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怎么干?终于明确了

合集下载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群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作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京津冀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实现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动需要各方的合力。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支持。

各级政府可以共同制定整体规划和政策,统一执法标准和制度,打破行政边界,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政府还应该加强协调,加强交通和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政府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除了政府的努力,社会各界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

社会团体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提供更多的社区服务和居民活动。

企业可以投资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通过社会各界和企业的合力,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居民的生活体验。

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动还需要加强交流和合作。

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共同解决公共服务中的难题。

京津冀地区可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共同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服务挑战。

通过加强交流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动还需要加强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的模式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创新研究,推动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的发展。

京津冀地区可以建立创新平台和示范区,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和企业,推动公共服务的创新发展。

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各方的合力。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政策和资源上给予支持。

社会各界和企业要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其优势。

加强交流和合作,推动创新发展。

只有通过各方的合力,才能实现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与协作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与协作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与协作自去年12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袖们已经做好了加快实施京津冀一体化的准备。

在很短的时间内,京津冀三地和周边地区的相关领导人就此事进行了多次会议。

2015年初,北京市市委书记,天津市市委书记和河北省省委书记达成了一致,要把协同发展推向更高的层面。

在国家层面,出台了针对京津冀的发展战略,专门设立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推进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与此同时,国务院的相关部委也在京津冀地区积极开展多项实用性的工作,推进协同发展的大局。

他们认为京津冀一体化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将极大地促进区域内的发展和创新,进一步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定位目前,京津冀三个城市的中心城区已经形成了大型城市群,跨越了河北、山西、河南、内蒙古自治区等较广泛的区域,总面积超过2.6万平方公里,有着14.5亿的人口。

京津冀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资源丰富,交通和信息交流便利,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目前,在京津冀地区,政府机构、产业发展、人才流动、需求供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优劣势也越来越明显。

概括来说,京津冀地区在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潜力相对较强。

但是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农业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则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2015年2月28日国务院第677次常务会议上,领导们明确表示要将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和区域创新的核心,以深化改革、创新和协调推进发展。

为了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政府将着重关注以下重点问题:在京津冀地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各行业领域促进协同发展;在方法论和管理方面探索新的道路;实施绿色生态发展等。

协作机制从2015年1月开始,领导们便多次到各地考察调研,了解相关情况,并着手打造组织协调和沟通渠道,推动京津冀三地合作联动。

最初的模式是由中央政府制定协同发展规划,三地制定创新规划,市、县政府落实。

现在,这种模式会更多地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协调。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更新版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更新版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一、背景京津冀一体化是指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中心)为中心,通过加强区域性城市协调和合作,构建起一个相对优势互补、经济相互联系的协作区域,形成一个经济繁荣、人口疏解、环境友好的城市群。

2014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目标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建设低碳绿色生态区域。

三、规划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包括发展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方面。

主要目标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1.发展安排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的总体规划,计划到2020年,整个区域GDP将达到10万亿元,基本形成以北京为核心,以石家庄、保定、廊坊为支撑,以唐山、沧州、邢台、秦皇岛为依托的一张大“鹰爪子”形态的区域发展格局。

同时,将实现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和能源互联互通。

2.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通信等方面,主要目标是实现各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为核心的诸多区域经济圈,建设一批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其中,交通建设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重点。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一小时交通圈”愈发成熟,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委政府就已经形成了共同推进交通一体化的合作机制。

除了已有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外,还加紧推进新机场的建设和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3.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中提出了很多生态保护措施:一是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找到京津冀区域关键的环保攻坚点;二是推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业政策;三是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退耕还林还草;四是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建立跨区域和跨部门的协作机制。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是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与河北省、天津市紧密相连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在这一战略下,京津冀地区加强了经济、社会和人文交流,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公共服务一体化旨在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居民都能共享公共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合作。

各地政府应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公共服务面临的问题,制定统一的标准和政策。

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协作机制,形成统一的决策和执行体系,确保公共服务一体化能够顺利进行。

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保障。

京津冀地区的居民可以通过高速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实现快速、便捷的跨地区出行。

在公共交通方面,应加强京津冀地区的公交、地铁网络的联通,提高公交线路的覆盖范围,方便居民出行。

需要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

通过合作建设、联合发展等方式,实现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

在教育领域,可以推动各地高校间的学分互认,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学生可以跨地区选择学校就读,并且毕业后也能互相认可学历;在医疗领域,可以建立电子病历互通的系统,方便京津冀地区的居民在各地就医时能够享受到同等的医疗服务。

还需要加强政务服务的一体化。

各地政府应加强信息共享,推动政务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

通过建设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实现在线申报、办理各类公务,方便快捷。

建立统一的行政标准和程序,避免居民在不同地区之间办理事务时遇到的繁琐和难以理解的程序。

还需要加强环境和城市规划的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应共同合作,制定统一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城市规划标准,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发展。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打造京津冀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和宜居城市。

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京津冀一体化建议

京津冀一体化建议

京津冀一体化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是指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地区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与发展。

这一区域的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一些建议。

首先,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交通联通。

目前,京津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已经初具规模,但仍面临交通瓶颈和运营不足的问题。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京津冀交通网络,加强京津冀三地的铁路、高速公路、城际交通等建设,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其次,加强人才交流和培养。

京津冀地区各自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但目前三地之间的人才交流仍不够密切。

为了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应加强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人才联动机制,鼓励人才在京津冀三地之间流动,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严重,空气质量差、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京津冀区域。

再者,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各地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互补性不足。

为了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应加强产业的整合与协作,推动京津冀地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衔接,促进产业互联互通。

此外,还应加大创新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

最后,加强政府协同合作。

京津冀地区三地之间的政府合作是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应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制度,解决行政壁垒和利益分配等问题,形成更加高效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

总的来说,京津冀一体化建设需要全面推进各个方面的合作与发展。

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交流与培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加强政府协同合作等措施的整合与推进,才能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京津冀发展措施

京津冀发展措施

京津冀发展措施简介京津冀是指中国的首都北京、天津市和河北省所组成的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京津冀发展措施。

一、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是指通过促进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协同发展,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依赖、良性互动的经济区域。

为了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交通等的互联互通,提高区域内的交通效率。

•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的协同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人才流动:鼓励人才在京津冀地区之间自由流动,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增强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上述措施,京津冀一体化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

二、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京津冀地区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以提升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以下是一些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的措施:•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京津冀地区向高技术产业转型。

•环保产业:加强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绿色发展。

•服务业升级: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文化创意、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

•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推动经济的均衡发展。

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地区将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京津冀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这些方面持续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首先,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密集、交通拥堵问题突出。

因此,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网络建设,增加交通骨干线路,优化交通组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通效率,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其次,要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平衡、竞争重叠等问题。

因此,要深化产业合作,加强协同创新,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链水平,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共同繁荣。

第三,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促使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环境治理,确保京津冀地区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第四,要深化人才交流合作。

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打破行政边界,推动人才共享、资源共享,培养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构建人才流动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集聚。

最后,要强化政策协调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诸多政策制约和管理难题,需要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沟通和配合,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性,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总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从交通、产业、环境、人才和政策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协同发展力度,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转型升级、城市优化发展、交通通达便捷、生态环境改善等目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 新使命 新任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 新使命 新任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阶段新使命新任务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时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愈加繁重,新的使命摆在了面前。

本文将从新的阶段、新的使命和新的任务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的阶段我们来看看京津冀协同发展所面临的新的阶段。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层次合作机制的构建在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合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进一步推动政府间的合作,并加强企业和市民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政府、产业、学术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合作格局。

2. 区域之间的深度融合在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更加深入地推进区域之间的深度融合,深化产业协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流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交通网,加快城际交流,提高协同发展水平。

3. 创新驱动发展在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以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加强高技术产业联合创新,提高京津冀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京津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在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通过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资源,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新的使命在新的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着新的使命,这将是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1.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新的使命是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互联互通,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2.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城市群新的使命是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通过加强城市间的合作,形成城市群的优势互补关系,推动城市群的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3.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的使命是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 规划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 规划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京津冀一体化是指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共同打造一个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一体化经济,以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

目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2.1 目标京津冀一体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协同、产业转移、人口流动和生态协同发展。

通过打破地区间的壁垒,实现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畅通流动,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2.2 原则(1)平等互利原则:坚持平等互利、互信互利的原则,推动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2)优势互补原则:充分发挥京津冀各地的优势,通过合作互补,实现经济协同发展。

(3)开放包容原则:坚持开放包容的政策,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向京津冀地区流动,推动区域发展。

(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三、重点任务3.1 优化区域布局根据京津冀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调整京津冀的区域布局,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避免大城市的过度发展,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

3.2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等,提高交通的便利度,促进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流动。

3.3 推动产业转移鼓励京津冀地区的企业进行产业转移,通过建立产业园区和技术创新中心等方式,实现产业的转移和升级。

3.4 促进人才流动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人才流动,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向京津冀地区流动,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3.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四、政策措施4.1 财政支持政策制定财政支持政策,给予京津冀地区相应的财政支持,鼓励各地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4.2 人才政策制定人才政策,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京津冀地区的人才流动,为区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方案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建设,缓解城市 交通拥堵问题。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
1 2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 力。
培育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 产业,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推动产业转移和协作
加强京津冀三地产业转移和协作,优化区域产业 布局,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建立京津冀一体化领导小组
设立由三地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 和协调京津冀一体化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京津冀一体化工作机制,包括定期召开会议、制 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等。
加强部门协作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 务顺利推进。
完善法律法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制定京津冀一体化 法规
在京津冀地区选择具备条件的区 域开展综合试点,探索一体化发 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实施专项示范
围绕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 域,实施一批专项示范工程,以 点带面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加强经验推广
及时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形成可 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做法,在 更大范围内推广实施。
06
京津冀一体化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政府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京津 冀一体化发展的投入力 度,通过财政、金融等 手段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 等模式参与京津冀一体 化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
创新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 产品和服务,为京津冀 一体化发展提供全方位 的金融支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是中国政府近年来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加强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这三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协同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

一、背景京津冀区域是中国的经济重要发展区域,其中北京和天津是中国的直辖市,河北省则是一个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想办法促进这三个地区的协同发展。

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文件,规划了大量投资项目,以加速这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二、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包括: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三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资源;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

三、效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经济发展方面,这一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成为中国引领高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的领军地区。

资源配置方面,通过京津冀的协同合作,地区内部的资源得到了合理优化,同时也促进了京津冀与其他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

生态环境方面,通过城市绿化、生态保护等措施,这一地区的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四、政策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2、优化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城际交通联通,建设京津城际铁路、京石城际铁路等,开启“1小时生活圈”。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4、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新技术应用,推动经济升级。

五、问题和挑战尽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已经取得了成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最大的问题是,各地之间的利益不一致,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存在矛盾,而政府部门的调解力度不足,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政策需要更多的投资和经济支持,没有足够的资金继续实施部分计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意义及该战略的具体举措等方面展开介绍,旨在全面阐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

随着近几十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京津冀地区在交通、环境、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2014年,《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入了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为了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也是为了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方式,解决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不均衡、环境保护不力、交通拥堵等问题,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共同发展。

1.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全国的资源枢纽和产业集聚地。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高效利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2. 深化区域一体化,构建全方位协同发展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构建全方位的协同发展体系。

通过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发展、人才流动等系列措施,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

3. 有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城市协同发展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长期以来承载着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和城市病问题凸显。

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以有效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推动城市间的功能分工与协同发展,有效提升首都北京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已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而公共服务一体化,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不仅有利于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还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了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需要各方合力推动,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坚实保障。

京津冀三地政府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制定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推动各方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加大对一体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一体化项目的顺利实施。

政府还应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一体化,倡导多方合作,共同推动一体化发展。

各地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公共服务通道,方便居民享受一体化服务。

京津冀地区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打通交通、能源、信息等公共服务通道。

还应建设跨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各地应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优化公共服务人才配备,提升服务水平。

京津冀地区应加强公共服务人才培训和引进工作,提升公共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还应加强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公共服务人才交流合作,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化发展。

京津冀地区应构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化发展。

还应加强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推动。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各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居民享受一体化服务;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提升服务水平;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推动一体化的智慧化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的方案,目的是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沧州、秦皇岛、石家庄、张家口、承德、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

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为中部核心功能区,京津保地区率先联动发展。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涉及保定市下辖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主要范围
京津冀城市群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人口总数约为9000万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地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和协同发展的一项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增大,资源利用不均衡,环境和交通压力加大,这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政府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建设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和河北为两翼的协同发展区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央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通。

京津冀地区已经开始建设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交通设施,以提高区域内的交通效率。

其次是促进产业转移和就业分布的协调。

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区分别具有不同的产业优势,通过产业的转移和协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再次是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的协同。

京津冀地区的空气和水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的协同,可以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

最后是加强文化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文化和教育的交流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推动区域创新与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区域间的历史和地理差异较大,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

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协同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的任务繁重,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文化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协调,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只有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创新,才能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一体化 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 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方案1. 引言京津冀一体化是指京津冀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这一方案旨在实现京津冀地区之间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整体治理、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布局的目标。

本文将对京津冀一体化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 背景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也面临着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持续健康发展,京津冀一体化方案应运而生。

3. 目标京津冀一体化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实施统一规划、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地区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条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整体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共同解决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均衡布局社会公共服务: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资源的平衡配置,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京津冀一体化方案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4.1 建立统一规划体系•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

•编制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确保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4.2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网络,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完善城际交通一体化体系,提升人员、物资流动的效率。

4.3 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建立京津冀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成员之间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

•鼓励企业跨地区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业态,提高竞争力。

4.4 推进生态环境整体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水质量等环境指标不断改善。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碳排放。

4.5 促进人才流动•推动人才共享机制,鼓励人才在京津冀地区间流动,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京津冀一体化重大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京津冀一体化重大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京津冀一体化重大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包含了七个城市:北京,天津,河北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七市。

一是“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其二,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低端产业向河北转移,如批发市场转移到北京周边地区,减少北京人口流量,也改善社会治安。

制造业总部向天津和河北分别转移,提高两地产业集聚能力。

三是建立城市群发展体系。

对京津冀三地城市群统一规划,建立合理交通联络未来京津冀还要布局更多城市高速轨道交通,如北京地铁应该延伸到燕郊,高铁到固安、张家口等。

四是要做好生态协调。

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五是打破行政区划,建立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唯一的可能性是河北省内放开户口,一方面促进省内人口流动,同时将渴望入户北京的外来人口消化到河北。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是指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为核心,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综合规划。

该规划旨在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间人口流动和优化生态环境等目标,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一、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提出了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措施。

根据规划,通过加强产业对接、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方式,实现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

例如,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科创中心建设,推进创新型企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布局,提高全区科技创新能力。

二、优化区域空间布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强调优化区域空间布局,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推动城市的互相衔接和协同发展。

规划中提出要加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效率,缩短城市间的距离。

同时,规划中还提到要加强乡村振兴和环保改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动城市间人口流动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强调要推动城市间人口流动,有效解决北京的人口过剩问题。

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学生在京津冀地区的流动。

此外,规划中还提到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就业条件,提升城市间人口的流动性和活力。

四、优化生态环境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注重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

规划中提到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例如,规划中提到要加强生态绿化和水资源保护,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

此外,规划中还强调要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旨在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和优化,通过产业协同发展、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动城市间人口流动和优化生态环境等措施,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重点战略,旨在推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个地区的协同发展。

这一战略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地区一体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下面将从经济、交通、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这一战略的意义和进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协同增长。

北京、天津和河北省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三地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

协同发展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和人才进入地区,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三地之间的交通联系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市之间的交通壁垒,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京张铁路、京津城际铁路等交通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缩短地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促进人员流动和货物流通。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开发,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实施跨区域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合作,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搬迁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可以促进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可以提供更多和更好的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

区域一体化发展还可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重点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促进经济的协同增长,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合力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而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京津冀三地经济呼应,交通联通,文化交融,因而需要建立起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以提高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公共服务需各方共同合力,下文将从政府协同、全民参与和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谈谈如何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

政府协同是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基础。

三地政府应该加强交流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跨地区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统一政策标准和服务领域,共享信息资源和公共设施,实现资源整合和服务协同。

政府还需建立跨区域政务协调机制,推动跨地区服务事项的便捷办理,加强对各地区政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全民参与是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加入公共服务的建设和推广中,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各地应该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和就医指导,推广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是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关键。

现有体制机制存在重心偏移、资源分散、政策不连贯等问题,需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跨地区公共服务机构,统一事务办理流程,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管理和服务质量。

建立公共服务评价机制,倒逼各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实效性,形成竞合共赢的局面。

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一体化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衡、政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合力解决。

政府要提高站位,增强协同意识,不谋私利,谋大局,以更加果断的政策和更加积极的措施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公共服务的发展,真正为民服务。

社会各界也要积极投身,携手共建,推动改革创新,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一体化怎么干?终于明确了2015年08月23日 10:38来源:新华社129人参与5评论《规划纲要》起草紧紧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重点把握四条原则:一是坚持协同发展。

核心提示:∙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明确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推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战略性功能区平台为载体,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

∙“一核”即指北京。

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

∙“双城”是指北京、天津,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要进一步强化京津联动,全方位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加快实现同城化发展,共同发挥高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

∙“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每个功能区都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发展重点。

∙“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原标题: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动会议,就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安排部署。

就此,记者采访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

【问题1】请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是什么?答: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天津、河北调研,强调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大思路、大战略,要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一环,对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意义重大,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围绕科学定位抓紧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接续、区域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把这项战略工程抓实抓好。

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濒临渤海,背靠太岳,携揽“三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京津冀地区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北京集聚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问题突出,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堵,大气污染严重,房价持续高涨,社会管理难度大,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同时,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严重超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已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加之区域功能布局不够合理,城镇体系结构失衡,京津两极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特别是河北与京津两市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公共服务水平落差明显。

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加强统筹,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三省市整体协同发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突出等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和新的增长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意义十分重大。

有利于破解首都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路子;有利于完善城市群形态,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全国转型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探索改革路径、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的需要。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与要素流动面临显性和隐形壁垒、区域发展的统筹机制欠缺等密切相关。

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最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垒,构建开放的区域统一市场,建立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体制,为推动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问题2】《规划纲要》已经印发实施,请简要介绍一下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

答:《规划纲要》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基本遵循。

研究编制《规划纲要》的过程,实际上是逐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的过程,也是深入调研、反复论证、集中各方面智慧的过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4年以来,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总体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党中央、国务院30多个部门、三省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多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论证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在充分听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就功能定位达成广泛共识;组织专门班子,集中开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经反复研究和修改完善,并先后7轮征求各方面意见,形成了《规划纲要》稿。

在此过程中,专家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咨询论证作用,为明确功能定位、编制《规划纲要》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三省市主动作为、密切配合,为《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研究《规划纲要》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方法。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规划纲要》。

张高丽副总理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组织修改完善《规划纲要》稿。

《规划纲要》起草紧紧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重点把握四条原则:一是坚持协同发展。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布局调整,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

把水、土地、生态等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抓住符合目标导向、现实急需、具备条件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先行启动。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破条块分割、消除隐形壁垒,破解制约协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四是坚持有序推进。

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分阶段设定规划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不搞齐步走、平面推进,既注重解决当前紧迫问题,又注重统筹长远发展。

《规划纲要》从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定位布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同发展相关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大合力的行动指南。

【问题3】请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答: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点突破,坚持改革创新,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转移,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遵循5条基本原则。

一是改革引领,创新驱动。

加大改革力度,消除隐形壁垒,破解影响协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强化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二是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快推动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创新合作模式与利益分享机制,在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进程中实现区域良性互动,促进三省市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三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加快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序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统筹协调、规划引导和政策保障作用。

四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从京津冀区域发展全局谋划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战略设计,推进布局调整。

明确实现总体目标和重大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研究制定科学管用的实施方案,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推进。

五是统筹推进,试点示范。

立足现实基础和长远需要,把握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协同发展的步骤、节奏和力度,不搞齐步走、平面推进,对已达成共识、易于操作的领域率先突破,选择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开展试点示范,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