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常见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常见知识点总结妇产科是研究妇女生殖系统及妇女生殖健康的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妇女的生殖生理、生殖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及孕产妇的保健和管理。
妇产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便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下面将就妇产科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做一些总结。
一、生殖生理1. 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妇女的生殖器官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
子宫是孕育和生育的器官,卵巢是生殖细胞的生成器,输卵管是受精卵发育的通道,而阴道是排出子宫内非孕妇的分泌物的通道。
2.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女性的生殖细胞是卵子,卵子的形成发育受到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每个月,卵巢中会释放一个卵子,这个过程被称为排卵。
3. 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月经不调、闭经、生殖能力受损等问题。
二、生殖疾病1. 妇科炎症妇科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等。
引起妇科炎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细菌、霉菌、病毒感染、性病等。
2. 妇科肿瘤妇科肿瘤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肿瘤等。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会导致异常阴道流血、月经量增多等问题。
而卵巢囊肿是卵巢生长的囊性肿块,需要及时治疗。
3. 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指已婚夫妇在正常性生活条件下,一年未避孕而未能妊娠。
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女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男性因素引起的,还可能是双方因素引起的。
4. 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症是指孕妇因妊娠引起的各种疾病。
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包括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呕吐等。
三、孕产保健1.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是指为了保障母婴健康,应该在孕早期做好保健措施。
孕期保健包括营养保健、体育保健、心理保健、胎儿监测等方面。
2. 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做一系列检查,以筛查出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的因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母体患病等。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妇产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妇产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妇产科学的基础知识1. 妇科疾病分类:妇科疾病主要可分为生殖道感染、月经失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几大类别,每种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 妇科常见疾病:常见妇科疾病包括宫颈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女性的健康非常重要。
3. 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妇科疾病。
二、妇科常见疾病的症状与治疗1. 宫颈炎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宫颈部的不适感、异常分泌物、尿频等。
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2. 盆腔炎症状:盆腔炎的典型症状包括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治疗:盆腔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辅助治疗以及对病因进行治疗等。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多样,包括痛经、月经不规律、不孕等。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三、妇科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1. 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澡、更换内衣、避免擦拭不当等,有助于预防妇科感染。
2.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
3. 定期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妇科疾病,提高治疗的效果。
四、妇产科生殖健康的注意事项1. 怀孕前的准备:准备怀孕前,注意补充叶酸等必要的营养物质,戒烟戒酒,预防感染等,以确保胎儿的健康。
2. 孕期保健:孕期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等。
3. 产后护理:产后要做好恢复和护理工作,定期进行产后检查,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妇产科学知识点

妇产科学知识点妇产科学是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涉及到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妊娠、分娩以及产后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妇产科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1. 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和阴道等器官。
其中,子宫是生殖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妊娠期承担着胎儿的孕育和发育功能。
卵巢负责排卵和产生女性激素,输卵管则为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提供通道。
2. 妇科常见疾病妇科常见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症和宫颈糜烂等。
子宫肌瘤是子宫肌层的良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和腹部疼痛。
卵巢囊肿是卵巢上形成的液体或固体的包块,可能引起月经紊乱和盆腔不适。
盆腔炎症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炎症,可能导致不孕和盆腔疼痛。
宫颈糜烂是宫颈上皮脱落和糜烂,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和白带增多。
3. 妊娠周期妊娠周期指从受精到分娩的整个过程。
正常情况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发育成为胚胎,并在几天后移入子宫腔。
随后,胚胎通过着床和胚胎发育进入妊娠期,大约持续40周。
妊娠期间,女性需要注重饮食、休息和产前检查等方面的保健。
4. 分娩过程分娩是妊娠的最后阶段,将胎儿从子宫中带出体外。
分娩的主要过程包括宫缩、宫口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
宫缩是子宫肌肉收缩的过程,通过宫缩力量将胎儿推向产道。
宫口扩张是指子宫颈逐渐开放,以便胎儿通过。
顺产时,胎儿经由阴道进入产道,最终出生。
产后,胎盘会自行剥离,并通过阴道排出。
5. 产后护理产后护理是指分娩后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工作。
产后护理包括对产妇身体、情绪和生活的关爱与照料。
其中,对产妇的休息、饮食和乳房护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新生儿来说,产后护理主要包括婴儿喂养、测量体温和观察大便等。
6. 妇产科检查妇产科检查是医生通过各种手段来评估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妇产科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波检查和宫颈抹片检查等。
妇科检查通常包括外阴检查、阴道检查和宫颈检查等,以便发现任何异常或疾病。
妇产科学知识点整理

妇产科学知识点整理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 外生殖器。
- 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
- 大阴唇: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
外侧面为皮肤,有阴毛和汗腺,内侧面湿润似黏膜。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未生育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经产妇大阴唇由于分娩影响向两侧分开。
- 小阴唇: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
两侧小阴唇前端相互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
小阴唇后端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
- 阴蒂:位于两小阴唇顶端下方,部分被阴蒂包皮围绕,由海绵体构成,可勃起。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
- 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
- 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构成。
其前部与阴蒂相连,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浅层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 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
腺管细长(1 - 2cm),向内侧开口于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
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因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
- 尿道口:位于阴蒂头后下方,略呈圆形,为尿道的开口。
- 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的前庭后部。
阴道口周缘覆有一层较薄的黏膜皱襞,称为处女膜。
处女膜多在中央有一孔,圆形或新月形,少数呈筛状或伞状。
孔的大小变异很大,小至不能通过一指,大至可容纳两指,甚至处女膜缺如。
处女膜因性交或剧烈运动等原因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处女膜痕。
2. 内生殖器。
- 阴道。
- 位置和毗邻: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 - 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 - 12cm,与直肠贴近。
上端环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1宫颈癌病人的护理1.妇科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宫颈癌)2.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在(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3.宫颈癌最主要的表现是(接触性出血)4.宫颈癌的体征外生型:宫颈表面息肉样或乳头样赘生物生长,形成菜花状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表面光滑或有轻度溃疡,宫颈膨大如桶状溃疡型:癌组织脱落出现凹陷性溃疡或如火山口样空洞颈管型:可形成冰冻骨盆5.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是(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6.确诊宫颈癌最可靠方法是(宫颈和宫颈管活检)7.宫颈癌病人术后保留尿管的时间为(7-14天)8.宫颈癌病人行子宫动脉栓塞的备皮范围是(脐水平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术前(一日)备皮,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9.宫颈癌根治术常规需备血(800-1000ml),以备手术当中用10.宫颈癌病人术前肠道准备无渣饮食的时间为(术前3日)子宫内膜癌病人的护理1.子宫内膜癌多见于(老年妇女)2.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表现为(绝经之后出现阴道流血)3.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可靠的方法是(分段诊断性刮宫)4.防治子宫内膜癌的措施有(超过50岁的妇女定期盆腔检查,积极控制肥胖,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定期妇科检查5.子宫内膜癌术后随访时间一般在(术后2年)6.子宫内膜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发病率增多7.子宫内膜癌类型以(腺癌)为主侵蚀性葡萄胎病人的护理1.大多数侵蚀性葡萄胎发生于(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2.侵蚀性葡萄胎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出血)3.侵蚀性葡萄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4.侵蚀性葡萄胎的治疗原则是(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5.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绒毛结构)6.侵蚀性葡萄胎仍可见(变形或完好的绒毛结构)7.若发生转移破溃大出血,可用纱条止血,纱条必须于(24-48小时)取出8.若发生大量咯血应给予(头低侧卧位)9.侵蚀性葡萄胎阴道转移应(卧床休息),以免(引起破溃大出血)绒毛膜癌病人的护理1.绒毛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2.绒毛膜癌(绒毛结构消失)3.绒毛膜癌与侵蚀性葡萄胎最主要的区别是(绒毛结构是否消失)4.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是(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5.绒毛膜癌多继发于(葡萄胎)6.绒毛膜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葡萄胎清除后,流产后,足月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增大,卵巢黄素化囊肿,腹痛)7.绒毛膜癌转移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活动时勿(用力过猛过重)8.(剧烈腹痛)可能是肿瘤穿破子宫的信号,应(做好手术准备,常规备皮,配血,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卵巢癌病人的护理1.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的是(卵巢癌)2.卵巢癌的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化疗,放疗为辅)3.(CA125)是目前被认为对卵巢上皮肿瘤较为敏感的肿瘤标记物4.卵巢癌可触及(腹部包块)5.卵巢癌术前配血量要达到(800-1000ml)6.卵巢癌手术当日(禁食),术后第一天可(进食流质饮食)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1.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子宫肌瘤)2.子宫肌瘤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3.子宫肌壁间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过多)4.子宫肌瘤病人可于(下腹部扪及块状肿物)5.浆膜下肌瘤的主要表现是(下腹部包块)6.粘膜下肌瘤的主要表现是(月经量过多)7.(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8.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b超)9.全子宫切除术后(7-8天)出现阴道流血,多为(阴道残端肠线吸收)所致葡萄胎病人的护理1.葡萄胎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疾病,病变局限于(子宫内),不侵入(肌层)2.葡萄胎最常见的症状是(阴道流血),多发生在(停经12周左右)发生(不规则阴道出血)3.若是(黄素化囊肿急性扭转)则为急腹痛4.葡萄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妊娠呕吐,子宫异常增大,停经后阴道流血,卵巢黄素化囊肿)5.葡萄胎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HCG测定)6.葡萄胎b超可见(落雪状光影)7.一旦确诊葡萄胎,首要措施是(清除宫腔内容物)8.良性葡萄胎随访的主要目的是(及早发现恶变)9.良性葡萄胎仍有(10-20%)的恶变几率,有恶变倾向者为(年龄>40岁,葡萄胎排出前HCG异常升高,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卵巢黄素化囊肿>6cm)10.葡萄胎病人应坚持避孕(2年)11.葡萄胎病人至少随访(2年),随访时必须做的检查是(测血,尿中HCG值)12.葡萄胎病人清宫术后,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定期复查HCG,注意月经是否规则,观察有无阴道流血,注意有无咯血,咳嗽等转移症状)13.葡萄胎病人清宫术后禁止性生活(1个月)14.葡萄胎病人避孕最好选择(套)早产病人的护理1.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满37足周之间分娩者)2.早产儿体重多(<2500g)3.诊断为早产临产的依据是(妊娠晚期者子宫收缩规律,20分钟≥4次,伴以宫颈管消退≥75%以及进行性宫口扩张2cm以上)4.早产主要的处理原则是(抑制宫缩,促进胎儿肺成熟)5.预防早产的措施中高龄产妇必须多(左侧)卧床休息,慎做(肛诊和阴道检查)6.宫颈内口松弛者应于(孕14-16周)作子宫内口缝合术7.早产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收缩)8.早产的护理措施为(慎做肛诊和阴道检查,遵医嘱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教会产妇自己数胎动,做好早产儿保暖和复苏的准备)流产病人的护理1.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2.早期流产是指(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3.晚期流产是指(发生于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4.早期流产最主要的原因是(染色体异常)5.晚期流产最主要的原因是(宫颈内口松弛)6.流产的主要症状是(停经,腹痛,阴道流血)7.先兆流产的表现是(停经前少量阴道流血,有时伴轻微下腹痛和腰痛,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未开,妊娠产物未排出)8.难免流产的表现是(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重,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宫颈口已扩张,妊娠产物尚未排出)9.不全流产的表现是(妊娠产物部分排出,阴道流血可持续不止,下腹痛减轻,子宫小于停经周数,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胎盘组织堵塞宫颈口,或部分妊娠产物已排出,部分组织仍流在宫腔内)10.完全流产的表现是(妊娠产物已完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子宫接近未孕时大小或略大,宫颈口已关闭)11.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12.先兆流产的处理原则是(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减少刺激)13.黄体酮功能不足的孕妇,每日(肌内注射黄体酮)保胎14.难免流产的处理原则是(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完全排出)15.不全流产的处理原则是(一旦确诊,应行吸宫术或钳刮术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物)16.完全流产(如无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7.稽留流产处理前应(做凝血功能检查)18.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治疗期必须(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妊娠月份)19.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在(妊娠14-16周)时行(子宫内口缝扎术)过期妊娠病人的护理1.过期妊娠是指(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尚未分娩者)2.胎动计数(>30次/12小时)为正常3.过期妊娠需要立即终止妊娠的指征有(宫颈条件成熟胎儿体重≥4000g 或胎儿宫内生长受限,12小时胎动<10次或胎心监护异常,尿持续低E/C 值,羊水过少或胎粪污染,病发重度先兆子痫或子痫)妇产科知识点总结21.妊高症降压首选:肼屈嗪2.前置胎盘最特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禁止肛门指检)3.胎头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对角径4.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硫酸镁5.胎盘早剥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的子宫出血6.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是:风湿性心脏病7.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型首选:缩宫素静滴(高张型首选哌替啶)8.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选在第一产程中注射:哌替啶9.胎盘与宫壁界限不清首先考虑:胎盘植入10.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局部特征:宫颈糜烂11.宫颈癌最早症状:接触性出血12.筛选宫颈癌最有效方法: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13.子宫肌瘤继发贫血最常见于:粘膜下子宫肌瘤(最易发生阴道多量出血及肌瘤坏死)14.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腹腔镜检查15.最常见的功血:无排卵型功血16.固定宫颈位置最重要的韧带是:主韧带17.HCG于妊娠时间分泌达高峰的时间是:8~10周18.习惯性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颈内口松弛19.胎盘早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IC20.死亡率居妇科癌症首位的是:卵巢肿瘤21.蒂扭转最易发生于:浆膜下子宫肌瘤22.侵润性葡萄胎转移转移灶最长转移到:肺23.确诊前置胎盘首选:B超检查可见胎盘覆盖宫颈内口24.羊水进入母体循环最常见的途径为:子宫颈管粘膜的静脉25.粘膜下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26.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累及邻近器官及腹腔种植27.绒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是:肺、阴道、脑、肝28.功能性月经失调促进排卵的最好方法是:氯米芬治疗29.最简单而可靠的子宫性闭经诊断方法是:雌孕激素序贯试验30.肌瘤变性中,最常见的是玻璃样变31.恶性程度最高的子宫内膜癌是:鳞腺癌32.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移行带33.早孕反应:妇女停经后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欲缺乏喜食酸物恶心晨起呕吐等34.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除称恶露(血性、浆液、白色)35.子痫前期处理:治疗原则为休息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完整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完整一、妇科疾病1.常见的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炎症等。
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盆腔疼痛等。
卵巢囊肿是卵巢上的一种囊状肿块,常见症状包括腹部胀痛、压迫感等。
宫颈炎症是一种宫颈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疼痛等。
2.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需要依据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
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内窥镜检查等。
辅助检查包括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二、妊娠期管理1.妊娠期管理是妇产科医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孕早期的产前诊断、孕中晚期的孕产检、分娩过程的分娩管理等。
产前诊断主要包括孕妇的健康评估、孕产检的筛查和诊断、孕期营养和保健等。
孕产检主要包括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测,以及对孕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分娩管理主要包括对孕妇的分娩准备、分娩过程的监测和指导,以及分娩后的产褥护理。
2.产前诊断主要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两个方面。
产前筛查主要包括母血和胎儿超声检查,用于早期筛查孕妇生育异常和胎儿先天畸形的风险。
产前诊断主要包括羊水穿刺和绒毛活检,用于明确胎儿染色体和遗传疾病的诊断。
三、产科手术1.产科手术主要包括剖宫产术和阴道分娩术两种。
剖宫产术是一种把胎儿从子宫内取出的手术,适用于孕妇分娩困难、娩儿发生窘迫、产妇发生紧急情况等情况。
阴道分娩术是一种通过阴道自然分娩的方式,适用于孕妇分娩情况正常的情况。
2.产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出血、伤口感染、妊娠骨盆积液等。
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理等。
综上所述,妇产科是一个重要的医学专业领域,涉及的知识点广泛而复杂。
妇产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够胜任相关的临床工作。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妇产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更多的女性带来健康和幸福。
妇产科必考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1.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器官的解剖位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女性生殖器的生理周期,包括月经周期、排卵过程、受精和妊娠等生理过程的规律和变化。
3.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过程,包括青春期的特征、月经初潮的年龄和规律等内容。
4.女性生殖器官的变态生理,包括月经失调、闭经、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的生理机制和表现。
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原则。
2.女性生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和治疗方案等。
3.女性生殖系统先天畸形和后天改变,包括子宫双角、子宫发育异常、输卵管堵塞、卵巢囊肿等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4.女性生殖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包括月经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
5.女性生殖系统其他疾病,包括盆腔积液、盆腔器官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妊娠期的保健和常见妊娠并发症1.妊娠期的保健知识,包括孕期饮食、运动、作息、心理保健等方面的指导。
2.孕早期疑似妊娠、妊娠骨盆及妊娠早酒球综合症等疑似早孕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3.妊娠中期的保健知识,包括胎儿生长发育规律、孕期体重增长、胎动监测等内容。
4.孕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妊娠后期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
5.妊娠合并病及妊娠远期并发症,包括妊娠合并心脏病、孕期子痫前症、妊娠合并肾病等罕见妊娠合并症的诊治。
四、分娩和产后护理1.分娩的生理过程,包括产程的三个阶段、分娩的规律和变异、产妇临产的征象等内容。
2.产前和产后的护理,包括孕期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的护理、产后康复恢复等方面的指导。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归纳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部分:生殖系统解剖生理1. 女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
卵巢是生殖细胞的生成器,也是分泌性腺;输卵管是输送卵子的通道;子宫是着床和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和外阴则是生殖道的出口。
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2. 月经周期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
月经周期正常为28天左右,分为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四个阶段。
其中排卵期为女性受孕的最佳时机。
月经周期的长短、月经量和质地都是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
第二部分:常见疾病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较高。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盆腔疼痛、异常阴道流血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有利于保留子宫和维护生殖器官功能。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周期性盆腔疼痛、性交疼痛、月经失调和不孕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等。
3. 盆腔炎症盆腔炎症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可以发生在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多个部位。
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热等。
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等。
4. 妇科肿瘤妇科肿瘤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早期诊断对于妇女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第三部分:妇女生殖健康及生育1. 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促排卵治疗和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的重要参考指标。
2. 不孕症不孕症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主要分为男性因素、女性因素和双方因素。
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促排卵治疗、体外受精、试管婴儿等。
3. 孕期保健孕期保健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包括孕期体重管理、营养调理、孕期保健检查等。
孕期合理的保健措施可以降低孕产妇和胎儿的风险。
妇产科学知识点

妇产科学知识点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生殖调控的一门临床科学,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和计划生育三大部分。
以下是一些妇产科学的知识点。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2.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阴道壁富有静脉丛,伤害后易形成血肿;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3.子宫:子宫峡部(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10c m。
4.宫颈:宫颈管、宫颈外口(未产圆已产横裂)、宫颈阴道上部、宫颈阴道部。
5.子宫韧带:圆韧带(维持前倾)、阔韧带(外1/3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内侧与宫角阔韧带稍增厚为卵巢固有韧带。
限制向两侧倾斜)、主韧带(又宫颈横韧带)。
6.卵巢:卵巢周期使女性生殖器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尤以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显著。
7.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孕激素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增生和分泌,为妊娠做准备。
8.妊娠期: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但不是妊娠的特有症状。
子宫是妊娠期及分娩后变化最大的器官。
9.分娩:分娩期是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的关键时期,需要密切关注产妇和胎儿的情况,确保安全分娩。
10.计划生育:包括避孕、流产、绝育等方法,用于控制生育,提高生育质量。
以上知识点仅为妇产科学的一部分,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考相关教材和资料。
执业医师妇产科知识点

执业医师妇产科知识点妇产科知识点一:1.大阴唇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拾卵)。
8.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上皮深面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故不易感染。
9.卵巢固有韧带(卵巢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微信号:med66_cdel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只切除子宫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
中段:阴道动脉。
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
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
阴道上段髂内、闭孔。
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
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
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21.雌三醇生物活性最低,为筛查项目(检测孕妇尿中雌三醇含量可判断胎儿是否宫内死亡)。
22.雌激素:促子宫输卵管发育,增对缩宫素敏感性,宫颈黏液湿稀,阴道上皮增生角化,乳腺管增生,水钠潴留易肿,骨基质代谢。
妇产科必备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必备知识点总结1. 妇科疾病的常见病因和症状1.1 子宫内膜异位症1.2 子宫肌瘤1.3 输卵管堵塞1.4 卵巢囊肿1.5 子宫脱垂1.6 阴道炎、宫颈炎1.7 盆腔炎、盆腔炎后粘连1.8 多囊卵巢综合征1.9 子宫内膜息肉1.10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2. 妇科检查和常规检查2.1 妇科常规检查2.1.1 妇科内检2.1.2 妇科超声检查2.1.3 子宫肌瘤的检查2.1.4 妇科血常规检查2.2 月经周期监测2.3 阴道分泌物检查2.4 人流手术前检查3. 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3.2 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3.3 卵巢囊肿的诊断和治疗3.4 输卵管堵塞的诊断和治疗3.5 子宫脱垂的诊断和治疗3.6 阴道炎、宫颈炎的诊断和治疗3.7 盆腔炎、盆腔炎后粘连的诊断和治疗 3.8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3.9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3.10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4. 妇科常见手术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4.1 子宫肌瘤手术4.2 卵巢囊肿手术4.3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4.4 子宫脱垂手术4.5 卵巢囊肿手术4.6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4.7 乳腺癌手术4.8 盆腔腹腔镜手术4.9 人流手术4.10 妇科常规手术后注意事项5. 妊娠期的保健和常见问题5.1 孕期饮食调理5.2 孕期体检和产检5.3 妊娠期合理运动5.4 疼痛处理5.5 孕期常见问题处理5.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5.7 妊娠糖尿病的防治5.8 早产的预防6. 妊娠期的分娩和产后护理6.1 自然分娩的过程和方式6.2 阴道分娩的护理6.3 剖宫产的手术过程和护理6.4 产后恶露和伤口护理6.5 产后情绪和产褥期护理7. 妇科常见炎症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7.1 妇科白带异常的处理7.2 妇科杀菌消炎药物的选择7.3 阴道炎、宫颈炎的预防和治疗7.4 盆腔炎、盆腔炎后粘连的治疗8. 妇科自然疗法及辅助治疗8.1 中药治疗妇科疾病的原理8.2 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效果8.3 保健按摩和瑜伽的妇科效果8.4 食疗和药膳的妇科作用8.5 心理疗法在妇科治疗中的应用9. 妇科常见病症的预防和饮食调理 9.1 妇科白带异常的饮食调理9.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饮食调理9.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饮食调理9.4 卵巢囊肿的饮食调理9.5 阴道炎、宫颈炎的饮食调理10. 妇科常见病症的心理调理10.1 妇科疾病对心理的影响10.2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处理10.3 孕期忧郁症的处理10.4 阴道炎、宫颈炎对心理的影响10.5 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妇产科是一个需要深入了解和综合治疗的领域,掌握其必备知识点对于妇女的健康至关重要。
妇产科护理学 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一、产褥期母体的变化1. 子宫复旧:子宫逐渐恢复到孕前状态的过程。
2. 子宫内膜再生:胎盘娩出后,基底部的结缔组织逐渐再生新的结缔组织,约需6周恢复至接近未孕时的状态。
3. 盆底组织恢复: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弹性降低,需逐渐恢复。
4. 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恢复:产后3日内,血容量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
5. 消化系统恢复:产后消化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6. 泌尿系统恢复:产后膀胱张力逐渐恢复,尿量增加。
7. 乳房变化:产后开始分泌乳汁。
二、产褥期妇女的护理1. 观察生命体征: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注意观察恶露的量、色、味及性状。
2.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擦洗外阴,防止感染。
3. 协助产妇哺乳:指导产妇正确哺乳,保持乳房清洁。
4. 做好心理护理:给予产妇安慰和支持,缓解产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5.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三、胎儿的发育过程及特点1. 胚胎期:受精卵着床后发育成胚胎,约2周左右形成心血管系统、神经管及胚胎体。
2. 胎儿期:从第3周末至第8周末,胚胎发育成胎儿,各器官系统逐渐发育完善。
3. 新生儿期:出生后的第1周至第28天,新生儿适应新环境,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四、妊娠期妇女的护理1. 饮食护理: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2. 运动护理:指导孕妇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 心理护理:关注孕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
4. 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5. 分娩准备:指导孕妇做好分娩准备,包括物品准备、心理准备等。
五、妇科疾病的护理1. 妇科炎症的护理: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的护理,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使用药物。
2. 生殖器官肿瘤的护理: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笔记一、妇科常见疾病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指来源于子宫肌层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其症状表现有月经不规律、经期过多、经期延长、腹痛以及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等。
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以外的部位,如盆腔腹膜、卵巢等,引起月经不调、腹痛、性交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3、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壁的炎症,主要症状有发热、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法为抗生素治疗。
4、盆腔炎盆腔炎是指盆腔内脏器或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为下腹疼痛、发热、白带异常等。
治疗方式为抗生素治疗、介入治疗等。
5、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形成的液性或实性肿块,常见症状有月经不调、下腹胀痛等。
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6、宫颈炎宫颈炎是宫颈炎症,症状为白带增多、阴道不规则出血、疼痛不适等。
治疗方式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及保持宫颈清洁。
二、产科常见疾病1、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压,一般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
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子痫、胎儿宫内窘迫等。
治疗方式包括控制血压、保持休息和输液等。
2、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症状为多尿、口渴、体重下降、乏力等。
治疗方式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胰岛素治疗等。
3、宫内发育受限宫内发育受限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导致胎儿体重低于正常低于胎龄的10%。
常见症状为宫高增长缓慢、羊水过少等。
治疗方式包括定期产检、输液等。
4、羊水过多羊水过多是指孕妇子宫腔内的羊水量超过2000ml。
常见症状为腹围增大、心前区胀痛、吞咽困难等。
治疗方式包括抽取羊水、输液等。
5、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指孕妇妊娠期间胎膜破裂,羊水过早流出。
常见症状为阴道流出液量增多、羊水呈脓性恶臭等。
治疗方式包括抗感染治疗、保持卧床等。
产科门诊常用知识点总结

产科门诊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分娩期间的监测与处理1. 产程的分娩过程分娩包括产前期、开口期、胎儿期和胎盘期,产前期指的是从宫缩开始到宫颈开口的整个过程,开口期指的是从宫颈开始开口到完全开口的过程,胎儿期指的是从宫口完全开口到胎儿出生的过程,胎盘期指的是胎儿出生后到胎盘排出的过程。
2. 宫缩的产程特点产程特点是间歇性的,逐渐增强和增强,由初产妇到多产妇宫缩时间缩短,攀升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
3. 宫颈的开口过程宫颈开口指的是宫颈外口部由闭合到扩张到10指的过程,宫颈口外口比较松弛,在开口过程中呈逐渐扩张的状态,这是由于宫缩的力量和宫颈口的软化所致。
4. 胎儿的下降过程胎儿下降主要是由于宫缩的力量作用,推动胎儿向出口方向运动,同时胎儿头部的转向也是下降的一个过程。
5. 分娩持续期间的检查与处理分娩持续期间需要密切监测产妇的宫缩情况、宫颈开口情况、胎心音情况以及产程的进展情况,根据情况适时的进行会阴护理和产程的引导。
二、孕产期的保健指导1. 孕期保健指导孕期保健指导包括了孕期营养、孕期生活、孕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孕期营养包括了孕期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孕期生活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良好的卫生等,孕期运动包括了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和频率,如散步、瑜伽等。
2. 产褥期保健指导产褥期保健指导包括了产褥期的饮食、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产褥期的饮食包括了新妈妈需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乳汁的分泌,产褥期的锻炼包括了产后适宜进行的一些体育锻炼方式,如产后瑜伽、产后舒活操等。
三、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产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产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了妊娠早期的孕呕、孕吐、孕呕孕吐,妊娠中期的胎动、胎动不安,妊娠晚期的习惯性流产、子痫病、宫缩,产后的产褥出血、产褥感染等。
2. 产科疾病的诊断产科疾病的诊断需要全面的了解产妇的症状和身体体征,如孕期体温、体重、体腔、子痫病前后期的血压和尿蛋白等,同时需要与实验室检测数据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如B 超、CT、MRI等。
妇产科学重点 八十五个知识点 无懈你的妇产科学考试

16. 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胚胎或胎儿在宫内已死亡尚未及时自然排出。
17. 习惯性流产: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者。
18. 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3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
2)根治手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3)腹腔镜手术:适合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者
33.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处理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表现】与受精卵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与时间长短等有关。症状①停经 ②腹痛(主要症状)③阴道流血④昏厥与休克⑤腹部包块
【体征】①一般检查:腹腔内出血较多时呈贫血貌,通常体温正常,休克时体温低,富腔内血液吸收时体温高,但不超过38度 ②腹部检查:下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患侧为著,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有些下腹可触及包块,随积血并沉积可不断增大变硬③盆腔检查:阴道内常有来自宫腔的少许血液,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隆饱满有触痛。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向左右摆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称为宫颈举痛或摇摆痛,因加重对腹膜的刺激所致,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体征之一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初产妇1-2小时,经产妇不应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胎儿娩出开始到胎盘胎膜娩出,不超过30分钟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

妇产科学各章节笔记(最新版)目录一、妇产科学总论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2.女性生殖生理学3.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二、产科学1.妊娠生理与病理2.产前检查与诊断3.分娩过程与分娩方式4.产褥期母体与新生儿的护理三、妇科学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2.女性生殖系统肿瘤3.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生殖内分泌疾病4.妇科病的诊断与治疗四、妇产科学相关法规与伦理1.妇产科学相关法规2.妇产科学伦理与患者权益保护正文妇产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疾病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妇产科学各章节的笔记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妇产科学的相关知识。
一、妇产科学总论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它们在生育和内分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学结构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2.女性生殖生理学:女性生殖生理学主要研究卵子的生成、排卵、受精、着床等生理过程。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女性生育过程和诊断不孕症等疾病至关重要。
3.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法。
治疗方面,需要根据疾病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二、产科学1.妊娠生理与病理:妊娠生理学研究妊娠期间母体的生理变化和胎儿的发育。
病理妊娠则指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如流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2.产前检查与诊断:产前检查包括定期的产前门诊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等,旨在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3.分娩过程与分娩方式:分娩过程是指从宫颈扩张开始到胎儿娩出的过程。
常见的分娩方式有顺产、剖宫产等。
4.产褥期母体与新生儿的护理:产褥期是产后恢复和新生儿护理的重要阶段。
母体护理包括产后康复、乳汁分泌等方面;新生儿护理则涉及喂养、沐浴、换尿布等各个方面。
三、妇科学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可能导致疼痛、瘙痒、不孕等症状。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仅供参考!!!!!)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 ↓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4、子宫●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成为子宫下段.●子宫内膜: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
(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宫外孕好发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拾卵作用)6、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7、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处2cm,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8、骨盆的组成:●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韧带2个: 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9、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10、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干货)妇产科知识点汇总145条

(干货)妇产科知识点汇总145条1.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相当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期早期。
2.妊娠早期羊水的主要来源是母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3.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
4.妊娠20周时约400ml,妊娠38周时约1000ml,此后羊水量逐渐减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约800ml。
5.羊水内出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时间是25周。
6.羊水内肺表面活性物质开始迅速增加的时间是35周。
7.妊娠35周前的早产,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24小时后至7日内,能促进胎儿肺成熟,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8.妊娠晚期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变化,A.心率增快而有心悸B.心脏容量增加10%左右C.叩诊心浊音界稍扩大D.心尖部可闻及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9.孕妇血容量的增加在哪段时间达高峰(32—34周)。
10.孕卵开始着床的时间受精后第6—7天。
11.妊娠18-20周开始,用听筒或听诊器在孕妇腹壁上可以听到胎心音,每分钟120—160次。
12.孕妇于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胎动。
13.胎儿身体纵轴和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
14.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
15.骨盆入口前后径正常值为11cm。
16.B超胎头双顶径〉8.5cm,胎盘三级提示胎儿成熟。
17.变异减速为子宫收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
18.晚期减速是胎儿缺氧的表现。
19.早期减速为宫缩时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减少的表现,不受体位或吸氧改变。
20.羊水中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L/S比值)>2提示胎儿肺成熟;羊水中肌酐值≥176.8umol/L(2mg/dl)提示胎儿肾已成熟;羊水中胆红素类物质值,若用ΔOD450测该值<0.02,提示胎儿肝已成熟;羊水中淀粉酶值,若以碘显色法测该值≥450U/L,提示胎儿唾液腺已成熟;羊水中含脂肪细胞出现率达20%,提示胎儿皮肤已成熟。
21.胎动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主要临床指标,12小时大于10次为正常。
产科知识点总结口诀

产科知识点总结口诀一、孕期保健1、孕早自查是关键,孕中规律复诊;2、孕后尽量休息,合理膳食多调理;3、合理运动加吸氧,保持愉悦心境和心情舒畅;4、避开有害环境,戒除不良嗜好;5、孕期复诊是保障,定期产检有保障;6、牙病要积极治疗,避免细菌感染对胎儿诱发。
二、妇产科病理学1、阴道分泌物的检查与鉴别;2、子宫肌瘤扩大的特点及临床表现;3、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特点与临床表现;4、不孕症的检查与鉴别;5、急性盆腔炎的特点与临床症状;6、妇科肿瘤的检查及诊断。
三、助产学1、产褥期卧床时间,产妇饮食与护理;2、假性宫缩与痛经间怎样区别;3、羊水早破后注意事项,怀疑细菌感染而及时检查;4、早产婴儿在护理中注意,预防呼吸窘迫及其他疾病;5、预防白带有致病菌的感染,避免后期产床感染;6、各种新生儿急救措施,常见新生儿疾病的辨治。
四、妇产科实验1、排卵试验的操作方法及其临床意义;2、孕酮激素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3、荧光抗体试验的操作方法及其临床意义;4、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5、细胞因子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6、妇科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五、妇科手术技巧1、妇科腔镜术的操作方法;2、阴道镜检术的操作方法;3、子宫剖宫产术的操作方法;4、恶性肿瘤根治术术中的原则;5、小阴唇包皮成形术的操作方法;6、子宫穹窿带状肌切除术的操作方法。
六、妇产科护理知识1、足月产后各种情况的护理;2、人工流产产后护理;3、妇女更年期的护理;4、白带过多症的护理;5、子宫扩张性出血的护理;6、宫外孕的护理。
七、产科疾病护理1、早产的护理;2、异位妊娠的护理;3、术后宫颈狭窄的护理;4、产后出血的护理;5、产褥感染的护理;6、妊娠合并贫血的护理。
口诀总结:孕期保健要自查,孕中加强复诊看。
保持良好心情,避免有害环境。
妇产科病理学,不孕检查要多心思。
肌瘤增生都要搞清楚,子宫内膜需警惕流。
助产学要讲究,产褥期卧床护理充分。
妇产科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妇产科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女性生殖系统的器官包括输卵管、子宫、阴道、卵巢和外阴等。
2. 输卵管是一个距离最短、粘膜面积最大、内膜细胞能力最强的器官,是胚胎着床的地方。
3. 子宫分为子宫体和子宫颈两部分,是胚胎生长和发育的场所,还能通过宫颈口排出子宫内的分泌物和经血。
4. 卵巢是产生和储存卵子的器官,也是激素分泌的主要场所。
5. 阴道是连接子宫和外界的通道,同时也是分娩和月经排出的通道。
6. 外阴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开口,主要保护女性生殖系统。
二、女性生理周期1. 月经周期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在生理和生化、心理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过程。
通常为28天一个周期,但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21-35天之间。
2. 经期指月经来潮的时间,一般为3-7天。
3. 卵泡期:月经来潮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促进卵泡的发育。
4. 排卵期:是卵子排出卵巢并进入输卵管,发生在月经来潮后14天左右。
5. 黄体期:受精卵着床后,卵巢黄体开始分泌孕激素,并使子宫内膜分泌丰富的养分。
三、女性生殖健康问题1. 乳腺疾病: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等。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在子宫外发育的内膜组织引起的慢性疼痛和不孕症。
3. 月经问题:包括月经不调、经痛、闭经、月经失调等。
4. 不孕不育:包括女性不孕和女性不育,原因多种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四、孕产期1. 怀孕周期:怀孕周期一般为40周,分为3个阶段:早孕期、中期和晚期。
2. 怀孕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饮食、保健、活动等方面。
3. 产前检查:产前检查主要是为了确保胎儿和母体的健康,包括孕前检查和怀孕期间的定期产检。
4. 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和剖宫产。
5. 产后护理:产后需要注意休息、饮食、心理护理等问题。
五、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常见疾病:新生儿窒息、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2. 新生儿喂养: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3. 新生儿护理技巧:洗澡、换尿布、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二、女性内生殖器1.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 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 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2.子宫●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子宫内膜: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
(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
⏹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3.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宫外孕好发部位);伞部(拾卵作用)4.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三、血管、淋巴与神经1.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外侧2cm处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四、骨盆1.骨盆的组成:●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韧带2个: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2.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五、骨盆底1.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 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
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2.肛提肌组成: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六、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月经(menstruation):青春期后,受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激素内分泌影响,产生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前半期→卵泡成熟→雌激素。
月经后半期→黄体形成→孕激素●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白体●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不管卵泡期(月经周期多长),黄体期不变。
●雌激素来源: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孕激素来源:颗粒黄体细胞●雄激素来源:卵泡外膜细胞、髓质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5-14天)→排卵后,分泌期(15-28天)→月经期(1-4天)4、性周期调节:●月经前半期(排卵前):促FSH→FSH→卵泡→雌激素↑↑→内膜增生●月经后半期(排卵后):促LH→LH→黄体形成—孕激素↑↑,雌激素↑→内膜分泌5、雌激素、孕激素区别雌激素孕激素乳房腺管增生腺泡增生子宫收缩(敏感性↑)松驰子宫内膜增生分泌宫颈粘液变稀变稠阴道上皮增生pH↓脱落pH↑其它Ⅰ、Ⅱ性征发育,钠水储留致热作用垂体正、负反馈负反馈第四章妊娠生理1、【精子获能】(capacitation):精液射入阴道内,精子离开精液,经宫颈管进入宫腔及输卵管腔,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此时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称精子获能。
2、【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约需24小时。
当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顶体外膜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周的放射冠和透明带,称顶体反应。
3、【透明带反应】(zona reaction):借助酶的作用,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
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之时,开始受精过程,其他精子不再进入这一过程称为透明带反应。
4、【受精卵着床】(implantation):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侵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
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apposition)、黏附(adhesion)和穿透(penetration)3个过程。
5、受精卵着床的必备条件:(X4)●透明带消失;●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
6、子宫内膜的变化:受精卵着床后,子宫内膜的细胞致密层变成蜕膜细胞,此时的子宫内膜叫蜕膜(Decidua)。
将蜕膜分为三部分: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
7、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羊水、脐带8、胎盘组成:羊膜(胎儿部分)、叶状绒毛膜(胎儿部分)、底蜕膜(母体部分)9、胎膜组成:绒毛膜和羊膜10、羊水呈中性或弱碱性(阴道是酸性),pH约为7.2011、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
12、血管合体膜(vasculo-syncytial membrane,VSM):是由合体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5层组一成的薄膜。
是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
13、胎盘的功能●代谢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滤过细菌;抗体;病毒,药物可通过。
梅毒、结核秆菌→局部病灶→破坏血管→入血●内分泌功能:胎盘能够合成许多激素和酶类,合成的激素有蛋白激素和甾体激素两大类。
蛋白激素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胎盘生乳素PRL、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人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等。
甾体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等。
合成的酶有催产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等。
还有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免疫功能:胎儿及胎盘组织免疫学特征--免疫保护作用:早期胚胎无抗原性;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面有一层类纤维蛋白物质沉积构成免疫屏障。
妊娠期母体免疫力低下:妊娠期间胎儿细胞可以少量进入母体,刺激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免疫耐受。
保持胚胎不被母体排斥,否则流产。
第五章妊娠诊断1、早孕的诊断:1)症状与体征●停经:生育期年龄,月经规则,出现停经,超过10天,8周以上更确切。
除外老年妇女、未婚、无性生活者。
●早孕反应:6-12周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纳差,喜食酸性食物等,与HCG有关。
●尿频;●乳房变化:增大,乳晕着色,蒙氏结节●妇科检查:宫颈、阴道粘膜呈紫蓝色;宫颈峡部极软(hegar sign);子宫增大2)辅助检查●妊娠试验:检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超声检查:B超见宫内妊娠囊,有胚芽及原始心血管搏动可确诊内孕活胎。
●黄体酮试验(阴道出血——阳性=未孕,不出血——阴性=则怀孕)●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检查2、胎姿势(fetal attitude):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为胎姿势。
(正常胎姿势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3、胎产式(fetal lie):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的纵轴的关系。
三种: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4、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最先进入母体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头先露: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
●臀先露: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双足先露。
●肩先露5、胎方位 (Fetal position):胎儿先露某一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
指示点:①枕先露→枕骨粗隆(O);②面先露→颏骨(M);③臀先露→骶骨(S)(不是臀部和软组织);④肩先露→肩胛骨(Sc)(不是肩)6、具体胎位:●枕先露→6种,枕左(右)前位,占95%,属正常胎位;其它胎位,属异常胎位。
●臀先露→6种,占2-4%,均属异常。
●面先露→占0.5%,异常胎位。
●肩先露→占0.5%,异常胎位。
第六章异常妊娠一、自然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妊娠12周前流产为早期流产,之后为晚期流产。
多为早期流产,其中50%~60%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
1.病因:●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异常;内分泌异常;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免疫功能异常。
●父亲因素:精子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过多接触放射物和化学物质二、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惯称为宫外孕。
95%为输卵管妊娠,典型临床表现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1.输卵管妊娠的病因:输卵管炎(最常见);输卵管妊娠史或手术史;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辅助生殖技术;避孕失败;其他如子宫肌瘤等。
2.病理变化及转归:流产、破裂、陈旧性宫外孕、继发性腹腔妊娠、子宫的变化(子宫可以稍增大变软;子宫内膜出现蜕膜反应;排出三角形蜕膜管型;无绒毛,Arias-Stella(A-S)反应)3.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1)症状: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还有流血晕厥、休克,腹部包块。
2)体征:●一般情况:贫血貌;生命体征: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体温一般正常●腹部检查:压痛、反跳痛、轻微肌紧张,移动性浊音(+),下腹部可触及包块●妇科检查:①后穹窿饱满,触痛;②患侧输卵管增粗③宫颈举痛、摇摆痛;④子宫漂浮感。
⑤阴道内常有少量的血液,来自于宫腔。
6、输卵管妊娠的辅助检查:●血HCG测定;●B超:⏹宫内不见胎囊,内膜增厚⏹宫旁一侧见边界不清、回声不均的混合性包块,有时包块内有妊娠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直肠子宫陷凹处有积液●阴道后穹隆穿刺:若抽出暗红色不凝固的血液,为阳性,则为内出血;若穿刺针头误入静脉,则血液较红,放置10分钟左右,即可凝结;因穿刺阴性,也不能否定输卵管妊娠的存在●腹腔镜:金标准。
适于输卵管未破裂或流产早期患者,同时适于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有绒毛则为宫内孕;仅见蜕膜未见绒毛,则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7、输卵管妊娠的鉴别诊断:●阑尾炎:无停经,无阴道流血,无休克,后穹窿穿刺无血,有转移性右下腹痛,体温↑(提示坏死性穿孔、腹膜炎、门脉感染),血象↑直肠右侧高位压痛。
●急性输卵管炎:无停经史,持续腹痛,血象高,举宫颈时两侧下腹疼痛,后穹窿穿刺:脓性分泌物。
●流产:停经史,流血,宫口开。
●黄体破裂:无停经史,月经中期—后期,无举痛,HCG(—);●卵巢囊肿蒂扭转:突然体位改变出现腹痛,无停经,无出血,无休克,体温、血象↑,妇检。
痛性包块,B超包块,HCG(-)。
●8、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期待疗法●药物治疗:全身常用的药物有氨甲喋呤(MTX)、米非司酮、5-氟脲嘧啶●手术治疗:保守手术、根治手术(输卵管切除)、腹腔镜手术第七章妊娠特有疾病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的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