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1原因根本原因物质基础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简答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简答题汇总)

第41题什么是商品经济?它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什么?(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第42题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沦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43题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第44题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1)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第45题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是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第46题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当科学还没有运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其表现是:科学不再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是能够走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2021学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2021学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考点同步解读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机遇上看,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

2.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1)联系: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2)区别: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3.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世贸组织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合理内核,保留其宗旨、职能、基本原则及规则等。

两者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机构性质: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议形式存在,不具有法人地位;世贸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

(2)管辖范围:关贸总协定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世贸组织还要处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协调与监督的范围远远大于关贸总协定。

(3)争端解决:关贸总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对争端解决没有规定时间表;世贸组织采用反向协商一致的原则,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同时明确了争端解决和裁决实施的时间表。

可见,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的效率更高。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经济全球化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2.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C.跨国公司D.主权国家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二、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A.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B.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C.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D.全球化时期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4.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A.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B.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D.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三、辨析题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四、分析题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一组材料:材料1据联合国贸易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

2014马克思复习题及答案

2014马克思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4.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5.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A.运输设备B.动力系统C.传动装置D.生产工具6.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A.法院B.检察机构C.议院或国会D.警察机构7.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基本动力B.最终动力C.直接动力D.唯一动力8.是人们对社会制度和社会面貌的预见和期望。

()A.社会理想B.职业理想C.生活理想D.道德理想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A.理论性B.实践性C.指导性D.科学性10.一切哲学的根基是()A.哲学本体论B.哲学认识论C.哲学应用论D.哲学控制论11.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 )A.历史决定论B.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C.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没有客观规律的D.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状况都是必然的12.从历史观上看,人类解放就是( )A.实现绝对自由B.不受任何束缚C.摆脱规律的制约D.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13.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A.议会制B.三权分立制C.民主共和制D.普选制14.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 )A.决定性因素B.可有可无的条件C.必要的条件D.与社会发展无关的因素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 )A.实事求是B.理论联系实际C.解放思想D.一切从实际出发16.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 )A.理论B.试验C.实践D.思想1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工人阶级民主B.工农阶级民主C.少数人的民主D.人民当家作主18.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19.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平稳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20.在一对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是()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D.矛盾的特殊性2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22.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唯物辩证法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D.质量互变规律23.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24.恩格斯说:“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的集合体。

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因素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五,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3.经济全球化的优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

经济全球化试题及答案【精选资料】

经济全球化试题及答案【精选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1.经济全球化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2 、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A世界贸易组织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C跨国公司D主权国家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 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 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D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ABC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ABCD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ACDA.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B.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C.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D.全球化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4. 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ABCDA.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B.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D.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BCD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三、辨析题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辨析题答案:答:(1)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决定了资本趋向于突破国界,开拓世界市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导致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2)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垄断资本向外的扩张和渗透,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

马克思论述题及答案

马克思论述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公共课)论述题1、试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改革开发以来,我们恢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实践证明,是否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2、论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说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第一: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新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坚持一点论。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事物,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少犯错误,取得成功。

3、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2006,2003答:(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

经济全球化教案

经济全球化教案

第十讲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外开放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物质条件、现实基础、重要推动力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的新特点,以及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认识和处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问题,特别是中国经济如何在两种制度并存、竞争与合作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发展,以及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重点和难点: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实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在我自己的生活里,到底“全球化”离我们多远吗?是遥不可及的一个名词嘛?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生活,早晨起来开始,你用的牙膏,高露杰的,佳洁士的,合资的外国公司的产品,洗发精的品牌——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香港台北纽约,大概都是同样那几个国际品牌。

坐在梳妆台前,发现你的化妆品,不管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你用的品牌都是那几样:法国的、美国的、日本的……上课了,很大的精力学习英语,连不是英语的其他学科也开展双语教学了,休息了,也许还有时间进了书店。

这个书店一进门的地方大概就摆着《哈利·波特》,在香港和台北是繁体中文版,到北京和新加坡是简体中文版。

如果是在马德里,会看到西班牙版。

在柏林,会看到德文版。

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文字,反正都是哈利·波特。

打开电脑,世界就在你的眼睛里,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你基本上第一时间都能知道,沙达姆在那边法庭上被宣判了,你可以直播直接看到,联合国在那边开会呢,美国前两天派出了强大的94战略经济对话代表团来到中国,代表美国参加对话的包括财政部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劳工部长赵小兰、能源部长博德曼、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环保署长约翰逊和卫生及公众服务部长莱维特。

中考历史考点全球化趋势3篇

中考历史考点全球化趋势3篇

中考历史考点全球化趋势3篇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球化趋势1、原因:⑴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主流。

⑵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特征: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表现:⑴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⑵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⑶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例子: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海尔公司成为跨国公司。

5、影响(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仞剑。

⑴有利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

⑵不利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加大。

因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又有弊。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6、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关系的复杂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各国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由于又相互依存,因而在面临严峻挑战时,会通过对话与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中考历史——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趋势:1、含义: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参考答案论述题: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这个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

在这样背景下,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继广交会之后,于2021年9月4日举办了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且在11月,如期举办了第三届进博会。

中国以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式的对外开放行动,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交流平台。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00分)参考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突出表现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影响加深,联动性增强。

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全球化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由于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及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全球化的“红利”并未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公平分配。

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都占据明显优势,掌握着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是全球化最积极的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

通过参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虽可能获得一定的外资、市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快经济发展,但受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很大。

九十年代特别是近几年,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巨大压力和严重挑战。

最不发达国家经济每况愈下。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化趋势使穷者更穷,富者更富。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动荡,表明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旧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紧迫课题。

我们认为,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

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均有平等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权利,“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不能由少数国家或国家集团说了算。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指世界范围内经济、贸易、投资、劳动力流动等各种经济活动的加强和扩大,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全球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主要包括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政策促进和资本流动等多种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劳动力流动自由化等方面。

以下将从这些方面逐一展开,探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一、科技进步的推动科技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不断加快,跨国交流和合作也更加便捷和经济。

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这种科技进步对于世界经济贸易和投资的加强和扩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市场需求的扩大市场需求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本质原因。

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消费者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更加多元化、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

这种市场需求的扩大,催生了更加广泛的贸易和投资,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政策促进的作用政策促进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各国政府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鼓励外商投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政策,积极地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推动,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和扩大。

四、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资本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程度不断加强。

各国之间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更加频繁和复杂,跨国公司的资本流动也越来越便捷和自由。

这种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贸易自由化的推进贸易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措施,各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强。

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繁荣发展。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

(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6)、跨国公司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实质: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实质:是发达国家因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流动,以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即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演越烈2.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首先,近50年来,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比世界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一倍以上,其趋势在21世纪将继续延续下去。

这一趋势的长期的量的积累,已使国际经济关系乃至国际政治关系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

1998年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占该年世界GDP总额288622亿美元的23.400,这意味着世界各国每年平均有近1/4的GDP不经过国际贸易就无法实现。

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密。

这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合作的强大物质基础。

这一趋势在21世纪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其次,贸易和投资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国际分工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这种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的结果,增加了合作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

这种合作的趋势在21世纪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4.民族利益的发展地位更加突出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国家利益的淡出,相反民族经济(国家经济)更加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经济非但没有萎缩,反而更加凸显,民族利益也越发突出。

全球化制度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这一事实本身就内含了这种制度的利益偏颇性。

经济全球化1原因根本原因物质基础技术条件

经济全球化1原因根本原因物质基础技术条件
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区域集团化
1、原因: (1)根本原因:各国维护自身经济、贸易领 域的利益及政治利益,为本国经济发展和综 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直接原因: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 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3)客观原因:二战后,科学技术与社会生 产力的高速发展,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趋势。 2、代表:
p160自主自愿协商一致渐进合作贸易合作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合作方式加强亚太经济合作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欧洲一体化目标经济经济经济政治军事等合作领域清谈俱乐部贸易伙伴关系经济政治联盟性质无美国德法合作核心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发展水平差异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差异性1989年1994年1993年时间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名称
二、经济全球化
1、原因: (1)根本原因:(物质基础、技术条件) 二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的长足发展; (3)制度基础: 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 (4)组织和制度框架: 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尤其是世贸组织 2、实质: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发达国家与 发展中国家
美国 经济 贸易合作 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 美洲自由贸易区 贸易伙伴关系
合作 方式 目标
Hale Waihona Puke 性质让出部分 国家主权 欧洲一体化
经济政治联盟
加强亚太经济合作
“清谈俱乐部”
学习思考:中国参加亚太经 合组织有何积极意义?
(1)维护和平稳定; (2)促进共同发展; (3)实现合作共赢。
三、中国如何应对
1、评价: 都是“双刃剑”(导与练P75、78) 2、“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3、机遇与挑战并存 (1)机遇:(P159-160) (2)挑战:(P16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六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六章参考答案

第六章参考答案一、练习本上参考答案简答题1、简述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P293-297)答:(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①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

这种发展主要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

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

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的原因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③上层建筑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与法制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

在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2)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

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目前,它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

2、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P265)答: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上述五大特征,前两个特征是垄断资本在国内的统治,后三个特征则是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

3、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P273)答: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动因纵观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国际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世界各国开始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而且经济安全、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网络安全已日益成为国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各国逐步认识到进行经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另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和平和发展逐渐取得共识,它们的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这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②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首先,以原子技术、电子技术等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重大进展及其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日益广泛的应用,压缩了国与国之间的空间和时间,降低了国际间的交易费用和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便利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联系,从而加快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其次,新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上不同类型国家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各国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更加趋于完善化和高效能化,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打下基础;最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有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力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涨现象,新自由主义兴起。

它们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扩大世界市场,采取减少国家干预、放松经济管制的自由化政策,掀起了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浪潮。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也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从而进入经济振兴时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无疑,各国国内市场化改革以及对贸易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促进了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全球化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标志是世界市场的形成。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世界市场的出现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技术创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的结果。

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生产力是社会变化发展的最终动力。

人们的经贸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固然能满足人们一定的利益,但各种利益的最终满足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的。

生产力发展,科技革命是世界市场产生和发展、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谓的历史也就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在时间上的展开。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

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出现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找到其根源。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分工。

马克思指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分工的出现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分工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发了生产工具的革新,都使社会分工不断深化。

这种分工,一开始是民族内部的分工。

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高度现代化的生产力不仅使以往一个民族国家内部范围的分工,扩展为国家之间的分工,甚至使同一专业部门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发展成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使国际分工呈现出不断升级和越来越精细化的态势。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客观上要求各民族进行普遍的国际交往。

人类几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为全球化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原因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

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

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

例如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的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

著名的ABB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工作语言是英语,财务报表以美元为单位,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

其总裁曾说:“ABB公司四海为家,是许多个国家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协作的联盟。

”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例如: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多亿美元。

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处于全天候运行状态,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

远洋运输技术、航空货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运输和通讯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例如:据世界贸易组织估算,从1980—1990年空运成本从每吨公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90年-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1930-l996年从纽约到伦敦的3分钟电话,话费从330美元降到1美元,估计到2010年可以降至3美分。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快速、经济地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大量信息数据成为可能,这样跨国公司的经理们,才可以把生产的各个阶段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信息传递,把这些生产统一组织起来而不至于形成管理的失控,从而使管理科学来了一次飞跃。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八)┃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 界的发展趋势。
(4)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 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 便利条件。
3.主要表现:国际分工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扩展加快;国际
投资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
(4)引起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拉大, 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5)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快。专题概述知识网络要点整合专题感悟
专题(八)┃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开始与历程
1.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连为一体,开始了真正意义的世界
联系,主要表现是物品交流和贸易的开展。
2. 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着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技也涉 及战争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克隆人类等道德问题。
3.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 的潮流,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 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趋利 避害。
专题概述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八)┃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4.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 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带动了相关 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 同时,减少了发达国家人员的就业机会。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另一方面,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 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 一个过渡。
(1)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1991年底,苏联解体,被美国当权者视为一家独霸全球的绝好机会。而主要由于以信息化为代 表的高科技的推动,从1991年4月起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7个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 次经济增长期。经济如此快速的增长,更使美国“牛”气十足,认为自己是当仁不让的世界上惟一超 级大国,不断地企图强化“单一制”、即单极世界,多方位地加紧向全球扩展。
外交,推动建设相互尊重、
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
型国际关系,正在发挥并
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
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总体呈现两种态势:一是一些发展
5、发展中国家:
中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正在形成国际格局中的重 要力量;二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沦为最不发达国家,难以
总 体 实 力 增 强 , 成 为 推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经济全球化 4、影响
(1)积极影响:机遇
①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能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力。 ③有利于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率。 ④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⑤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存在问题:挑战
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一定程度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 家主权。 ②大部分利润流入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③一定程度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环境。 ④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⑤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⑥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 ”现象。

专题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梳理1.经济全球化出现的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都需要加强联系。

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的推动。

2.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表现基本特征: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本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迅速发展的原因:新科技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催化剂;跨国公司是主要力量。

具体表现: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不断细化;全球性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区域性经济集团(如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以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投资急剧增加,资本全球化;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贸易全球化。

3.全球化的影响①减少了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4.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拓展】1.我国在面临经济全球化到来之时应采取的对策。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合理引进外资,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3)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高科技领域竞争。

(4)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与国际接轨。

2.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困难。

3.科技革命的影响、启示以及我们应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

(1)影响:积极影响:①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③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④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发展中国家
美国 经济 贸易合作 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 美洲自由贸易区 贸易伙伴关系
合作 方式 目标
性质
让出部分 国家主权 欧洲一体化
经济政治联盟
加强亚太经济合作
“清谈俱乐部”
学习思考:中国参加亚太经 合组织有何积极意义?
(1)维护和平稳定; (2)促进共同发展; (3)实现合作共赢。
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区域集团化
1、原因: (1)根本原因:各国维护自身经济、贸易领 域的利益及政治利益,为本国经济发展和综 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直接原因: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 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3)客观原因:二战后,科学技术与社会生 产力的高速发展,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趋势。 2、代表:
三、中国如何应对
1、评价: 都是“双刃剑”(导与练P75、78) 2、“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 3、机遇与挑战并存 (1)机遇:(P159-160) (2)挑战:(P160)
一、区域集团化
名称 时间 欧盟(EU) 1993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 (NAFTA) 1994年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1989年 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发展水平差异 大 无 经济 自主自愿、协商一 致,渐进合作
经济发展水平相 差异性 近的发达国家
核心 合作 领域 德法合作 经济、政治、 军事等
二、经济全球化
3、问题(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4、对策: (1)加强国际间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2)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 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知识拓展: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 域集团化的关系
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既相互促进,又相互 制约。 促进: (1)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导致经济区域集团化,区 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和具体表现;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结果。 制约: 经济区域集团化短期内对经济全球化不利。
二、经济全球化
1、原因: (1)根本原因:(物质基础、技术条件) 二战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重要载体: 跨国公司的长足发展; (3)制度基础: 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 (4)组织和制度框架: 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尤其是世贸组织 2、实质: 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