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报告
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案例分析音乐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音乐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创新案例,旨在为音乐教师提供教学改革的启示,进一步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创新案例一: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描述:教师在教授《茉莉花》这首歌曲时,先向学生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然后播放有关茉莉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感受茉莉花的美丽。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案例分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感受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审美情趣。
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要注重情感的传递和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创新案例二:合作学习的实践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同伴互助、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描述: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改编和表演。
学生在改编过程中,自由发挥,将歌曲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
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共同完成作品。
案例分析: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创新案例三:跨学科教学的探索跨学科教学是一种整合不同学科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
案例描述:音乐教师与语文教师合作,教授《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优秀5篇)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优秀5篇)音乐课堂优秀案例篇一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回声》,知道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认识力度记号f,p,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3、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点: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实践运用。
教学难点:音乐中表现回声的方法,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谈话: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老师和一位同学来合作一下,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2、你知道回声吗?(激发兴趣,让学生说一说)师小结: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回声和我们发出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原声)相比,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二、欣赏《回声》1、引入:音乐家发现了这一奇妙的自然现象,有音乐家就想到用音乐来表现回声。
当然,这个作品中的回声并不是对着山谷唱歌,而是两个合唱队模拟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你知道这两个合唱队是怎样配合着表现回声的吗?2、认识力度记号:像我们刚才不同力度的演唱在音乐中有专门的音乐记号,叫力度记号,刚才我们在演唱中用了两种不同的力度,fP,(出示强弱)歌曲里表现原声的用了哪种记号?表现回声的呢?3、再次聆听回声(出示歌谱)感受乐曲中强弱的对比三、发声练习男女声分组唱,随老师的琴声唱一唱歌曲,用自己的声音表现一下回声。
处理:歌曲其他部分用中强的力度来演唱,表现叙述的语气。
四、学唱歌曲引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唱一首《友谊的回声》,先听一听歌曲,想一想,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指名学生回答,师小结:面对山谷,我们发出怎么样的喊声,山谷就会传给你怎么样的声音,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么样的真心,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就是友谊的回声。
1、欣赏歌曲,随音乐轻轻唱一唱歌曲。
2、个别指导A 、出示:我喊一声,喊一声,噢,噢,噢。
中学音乐教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提高中学音乐教学质量,加强音乐教研活动,本文以某中学音乐教研组为例,分析其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为其他中学音乐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某中学音乐教研组由5名教师组成,其中包括2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中学一级教师和1名中学二级教师。
教研组负责全年级的音乐教学、教研、培训和考核等工作。
以下是该教研组开展的一次教研活动案例。
(一)教研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如何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效率”。
(二)教研活动内容1. 分析当前中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教研组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课堂气氛不活跃等。
2. 探讨提高音乐课堂效率的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教研组成员提出了以下几种提高音乐课堂效率的方法:(1)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通过制作音乐课件、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师生互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4)加强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合唱、舞蹈、器乐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研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如如何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等。
通过交流与学习,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三)教研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研组成员对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效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部分成果:1.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提高。
2. 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如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成为了每个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音乐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
案例名称:学唱儿歌,感知音乐元素背景描述:这个案例发生在某小学音乐课上,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选择了一首流行的儿歌《小星星》作为教学内容。
教师想通过这首歌曲,让学生感知音乐元素,培养他们的音乐才能和审美能力。
案例分析: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了《小星星》这首歌曲,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中的音乐元素。
例如,教师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的曲调、节奏和音高,并指导学生模仿歌曲的节奏进行拍子。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开始感受到音符的长短、音高的高低,并开始意识到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对整首歌曲的影响。
其次,教师请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编排这首歌曲。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增强他们对音乐元素的理解。
学生们积极融入角色,表演出了不同的版本,《小星星》一时成为了学校的爆款歌曲。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深入感受到了音乐元素在不同编排中的表现形式。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表现,选择了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欣赏和点评。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们对音乐元素的把握和运用情况,并鼓励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
通过欣赏和点评,学生们更深入地认识到音乐元素与歌曲表达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意识到自己在音乐创作中的潜力。
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活动的设计,学生们深入感受到了音乐元素对歌曲表达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结论:音乐教学案例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设计具有创造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元素的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和展示机会。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3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3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篇一:《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一、引言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并进行反思,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案例一:《小星星》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小星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
2.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然后进行集体合唱,最后进行小组合唱比赛。
3.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合唱活动,提高了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也增强了对团队合作的认识。
三、案例二:《彩虹》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彩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彩虹》MV,了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和情感表达,然后进行歌曲的学唱和情感演绎。
3.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唱《彩虹》,提高了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案例三:《小苹果》教学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小苹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2.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小苹果》MV,了解歌曲的节奏和舞蹈动作,然后进行歌曲的学唱和舞蹈表演。
3. 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学唱《小苹果》,提高了节奏感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强了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五、反思与总结1.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看视频、集体合唱、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音乐教材和歌曲,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3. 教学评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方法。
六、结语通过对三个小学音乐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反思,可以得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在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及时的教学评价。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从《音乐的喜剧美》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理念】本课力争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体验—参与---探究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探索欲望,体现新课标“在实践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探究音乐”的思想。
通过教学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在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从而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更得到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终生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学习基础。
【情境教学1】音乐鉴赏课《音乐的喜剧美》,其欣赏内容为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和乐曲《看秧歌》音乐选段。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这首歌创作距今已有很多年。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是一首充满风趣,说唱音乐两段体,诙谐歌曲。
同学们对其音乐的表现手法不熟悉,较难理解。
教学中,针对前面几个班级,我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听赏音乐;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结果我发现在欣赏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同学们表现出对这两部作品不感兴趣,甚至还有人欣赏时嘻嘻哈哈、大声说话、打瞌睡等。
针对这种现象,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情境2】课前播放一首讽刺歌曲《跳蚤之歌》片段提问?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美?电梯,引出学习课题《音乐的喜剧美》。
观看歌德诗剧《浮士德》,提问联系所学的历史知识,你联想到了什么喜剧,你了解哪些反应喜剧的歌曲呢?能为大家唱几句么?有《小二黑结婚》、《小放牛》、《山村里来了个售货员》、《捉迷藏》等今天我们欣赏《跳蚤之歌》,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回答、演唱等形式,通过联想,让学生头脑中浮现喜剧画面或场景,使高中生对喜剧美有一个初步认识。
作者用这种动画面的音响,为我们变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其用意何在?复听全曲,学生讨论、发言。
讨论欣赏喜剧美的音乐作品有何现实意义?教师总结。
音乐学科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音乐学科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在音乐学科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本报告以我校音乐学科教学实践为案例,分析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三、实践内容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
(3)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实践操作法: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 教学内容(1)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等。
(2)音乐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
(3)音乐创作:歌曲创作、器乐创作等。
4. 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创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四、实践效果1. 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高:通过音乐教学,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在音乐欣赏、创作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2. 学生音乐兴趣得到激发: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音乐。
3. 学生音乐技能得到提高: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生的音乐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如视唱、练耳、乐器演奏等。
4.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五、存在问题1. 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音乐学科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2. 教学资源不足:音乐教学设备、教材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习音乐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可以培养艺术素养,还能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因此,学好音乐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音乐的学习内容、注意事项、学习方法和技巧、中考备考技巧以及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
一、学好音乐的重要性1.培养艺术素养: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审美情趣。
2.提高综合素质:音乐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耐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丰富课余生活:音乐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拥有更多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世界。
4.中考加分:在我国,音乐等艺术特长生在升学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加分政策,学习音乐有助于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主要学习内容1.基本乐理: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音乐基础知识。
2.声乐:学习唱歌技巧,包括呼吸、发声、咬字等。
3.乐器演奏: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
4.音乐欣赏:学习分析、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
5.音乐创作:学习作曲技巧,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学习注意事项1.保持兴趣:音乐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避免因枯燥而放弃。
2.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多听、多唱、多练,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注重实践: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4.师资选择:选择合适的音乐老师,跟随专业老师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乐理学习技巧:a.结合歌曲学习乐理知识,如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
b.使用音乐软件或APP,进行乐理知识的自学。
c.参加乐理培训班,系统学习乐理知识。
2.声乐学习技巧:a.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提高唱歌的呼吸控制能力。
b.练习发音,使咬字清晰、准确。
c.跟唱歌曲,模仿专业歌手的演唱技巧。
3.乐器学习技巧:a.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了解乐器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b.制定练习计划,坚持每天练习,提高演奏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精选五篇)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
”《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音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
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
“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通过欣赏老师的示范,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
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
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
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孔雀舞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
表演前提示学生我是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生(们):孔雀。
二:学习孔雀舞音乐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
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生:……三:学习孔雀舞蹈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老师跳的孔雀舞?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案例分析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案例分析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和基本音乐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一个好的教案对于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为例,通过对某一具体教案的分析,探讨其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
一、教案概述本节课的教案主题为“舞动的音符”,适用于小学二年级音乐课程。
教案按照培养学生情感体验能力和合作意识的目标,通过动听的音乐与舞动的身体结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案目标1.了解音乐与身体动作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3.发展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合作创造出优美的音乐舞蹈。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学生积极感受音乐的节奏和节奏变化。
2.身体表现教师指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例如手摇、踢腿等动作,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分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自由编排动作与音乐相配合的舞蹈,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合作意识。
4.展示交流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编排的舞蹈,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评价,以促进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欣赏能力。
5.总结评价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总结性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鼓励学生进一步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四、教学亮点1.以活动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积极参与。
2.通过身体表现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3.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效果分析教案通过自由表达和团队合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提高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综合能力。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感受到了音乐与身体动作的结合方式,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的环节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音乐三年级第六单元案例分析
音乐三年级第六单元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音乐三年级第六单元的相关案例,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其音乐能力。
案例一:节奏练习在第六单元的课堂中,老师设计了一项有趣的节奏练习活动。
学生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举一个代表,代表们轮流击打一块大鼓,其他学生则齐声跟随节奏拍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节奏的变化和协调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合作能力。
该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提高了学生们对节奏的理解。
同时,通过学生们的自主参与,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案例二:创作乐谱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被要求自行编创一个简短的音乐乐谱。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或者运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制作。
这样的创作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发挥想象力,学习音乐元素的运用,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不仅获得了一定的乐器运用技能,更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创作乐谱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交流和合作,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
案例三:音乐欣赏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进行了一次音乐欣赏活动。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学生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老师还组织了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了他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扩展了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学会了尊重不同音乐风格和观点。
音乐欣赏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总结通过对音乐三年级第六单元的案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分组活动和团队合作,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
其次,音乐创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通过让学生们创作乐谱或编创音乐作品,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本文以一堂初中音乐课为例,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案例分析表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发展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既要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本文通过分析一堂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案例,旨在为音乐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参考。
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基本概念:介绍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音乐知识,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
2.音乐欣赏: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4.音乐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器乐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3.案例教学法:分析经典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4.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或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音乐实践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一、引言音乐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小学音乐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背景本案例是在某小学三年级音乐课上进行的。
这节课的主题是“节奏与乐器”。
教师准备了一些乐器,如小鼓、木琴和手风琴。
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和节奏,并通过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乐器,并解释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乐器。
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简单的节奏,要求学生按照节奏敲击乐器。
然后,教师逐渐增加节奏的难度,让学生尝试更复杂的节奏。
3. 合作演奏: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节奏技巧后,教师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包括不同的乐器。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乐曲,要求学生根据乐谱合作演奏。
教师在旁边指导学生,确保他们按照正确的节奏演奏。
4.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完成演奏后,教师邀请他们上台展示。
学生们展示了他们的合作成果,并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对这个小学音乐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教师通过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需要通过听觉来感受。
通过播放有节奏的音乐,教师让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其次,教师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
分组合作可以让学生们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合作演奏,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会演奏乐器,还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最后,教师注重学生的展示与分享。
展示和分享可以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从彼此的分享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案例分析音乐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有趣、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案例。
本文将分析一个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案例,探讨其有效性和教学效果,以提供给老师们一个有益的参考。
案例名称:探索节拍的魅力教学目标:1. 了解节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学习通过身体动作表达节拍;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相关节拍的图片和视频;2. 音乐器材,如鼓棒、铃铛等;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带有明显节拍的音乐,并让学生跟随节拍轻轻击掌。
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节拍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引导学生了解节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二、探索节拍(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缓慢的音乐,要求学生通过鼓棒敲打地面来表达节拍。
同时,教师以图文展示的形式展示不同种类的节拍,如2/4、3/4、4/4等,并鼓励学生尝试模仿。
三、身体节拍(15分钟)教师放一段活泼的音乐,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节拍,如拍手、跺脚、晃动身体等。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节拍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四、节奏乐器合奏(20分钟)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节奏乐器,如铃铛、小鼓等。
教师指挥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节奏敲击乐器,同时其他学生跟随节奏鼓掌。
教师通过这种合奏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节拍的理解和感知。
五、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强调节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体验音乐的节拍,并提醒他们学会用身体感受和表达节拍。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本案例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了节拍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案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视听结合、身体动作和合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参与度。
首先,通过导入环节的听音示范和学生的跟随击掌,学生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
其次,通过探索节拍和身体节拍的活动,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了不同种类的节拍,并且用身体动作表达出来,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节拍的理解。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音乐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分析、评价音乐作品;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艺术素养。
三、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如中国民歌、古典音乐、近现代音乐等;2.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3.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练习、总结四个环节。
四、教学案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2.新课:介绍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结合实际作品进行分析;3.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评价所给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1.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教学总结: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六、建议与展望1.建议: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2.展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音乐教育将在初中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音乐教学案例分析与总结”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教学案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音乐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音乐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小学音乐教学案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的儿歌或民歌进行教学。
通过歌曲的学唱和演唱,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和音准感。
同时,老师还可以结合歌曲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或文化内涵,从而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中学音乐教学案例。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音乐基础已经打下,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深度的曲目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乐曲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大学音乐教学案例。
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技能,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曲目或课题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器乐曲目,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乐曲分析和演奏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案例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心设计和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育人目标。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音乐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共同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10个案例分析
小学音乐教学10个案例分析案例一:利用音乐游戏提高学生参与度- 目标:增加学生参与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方法:设计有趣的音乐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个人才能- 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音乐研究的乐趣案例二:利用音乐节奏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化节奏感- 方法:通过打击乐器、拍手等方式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节奏感- 效果:学生动手能力提高,更加熟练掌握音乐节奏的表达案例三:利用歌曲教学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目标: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增强研究效果- 方法:使用优美易记的歌曲教学,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 效果:学生记忆能力明显提高,研究效果更加显著案例四:利用合唱团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方法:组建合唱团,让学生共同协作演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效果:学生协作能力得到提高,表达能力更加突出案例五:利用多种乐器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品味- 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审美能力- 方法:引导学生接触多种乐器,研究欣赏和演奏不同类型的音乐- 效果:学生音乐品味提高,更加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案例六:利用音乐创作提升学生创造力- 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他们表达个人情感和创意- 效果:学生创造力得到提升,能够独立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案例七:利用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教学提高综合能力- 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认知- 方法:将音乐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效果: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能够在跨学科的思维中发展自己的能力案例八:利用音乐剧表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方法:组织音乐剧表演,让学生通过演出展示个人表达能力- 效果:学生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更加自信地面对舞台表演和表达案例九:利用音乐与社会情境结合教学增强研究效果- 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情境的认知和理解- 方法:将音乐与社会情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讨论- 效果:学生对社会情境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提高,研究效果更加显著案例十: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 目标: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音乐情感体验- 方法:通过音乐欣赏和演奏,引导学生表达个人情感- 效果: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更加深入地体验音乐的情感作用以上是小学音乐教学的10个案例分析,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并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教研音乐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国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进行了全面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研活动成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一次教研音乐活动为例,分析其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二、案例概述本次教研音乐活动以小学四年级《春天在哪里》一课为例,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教学设计分享:由执教教师详细介绍《春天在哪里》一课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2. 课堂观摩:全体教师观摩执教教师执教的《春天在哪里》一课,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 评课议课:观摩课后,全体教师对执教教师的教学进行评课议课,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4. 教学研讨:针对评课议课中提出的问题,全体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案例分析1. 教学设计分享执教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明确了教学目标,即通过学习《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方法上,执教教师采用了情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2. 课堂观摩在课堂观摩环节,执教教师通过以下方式展现了教学亮点:(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执教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提问、讨论、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音乐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执教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执教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春天景象,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1)课堂氛围略显紧张。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过于拘谨,不敢积极参与。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引言: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音乐教学的具体场景和实际操作。
本文将通过几个音乐教学案例,探讨不同音乐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和效果。
案例一:儿童钢琴教学标题:培养儿童音乐天赋的路线图描述:现代儿童钢琴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其音乐才能。
本案例将从启发式教学、音乐游戏、选曲和演奏技巧等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儿童音乐天赋。
案例二:中学合唱指导标题:激发学生音乐热情的策略描述:中学合唱指导以集体合作和表演为重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成为关键。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曲目、运用声乐技巧和合唱表演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并培养他们对合唱的热爱。
案例三:大学音乐教育实训课程标题: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描述:大学音乐教育实训课程旨在让学生接触音乐教学实际,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案例将以一堂大学音乐教育实训课为例,分析学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探讨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四:音乐学院器乐教学标题:培养高级音乐人才的关键环节描述:音乐学院器乐教学是培养高级音乐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技巧训练、音乐理论学习和演奏实践,提升学生的演奏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结论: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音乐教学案例在方法和策略上各有千秋,但无论是启发式教学、音乐游戏、集体合作还是器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才能是其共同目标。
只有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灵活调整策略,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借鉴案例分析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三篇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三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三篇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一设计理念:“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大多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形式活泼,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有儿童自编的也有成年人的拟作。
童谣充满孩子童趣的天真、纯朴、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巩固学过的各种音符和节奏,并且掌握简单创编童谣的方法。
针对四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喜欢玩,爱唱爱跳,活泼好动的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根据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技巧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示范法,现代化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等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体验的音乐学习氛围,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感受、体验、探究、创造等学习过程达到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运用的学法有:表演法、练习法、欣赏法等。
通过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自主的音乐学习,提高审美情趣。
课型:综合课教学内容:一、发声训练二、f大调音阶学习三、学唱新歌《童谣》及处理四、表演创编童谣教学目标:一、通过发声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习惯,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气息支持为歌曲演唱作准备。
二、通过f大调音阶学习,是学生加强“流动do”的音调概念。
三、通过歌曲演唱及游戏,使学生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并懂得爱护小动物的道理。
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表演、创编童谣,通过“说”“唱”“演” 等多种形式表现童谣。
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一、f大调音阶了解,了解“流动do”的音调概念。
二、用多种形式感受、了解“童谣”的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听唱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示范法,现代化多媒体演示法、互动法、自主探究法、参与创造法教具:钢琴、音阶图、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在音乐中问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学案例分析——————探索竞赛教学的音乐课堂模式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音乐教师也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主题容: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难控制及发生意外事件等一些问题。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不知道各同行是否遇到过。
案例描述一:有的同学在大家听音乐的时候窃窃私语,还有的写别学科的作业等。
我都会采用“目光暗示”的方法提醒他们,效果往往也很好,孩子们有时会不好意思,有时会和我开心的一笑,赶紧收起自己的“作业”,专心听课。
我还时常会为自己的这种方法暗自得意。
可是今天……当我走进这个教室,学生就沸腾了。
“音乐课是我们放松的一节课。
”学生是这么想的。
我站在讲台上默不做声的看着他们,直到5分钟后,才有少部分同学知道发生什么事情,都端正的坐好;可是大部分还是自顾自的翻看着音乐书,唱着“自创”的歌曲。
我有些急了,怎样才能让处在兴奋状态的孩子们安静下来呢?我知道这是一个纪律有些“活“的班级,便在心里叮嘱自己要注意学生的情况。
我打开了录音机,把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用最大的音量播放出来,学生们也自觉的跟唱起来,一曲唱罢,我抓住这个时机,说:“今天我们的音乐课要进行一个比赛!”学生们都安静的看着我,等着我说下去,我心中有些得意,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我继续到:“每个小组为一组,回答对一个问题或者坐得比其他组好的就奖励一个五角星,课后那组获得星星多就是冠军组,反之纪律等不好的就要扣除你组得来的星星。
”很快,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的回答着问题,有次序的进行着律动,如果真有不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出现的话,同组的同学马上就警告他。
我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给他们加上象征他们劳动成果的星星即可。
一节课相当顺利的结束。
案例分析:这个班级是学校有名的调皮捣蛋的班级,学生的自觉性都相当差,然而让他们在课堂上井然有序的良药竟是一颗小小的五角星,竟是我这节课要比其他组的小朋友坐得要好,不让自己组输给他们组的集体荣誉感。
看来竞赛的力量不可小窥。
我意识到,这样组织课堂教学,不但教师本身能省下许多组织纪律等闲杂的时间,学生也能在这种氛围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养成自觉的行为规。
案例描述二: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因此“听”应作为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的一条主线。
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在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课时,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以外部活动和游戏为兴趣的特点,在上课前,我把学生分成蜗牛队和黄鹂鸟队来展开听音视唱的音乐游戏竞赛,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1、听音排序听音游戏开始了,每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各选派出两名同学参加比赛。
每人头上戴一个音符头饰,随意站成一队。
教师先给一个标准音,然后按照乐句中音符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弹奏出来,戴头饰的同学则按照师弹奏的顺序从新排成一队。
教师分别弹奏出的音符是“5 、3、 1、 6”,戴头饰的同学们屏住呼吸、侧耳倾听,恐怕自己给队里抹黑。
很快根据自己的判断从新站成一队。
教师再弹奏出第二组音符“5 、3、 2、 1”,请另外一组的同学进行比赛。
2、评委评判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是全班同学,教师只起一个辅助作用。
当一个同学听辨后,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准确的用手势判断对错。
遇到有争议的时候,教师及时补充,给予标准答案。
凡是判断正确的队能够获得一个小奖杯,于是欢呼声一片。
教室里立刻成了欢乐的海洋。
看的出来,同学们对这种学习形式非常感兴趣。
3、听音模唱歌曲的主要构成单位是乐句。
乐句的主要音符顺序听出来后,教师再分别请代表视唱完整乐句(1)55 535 ︱ 16 5 ︱;(2)55 532 ︱ 13 2 ︱;比赛难度加大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却更高了。
在紧、激烈的竞争中,一首歌曲的主要乐句非常轻松地学会了,再学唱歌曲就轻车熟路了。
案例分析:《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音乐评价,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种情感体验。
所以,在学生的音乐学习评价中,应当采取正确、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促使音乐素养得以全面的发展。
通过竞赛形式评价学生在这节课的表现,即直观又客观。
学生看着自己的表现(每次比赛的成绩),及时评价自己。
1、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夸奖的话语,对于学生们来讲,都是鼓励和欣赏,能自然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每个契机,运用竞赛的形式,及时的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不管学生的音乐表演是否精彩,只要学生大胆参与了音乐活动,我们都应给学生一定的鼓励,给他们加上一颗“星”。
2、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音乐学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应该具有独特性,以独特的方式去赞扬学生,不要刻意给学生“戴高帽”,也要避免矫揉造作的“夸奖”。
当学生在竞赛中为自己队伍增加了一颗星,赢得了比赛。
这时再多的语言也无法比拟,学生的自信心也油然而生,在下一次比赛中尽可能的要给队伍再加上星星。
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个性相当鲜明。
对于“集体”这个词的理解不够深刻,运用了竞赛教学,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合作精神,使他们不再是个体而是一个整体。
4、减少学生胆怯心理大多数学生虽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知道正确答案,但是不喜欢举手的他们就不想表现出来。
自从运用了竞赛教学,由于集体荣誉感的促使,他们也高高得举起了双手。
胆怯的心理不再是他们的阻碍。
建议思考的问题:1、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意外事件呢?2、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规养成?总之,新的时代唤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时代的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观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一个崭新的理念逐渐在头脑中形成,那就是竞赛教学。
它使我对教学容的理解,教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都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通过竞赛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丰富情感体验,冶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实验稿)•《金孔雀轻轻跳》舞蹈教学案例分析一、课题:《金孔雀轻轻跳》二、案例背景说明: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型教学。
”《金孔雀轻轻跳》音乐选自人教版第三册音乐课本,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
我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所以选择以孔雀为题材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以孔雀手势和踮脚走两个基本元素展开的一堂自主、开放、活泼的舞蹈课。
激发学生的舞蹈兴趣,关键要抓住他们的心理特征。
“好奇、好动、善于模仿”是儿童的身心特点,所以本课通过观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师的舞蹈,启发学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动作。
通教师孔雀舞表扬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模仿学习孔雀的动作。
针对儿童“好奇”的年龄特点,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为课堂的开场、新颖的引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乐趣。
通过听、说、想、做、跳等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而始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创。
我以大孔雀的出现,始终贯穿整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音乐,认识傣族音乐的风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节奏特点。
3、通过学习舞蹈,准确掌握孔雀舞蹈,训练学生的协调性。
四、教学重难点:掌握音乐是重点,学习舞蹈是难点。
五、精彩片段:课堂回放一:孔雀舞教师表演形象、优美的孔雀舞进行导入。
(提示学生此舞蹈是用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跳一段舞蹈,这是跳的一种小动物。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跳的是什么动物?(教师表演)生:孔雀。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说说怎么看出来的啊,哪个动作最像孔雀呀?(出示孔雀图片)生:孔雀的手势看出来的。
啊,好漂亮的孔雀啊!(学生看图片)师:那老师想问问小朋友想不想跳呢?师:刚才你们看到的表演的是大孔雀,小朋友想不想学小孔雀怎么跳舞的呢?生:想。
课堂回放二:学习孔雀舞音乐师出示课题《金孔雀轻轻跳》。
师:仔细听孔雀舞蹈的音乐。
大家听听看这音乐是几拍子。
生:二拍子。
师: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聪明,告诉老师二拍子有什么特点?小朋友听听强拍的位置?(强拍击掌,弱拍拍肩)生:……师:小朋友有没有注意看老师拍掌很重,拍肩很轻啊!注意重轻的区别,所以二拍子的节奏特征是强弱的区分。
希望小朋友记住,呆会跳小孔雀肯定是活泼的孔雀。
师:巩固练习节拍(要求学生在身体其他部位拍打出节奏型)师:好小孔雀音乐熟悉了,那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孔雀舞蹈。
(更好的熟悉和掌握音乐,为学习孔雀舞打下基础。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
我们舞蹈课的音乐教学是为舞蹈教学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了解舞蹈,学习舞蹈,激发学生舞蹈兴趣)课堂回放三:学习孔雀舞蹈师:刚刚小朋友是从什么动作看出跳的是孔雀舞?生:学生做出那手势的样子师:有些小朋友摆的孔雀手势不错,现在老师教教小朋友们怎么样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
首先我们先学手势----孔雀手势。
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后面三个用劲立起。
生:模仿师: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样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
你们看,大孔雀漂亮吗?摆好后我们手腕法力碎抖动生:跟音乐练习手势(碎抖动)(形象的模仿动物,使学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可是我们小孔雀还是不会动啊!那么我们来学下小孔雀怎么走路。
(学习踮脚走)师: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大孔雀跟那么这些小孔雀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立起前脚掌。
生:老师立起来了。
师:踮脚走(一拍一下地走),现在还有什么不一样?生:走起来了,大孔雀立着走起来。
(争先恐后的回答)(我设计这样教学充分体现探索性教学,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
不是老是老师教学生学。
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实现学生自主)六、案例分析:1、抓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激发、培养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舞蹈的审美性。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模仿性的形体舞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学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因而本课各个环节都以模仿为主线,将形象的舞蹈通过模仿动物来展开,引导学生用心体验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