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型矿床

合集下载

高级矿床学8找矿案例斑岩矿床

高级矿床学8找矿案例斑岩矿床

岩浆岩等地质特征。
钻探工程
02
利用钻探手段获取地下岩石、矿体等实物资料,为矿床评价和
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坑探工程
03
通过平硐、斜井、竖井等探矿工程揭露矿体,了解矿体形态、
产状、规模和品位变化。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应用
磁法勘探
利用岩石和矿石的磁性差异,通过测量磁场变化 来寻找磁性矿体或地质构造。
重力勘探
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矿体的分 布和产状。
05 斑岩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 方向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岩浆活动
岩浆的侵入、喷出及岩浆热液活动为成矿提供了 必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构造条件
断裂、褶皱等构造活动为岩浆和成矿热液的运移 提供了通道和容矿空间。
地层与岩性条件
特定的地层和岩性组合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富集和 成矿作用的发生。
成矿规律总结与探讨
时空分布规律
找矿成本高
通过优化找矿方案、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成本等措施来降低找矿成 本。
找矿效果评价与讨论
找矿效果评价
根据找到的矿床规模、品位、储量等指标对找矿效果进行评价, 总结找矿经验和教训。
找矿方法讨论
对比不同找矿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探讨适合特定地质条件 的找矿方法组合。
未来找矿方向展望
结合当前找矿成果和区域地质特征,对未来找矿方向进行预测和 展望。

简述斑岩型矿床围岩蚀变分带特征

简述斑岩型矿床围岩蚀变分带特征

简述斑岩型矿床围岩蚀变分带特征

1斑岩型矿床围岩蚀变分带

斑岩型矿床所产生的放射性蚀变被称为斑岩蚀变,其中的围岩蚀变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围岩蚀变是由矿体周围的岩石在矿体形成过程中受到放射性蚀变的影响而形成的。围岩蚀变的分带特征表明了矿体的放射性腐蚀和热作用的分布规律,指示出矿床特征,也可以为矿藏的空间分布和勘探提供有效依据。

矿体放射性蚀变所形成的围岩蚀变分带现象一般表现为以绿色—黄色—红色沿外部放射性腐蚀台地向内部无放射性腐蚀台地递增分布,并且呈现出核-壳向外递减的趋势。这种分带现象可分为三个分带,即绿色氧化带、黄色氧化半氧化带和红色半氧化带。绿色氧化带是岩石的表层处于斑岩放射腐蚀的影响下,形成的最活跃的氧化分带,岩石表面中会表现出氧化、泥状裂痕等特征。黄色氧化半氧化带是斑岩放射性腐蚀影响较轻,岩石表面变紫黄色,表面出现半氧化现象,岩石内多出现裂隙。红色半氧化带是斑岩放射性腐蚀影响最弱,岩石表面出现红、褐色,表现出半氧化、抽屉现象和钢类结晶变形现象,岩石内出现大量的放射性腐蚀裂痕。

围岩蚀变的缝隙带现象在斑岩放射性腐蚀缘带内表现特别明显,这种缝隙带形式多样,分为水平缝隙带和垂直缝隙带。水平缝隙带形成在斑岩放射性腐蚀台地内,通常与围岩蚀变分带形成横截面。垂直

缝隙带表现为在矿体外围、周围,以及与矿体联系紧密的地方,垂直于矿体表面上形成块状装配裂隙。

围岩蚀变可以提供有效的矿化正常和非正常分布状态的线索,从而可以有助于勘探过程中发现未被发现的矿赋矿性。围岩蚀变的研究也是当今矿床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许多诸如矿物学,岩石学,放射性放射带控制等学科发展的基础。

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中国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包括斑岩型Cu(-Mo、-Au)、斑岩型Mo、斑岩型Au和斑岩型Pb-Zn 等矿床类型,主要产出于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带、东秦岭大陆碰撞带和中国东中部燕山期陆内环境,在地球动力学背景、深部作用过程、岩浆起源演化、流体与金属来源等方面与岩浆弧环境斑岩型矿床存在重要差异。在大洋板块俯冲形成的岩浆弧,主要发育斑岩Cu-Au矿床或富金斑岩Cu矿(岛弧)和斑岩Cu-Mo及斑岩Mo矿床(陆缘弧)。相比,在大陆碰撞带,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发育斑岩Cu、Cu-Mo和Cu-Au矿床,矿床受斜交碰撞带的走滑断裂系统控制,后碰撞地壳伸展环境则主要发育斑岩Cu-Mo矿床,矿床受垂直于碰撞带的正断层系统控制;在陆内造山环境,早期发育斑岩Cu-Au矿床,晚期发育斑岩Pb-Zn矿床,它们主要沿古老的但再活化的岩石圈不连续带分布,受网格状断裂系统控制;在后造山(或非造山)伸展环境,则大量发育斑岩Mo矿和斑岩Au矿,它们则主要围绕大陆基底—克拉通(或地块)边缘分布,受再活化的岩石圈不连续带控制。大陆环境斑岩Cu(-Mo,-Au)矿床的含矿斑岩多为高钾钙碱性和钾玄质,以高钾为特征,显示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性。岩浆通常起源于加厚的新生镁铁质下地壳或拆沉的古老下地壳。上地幔通过三种可能的方式向岩浆系统供给金属Cu(和Au):①提供大批量的幔源岩浆并底垫于加厚下地壳底部,构成含Cu岩浆的源岩;②提供小批量的软流圈熔体交代和改造下地壳,并诱发其熔融;③与拆沉的下地壳岩浆熔体发生反应。大陆环境含Mo岩浆系统高SiO2、高K2O,岩相以花岗斑岩为主,花岗闪长斑岩次之,既不同于Climax 型,又有别于石英二长斑岩型Mo矿床,岩浆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金属Mo主要为就地熔出,部分萃取于上部地壳。大陆环境含Pb-Zn花岗斑岩多属铝过饱和型,与S型花岗岩相当,以高δ18O(〉10‰)和高放射性Pb为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反映其来源于中下地壳的深熔作用,金属Pb-Zn主要来源于深融的壳层。大陆环境含Au岩浆系统以富B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常与矿前闪长岩密切共生。Sr-Nd-Pb同位素显示,含Au岩浆主要来源于上部地壳,但曾与幔源岩浆发生相互作用。金属Au部分来源于上地壳,部分来源于地幔岩浆。大陆环境斑岩型矿床显示各具特色的蚀变类型和蚀变分带,其中,斑岩型Cu(-Mo,-Au)矿热液蚀变遵循Lowell and Guilbert模式;斑岩型Mo矿主要发育钙硅酸盐化、钾硅酸盐化和石英-绢云母化;斑岩型Pb-Zn矿主要发育绿泥石-绢云母化和绢云母-碳酸盐化,缺乏钾硅酸盐化;斑岩型Au矿强烈发育中度泥化。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初始为高温、高fO2、高S、富金属的岩浆水,由浅成侵位的长英质岩浆房在应力松弛环境下出溶而来,晚期有天水不同程度地混入。Cu、Mo、Pb-Zn 通常沉淀于流体分相和流体沸腾过程中,而Au则主要沉淀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分析

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分析

195

管理及其他

M anagement and other

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分析

王建平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 244000)

摘 要:

对于斑岩铜矿床而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类型的铜矿资源,现阶段社会上的一般以上的铜矿资源供给,都是由斑岩铜矿提供。这种矿床,具有着明显的特征性,例如低品位、吨位大以及在开发过程中较为容易等特点。并且在矿石成分上较为简单,比较容易进行选择。为此,本文为了能够更好的发现以及开发斑岩型矿床,就需要对其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构造环境;成矿模型;经济价值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1-5004(2020)24-0195-2 收稿日期:

2020-12作者简介:王建平,男,生于1978年,汉族,安徽铜陵人,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伴随着人们对于铜资源的需求量提升,使得人们对其斑岩

矿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明确出其成矿的实际特征,通常情况下,预期火成岩成分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其岩石的种类比较丰富,在进行开采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对其成矿的模式,进行细致的了解。

1 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成矿背景。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以庐江县沙溪铜矿为例,该勘查的区域,位于杨子准地台、华北地台以及大别山造山带,与其郯(城)~庐(江)断裂带等,是山脉的复合部位,在地质条件上,构造独特。在该区域当中,由于构造上的特殊性,使得岩浆活动的十分频繁,同时在西侧位置,受到北西西向的构造控制的影响,因此出现了粗面岩的火山岩带。而在南东侧,则受到了北东向构造的影响。在长期的地质环境变迁的过程中,其陆相的火山岩构造,都是形成与侏罗纪到白垩纪之间的时期,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与我国东部地区的燕山期岩浆的喷发,有着一定的关联性。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斑岩型矿床)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斑岩型矿床)
❖斑状结构的形成:斑晶由早阶段岩浆结晶产生,形成于地下 较深部位;而细粒或隐晶质基质为浅部晚阶段岩浆结晶物, 岩浆裹挟着早期结晶的矿物(即斑晶)上升到浅部冷凝结晶。
斑岩型矿床
--概念
• 斑岩型矿床( porphyry deposit )
• ——凡是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与浅成或超浅成中酸性 斑岩体有关的细脉浸染型矿床,通称为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特点
• 经济特点
矿床埋藏深度浅,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露天开采。
矿石品位较低( Cu 一般为 0 .4 - 1 % ) ,但矿化分布均匀, 矿石工艺性能稳定,可选性好。
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规模巨大;
矿石中常伴生有多种有用组份可供综合利用,除 Cu 、 Mo 、Au 、W 、Sn 、Pb 、Zn 外,尚可综合回收 Ag 、 Re(铼)、 Co 、S 、Se(硒)、Te(碲)等元素。
斑岩型矿床
--特点
• 地质特点-时空分布
• ——空间上集中分布于滨太平洋带( Cu 储量 > 500 万 t 的超大型斑岩矿床的 90 % ) ,次为特提斯-喜马 拉雅带( ~5 % )和中亚-蒙古带( ~ 4 % )。
• ——时间上集中分布于新生代( ~ 60 % ) ,其次是 中生代( ~ 35 % ),在中生代则主要是在燕山期。
斑岩型矿床
--特点

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智利北部 (a)和青藏高原 (b)斑岩铜矿带含矿斑岩的Y _Sr/Y点图埃达克岩与典 型弧岩浆岩的分区界线据D efantetal.,1990

青藏高原的两条斑岩铜矿带的喜山期含矿斑岩也具有埃达克岩岩浆亲合性.然 而,这些岩石相对富钾(K2O:3.02%~8.5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
◆蚀变分带
• 斑岩型矿床具有特征的热液蚀变 分带(Beane1981), 通常呈环带 状绕含矿岩体分布, -早期的K硅酸盐 -石英绢云母化 -青磐化带 -泥化蚀变, • 蚀变分带为判断斑岩体剥蚀程度 和工程勘查提供了重要的指示性 标志 • 矿化(矿质沉淀)发生于钾化带化 带与绢英岩化带的过渡部位
蚀变套合
• 在碰撞造山环境,加厚的下地壳虽然不一定含大量的水,但 诱发其部分熔融的幔源熔体在地壳底部成池,并与埃达克 质熔体混合,将为埃达克质熔体提供大量的铜和其他金属 以及硫,,从而具有熔载大量金属和硫的能力
• 类似埃达克岩成分的中酸性岩石最近也在 大陆环境发现, 在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成矿 带,与Cu-Au矿伴生的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 具有埃达克岩特征,岩浆起源于中国东部曾 经加厚的下地壳
(12~17Ma) 在时间上的同时性和空间上的共生性,也暗示两者有相同的地球动
力学背景和相关的深部作用过程
•埃达克质岩之所以与Cu-Mo-Au矿床密切相关,究其原 因,是埃达克质岩浆与正常的长英质岩浆不同,埃达克质

斑岩型矿床特征、成矿与找矿(葛良胜)_部分1

斑岩型矿床特征、成矿与找矿(葛良胜)_部分1

斑岩型矿床(POD):特征、成矿与找矿

葛良胜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一、斑岩型矿床的分布及研究意义

Porphyry Ore Deposits In the World

Porphyry Deposits In Asia/China

Porphyry Ore Deposits 斑岩型矿床矿资源

世界上的主要的Cu, Mo 矿资源的主要生产资源

Au 的主要生产资源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超大型矿床

具有巨大经济意义的超大型矿床非常有意义的找矿靶区

非常有意义的找矿靶区为什么斑岩型矿床这么重要?

Bingham):“在石英二长斑《经济地质学原理》最早使用“斑岩铜矿床”。

第一个斑岩铜矿地质模式:

模式:圣马纽埃-卡拉

闪长岩模式:形成主要与闪长岩类的无石英

而缺少千枚岩

时空相伴,矿体主要产于星散状—细网脉状及网

状或带状概略对称

②火山斑岩矿床(花岗

405060704

8

1216

SiO 2(wt%)

N a 2O + K 2O (w t %)80

0Cooke et al. 2006石英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黑云母石英二长岩碱性

钙碱性碱性

如何确定?

通常认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是I型花岗岩

Characteristics of S & I Type Granites

I -TYPE

15:50:35

Au

Cu Mo

Mo

Au C u -A u Cu-Mo Cu-Mo-Au

•Cu porphyry: Mo, Au •Mo (Climax) porphyry: Sn, W, py •Sn porphyry: W, Mo, Bi,

Fluorite

四、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

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第一章斑岩型矿床

1.斑岩矿床和玢岩铁矿的概念、地质特征、矿床特征。

斑岩矿床:指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中酸性斑状岩浆侵入体有密切的关系、产于侵入体及其内外接触带的矿床,叫斑岩型矿床。

地质特征:(1). 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条件:斑岩型矿床绝大多数分布于地槽褶皱区,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构造带控制,常呈带分布。据统计,世界上中-新生代以来的斑岩铜矿,90%以上分布在大陆边缘或地台活化区中。

(2)含矿岩体:岩石系列:钙碱性为主;岩性:中性-中酸性-酸性;岩石类型:酸性:二长花岗斑岩为主,次为花岗斑岩;中酸性:花岗闪长斑岩,少量斜长花岗斑岩;中性:石英闪长斑岩,次为闪长玢岩。

(3)含矿构造存在断裂、裂隙和角砾岩体;

(4)矿体围岩:①围岩的构造:构造发育对成矿有利,但不发育时,阻塞作用亦可成矿。②围岩的岩性:岩性不同,矿化不同,岩石化学性质对成矿具两方面影响。

(5)围岩蚀变: ①出现面型蚀变,范围几百-几千米。②蚀变分布具规律性,呈带分布、主要有五带。

(6)矿体特征: A. 矿体产出部位,有3种:①产于围岩中:沿围岩层间及裂隙充填、交代而成,有时进入围岩的角砾岩中。形态:脉状、板状、似层状。②产于岩体中:岩体全部或大部分矿化,主要产于角砾岩筒-原生裂隙中。形态:等轴状、柱状、脉状等。③既产于岩体内中又产于围岩中:呈带状、环状,最常见。B.矿化的明显分带性:矿物组合(元素)分带:自中心向外:Mt + Py + Cp →、Cp + Py +斑铜矿→、Cp +MoS →Py →、Au、Ag、Pb、Zn 多金属;

6-斑岩型矿床

6-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的主要矿种有Cu、Mo、Au、Sn、 W、Pb-Zn (-Ag) 等
二、斑岩型矿床
1. 概念及特点
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经济特征
n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规模巨大。
—斑岩型Cu矿是当今世界铜矿的最主要类型,占探明储量 的50%以上;Mo产量>70%来自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铜矿的储量一般为几百万吨,有的达几千万吨(智 利Chuquicamata ~5300万t, 美国Bingham ~2000万t) —斑岩型金矿的储量一般为几十吨至几百吨,有的达上千 吨 ( 印 尼 Grasberg 1952 t , 乌 兹 别 克 斯 坦 Almalyk 1980 t)
二、斑岩型矿床
2. 矿床成因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的板块构造摸式
(Sillitoe, 1972 )
二、斑岩型矿床
2. 矿床成因
洋−陆碰撞造山带(安第斯带)斑岩铜矿成因示意图
二、斑岩型矿床
2. 矿床成因
二、斑岩型矿床
2. 矿床成因
陆−陆碰撞造山带(地中海沿岸)斑岩铜矿成因示意图
二、斑岩型矿床
3. 主要矿床类型
含铜量
黄铜矿 34.6 %
辉铜矿 79.8 %
CuSO4 + 4FeS2 + 4H2O → 7CuS + 4FeSO4 + 4H2SO4
含铜量

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南美洲著名的智利铜矿带,是

该地区属于斑岩-花岗岩系铜矿床之一。该矿床已被开发多年,产出了丰富的铜和钼矿石,在地质学上也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介绍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地质特征。

首先,Don Javier矿床主要分布在中新元古界的斑岩侵入体中,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斑岩、闪长斑岩和辉长斑岩。这些斑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岩浆深部进行相互作用,引起浅部岩石化学组成的改变,并在富含铜和钼的环境中形成。矿区内铜和钼矿脉主要在斑岩和母岩之间存在,呈网状分布,范围广泛。

其次,Don Javier矿床针对地质特征,采用了相应的开采方法。该矿床通过露天采矿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开发。露天采矿面积广,采用机械化采矿方法,对矿石进行一系列的粉碎、选矿和浮选等制程,得到高品质的铜和钼的产品。地下开采采用人工化采矿方法,在矿井里开发给水和排水系统,对储量较深的铜和钼矿石进行开采,也能够生产高质量的铜和钼矿石。

最后,Don Javier矿床在利用环保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该矿床

在开采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工业污染。与此同时,还实施了大规模的绿化工程,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这样,Don Javier铜钼矿床不仅为社会带来

了经济利益,也对环保做出了贡献。

总之,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独具特色,岩石多

样化、分布广泛,适宜且开采条件良好。该矿床的开采方法和

对环保的重视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合理开发矿区、保护环境和自然生态具有积极意义。数据分析过程是通过搜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来获取有价值信息的一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分析可以用于识别业务趋势、发现隐藏风险并制定正确的计划和决策。下面将以一个商品销售数据为例,分析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铜矿床成因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需求。而斑岩型铜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将从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以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斑岩型铜矿床是指在岩浆活动时,铜元素与含铜流体在地壳中的分离作用下,形成的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过程主要包括岩浆的生成、运输和注入,铜矿化流体的形成,以及铜矿床的沉淀和形成。这一过程中,岩浆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上地壳物质的熔融和混合,以及岩石圈物质的垂直运动等。岩浆的运输作用使得矿源物质得以从地壳中升华到地表,并形成斑岩型铜矿床。铜矿化流体的形成主要与岩浆中的熔融作用有关,当岩浆中的铜元素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产生含铜流体。这些含铜流体在地壳中的运动过程中,与周围岩石中的矿物发生反应,形成了斑岩型铜矿床中的铜矿化。

斑岩型铜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体现在:成岩时代、岩石类型、氧同位素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岩时代一般集中在中生代晚期,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岩石类型主要包括花岗岩、斑岩、辉石岩等,这些岩石中富含可溶性离子和含铜矿物。氧同位素组成主要表现为δ18O值的变化,其中低δ18O值反映出水岩反应的存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含铜、钼、钨、锡等元素的富集。尤其是含铜矿物,例如黄铜矿、黄铜矿石等。

斑岩型铜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铜矿类型,其成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了解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因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指导。通过对成矿过程的研究,可以确定哪些地区具有较高的铜矿潜力,有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效率。其次,通过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可以了解斑岩型铜矿床的矿石性质,有助于矿石的选冶过程。同时,也可以为矿石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斑岩及热水喷流型矿床6

斑岩及热水喷流型矿床6

矿床地质特征

矿石特征
• 矿石类型——岩体中心为浸染状矿石,接触带为细脉状、 浸染状黄铜矿、辉钼矿及黄铁矿矿石,外侧为细脉状黄 铁矿、黄铜矿矿石,再往外侧为方铅矿、闪锌矿矿石, 更远为黄铁矿大脉。 • 矿石矿物组成——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少 量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斑铜矿、磁黄铁矿、辉铜 矿和铜蓝等。 • 矿石化学成分——蚀变花岗闪长斑岩Cu0.35%, Mo0.008%,矿体平均品位Cu0.43%。 • 矿石组构
上表实际上也反映出成矿作用的多期活动特点,成矿温度降低,成矿流体更多的受到 地下水热液的混染而导致硫同位素值升高。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类型属斑岩型铜、钼矿床 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
• (1)与矿床及有关的斑岩都与深大断裂有关; • (2)巨大的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 • (3)斑岩型矿床中黑云母600~700℃;绢云母-石英 420℃;硫化物200~300℃,斑岩型铜矿的形成经历了 高、中温热液阶段; • (4)矿床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成因上与斑岩侵入体有关, 而且这种斑岩体是来自上地幔的,同时,其成矿物质主要 来自深部地壳或上地幔δ34S(‰)-6.3~+3.6‰ • (5)氢--氧同位素:成矿热液除来自岩浆外,部分可能 来自下降的天水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范围,北西西向延长达7km,南北向宽3km,蚀变矿化 面积20km2,可分为三个矿区即朱砂红中型铜矿、铜厂特大型铜矿、 富家坞特大型铜-钼矿。

斑岩型矿床概述

斑岩型矿床概述

现四个蚀变带(图):
围 岩 蚀 变 及 分 带
• Lo百度文库ell(1970) 提 出 的 蚀变分带模式:
①核心带
②钾质蚀变带
③似千枚岩化蚀变带
(石英-绢云母化带)
④泥质蚀变带 ⑤青磐岩化带 ⑥边缘带
围 岩 蚀 变 及 分 带
围 岩 蚀 变 及 分 带
以石英、绢云母构成的似千枚岩化蚀变带, 几乎在所有斑岩型铜矿中均广泛发育,其强度 、范围和矿化的规模有直接关系 少数矿床的面型蚀变是以接触带为中心,向 岩体和围岩两侧呈对称的环状分布,为接触式 面型蚀变,其分带特点与中心式类似,德兴铜
Ca2+等组份,还促进了矿石的沉淀和堆积




图 岩浆热液和地下水发生对流循环形成斑岩型铜矿床示意图
1-大气降水;2-壳状矿化带;3-岩浆热液(据Jensen,1981)




R.H.Sillitoe(1972)提出了板块构造成因模式
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并向上地幔俯冲, 海洋板块在贝尼奥夫带发生了局部熔融,并沿着裂 隙上升到地壳浅部,形成斑岩型铜矿床,并认为铜 元素也来自原始海洋板块,这和目前大西洋和太平 洋的玄武岩中富含铜这一点是一致的。世界上巨大 的斑岩型铜矿带大多分布在环太平洋区域,这一点 有力地支持了西里托的论点
图 斑岩型矿床典型矿化及其分带

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
夕卡岩型矿床 只有少数(如柿竹园)形成超大型规模
云英岩型矿床 大型矿甚少,尚未发现超大型矿床
较易形成超大型规模的矿化类型
斑岩型矿床 Cu、Mo、Au、Ag、Pb-Zn
块状硫化物矿床 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Pb-Zn,Ag 以火山岩为容矿岩石—Cu,Au,Pb-Zn
层控矿床 Hg、Sb;密西西比型 Pb-Zn、Ag;砂岩型 Cu、U;绿岩带型 Au
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建立斑岩铜矿的成因模式,R.H.西 里托提出的模式就是一例。此外,毕鸟夫带以上的地慢楔形部分的玄武岩浆可能是少量铜和
钼的来源。当这些富含金属的含盐流体随同钙碱性岩浆一起上升到地壳浅部,岩浆冷凝结晶 时,它们便运移到侵人岩体顶部,通过交代岩体本身或附近围岩而形成斑岩铜矿。从世界上 已知斑岩铜矿多位于两个板块的接触带或地缝合线上,且与钙碱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以 及斑岩铜矿床的附近岩石中常含铜很少等事实,为上述成因模式提供了实际资料。但我国东 部中生代火山岩区的斑岩铜矿,主要受板坡内部的深断裂控制。因距板块边界相当远,所以 很难归并到他提出的模式中去。
不能弧立地研究矿床,必须把矿床形成的全过程置于地球复杂巨系统中
(宏观上)成矿地球动力学(ore-forming geodynamics):重大地质事件(泛大陆裂解、海平 面变化、缺氧事件)、成矿演化(时控性,暴发成矿)、地壳增生(水平、垂直)、底侵、地 幔柱、大火成岩省、岩石圈地球化学边界 (微观上)成矿地球化学动力学(ore-forming geochemical kinetics):时代、流体系统、温 度、压力、氧 逸度、包裹体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斑岩型矿床最早源于“斑岩铜矿”一词,由于上世纪初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斑岩铜矿带的发现而得名,原意是指产于强烈绢云母化和石英化中酸性斑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铜矿(芮宗瑶等,1984)。因为斑岩型矿床在共生火成岩组合、蚀变特征、矿化类型等方面具有全球性的广泛一致性,所以具有相似特征的钼矿床被称之为斑岩型钼矿床。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化,斑岩型矿床的概念业已逐步得到完善。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对斑岩型矿床作如下定义:斑岩型矿床系指与斑岩体(高位侵入体)有关的、以Cu、Mo、Au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是热液矿床或岩浆-热液矿床的组成部分(芮宗瑶等,1984,2006);斑岩型矿床可以产出在不同的构造环境(Sillitoe, 1972;安三元等,1984;Hou et al., 2003,2004;Cooke et al., 2005),其成因与大规模流体活动和钙碱性岩浆活动(Sillitoe, 1972;Dilles, 1987;Cline et al., 1991)有关;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是伴随有同心(环)带状蚀变及相应的细脉状和(或)浸染状金属矿化(Lowell and Guilbert,1970),矿体全部或部分产于中酸性(斑)岩体内。

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产出于岩浆弧环境(Hedenquist et al.,1998;Richards,2003),板片俯冲作用及其相关的地质过程被认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这并不是说,斑岩型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就只是单纯的俯冲和挤压。以下构造条件也是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前提:(1)上地壳处于较长时期挤压状态后的应力松驰期;(2)成矿域存在早期深大断裂,而且这些断裂在应力松驰期活化张开(Richards, 2001),即斑岩型矿床常形成于构造机制的转化阶段,特别是挤压向伸展环境的转变。由此,近年来研究认为斑岩型矿床不仅产生于岛弧及陆缘弧环境,成矿作用与大洋板片的俯冲有关(Sillitoe, 1972),也可以产出于碰撞造山环境(Hou et al., 2003,2004)及板内造山环境(安三元等,1984;罗照华等,2007a)。

目前,关于斑岩型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斑岩浆的性质与起源,成矿流体及成矿金属的来源及沉淀机制和矿床蚀变分带等方面,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矿床成矿模式等。下面分别简要阐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

(1)斑岩浆的性质与起源

Sillitoe(1972)在总结斑岩铜矿的分布规律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后认为,俯冲环境下斑岩铜矿主要与钙碱性中酸性火成岩有关,岩性变化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之间(Misra, 2000)。板内造山环境下,主要与高钾钙碱性岩石有关(Hou et al., 2003, 2004)。随着埃达克岩概念的提出(Defant et al., 1990)和研究的升温,国内外很多与斑岩铜矿密切相关的斑岩被归入埃达克岩的研究范畴(张旗等,2001,2002;曲晓明,2001;侯增谦等,2003),并认为世界级斑岩型矿床多与O型埃达克岩有关,其成因与大洋板块的消减作用或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相联系;中国的德兴和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则被认为与C型埃达克岩有关,成矿母岩可能是玄武质岩浆底侵到加厚下地壳底部导致下地壳中基性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张旗等,2001)。

通常认为,斑岩型矿床的相关斑岩浆是一定构造环境中花岗质岩浆晚阶段的演化产物或是它们高侵位的衍生物(芮宗瑶等,1984)。如俯冲环境下,俯冲的大洋板片直接熔融(Sillitoe, 1972)或俯冲大洋板片在一定深度发生相变,大规模脱水交代上地幔楔部分熔融均可产生含矿斑岩岩浆(Richards, 2003)。板内造山带环境下,斑岩是区域地质发展末期特定的产物(安三元等,1984),特别是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最重要的成岩机制,这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证明(侯增谦等,2005;Hou et al., 2008;杨志明等,2008)。近年来,在成矿斑岩中发现发育有中基性深源包体(王晓霞等,1986)或暗色微粒包体(曹殿华等,2009),指示斑岩岩浆起源较深,直接来自下地壳或下地壳底部,甚至发生过与来自幔源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因而斑岩型矿床的相关斑岩浆具有深源浅成的特点(卢欣祥等,2002)。

从岩浆起源的热体制角度,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壳源岩浆的产生都需要有深部热能的注

入,如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罗照华等,1999)。与斑岩型矿床相关的斑岩岩浆的形成可能是一个较复杂的深部过程,例如MASH过程。MASH过程(Hildreth & Moorbath, 1988; Hildreth, 2007)可以表述为幔源岩浆导致地壳部分熔融(melting),两种熔浆的相互混染(assimilation),然后其混合物被装载(storage)到某一空间因混合作用和化学扩散而均一化(homogenisation),MASH过程可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且有可能反复发生。最后,所形成的岩浆将上升到浅部地壳。很可能,壳幔边界附近一个完整的MASH过程是影响斑岩岩浆产生的基础(Richards, 2003)。

(2)成矿流体及成矿金属的来源

成矿金属及成矿流体的来源是斑岩型矿床成矿的关键问题,也是斑岩型矿床系统蚀变发生的主导因素。由于流体中成矿金属的溶解度强烈依赖于压力(Loucks et al., 1999),成矿物质的来源问题可以主要归结为流体的来源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三种可能的流体来源:a,来自岩浆本身(正岩浆模型),包括两种途径,一是传统的观点,流体来自岩浆期后由岩浆本身出溶的热液(Nielsen, 1968);二是直接来自深部透过岩浆活动的透岩浆流体(罗照华等,2007b);b, 来自变质事件中的变质水。随着变质作用温度压力的增加,早期形成的低温含水矿物将发生脱水反应,当这种水在围岩中循环时有可能萃取围岩的金属组分到特殊的位置成矿。因此,围岩变质水也可作为含矿流体来源之一;c, 近地表围岩中的地下水或天水,可能在成矿晚期或成矿期后对整个成矿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虽然斑岩型矿床与侵入斑岩的同源性被广泛接受,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认识到,斑岩型矿床并不是含金属元素异常高的小岩体侵位结晶的产物(卢欣祥等,2002),应该多强调流体成矿的作用,即大量的热液流体对金属的运移和沉淀成矿起了重要的作用(罗照华等,2007b,2009)。从早期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与钙碱性火成岩的紧密时空关系(Sillitoe, 1973)、成矿作用早期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Taylor, 1974)和金属在岩浆活动过程中的化学特性(Candela et al., 1986)等方面的认识,到近年来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工作为斑岩铜矿金属来自岩浆提供的证据(Campos et al., 2002;Ulrich et al., 1999, 2001),都没有脱离成矿物质由岩浆中聚集,即来自岩浆的解释。但是,斑岩型矿床中的成矿元素是不是岩浆起源时本身与生俱有的呢?最新的研究表明,特别是矿石中硫化物同位素证据显示,斑岩型矿床的成矿金属为直接深部来源(卢欣祥等,2002;Solomon, 1990; Sillitoe, 1997; Mungall, 2002),具壳幔混源的特征,并且被很多学者所接受(Solomon, 1990; Sillitoe, 1997; Mungall, 2002; Robb, 2005)。并且,在地球的深部存在有大量的流体,这对成岩成矿有着重要的影响(杜乐天,1998;毛景文等,2005)。

(3)矿床蚀变分带模式/机制

众所周知,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流体活动并导致岩体和围岩的广泛蚀变,这已成共识。对此,Lowell and Guilbert(1970)的工作极富创造性,他们在研究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San Manuel-Kalamazoo矿床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岛弧-陆缘弧环境下适用于与钙碱性中酸性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斑岩)有关的斑岩型矿床的蚀变经验模式。这种分带模式以斑岩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连续的钾化带(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钠长石、硬石膏、磁铁矿等)、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绿泥石)、泥化带(石英、高岭石、蒙脱石)和青磐岩化带(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并划分出与之相应的矿化分带,由内向外是:与蚀变带等间距的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组合到方铅矿-闪锌矿组合。

蚀变也常常与闪长岩侵入体有关,因而侵入体的原始成分可能也是蚀变带的控制因素(Hollister et al., 1974; Hollister, 1978)。这种蚀变与Lowell and Guilbert(1970)模式类似,但又具有明显的不同:绢云母化带和泥化带不发育或弱发育,以钾化带(以黑云母为特征)和青磐岩化矿物组合为主要的蚀变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