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形放疗加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分析
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对照研究
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对照研究目的:评价内分泌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4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内分泌治疗并检测血清ALP值的临床资料。
结果:与基础值相比,治疗组第3、6、9、12个月血清ALP值分别减少79.3%(P=0.017)、84.7%(P=0.015)、82.9%(P=0.017)、82.5%(P=0.020);对照组分别减少45.9%(P=0.13)、35.2%(P=0.21)、30.3%(P=0.26)、20.2%(P=0.45)。
治疗组血清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唑来膦酸可降低合并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骨代谢水平,防治肿瘤细胞及内分泌治疗引起的骨质疏松。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crine therapy combin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endocrine therapy and serum ALP values. Results: Compared with baseline, after 3,6,9,12 months treatment, serum ALP valu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79.3%(P=0.017), 84.7%(P=0.015), 82.9%(P=0.017), 82.5%(P=0.020);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45.9%(P=0.13), 35.2%(P=0.21), 30.3%(P=0.26), 20.2%(P=0.45).The serum ALP level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Zoledronic acid can reduce the bone metabolism of the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with bone metastasis, control the induced osteoporosis caused by tumor cells and endocrine treatment.[Key words] Prostate cancer; Zoledronic acid; Endocrine therapy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首先转移部位是骨,晚期患者出现骨转移的概率为65%~75%[1]。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将放射性物质植入前列腺组织内,直 接对癌细胞进行照射。适用于部分早 期前列腺癌患者,与内分泌治疗相结 合可提高治愈率。
综合治疗方案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方案。
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 射治疗等多种手段联合应用,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 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及时调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等) 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模式,提高患者生存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措施
加强患者心理支持
定期随访和监测
前列腺癌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加强心理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预后。
定期随访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 或转移病灶,保障患者的健康。
生活方式的调整
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不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耐药或复发。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新型内分泌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新型内分泌药物将被 研发并应用于临床,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综合治疗模式的探索
可观察前列腺形态、大小 及内部结构,评估肿瘤对 前列腺的浸润程度。
CT检查
可评估盆腔淋巴结转移情 况,判断肿瘤的临床分期 。
MRI检查
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 具有重要价值,可清晰显 示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的结 构。
生化指标监测
PSA水平监测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其水平变化可反映治疗效果和预后。
禁忌症
对内分泌治疗药物过敏、严重肝功能损害、严重心血管疾病 等患者不宜进行内分泌治疗。同时,内分泌治疗不适用于早 期前列腺癌患者,因为该治疗方法无法根治肿瘤,仅能起到 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的评估、骨转移治疗药物的选择及全程的药学监护,讨论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的重要性及主要关注点。
关键词:前列腺癌骨转移药学监护1.病例资料1.1 病史:患者男,72岁,身高167cm,体重78kg,体表面积1.85m2,KPS评分80分,因“前列腺癌术后2 年半,发现骨转移2周期化疗后半年余”入院。
2011.02.25患者因血尿1年,进行性排尿困难半年,于外院就诊,行前列腺磁共振平扫+动态强化示:考虑前列腺癌癌变累及双侧精囊腺、膀胱颈并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139.0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T-PSA)比值0.08,考虑为前列腺癌。
2013.03.02行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左侧)前列腺腺癌,Gleason 分级4+3=7分;(右侧)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4+3=7分。
2013.03.14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双侧睾丸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前列腺腺癌,Gleason 分级4+3=7分。
术后患者服用比卡鲁胺片行内分泌治疗,定期复查病情稳定。
2013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阵发性血尿,自服保健药物,效果不佳。
2013.03.28复查TPSA 32.740ng/mL,F-PSA 6.710 ng/mL,F-PSA/PSA比值0.20,肾功能:BUN 18.5mmol/L,Cr 340umol/L,给予相应对症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2013年4月复查TPSA较前升高,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复查TPSA无下降,停用醋酸亮丙瑞林;继续口服比卡鲁胺片,并持续无菌导尿。
2013.08.17行盆腔MRI示:符合“前列腺去势术后”膀胱、盆腔多发转移瘤MR表现。
行ECT 示:右侧颈动脉C4段(海绵窦段)及右侧坐骨异常放射性浓聚,骨转移不除外。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靶点
04
雌激素受体下调剂可以降低ER的表达水平,从而减弱 雌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促进作用。常用的雌激素受 体下调剂包括氟维司群等。
05 其他潜在靶点研究
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
在前列腺癌中过表达,通过激活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存活。针对IGF-1R的抑制剂如 linsitinib(OSI-906)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探索多靶点联合治疗的策略
针对前列腺癌的复杂性和异质性,探索多靶点联合治疗的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 发生。
加强临床转化研究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应用,为前列 腺癌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针对ER的内分泌治疗策略
针对ER的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包括雌激素拮抗剂和雌激素受体下调剂等。
输标02入题
雌激素拮抗剂可以与ER结合,阻止雌激素的作用,从 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常用的雌激素拮 抗剂包括他莫昔芬等。
01
03
此外,针对ER的内分泌治疗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 (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瘤活性。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
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异常,参与组蛋白去乙酰化和基因转录调控。HDAC抑制剂如伏立诺 他(vorinostat)和罗米地辛(romidepsin)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06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靶点 的挑战与前景
靶点研究的挑战
01
前列腺癌的异质性
前列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患者的肿瘤在基因表达、 生物学行为和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 寻找普适性的治疗靶点变得困难。
适形放疗加内分泌医治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分析
适形放疗加内分泌医治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分析【论文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适形放疗;内分泌医治【论文摘要】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医治(3D-CRT)联合内分泌医治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成效。
方式:回忆性分析3D-CRT联合内分泌医治中晚期前列腺癌23例的临床资料。
内分泌医治采纳去势加抗雄激素医治的联合雄激素阻断医治,放疗采纳3D-CRT技术,~次,5次/周,肿瘤量(DT)72~76Gy,平均剂量74Gy。
结果:23例均完成放射医治。
放疗终止后21例患者排尿困难等病症均不同程度改善,19例患者医治6个月后血清PSA降至正常。
平均随访30个月(6~75个月),3、5年生存率别离为%和%,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为%,一、二、3级急性胃肠道反映发生率别离为%、%、%,一、2级急性泌尿生殖系统反映发生率别离为%、%。
结论:3D-CRT联合内分泌医治前列腺癌疗效中意,不良反映小,是中晚期前列腺癌综合医治的有效手腕。
我国最近几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常因各类因素诊断时病期晚已不适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放射医治成为要紧的医治方式之一。
2000年4月~2004年1月,咱们采纳三维适形放射医治(3D-CRT)联合内分泌医治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3例,以探讨3D-CRT联合内分泌医治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1对象与方式临床资料:23例均为不适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年龄49~85岁,平均69岁。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腺癌。
按Whitmore-Jewett标准临床分期:B期3例,C 期13例,D期7例。
5例有骨转移,其中多处骨转移3例,伴肝转移2例。
医治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5~108ng/ml,其中PSA<10ng/ml者3例(13%),≥10ng/ml者20例(87%)。
5例骨转移者平均PSA值ml。
医治方式:3D-CRT时患者取双手抱头仰卧位,负压成形垫固定体位,立体定位架下于体表标明标记点,以减少摆位误差。
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
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血栓的风险,常用药物有己烯雌酚等。
手术治疗
睾丸切除术
通过手术切除双侧睾丸,降低体 内雄激素水平,达到治疗前列腺 癌的目的。但手术创伤较大,可 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
肾上腺切除术
对于部分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 可以考虑切除肾上腺,以减少雄 激素的产生。但手术风险较高, 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过程、副作用 发生情况等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
在风险。
多学科协作团队
组建由泌尿外科医生、肿瘤科医生、内分 泌科医生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协作团队,
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应对风险。
定期评估和监测
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监测,包括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影像学 检查等,以及时发现肿瘤进展或复发。
01
02
03
激素依赖性肿瘤
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可能对 激素治疗不敏感或存在激 素抵抗,这类患者不适合 使用内分泌治疗。
严重心血管疾病
内分泌治疗可能会增加心 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患 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应谨慎使用。
肝功能不全
内分泌治疗药物可能对肝 功能造成损害,肝功能不 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或减 量使用。
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内分 泌治疗的远期疗效评估尤为重 要。然而,目前尚缺乏长期随 访数据和有效的评估指标,使 得远期疗效评估存在一定的困 难。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新型内分泌药物的研 发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 研发出更加高效、低毒的新型内分泌 药物,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 疗选择。
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探索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也逐渐向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通过对患者的基因 、蛋白等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内分泌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
2 411 ・
・
论著 ・
内分 泌 治 疗 联 合 外 放 射 治 疗 局 部 晚期 前 列 腺癌 疗 效 分 析
陆 红 ,胡 学 军 ,王 淑琴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内分泌 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 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 20 年 6月一 08
21 0 1年 6月我院的局部 晚期前 列腺癌 患者 2 0例进行 内分泌治疗 ( 大限度雄 激素 阻断)联 合外放射 治疗 ( 强适 形 最 调
C ia hn
【 bt c】 O j t e onei tt cc d a toedcn e p m i d i d t r y ol a A s at r b c v T vsg eh e ay n fy fnor e r y obn tr i e p rol ei i ta e f i a s e i t a c h e wh a o a f - h c
两组血清 PA< . sL S 0 2 / 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440 P= .3 ) X = .1 , 006 ;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5 12 P= .2 ) x = .3 , o03 ;两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2 276 P= .9 ) X = .5 , 007 ;联
ed r ete p m x m adoe l kd ) . U t ai t w r l w du rnn 0 m n sCii lrm so n o i r y( ai rgnbo ae A ept ns eefl e pf iet 4 ot . l c e i i c n ha mu n c h e oo o o h na sn
合治疗组及单纯治疗组在随访期 间均 无 1 例肿瘤特异性死亡 。结论 内分泌治疗联合 外放射 治疗可明显 改善 局部 晚期 前列腺癌 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 血清 P A水平、提 高疾病控制率及 生存 率,且 无明显不 良反应 ,疗效优 于单 纯 内分泌 S
内分泌治疗高龄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内分泌治疗高龄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应用及预后分析作者:陈清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7期【摘要】目的:分析内分泌治疗高龄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高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采取双侧睾丸切除去势术+比卡鲁胺治疗,B组采取戈舍瑞林+比卡鲁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0%,B组为63.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B组为26.3%。
结论:高龄中晚期前列腺癌采取内分泌治疗预后效果明显,安全系数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龄患者;中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3--01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老年人群较多伴随前列腺增生,因此早期对于癌症鉴别较难,错失最佳治疗机会。
中晚期前列腺癌采取内分泌治疗为常见治疗方式,而该种治疗效果与传统方法比较优势所在较少学者报道,根据以上情况本次重点分析分泌治疗高龄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高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样本纳入标准:年龄≥60岁;以及预计生存期>3个月;经病理学证实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在8-10分;患者同意本次治疗方式;排除标准:经核素骨显像有骨转移;精神异常不能配合本次治疗;合并其他肿瘤患者。
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A组及B组,A组23例患者,年龄65-89岁,平均(73.4±2.5)岁;B组19例,年龄63-91岁,平均(72.5±3.8)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A组采取双侧睾丸切除去势术+比卡鲁胺治疗:常规进行双侧睾丸切除去势术,口服50.0mg比卡鲁胺,每日服用一次;B组戈舍瑞林+比卡鲁胺治疗:戈舍瑞林3.6mg皮下注射,28天注射一次;口服50.0mg比卡鲁胺,每日服用一次。
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效果分析
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中晚期前列腺癌中的疗效,通过分析康艾注射液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综合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机制。
研究发现,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疼痛,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方案在不同分子亚型和疗效的潜在影响,为未来个性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有望成为中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前列腺癌、康艾注射液、内分泌治疗、化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机制、临床应用、前景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中晚期前列腺癌是指肿瘤已经扩散到前列腺附近组织及远隔器官,常常伴有泌尿系统症状和远隔转移。
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但是单一治疗效果有限,容易导致药物耐药或者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机制,评估其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包括生存率、疾病进展情况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2.探讨康艾注射液对前列腺癌治疗的作用机制,深入了解其在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和耐药性方面的影响。
3.探讨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机制,分析其与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的联合效应,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方向。
4.总结研究结果,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中晚期前列腺癌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前景,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于调强放疗对前列腺癌患者临床价值的实验研究
排 尿 困难治 疗前 行膀 胱造 瘘术 。
1 2 逆 向 调 强 放 疗 ( RT) 疗 方 法 . I M 治
照 射手 段有 利 于在肿 瘤 与正 常组 织之 间形 成较 大剂
量梯 度 , 而使 正常组 织 得到 保护 。 文就 该项 技术 从 本
采取 6 MV— 线 调 强 照 射 治疗 , 区 勾 画 直 接 X 靶 画 出 临床 靶 区 ( TV) 包 括 范 围 : 列腺 及 其 包膜 , C , 前 周 围影像 学 提示 侵 犯 的组 织 , 于 分 期 到 T3期 及 对
表 2 不 同级 别 晚 期 放 射 反 应 发 生 率 统 计 情 况 例 ( )
用 以表达 剂 量体 积 与等体 积 之 间的关 系 。本研 究 采 用 的表达 方 式是 以横 轴 表示 剂量 , 纵轴 表 示体 积 , 曲
线 表 示 至少 接受 某一 剂量 的靶 体 积或 正 常器 官 的体
的可能 保护 正常 组织 , 即尽量 提高 治疗 效果 , 降低并 发症 。 随着放 疗 技术 的进 展 , 精确 放疗 为保 证肿 瘤 照 射 剂量 、 减少 正 常组 织受 量提 供 了可 能 。 年来 调强 近
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幻灯片课件
13
• • • • •
血清睾酮达去势水平(<50ng/dl) 间隔两周连续3次PSA升高 抗雄激素撤退治疗4周以上 二线内分泌治疗期间PSA进展 骨或软组织转移病变有进展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9版—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15
经FDA批准可用于HRPC患者的药物
雌二醇氮芥 米托蒽醌 多烯紫杉醇
•
•
• •
22
Second-line hormonal manipulations
Antiandrogens
Total
Scher et al Joyce et al Kucuk et al Kassouf et al Desai et al
Drug
High-dose bicalutamide (150 mg/day) High-dose bicalutamide (150 mg/day) High-dose bicalutamide (150 mg/day) Nilutamide (200 or 300 mg/d) Nilutamide (150 or 300 mg/d)
12
二线内分泌治疗
• 加用抗雄激素药物:对于单一去势患者,加用后约 60-80%PSA下降>50%,有效4-6月; • 停用抗雄药物:对于联合MAB患者,推荐停用,4-6周 后,约1/3患者出现”抗雄药物撤退综合征”,PSA 下降>50%,有效4月; • 抗雄药物互换:少数病人有效 • 肾上腺雄激素抑制剂:酮康唑,皮质激素; • 低剂量雌激素药物:雌二醇等
16
• 近两年来,美国FDA 根据多中心、随机对照 、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先后批准了前列腺癌 疫苗sipuleucel-T、地诺单抗(denosumab) 、醋酸阿比特龙、卡巴他赛4 种新药上市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应用及进展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应用及进展摘要:内分泌疗法对于治疗前列腺癌(特别是中期以及晚期前列腺癌)具有关键作用。
许多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的实践研究已经开始推进,所取得的效果为治疗指南的设计与修订提供了参考。
根据近期的临床试验数据和全球最新的医疗指南,本文就内分泌治疗机制、治疗时机以及治疗方法等展开综述。
关键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应用目前,内分泌疗法(HT)已经成为进展性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而且其在局限期病症中的效果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相关研究者对于内分泌的治疗手段、应用的最佳时期,还有一些新兴的临床诊疗策略,始终还在研究和讨论中。
本文根据近期的临床试验和国内外的最新指南,对这一类型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解读。
一、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病原理尚未被彻底揭开,特别是对于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功能,我们还没有弄清楚。
现行的理论指出,86%~98%的前列腺癌属于激素依赖型疾病,大概95%的睾酮是通过睾丸Leydig细胞生成的,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对前列腺内分泌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剩余一小部分睾酮则是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刺激下产生。
在65岁及以上的男性中,60%的雄激素源自睾丸,而40%则源自肾上腺。
二、内分泌治疗的最佳时间无论是什么疾病,治疗的时机愈早愈好。
特别是前列腺癌,这种癌症的早期阶段对激素的反应较为敏锐。
然而,我们必须全面地思考激素治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治疗所产生的巨大花销,所以,关于内分泌治疗的最佳时间,全球的医学界仍然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早期内分泌疗法(EET)是在前列腺癌被确诊后立即启动的治疗方式,其优点在于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然而,这种方法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和高昂的治疗费用。
延后内分泌治疗的时间(DET)是指在患者出现症状或病情开始恶化时才进行的,这种方式可以弥补EET的不足,但也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能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到无法控制的程度。
2024版前列腺癌现行内分泌治疗详解你想知道的都有
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研发将 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些 药物可能具有更高的疗效、更 低的副作用和更好的耐受性, 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然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也 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治疗抵抗、 副作用管理等。未来需要进一 步加强研究,探索新的治疗策 略和方法,以克服这些挑战并 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2024/1/25
5
前列腺癌诊断与分期
诊断方法
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包括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方法。其中,PSA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筛查手段。
分期标准
前列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常用的分期系统包括TNM分期和临床分 期。TNM分期根据原发肿瘤(T)、区域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的情况进行评估,而临床分期则综合考 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内分泌治疗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延 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晚期患者,内分 泌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减轻症状,延缓病 情进展。
2024/1/25
28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分析
随着生物技术和精准医疗的不 断发展,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基因 测序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技术 将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 的治疗方案。
长期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可 能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因此对 于已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 谨慎使用,同时采取必要的预 防措施。
17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前列腺癌和 内分泌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治 疗原理、效果、可能的不良反应
等。
2024/1/25
心理疏导
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恐 惧等不良情绪,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 面对治疗。
2024版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机制和方法
CHAPTER前列腺癌定义与发病率定义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发年龄通常在50-70岁。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诊断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前列腺癌病理生理特点病理类型前列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腺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等,其中腺癌占绝大多数。
生理变化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雄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雄激素可以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因此降低雄激素水平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前列腺癌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前列腺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下尿路梗阻、血尿、骨痛等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表现,如消瘦、乏力、贫血等。
诊断方法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方法。
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结节或质地变硬等异常表现;血清PSA检测是前列腺癌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筛查和病情监测;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
CHAPTER雄激素在前列腺癌发展中作用刺激前列腺癌细胞生长雄激素是前列腺癌生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能够刺激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分化。
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雄激素还能够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内分泌治疗原理简述降低雄激素水平内分泌治疗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进展。
阻断雄激素作用除了降低雄激素水平外,内分泌治疗还可以通过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止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刺激作用。
通过手术切除双侧睾丸,从而降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
这是一种较为彻底但不可逆的方法。
手术去势使用药物抑制睾丸分泌雄激素,达到降低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的目的。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温和,但可能需要长期用药。
药物去势使用抗雄激素药物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进展。
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效果分析
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
文章首先介绍了康艾注射液和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原理,然后描述了临床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轻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讨论部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研究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结论部分评估了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康艾注射液,前列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效果分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疗效评估和机制研究,为临床决策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评估康艾注射液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与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的协同效应;比较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与单纯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估康艾注射液对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患者生存期和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总结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优劣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前列腺癌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1.3 研究意义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效果评估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传统的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和耐药性问题。
ASCOGU前列腺癌诊疗进展
* Abstract 277 ASCO GU 2023
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患者旳基因突变特点(abstract 192)
背景: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是不同阶段旳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旳独立预测因子。然而,对于IDCP基因水平上旳特征知之甚少。
结论: ① 延迟注射患者睾酮水平>20ng/dL旳检测百分比明显高于提早/按时注射旳患者。 ② 随访实践中,睾酮水平旳监测频率低于PSA监测频率。 ③ 临床医生应确保在药物要求治疗时间范围内进行治疗,同步定时监测睾酮水平。
Abstract 31. ASCO GU 2023
影像诊疗与分子标识物预后价值进展 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进展
Jinge Zhao. Abstract 192. ASCO GU 2023
前列腺导管内癌(IDC-P)患者旳基因突变特点(abstract 192)
成果: • 几乎全部旳致病性基因突变均来自IDC-P患者[15/104 (14.4%)vs. 1/35 (2.9%), p=0.064]。 • 全部IDC-P阳性患者都发觉致病基因BRCA2突变 [10/104 (9.6%)vs.0/35 (0.0%), p=0.057]。 • 在IDC-P患者中发觉了三个EGFR高频率突变位点,即p.L861Q (12/104, 11.5%), p.L858R(11/104, 10.6%)和p.G719A / C (12/104, 11.5%)。这些突变位点已被证明与EGFR酪氨 酸激酶克制剂(EGFR-TKIs)在肺癌治疗中旳反应有关。
措施:经过原则化基因体现测试,将患者分为腺腔A、B型(Luminal A、B)和基底型(Basal), 主要终点:总生存率(OS)
2024版一文读懂什么是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展望
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
01
新一代AR拮抗剂正在研发中,有望克服现有药物的耐药性,提
高治疗效果。
PARP抑制剂
02
针对DNA修复缺陷的前列腺癌患者,PARP抑制剂可能成为一种
有效的治疗策略。
患者李先生
虽然内分泌治疗过程有些艰辛,但看到病情得到控制,我觉得一切努力
都是值得的。我想告诉其他病友,不要轻易放弃,坚持治疗就有希望。
03
患者王先生家属
虽然父亲的病情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但内分泌治疗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延
缓了病情的恶化。我们深刻认识到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希望其他
家庭能够引以为戒。
05
多学科团队协作
泌尿外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放疗 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跨学科合作与资源整合
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
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前列腺癌研究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提升我国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整体水平。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和内分泌的稳定。
04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案例分享
Chapter
成功案例介绍及经验总结
案例一
患者张先生,65岁,前列腺癌早期发现,通过内分泌治疗成功 控制病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经验总结:早期发现、及 时治疗是关键,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
的病人,也可使用Gleason计分作为参考。
Glesson分级类型:分1、2、3、4、5型。 Gleason 10级计分是以5级分类为基础,将占肿瘤主要成分的级数与
占次要成分的级数相加,分化最好的癌为1+1=2级,分化最差的癌为
5+5=10级。 Gleason 5+3=8级和3+5=8级其含义和预后是不同的。 高分化2-4 中分化 5-7分 低分化 8-10分。
五莲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前列腺癌根治性放疗靶区定义
2、CTV CTV:前列腺(GTVp)±精囊腺(sv)±盆腔淋巴引流区(CTVIn)
前列腺(GTVp):包括整个前列腺及包膜;影像可见精囊腺/直肠/膀胱
受侵犯部位。 精囊腺(sv)勾画:局限期前列腺肿瘤,根据危险度评估来设定照射范
围,参考sv走行三维方向勾画,可不包括与sv伴随的脉管。
五莲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盆腔淋巴引流区
骶前间隙
位于肠系膜后方 上界:髂内外分叉处/L5-S1之间 下界:尾骨前缘 前界:骶骨前10mm
后界:骶骨前缘包括骶骨凹陷
外侧界:骶髂关节
五莲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盆腔淋巴引流区
五莲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盆腔淋巴引流区
五莲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盆腔淋巴引流区
五莲县人民医院放疗中心
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及评分原则
前列腺穿刺活检,既使检测到单个小癌灶,也有必要报告gleason计 分。如3+3=6分 。 Gleason分级完全由低倍镜下癌的组织结构和浸润程度来确定,而不
考虑细胞的异型性。其原因主要有二点:
(1)前列腺癌的细胞异型性不甚明显,即使是高级别癌也极少出现明显 异型的瘤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形放疗加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23例的临床资料。
内分泌治疗采用去势加抗雄激素治疗的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放疗采用3D-CRT技术,1.8~2.0 Gy/次,5次/周,肿瘤量(DT ) 72~76Gy,平均剂量74 Gy。
结果:23例均完成放射治疗。
放疗结束后21例患者排尿困难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19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PSA降至正常。
平均随访30个月(6~75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和73.9%,5 年肿瘤特异生存率为78.2%,1、2、3 级急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4%、9.1%、9.1%,1、2级急性泌尿生殖系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1.1%。
结论: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是中晚期前列腺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适形放疗;内分泌治疗
我国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常因各种因素诊断时病期晚已不适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放射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2000年4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3例,以探讨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3例均为不适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
年龄49~85岁,平均69岁。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腺癌。
按Whitmore-Jewett标准临床分期: B期3例,C期13例,D期7例。
5例有骨转移,其中多处骨转移3例,伴肝转移2例。
治疗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5~108ng/ml,其中PSA<10 ng/ml者3例(13%),≥10 ng/ml者20例(87% )。
5例骨转移者平均PSA值43.5 ng/ml。
1.2 治疗方法:3D-CRT时患者取双手抱头仰卧位,负压成形垫固定体位,立体定位架下于体表标明标记点,以减少摆位误差。
CT定位扫描前空腹4~6 h,采用CT定位机进行增强螺旋扫描,扫描层厚0.3~0.5 cm;将CT扫描所得图像资料传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重建,在此基础上精确勾画大体靶区(GTV),GTV包括临床检查、CT或其它影像检查发现的大体肿瘤。
临床靶区(CTV)包括前列腺、精囊。
计划靶区(PTV)是在CTV基础上外放1.0~1.5 cm,但前列腺后方为直肠,仅外放0.5 cm,以减少直肠照射计量和并发症。
以PTV 几何中心为照射野等中心,设5~7个非共面照射野,应用适形治疗计划系统计算等剂量曲线,照射野影像系统进行位置验证,90%等剂量曲线包括靶区
( PTV),所有计划均应用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及电动多叶光栅实施,6MV-X线,1.8~2.0 Gy/次,5次/周,肿瘤量(DT ) 72~76 Gy,平均剂量74 Gy。
内分泌治疗采用去势加抗雄激素治疗的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
20例放射治疗前接受双侧睾丸切除,3例应用抑那通药物去势。
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应用氟他胺,与去势治疗同时应用。
放疗前接受内分泌治疗时间2~12个月,平均5个月。
1.3 随访、评价指标与统计学方法:放疗结束后,第一年每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 次。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体征、盆腔B超或盆腔增强CT扫描,血清PSA,ECT。
评价指标包括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
放射治疗急性反应评价采用NCI CTC
2.0 标准。
晚期反应采用RTOG和EORTC的LENT SOMA标准。
采用SPSS10. 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本组23例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
放疗结束后患者排尿困难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DRE示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软。
19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PSA降至正常。
平均随访30个月(6~75个月) ,死亡3例,与肿瘤相关者2例(1例多器官转移,1例肝转移伴腹水),分别于放疗后28个月及22个月死亡;1例于放疗后36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
3年生存率86.9%,5年生存率7
3.9%,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78.2%。
2.2 不良反应:放疗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
急性胃肠道反应11例,其中1级5例(45.4%) ,2级1例(9.1%),3级1例(9.1%)。
急性泌尿系统反应9例,其中1级3例(3
3.3%),2级1例(11.1%) 。
随访中未发现严重晚期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
3 讨论
3.1前列腺癌患者预期寿命较其它肿瘤患者长,多数患者最终并不是死于前列腺癌而是带瘤死亡,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预期寿命、肿瘤分期和病理分级及血清PSA水平等,治疗应注重肿瘤的控制,同时要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放射治疗使80%~90%的T1~2期前列腺癌得到控制,5年、10年、15年生存率分别为78%、57%、39%,T3~4期5年无瘤生存率50%~70%[2]。
但常规放疗由于剂量提升的限制对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难以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率,常规放疗65~70 Gy仍有亚临床病灶存在。
临床剂量学研究显示,随着放射剂量的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随之提高。
3D-CRT是近年来肿瘤放疗
技术的重大进展,由于照射野形状与病灶形状一致,能获得更满意的剂量分布,在不增加或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病灶的照射量,在靶区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为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正常组织放疗并发症提供了可行方法。
Hanks等[3]比较了373例接受适形放疗的病例与129例接受常规放疗的4年生存率,结果显示适形放疗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分别为50%、39%(P<0.005)。
同样有关膀胱和直肠的放疗并发症适形放疗组比常规组少,分别为27%、55%。
3.2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联合应用新辅助或辅助内分泌治疗,根治性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被作为临床T2b~T4患者治疗的最佳治疗选择。
内分泌治疗能显著缩小前列腺癌的体积,据报道内分泌治疗6个月前列腺体积缩小率平均为37.0%,体积缩小使肿瘤血供改善,乏氧细胞减少,提高了放射敏感性,为3D -CRT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放疗的局部控制率。
放射治疗前或后使用内分泌治疗,可早期杀灭亚临床转移灶;同时或序贯应用这2种治疗方法可产生相加或协同作用,并可降低放射剂量,减少放疗并发症。
3.3 直肠和膀胱的晚期并发症是前列腺癌外照射治疗的剂量限制因素。
采用3D-CRT技术,通过精确的肿瘤定位和放疗计划设计,可减少直肠和膀胱的照射体积及照射剂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Greco等[4]对135 例前列腺癌患者3D-CRT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分析,平均总剂量为76 Gy,中位随访期28个月,发现晚期直肠反应≥2级的共24例(17. 8%) ,与受照射直肠的体积比例密切相关,因此建议接受剂量为40、50、60、72和76 Gy的直肠体积最好分别<60%、50%、25%、12%和5%。
3D-CRT联合内分泌治疗是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综合治疗手段,已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远处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但有关适形放疗的最佳剂量、内分泌治疗的最佳疗程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蒋国良. 现代临床肿瘤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88.
[2] 申文江.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进展[J]. 肿瘤学杂志,2002,8: 226.
[3] 蒋国良. 现代肿瘤放射治疗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95.
[4] Greco C,Mazzetta C,Cattani F,et al. Findingdose2volumecon-straintsto reduce late rectal toxicity following 3D2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 of p rostate cancer[J].RadiotherOncol,2003,6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