆锚固力试验记录》相应表格中.〔八〕锚杆拉力计读数〔MPa〕与锚杆锚固力〔kN〕的换算可通过附件 2 《锚杆拉力计 MPa-kN-T 换算表》查得.〔九〕锚杆拉力试验由各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 , 《锚杆锚固力试验记录》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保存.〔十〕每月 1 日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将上月施工段巷道的《锚杆锚固力试验记录》报生产技术科.二、责任追究办法〔一〕每一个掘进工作面必须保证至少有 1 台锚杆拉力计,否则, 每次对单位队长、技术负责人处罚 100 元.〔二〕各单位必须妥善保管锚杆拉力计、高压胶管等 ,严禁挪作它用,否则,对责任单位负责人与技术负责人每次分别处罚 100 元.〔三〕不按时进行锚杆拉力试验或者对试验数据弄虚作假者 ,对责任单位技术负责人每次处罚 100 元.〔四〕不按时报送试验记录者 ,对责任单位技术负责人每次处罚 100 元.〔五〕月底工程质量评定时 ,施工单位没提供《锚杆锚固力试验记录》的,工程质量按不合格定级.附表: 1. 锚杆拉拔试验记录表2.锚杆拉力计 MPa-kN-T 换算表附表 1:工作面名称检测日期试验 X 围拉拔力拉拔力 设计值〔kN 〕〔kN 〕<kN>位置位置位置试验说明:试验结果:试验人员 附表 2:PPPFFF设计值 ×90%试验结果 备注拉拔力〔kN 〕 拉拔计读数 试验位置 施工单位 〔MPa 〕平均值审 核序号编号94.5 105231.MPa kN T MPa kN T MPa kN T1 3.3 0.33 16 52.7 5.4 31 102.2 10.42 6.6 0.67 17 56 5.7 32 105.5 10.83 9.9 1 18 59.4 6 33 109 11.14 13.2 1.35 19 62.7 6.4 34 112.1 11.85 16.5 1.68 20 66 6.7 35 115.4 126 19.8 2.01 21 69.37 36 118.7 12.47 23 2.35 22 72.5 7. 37 122 12.88 26.4 2.7 23 76 7.7 38 125.3 139 29.7 3.02 24 79.1 8 39 128.6 13.510 33 3.36 25 82.4 8.4 40 132 13.811 36.2 3.7 26 85.7 8.7 4112 39.6 4.03 27 89 9 4213 42.9 4.4 28 92.3 9.4 4314 46.2 4.7 29 95.6 9.8 441549.5530991045。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三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一、前言煤矿矿压观测是矿山生产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帮助矿山管理层了解矿山内部的地质构造与矿井巷道的稳定性,及时监测和预警矿山运行中的潜在矿压危险,保障矿山生产和职工安全。
本制度旨在规范煤矿矿压观测工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观测组织与责任1. 观测组织煤矿组织矿压观测工作应当成立专门的观测小组,由监测技术人员、地质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观测工作。
2. 观测责任(1)矿山管理层负责组织矿压观测工作,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并对观测结果及时分析和处理。
(2)观测小组负责具体的矿压观测工作,包括定期观测、数据录入和分析、预警和报告等。
三、矿压观测工作流程1. 观测计划制定矿山管理层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位置、观测频率、观测方法等。
观测计划要经过专家评审和批准后方可执行。
2. 观测设备准备观测小组应保证观测设备的准备充分,包括各类仪器仪表、传感器、电缆等。
3. 观测点布设观测小组按照观测计划,在矿井巷道和采煤工作面等关键区域布设观测点,并确保观测点的固定和稳定。
4. 观测数据采集与记录观测小组按照观测计划,定期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观测数据应具有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
5. 数据分析与处理观测小组应定期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数据比对和综合分析,判断矿山内部的矿压状态和趋势,并及时预警和报告。
6. 问题处理与解决观测小组应对观测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和解决,如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
对于严重的问题,应及时向矿山管理层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7. 观测报告观测小组应按照规定的要求编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数据、分析结果、预警和建议等。
观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矿山管理层,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和保存。
四、观测方法与仪器设备1. 观测方法矿压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测和远程监测两种。
现场观测是指在矿山实际运行中,通过人工观察、测量和记录等方式获取矿压数据。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4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科学应对矿井矿压风险,保障矿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矿压观测工作。
第三条矿压观测工作是指对煤矿及其井下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解读矿压状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的工作。
第四条矿压观测的目的是实时了解矿井的地质构造、地应力、岩体变形等情况,为矿山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条矿压观测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矿压观测的内容和要求第六条矿压观测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地质构造的测量和分析;(二)地应力的测量和分析;(三)矿压变形的测量和分析;(四)矿压状态的评价和预测;(五)矿压应对措施的提出。
第七条矿压观测工作应依据相关规程和标准进行,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矿压观测工作应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第九条矿压观测应从矿井的开工前阶段开始,持续进行到矿井废弃闭井为止。
第十条矿压观测工作应与采掘和支护工作相结合,及时调整采掘和支护方案。
第三章矿压观测的组织和管理第十一条矿压观测工作由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
第十二条矿压观测工作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施。
第十三条矿压观测工作应有专门的观测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第十四条矿压观测工作应设立专门的矿压观测组,由专业人员组成。
第十五条矿压观测组应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提高观测水平和技能。
第十六条矿压观测组应建立和完善有关观测记录和资料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矿压观测的数据和分析第十七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进行及时的采集、记录和储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进行分析和解读,提取有用信息,为矿山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第十九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按照相关规定上报,并保存一定的历史数据。
第二十条矿压观测的数据应与其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防范矿灾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矿压观测的应对措施第二十一条矿压观测结果显示矿压状态异常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1. 简介煤矿矿压观测制度是指为了监测和评估煤矿的矿压情况而建立的一套观测规程和制度。
它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及时掌握煤矿压力的变化趋势,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矿压观测的重要性矿压是煤矿工作面上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之一,其产生原因复杂,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矿压观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实时监测矿井状况通过矿压观测,可以实时监测矿井的压力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矿压危险点,为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2 评估矿井稳定性矿压观测结果可以提供矿井的稳定性评估依据,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防治矿压的措施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3 预测潜在危险性通过对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矿井的潜在危险性,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生产风险。
3. 矿压观测制度的内容矿压观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观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矿压观测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用,包括压力传感器、变形仪、温度传感器等。
同时,还应注意设备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准确可靠。
3.2 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点的布设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压分布规律进行合理布局,以全面反映矿井的矿压情况。
观测点的选取应遵循科学性、代表性和全面性原则。
3.3 观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观测数据的采集应定期进行,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观测结果,并绘制出相应的矿压观测曲线和图表。
3.4 矿压预警与应急处理根据观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矿压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以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4. 矿压观测制度的实施和改进矿压观测制度的实施应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基础,统一领导、实行责任制,确保各项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定期对矿压观测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5. 经验与教训总结在实施矿压观测制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综掘工区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综掘工区矿压观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综掘工区的安全生产,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保护企业的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综掘工区的矿压观测工作。
第三条矿压观测是指对综采工作面的矿岩运动情况进行定期观测、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矿压动态,为采煤作业提供科学指导和预警,以保证安全生产。
第四条矿压观测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实用、便捷”的原则。
第二章观测要求第五条矿压观测应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第六条矿压观测工作应按照规程要求进行,不得随意删除、篡改或伪造观测数据。
第七条矿压观测工作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观测精度和效率。
第八条矿压观测工作要提前进行周密安排,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三章观测组织与管理第九条公司应设立矿压观测组织,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第十条矿压观测组织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矿压观测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确保观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十二条矿压观测组织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信息,协同工作。
第四章观测方法和设备第十三条矿压观测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根据工作情况确定观测点位和频次。
第十四条观测方法包括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五条观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第十六条观测数据应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
第五章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利用第十七条观测数据应及时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备份。
第十八条观测数据应进行专业的分析和解读,确定采煤工作面的矿压情况。
第十九条观测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保密。
第二十条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责任人通报。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对观测数据的篡改、删除和伪造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十二条针对观测数据处理不当造成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三条本管理制度由公司负责解释和修改。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提高矿井安全是矿山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矿压观测作为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及时掌握矿井地质构造变化、矿压演化规律以及预测异常矿压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矿压观测工作,完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本《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2. 观测工作的任务与目标2.1 观测任务(1)掌握矿井地质构造变化情况,提供矿面气象与矿压关系的基础数据。
(2)监测矿井矿压变化,及时预警和预测异常矿压,防止矿压事故的发生。
2.2 观测目标(1)及时发现和监测矿井地质构造变化。
(2)提供准确的矿压数据,为矿井安全管理和工作面运营提供依据。
(3)预测异常矿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矿压事故的发生。
3. 观测内容与技术要求3.1 观测内容(1)地质构造观测:分析矿井地质构造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提供矿域、矿区和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图。
(2)矿压观测:记录矿压变化,包括矿井顶板、底板和煤柱的状况,提供矿压变化曲线和数据。
3.2 技术要求(1)地质构造观测:采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进行地质构造观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矿压观测:采用矿压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观测方法与流程4.1 观测方法(1)地质构造观测:采用综合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技术,包括采样分析、地质钻探等。
(2)矿压观测:采用矿压监测仪器,包括矿压传感器、采样仪等,进行实时监测。
4.2 观测流程(1)地质构造观测:确定观测点位,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探,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绘制地质构造图。
(2)矿压观测:确定观测位置和仪器配置,进行实时监测,记录矿压数据,制作矿压变化曲线。
5. 观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1 数据处理(1)地质构造数据的处理:整理地质调查和勘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地质构造图。
(2)矿压数据的处理:对矿压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制作矿压变化曲线。
5.2 数据分析(1)地质构造数据分析:分析矿井地质构造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提供矿床的地质规律分析报告。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矿井压力观测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压力观测工作。
第三条压力观测工作是指对矿井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矿井压力异常问题的工作。
第四条矿井压力观测工作由矿压观测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任务和职责第五条矿压观测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矿井压力观测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监督,确保矿井压力观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六条矿压观测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一)制定和修订矿井压力观测工作计划和制度;(二)组织和指导矿井压力观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三)定期检查和评估矿井压力观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完好,准确度高;(四)组织压力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五)制定矿井压力预警制度,并在发生压力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六)协助有关部门处理矿井压力异常事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七条矿井压力观测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矿压观测计划,实施矿井压力观测工作,并及时报告观测结果。
第八条矿井压力观测人员的职责包括:(一)按照矿压观测计划定时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矿井压力观测;(二)严格遵守矿井压力观测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观测仪器设备;(三)准确记录观测数据,并及时上报给矿压观测管理部门;(四)对矿井压力异常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并及时报告;(五)参加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第九条其他相关部门负责配合并支持矿压观测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十条矿井压力观测采用数字化监测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一条矿井压力观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矿井压力观测人员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第十二条矿井压力观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矿井压力观测操作规程,确保观测过程中操作的正确性。
第十三条矿井压力观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定时定点进行观测,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第十四条矿井压力观测人员必须准确记录观测数据,并及时上报给矿压观测管理部门。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模版(二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矿压观测工作,确保矿山地质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山生产单位开展矿压观测工作的管理。
1.3 定义1.3.1 矿压观测:对矿区岩体内存在的压力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的工作。
1.3.2 矿区岩体:指矿山开采区域内的岩石体。
1.3.3 矿山地质安全:指矿山开采过程中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矿山设施完好的状态。
1.3.4 矿山生产单位:指开展矿山生产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第二章矿压观测组织与职责2.1 矿压观测组织机构2.1.1 矿压观测组织机构由矿压观测管理部门、矿压观测实施人员和矿压观测数据分析人员组成。
2.1.2 矿压观测管理部门负责矿压观测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和相应的管理规定。
2.1.3 矿压观测实施人员负责具体的矿压观测工作,按照要求进行观测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数据采集。
2.1.4 矿压观测数据分析人员负责对采集到的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预警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2.2 职责分工2.2.1 矿压观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和管理规定,并落实到实施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
2.2.2 矿压观测实施人员负责根据矿压观测计划进行观测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并将数据及时上报给数据分析人员。
2.2.3 矿压观测数据分析人员负责对采集到的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预警,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第三章矿压观测设备与仪器3.1 矿压观测设备3.1.1 矿压观测设备应根据矿区岩体的特点和观测需求,选择适当的压力传感器、采集仪器等设备。
3.1.2 矿压观测设备应具备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3.2 矿压观测仪器3.2.1 矿压观测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合法的检定合格证明。
3.2.2 矿压观测仪器应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校准和检验,并保持仪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模版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井矿压观测工作的管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矿压观测工作。
第三条矿压观测是指对矿井中产生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的工作。
第四条矿压观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矿井压力异常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第五条矿压观测应当按照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矿压观测工作要与矿井生产工作相结合,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矿井安全生产。
第二章矿压观测机构第七条矿压观测机构是负责矿压观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的单位。
第八条矿压观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人员配备合理,具备相关矿井安全技术知识和观测经验;2. 设备完善,能够满足矿压观测的技术要求;3. 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流程。
第九条矿压观测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进行管理。
第十条矿压观测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和工作方案;2. 配备矿压观测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3. 进行矿压观测工作,及时监测矿井压力;4. 定期分析和评估矿压观测数据,提出风险预警和措施建议;5. 组织矿压观测培训和技术交流;6. 提供矿压观测数据和报告,以支持矿井安全管理决策;7. 对矿压观测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改进。
第三章矿压观测流程第十一条矿压观测工作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制定矿压观测计划和工作方案;2. 确定观测点位和观测参数;3. 配备观测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4. 开展矿压观测工作,监测矿井压力;5. 定期分析和评估矿压观测数据,提出风险预警和措施建议;6. 编制矿压观测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领导;7. 定期组织矿压观测培训和技术交流;8. 对矿压观测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改进。
第十二条矿压观测计划和工作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矿压观测的目标和任务;2. 观测点位的选择和布置;3. 观测参数的确定;4. 观测仪器设备的配备和维护;5. 观测频率和时间安排;6. 数据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和指标;7. 风险预警和措施建议的制定;8. 报告和交流的方式和内容;9. 培训和人员管理的安排;10. 工作总结和改进的要求。
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度
顶板离层数据分析
离层现象:顶板岩层发生离层的现象 离层原因:地质条件、采煤方法、支护方式等因素导致 离层观测方法:采用顶板离层仪等观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数据分析:对离层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顶板稳定性
巷道收敛数据分析
收敛数据采集:使用专业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方法、回归分析等手段 数据分析结果:根据数据变化规律,预测巷道变形趋势
掘进工作面矿压观测分 析预报制度
汇报人:
目录
Hale Waihona Puke 添加目录标题01矿压观测数据分析
04
矿压观测内容
02
矿压观测方法
03
矿压预报制度
05
矿压观测分析预报制 度实施要求
06
添加章节标题
矿压观测内容
围岩变形观测
观测方法:采用顶板离层仪、 收敛计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围岩变形观测的目的:监测围 岩变形情况,为掘进工作面提 供安全保障
矿压观测方法
围岩变形观测方法
围岩变形观测点的设置:在掘进工作面设置多个观测点,用于监测围岩的变形情况 观测方法: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对围岩变形进行定期观测,记录变形数据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警机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围岩变形问题
观测内容:包括顶板下沉量、 两帮相对位移、巷道收敛变形
等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整 理、分析,预测围岩变形趋势,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顶板离层观测
观测目的:监测顶板离层情况,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观测方法:采用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及时记录离层数据 观测内容:包括顶板下沉量、离层深度、离层面积等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顶板稳定性
煤矿矿压观测分析和处理制度
煤矿矿压观测分析和处理制度一、为加强井下顶板管理,及时预测、预报顶板活动情况,掌握顶板来压规律,确保支护有效,防止冒顶事故发生,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及考核评级办法》、《煤矿安全规程》,特制定本制度。
二、为了确保矿压观测分析和处理制度有效运行,特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矿压观测分析和处理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担任。
领导组构成情况如下: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各专业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科长、各区队队长成员:生产技术科矿压专业技术人员、各队技术员、三、矿压观测分析和处理领导组主要职责制定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所用仪器仪表、设备配备数量和维修检测资金计划。
组织实施矿压观测与支护质量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实施。
对特殊地点进行专项研究。
对采掘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富水区、破碎带等特殊地段,编制专门观测方案,进行矿山压力专项研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对特殊地点的顶板控制提出超前预防措施,严防重大顶板事故的发生。
仪器仪表,严格按照国家计量器具管理制度进行强检。
杜绝各类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对相关的矿压观测、支护质量监测技术资料、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
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规定使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必须对顶板离层进行监测工作,为了确保工作正常进行,特作如下要求:顶板离层监测仪监测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掌握顶板离层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式。
安装顶板离层监测仪,第一卡爪必须布置在巷道顶板的基本顶中,眼深不小于7米,第二卡爪安装在巷道顶板的直接顶中,深度不小于3米,安装在眼内的2个卡爪必须牢固可靠,眼口盘必须紧贴巷道顶板安装且牢固可靠,严禁触碰,防止掉下。
按规定时间进行观测,每次观测的数据必须及时填写在记录表上,并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巷道顶板下沉和顶板的离层情况,根据反应出的矿压,总结巷道顶板应力变化情况,为巷道支护提供依据,进一步改进支护参数。
矿压观测制度
矿压观测制度随着矿山开采的深入,矿山矿压问题日益凸显。
矿山矿压是指岩石在矿山开采作业中由于地应力重新分布而引起的压力变化。
矿压问题的存在给矿山安全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矿压观测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矿压观测的意义、矿压观测制度的重要性以及矿压观测制度的构建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1. 矿压观测的意义矿压观测是矿山工程中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1 预测矿山冒顶的风险通过矿压观测系统,可以实时收集矿山地质结构和地应力数据,为矿山冒顶的风险预测提供依据。
及时发现和预测矿山冒顶的风险,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工的安全。
1.2 优化矿山开采方案矿压观测数据可以为优化矿山开采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矿压观测数据,可以确定矿山开采的合理范围和速度,从而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矿山的开采效率。
1.3 科学管理矿山生产通过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为矿山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矿山的安全和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科学的矿压观测制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矿山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矿山生产的管理。
2. 矿压观测制度的重要性建立一套完善的矿压观测制度对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以下是矿压观测制度的重要性:2.1 实时监测矿山矿压矿山矿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实时监测来掌握矿压的变化情况。
建立矿压观测制度可以实时监测矿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矿山的安全开采。
2.2 提供科学依据矿压观测制度能够提供科学的矿压数据,为矿山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分析矿压观测数据,可以制定合理的矿山开采方案和矿山管理措施,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2.3 促进矿山安全文化建设建立矿压观测制度可以促进矿山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矿压观测制度,工人们能够了解矿山矿压变化的情况,增强矿山安全意识,提高对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3. 矿压观测制度的构建要点为了确保矿压观测制度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以下是矿压观测制度的构建要点:3.1 确定观测点位和参数在矿山中合理设置观测点位,通过观测点位采集矿压数据。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范文一、目的与依据煤矿矿压观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煤矿的矿压情况,预警矿井的安全状况,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此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煤矿安全生产标准以及煤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煤矿,包括井下和地面的矿压监测工作。
三、内容和要求1.矿压观测的周期根据煤层的压力变化情况,矿压观测一般分为日观测、周观测和月观测。
具体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至少不低于一个月。
2.观测内容(1)测量工作面的巷道瓦斯压力;(2)测量工作面的煤尘浓度;(3)检测煤层的地应力和煤岩体变形;(4)观测工作面的矿压变化情况;(5)观测巷道的不均匀沉陷情况;(6)观测巷道的顶板冒落。
3.观测方法和工具(1)煤矿矿压观测一般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通过安装传感器和仪器设备来获取矿压数据;(2)常用的观测工具包括煤层应力仪、煤岩体变形仪、巷道沉陷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4.观测负责人和团队(1)每个矿井应设立矿压观测负责人,负责统筹矿压观测工作;(2)观测团队应由专业的矿务人员、矿科技人员和检测人员组成,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5.观测记录和报告(1)观测记录应详细记录观测时间、地点、观测结果、观测设备的使用情况等;(2)观测报告应每次观测后及时编写,记录观测结果、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解决方案;(3)观测报告应及时上报,有需要时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讨论和研究。
6.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1)观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矿压的变化趋势,并制定相应的措施;(2)观测数据可以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7.制度的执行和管理(1)矿压观测制度应得到煤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确保相关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来执行;(2)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观测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3)制度的执行情况可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附则本制度的具体细节可以根据不同煤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但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煤矿矿压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5篇)
矿压观测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满足矿井生产管理需要,成立清水营煤矿矿压观测领导小组,配备技术人员及兼职观测工,建立健全观测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仪器仪表,负责收集各区队上报的矿压观测资料并认真分析、归纳、总结(数据变化大时及时分析总结)。
2.生产技术科结合实际情况,对开采的主采煤层进行顶板分类,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防止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对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机道、放顶线等部位加强观测,做好数据分析工作。
3.生产技术科应对工作面来压周期、来压步距、最大来压强度、顶板最大下沉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并就巷道支护强度、支护方式、工作面推进速度提出合理性意见和建议,同时将结论报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必要时由矿总工程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矿压显现规律,为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和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各区队成立以技术副队长为组长的基层矿压观测领导小组,报生产技术科备案,并根据规定参数、采集周期及时采集矿压参数,每月月底编制矿压分析报告报生产技术科。
5.矿压工程观测原始数据和参数必须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
6.生产技术科根据各区队所报数据及工作情况随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____%。
7.矿压观测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应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8.所有上报数据必须采用标准表格填写,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监测表格详见生产技术科下发表格。
9.巷道移交时由生产技术科监督,生产技术科与施工区队双方技术负责人负责将矿压观测资料与其它内业资料一并移交。
二、采掘现场矿压观测管理办法1.正常情况下,新布置测点前____天每天由技术副队长或技术员对测点数据采集一次,超过____天后,测点每____天观测一次。
2.遇巷道压力、围岩位移量变化较大时,区队必须每班指派专人进行监测并收集相关矿压参数,突变情况下及时向生产技术科和调度室汇报。
3.正常情况下,在掘巷道每隔____米布置一组观测点;在一些特殊地点(交叉点、贯通点)或特殊变化巷道点(巷道压力、围岩位移量变化较大等地点),经生产技术科认定后布点进行观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阳煤矿矿压观测管理制度
一、掘进巷道矿压监测管理制度
1、掘进科要不定时对所有锚网巷道进行锚杆锚固力、预紧力的抽检,观测表面位移测站和顶板离层仪读数。
并根据施工现场做好锚网巷道矿压报表(包括锚杆锚固力、预紧力抽检情况,表面位移测站、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每周不少于一次,经科领导审核批准后,上报专业矿长或矿总工程师审批,然后下发到施工单位,有利于指导生产。
2、施工队组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搞好矿压监测,设置记录台帐(包括锚杆锚固力、预紧力抽检情况、顶板离层仪变化情况),设专人管理记录,做好监测记录,观测数据必须现场取得,真实有效。
3、安装离层监测仪时,采区技术员、现场工作人员协助组织安装,并测试初始数据。
4、施工队组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安设顶板离层仪,每个顶板离层对应必须安设表面位移测站,观测巷道变形量,严格按规定进行观测及记录。
5、离层指示仪安装时应尽量使深浅测筒读数为零,正常误差不充许超过±5mm,精确到1mm。
6、离层指示仪孔深严格按规程规定执行,离层指示仪孔必须保证铅垂顶板打设,以保证离层指示仪安装后测绳自然下垂。
7、离层指示仪深浅部测筒不得被网片、风筒绊住,影响顶板离层监测。
8、掘进工作面依据顶板离层数据进行顶板管理,离层值在超过50mm毫米时,要停止掘进,对该离层仪前后20米范围内部打锚杆或锚索;离层值大于100毫米时,及时汇报生产科及矿总工程师,制定相应加固措施,加强顶板管理,必要时由设计人员重新进行巷道支护设计。
9、要定期对巷道支护情况进行检查,班组长每班进行检查,发现有顶板下沉量增加、两帮移近量加大及锚杆支护失效时必须及时汇报掘进科。
10、队组必须制作专用的锚杆扭紧工具,不得使用检测工具作为施工工具。
11、掘进期间矿压监测仪器和施工必需的张拉设备(包括锚杆拉拔仪、力矩扳手、锚索张拉仪、锚杆角度检测仪等)正常使用,确保完好和正常使用。
12、锚杆按规定做拉拔试验和扭矩试验,并做好记录。
13、锚杆拉拔仪使用后及时装箱,严禁巷道中乱扔乱放。
14、矿压监测仪器要装在专用箱内,并对仪器进行妥善保管。
15、施工队组对矿压监测设备进行日常监测和维护,发现监测异常及时汇报掘进科,并采取相应措施。
16、施工单位定期清洗顶板离层仪刻度管上的灰尘,保持顶板离层仪刻度管的干净清晰。
二、矿压仪器仪表使用管理制度
1、矿压仪器管理实行交旧领新制度。
2、矿压仪器验收必须依据计划及合同进行验收,数量及型号要匹配,并且全部进行现场试验,达到标准方可签字。
设备入库必须有详细的记录。
3、矿压仪器发放必须由掘进科与队组人员现场试验完好后,双方在发放记录上签字发放。
4、矿压资料要进行存档,长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