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4.表现 (1)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2)党政机关受到冲击。 (3)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民__主__与__法__律_____ 受到践踏。 (4)国家主席_____刘__少__奇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 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于1961年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你知道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
吗( C ) A.巩固
充实
发展
提高
B.调整 补充 发展 提高
C.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D.巩固 发展 提高 调整
知识点2 “文化大革命”
5.口号是历史的缩影,从中可直观地看到历史的真实。“打倒一
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C )
知识点3 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成就 ①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___武__汉__、__包__头_______两大钢铁基地,__大__庆____油田、__胜__利____油田和 大港油田建成。到___1_9_6_5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 自给。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 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18.(2017·山东菏泽)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A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1.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_26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_26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人教2011课标版(部编)八年级下册(2017年12月第1版)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第6课。

本课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和建设成就。

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情况下,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确定了主要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但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脱离中国实际,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中国共产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走了弯路。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许多建设成就,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

二.学生分析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具备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能对历史作出一定的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文化大革命”,认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提高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知道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体会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精神与建设成就之间的关系,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文字资料、列表整理等方式,学会从不同类型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总结归纳这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学会归纳问题的方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 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 人教版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革”结束的标志) “四人帮”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江青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说一说你觉得文革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 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从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中,你得到了怎样的 启示?
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必须坚定不移的把工作中心 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成绩令人瞩目。 并涌现出许多模 新中国成立后 范人物 最严重的挫折
建设成就
八大召开
探索之路
“总路线”
“大跃 进”、人 民公社
国民经 济调整
“文化 大革命”
缺少经验,急于求 成,忽视经济规律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 国民经济逐步得 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到恢复和发展
1. 20世纪5 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
工业生产从1963年开始恢复。工业 总产值1963年比1962年增长8.5%。
城乡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此外, 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 朝中的军火债款)14.06亿新卢布。
在不断地总结和调整中,新中国在曲折中前进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二、文化大革命 三、建设成就
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 辟的危险
3.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
(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
4.动乱局面
(1)红卫兵运动
砸校牌
毁文物
4.动乱局面
(2)批斗“走资派”
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批批黄斗斗”文彭,共学德和人怀国士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4.动乱局面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新人教版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1)召开:1956年,北京。 (2)内容: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探索中的失误 (1)表现: 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 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调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 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开始:1966年夏。 3.发展 (1)中央文革小组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 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 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 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2)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 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立后参加大庆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故选B项。
8.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 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成果的是( A ) A.大庆油田建成 B.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D.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9.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照例句仿写。如图1: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图2: 。 图3: 。 (2)从上述历史人物的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 (1)图2:“铁人”——王进喜。图3: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敬业奉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奋斗、拼搏的精神等。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首先,在讲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时,我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国内外环境,使学生对当时的困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历史背景知识的讲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展示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与成就。
简短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概念、历程和成就。
过程:
讲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历程和成就。
详细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难点细节:学生难以理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以及如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和成就。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就。
3.历史解释: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解释的方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三、建设成就
精神品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勇往直前、 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四、本课小结
THANK YOU
人民公社 化运动
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规模大。
公:公有化程度高。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大 炼


亩 产 万 斤
大跃进时期报纸各地纷纷 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
相夸耀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年度
1958 1959
粮食产量 比上年减 少
4000亿斤
3400亿斤 600亿斤
失误 原因
①没有正确认识国情。 ②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③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①经济建设要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经验 ②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 教训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960 1961
2870亿斤 530亿斤 2950亿斤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
“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以及自然灾 害导致了1958到1960年 三年的经济困难。
三、建设成就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 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甘当革命的螺丝 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传 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 车。”他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标兵、红旗手等光 荣称号。
三、建设成就
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当 时的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 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为了摸清灾情,改变 兰考面貌,焦裕禄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灾区, 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 研究工作,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 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

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新人教版

“四人帮”被粉碎 标志着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感悟文革】
总结历史的教训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 留下怎样的启示和教训?
3.建设成就
主要工业产品的增长
1957年 676
1965年
2.3 1 132
1 223
1.3
535
193 146
钢(万吨) 煤(亿吨) 原油(万吨) 电(亿度)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 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周恩来总理抱病在四届 人大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邓小平重新复出工作
“九·一三事件”
1971年9月13日 凌晨,林彪在篡党 夺权阴谋败露后携 其妻叶群、其子林 立果乘空军256号专 机出逃,于蒙古人 民共和国温都尔汗 附近机毁人亡。
反思
面对困境,中共中央是怎么调整的?起了怎 样的作用?
?
调整:(1)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国民经面济对八“字大方跃针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的严重后果,中共中央是怎样进行
(2)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以来经
调整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
作用: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
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他错误 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 复辟的危险。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 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 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
“运动 工业:大炼钢铁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听课记录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听课记录一、导入(1.1)1、教师行为: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主题,说明其在当代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你们的理解中,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在中国建立的?”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意义和过程。

2、学生活动:聆听教师的介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产生兴趣。

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思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3、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单元主题和提出问题,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1、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的内容,包括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意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过程。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间的异同点。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让学生从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分享相关的历史故事或现实案例,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理解。

5、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探索和创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6、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讲解、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意义和过程。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 二公”,其中“一大”主要表现为 规模大,一个公社平均有 500 户农 民,1000个劳动者和1000亩土地; “二公”指的是公有化程度高,社 员的一切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生 产资料以及一切公共财产都无偿收 归公社所有。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 的机构设置为三级,包括管理委员 会、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其中生产 队是基层劳动组织,公社统一负责 生产盈亏。

在云南西双版纳某村插 队的知青
沈阳某场院内知青在干 农活(1973年冬)
1968 年 12 月,为解决毕业生的就 业问题,毛泽东发出指示:“知识青 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很有必要。”于是,全国掀起了知青 上山下乡的热潮。

林彪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李作 鹏、吴法宪、林彪、黄永胜、邱 会作(从左至右)
居民捐献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一、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经济“大跃进”思想的指 引下,全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并逐渐形成办人民公社的风气。 北戴河会议正式批准在全国建 立人民公社,到 1958 年 10 月底, 全国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 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
成就
模范
1. 助长了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 义倾向,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 发展。 2. 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走出村子泥泞的路上有十多具未被掩埋的尸体;一些人躺在 光秃秃的田野上;有些活着的人在地上慢慢地爬行着,寻找一些草 籽草根充饥……在邻近的村庄,有一位妇女将她亲生的婴儿杀死, 和丈夫一起吃掉,之后她便疯了。 ——河南省某位女农民的自述(1960年冬)
钢 8000-10000吨 铁 9000-11000吨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课件 新人教版

历史图片
“文革”爆发后, 群众在天安门前欢
群众抬着画像和标 庆粉碎“四人帮”
语游行
K12课件
21
历史图片
焦裕禄
王进喜
K12课件
22
解题技巧
★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
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
批斗“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指( D)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K12课件
39
过关训练
15.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 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D )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K12课件
37
过关训练
13.造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 命”错误相同的根本原因A是( ) A.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 B.中共缺乏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C.一些野心家、阴谋家的挑动 D.盲目照搬苏联的经验
K12课件
38
过关训练
14.刘丹的爷爷对刘丹说:“‘文革’时期虽然
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 就。”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D的是( ) A.我国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红一号
改革开放新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
K12课区件 ”“下海”
33
过关训练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上山下乡”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A
D.②③④
K12课件
34
过关训练
10.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 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配套K12]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材分析《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

其主要涉及了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昭示过去启迪未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2)知道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的发起和结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十年内乱过程的思考,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王进喜、焦裕禄等人的照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同时,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在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文革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社会主义新壁画,新农村里把根扎。

农民热爱新壁画,村村都把壁画画。

跃进车,跃进马,处处都是跃进画。

新壁画,会说话,教育人心向灯塔。

农民思想得鼓舞,生产劲头比天大。

实现建设总路线,人人心里笑开花。

教师提问: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对我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追溯这段历史。

第6课 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教案】

第6课 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教案】

第6课《艰辛探索和建设成就》教学设计课程内容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王进喜等人的图片,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失误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挫折,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教材分析本课为教材第二单元第6课,主要介绍的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本课知识点较多,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艰辛的探索,讲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取得的成功与失误。

二是建设成就,介绍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大批模范人物。

本课教材通过这两条主线,既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艰辛,道路的曲折,又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初步的时空观念、掌握了一定的史料实证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从而构建自己的历史价值观。

但是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多,层次多,理论色彩浓,学生又缺乏亲身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 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革”结束的标志)
“四人帮”
张春桥 王洪文 姚文元
江青
欢庆粉碎“四人帮” 审判席上的“四人帮
4.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
类别
成就
钢铁 建成武钢、包钢
石油
建成大庆、胜利、大港油田。 原油实现自给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等
严重经济困难 1961年全面调整
3.文化大革命起止时间?结束的标志?文 革中最大的冤案?
时间: 1966——1976年
标志: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粉碎四人帮)
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受 残酷迫害,致死
要健 全社 会主 义民 主与 法制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织 中央文革小组,他们煽动“打倒一切, 1 全面内战”。
江青
陈伯达
康生
张春桥
各地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2
砸校牌
毁文物
烧古籍
拆寺庙 斗和尚
红卫兵指的是以保 卫毛主席,保卫红色江 山为己任的青年学生。 是文革大革命中冲击原 政权机构的重要力量, 对文化大革命在全国的 发展起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毛泽东在天安门8次接见红卫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农业上:虚报产量
两一
头个
毛萝
冒进,不符驴拉合卜千
客观实际……
不斤 动重
。,
——“左”倾错误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1958年 毛泽东召提出了把 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 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农业 生产合作社的建议。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破除“四旧”,实行“革命化”。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两弹一星,高考制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重点句:
① “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受到严重影响。
②文化大革命:社会动荡,经济受到极大影响,文化、教育、科技事业遭受破坏。
在教学策略方面,我重视对学生预习的引导,通过发布预习资料和问题,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预习任务不够重视,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因此,今后我需要加强对学生预习进度的监控,确保他们能够认真完成预习任务。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我认为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他们不仅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事件和பைடு நூலகம்就,还学会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提高了历史思维能力。此外,通过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学生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组织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后果。
解答疑问: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对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分析历史事件。
提问与讨论: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视频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影像资料,更直观地感受这一时期的历史氛围。
-历史照片:展示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生活照片,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新人教版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新人教版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
(2)时间、地点: 1956年,在北京召开
(3)内容: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 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
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
(4)影响: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 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中的良好开端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③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
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为生产1070万吨钢 而奋斗”——1958年 国庆节,天安门前由 钢铁工人组成的游行 队伍。当年8月,中 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 政治局扩大会议,从 此全国掀起疯狂的全 民大炼钢铁运动

“文化大革命”


3.成就和
成就: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
模范人物 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随堂训练
1.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
D 总路线的主要教训是( )
A.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经济建设一定要高速度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
工业上:大炼钢铁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号召全民为年产 1070万吨钢奋斗,使得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 展开,全国近亿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 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
小 高 炉 群
全民大炼钢铁
农业上:虚报产量
跃 进 产 量 高 !
跃进号角(宣传画)
你相信吗?
6月30日报道亩产
5103斤。
相关链接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六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讲)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六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精讲)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知识点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1)时间: 195年6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内容: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
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主落要后矛的盾
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 急于求成
,忽视了客观
的 经济规律 。
(3)结果:加上当时 自然灾害
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
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4)调整: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 “ 调整 、 巩固 、 充实 、 提高 ”的八字方针,于1961
年初开始实施。到 1965 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
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
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4.抵制:全国动乱局面引起老一辈革命家的严重忧虑和愤怒。他们
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周恩来 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
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提升点二如何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时 期的重大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人的主观 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更在宣传和实践中不恰当地强调了“快”, 片面追求高速度。其直接后果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 水平严重下降,农业、轻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 “大跃进”运动背离了中共八大正确的综合平衡地发展国民经济的 方针,使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实践走向了本来愿望的反面。所以说它 是我国建设及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人民公社化运动的 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 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 果,它降低了共产主义的标准,助长了平均主义的倾向,不利于社会 主义建设的发展,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所以说它是中国共产党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这是1957年由霍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反映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民心声的歌,那么我们党和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什么失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探究新知(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中共八大的基本情况。

提示:1956年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提示: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教师过渡: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

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4.材料展示:材料一“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速度问题是建设总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

”——《人民日报》材料二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

——毛泽东材料三(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

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

……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教师提问:总路线强调什么?毛泽东的话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总路线?提示:速度。

说明了我国经济落后及“大跃进”的发动。

一方面它指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后来经济建设的困难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知识点 1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1)内容: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__。

(2)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严重失误(1)总路线与失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全国掀起了“__________”的高潮和____________运动。

(2)失误原因: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

(3)造成严重后果: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调整(1)中共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2)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知识点 2 “文化大革命”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开始:1966年夏,“______________”全面发动起来。

3.灾难表现(1)中央文革小组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

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最大的冤案——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

4.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这就是“九一三事件”。

(2)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______________,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5.影响及评价(1)影响:“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评价:“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

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____________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知识点 3 建设成就1.成就2.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1.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原则,从思想上、理论上为□□□□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应是( )A .中共七大B .中共八大C .遵义会议D .开国大典2.某地一大宅院的灰墙上有一副墨字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

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 )A .20世纪50年代末B .20世纪60年代末C .20世纪70年代初D .20世纪70年代末3.口号既是文化现象也是文化符号,用口号来解读历史,别有一番历史的“味道”。

据你推测,右面图片中的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凋敝B .土地革命,国家稳定C .“大跃进”,信心膨胀D.改革开放,国人自信4.某班同学进行一次研讨会,在会场的黑板上写着“疯狂岁月(1966—1976年)”的字样,据此可知,他们正在讨论的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5.下列人物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D.雷锋6.在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分析矛盾——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2)“宪法保障”与这一时期的哪次重要会议有关?此次会议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出现失误”指哪三次重大的失误?(4)谈一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1.这次大会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中共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这次大会”(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B.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D.颁布了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下面的漫画创作于“大跃进”时期,它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梦想”。

这一“梦想”落空的主要原因是( )A.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B.民主法制建设欠缺C.自然环境恶劣 D.缺乏建设经验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

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D.“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4.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 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C.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D.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材料二这次大会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材料三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社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大会”是指哪次大会?这次大会召开的意义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6.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材料二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

……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颁布的宪法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化。

其中,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D.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详解详析【基础知识小练】知识点1 1.主要矛盾工业国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3.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知识点2 2.文化大革命3.刘少奇4.江青反革命集团5.社会主义知识点3 1.大庆油田氢弹2.王进喜焦裕禄【基础达标小练】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1956年4月25日”的信息可知,需要选择的事件应该出现在1956年4月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B 项符合题意,故选B。

2.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多快好省”,再结合“鼓足干劲搞生产”即可知这副对联的书写时间。

3.C 4.C5.C [解析] 焦裕禄是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

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故选C。

6.(1)“一五”计划期间。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956年。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4)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个人崇拜等。

(言之有理即可) 【综合能力提升】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中“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B。

2.A3.D [解析] 依据题干“政治大革命”可知,这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故选D。

4.B5.(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发展工业)。

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2)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3)问题: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举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4)政府制定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

6.(1)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意思相近即可)【学科素养提升】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必然会对中国农业的发展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