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设计[选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杂化轨道理论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杂化轨道理论

2p
激发 C
激发态
杂化 sp杂化
2p
C
1个s轨道和1个p轨道杂化形成2个sp杂化轨道
+ - - + 2个sp杂化轨道可形成2个σ键
剩下的两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 构型 180° 用于形成π键
直线型 价层电子对数为2的中心原子采 用sp杂化方式
除C原子外,N、O原子均有以上杂化
N、O原子杂化时,因为有孤对电子的存在 称为不等性杂化
正八面体
SF6 SiF62-
2p
2s
2s
激发 C
2p
杂化
sp2 杂化
2p
基态
C
激发态
1个s轨道和2个p轨道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
+
3个sp2杂化轨道可形成3个σ键
-
+
-
-
剩下的一个未参与杂化
+
的p轨道用于形成π键
构型 120°
正三角型
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中心原子
采用sp2杂化方式
③ sp杂化 以C原子为例
2p 2s
基态
2s
当发生sp2杂化时,孤对电子优先参与杂化 单电子所在轨道优先不杂化,以利于形成π键
④ 其它杂化方式
dsp2杂化、sp3d杂化、sp3d2杂化、d2sp3杂化、 sp3d2杂化 例如:sp3d2杂化:SF6
构型:四棱双锥 正八面体
此类杂化一般是金属作为中心原子 用于形成配位化合物
杂化 类型
sp
sp2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 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 • 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 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4.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 教学重点: • 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中能量相近的不同种原子轨道 在 成键过程中重新组合,形成一系列能量相等的 新轨道的过程叫杂化。形成的新轨道叫杂化轨 道,用于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 ② 杂化轨道数目等于各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

教学设计7:2.2.2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设计7:2.2.2杂化轨道理论

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新教材改革使结构化学成为独立的课本出现在高中化学中,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新课标)选修3第二章分子与结构第二节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位于共价键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之后,对价键理论进行了完善和丰富,很好地解释了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并且形象地解释了原子之间的成键方法、有关物质的空间结构及其稳定性。

还对后续配合物和晶胞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基础。

因此杂化轨道理论在高中化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原子的结构与性质,价键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会了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

能力基础: 高二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空间想象力弱,而且本节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我将难点拆分,将其转化为问题抛给学生,再通过模型动画演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突破教学重难点。

可能遇到的障碍:如果对原子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掌握的不好,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将会影响到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通过杂化轨道理论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对探究物质结构的兴趣,感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奇妙。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难点:对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用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分子的构型四、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对比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五、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教学情景问题引入问题一:判断CH4分子中的共价键类型?问题二:请说出CH4分子的空间构型?观看甲烷分子空间结构投影,回忆其所含共价键类型和分子空间构型回答:甲烷的四个C-H键为σ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设计[选修]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设计[选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教学目标1.认识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2.进一步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3.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教学难点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教学方法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键H。

按照已学过的价健理论,是不可能得到正四面为请同学们1. 学生查阅课本第39页及资料,归纳如下:……碳原子的2s轨道和3个2p轨道会发生混杂,混杂时保持轨道总数不变,……这4个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如图2-20)当碳原子跟4个氢原子结合时,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 σ键,因此呈正四面体的分子构型。

起学生兴趣,增强求望。

展片,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

sp 道构系化分杂化: 放影图片,轨道和一个np 轨道组合而成的,每个sp 杂化轨道含有21s 和21p 的成分,轨道间的夹角为180°呈直线形。

如图2—21。

(2)sp 2杂化——平面三角形:sp 2杂化轨道是由一个ns轨道和两个np 轨道组合而成的,每个sp 2杂化轨道都含有31s 和32p 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呈平面三角形如:BF 3分子。

忆培生思力作精神。

过学习,我们有什内课堂小结:(学生思考,总结)4. 几种常见分子中心原子杂化类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内容见课本第42页:[科学探究]学生小结,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完成。

(略)于学生理解。

熟悉常见的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学以致用。

2020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_2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合物理论简介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20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_2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合物理论简介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二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合物理论简介学习目标: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

2.通过sp 3、sp 2、sp 1杂化情况的分析,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3.了解配位键的特点及配合物理论,掌握配合物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内界和外界,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知识回顾]分子的立体结构⎩⎪⎨⎪⎧三原子分子⎩⎪⎨⎪⎧ 直线形,如CO 2Ⅴ形,如H 2O四原子分子⎩⎪⎨⎪⎧ 平面形,如HCHO三角锥形,如NH 3五原子分子——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CH4[要点梳理]1.杂化轨道理论简介(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形成在形成CH 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2s 轨道和三个2p 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 3杂化轨道。

四个sp 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 原子的1s 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 4分子,所以四个C -H 是等同的。

可表示为:C 原子的杂化轨道(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①sp 杂化sp 型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 轨道和一个p 轨道组合而成的,轨道间的夹角为180°,呈直线形,如BeCl 2分子。

②sp2杂化sp2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组合而成的,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呈平面三角形,如:BF3分子。

③sp3杂化sp3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组合而成,sp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如CH4分子。

2.配合物理论简介(1)配位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是一类特殊的共价键。

如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电子对形成的。

②表示: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叫做配体;B是接受电子对的原子。

例如:(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理论简介》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理论简介》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理论简介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理解杂化轨道的观点及其重点,运用这一理论剖析和解说分子立体构型。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培育空间抽象思想能力、逻辑辩证思想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和着手实践能力。

学习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实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感情目标:培育思疑、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加强集体凝集力。

【教课重点】1.2. 杂化轨道理论的重点运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立体构造。

【教课难点】1.2.3. 杂化轨道理论依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立体构造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色。

【教课方法】1.采纳动画演示,自制黏土混淆演示,自制气球模型,自制球棍模型,图片展现等把抽象的杂化过程和分子立体构造形象化,易学易懂,生动风趣。

2.3. 充足调换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比,激发学习热忱。

合时总结概括知识,练习落实,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方式】组内议论、合作共学;组间PK 、互补共进;老师组织、评论解惑;课后检测、查漏补缺。

【学情剖析】1.知识方面:学生刚才学习了第二节的“林林总总的分子”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有必定的价键理论知识。

2.能力方面:高二的学生具备必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研究能力,但还不够。

教课时利用小组合做模型,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利用小组互帮互帮,优扶差共同进步。

3.学习模式方面: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在试行研究阶段,需要不停创新,激发小组激情。

【学习过程】开课: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激励小组互帮,小组竞争学习,激发学习热忱。

活动一:检查预教案,复习旧知识,发现新问题指引学生复习甲烷的构造特色和 C 的价电子排布图,从键数、键能、键长、键角、构型各方面察看,发现 C 的价电子排布与CH4的构造之间的矛盾之处。

趁势引出杂化轨道理论。

注意:充足考虑学生学习能力,设计教案时,设置多空仔细指引,谆谆教导,让学生经过指引和议论成功发现 C 的价电子排布与CH4的构造之间的矛盾之处。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轨道杂化和价键的关系;2.理解轨道杂化将帮助我们预测互质作用力;3.掌握互质作用力、共价键、轨道杂化的理论基础;4.探究不同场合下轨道杂化的应用。

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轨道杂化和价键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探究互质作用力和共价键的处理方式,让他们对轨道杂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理论基础(15分钟)介绍互质作用力的基本概念,探究互质作用力与空间构型之间的关系。

3.探究轨道杂化(30分钟)在保持价电子互质作用不变的前提下,探究轨道杂化对空间构型的影响。

引导学生掌握轨道杂化的理论基础和应用。

4.案例讲解(30分钟)使用案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轨道杂化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

如化学键的作用、分子几何构型和反应动力学等领域。

第二课时1.导入(5分钟)对第一课时的学习进行回顾,梳理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思考轨道杂化的重要性。

2.互质作用原理的讲解(15分钟)从互质作用原理的角度,深入探究轨道杂化的理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价键的一些特性和规律。

3.动手实验(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轨道杂化的动手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轨道杂化、价键和互质作用力。

4.(10分钟)指导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梳理思路,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轨道杂化的精髓及其应用。

三、教学要求1.知识水平学生需要掌握化学键特性、原子轨道、互质作用原理等基础化学概念。

2.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实验和探究能力,能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

3.思维要求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归纳、分析、判断和领悟能力,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够:1.掌握轨道杂化和互质作用力的概念和理论基础;2.了解轨道杂化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3.通过实验探究互质作用力和价键的关系;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探究和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

教学设计2:2.2.2杂化轨道理论

教学设计2:2.2.2杂化轨道理论

师生活动[复习]共价键类型:σ、π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质疑] 我们已经知道,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形结构,它的4个C--H键的键长相同,H—C--H的键角为109~28°。

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H单键都应该是π键,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相互垂直的2p轨道和1个球形的2s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的l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四面体构型的甲烷分子。

为什么?[讲]碳原子具有四个完全相同的轨道与四个氢原子的电子云重叠成键。

[引入]碳原子的价电子构型2s22p2,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组成的,为什么有这四个相同的轨道呢?为了解释这个构型Pauling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

[板书]三、杂化轨道理论简介1、杂化的概念: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讲]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为了解决甲烷分子四面体构型,鲍林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它的要点是:当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的2s轨道和3个2p轨道会发生混杂,混杂时保持轨道总数不变,却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表示这4个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当碳原子跟4个氢原子结合时,碳原子以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l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σ键,因此呈正四面体的分子构型。

[投影][讲]杂化轨道理论认为:在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轨道重叠等过程。

但应注意,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而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同时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发生杂化,而1s轨道与2p轨道由于能量相差较大,它是不能发生杂化的。

[讲]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孤对电子剩余的p轨道可以形成π键[投影] sp3杂化轨道[板书]2、杂化轨道的类型:(1) sp3杂化: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会发生混杂,得到4个相同的轨道,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理论教案

杂化轨道理论教案

杂化轨道理论教案新洲区实验高中高二化学教案编制:杨吉启 2010.12.29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

322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二课时) 根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轨道的数目,除了有sp杂化轨道外,还有sp 杂化和sp杂化,sp 杂化轨教学目标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两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sp杂化轨道表示由一个s轨道与一个p 轨道杂化形成的。

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认识化合物成键特征,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投影演示原子杂化轨道的形成)重点内容(注意成键的方向性)22、采用图表、比较、讨论、归纳、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和空间想讨论总结:三种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SP杂化轨道为180?的直线形,SP 杂化轨道为120?的平面三3象能力。

角形,SP杂化轨道为109?28′的正四面体构型。

23)通过对分子结构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只有不懈地探索,才能发现事物讲述:课本P40 应当注意的是:SP和 SP两种杂化形式中还有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的奥秘。

而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教学重点: (提出问题)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如何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或者怎样判断参与杂化的轨道数目, 教学难点: (学生回答)分子的立体结构,杂化轨道理论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可以先确定分子或离子的VSEPR模型,再确定中心原子的杂教学过程: 化轨道类型。

(知识回顾)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探究:完成下列表格中心原子结中心原子的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代表物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数杂化轨道类型代表物合原子数孤对电子对数 VSEPR模型分子立体构型 CO 直线形 0+2 SP 22(σ键电子对数) 1?2(a-xb) CHO 平面三角形 0+3 SP 230 CH 正四面体 0+4 SP CO 2 0 直线形直线形 422中心原子 SO V形 1+2 SP 2CHO 3 0 平面三角形平面三角形 23无孤对电子 1 NH 三角锥形 1+3 SP 3CH 4 0 正四面体形正四面体形422 HO V形 1+2 SP 2HO 2 2 正四面体形 V形 2中心原子结论:根据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得到VSEPR模型,与对应的杂化轨道的轨道形状相同,可以用来确定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类型。

高中化学_杂化轨道理论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杂化轨道理论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共价键模型键参数》教案〖微检测〗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①、O2 ②、NH3 ③、HF ④、NaOH⑤、MgCl2 ⑥、H2O2⑦、Na2O2⑧、C2H4〖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并说明判断依据〖导入课程〗联想质疑氯化氢、碘化氢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子,分子中都只有一个共价键,但它们表现出来的稳定性却大不一样。

例如,在1000℃时,只有0.001%的氯化氢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却有高达33%的碘化氢分解为氢气和单质碘。

这是为什么?〖教师〗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碘化氢比氯化氢更容易分解,这是为什么呢?希望我们一起从本节课中找到答案。

〖思考〗碘化氢和氯化氢发生分解,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旧键断裂:吸收能量Q1新键形成: 释放能量Q2〖教师〗例如:2HCl 一定条件 H2 + Cl2H-Cl H-H Cl-Cl吸收E1放出E2 放出E3实验测得下列过程在101.3KPa、298K时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E分别为:HCl(g)→H(g)+Cl(g) E1=431KJ·mol-12H(g)→H2(g) E2=436KJ·mol-12Cl(g)→ Cl2(g) E3=243KJ·mol-1〖过渡〗像E1、E2、E3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键能二、键参数1、键能:在101.3KPa、298K条件下,断开1mol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所吸收的能量或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时所释放的能量。

〖创设问题〗问题1、结合表2-1,从概念的角度解释共价键和键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针对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阐述自己的观点例如:断裂1molC-C键需要吸收347KJ的热量或形成1molC-C键需要释放347KJ的热量。

问题2、键能和键的稳定性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解释得出结论的原因问题3、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氮气性质稳定的原因〖学生〗从键能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影响化学键的因素除了键能以外还有键长,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键长,以氢气和氯化氢为例展示图片讲解键长,并引出键长的概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教案:杂化轨道理论简介+配合物理论简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教案:杂化轨道理论简介+配合物理论简介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简介配合物理论简介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

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重点)3.了解配位键的特点及配合物理论,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难点)杂化轨道理论简介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形成在形成CH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

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H键是等同的。

可表示为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立体构型的关系杂化类型sp sp2sp3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及数目n s111 n p123杂化轨道数目234杂化轨道间的夹角180°120°109°28′杂化轨道示意图立体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形实例BeCl2、CO2、CS2BCl3、BF3、BBr3CF4、SiCl4、SiH4[思考探究]在形成多原子分子时,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上的某些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混杂,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的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双原子分子中,不存在杂化过程。

例如sp杂化、sp2杂化的过程如下:问题思考:(1)观察上述杂化过程,分析原子轨道杂化后,数量和能量有什么变化?【提示】杂化轨道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相同,但能量不同。

s轨道与p轨道的能量不同,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杂化轨道能量相同。

(2)2s轨道与3p轨道能否形成sp2杂化轨道?【提示】不能。

只有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形成杂化轨道。

2s与3p不在同一能级,能量相差较大。

(3)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H2O的立体构型?【提示】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

1个2s轨道和3个2p经杂化后形成4个sp3杂化轨道,其中3个杂化轨道中各有1个未成对电子,分别与H原子的1s轨道形成共价键,另1个杂化轨道中是成对电子,不与H原子形成共价键,sp3杂化轨道为正四面体形,但由于孤电子对的排斥作用,使3个N—H键的键角变小,成为三角锥形的立体构型。

化学杂化轨道课程设计

化学杂化轨道课程设计

化学杂化轨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杂化轨道理论,掌握sp、sp²、sp³等常见杂化类型的特征及形成原理;2. 学生能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几何构型及键性;3. 学生了解杂化轨道在化学键、分子结构及物质性质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例分析,判断分子中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2. 学生能够运用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和键角;3. 学生能运用杂化轨道概念,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以杂化轨道理论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有初步了解,但杂化轨道理论较为抽象,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教学。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杂化轨道理论。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杂化轨道的定义与形成;- 常见杂化类型(sp、sp²、sp³等)及其特征;- 杂化轨道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

2. 杂化轨道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中的应用:- 杂化轨道与键性的关系;- 杂化轨道对分子空间构型的影响;- 实例分析:甲烷、乙烯、乙炔等分子的杂化类型及分子结构。

3. 杂化轨道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杂化轨道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杂化轨道对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 实际应用案例:杂化轨道在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课时:杂化轨道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中的应用;第三课时:杂化轨道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及实际应用案例。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2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合物理论简介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2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合物理论简介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

第二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合物理论简介学习目标:1.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内容。

2.通过sp 3、sp 2、sp 1杂化情况的分析,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3.了解配位键的特点及配合物理论,掌握配合物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数、内界和外界,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知识回顾]分子的立体结构⎩⎪⎨⎪⎧三原子分子⎩⎪⎨⎪⎧ 直线形,如CO 2Ⅴ形,如H 2O 四原子分子⎩⎪⎨⎪⎧ 平面形,如HCHO三角锥形,如NH 3五原子分子——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CH4[要点梳理]1.杂化轨道理论简介(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形成在形成CH 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2s 轨道和三个2p 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 3杂化轨道。

四个sp 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 原子的1s 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 4分子,所以四个C -H 是等同的。

可表示为:C 原子的杂化轨道(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①sp 杂化sp型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组合而成的,轨道间的夹角为180°,呈直线形,如BeCl2分子。

②sp2杂化sp2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轨道和两个p轨道组合而成的,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20°,呈平面三角形,如:BF3分子。

③sp3杂化sp3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组合而成,sp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如CH4分子。

2.配合物理论简介(1)配位键①概念: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而跟另一个原子共用的共价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是一类特殊的共价键。

如在四水合铜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水分子提供孤电子对给予铜离子,铜离子接受水分子的孤电子对形成的。

②表示: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叫做配体;B是接受电子对的原子。

例如:(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高中化学杂化轨道理论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杂化轨道理论优秀教案

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设计模板课题名称杂化轨道理论简介教师姓名冯明华学生年级高二课时 1课程标准描述来源:]通过分析甲烷、乙烯和乙炔的杂化轨道形成过程,学会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构型的方法;学会从甲烷、乙烯和乙炔的结构解释物质性质的方法考试大纲描述能说出sp、sp2、sp3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会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构型教材内容分析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构型。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或离子构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sp、sp2、sp3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可以确保学生正确判断分子或离子构型学生分析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略弱,相关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

可通过微观和宏观模型或者模拟视频认识微观分子。

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分子杂化轨道理论。

2.学生通过理解学案相关内容,能判断常见分子的杂化方式。

重点判断常见分子的杂化轨道形成过程难点判断常见分子的分子构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阅读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填写学案甲烷的杂化能说出甲烷的轨道杂化方式引入新课观察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回忆甲烷分子构型通过碳原子结构与甲烷分子结构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杂化轨道的概念sp3杂化过程讲解引导学生从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情况与碳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的冲突进行思考。

碳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是2个,但是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却形成了四个共用电子对;碳原子最外层四个电子能量并不相同,但是甲烷分子中碳原子形成四个能量相同分析甲烷分子的结构,思考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成键情况并答复下列问题。

同时认识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

化学杂化轨道讲解教案

化学杂化轨道讲解教案

化学杂化轨道讲解教案教案标题:化学杂化轨道讲解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杂化轨道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化学杂化轨道的形成原理和分类。

3. 能够应用化学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形状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1. 化学杂化轨道的概念和作用。

2. 化学杂化轨道的形成原理和分类。

教学难点:1. 化学杂化轨道理论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化学杂化轨道模型、分子模型。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相关概念和知识。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相关实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化学杂化轨道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氢气是稳定的,而氧气是活泼的?”或者展示一些分子的形状,让学生思考形状背后的原因。

Step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示意图,讲解化学杂化轨道的概念和作用。

重点包括:- 化学杂化轨道的定义:原子轨道通过线性组合形成新的杂化轨道,用于描述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和分子的形状。

- 化学杂化轨道的作用:帮助解释分子的形状、键长和键角,并预测分子的化学性质。

Step 3: 形成原理和分类(2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化学杂化轨道的形成原理和分类。

重点包括:- 形成原理:通过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形成新的杂化轨道,使得杂化轨道的形状和数量适应分子的几何构型。

- 分类:根据杂化轨道的形态和方向性质,可以分为sp、sp2、sp3等不同类型的杂化轨道。

Step 4: 应用实例(1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分子示例,引导学生应用化学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形状和化学性质。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分子,如甲烷、乙烯和氨等,让学生根据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它们的形状和键角,并解释它们的化学性质。

Step 5: 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化学杂化轨道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了解更多相关的化学杂化轨道理论和应用领域。

Step 6: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化学杂化轨道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杂化轨道理论说课实用教案

杂化轨道理论说课实用教案
21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能力基础: 已经具备了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自主(zìzhǔ) 探究的能力,同时具备了空间想象能力,这些都是 学习本部分内容的能力基础
可能遇到障碍:如果对原子结构和空间想象能力欠缺将会 影响到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第3页/共21页
4 第四页,共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 识 杂 化 轨 道理 论的要 点;能 根据 杂化轨 道理论 判断 简单分 子或离 子的 构型; 进一步 了解 化合物 中原子 的成 键特征
归纳总结
第6页/共21页
7 第七页,共21页。
“问题(wèntí)探究式”教学模 式的优点
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 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 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
第7页/共21页
8
第八页,共21页。
教学(jiāo xué)过程
写出C原子的价层电子(diànzǐ)排布图
C 2s
2px 2py 2pz
三种杂化轨道类型 脉络(mà(lilèuiòx)í梳n理g)的比较
杂化类型
参与杂化 的轨道类 型和数目
杂化 轨道 数目
杂化轨道 成分
杂化轨道 互斥模型
实例
sp3杂化
1个S轨道 3个P轨道
4
1/4 s 轨道成分
3/4 p 轨道成分
CH4
sp2杂化
1个S轨道 2个P轨道
3
1/3 s 轨道成分 2/3 p 轨道成分
BF3
sp杂化
1个S轨道 1个P轨道
2
1/2 s 轨道成分 1/2 p 轨道成分
O
BeCl2
第16页/共21页
17 第十七页,共21页。
反馈(fǎnkuì)练习

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设计

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设计

专题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2、教材版本:人教版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3、学科:高中化学4、课时:1课时5、课前准备:提前通知学生预习教材,下发学案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空间构型。

过程与方法:培养分析、归纳、空间想像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杂化轨道理论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和追求科学真理的情感;提高学生探究物质结构的兴趣,感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奇妙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难点:对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应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四、教情和学情分析教情分析:杂化轨道理论安排在共价键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之后学习,,即可以丰富和完善价键理论,有利于更好的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又可以为后续配合物和晶胞学习奠定空间想象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原子结构与相关性质、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另外高二学生好奇心强思维能力敏捷,但空间想象力弱,根据这个特点,采取问题探究法结合动画演示和小组合作形式去突破重难点。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问题驱动法;对比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六、教学流程:1、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完成两个问题。

(1)画出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质疑:对照1和2两个问题有没有产生矛盾?引出杂化轨道 2、教师进行点拨,初步介绍杂化轨道理论。

3、讲授新课,介绍杂化轨道含义,杂化过程,学生理解。

杂化轨道的含义: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同一原子的不同类型的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过程:激发杂化轨道重叠杂化轨道4、介绍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采用动画展示教师讲解,学生结合动画配音展示、大胆猜测5、合作探究,完成对对杂化轨道类型的归纳总结6、介绍杂化轨道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关系因为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或用来容纳孤电子对,而未参与的P 轨道可用于形成 π键 因此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 σ键电子对数 7、课堂反馈,活学活用8、思考与交流,小组合作完成(1)鲍林为什么要提出杂化轨道理论?(2)什么叫杂化?什么叫杂化轨道?(3)任意不同的轨道都可以杂化吗?(4)常见的杂化轨道有哪些类型?9、概括总结:杂化轨道理论交流要点:杂化前后下列参数是否发生变化?①杂化前后原子轨道数目__________②杂化后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______,原子轨道形状________③原子轨道的能量_________④原子轨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⑤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_________ 未杂化轨道10、练习巩固、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为前提,学生“主”,老师“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知识点的学习上,老师大多以问题的形式,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去构建,力图使学生变“被学”为“会学”,而大量的探究和多媒体模拟等教学方式的运用,则是力图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结合图片和视频具体化。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第2节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电子排布等基础知识,对化学键有一定的理解。同时,学生应该了解VSEPR模型及其在预测分子几何形状中的应用。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于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能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对分子模型和化学反应机理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理论。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实验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实验机会和实践活动。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将教室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实验操作台和仪器,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照明和通风设施,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实验安全。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示和讲解。同时,确保教学工具的正常运行,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直观的展示和解释。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分子的杂化轨道模型图、配合物的结构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实验器材:本节课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来加深学生对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理论的理解。因此,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模型分子、配合物化合物、光谱仪器等。同时,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实验过程中的意外发生。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理论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杂化轨道理论和配合物理论学习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形——sp 2杂化;
四面体形——sp3杂化。

【小结】
【思考】
1.任何情况下轨道都可以发生杂化吗?杂化轨道有什么用途?
2.水、甲烷、氨气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为什么水的键角为105度?氨气的为107度?
【强调】
1.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时才会发生;
2.能量相近的轨道方可发生杂化;
3.杂化轨道成键时满足最小排斥原理,从而决定键角。

4.杂化轨道只用来形成σ键或容纳孤对电子,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方可用于形成π键。

【反馈练习】
1.P41“思考与交流”。

2.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乙烯、乙炔、苯的空间构型。

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归纳需要注意的问题,知识得到升华、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第2课时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1.杂化与杂化轨道的概念:
2.杂化轨道的常见类型:
(1)sp杂化——直线形:BeCl2CO2
(2)sp2杂化——平面形:BF3HCHO
(3)sp3杂化——四面体形:CH4NH
4
3.杂化类型的判断
课堂小结
小结:
课堂训练1.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的是( B )
A . PBr3 B. CH4 C. BF3 D. H2O
2.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 .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3.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4.下列对sp3 、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
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 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 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