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14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2003年4月9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发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
以培养综合实用能力为主 重在听、说
个性化 多地点 文化性 正确性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5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 素在外语教学中具有特 殊意义。《大学体验英 语》注意语言材料与文 化内容的融合,注意对 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与 学习,专门设计的“文 化沙龙”模块就是其特 点之一。
图片资料丰富
《大学体验英语》有大 量与主题相关的启发性 强的图片,为语言学习 提供了形象的立体的训 练情景,加强了学生对 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实际 体验。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整合教学资源 做好与中学教学的衔接 开发不同层次的教学软件 改革测试体系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
成 功
体 验 英
语
源 自 体 验
体 验 成 功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大学体验英语》名字的由来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大学体验英语》的构成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及大学体验[1]
理解能力向表达能力转变
从培养“读听” 理解能力向“说写”表达能力转 变
造成所谓的“哑巴”英语的根本原因不全是微观教学 的,而在更大程度上是宏观环境的不开放。 一旦有 了客观的英语口头交际的需求,大学外语也能培养出 了国家所需要的“听说”尖子。
温州高校大学英语提高、发展阶段课程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第18卷第3期2018年9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18 No.3温州高校大学英语提高、发展阶段课程建设的调查与分析据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阶段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1]。
201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再次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并强调“提高目标是针对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确定的,发展目标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纪翠萍(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DOI: 10.13669/ki.33-1276/z.2018.0602018-01-12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1431003)纪翠萍(1977—),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化研究.[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摘 要] 为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更高阶段的教学目标,对温州地区3所高校大学英语提高、发展阶段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提高、发展阶段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高校应参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改变学生的应试学习思维,开发具有特色,开放、动态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质,建设符合不同类型高校实际需求的大学英语提高、发展阶段课程。
[关键词] 温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图分类号] H3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326 (2018) 03-0087-05Survey 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Construction at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Stages in Wenzhou’s UniversitiesJI Cuiping(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Abstract: To better meet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at high-advanced stage, thisresearch conducts a survey on college English course construction at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stages in Wenzhou’s three universiti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urrent courses cannot meet students’ needs. Therefore, with reference to Guidelines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iversities in Wenzhou should change students’ examination-oriented learning, develop characteristic, open and dynamic course system, improve teachers’ qualities, and construct courses which can meet actual needs of various types of universities.Key words: Wenzhou; Universities; College English; Course construction; Guidelines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的特殊需要以及部分学有余力学生的多元需求确定的”[2]。
大学英语课程分类分级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分类分级综合改实施方案一、改目标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满足各阶段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全面启动基于分类分级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构建以信息技术、在线学习为载体,以英语语言技能英语文化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为内容,以多元评价为手段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不断改教学方法,推进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与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基本理念强调应用性大学英语教学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作用的主导性和教学方式的实践性。
其基本理念是:因材施教,按需学习,强化能力,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地方社会经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基本原则(一)因材施教原则。
为具备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不同进度的大学英语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以满足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并重原则。
充分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切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加强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学分设置根据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我校非艺体类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共设14学分,其中通识英语课程10学分,拓展选修类课程4学分;艺体类师范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共设10 (4)学分,其中通识英语课程10学分,艺体类非师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共设8 (4)学分,其中通识英语课程8学分,完成通识英语课程即完成《大学英语》学习任务,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选修拓展选修类课程且最多选修4学分。
五、分班与管理(一)分类分级(第一学期)。
根据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将其编入A班(高级班)和B班(普通班),艺体类专业学生编入为C级班。
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非专业类数学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非数学专业类大学本科生的数学素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与工作能力的训练,本轮非数学类改革指导思想为:守正创新,协调发展。
即在坚持被长期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的正确教学内容、方案和体系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革思路1.通识教育课程:基于调查研究,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完善并建设该类课程。
2.通修课程:《大学数学》的教学可以分为下列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学数学E:三个学期(6学时/周)共计12个学分。
(1)课程名称:微积分Ⅰ,(第一层次Ⅰ,6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一元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
(2)课程名称:微积分Ⅱ,(第一层次Ⅱ,6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多元微积分学、级数、微分方程初步。
(3)课程名称:线性代数,(第一层次Ⅲ,4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矩阵、线性(空间、方程组、变换)、欧氏空间、二次型。
第二层次:大学数学D:二个学期(5学时/周)共10个学分。
(1)课程名称:微积分Ⅰ,(第二层次Ⅰ,5学时/周,5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一元微积分学、多元微分学。
(2)课程名称:微积分Ⅱ,(第二层次Ⅱ,5学时/周,5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多元积分学、级数、微分方程初步。
第三层次:大学数学C:二个学期(4学时/周)共8个学分。
(1)课程名称:微积分Ⅰ,(第三层次Ⅲ,4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一元微积分学。
(2)课程名称:微积分Ⅱ,(第三层次Ⅱ,4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多元微积分学。
第四层次:大学数学B:一个学期(4学时/周)共4个学分。
温州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管理办法
温州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课程教学大纲是落实专业培养方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为贯彻《温州大学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温大行政[2014]269号),规范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制(修)订原则第二条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要求,适应学生能力发展,适合课程结构及教学安排的整体需要,并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强化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发展趋势,注重吸收各学科最新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第四条强化能力、方法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研讨式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加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知识点。
第五条充分体现学校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体现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第三章基本内容第六条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般专业)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含中英双文)、课程代码、总学时、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适用专业、开课单位、开课学期等。
2.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写明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在学科体系中的基本地位及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课程与培养标准的对应关系,以及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课程基本要求。
4.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5.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尽量选用获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以及有特色的教材,鼓励使用自编高水平教材及讲义。
教学参考资料包括专著、案例集、习题集、网络学习资源、相关学术刊物等。
大学英语教学 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构建适合我校学生个性发展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体系, 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改革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旨在:(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实现因材施教。
(二)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三)强力支撑学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改革内容(一)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分为A.B两个级别。
1.入学标准: 新生报到后、正式上课前选择适当时机举行测试, 前15%左右的学生编入A级, 其他学生编入B级。
2.学业完成:通过每学期大学英语学业测试直至IV级, 即视为完成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
课程设置表(二)课程管理1.人数: A级每班按约60人左右设置, B班人数为除去A级学生的行政班级合班人数。
2.班级: 尽量满足各学院个性化教学要求, 分校区设班, A级班学生可能包括该校区所有二级学院学生, B级班学生为本学院学生合班上课。
3.教学:A级班涉及所有学生跨学院组班, 大学英语课只能安排统一时间上课, 故无法兼顾各个学院的实践教学安排。
(三)课程评价学业成绩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校大学英语学业评估采用形成性评估+终结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
1.终结性评估(50%—60%): AB两个级别分别命题, 体现不同的难易程度, 统一流水阅卷。
(其中A级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卷面分数乘以系数1.1为大学英语I级的考试成绩。
)2.形成性评估(40%-50%):形成性评估包括期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等。
四、保障措施1.宣传发动: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关系到各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改革, 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 充分做好宣传工作, 使老师和学生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意义, 了解教学改革内容等。
温州大学选课方案解读-温州大学教务处
一.专业计划结构
实践课
课外教 育项目
思政 理论课
大学 计算机
公共 基础课
大学外语 大学体育
专业计划
学科 平台课
通识 课程
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 基础课
公共 选修课
专业 核心课
图一 专业计划结构图
专 选修课
二.选课解读
必选课(2-8) 大学体育(1-4)
大学外语(1-4) 根据体育学院、外语学 院教学安排;设置两轮
五. 选课相关工作流程(2015-2016-2)
学籍异动改补退 新生体育选课 新生外语选课
下学期教学任务下达 (2016-2017-1)
各学院教学任务安排
外语体育选课数据
体育选课第一二轮 外语选课第一二轮 公选课第一二轮
公选课第三轮 重修报名选课 本学期学分核对
本专业任选课选课
下学期全校排课 (2016-2017-1)
其他公共必选
本专业必选 根据计划进行教学班生 成,搭建课表基本架构
任选课(2-8)
本专业任选
本专业第一轮选课,确 定是否开课及课程容量
之后进行排课排考
其他专业必选 其他专业任选 跨专业选课,要求上 课及考试时间不冲突 在跨专业选课中,也 可以对公共必选及本 专业必选进行改补退
公选课(2-8)
校内公选
计算机 专业必选
任选课
辅修课程
辅修及 第二专业
辅修课程
大学体育 专业任选
专业任选
各学院安排
学生按本专业优 先选课
公选课
晚间上课/ 慕课尔雅
公选课
学生跨专业选课 要求时间不冲突
四. 选课相关工作流程(2015-2016-1)
温州大学14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doc
温州大学14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以下称《课程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结合2012年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中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通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使他们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在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素质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用英语听专业课程及讲座,用英语做学术口头陈述及学术交流,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用英语撰写文献综述、摘要、函电、公文、报告或小论文等。
二、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与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各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课程要求》还指出,课程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2019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19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齐抓共管,组建教学共同体
为确保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方案的落实,组建辅导员、班主任、专业组长和大学英语任课老师的教学共同体,齐抓共管。
希望
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能配合任课教师整治学风,严抓学生的出勤和
专心听课,严抓考纪考风,同时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级
干部等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希望班主任与任课老
师加强课后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协同合作,提高课堂教学
的有效性。
(二)加强大学英语教师互动发展团队建设,着重开展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集体备课: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集体讨论教学内容重点、
难点、教学进度,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2.以赛促教: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微课比
赛等,以提高业务水平,促进自身发展;组织教学观摩,组织教师
观摩获奖教师公开课,教师间互相观摩,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师队伍
的整体教学水平。
3.以研促教:积极教师积极申报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
“问题型教学”和“探究型教学”,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编写特色教
材,通过“理论、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开展做
学合
一为指向的教育教学改革。
(三)学校进一步加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予以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五、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学科研处和基础教学部负
责解释。
外语系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外语系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英语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比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以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3方面为主体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人才。
然而,从中学到大学, 一个人通常要学习近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 但结果却是“费时较多,收效不大”。
即便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许多人仍旧听不懂,讲不出,不能用英语直接交流,而且在阅读外文书籍时也有很大困难。
这种情况完全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满足不了改革开放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实现英语专业的教育目标,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我院外语系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以应用能力为目标,将有关教育教学环节合理地组织起来,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
一、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教育部关于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有关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师素质,突出办学特色,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根据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我系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实际,在认真分析现状,全面考虑的前提下,寻找突破口,找准切入点,周密计划,大胆改革,逐步对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课程结构,技能操作,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性改革,最后达到培养高素质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深化教学改革理念改革就是创新,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创新。
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办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后续设想和推广计划
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后续设想和推广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Title: Follow-up Ideas and Promotion Plan for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Introduction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is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fter the initial chang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follow-up ideas and promotion plan to ensure the succ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reform. This document outlines several key strategi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Follow-up Ideas1. Continuous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it is crucial to monitor and evaluate its impact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gular assessments and feedback from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help identify any areas of improvement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the examination format and content.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Teach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Provi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s to enhance their skills in teaching and assessing English proficiency can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quality of English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3.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examination process can provide more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in assessment. Online assessments, automated grading systems, and digital resources can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and objectivity of the examinations, as well as provide more personalized feedback to students.4.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institutionsCollaborating with other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 can help share best practice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Joint research projects, exchange programs, and professional networks can facilitate knowledge sharing and promot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English education.Promotion Plan1. Dissemination of best practicesOrganizing workshops, seminars, and conferences to showcase the best practices of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can help raise awareness and promote the adoption of the new approach. Sharing success stories and lessons learned can inspire other universities to follow suit.2. Engagement with stakeholdersEngaging with stakeholders, including students, parents, employers, and policymakers, is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Building alliances and partnerships with key stakeholders can create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ystem.3.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gaining acceptance and buy-in from all parties involved. Utilizing social media, website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channels can help reach a wider audience and generate interest in the new approach.4. Capacity buildingProviding training and support for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its sustainability and scalability. Building the capacity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effectively administer and evaluate the examinations can help pave the way forlong-term success.Conclusion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is a vital step towards enhancing English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By implementing follow-up ideas and a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plan, we can ensure the success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reformed examination system, ultimat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nglish proficiency among students and preparing them for success in the globalized world.篇2Reform and Promotion Plan for the Follow-up of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IntroductionThe reform of the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way English tests areconducted in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globe. These changes aim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enhance their overall academic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reform of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is just the begin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follow-up measures and promotion plans. This document aims to propose some ideas for the follow-up of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 reform an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plan.Follow-up Measures1. Continuous Evalu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 conduct continuous evaluations of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rather than relying solely on final exam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regular quizzes, oral presentations, writing assignments, and other forms of assessment. Continuous evaluation will help students track their progress and identify areas where they need to improve.2. Personalized Learning: Universities should offer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s for students based on their individu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use of online platforms and adaptive learning technologies.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s can help studentsfocus on areas where they need the most improvement and make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3. Language Support Services: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language support services to students who need additional help with their English studies. This can include tutoring, language labs, conversation clubs, and other resources. Language support services can help students build confidence in their English skills and overcome any barriers they may face in their studies.4. Feedback Mechanisms: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feedback mechanisms for students to provide input on the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surveys, focus groups, and other forms of feedback. Feedback mechanisms can help universities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make necessary adjustments to the examination process.Promotion Plan1. Faculty Training: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training for faculty members on the new examination forma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can help faculty members adapt to the changes and provide better support for students. Training can be conducted through workshops, seminar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2. Student Engagement: Universities should promote student engagement in English courses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English clubs, language exchange programs, and cultural events. Student engagement can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nglish skills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and make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njoyable and meaningful.3. Marketing Campaigns: Universities should launch marketing campaigns to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the new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and attract mo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Marketing campaigns can include social media promotions, campus events, and other outreach activities. Effective marketing campaigns can help raise awareness of the reform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get involved.4. 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y Partners: Universities should collaborate with industry partners to provide real-world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ir English skills. This can include internships, study abroad programs, and other experienti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y partners can help students apply their English skills in practical settings and enhance their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Conclusion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is a positive step towards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However, in order to achieve lasting success, it is crucial to implement follow-up measures and promotion plans. By conducting continuous evaluations, offering personalized learning plans, providing language support services, and establishing feedback mechanisms, universities can ensure that students receive the support they need to succeed. Additionally, by providing faculty training, promoting student engagement, launching marketing campaign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industry partners, universities can promote the benefits of the new examination format and attract mor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With the right strategies in place, universities can create a more effect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nd help them achieve their academic goals.篇3Title: Future Ideas and Promotion Plan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sIntroductionAs the global economy becomes more integrated and connected,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 proficiency in higher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In response, many universities have been working on reforming their English course exams to better assess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promote e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In this document, we will discuss the future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s and a promotion plan for its implementation.Future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s1. Task-based assessments: Traditional exams often focus on testing students' knowledge of grammar and vocabulary through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and essays. However,task-based assessments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ies by assessing their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real-life scenarios. For example, students could be asked to participate in a group discussion, give a presentation, or complete a project that requires them to use English in a practical and meaningful way.2.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 use of digital tools and platforms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course exams. For instance, online exams can be used to assess students' listen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while video assessments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ir speak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Integration oftechnology also allows for instant feedback and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students.3. Continuous assessment: Instead of relying solely on a final exam at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continuous assessment can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picture of students' language development over time. This can include regular quizzes, assignments, and projects that assess different language skills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 throughout the semester.4. Authentic materials: Using authentic materials such as articles, videos, and audio recording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in a more natural and engaging way. Authentic materials reflect real-life language use and cultural contexts, making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more meaningful and relevant for students.Promotion Plan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s1. Faculty training: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s, faculty members need to be trained on the new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Workshops, seminars, and online training modules can beorganized to provide faculty with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design and administer the new exams effectively.2. Student support: Student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support and resources to help them prepare for the new exams. This can include access to practice materials, study groups, tutoring servic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software. Students should also be informed of the new exam format and expectations in advance to reduce anxiety and ensure a smooth transition.3. Stakeholder engagement: It is important to engage stakeholders such as administrators, parents, and employers 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s. This can help build support for the changes and ensure that they align with the goals and expectations of all stakeholders. Regular communication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keep stakeholders informed and involved in the process.4. Pilot testing: Before implementing the new exams on a large scale, it is advisable to pilot test them with a smaller group of students to identify any potential issues or challenges. Pilot testing allows for adjustments to be made based on feedbackfrom students and faculty before rolling out the new exams to the entire student body.Conclusion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exams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promoting effec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By implementing task-based assessments, integrating technology, providing continuous assessment, and using authentic materials, universities can better evaluat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prepare them for succes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A promotion plan that includes faculty training, student support, stakeholder engagement, and pilot testing can help ensure a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bring about positive outcomes for students, faculty, and other stakeholders.。
2014级第二学期英语教学实施方案
___________老师:您好!感谢您担任我院《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
为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模式、内容和进度,公共英语教研室制定了本学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请您务必遵照执行。
本学期《大学英语》课程采用“2+1+1”教学模式,即“英语读写+ 英语听说+ 职业英语口语”,同时为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将高职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辅导的相关内容也纳入教学计划中。
请各位老师在第一教学周向学生说明课程的具体教学安排,并注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您辛苦了,谢谢您!2013级第二学期《大学英语》教学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是面向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本学期大学英语课程除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之外,还要帮助学生进行高等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AB级过关率。
二、教学模式本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为18学周共72学时,其中52学时(第1周—第13周)的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读写(2课时)、英语听说和职业英语口语(2课时);20学时(第14周—第18周)针对高等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内容,主要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具体安排如下表:三、教学要求各专业英语任课教师首先要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特点,尽可能地将专业英语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其次要精心组织好本学期高等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复习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求(一)采用多媒体教学。
建议英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及语音室进行英语读写和听说教学。
(二)加强互动与协作。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情境模拟等多样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比较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语言实践。
(四)参与二课活动。
二课活动是我院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议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推动教学实践。
印发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
印发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行政[2008]8号关于印发《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各位老师:《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暂行)》通过教师代表讨论、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修订和全院教师大会学习讨论等多次反复酝酿完善,现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印发并遵照执行。
附件:《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暂行)》(此页无正文)二○○八年九月一日主题词:精品课程管理规定通知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公室 2008年9月1 日印发(共印20份)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精品课程是高校示范性课程,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推动我院的课程建设,培育更多课程申报校、省、国家精品课程,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申报范围申报课程主要为建设基础好、学生受益面广的本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且课程建设与改革至少经过一轮教学实践检验。
二、申报条件(1)课程负责人必须为课程主讲教师,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的中级职称,教学效果优秀,有较强的课程管理和教学研究能力,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公开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2)课程教学队伍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高,教学研究成果突出、人员稳定、结构合理、有良好发展态势。
主要人员一般不少于3人,原则上要求有网站维护人员。
(3)课程改革和建设整体思路清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体现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实践效果明显。
(4)重视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
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课程内容设计和安排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积极吸纳本学科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同行公认的优秀教材。
(5)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革学期成绩认定实施细则
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学期成绩认定实施细则
根据《XX学院大学英语课程综合改实施方案》,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分类教学和目标管理,学生须达到免修条件或通过XX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且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为做好成绩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免修条件
1、我校大一、大二学生。
2、A级班学生CET-6成绩达425分,获得14学分,并获得大学英语免修资格。
3、A级学生CET-4成绩达425分,获得10学分,可选修两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学习,获得4学分;没有达到425分的学生分流到B级班。
4、B级班学生CET-4成绩达425分,获得10学分,可参加A级班学习,选修两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学习,获得4学分。
二、成绩认定
1、所有申请免修学生每学期必须按要求登录选课教务系统选课,并在学期开学时将个人的CET-4、CET-6成绩单原件
和复印件一并交给所选课的任课教师,复印件由教师留存,以便认定成绩并录入教务系统。
2、所有免修学生的平时成绩认定为满分100分。
3、CET-4成绩认定:
课程成绩= CET-6成绩/710 100 20。
5、CET-6成绩达到425分者可申请免修第三、四学期大学英语所有课程。
如果学生愿意继续参加大学英语课程或拓展选修课程学习,其课程成绩为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
6、第二学期通过CET-6的学生可以免修第三、第四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
其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成绩分别置换为后两个学期的成绩。
7、大学英语期末成绩认定:平时成绩占40%,学期成绩占60%。
三、附则
1、本细则由教务处会同大学英语教学部负责解释。
2、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关于修读英语特色课的说明
处发…2014‟28号
关于修读大学英语特色课程相关事宜的说明
根据我校本科生人才培养计划安排,从2012级开始,学生入校后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可修读大学英语特色课程,现将相关事宜说明如下:
1.大学英语特色课程每学期安排两门,每门课程2学分,共计4学分。
2.“詹班”、“茅班”、“卓班”等试点班学生前三学期按其课程教学计划分别修读大学英语综合(2-4)相应课程,第四学期修读特色课程,并作为《大学英语综合5》的替代课程。
3.普通班(即非试点班)的英语教学分快班和普班,实施分级教学,快班学生第一学期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者第三学期开始修读大学英语特色课程,第四学期全部修读大学英语特色课程;普班学生第二学期参加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
425分以上者第四学期开始修读大学英语特色课程。
以上学生所修读的特色课程分别替代相应的《大学英语综合3》及《大学英语综合4》课程。
4.以当学期所修的替代课程,即两门大学英语特色课程成绩的算术平均值记为该学期《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成绩。
5.同一学期所修的两门大学英语特色课程中若有任何一门期末考试不及格,则视为相应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不合格,该课程折算后最高以59分记,对不及格的特色课程可经补考(重修)通过后再进行相应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成绩和学分的认定。
附件:大学英语特色课程汇总表
教务处
2014年9月9日
附件:
大学英语特色课程汇总表。
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
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大学英语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非专业类数学课程分层次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提高非数学专业类大学本科生的数学素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方法与工作能力的训练,本轮非数学类改革指导思想为:守正创新,协调发展。
即在坚持被长期的教学实践所证明的正确教学内容、方案和体系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革思路1.通识教育课程:基于调查研究,根据学校实际,逐步完善并建设该类课程。
2.通修课程:《大学数学》的教学可以分为下列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学数学E:三个学期(6学时/周)共计12个学分。
(1)课程名称:微积分Ⅰ,(第一层次Ⅰ,6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一元微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
(2)课程名称:微积分Ⅱ,(第一层次Ⅱ,6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多元微积分学、级数、微分方程初步。
(3)课程名称:线性代数,(第一层次Ⅲ,4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矩阵、线性(空间、方程组、变换)、欧氏空间、二次型。
第二层次:大学数学D:二个学期(5学时/周)共10个学分。
(1)课程名称:微积分Ⅰ,(第二层次Ⅰ,5学时/周,5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一元微积分学、多元微分学。
(2)课程名称:微积分Ⅱ,(第二层次Ⅱ,5学时/周,5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多元积分学、级数、微分方程初步。
第三层次:大学数学C:二个学期(4学时/周)共8个学分。
(1)课程名称:微积分Ⅰ,(第三层次Ⅲ,4学时/周,4学分)。
开课时间:每个学年的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一元微积分学。
(2)课程名称:微积分Ⅱ,(第三层次Ⅱ,4学时/周,4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后续设想和推广计划
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后续设想与推广计划**English Version****Post-Reform Vision and Promotion Plan for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In the ever-evolving landscape of education, the need for改革in curriculum and examination system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Particularly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where global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re paramount, the significance of exam reforms cannot be overstated.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subsequent vision and推广plan for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aiming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its sustainable implementation and widespread adoption.**1. Ongoing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Mechanisms**The first step towards refining the reform is to establish ongoing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mechanisms. This involves collecting data from students, teachers, and stakeholder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new examination system. Regular surveys,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s can help gather these vital perspectives. Additionally, utilizing technology such as online platforms and mobile applications can facilitate real-time feedback and monitoring.**2. Curriculum Alignment and Enhancement**Closely aligned with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s, the curriculum must also undergo changes to complement the new examination format. This involves updating teaching materials, integrating more communicative andcontextualized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encouraging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skills. Collaborative efforts between teachers and curriculum developers are crucial in this regard.**3.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To ensure the smooth transition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teachers must be equipped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 Regular workshops, seminars, and online courses should be organized to train teachers in the new assessment methods,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Encouraging teachers tocollaborate and share experiences can also foster a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4. Student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Student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are paramount in achieving the desired outcomes of the reform.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create an examination system that is not only fair and transparent but also激励性and engaging. This can be achieved by incorporating innovative assessment techniques such as project-based learning, group discussions, and presentations. Additionally, providing timely feedback and recognition for their efforts can further boost student motivation.**5.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Collaborating with external stakeholders, such as ot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businesses, and communities,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orm. Partnering with these organizations can lead to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internships, and other practic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at complement the classroom learning experience.**6. Ongoing Evaluation and Revision**Finally, the reform must undergo ongoing evaluation and revision to ensure its relevance and effectiveness. Regular reviews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can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and adjustments. Moreover, seeking external 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 can add credibility to the reform and encourage wider adoption. In conclusion,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English course examination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By implementing ongoing assessment, aligning and enhancing the curriculum, training teachers, engaging students, collaborating with external stakeholders, and continuously evaluating and revising the system, we can ensure its sustainable impact and widespread adoption.**Chinese Version****大学英语课程考试改革后续设想与推广计划**在教育不断演进的背景下,课程和考试体系的改革需求日益凸显。
2024年大学英语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大学英语教学计划一、课程简介《____世纪大学英语》是根据教育部办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的一套大学英语教材,系统地把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融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也日益受到重视。
许多领域离不开英语。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提高英语能力,掌握好这一工具,在实践中更好地使用它。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总的教学要求是:本课程融精读、泛读和听说于一体,围绕精读课文重点培养读、写、译的能力;围绕听说教材主要培养听和说的能力。
使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速度和听力理解速度都能达到大纲的要求。
同时,由于我院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一向较高,我们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一次性通过考试,并且能够在实际使用中运用自如。
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是: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译的能力;难点是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提高写作和翻译技能,培养学生用口语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
对象为____级本部普通班和东方学院各班。
四、教学时间的安排本学期____级大学英语普通班和东方班从第一周开始上课,第十九周结束,每周授课时数为5学时。
精读教材采用《____世纪大学英语》,计划完成第二册第五单元至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每个单元计划用两个教学周完成。
在校历第十周安排期中考试,考察第二册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的内容,考试以随堂方式进行。
本学期安排三次四级模拟考试,考试以随堂方式进行。
每一单元课文A讲解单词、词组、课文结构、重点难点、课文主旨及课后练习;课文B在课堂上适当讲解;课文C要求并监督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
此外,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上的练习册,对练习册上难度较大的练习应给予必要的讲解。
听力教材采用《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每两周安排一次听力课,共____次,每次2学时,共18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大学14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一、大学英语教学目标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以下称《课程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结合2012年温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方案》中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通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使他们能用英语直接从事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在自己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在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素质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用英语听专业课程及讲座,用英语做学术口头陈述及学术交流,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用英语撰写文献综述、摘要、函电、公文、报告或小论文等。
二、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与课程设置要求《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它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各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课程要求》还指出,课程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的空间;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三、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关系周恩、丁年青在2012年第四期《外语界》(CSSCI期刊)上刊文对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如下界定:1、大学英语(即大学公共英语)大学英语是指非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普通英语(GeneralEnglish),或称公共英语。
目前我国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追求相关学科内容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追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专业英语专业英语也称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ESP),主要相对大学公共英语而言。
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在本质上都属于大学英语范畴,是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为同一个教学目标而构建的两个层面。
专业英语,即ESP根据英语使用目标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学术英语(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和职业英语(EOP/EVP:EnglishforOccupationalPurposes/ EnglishforVocationalPurposes)。
EAP主要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研究和交流做好语言上的准备,同时学生通过学术口头交流课程、学术书面交流课程等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为双语教学做好准备。
EOP/EVP是根据学习者的职业需要和特定目的而开设的,与特定学科和职业相关,如新闻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生物英语、医学英语等。
专业英语的实质是以专业内容为依托,为某种特定专业学科领域开设的英语课程,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专业英语的核心与目的是语言学习,特别是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词汇、句法及语篇等,从而培养学生在学术领域和专业领域通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后续与延伸,专业英语课程是介于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之间的过渡课程。
3、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以英语为工具学习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本质上属于专业课教学。
双语教学包含中、英两种语言授课和全英语授课(努力方向)。
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获取前沿学科知识的工具。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双丰收。
在学习学科知识和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双语教学还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及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其今后进行国家交流与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关系如表1所述:4、我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关系定位在实现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实行大学英语与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对接,与专业教师建立合作教学伙伴关系的同时,理清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之间的关系(见表1),合理界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在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有效发挥大学英语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功能,努力为学生营建大学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的语言学习环境。
迄今为止,我校已开设了六门与专业结合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它们都是经过大学英语老师与专业英语或者双语老师的共同讨论、协商在教学内容上形成对接并实施教学,切实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为专业英语或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基础导读课的性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而且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听说读写译技能进行沟通交流能力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应用专业英语词汇和听说读写译技能进行专业思维、表达和理解等能力。
显然,我校的专业结合类大学英语课程与其说是ESP或专业英语教学,还不如定位为EGAP教学,即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一体化融合的教学(如表1),在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之间起着衔接桥梁的作用(如图1)。
由于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与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师共同讨论设计专业结合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英语课程不会与专业英语或专业双语课程重复,而且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正因为如此,还没有开设专业英语或双语教学课程的学院已经开始把特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专业结合类的英语课程视为他们的专业英语或者专业英语的课程群,并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与我们一起共建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加强学生学术英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图1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双语教学立体化课程体系实例四、14级大学英语教改基础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类别多样化我校自2009年9月开始至今已设置了13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分有专业结合类、语言文化类和技能应用类。
专业结合类课程共开设了6门(如表2所示),主要是通过与相关学院的双语教师、学科带头人或院长研究讨论制定而成,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课程衔接的合作教学模式。
表2专业结合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表语言文化和技能应用类课程开设了7门(见表3)。
原则上,大一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生,大二上、下学期可以各选读一门拓展课程。
对英语与专业对接教学的学院,一般要求学生修读相关的专业结合类和其它类别的拓展课程各一门,基本上形成了以满足学院专业教学需要为核心的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双语教学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见图1)。
表3语言文化、技能应用类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表2、课程学评教成绩优良近年来,随着各类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大学英语任课教师的学评教成绩日益提高,尤其是专业结合类的课程,如,与法政学院对接的英语课程“国际环境热点问题与政策法律”的任课教师尤子晓的学评教成绩获得97.50分,分别与机电学院、化材学院、物电学院对接的英语课程“卓越机电工程英语”、“英语中的化学元素与生活”、“计算机网络英语”的任课教师陈晓文、周亚娟、王素娟的学评教成绩在96分余;修读“英语中的化学元素与生活”课程的学生曾集体联名书写对该课程教学的良好评价,申请继续修读该课程。
事实上,这类课程不仅帮助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双丰收,而且促进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发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向专业教师和学生学习,既增长知识,又发展了教师教学能力。
请见附件1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学评教成绩。
3、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近年来,在学校、职能部门、相关学院等领导及其他有关教师的支持帮助下,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精品课程项目立项2项、精品课程群1项、公共课专项教改项目1项、温州大学品牌通识课程建设项目4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教材项目2项、自编教材3部(其中2部已出版)、7人次获校省部级各类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奖。
具体见附件2。
五、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按照14总学分、每学期3.5学分进行教学与管理。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注重了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后,忽略了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训练,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对大学英语过级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考研、出国英语考试等需求存在距离,教学上出现与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等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因此,需要我们在学分、课程设置、课时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革探索。
我们将14级各专业的学生作为教改对象,在向各专业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英语教改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14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经过校领导、学校教务处以及各学院院长的研究决定后付诸实施。
六、改革方案1、改革对象:包括音体美专业的全体14级学生。
2、改革目标: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作用,根据各学院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各专业的就业方向,量身定做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有效实行分层分类教学,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3、课程设置与学分学时结构:在原来拓展课程的基础上改造旧课程,增加符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的新课程,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推出品种多样、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个性化课程菜单。
1)课程设置14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大模块(见表4)。
基础课程属于通用英语课程,包括大学英语I、II、III、IV,英语口语I、II以及听力自主学习I、II,是指定的必修课程。
拓展课程包括拓展I和拓展II两大类。
拓展I课程属于专业结合或学术英语类课程,是指定的必修课程,专门供专业对接的学院学生修读。
拓展II课程属于语言文化技能应用类课程,是学生根据专业学习需要从中任意选读的必修课程。
部分拓展课程的相关介绍视频已放在温州大学公开课网页,具体请见:/open/《大学英语》拓展课课程介绍视频2)学分模式和学时结构(1)学分模式大学英语课程总学分在11-14之间,由学生所在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确定学生的英语学分数,并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指导学生修读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
各学院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英语课程的教学需求也有所不同。
为此,我们特提供以下两种英语课程学分模式供各专业选用。
模式1:11学分学时结构:第一学期4.5学分+第二学期3.5学分+第三学期3学分=11学分;模式2:11+3学分学时结构:第一学期4.5学分+第二学期3.5学分+第三学期3学分=11学分+第四学期3学分(任选必修课)(2)学时结构所有新生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I和听力自主学习I,共4.5学分;第二学期修读听力自主学习II,0.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