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1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8单元2、欣赏《思乡曲》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8单元2、欣赏《思乡曲》教学设计

湘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思乡曲》,了解曲作者马思聪;作品的曲式与风格——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并能够哼唱主题旋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思乡曲》,使学生从情感上愿意聆听,培养学生的思乡情和爱国情。

3.方法与过程: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作品内容和音乐情绪,了解音乐结构,充分展开音乐想像,积累音乐听觉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并演唱《思乡曲》的主题旋律。

难点:以赏析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丰富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体验式听赏法为主,启发、引导式听赏法、感受、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为辅。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试听结合,形象直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次聆听《思乡曲》师:1首先,给大家聆听一首曲子(播放PPT)。

听完后,谈谈你的感受?2(总结):这是一首带有思念、惆怅和忧伤情绪的乐曲,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你们听出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小提琴)4回想一下课前老师给你们欣赏的《幽默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5那说说小提琴音色有什么样的特点?(音色悠扬,缠绵,旋律表现力强。

)二、再次聆听《思乡曲》师: 1同学们,你们有离开过家乡的经历吗?2那时的心情如何?3再次聆听乐曲,感受《思乡曲》表现的这种思乡之情。

问题: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三、分析《思乡曲》师:《思乡曲》曲式结构:它是一首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A-B-A’第一部分:速度缓慢,力度柔和,情绪忧伤,深情,把思念故乡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部分:全曲高潮,速度略快,情绪稍活跃,仿佛沉浸在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之中。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缩减再现,旋律比第一部分高出一个八度,显得更加的抒情,表现了曲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怀。

四、分辨三个部分师:刚刚已经给大家对乐曲进行了简单分析,了解乐曲分为三个部分,看看同学们是否能分辨出这三个部分,下面再次聆听乐曲,用手势示意我分段情况。

思乡曲教案

思乡曲教案

思乡曲教案第一篇:思乡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曲家马思聪生平,运用不同方式听唱《思乡曲》主题旋律,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乡之情2.运用对比、聆听、感受、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了解作品结构,展开学生音乐想像,拓展音乐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感受音乐,提高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作品,让学生感悟音乐可以表现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亲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悉并演唱《思乡曲》的主题旋律。

难点:以赏析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丰富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方法以体验式听赏法为主,启发、引导式听赏法、感受、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为辅。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视听结合,形象直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书信等一、导入新课1.听莫西子诗的《思乡》,走进教室。

2.辩三种音乐,哪种最适合配《静夜思》3.划《城墙上的跑马》音乐旋律线4.唱《静夜思》,感受思乡情。

二、欣赏乐曲(一)揭示主题1)观看视频 2)介绍作曲家(二)分段聆听1.欣赏《思乡曲》第一部分,乐曲的主奏乐器。

2.欣赏《思乡曲》第一部分变奏Ⅰ 1)讲(孩子的三次呼唤)2)听(音乐的呼唤)3)体验(同音处做呼唤动作)3.欣赏第一部分变奏Ⅱ,感受音区变化。

4.欣赏第二部分前半段的演奏,感受音乐情绪上的变化。

5.欣赏第二部分后半段的演奏,挖掘“对话”的意境。

三、整体聆听1.传信(传信——读信——传信)2.揭示乐曲结构图(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四、情感拓展1.演唱原创歌曲《爸爸、妈妈》2.欣赏现场演奏版《思乡曲》的视频。

(机动)第二篇:思乡曲音乐教案五年级欣赏《思乡曲》教材分析《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

乐曲为2/4拍,D商调式。

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小提琴演奏。

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设计教案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歌曲《思乡曲》的演唱和情感理解,掌握演唱技巧。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3.学生创作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短小旋律,旋律优美、情感表达清晰。
4.学生为歌曲《思乡曲》编配和声,和声丰富、和谐。
5.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首思乡歌曲进行演唱,表现出色、情感真挚。
板书设计
1.教学内容概览:歌曲《思乡曲》的演唱、情感理解,歌曲《故乡的云》的欣赏,以思乡为主题的短小旋律的创作。
2.歌曲《思乡曲》的演唱要点:音准、节奏、情感表达。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思乡曲》的演唱和情感表达,掌握演唱技巧。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歌曲《思乡曲》的演唱和情感理解,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1)学会演唱歌曲《思乡曲》,并准确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能够欣赏并理解歌曲《故乡的云》所表达的情感。
(3)能够发挥想象力,创作以思乡为主题的短小旋律。
2.教学难点:
(1)歌曲《思乡曲》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准确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故乡的云》的情感表达较为深沉,学生可能难以深入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演唱视频、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思乡曲 教案

思乡曲 教案

思乡曲教案教案标题:思乡曲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思乡曲》,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思乡曲》的背景和起源。

2. 学习《思乡曲》的曲调、旋律和节奏。

3. 学习演奏《思乡曲》的技巧和表现方法。

4. 分析《思乡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制作一段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聆听并猜测音乐的情感和主题。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与《思乡曲》的主题联系起来。

主体活动:3. 介绍《思乡曲》的背景和起源,让学生了解这首曲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 听取学生关于《思乡曲》的第一印象和感受,帮助他们建立对这首曲子的基本认识。

5. 学习《思乡曲》的曲调、旋律和节奏,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

6. 分组练习演奏《思乡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7. 引导学生分析《思乡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结构,帮助他们理解曲子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巩固活动:8. 学生自主表演《思乡曲》,展示他们对曲子的理解和演奏技巧。

9.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表演,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0.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思乡曲》的体会和收获,鼓励他们对音乐的深入探索和学习。

教学资源:1. 《思乡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供学生演奏使用。

3. 相关的音乐分析和解读资料。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的演奏表现和理解水平。

3. 学生对《思乡曲》的情感和理解的表达。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了解更多的曲目和演奏技巧。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

教案撰写的过程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了引入、主体、巩固和拓展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地学习和理解《思乡曲》这首音乐作品。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设计教案教案1000字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设计教案教案1000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表现和创作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演唱练习:要求学生在家中练习演唱《思乡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5.音乐实践:通过合唱、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并且能够识别和演唱一些简单的歌曲。他们已经对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对音乐的表现和创作有一定的基础。
2.作业反馈:
(1)演唱练习:对学生的演唱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音准、节奏和情感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音乐分析:对学生的音乐分析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分析角度和论述方法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音乐创作:对学生的音乐创作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创作技巧和表现力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在线工具:使用在线音乐制作工具,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4)音乐教材:使用音乐教材,提供《思乡曲》的乐谱和演唱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和演唱作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离开家乡,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学习或工作?你们是否有过思乡之情?”(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思乡曲》的奥秘。

思乡曲教案

思乡曲教案

思乡曲教案思乡曲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思乡曲教案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内容:思乡曲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乡曲的特点与意义,培养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方法:听、说、读、写教学时长:2课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思乡曲的意境与情感三、教学准备1. 设备准备:投影仪、音响设备2. 教材准备:思乡曲的歌词、音频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家乡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的家乡,并谈谈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教学(30分钟)a) 听音乐欣赏 (5分钟)播放思乡曲的音频,让学生静心聆听,并试图通过音乐感受到思乡之情。

b) 分析歌词 (10分钟)通过课前准备的思乡曲歌词,分析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意思。

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与情感。

c) 背诵歌词 (15分钟)学生逐句背诵思乡曲的歌词,并尝试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与理解进行指导。

3. 拓展(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创作一首关于家乡思乡之情的小诗。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小诗朗诵给全班同学听。

第二课时1. 复习(5分钟)学生朗读思乡曲的歌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学(25分钟)a) 分组讨论 (10分钟)学生根据上节课的听、说、读的学习,进行小组讨论。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思乡曲,进行分析与演唱。

b) 小组展示 (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思乡曲进行展示。

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并进行评价。

c) 思考与总结 (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学习思乡曲的体验和感受。

学生对思乡曲有哪些新的了解,思乡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感受。

3. 小结(5分钟)总结思乡曲教学的收获和体验,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鼓励学生热爱家乡,保持对家乡的思念与情感。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合作讨论和朗读演唱,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口语表达、理解能力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和思乡之情的抒发进行评价。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思乡曲》教案1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思乡曲》教案1

《思乡曲》教案教材分析:《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

乐曲为2/4拍。

D商调式。

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

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和实物展示,学习了解小提琴的构造及表现形式和发展概况。

2. 能力目标:拓展音乐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感受音乐,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感悟音乐是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尽头,通过感受演奏家的精湛表演,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以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赏析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传统小提琴与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感受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在演奏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二)听辨赏析第一部分:现代小提琴作品欣赏1. 简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陈美以及生平。

2. 欣赏陈美演奏的《COTTON EYE JOE》3. 引导学生用自己表现音乐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音乐。

此部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电声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提高听辨能力,感受能力,创造能力,扩大音乐视野和木制小提琴演奏的《思乡曲》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部分:传统小提琴作品欣赏1. 简介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以及生平。

2. 欣赏传统小提琴曲《思乡曲》(1)欣赏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2)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为乐曲命名。

3. 简介《思乡曲》作者��马思聪以及生平,创作背景。

4. 分段欣赏(1)哼唱乐曲主旋。

(教师弹奏,学生哼唱)(2)对比,理解B段的情绪变化。

(3)复听B段。

此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

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

思乡曲-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思乡曲-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思乡曲-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思乡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能够掌握思乡曲的曲式和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对湖南传统文化和音乐的兴趣。

教学材料•《湖南音乐史》•视频:《陈半丁思乡曲》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思乡曲1.让学生了解思乡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简要介绍湖南音乐的发展历程;2.播放《陈半丁思乡曲》的视频,让学生聆听几遍。

第二步:分析思乡曲的曲式和表现手法1.请学生听几遍《陈半丁思乡曲》;2.让学生注意曲式和曲调,分析思乡曲的构成要素;3.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表现手法,如速度、节奏、音色等特点。

第三步:教唱《陈半丁思乡曲》1.将《陈半丁思乡曲》歌词制作成PPT,进行歌词展示;2.带领学生进行跟唱练习,先跟着音乐的旋律练习,再加上歌词和节奏;3.督促学生注意音高、音准和发音。

第四步:编排表演1.小组内进行编排,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挥;2.演出前,请学生进行自我检查,根据老师提供的要点进行自我评估,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3.学生表演时,老师要重视鼓励,帮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教学考核1.组织小组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队伍;2.举行分组比赛,评选最佳唱工、最佳表演队伍、最佳编排等奖项;3.考核项目包括个人演唱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

教学反思思乡曲既是一首优美的民间音乐,也是传承湖南文化的重要代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音乐的兴趣,使其更好地了解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差异,采取多元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和理解思乡曲的曲式和表现手法。

思乡曲 音乐教案

思乡曲 音乐教案

思乡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思乡曲》音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思乡曲》,理解并感受音乐中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音乐欣赏、歌曲演唱、情感故事阅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情感和艺术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作品《思乡曲》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2.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理解能力;3.通过歌曲演唱,提高学生的声乐表达技巧和音乐感知能力;4.通过情感故事阅读,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1.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思乡曲》的情感表达;2.学习歌曲《思乡曲》的演唱技巧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2.音乐作品《思乡曲》的录音;3.教师准备情感故事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思乡曲》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2.与学生进行简要交流,询问他们对这首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想法。

Step 2:音乐分析与欣赏(15分钟)1.介绍《思乡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2.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分析其旋律、节奏、动态等要素;3.与学生共同感受音乐中传达的思乡情感,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Step 3:歌曲学唱(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思乡曲》,讲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特点;2.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训练学生的发音、节奏感和情感表达;3.分组合唱,让学生用合唱的方式演绎歌曲,加深对曲目内涵的理解。

Step 4:情感故事阅读(15分钟)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思乡的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2.要求学生用诗歌、画画等任意艺术形式,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感悟。

Step 5:总结与延伸(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小结讨论,复习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和情感体验;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与思考家乡、音乐和情感等方面的主题,写下自己的感悟。

思乡曲音乐教案

思乡曲音乐教案

思乡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思乡曲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思乡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思乡曲的曲调和歌词。

2. 学习正确的音乐表演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制造一种思乡的氛围,可以播放一段描绘家乡景色的音乐或展示家乡的图片。

2. 引导学生分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家乡故事。

第二步:学习思乡曲的曲调和歌词(15分钟)1. 听放思乡曲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2. 分发思乡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歌词一起听录音,逐句学习歌曲的发音和语调。

3. 引导学生讨论歌词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词句,并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意义。

第三步:学习正确的音乐表演姿势和呼吸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正确的音乐表演姿势,包括站姿、手臂姿势等。

2. 引导学生练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

3. 练习在演唱时正确运用呼吸技巧,保持音准和音质。

第四步:学习合唱和合奏的基本技巧(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声部。

2. 引导学生学习合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和声、音准、节奏等。

3. 引导学生学习合奏的基本技巧,如和声配合、乐器演奏技巧等。

4. 练习合唱和合奏,逐渐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步:巩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合唱和合奏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3. 引导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他们对思乡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资源:1. 思乡曲的音乐录音和歌词。

2. 家乡的图片或音乐。

3. 音乐表演姿势和呼吸方法的示范视频或图片。

4. 合唱和合奏的指导教材和练习曲目。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思乡曲,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思乡曲初中教案

思乡曲初中教案

思乡曲初中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乡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 通过学习《思乡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思乡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1. 《思乡曲》的演奏技巧。

2. 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思乡曲》2. 教学PPT3. 乐器(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思乡之情。

2. 提问:你们对家乡有什么特殊的记忆和情感?二、作品介绍(5分钟)1. 介绍《思乡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 讲解《思乡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三、旋律学习(10分钟)1. 播放《思乡曲》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跟唱《思乡曲》,注意旋律和节奏。

3. 分组进行旋律练习,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掌握。

四、歌词理解(5分钟)1. 解读《思乡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背后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演奏练习(10分钟)1. 如果有乐器,可以让学生进行演奏练习。

2. 针对学生的演奏,进行指导和纠正。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思乡曲》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思乡曲》的演出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2. 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思乡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思乡曲》,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和思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思乡之情,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演奏技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组织更多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思乡曲音乐教案

思乡曲音乐教案

思乡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思乡曲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思乡曲的起源和发展背景;2. 学习思乡曲的基本乐理知识;3. 能够演奏和理解思乡曲的音乐特点;4. 培养学生对思乡之情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思乡曲的音乐特点;2. 学会演奏思乡曲的基本技巧;3. 培养学生对思乡之情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视听设备;2. 音乐乐谱;3. 乐器。

教学内容:第一节:思乡曲的起源和发展背景(30分钟)1. 介绍思乡曲的起源和发展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背景;2. 播放一些经典的思乡曲,让学生感受思乡曲的音乐特点。

第二节:思乡曲的基本乐理知识(30分钟)1. 介绍思乡曲的基本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和声等;2. 学习思乡曲的基本音乐符号和乐谱;3. 演奏一段简单的思乡曲乐谱,让学生熟悉思乡曲的基本音乐特点。

第三节:演奏和理解思乡曲的音乐特点(40分钟)1. 教学演奏思乡曲的基本技巧,包括手指技巧、音准和节奏感等;2. 指导学生演奏一段思乡曲的乐谱,并注重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扣合;3. 分析思乡曲的音乐特点,包括悲伤、追忆和温暖等情感表达。

第四节:情感表达和音乐创作(6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思乡之情,思考思乡曲的表达方式;2. 分组让学生创作一段新的思乡曲,并演奏出来;3. 分享学生的创作体验和感受,加深对思乡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专业演奏家给学生进行现场演奏和指导;2. 选取一些经典的思乡曲进行集体演奏和合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2. 评价学生在演奏中的技巧和表达能力;3. 评价学生在创作中的创意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思乡曲的起源和发展背景,掌握思乡曲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思乡之情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 思乡曲教学设计3 湘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 思乡曲教学设计3 湘教版

思乡曲1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被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和视唱“思乡主题”,感知旋律特点与作品的忧伤情绪的关系。

2、在聆听中感受乐曲的速度、音区、情感的对比,体会音乐的意境和内涵。

3、了解马思聪的经历与作品的渊源,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深切的思乡情怀。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聆听中感受乐曲的速度、音区、旋律的特点,体会作品深切的思乡情怀。

教学难点:在聆听中感受乐曲速度、音区、情感的变化,体会每段音乐不同的意境和内涵。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1、设问:你知道张学良将军吗?能讲讲“西安事变”的情况吗?2、观看视频,引出课题。

3、背景简介:在日寇的侵略下,大批同胞亡关内。

作曲家马思聪于1937年创作了这首小提琴曲。

乐曲表现了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有家难回的苦楚。

活动2【活动】(一)熟悉主题1、聆听“思乡主题”,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

2、聆听教师演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

3、视唱“思乡主题”,感知旋律特点与作品的忧伤情绪的关系。

活动3【活动】(二)初次完整聆听1、教师讲述《思乡曲》和作曲家马思聪的不解之缘。

2、聆听任务:a、“思想主题”出现在哪里?b、关注音乐速度、情绪的变化。

3、聆听全曲4、为乐曲划分结构(再现的三部曲式)。

活动4【活动】分段聆听乐曲1、聆听第一部分,体会小提琴在中音区的演奏“思乡主题”所表达的情感。

2、聆听第二部分,感受小提琴的“双音”音色特点,体会音乐表现的情绪内涵。

3、聆听第三部分,体会小提琴在高音区的演奏“思乡主题”所表达的情感,4、聆听耐人寻味的尾声,体会乐曲意味声长的结尾。

活动5【活动】(四)情感实践、聆听全曲1、情感铺垫:游子回来了吗?(教师讲述:马思聪1987年病逝于美国费城,二十年后的2007年,他和夫人的骨灰才回到祖国,被安放在广东省白玉山麓。

)2、配乐诗朗诵《乡愁》,完整聆听乐曲。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 湘艺版.doc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 湘艺版.doc

《思乡曲》教案教材分析:《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

乐曲为2/4拍。

D商调式。

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

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和实物展示,学习了解小提琴的构造及表现形式和发展概况。

2. 能力目标:拓展音乐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感受音乐,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感悟音乐是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尽头,通过感受演奏家的精湛表演,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以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赏析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传统小提琴与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感受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在演奏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二)听辨赏析第一部分:现代小提琴作品欣赏1. 简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陈美以及生平。

2. 欣赏陈美演奏的《COTTON EYE JOE》3. 引导学生用自己表现音乐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音乐。

此部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电声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提高听辨能力,感受能力,创造能力,扩大音乐视野和木制小提琴演奏的《思乡曲》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部分:传统小提琴作品欣赏1. 简介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以及生平。

2. 欣赏传统小提琴曲《思乡曲》(1)欣赏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2)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为乐曲命名。

3. 简介《思乡曲》作者��马思聪以及生平,创作背景。

4. 分段欣赏(1)哼唱乐曲主旋。

(教师弹奏,学生哼唱)(2)对比,理解B段的情绪变化。

(3)复听B段。

此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

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

思乡曲教案初中

思乡曲教案初中

思乡曲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思乡曲》的背景和意义。

2. 能够感受到《思乡曲》的旋律和节奏。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思乡曲》的感受。

教学重点:1. 《思乡曲》的背景和意义。

2. 《思乡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准备:1. 录音机和《思乡曲》的录音带。

2. 乐谱和音乐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思乡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过思乡的经历,让学生对《思乡曲》产生共鸣。

二、旋律感受(15分钟)1. 播放《思乡曲》的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2. 引导学生关注旋律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

三、深入学习(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思乡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特点。

2. 分组让学生讨论《思乡曲》的旋律和节奏,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创作与展示(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思乡曲》的旋律和节奏,创作自己的思乡曲。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自己对《思乡曲》的感受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于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思乡曲》的故事和旋律。

2. 让学生尝试学习其他民族的思乡曲,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思乡曲》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感受旋律和节奏,让学生通过创作和展示,表达对思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感受和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表达方式。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

湘艺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
1.歌曲《思乡曲》: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2.歌曲《故乡的云》: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感受歌曲中的思乡之情。
3.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体会歌曲中的思乡之情。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已经学习了《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歌曲,对本单元的歌曲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歌曲《思乡曲》的创作背景和相关故事。
2.其他经典思乡歌曲的介绍,如《故乡的云》、《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3.思乡主题的音乐作品,如《思乡组曲》、《思乡幻想曲》等。
4.思乡主题的文学作品,如《故乡》、《边城》等。
5.思乡主题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如《思乡》、《边城》等。
6.思乡主题的绘画、摄影作品。
3.实践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演唱或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情感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分享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歌曲《思乡曲》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歌曲《思乡曲》内容,强调歌曲《思乡曲》的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歌曲《思乡曲》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解决办法:通过分享自己的思乡故事、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思乡之情,并通过情感体验、表达等方式加深理解。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1湘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1湘教版

思乡曲1教材分析《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

来自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乐曲为2/4拍。

D商调式。

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

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2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和情景描述,学习了解小提琴的构造及表现形式和发展概况。

2. 能力目标:(1)通过欣赏《思乡曲》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感受音乐,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

(2)通过演出《城墙上的跑马》,培养学生演唱民歌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感悟音乐是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尽头,通过感受演奏家的精湛表演,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赏析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传统小提琴与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感受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在演奏风格上的差异。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观赏思乡的图片,用一首古诗来描述图片。

进入本堂课的主题。

活动2【活动】欣赏传统小提琴曲《思乡曲》1、欣赏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2、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为乐曲命名。

3、简介《思乡曲》作者;马思聪以及生平,创作背景。

4、分段欣赏(1)哼唱乐曲主旋。

(教师弹奏,学生哼唱)(2)对比,理解B段的情绪变化。

(3)请用两个词语或者两句诗歌来形容《思乡曲》的特点。

此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

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

在体验过程中提高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

运用欣赏、对比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更直观的了解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在表现风格以及品位上的差异。

活动3【讲授】知识传授1. 简介小提琴的构造2. 简介提琴家族的乐器(请同学们听辨音色)采用电脑课件简介提琴家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丰富感性知识,使学生们对小提琴有初步的了解。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设计1湘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设计1湘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思乡曲教学设计1湘教版思乡曲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思乡曲》,感受游子对故乡的思乡之情,能背唱《思乡曲》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对比聆听不同版本《天路》的活动中,能发表自己的听乐感受。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本堂课的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听赏感受,进而引导学生对音乐更深层次的体验。

3重点难点1、乐曲欣赏。

2、用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分析音乐作品。

3、体会音乐深刻的人文内涵,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教学过程一、引入乡愁:1、教师唱《橄榄树》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唱一首老歌,如果你会唱可以跟我一起来。

2、这首歌大家都非常熟悉,它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怀?(师生交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触摸人们心底最真切、最柔软的情思——乡愁。

二、欣赏马思聪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以乡愁为题材的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

一)熟悉音乐主题①简介主题动机:源自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这首乐曲是由我国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马思聪从内蒙民歌《城墙上跑马》中吸取灵感而创作的,老师给大家唱唱。

(教师范唱)②学唱这首优美的民歌用u哼唱旋律→唱歌词二)简介作品及曲式结构马思聪的《思乡曲》创作于1937年,作品反映了人民在流离失所的背景下,深切思念家乡、思念故土的情感。

《思乡曲》在曲式结构上采用了复三部曲式,同时在展开部又运用了民间创作中的变奏手法。

三)分段赏析《思乡曲》1、听赏第一部分首先让我们来听赏第一部分。

(问题)你感受到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问题)想想远离家乡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更加思乡呢?其实几千年来,思乡情结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华文化生活的变化和发展,音乐和诗歌似乎就成了人们寄托乡愁最好的载体。

于是有了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茫然,有了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落寞,第一乐段恰恰表达了人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时的那种迷惘与落寞的情绪。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 湘艺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思乡曲》教案 湘艺版

《思乡曲》教案教材分析:《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

乐曲为2/4拍。

D商调式。

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

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讲授和实物展示,学习了解小提琴的构造及表现形式和发展概况。

2. 能力目标:拓展音乐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感受音乐,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感悟音乐是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尽头,通过感受演奏家的精湛表演,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以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赏析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传统小提琴与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感受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在演奏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二)听辨赏析第一部分:现代小提琴作品欣赏1. 简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陈美以及生平。

2. 欣赏陈美演奏的《COTTON EYE JOE》3. 引导学生用自己表现音乐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音乐。

此部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视听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电声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提高听辨能力,感受能力,创造能力,扩大音乐视野和木制小提琴演奏的《思乡曲》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二部分:传统小提琴作品欣赏1. 简介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以及生平。

2. 欣赏传统小提琴曲《思乡曲》(1)欣赏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2)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为乐曲命名。

3. 简介《思乡曲》作者��马思聪以及生平,创作背景。

4. 分段欣赏(1)哼唱乐曲主旋。

(教师弹奏,学生哼唱)(2)对比,理解B段的情绪变化。

(3)复听B段。

此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

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乡曲
1教材分析
《思乡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马思聪于1937年所写的《内蒙组曲》中第二首。

来自内蒙古民歌《城墙上的跑马》
乐曲为2/4拍。

D商调式。

带再现的复三段体结构。

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韵,娴熟细腻的艺术处理,深深表达了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生活的渴望。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讲授和情景描述,学习了解小提琴的构造及表现形式和发展概况。

2. 能力目标:
(1)通过欣赏《思乡曲》拓展学生音乐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感受音乐,听辨音乐以及鉴赏音乐的能力。

(2)通过演出《城墙上的跑马》,培养学生演唱民歌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赏析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感悟音乐是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尽头,通过感受演奏家的精湛表演,培养学生用真情实感去表现音乐的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的赏析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体验音乐的感染力及表现力。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传统小提琴与现代小提琴的演奏,感受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在演奏风格上的差异。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观赏思乡的图片,用一首古诗来描述图片。

进入本堂课的主题。

活动2【活动】欣赏传统小提琴曲《思乡曲》
1、欣赏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
2、请同学们认真聆听,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为乐曲命名。

3、简介《思乡曲》作者;马思聪以及生平,创作背景。

4、分段欣赏
(1)哼唱乐曲主旋。

(教师弹奏,学生哼唱)
(2)对比,理解B段的情绪变化。

(3)请用两个词语或者两句诗歌来形容《思乡曲》的特点。

此环节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

通过聆听音乐,体会作品的内涵与音响形式中的丰富情感。

在体验过程中提高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

运用欣赏、对比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更直观的了解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在表现风格以及品位上的差异。

活动3【讲授】知识传授
1. 简介小提琴的构造
2. 简介提琴家族的乐器(请同学们听辨音色)
采用电脑课件简介提琴家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丰富感性知识,使学生们对小提琴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4【活动】拓展学习
1. 学习歌曲《城墙上的跑马》
2,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城墙上的跑马》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