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是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共同战略选择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世纪之交,根据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
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贵州全省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方针和部署,按照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贵州省西部大开发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抢抓机遇,团结拼搏,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办成了许多若干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贵州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突出,特色经济体系逐步确立,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口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贵州已经进入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西部大开发的成果正为全省3900多万各族人民所分享,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美好前景正在由蓝图逐渐成为现实。
一、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起点贵州地处中国大西南腹地,是一个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
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省份。
2000年,全省人口3524万,其中农村贫困人口近1000万,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0%以上,全省财政总收入仅151.62亿元。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贵州存在的不足及比较优势都十分突出。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八五”到“九五”期间,贵州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与周边省区相比也不算快。
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水平低。
多元一体格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基于西部大开发背景
84中国军转民多元一体格局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基于西部大开发背景【摘要】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奋斗、美美与共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概括,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在新时代维护这一格局、强化共同体建设的工作纲要与主线。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有着重大影响。
分析这一时期多元一体格局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李凯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1]。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研究好这一民族理论,为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背景分析(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与内涵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一场学术演讲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概念。
他认为,中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同时伴有分裂与消亡,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统一体[2]”。
“多元”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其历史渊源、文化特点、语言文字等等,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
“一体”则是指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彼此交流融合不可分割。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处准则,既要发扬自身的特色,又要相互团结包容,异彩纷呈的各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多元一体”十分精准地概括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关系与整体格局。
西部大开发20年:历史回顾、实施成效与发展对策
西部大开发20年:历史回顾、实施成效与发展对策作者:白永秀何昊来源:《人文杂志》2019年第11期内容提要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活力。
为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基于西部自身发展、西部各个省市发展和东西部地区差距三个视角,对西部大开发20年的实施成效进行回顾总结。
分析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提升明显;东西部地区在人均GDP方面的相对差距有所减小,但其他多项指标的绝对差距仍在不断增大。
对此,通过对外开放、结构调整、城乡发展、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实施成效东西部差距发展对策绝对差距相对差距[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11—0052—11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大局、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战略部署,它将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区域发展领域的伟大创新。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亟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因而西部地区必然成为新时代国内改革发展的重要回旋余地和提升整体发展水平的巨大潜力所在。
同时,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也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活力。
因此,“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批示。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应“制定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的指导意见”。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这些足见中国政府对西部发展的重视,但实际上,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多年,其核心使命始终没有改变,即不断促进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两个大局
两个大局所谓"两个大局",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东南沿海地区城市鸟瞰图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在1988年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沿海地区要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是邓小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生动体现。
"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成功实内地-沿海工业带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于指导我国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进行了全面继承、具体实践和重大创新与发展。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新一届党中央全面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将同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和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一起,成为我们党全面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
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
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毛概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毛概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论述题1、论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
1、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四,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联系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谈谈你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认识与理解。
2、答:“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主要内涵: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状态。
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
3、试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断。
这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与西部大开发
第 2卷 第 2 8 期
V L2 No 2 o 8
西南师范太学学报( ^文社会科学版)
J u a o o twe t J n o ma iest Hu n  ̄ i n o il ce csE i o ) o r l f u h s C  ̄ aN r l v r i n S Un y( tm ie a dS c i e dt n ts aS n i
收稿 日期 :0 1 9 3 20 一O —0
作者简介 : 清(93 )男 , 杨顺 16 - , 侗族 , 贵州锦屏人 . 州 民族学院社科部 I0 贵l 昌 教授, 主要从事政治与民族理论研 究
38
维普资讯
也为后来党和国 要 是以 钢产量作为 赶超的 指标, 认为只 9 年钢产量达 展和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条件; 要16 9 到2 0 万吨, 们就超过英国了。因而各地不管有无资 家实施西 0 5 我 部大 开发战略 提供了经验。 源条件 . 都掀起了以 大炼钢铁” 为特征的工业热潮。这种 总之, 新中国成立后的 3 年问, 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
包头钢 铁基 宁夏青 地、 铜峡 水电 新疆石油劫 站、 探和内蒙古 探 索和思考西部 开发 建设的 总体布局和 基本设想。 大兴安岭林区 开发等。当时西部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北地 “ 二五” 计划和三年调整时期, 是西部开发建设相对较 区, 西南地区仅有 儿个重点建设项 目l。在此过程中. 快的时 _ j 国 期。 国家对西 部地区 的部署是积极开展西南、 西北 家在充分发挥东北、 上海、 天津等老工业基地作用的同时, 以钢铁 、 有色金属及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开发建设. 继续开
业一片空白和交通闫塞的状况。 j
我国 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后, 共八大及时作出把 中 近 代以 由 来, 于帝国主 义的 侵略和封建 主义的压迫, 中 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尤 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以毛 其是分布在中国 西部地区 的许多少数民 他们中 族, 的大 泽东为 多 核心的 第一代中 央领导集体, 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 数直到 解放 前还 停滞在前资本主义的 各种社会发展阶段, 建设道 路的 过程中, 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一系列重大关 96 毛泽东发表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建 其农 业生产 异常 落后, 现代工 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状态。为 系问题的要求。]5 年, 尽快改 变这 种贫穷落后的面貌, 必须实现国 家社会主义 工 设大局的 论十 《 大关系》 文, 一 精辟地论述了 中央和地方、 沿
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政治意义
旨就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裕, 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是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 而我国地域广阔, 人口众多, 生产力不发达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同时在 "&$ 万 平方公里的广阔大地上实现共同富裕, 必然有的先富, 有的后富。 邓小平 “ 两个大局 ” 的思想 正是面对现实做出的重大举措, 其目的是使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 为后富的地区和后富的人起到示范的作用, 并帮助、 带动落后地区和后富的人共同富裕。 长 期以来, 由于自然、 历史和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我国西部地区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不 少地方的群众, 特别是农牧民还比较贫困。 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 为了解决贫困地 区的生活问题, 我国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打扶贫攻坚战, 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在短短的 二十年时间里, 解决了两亿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然而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只能是缓 解群众一时的生活困难, 不可能使他们真正摆脱落后。 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 貌, 必须改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支持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开发 资源, 发展商品生产, 改善生产条件, 增强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能力。 这才是摆脱贫困的根 本出路。 西部大开发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只有通过西部大开发, 才能从总体上和根本上使 广大西部地区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境况, 走向共同富裕, 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充 分地发挥。 三、 西部大开发可以促进全国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 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发展、 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助于良好政治局面的形成。 西部大开发作 为推动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可以促进全国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 首先, 全国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西部良好政治局面的形成。 西部地区 自治区、 直辖市, 面积 ’(’ 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 , 人口 %) #’ 包括 !$ 个省、 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 %%* 。 如果在这么大的一片土地上没有良好的政治局面, 就不能说我国 已经形成了生动、 活泼的政治局面。 同时, 也 % 亿多的人口聚居区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辐射到全国各地, 影响全国良好局面的形成、 发展和巩固。 只有西部的 广大地区拥有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才能确保进一步推动全国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的巩固和 发展。 这是个局部和整体互动的关系, 我们要在互动中求得双方的良性循环。 在这个循环体 中, 全国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不可能离开广阔的西部地区良好的政治局面的形 成。 而西部地区良好的政治局面的形成又离不开经济的大发展, 西部大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 的关键, 它对良好政治局面的形成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
毛概复习纲要_含答案(1)
毛概复习提纲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体质(十八大)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的过程答: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等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答: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9.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答: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西部开发要迈开更大的步伐
价值工程0引言“十二五”规划提出,在新的十年里,西部开发要迈开更大的步伐,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开发西部的坚强决心。
祖国西部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和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以陕西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是中华千年文明的发源地,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落后了。
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发展西部经济。
在新的世纪之交,中央又毅然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西部的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党和国家再次吹响了第二个十年西部大开发的号角。
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西部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1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发展西部经济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党和国家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就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和内地建设的关系问题。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就决定把工业建设的重点放在西部。
当时以苏联援助的156个重点项目为主体的694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就有472个项目安排在内地,占到项目总数的68%。
这对于改变西部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我国周边地区出现紧张局势,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党和国家决定在西部地区进行“大三线”建设,建立国家大后方战略基地。
此后从60年代到80年代,历时30年时间,国家先后在西部地区投入2000亿元人民币、几百万人力,建立起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
[1]为后来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又提出“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
并强调,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
[2]1998年,邓小平又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5.11•【字号】•【施行日期】2000.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二000年五月十一日)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库区和整个长江流域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为完成江泽民总书记交办的四件大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完成中央赋予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历史使命,实现巴渝大地山川秀美,现就加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如下决定: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工程库区,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完成江泽民总书记交办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
近10年来,特别是近3年启动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来,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但是,由于历史、人口、资源、发展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生态环境仍很脆弱,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大,自然灾害频繁,人地矛盾突出,环境质量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迫。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坚定信心,严格要求,密切协作,持续奋斗,举全市之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攻坚战。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3 梯 度推进战略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 了地 区 经济增长 的 不平衡 。 革开放 以 改 来. 国家在 中琵部地区投 人大量 资金 . 集 中开发西部 , 重点发展能 源 、 原材料工业 , 以髁 证全国特别 是沿海地区加工 工业迅 速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使得广 大中西部产 _
所有制结构来看 , 西部地区尚未发挥非国 有经 济的作用 , 东部 的非国有经济工业产 值 占其 总产值 的 7 % 以上 . 0 而西 部地区 则还 是国有经济 占据主导地位 要改 变这
所 谓“ 跳跃 式” 战略是指落 后或欠 发 达 地区为 快速缩 小其与 发达地 区之间 差 距, 直接引进 、 疆收和应 用发达 地区先进 的技术和人刁 , ’高起点发展本区经济的一 种战略模式。 这种模式是我 国在西部大开
区只有 59% 。 5
示, 每千人 中文盲 、 半文 盲数 西部省份最
高, 以致于西 部地区长 期陷于一种封闭状
态, 难以集聚科研 机构和科技 人才 , 难以 改变传统的生 产方式 . 进而形成一种贫困
的恶性 循环 。 在这 种 一穷 二 白” 的状况 下, 采用常规的发展模式不能达到预 期的
维普资讯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口 丽 萍一胡抚 生
可能 采取 渐进的发展模式 。 西部地区产业 结构单一 , 术含量 不高 , 技 光靠从东部转
、
梯度推进战 略的局 限性
方面心有余而力/足 。 、 尽管中央政府通过 财政 补助等多种途 径对落后地区特 别是 少数 民族地区杠 贫田地区给予了 鞍大的
论是指推行东部地区优先发展 . 待东部发
展到一 定阶段 , 有了 余力后 , 再逐步将 资
支持 , 只是解了燃 眉之 急 , 但 并未 从根本
西部计划推文
西部计划推文2003年第一次从四川省广元市区前往支教地青川县三锅中学,刘传忠坐了8个小时的车,“蜀道难”在这位河北小伙儿的心中有了具体的模样。
他未曾细想,因为选择了当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自己的青春融入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项惊天动地的伟业”——西部大开发之中。
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
专家评价,自那以后,中国的西部地区进入了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社会进步最显著、人民生活改善最快速的发展期。
开发西部正当其时在中国的历史上,广袤的西部一直是中国发展振兴的梦想之地。
1937年,历史学家钱穆游历西部时感叹“在同一国家之内,却存在有两个绝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太过悬殊,这真是一大问题”。
他后来说,“在这里,我们一定可以得到新刺激,一定可以产生新力量,并使国内各方面发展平衡”。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西部的发展十分关注。
早在1952年拟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针对朝鲜战争尚未结束、沿海地区安全尚无可靠保障的情况,中共中央在“一五”计划布局中对西部倾注了较大的比重。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明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提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这是毫无疑义的”。
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于西部开发和建设进行系统思考的肇始。
1988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
他同时强调,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说,理解西部大开发,需要从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论出发。
20世纪80年代,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较慢。
诸多文献资料显示,中央领导同志担心“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会继续扩大”。
在中国的地理和行政版图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包括四川、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等12个省份,土地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总人口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
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兼论“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分化, 终达到共同 最 富裕。
一
以 江泽民为 核心的 第三代领导集 体坚持社会主义本质 论, 把实现 各民 族共同富 裕作为奋斗目 标。 为解决民族地 代 领导 集体提出了 各民 各地区 族、 要 平衡发展洪 同富
关 键词 :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战略; 演进; 西部大开发
中图分类号:I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27( 0)? 0 - FZ. 8 A 1 0 ̄72 20- 4 0 0 -6 0 , 3 4 , 0 中国是 一个拥有5 个民 6 族的发展中大国, 其中5 个 裕” 5 的思想。早 在社会主义改造初期, 中央统 战部根据 少数民 族主 要聚 居在西部。 的西部地区涵 广袤 盖了 所有的 ] 2 9 年全国 族政策大检查的情况就指出: 华A民共 5 民 在中 民族自 治区, 6 同l 个国家 接壤, 漫长的 有着 陆地边境线, 和国 立, 各民 且 成 国内 族获得解放, 族压追根本消除之后, 民 有3 多 0 个少数民族 跨境而 战略 居, 地位十分重要, 由于历 党和国 家有关民族工 作的任务就是“ 祖国的统一和各 巩固 史原因, 土面积约5 占国 6 西部民族地区与只占国土面 民 的 族的团 结洪 同建 设伟大 祖国的 大家庭; 统一的 在 祖国大 积不到 1 2 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巨 大的差 家庭内, 各民 保障 族在一切 权利方 面的 平等, 实现民族区 域 距。 我党自 执政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如既往地坚持 自 在祖国的共同事业的发展中, 治; 与祖国的建设密切结合 马克思主 义的民 族平等理论, 把消除历 史上遗留 下来的民 起来, 发展各民 逐步 族的政治、 文化, 历史上遗留 经济、 消灭 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 荣富裕作为奋斗目 下来的 各民 族问事实上不平等, 使落后的民 族得以 跻身于 标, 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对民族地区 经济的 发展提出了各有 先进民旗的行列, 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lS。 P l) 特色的战略思想。 以 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把握历史、 立足
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会议指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繁荣、发展、稳定,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党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支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优化区域布局,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广西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一)
广西事业单位考试申论议论文写作专题(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题(一)给定材料1.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李应明2009年6月25日透露,2010年1月份将迎来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国家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以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国务院新闻办25日举行发布会,介绍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的有关情况。
《发展规划》提出,将把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李应明表示,西部地区地域非常广阔,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
在西部大开发之初,我国提出“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在68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规划了一些重点发展地区,这些重点地区就成为“西部开发战略高地”。
目前,包括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李应明介绍说,目前西部三个重点经济区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规划国务院已经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规划国务院刚刚批准同意,已经由国家发改委印发;成渝经济区的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1999年6月份,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0年1月份,中央下发文件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近十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基础设施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了更有力保护,老百姓也得到了更多实惠。
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7月11日在京发布了《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
蓝皮书显示,近十年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高于全国水平。
蓝皮书介绍,从1999年-2008年,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生态建设与自然环境恢复态势良好,人民生活由温饱向总体小康迈进的步伐加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取得了新进展。
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实现了大跨越。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赂,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
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任务,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上来,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和巩固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
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政治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可以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
二、西部大开发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它必将有力地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世纪的蓬勃发展,三、西部大开发可以促进全国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巩固和发展经济决定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中国成立半 个世 纪 以来 , 中央三代 领导集 体从 战略高 度 出发 , 分重视 西部 地 区的开 发 与建设 , 十 注重 区域 经 济 的 协调发展 与共 同繁荣 。实施西 部开发 战略 , 实现 全 国各个地 区、 个 民族的共 同 富裕 , 中 国共产 党三 代领 导集 体 的共 各 是 同战略追 求和战略选择 。 中央 第一代 领导集 体 : 实施 平衡工 业布局 战略 , 优先
一
大的社会 主义 祖 国。”_ 建 国初期 , 3 从人 口来讲 , 汉族 占全 国 总人 口的9 %; 土地 面积上讲 , 数民族地 区 占国土 面积的 4 从 少
5 %一 0 具 有十分 明显 的土地 优势与资源优 势。因此 , 0 6 %, 只有 充分发挥少数 民族地区的土地 和资源优势 ,同少 数民族建立
这种历史上形成 的不 合理 的经济 布局也 急需得到改变 。在这 样 的历史 背景下 , 毛泽东 同志高瞻远 瞩地提 出 了平 衡工业 布 局战略 。他在 《 十大关 系 》 论 中指 出 : 新 的工业 大部分应 当 “ 摆在 内地 , 使工 业布局 逐步平衡 , 且利 于备战 , 是毫无 疑 并 这 义的 。 l ”_ 面对 当时工业发 展分布不合理 的局面 , 实现工 业布 局的平衡 , 向共 同富裕 , 走 同时也 考虑 到国际安 全 的需 要 , 在 实际 工作 中 ,党和政 府切 实采 取 了优 先发 展 内地工 业 的策 略 。其 主要办法 是充分 利用和发 展沿海 的工业 老底子 , 以沿 海经济来 反哺 内地 经济 。因此建 国初期 , 中央没有忽 视沿 海 经济 的发展 , 相反 以沿 海经 济的 不断壮 大 为基 础 , 持 内地 扶 经济的快速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一 时期 的工作方 针时 指出 : 在沿 海工业 和内地工业 “ 两者 的关 系问题 上 , 我们没 有
和睦共处 的友好 关系 ,才能发挥各 民族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
的积极性 , 最终达到各 民族的共 同繁荣 。 从 15 年开始的 “ 93 一五”计划 , 中央采取 了平 衡生产力布 局、 加强 内地建设 的区域发展政策 , 把基本建设重 点放在西部 地区 。 主要进行 了以苏联援建的 16 5 项重点工程 和国 内自行设 计的6 4 ( 9 个 投资在 10 万元 限额以上 ) 目建设 。通过 “ 00 项 一 五 ” 建设 ,为进 一步开发 西部创造 了有力 的基础设施 条件 。 “ 二五”期间 中央强 调兼顾 内地工业 与沿 海工业 的同步发 展 然而 ,9 8 1 5 年开始 的 “ 大跃进 ” 动打乱 了原定 计划。各地区 运
重工业 和轻 工业 , 大约有 7 %集 中在 沿海 , 0 只有 3 %在 内地 。 0
不管有无 资源条件 , 掀起 了以 “ 民办钢铁 ”为特征的工业热 全
潮, 大小项 目遍地开 花。在1 6  ̄ 9 5 的三 年国 民经济调整 9 3 16 年 时期 ,党 中央又对大部 分 布局不 当的地方 中小企业 实行 关 、 停、 、 。 并 转 鉴 于2 世 纪6 O 0年代 中期 国际环境 的变化 和对 战争爆 发 的可 能性 、 紧迫性 的估计 , 国家采取 了两项重 大的区域发展 战 略决策 , 即集 中力量 突击进行 “ 三线 ” 建设 , 实施 “ 战略转移 ”
犯 大 的立 的工业 体系。 其标 志是 16 年8 中央 94 月 书记处会议 , 会议 的主题是讨论 内地 建设问题 。 毛泽东在这次 会议上指 出 : 要准备 帝国主义可能发 动侵 略战争 , 新建的项 目
个 大局”战略和 西部 大开发 战略。上述战略尽 管侧 重点有 所不同 , 但其 中心思想是 完全 一致的 , 都是为 了实现全
国各个地 区、 各个 民族 的共 同富裕 , 最终 实现 中国的现代化。 关键词 : 西部开发 ; 三代 领导集体 ; 战略 选择 ; 同富裕 共 中图分类号 :10 F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o 4 - 54( 0 2) 8 02 — 2 10 _ 0 4 2 0 0 — 16 0 东 同志非常重视这一 问题 。 他强调指 出 : 我们必须搞 好汉族 “ 和少数 民族 的关 系 , 固各 民族的团结 , 巩 来共同努 力于建设伟
方 的反动 力量特别 是少数 民族 的叛 乱分子 发动各 种叛乱 , 妄 图推翻成立 不久 的新 中国。从 国际来看 , 以美 国为 首的西 方 反华势 力 , 军事 、 济 、 从 经 政治 等各 个方 面对 中国进 行封锁 、 遏制和打击 , 以实现其 以压 促变的 目的 。另外 , 旧中国全 部的
维普资讯
西部开发是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共同战略选择
李 建 浩
( 廊坊陆军导弹学院 , 河北 廊坊 0 5 0 ) 6 00
摘 要 : 中国成 立以来 , 新 中央三代 领导 集体倾心 关注西部 的发 展 , 分别提 出了实施 平衡 工业布局 战略 、 两 “
、
发展 内地 , 实现 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 2 世纪5 年代 中期 , O O 以毛泽 东 同志 为核心 的第一 代 中央 领导集 体 , 积极 探索建设 适合 中 国国情 的社会 主义 道路 的 在 过程 中 , 高屋建瓴 地提 出了事关 社会 主义建设 大局 的十大关 系 , 中就 包括 沿海 工业 和 内地 工业 生 产力 布局 、 族和少 其 汉 数 民族关 系等事关东 西部发展的重大 问题 。 新 中国成立初 期 ,我 国面临着 险恶 的 国内和 国际环 境 。 从 国内来看 , 民党的残 余势 力伺 机东 山再 起 , 们勾 结地 国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