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和伊东丰雄的日本建筑
东京建筑景点
东京建筑景点东京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建筑景点。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景点:东京铁塔:作为东京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被称为“东京之父”。
京都清水寺:日本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建于公元785年。
大阪城:日本江户时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建于1593年。
横滨红砖仓库:日本最古老的砖厂之一,现在成为美术馆、商场、餐厅等文化空间。
金阁寺:日本京都的一座著名景点,建于1397年,有亲王住宅和庭院。
天守阁:日本城堡的主要建筑之一,用于观望和保护城市。
旧东京邮政博物馆:具有明治时期风格的建筑,现在用作培训和会议中心。
长崎天主教堂: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之一,建于1864年。
富士山五合目的山小屋:富士山登山者的重要候补站,拥有富士山的壮丽景色。
东京国际论坛:被认为是日本最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建于1960年代。
东京站丸之内车站厅:由辰野金吾设计的车站,其全长约335米,正对皇居,外观由红砖白沿、混凝土与钢骨构成,于1914年竣工,是“辰野流”的代表性设计。
2012年,重建了因战争烧毁的第三层圆顶部分,得以重现全貌。
茑屋书店:由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位于东京代代木公园旁,是集书店、咖啡店和艺术文化沙龙于一体的文化商业复合空间。
浅草文化观光中心:由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完成的浅草文化观光中心,位于东京最繁忙的老街区浅草寺附近,共有地上8层地下1层,每一层面都有各自的功能,是政府为推进浅草旅游观光事业而建。
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这座造型特别、颇具未来感的建筑,是建筑大家伊东丰雄为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的图书馆,位于东京郊外的八王子校区。
此外,东京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建筑景点,如代代木体育馆、江户东京博物馆、东京圣玛丽大教堂等。
这些建筑景点不仅展示了东京的现代主义运动发展成果,也反映了日本建筑先驱的设计理念和技艺。
如需获取更多建议和推荐,可访问相关网站获取信息。
伊东丰雄:拒绝风格者
伊东丰雄:拒绝风格者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3年第5期文张宁远继续王澍之后,又有一位亚洲建筑设计师获得了全球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
伊东丰雄也是第六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
本刊在伊东获奖后进行了专访。
作为和安藤忠雄是同年生人,伊东丰雄的作品量和努力都不逊于安藤。
然而安藤少年成名,很早就固定了自己的风格,用混凝土的标志性风格去回应西方社会对于东方建筑的想象和理解。
但是伊东却始终在不断求变,不停地在自我颠覆,伊东对标签之类的东西弃如敝帚。
直到现在仍偏执地认为:依附于某种东西之上的改变,并不是创新。
“只有当你的新作品展现出一种陌生的容貌时,才算得上是创意。
”伊东丰雄的作品可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复杂性的最重要的诠释之一。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的、普遍性的潮流,事实上,伊东最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
正因为风格一直在变,而被外界称为“拒绝风格者”。
他的项目多且杂,在当今的建筑师领域,应该是涉及领域之广数一数二的设计师了。
也因为此,在纯粹度和清晰度上的欠缺,使他在建筑界的认可方面通常要比其他人来的晚一些。
以至于他在72岁“高龄”才获得国际最高建筑奖项的认可。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评价伊东丰雄是一名“永恒建筑的缔造者”,并称赞他“将精神内涵融入设计以及其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诗意之美。
”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说明伊东丰雄的获奖原因时提到:“伊东丰雄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创作了一系列将概念创新与建造精美相结合的建筑。
四十年来致力于打造卓越建筑,他的作品涵盖了图书馆、住宅、公园、剧院、商场、写字楼及展览馆等诸多类型,每一次都力求建筑上的突破与超越。
他是一位具有独特天赋的专业人士,善于在每项任务及每块基地中寻求机遇,并投身于发现新事物的过程。
”伊东丰雄依然保持着早起的习惯,每天7点起来,8点到事务所;他喜欢唱卡拉OK;他近年来已没有像过去几年那样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设计竞赛,曾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连战连败;他很少参加美国的设计竞赛,他说,美国人比较喜欢外向的表达方式,“因为缺少库哈斯的煽动性和身高”;谈到CCTV设计竞赛,他说如果重新选择的话,与其创作那种宛如雕塑般的建筑,他还是会坚持采用低层的手法。
日本表参道(青山)片区主要建筑分布及介绍
1公里。
“表参道”最70年时间,演变成为拥有大量1121314151918568910161711723402重要建筑位置示意项目交通情况:乘坐东京地铁银座线、千代田线、半藏门线“表参道站”A2出口步行2分钟。
乘坐东京地铁千代田线或副都心线“明治神宫前站”步行3分钟。
乘坐JR 山手线“原宿站”步行7分钟。
畏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01. miumiu 青山店 by 赫尔佐格&德梅隆2015年3月开幕的MIUMIU旗舰店座落在青山みゆき街道,是建筑团队Herzog & de Meuron的作品。
Herzog & de Meuron把MIUMIU旗舰店打造成了一个低调内敛的日式珠宝箱。
结合了日本传统工艺的技术,如镜面一般干净的白色外墙及隐蔽的设计又为其添加了几分「家」的氛围。
02. 表参道之丘 Omotesando hills by 安藤忠雄于2006年开幕的的表参道HILLS出自安藤忠雄之手,标志性的清水混泥土使这栋建筑物看起来低调简约又不失温润,也是安藤忠雄在东京比较著名和具挑战性的建筑作品。
旧址为具有将近80年历史的集合住宅「同润会青山公寓」安藤为了让原居民怀缅这个集体回忆,更在本馆旁边设立了「同润馆」保留一小部分原来同润会的公寓建筑。
里面设有艺术画廊,日式杂货店,眼镜店,充满了复古的艺术气息。
而「本馆」内部是一个中空的长方形盒体,由于地形的关系由一圈圈的斜坡步道围绕着各层的商店,非常特别,也是表参道HILLS独有的「回旋型斜面」设计。
03. TOD'S表参道店 by 伊东丰雄TOD'S表参道旗舰店是日本建筑界的另外一位泰斗级人物伊东豊雄所设计的作品,于2004年11月完成。
设计灵感来自表参道上成群的榉木枝干交错的形状轮廓。
为了让外墙的玻璃边隐藏起来,伊东豊雄把玻璃直接镶嵌在30公分厚的混凝土柱外墙,七层楼高的室内空间没有任何柱子,开放感十足之余也达到了商业空间的最大利用化。
安藤忠雄作品
安藤忠雄作品安藤忠雄,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在建筑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他的作品融合了现代主义和东方传统的元素,以简洁、清晰和自然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安藤忠雄的代表作品以及他的设计理念。
代表作品六本木之丘之丘六本木之丘之丘项目位于东京,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
这座建筑旨在创造一个融合了自然环境和现代建筑的生态空间。
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打造出了一个通透、明亮的空间。
内部的空间布局紧凑而又开放,将周围的景观融入其中,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玻璃之森玻璃之森是安藤忠雄在京都的作品,这座建筑被称为是建筑艺术的杰作。
整个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玻璃材料,形成了一个透明、通透的空间。
建筑的外部和内部完美结合,人们可以在这个纯净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感受到与自然的融合。
设计理念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简洁、自然、统一”。
他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提倡简约而不失精致的设计风格。
他认为建筑应该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而不是彰显自己的个性。
因此,他的作品常常被称为是一种“无设计”的设计,即在设计中不刻意追求独特性,而是力争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空间。
安藤忠雄还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他认为建筑首先是为了人们服务的,因此设计应该贴近人们的生活需求,提供舒适、便利的使用体验。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细节的精益求精,每一个设计元素都经过精心雕琢,力求完美。
结语安藤忠雄是一位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建筑师,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创造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
他的建筑作品不仅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精髓,还融合了东方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通过对安藤忠雄的作品和设计理念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在建筑领域的杰出贡献。
安藤忠雄作品分析
环境处理 B
人为 景观
住宅
自然 环境
安藤在对周围环境处理上采用采用了他那封闭---开放的 都市观,对已有建筑采取隔离的态度,而对自然景观则进行 人为地纳入。
环境处理 C
1 在对人为景观的处理上运用大面积的混凝土 墙体减少周围环境对住宅造成的影响。在面对公路 一侧采用一面斜墙以阻断车流造成的影响。而且在 一层墙体很少开窗,主入口更是设在树林之中,保
大师作品分析——安藤忠雄
07级建筑学01班第五组
安藤其人
安藤忠雄是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 建筑大师之一,也 是一位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科 班教育,完全依靠本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 成才的设计大师。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 了近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获得 了包括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策奖 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奖。安藤亦开创了 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 混凝土,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 丰富的设计效果。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 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他 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 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 “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 然的内在联系。
伊东认为:具备透明感、 漂浮感、金属感和皮膜 性的建筑是最佳的,并 且应该把建筑和环境融 为一体。
二人在材料应用上的不同之处——少于多
安藤认为:材料使用 要尽可能简单,才能 将隐藏在空间构成背 后的设计意图表达出 来。
安藤的极少主义:
使空间感更单纯——天 花板与墙面采用相似 材料
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 的干扰——将墙做到 与柱子等厚
2、安藤空间——空间内化精神的构成体
安藤并不是把日本传统建筑中的元素直接 或间接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并不在符 号上寻求传统。
日本现代住宅对传统文化空间理论的继承
日本现代住宅对传统文化空间理论的继承摘要:文章从日本现代建筑中重要的住宅和一些现代建筑大师分析他们是如何在理论系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却对本国传统文化、空间理论都有很好地继承。
从而对我国建筑师一些借鉴使设计工作者们在传统之中挖掘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关键词:日本住宅传统空间理论继承这些年来中国在快速剧烈的发展中趋于西方化,社会对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大多忽视。
一些仿古建筑也只是仿其皮毛,其夸张的尺度,粗糙的工艺也无法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在空间艺术,仅仅只是表皮主义。
更有些削足就履将一些欧美的部署张冠李戴,仿制的样式点缀,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
如何用西方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发扬我们民族的建筑技艺特点和民主文化内涵,就需要加强对旧建筑结构体系和平面组织的认识。
我们的邻国日本的现代建筑艺术发展明显,同时在民族性与地域性方面的探索成果也十分显著,本文以文化与我们类似的日本现代建筑为例,希望给中国建筑师一些借鉴,使设计工作者们在传统之中挖掘内涵,在未来的设计工作中,创造出更多源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建筑作品。
小住宅—大概念小住宅在日本建筑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溯到20世纪中期,像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几乎布满了具有开放平面、推拉纸门和榻榻米狭窄开间的木结构建筑。
材料的运用,结构的处理,建筑有周围环境的关系,都清楚的显示出日本本土文化对其的影响。
也显示出其受国际建筑与当代日本建筑不同方式的影响。
而恰恰是这种西方与东方的激烈的对话,式建筑设计成为一个令人着迷的学科。
作为艺术品的住宅前川国男从1928年到1930年在巴黎跟随勒柯布西耶工作。
当他在1942年给自己设计住宅时,尝试将柯布西耶的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设计原则与日本传统元素结合。
明亮宽大的居室、白色的墙面和简约的家具都象征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半透明的推拉门产生的丰富的光影效果又是典型的日本传统方式。
筱原一男在作品白色住宅中,将日本传统建筑特点提取并用现代语汇重新演绎。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系列——光之教堂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系列——光之教堂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错觉而名垂青史。
它获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教堂奖。
光之教堂地理位置:日本大阪教堂规模: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设计者:安藤忠雄竣工时间:1989年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口,只有门前一个不太显眼的门牌。
进入它的主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
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但当人置身其中,自然会感受到它所散发出的神圣与庄严。
随后,你会听到由自己双脚与木地板接触时所发出的声响。
光之教堂光之教堂的魅力不在于外部,而是在里面,那就像朗香教堂一样的光影交叠所带来的震撼力。
然而朗香带来的是宁静,光教堂带来的却是强烈震动。
光之教堂的区位不如风、水两教堂来的得天独厚,受到场地和周边建筑风格的影响。
尺度缩减,以15度将墙体切入教堂的矩形体块,将入口与主体分离。
设计的重点转移到内部。
空间以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创造出绝对黑暗空间,阳光从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架”——抽象、洗练和诚实的空间纯粹性,达成对神性的完全臣服。
沉溺于安藤神话的想象与忏悔,置身其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光之十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世人关注其超脱于建筑之上可怕的绝对力量,与风之教堂醍醐灌顶的清爽、水之教堂一问一答的入定状态截然不同。
光之教堂--立体结构图安藤的建筑,有很经典的,但有很多感觉并不成功,在Z轴上延伸的越多,对他的挑战越大(海边的TIME)。
提到他,肯定要和混凝土联系到一起,下面是用料:模板900x1800x12mm普通胶合板,外覆聚胺脂层(据环境不同,模板可用2-3次),为防水防尘需要,混凝土表面每隔二三年土上新保护层。
伊东丰雄建筑作品简介
建筑内部
这是一个小型的餐厅,所以内
部分割比较简单,没有隔离墙
等,只有一些柜台,桌椅等等,
是一个纯粹的大空间。由于它
不是一个单纯的餐厅,它还可
以作为集会,休息,观光等等
的场所,所以内部的设置并不
显得拥挤,而是显得宽敞,轻
松,给人足够的活动空间,与
四周的玻璃幕墙和窗相映衬,
给人自由舒畅的感觉。同时在
周围宁静的环境的衬托下更给
返回
思想的连续
银色小屋是伊东早期的成名 之作,他用银色来表达一种 裸露,用一种完全开放的空 间来表达一种自由,用简单 的几何体来组织变化,用银 色的外墙来表现一种结构的 轻盈。
同样,在这座餐厅建筑 的设计里,伊东也采用了相 同的理念,相同的手法。所 不同的是,后者并没有前者 那样透明,那么空旷。
裸露 封闭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上午3时 53分0秒03:53:0020.12.23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3时53分20.12.2303: 53December 23,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2月23日星 期三3时 53分0秒03:53:0023 December 2020
两者的比较
自然 新颖,暂时
材料的负面效果——眩光
银色外墙对光有很 强的反射效果,由
此而产生了眩光的
问题。这对人的眼 睛产生危害。
室内的光问题
侧面 的光
顶部 的光
玻璃的问题
反光 眩光
资料来源
ABBS论坛 《伊东丰雄》 《安藤忠雄》 《世界新建筑》
谢谢观赏!
吴华 宋宁
伊东丰雄
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目录一、选择理由 (1)二、平生简介..........................................1~2三、他人评价..........................................2~3四、自我评价........................................3~4五、设计理念 (4)六、作品集.........................................4~5七、重要作品.........................................7~9一、选择理由内敛含蓄伊东丰雄的建筑作品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不同建筑理念与建筑风格,既非极简主义、也非参数化设计。
1971 年他从著名建筑师、日本新代谢派成员菊竹清训的建筑事务所脱离,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URBOT。
这个名字并非表达了他对工业技术的尊崇,更多的是失望。
新代谢派在20 世纪60 年代盛极一时,但是随着日本经济在70 年代的衰弱,新代谢派也由60 年代的积极乐观,转向欧美式的颓废迷茫。
这一阶段伊东丰雄的建筑呈现出一种极为内向、收敛的姿态。
1976 年他为姐姐设计的私人住宅——白色U 形房代表了伊东丰雄内心的态度。
消融界限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一片繁荣,房地产市场的兴盛推动了一栋栋混凝土钢结构建筑的诞生。
伊东丰雄用轻质材料设计的住宅并不太受瞩目。
“整个80 年代,我很少能有机会接受公共建筑项目。
这令我有些愤世嫉俗。
”也因此,他有大把时间来思考建筑。
“城市千篇一律,建筑毫无特点,它们呆滞、没有表情。
我希望能用不一样的材料、思维来构造建筑。
”重叠空间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日本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将目光从西方转向本土,力图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
但伊东丰雄并未简单地模仿传统建筑,他认为决定自己的建筑有别于西方建筑的根本因素在于语言。
“日语松散、开放的语法结构对我的建筑理念有很大影响。
伊东丰雄讲解
伊东丰雄讲解伊东丰雄出生在东京,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1965-69年任职于菊竹清训建筑设计事务所1971年创办名为都市机器人(URBOT)的设计事务所1979年事务所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现为该公司董事长伊东丰雄出生在东京,1965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之后在Kiyonori Kikutake工作。
1971年他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Urban Robot,8年后改名为伊东丰雄联合事务所。
他受到早期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用最少化的方法来去除作品中的常规的东西。
”在这一阶段里,他设计了很多项目,包括1976年的White U和1984年的Silver Hut,发展出用纤维、穿孔铝板和延压金属板组成的轻型可渗透膜结构的建筑美学。
例如1986年的Tower of Winds和Restaurant Nomad以及1991年的八代市市立博物馆。
他的其他知名作品有日本的仙台多媒体图书馆(“几乎没有墙体的独特结构”),2002年获得了世界建筑奖的“亚洲最佳建筑奖”。
伊东丰雄目前的工作涉及到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和私营项目,如巴黎的Hpital Cognacq-Jay、西班牙Torrevieja的休闲公园和新加坡的VivoCity 伊东丰雄的作品可被认为是对日本社会复杂性的最重要的诠释之一。
他的建筑很难适合严格格的、一贯的思想潮流,事实上,伊东最初的意图并不是追求一种单一的研究,或者创造一种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自己的正式风格。
他的研究始于对日本消费社会的留心观察及对其社会背景的解析。
早期建筑思想伊东丰雄的早期作品,多是以形式的轻盈、建筑的短暂性来获取流动感和飘浮性的意向。
也就是说,对于时代的“不确定性”,伊东的回应主要落在建筑形式的层面,以形式的造型方式来诠释时代精神。
显然,这种以形式的意向来获取轻盈的建筑设计手法,还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手法。
但是,比起新陈代谢派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清议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也比美国后现代建筑停留在建筑外在形式的意义的阐释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题大做--从安藤忠雄设计的4m×4m住宅说起
从20世纪80年代的TIME‘S商业综合体开始.安藤 便尝试将河水引入建筑,虽然没有实现最初的设想.但 是依然将建筑空间和河水的亲密关系融合到最大可能。 而在此后的三得利美术馆设计中.安藤在和当地政府的 斗争中终于取得胜利.在建筑和大海之间营造出一片亲 水广场,并为兵库县立美术馆的广场设计打下了基础。 而即使在安藤的没有临海的建筑作品中.人造水景也必 然出现在其内或其外.这已成为近年来安藤作品的主要 特征.在姬路文学馆南北两部分之间的叠水,兵库县儿 童馆周边的水塘.真言宗本福寺顶部的莲池.尤其在狭山 池博物馆那个两侧为水帘洞的巨大水庭院中达到了极致。
从这个建筑临街的一面进入其内.每一层都会看 到对面的大海。随着向上的递进.窗景因为门窗的尺 度不同而产生变化,一直到最后那个独立出来的立方 体盒子中到达高潮。这与教堂系列中安藤采取的欲扬 先抑的手法如出一辙。建筑在五面基本封闭的基础上 将朝向大海的一面完全开放为大玻璃.成为一个不折 不扣的观景器.将大海、阳光。长桥、岛屿无碍地纳 入到视线中来.让大自然充斥在建筑之内。 3.3正方形
让我们再来看北野武,他的电影通常被认为渲染 暴力,但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更多的是每个事件的 结果.动作发生的过程被最大限度地省略了。《座头市》 中的高潮部分是盲侠在瞬间击倒围攻他的数位武士. 而令人期待的最后的对决结果却是浪人在举刀之前便 被刺杀.没有台词.没有招式。同样在日本的传统运 动项目大相扑里.尽管场面恢宏壮观.选手气势逼人, 但是真正的角逐通常在几分钟甚至数秒之内便会结束。
这位中田先生本身便是东京大学建筑学结构专业 的研究生毕业.现在主持自己的一个建筑施工公司,当 然也曾为自己的房子设计过一个方案。双方签署设计 意向后.安藤事务所内部的设计师也出了20多个方案, 还进行了第二轮的磋商。最后由安藤第一次到基地考 察后在回程的车里勾出了草案并一锤定音。
日本建筑师及其系谱
1917年, “关西建筑 协会”(大 阪)成立
1930——1940
[概况]:柯布的影响逐渐深入,产生广泛的现代主义建筑活动。 [代表作品]:宇部市民馆(1937,村野藤吾) 岸纪念体育馆(1940,前川国男)
村野藤吾 (1891-1984) 前川国男 (1905-1986)
宇部市民馆 (1937,村野藤吾)
前川国男
丹下健三
谷口吉生 矶崎新 大谷幸夫 桢文彦 黑川纪章
菊竹清训 今井兼次 白井晟一 吉阪隆正
毛纲毅矿 原广司 伊东丰雄 内井昭藏 长谷川逸子 安藤忠雄 石山修武
村野藤吾
高松伸 内藤广 岸和郎
1980——1990(1)
筑波中心 (1983,矶崎新)
ARK牙科诊所 (1983,高松伸)
横滨美术馆 (1989,丹下健三)
——1940——1950——1960——1970——1980——1990——
表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渡 经济低靡, 建设很少 建设活动复 苏 建筑具有社会 性、生产性思 考 批判现代主义 时期;丹下健 三时代结束 毛纲毅矿 原广司
前川国男
丹下健三
谷口吉生 矶崎新 大谷幸夫 桢文彦 黑川纪章
菊竹清训 今井兼次 白井晟一 吉阪隆正
村野藤吾
伊东丰雄 内井昭藏 长谷川逸子 安藤忠雄 石山修武
1970——1980
反住器(1972,毛纲毅矿) 东京YMCA野边山高原中心(1976,内井昭藏) 幻庵(1975,石山修武)
群马县立近代美术馆(1974,矶崎新)
北九州市立美术馆(1974,矶崎新)
住吉的长屋(1976,安藤忠雄)
白色U形住宅(1976,伊东丰雄)
——1900
[概况]:基本以学习西方为主,其中数最早来到日本并培养了大批日 本第一代建筑师的康德尔(Josiah Conder,1852-1920)影响最大。而其 学生辰野金吾后来取代他成为帝国大学工科大学的建筑教育掌门人,最 终形成了在日本建筑界占据主导地位的“东大派”。 [代表作品]:……
日本建筑师谱系
(
Ill
II
仿制U : 臼 跑 回 回
‘-
9
/ 20 . . .
;_菌
1950一一- 1960
".‘
3
”"
[概况]:以 朝鲜战争爆发为契机,日本经济的恢复带来了建设的活跃。 现代主义建筑仍居主导地位。丹下健三继承柯布与前川 国男并成为建筑界 的领军人物。 [代表作品 ]: 广岛和平纪念馆( 1955 ,丹下健三) 广岛和平纪念圣堂( 1955 ,村野藤吾)
京〉成立
1920年,
“分离派建 筑会”(东 京)成立
……………..... ...............................‘ ·................................................................................
康德尔
辰野金吾 等
辰野’金吾等
日本第一代 建筑师活跃 期
1914年, “日本建筑 士会” (东
表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渡
京)成立
1920年,
“分离派建 筑会”〈东 京〉成立
雷蒙德
(柯布四耶)
……………··咽 ……·........................ ,............... 咽 ………………………………………………………·
3
”"
[概况]:战后国内经济极其困难,建设量与建设水平均低于战前。
[代表作品 ]:.
一一- 1940一一- 1950一一- 1960一一- 1970一一- 1980一一- 1990一一一
表现派运动
向风格派过 渡
;
:
经济低靡,
大师分析勒.柯布西耶—日本西洋国立美术馆
这期继续介绍柯布西耶的作品,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柯布西耶在日本的作品——西洋国立美术馆。
2016年7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公布,为了纪念柯布西耶“对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将其17个著名建筑作品列为世界遗产,其中日本西洋国立美术馆就位列其中。
这部作品属于柯布西耶晚期的作品,但是属于他的创作高峰期,也是他留给东亚地区唯一的一座作品。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即使不必上升到世界遗产的层面,勒·柯布西耶本人及其理论也早已在建筑的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你可以选择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他,但作为建筑学人的你却无法忽视这位早期现代主义巨匠的存在。
柯布的存在犹如一面镜子,后来者都从这面镜子中看到想成为的自己,并挖掘到自己所理解的那一部分一以贯之,用这样的方式完成对柯布西耶的继承。
你可以说他不完美,但他更像是一种方法论,在我们产生困惑的时候从一个本源处给予我们启示。
而这个启发的范围又是如此之大,它涵盖了方方面面,从具体的作法到思考的维度,从建筑本体到超越建筑的存在……这样一来,柯布似乎成为了一种信仰。
日本近代建筑史上那些重要的名字,都与柯布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从柯布直系弟子前川国男、坂仓准三、吉阪隆正,到次弟子丹下健三一行,再到桢文彦,到坂本一成、伊东丰雄、长谷川逸子,以及后来自学柯布理论起家的安藤忠雄,拿着学生时期论文《柯布作品中的曲线:其手法与意义》前往昌迪加尔拜访柯布作品的妹岛和世等等;柯布的理论以罕见的姿态早已成为日本建筑人学习现代主义的教材。
坂仓准三与柯布在桂离宫柯布为日本带去巨大而长远的影响,而建筑师本人,却只在日本留下了一座国立西洋美术馆,这是日本境内乃至整个东亚地区唯一一栋柯布的建筑。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柯布与他的日本弟子们合力完成的作品。
在调查完基地后,柯布便因印度昌迪加尔的工作离开了日本。
三位弟子中,由坂仓和吉阪负责建筑,前川负责建设,最终监督施工完成国立西洋美术馆。
日本设计详解
安藤忠雄的那些经典的作品
。
丹下健三
第一阶段为战后50年代,丹下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典型化” 的概念,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开拓了日本现代建筑的新境界。代表作品有: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1955年)、旧东京都厅舍(1952- 1957)、香川县厅舍(1955-1958)、仓敷县厅舍(1958-1960)等。 第二阶段为60年代,是丹下和他的研究所成果辉煌的时期。在1960年的东京 规划中,提出了“都市轴”的理论,对以后城市设计有很大影响。在大跨度建筑 方面作了新的探索,最著名的是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1961-1964)。在 运用象征性手法和新的民族风格方面也进行了成功的探索,如山梨县文化会馆 (1966)、东京罗马天主教圣玛丽大教堂(1964年)、静冈新闻广播东京支社 (1966)等。 第三阶段为1970年以后,丹下健三及其研究所在北非和中东做了不少建筑设 计,如约旦哈西姆皇宫工程、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城市规划(1976年)、阿尔及 尔国际机场等。这一时期,丹下健三还对镜面玻璃幕墙进行了探索,重要作品有 东京都新市政厅、东京草月会馆新馆。以及大阪万博场址、基础设施规划、御祭 广场(1970年)、广岛国际会议场(1989年)、新东京都厅舍(1991年)、新宿 公园塔(1994年)、富士电视台总部大楼(1996年)、东京'Dome' Hotel(‘穹 隆’大酒店)(2000年)等。
日本设计
日本建筑设计
菊竹清训,川添登,大高正仁,槙文彦,安藤忠雄, 丹下建三,树野藤武,佐藤武夫,前川国男,冈 田新一,伊东丰雄,黑川纪章,丹下宪孝,山崎 石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安藤忠雄
清水混泥土诗人 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 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 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 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在大多数建筑师位正开始着手于最正统的作品时, 安藤已经完成了一件杰出作品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在他本土日本,这也正 是他与众不同的一点。有了光滑如丝的混凝土,安藤创造的空间都是那么 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正是 他所称的建筑最基本的元件。长期以来,尽管他使用的材料和构件都是柱、 墙、拱等,但这些元件一经过他不同的组合,又总是充满了活力与动态感。 他的设计概念和材料结合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由于他注 重并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使赢得了建筑师和施工员的美称。 他成 功地完成了强加给自己的使命,即恢复房屋与自然的统一,通过最基本的 几何形式,他用不断变幻的光图成功地营造了个人的微观世界。除了获得 一些抽象的设计概念,他的建筑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种“安逸之居”的意念
伊东与安藤之间
说 到 日本建筑 界 的,一般人 的脑海 中会 折射 出安藤忠雄 和 伊东 丰雄 这 两位 为人 们所 熟 知 的 当代 日本 建筑 大 师 的名
建筑寓言。因为早在一百年前 , 曾经有过一批前卫 的日本建筑 师们去到 台湾并进 行 了大量 的建筑 实验 ,而如今依 然屹立 的 台湾总督 府( 图 3) 可 以说是 当时最 为红火 的红砖建造 的维 多 利亚式洋风建筑代表。或许在这样的契机之下 , 已经开 启了通 过 以安藤和伊 东为首的 日本 建筑 师作 为参考来解读 台湾建筑
pr im i ng o n s p a c e c o m pa is r on a nd r e l f e c t i o n be t we e n t h, a n d t h u s f o u n d i n t h e s e c o n s o l i d a t e d l e v e l b e l o w t h e a r —
来, 对 于当时或许还 不知道对 方存在 的伊 东和安藤来说 , 已
经带有语言性 的产生 了第一个接点 。对于伊东而言 , 体现 出的 是他早期 的所谓 形态素 的操 作手法 ,把墙壁在 既成的建筑 物
关■调: 安藤 伊东 空间 材料 手法
Abs t r a c t :I n t wo c on s t r uc t i o n i nd us t r y Pr i t z ke r Pr i z e wi nn e r
的新纪元。
字 。每次在 和朋 友们谈到建筑 巨匠伊东丰雄 的时候 , 总会免不
了想到 另外一位 名字 里同样也 有个 “ 雄” 字 的安 藤忠雄 , 反之 也一 样。两位 大师在 日本建筑界 的威望是毋庸 置疑的 , 恰巧二 者分 别 以东京 和大阪 这两座 城市 作 为 自己的建 筑创作 基地 ,
橘园美术馆介绍
橘园美术馆介绍
橘园美术馆是一座由日本人在中国上海建造的美术馆,于2007年2月14日正式开幕。
它的设计者是日本著名设计师伊
东丰雄,由他设计的美术馆也被称为“伊东丰雄馆”。
橘园美术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日本传统的建筑和绘画,它采用了最具日本特色的原木和麻绳以及玻璃作为建筑的材料。
整座建筑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用了大量的原木和麻绳来装饰整个建筑,同时还用了很多玻璃来营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
橘园美术馆一共有四层,第一层是用来展览画廊作品的地方,第二层是用来展示各类藏品的地方,第三层是用来展览小东西和纪念品的地方。
第四层则是用来举办活动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
橘园美术馆收藏了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大家所创作过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林风眠等大师们晚年的佳作,也有徐悲鸿、吴冠中等人早期作品。
这些作品中既有传统写意山水,也有充满现代气息的作品。
这些作品风格迥异,内容丰富,让我们不仅可以在橘园美术馆看到大师们晚年创作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 1 —1 —。
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解析
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解析
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是位于日本的一座独特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
该艺术馆是由著名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并于2004年完工,位于日本岐阜县的一个偏远地区。
这座美术馆以其令人惊叹的设计而闻名于世。
安藤忠雄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著称,以创造具有光线与自然元素的室内外交融的空间而闻名。
这座建筑非常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采用了自然材料和大量的玻璃,使景观与室内相互交融。
这种精心设计的效果使得参观者在游览期间能够与大自然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并以新的方式欣赏艺术作品。
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的内部设计也非常独特。
建筑师将空间分为了多个房间和走廊,使参观者能够以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每一件艺术品。
同时,建筑内的天窗和大型玻璃墙壁带来了充足的自然光线,使整个室内更加通透明亮。
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使参观者有一个愉快的参观体验,同时也使艺术作品能够在恰当的环境下展现其独特之美。
此外,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还展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
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体验到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与艺术思想。
总的来说,安藤忠雄地中美术馆是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与自然的融合,为参观者带来了特殊的艺术体验。
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展示的艺术品,都展现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通过参观这座美术馆,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艺术和建筑的独特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近现代建筑再发现
对“墙”理念的不同理解与应用
姓名:
学号:
学院:园林学院
专业:园林
一、墙的理念
在建筑诸多实体构成元素中,“墙”作为最重要的空间水平分隔元素,在建筑的空间形态构成、视觉形象塑造和精神内涵表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静态限定和动态导向。
静态性质中,对建筑外部空间而言,隔墙限定产生边界,对建筑内部而言,隔墙限定产生庭院或者分割的空间。
动态性质中,无论对建筑外部还是内部,隔墙导向均产生导引空间。
随着建筑设计思潮涌动,新观念、新手法层出不穷,使建筑墙体形态较之以往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这些变化又成为不同风格、不同理念建筑观的外在体现。
本文通过对安藤忠雄和伊东丰雄两位建筑大师作品的介绍,试图探析“墙”理念在日本近现代建筑中的不同理解和应用。
二、安藤忠雄和伊东丰雄“墙”理念的思维碰撞
1.安藤忠雄的“墙”理念
日本建筑师不断对隔墙进行各种现代化的探索,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隔墙得到极致的表现,正如普利策建筑奖的评语指出:“墙是安藤忠雄创作建筑最基本的元素,没有多余的装饰。
他将混凝土,还有柱、墙、拱等元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总能使人感动并充满活力。
”
安藤忠雄在和《倾斜之弧》( Tilted Arc)的设计者理查·德塞拉 (Richard Serra)专门讨论墙的问题时说:“建筑因为墙的围合而获得空间,区分建筑的‘表里’,并赋予外侧攻击性、内侧防御性的强大力量。
”
理查·德塞拉倾斜之弧
2.伊东丰雄的“墙”理念
“墙”理念被伊东丰雄等建筑师延续的同时,将隔墙轻盈化和透明化。
“墙”同样用于划分空间,但却既不是泾渭分明的空间划分,也不是具有强烈的内部包容性和外部防御性的划分方式,而是一种模糊的区分空间的方式。
总之,对安藤忠雄和伊东丰雄来说,“墙”仍然是处理空间的重要关切对象,只不过在划分效果上,从一种厚重的体量感转向另一种暧昧的朦胧感。
三、通过作品阐释“墙”的理念
伊东丰雄的作品:
1.银色小屋——弱化“墙”的概念
小屋处在东京郊区的林间, 大量使用了玻璃、铝合金和钢结构制作的格子屏障。
这些透明和半透明的材质使建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拱形的顶棚可以开闭, 让空气和光线自由的进入。
这种半透明外观,自然开敞的庭院,使阳光、空气自由进入,弱化了“墙”的概念。
2.风之塔——模糊内外界限
伊东丰雄在风之塔表面贴上镜子,在其外部围上一层金属穿孔板,在两层中间的位置加入 1280 个迷你灯泡和 12 个霓虹灯圈,底部则有 30 个泛光灯。
灯光由计算机程序控制,
模糊、暧昧
铝板、玻璃
随着接收到的周边噪音的程度不断变换样式。
白天建筑表面反射阳光,并形成简单而基本的体量限制。
到了夜晚随着内部的灯光亮起,这种限制则会消失,建筑变为一种可视的、具有半透明美感的状态,由此模糊了其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3.仙台媒体中心——化解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疏离感
管柱构成了一个扩展的勒·柯布西耶式的多米诺体系,外墙被处理成四个切割过的面,以适应基地边界。
通过这么做,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化解疏离感,融入周围环境。
内部没有过多的隔墙分割,形成一个开阔的空间。
与安藤的运用隔墙营造丰富空间的思路有很大不同。
4.蛇形艺廊夏日馆——弱化建筑围合感,摒弃传统“墙”元素
它从外表上看似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随机模式,但其实是一种旋转的立方体算法。
相交线形成了不同的三角形,梯形,透明和半透明感的无限次重复运动。
这个18米×18米×4.8米的方形盒子尽可能弱化了建筑的围合感,自由地向任何一个方向扩展,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通。
这一建筑中已经没有通常的墙、柱、梁、窗和门之间的区分,一切似乎都处在变动中。
安藤忠雄的作品
1.水之教堂——L 形隔墙
水的教堂包括一个教堂、一个水池、以及限定用地的围墙,整个建筑最精彩的地方莫过
仙台媒体中心墙面处理 夏日馆“墙”的通透处
于那一片限定内外场所的 L 型隔墙。
正如安藤忠雄说到:“墙壁将建筑的内外阻断,来这里的访客起初无法看见内侧的水流,不过倒是可以沿着墙壁,一边走一边倾听潺潺的水流声。
因为这片墙的隔断,为任凭自己去想象未可见的墙内世界提供了可能,因而也使内心的期待更为高涨。
在这里,人们因为墙壁而被中断的。
”
2.神户兵库县立美术馆——分隔空间,丰富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可读性
对建筑内部而言,开放的隔墙限定产生分割空间。
这种手法极大地丰富了建筑内部空间的可读性,一个乏味单调的空间用隔墙就可增加空间层次性。
3.光之教堂——将有形的墙体与无形的侧光完美结合
光之教堂度横贯的墙体构成,长方体中嵌入三个直径5.9米的球体。
这道独立的墙把空间分割成礼拜堂和入口部分。
透过毛玻璃拱顶,人们能感觉到天空、阳光和绿树。
光之教堂由混凝土作墙壁,除了那个置身于墙壁中的大十字架外,并没有放置任何多余的装饰物。
安藤忠雄说,他的墙不用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他作画。
L 形墙体 L 形墙体 丰富的内部空间
4.水御堂——墙的动态导向应用
由于人自身的格式塔心理识别规律,在任意自然的山野形体中,鲜明而厚重的几何墙体跃然眼前,“一系列墙体作为通道的标志”自然中几何形体的隔墙对于使用者产生强烈的引导作用。
如在水御堂中,安藤忠雄运用墙的导向作用,当走到山丘顶部,便存在一片高3m 的修长墙体,往右穿过这片隔墙的门,又会碰见另一片隔墙限定的狭窄空间,然后沿墙左转顺着隔墙一直走,就会到达下沉楼梯,整个过程中隔墙的导向性一目了然。
四、中国建筑中的“墙”理念的实践
1.苏州博物馆——分割空间、作景墙的实践
苏州博物馆的隔墙成为片石假山的背景,背后伸出的拙政园的树木,更增加了观者的想象空间。
2.宁波美术馆——动态导向的实践
宁波美术馆入口处,王澍采用连续不断的隔墙,经过水池、坡道后,到达美术馆前开阔的广场,营造丰富的导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