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分类(二)

合集下载

1-2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1-2感觉与知觉的分类
01
目录 02
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感觉和知觉的分类
03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01
感觉的种类
心理学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把感 觉 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01
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
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02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
的、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1. 外部感觉


视觉觉

味觉觉
听 听觉觉
嗅觉觉
肤 觉
视觉是人类获得信息的最主要的通道,人 类 80% 到 90% 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同 时,视觉在参与知觉物体的大小、方位、形 状和距离等过程中都起着巨大的作用。视觉 是可见光波刺激分析器而产生的。
听觉是由振动频率在 16~20000 赫兹 的声波作用于内耳的柯蒂氏器官的毛细胞 产生的。
等。错觉产 生原因有周围抑制论、恒常性、误用论 等。
众志成城
全民抗疫
时间 知觉
人除了在一定空间 中活动以外,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 中活动。
运动 知觉
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移问题,是人 对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人要想产生运动知觉,首先要确定 参照系。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例 如,鸟在飞,鱼在游,火车在动,河水在流 动等。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 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知觉进⾏不同的分类。根据知觉是更正确,可将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就是对物的知觉,对⾃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物种种现象的知觉。任何事物都具有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特性,因⽽物体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距离、形状和⽅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是⼀种较复杂的知觉,需要⼈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在我们的⽣活、学习中,空间知觉具有重要的作⽤。例如,学习汉语拼⾳、汉字时,需要正确辨别上下、左右,否则难以顺利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和识别汉语拼⾳;下楼梯时,如果我们不知道有⼏个台阶、每个台阶有多⾼,就容易摔倒。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位知觉等。

形状知觉指对物体的轮廓和边界的整体知觉。形状知觉是⼈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知觉能⼒,但⼈类的形状知觉能⼒⽐动物的更⾼级,因为⼈类能识别⽂字。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运动觉来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物体在视膜上的投影、视线沿物体轮廓移动时的眼球运动、⼿指触摸物体边沿等,产⽣形状知觉。

⼤⼩知觉指对物体长短、⾯积和体积⼤⼩的知觉。依靠视觉获得的⼤⼩知觉,决定于物体在视膜上投影的⼤⼩和观察者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在距离相等的条件下,投影越⼤,则物体越⼤;投影越⼩,则物体越⼩。在投影不变的情况下,距离越远,则物体越⼤;距离越近,则物体越⼩。⼤⼩知觉还受个体对物体的熟悉程度、周围物体的参照的影响。对熟悉物体的⼤⼩知觉不随观察距离、视膜投影的改变⽽改变。对某个物体的⼤⼩知觉也会因该周围参照物的不同⽽改变。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按照感受器的不同,可以把感觉分成八种。见下表。

人的八种感觉

(二)知觉的种类

按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等。

按知觉的对象为分类标准,可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2004-01-15 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心理学教程》王振宇主编

知觉的分类(二)

知觉的分类(二)

(2)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对物体距离远近的知觉。 幼儿对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地可以区分出 远近。对于比较遥远的空间距离则不能正 确认识。 为了促进幼儿距离知觉的发展,教师应该 教他们一些判断远近的线索。
(3)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幼儿的形状知觉逐年发展着。一般地说, 小班幼儿已能正确地辨别圆形、三角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班和大班幼儿除以上 四种图形外,可以进一步掌握梯形、半圆 形、菱形、椭圆形等其他平面图形和球体、 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二、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幼儿活动范 围逐渐扩大,和周围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 进入幼儿园后参加集体活动,受到集体教 育,这些都促进幼儿社会知觉的发展。 总的来说,幼儿不论对他人的知觉或 对自己的知觉都明显发展着。
幼儿对他人的知觉,首先表现在对集体的知觉。 初入幼儿园的儿童,还没有明显的集体意识, 有些幼儿虽曾在托儿所和其他儿童共同生活过, 也还不懂得自己和集体的关系;不懂得自己是班 集体的一员;不理解自己对集体的作用。 入园之后,在有组织的游戏和学习等集体活动 中,在教育影响下,逐渐理解自己和班集体的关 系,因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且努力为小组和 全班争取荣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 (1)方位知觉 (2)距离知觉 (3)形状知觉 在幼儿期,各种空间知觉明显发展着。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即对自身或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 例如对上、下、左、右、前、后、东、西、 南、北的辨别。 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 后、左、右。而左右方位的辨别是从以自 身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

知觉的类型

知觉的类型

3

知觉的类型

1

Organ characteristics

器官特性知觉 根据感觉器官的特性,可以将知觉划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基于心理学视角,知觉可以分为“器官特性知觉”和“主观特性知觉”两大类。

1.心理学视角的知觉

Su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主观特性类

空间知觉•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

离等信息

时间知觉•感知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信

运动知觉•感知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信息

社会知觉•感知行为主体的目的、态度、价

值观和经验等

2.管理学视角的知觉

基于管理学视角,知觉可以分为:社会知觉、质量知觉和风险知觉。

Soci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

对他人、群体、社会现象的直观判断和反映,其核心是对人

的知觉,也即通过人的外部行为感知其内心世界。

营销启示 可以利用消费者的社会知觉

强化对个体消费行为特点的认识。

星巴克咖啡店所营造的人与

人之间轻松交流、学习的氛围使

消费者产生与其定位所期望的社

会知觉,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社会知觉

2.管理学视角的知觉

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及其他功能特性是否适合使用的主观理解。 质量知觉具有主观性。同一个人对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感知;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产品也具有不同的感知。

影响质量知觉的因素有:产品自身因素、消费者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Quality perception

质量知觉 质量知觉 2.管理学视角的知觉

营销启示

通过宣传产品的性能、生产技术等属性,可以强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整体感知。

星巴克通过宣传其采用产自于危地马拉的咖啡豆和美式烘焙技术,引导消费者产生正宗、高档的质量知觉。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知觉种类的题目几乎是逢考必出,很多考生在拿到题目之后总会感觉无从下手。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又快又准的去攻破各种题型,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讲师对此知识点进行梳理,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考情介绍

知觉的种类应以多种题型来进行备考,如单选、多选、判断等,总的来说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所以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重点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首先要把握每种知觉的定义,定义要把握关键词,曾经有地区考过时间知觉的定义;其次大多数情况以例子型单选题的形式进行反选,最后直接考多选,比如空间知觉包括哪些,似动知觉有哪些形式等。

二、知识点梳理

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有两种:一种知觉是:现在是什么季节、几号、几点。二是知觉现在时刻与过去某一时刻的长短。

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运动知觉就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指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即物体在按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位移时,人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2)似动知觉:是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就会感觉到一个刺激物在向另一个刺激物做连续运动。如电影、霓虹灯。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1.2 时间知觉
(一)时间知觉的依据
1.自然界的周期现象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和其他客观自然现象及计时工具是时间知觉的外在标 尺。例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月亮的圆缺等周期出 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1.2 时间知觉
2.生理节律
人体本身有许多生理活动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例如,人在正常情况下的 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7次;心跳和脉搏每分钟60~70次;女性月经周期约为 28天;进食到饥饿之间的时间为4~6小时;睡眠到清醒的周期是24小时。 人的消化与排泄、血压与血糖等都是周期性的、有节律的生理活动,人们 就依据它们来估计时间的长短。人体内部的生物节律性活动或生理过程形 成了“生物钟”,它能够时刻给人提供时间信息。
1.1 空间知觉
⑥ 空气透视。空气透视是指远处物体在细节、 形状和颜色上的衰变现象。由于空气层的蓝 灰色彩的影响,观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离我 们越远,能看到的细节越少,物体的边缘越 来越模糊,且颜色越来越淡。不过,空气透 视与天气的好坏有很大关系。天高气爽,空 气透明度大,看到的物体就觉得近些;阴雾 沉沉或风沙弥漫,空气透明度小,看到的物 体就觉得远些。
人主动进行的节律性运动,或者有意计算某种活动过程,也能够用来估计 时间,并由此促进大脑皮层对时间信息的分析和综合,从而提高个体的时 间知觉能力。
1.2 时间知觉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

判断远近距离靠的是距离知觉,这种知觉又叫深度知觉。对距离的判断可以根据对象的重叠(被挡的物体离我们远),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近的物体大且清晰,远的物体小且模糊),明暗、阴影(根据阳光的照射判断方向),以及运动时形成的视差(在做相对运动的时候,离我们近的物体看起来移动得快,远的物体则移动得慢)来进行。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供我们利用的话,我们是怎么判断远近的呢?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我们判断远近主要靠的是双眼视差。

所谓双眼视差,是说我们的两只眼睛相距大约70毫米的距离,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同时看一个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在两个视网膜上的呈像是有差别的,即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做双眼视差。双眼视差是我们判断远近的主要依据。立体摄影、立体电影都是应用双眼视差的原理制作出来的,它们都能让人获得鲜明的立体知觉感。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也可以根据自然界昼夜、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外部行为节律性的变化。消化系统的周期变化调节着人的进食行为;体力和精力的充沛与疲乏调节着人的起居。机体生理活动节律性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着人的活动,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

(三)运动知觉

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物体位移的速度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到运动。但是,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景现象、中现象。电影就是依据似动现象的原理制作出来的,霓虹灯给人造成的动感,路牌广告制作中画面的变化也都是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普通心理学 第4-6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三)恒定刺激法 又称固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不仅可 用于测定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还可以用于 确定其他心理量。 操作方法:通过预实验,先选定若干个刺 激,,其中最大刺激强度为几乎95%的次数都 能被感觉到,最小刺激为几乎5%的次数能被感 觉到。此范围内选择5~7个强度等距的刺激。每 个刺激随机呈现多次(50~200次)。根据被试 报告次数的整体分布来测定感觉阈限。
(三)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形象记忆、情 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 2.情景记忆: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地点的事 情或情景为内容 3.语义记忆: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 4.情绪记忆: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 5.运动记忆: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或动作形象为内 容
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 1.反映的对象相同——都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 2.依赖的物质基础相同——都是人脑的活动。 (二)感觉和知觉的差异 1. 产生的来源不同 感觉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及其客观刺激的物理特征。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 理活动过程。 2.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 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3.生理机制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知觉的种类的练习题

知觉的种类的练习题

知觉的种类的练习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感官与外界互动,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个过程被称为知觉。然而,你是否曾经思考过知觉的种类?让我们用一些练习题来探索并加深对知觉的了解吧!

1. 视觉知觉

a) 闭上眼睛,试着回忆你最喜欢的食物的外观。你能够想象出那个食物的颜色、形状和纹理吗?这就是你的视觉知觉在起作用!

b) 看着你周围的环境,专注于观察你的所见。你能够辨别出不同的颜色、物体和运动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视觉知觉。

2. 听觉知觉

a) 关闭你的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你能够辨认出不同的声音源吗?这是你的听觉知觉在起作用。

b) 去一个安静的房间,闭上眼睛,让别人从你后面轻轻开关门。你能够听到门的声音来判断门是被完全关闭了还是只是被轻轻推到了一半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听觉知觉在发挥作用。

3. 味觉知觉

a) 请闭上眼睛,让某人给你尝一种食物。你能够通过味道辨别出食物的种类和味道吗?这是你的味觉知觉在起作用。

b) 给你喜欢吃的水果各尝一小块,区分它们的酸甜程度。你能够通过水果的味道判断出来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味觉知觉在发挥作用。

4. 嗅觉知觉

a) 请闭上眼睛,嗅一下不同的香水或香味。你能够辨别出不同的气味吗?这是你的嗅觉知觉在起作用。

b) 当你打开冰箱时,你能够通过气味来判断里面的食物是否变质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嗅觉知觉在发挥作用。

5. 触觉知觉

a) 闭上眼睛,让某人用冰块轻轻触碰你的手臂。你能够感受到冰凉的触感吗?这是你的触觉知觉在起作用。

b) 把手放在温暖的水中,然后移动到冷水中。你能够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吗?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触觉知觉在发挥作用。

《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种类

《普通心理学》: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知觉是更正确,可将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一、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就是对物的知觉,对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种种现象的知觉。任何事物都具有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特性,因而物体知觉又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知觉,需要人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空间知觉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汉语拼音、汉字时,需要正确辨别上下、左右,否则难以顺利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和识别汉语拼音;下楼梯时,如果我们不知道有几个台阶、每个台阶有

多高,就容易摔倒。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等。

形状知觉指对物体的轮廓和边界的整体知觉。形状知觉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知觉能力,但人类的形状知觉能力比动物的更高级,因为人类能识别文字。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运动觉来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视线沿物体轮廓移动时的眼球运动、手指触摸物体边沿等,产生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指对物体长短、面积和体积大小的知觉。依靠视觉获得的大小知觉,决定于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和观察者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在距离相等的条件下,投影越大,则物体越大;投影越小,则物体越小。在投影不变的情况下,距离越远,则物体越大;距离越近,则物体越小。大小知觉还受个体对物体的熟悉程度、周围物体的参照的影响。对熟悉物体的大小知觉不随观察距离、视网膜投影的改变而改变。对某个物体的大小知觉也会因该周围参照物的不同而改变。

知觉的分类

知觉的分类

知觉的分类

1.根据所反映事物的特性不同分类

根据所反映事物的特性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

(1)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获得的知觉,即空间知觉。对个体生活而言,空间知觉显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因为个体生活在三维空间内,在一切活动中,必须随时随地对远近、高低、方向做适当的判断,否则就难免发生困难甚至遭遇危险。动物的猛虎跳涧、猴子攀登、飞鸟归巢,人的上下台阶、穿越马路、工具操作等,无一不是靠空间知觉的判断。空间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协同活动的产物,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等的活动及相互联系,其中视觉系统起主导作用。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空间知觉是在人的后天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也称时间感(time sense),是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时间知觉的特殊之处是它并非由固定刺激所引起,也没有提供线索的感觉器官。在缺乏计时工具作为参考标准的情况下,获得时间知觉的线索可能来自以下两方面:

①外在线索,如太阳的升落、月亮的圆缺、昼夜的更替、四季的变化等,或生活、工作中的工作程序,都为人们判断时间提供了参数。

②内在线索,如人体自身的呼吸、脉搏、消化以及生物节律等,也可成为判断时间的依据。

时间知觉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发明了许多计时工具和计时方法。某些自然界客观现象也存在时间印记,如树木年轮、动物牙齿、化石等。时间估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儿童年龄越小,对时间估计的准确性越差。另外,职业不同以及不同的情绪状态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在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快;在心情烦闷时,时间过很慢。例如,买好票在影院门口等人10 min,会觉得时间很长;在旅途中看电影2 h,可能觉得时间很短。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

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空间知觉,所以,空间知觉就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

(一)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是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的大小、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的。在形成大小知觉的时候,运动觉和触摸觉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判断物体大小的时候,视像的大小和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是结合起来起作用的。观察者根据经验知道,在距离相同的条件下,视网膜像越大,物体越大,视网膜像越小,物体越小。在视网膜像相等的条件下,物体离观察者越远越大;反之,物体离观察者越近越小。所以,观察者是把视网膜像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结合起来判断物体大小的。人们不见得意识得到这个过程,但人们是这样来判断大小的,这叫大小一距离不变的假设。

(二)形状知觉

视网膜像提供了视觉信息,视线沿物体边界的扫描运动提供了动觉信息,手的触摸提供了触觉信息,这些信息的结合形成了形状知觉。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信息结合得非常牢固了,只要其中一个信息起作用,就可引起对物体形状的反映。例如,

看到茶杯,尽管视觉提供的可能是一个椭圆形的茶杯口的视网膜像,人们也并没有去摸茶杯,但是人们也知道茶杯是圆的而不是椭圆的。

(三)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可以以自身作为参照,头顶为上,脚底为下;脸对着的方向为前,背对着的方向为后;左右也可以以身体作为参照。

方位知觉也可以以双耳听觉提供的信息为参照,因为从不同方位来的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和强度都会有差异。从左边来的声音先到达左耳,后到达右耳,当声音从左到右绕过头部的时候,其强度也减弱了。双耳听觉的时间差和强度差就给判断声音的方位提供了线索。时间和强度的差别越大,声音方位的知觉越清晰。如果声音来自正前方或正后方,到达双耳的时间和强度相等,那么对声音方位的判断就很难了。

知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和领域
3
1.3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空间位移特性的反映。
(一)真动和真动知觉
真动是指物体以一定速度和轨迹做连 续位移,由此引起的物体运动的知觉称为 真动知觉。运动速度与空间变动所经历的 时间有关。运动知觉也有阈限。刚刚可以 辨认出物体运动的最慢速度称为运动知觉 的下阈;速度大到刚刚辨认不清物体时的 运动速度称为运动知觉的上阈。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和领域
4
1.3 运动知觉
(二)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 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的现象。似动现象形式很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动Leabharlann Baidu象 在暗室里,如果出现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在注视片刻后,就会觉得这个亮点似
体相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4.运动后效 运动后效是指长时间注视一个运动的物体,再看静止的物体,会
感觉到原本静止的物体在向反方向运动。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和领域
6
心理学
乎在其附近来回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自动现象。
2.动景运动 动景运动是指两个刺激物依一定的时空间隔相继作用于视网膜时所知觉到的运动。例
如,看电影、电视时人知觉到的人或物体的运动。
第二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方法和领域

知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知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知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知觉是人类通过感官获得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理解和认知的过程。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基本特征:

1. 感知对象:知觉对象可以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物体、声音、气味等感官刺激,也可以是来自内部的心理过程、情绪等。

2. 感知过程:知觉过程包括感觉、感知和认知三个阶段。感觉是指感官对刺激的直接接收和转换,感知是指对感觉经验的组织和加工,认知是指对感知经验的理解和解释。

3. 感官通道:人类有多个感官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每个感官通道对不同的刺激类型有不同的敏感度和解码方式。

4. 感知特征:知觉特征包括感觉的形状、颜色、大小、位置、运动等方面的特点。这些特征通过不同的感官通道进行感知和辨别。

分类:

1. 外部感知与内部感知:外部感知是指人们对外界客观存在的物体、事件等的感知,如看到一辆汽车或听到一首歌。内部感知是指人们对自身内部心理过程、感受等的感知,如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或者感知到自己的呼吸。

2. 感知的对象分类:感知的对象可以分为客观对象和主观对象。客观对象是指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事件,主观对象是指个体对客观对象的主观经验和感受。

3. 感知的层次分类:感知可以分为底层感知和高层感知。底层感知指的是感知过程中对感觉刺激的直接感知和加工,如感觉

到物体的形状和颜色。高层感知是指对感觉刺激进一步加工、分析、整合和解释,如认知对象的身份和功能。

总之,知觉的基本特征涉及感知对象、感知过程、感官通道和感知特征等方面,而其分类包括外部感知与内部感知、感知的对象分类和感知的层次分类。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的感知、认知和理解过程。社会知觉的分类主要包括人物知觉、事件知觉和物品知觉。

一、人物知觉

人物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过程。人物知觉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 外貌知觉:个体对他人的外貌特征进行感知和认知,如身高、体型、面容、发型、穿着等。

2. 语言知觉:个体对他人的语言进行感知和认知,如语速、语调、语

言表达能力等。

3. 行为知觉:个体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感知和认知,如姿态、动作、表情、行为举止等。

4. 个性知觉:个体对他人的个性特征进行感知和认知,如性格、情绪、态度、价值观等。

二、事件知觉

事件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

事件知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事件的性质:个体对事件的性质进行感知和认知,如事件的重要性、紧急性、危险性等。

2. 事件的原因:个体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感知和认知,如事件的起因、

背景、动机等。

3. 事件的后果:个体对事件的后果进行感知和认知,如事件的影响、

结果、后果等。

4. 事件的解决:个体对事件的解决进行感知和认知,如解决方案、方法、效果等。

三、物品知觉

物品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物品进行感知和认知的过程。物品

知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物品的形状:个体对物品的形状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大小、

形状、颜色等。

2. 物品的功能:个体对物品的功能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用途、作用、效果等。

3. 物品的价值:个体对物品的价值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价格、品质、品牌等。

4. 物品的特点:个体对物品的特点进行感知和认知,如物品的材质、质地、款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各个时期时间知觉的发展特点: 幼儿初期儿童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 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 幼儿中期儿童可以正确理解“昨天”、“今天”、 “明天”,也能运用“早晨”、“晚上”等词, 但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还不 能了解。 幼儿晚期儿童可以辨别“昨天”、“今天”、 “明天”等一些时间观念。也开始能辨别“大前 天”、“前天”、“后天”、“大后天”,分清 上午、下午,知道今天是星期几,知道春、夏、 秋、冬。但对更短的或更远的时间观念就难以分 清。
二、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幼儿活动范 围逐渐扩大,和周围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 进入幼儿园后参加集体活动,受到集体教 育,这些都促进幼儿社会知觉的发展。 总的来说,幼儿不论对他人的知觉或 对自己的知觉都明显发展着。
幼儿对他人的知觉,首先表现在对集体 集体的知觉。 集体 初入幼儿园的儿童,还没有明显的集体意识, 有些幼儿虽曾在托儿所和其他儿童共同生活过, 也还不懂得自己和集体的关系;不懂得自己是班 集体的一员;不理解自己对集体的作用。 入园之后,在有组织的游戏和学习等集体活动 中,在教育影响下,逐渐理解自己和班集体的关 系,因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且努力为小组和 全班争取荣誉。
2、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 性和速度的反映。实际上人们是通过某种 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
幼儿进入幼儿园这一活动本身,能促进 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 但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比较低,原 因是时间知觉没有直观的物体供分析器去 直接感知,不像空间知觉那样,有具体的 依据。另外表示时间的词又往往具有相对 性,这对于思维能力尚未发展完善的幼儿 来说是较难掌握的。
知觉的分类( 知觉的分类(二)
根据知觉的对象性质,知觉又分为: 物体知觉 社会知觉。
一、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是对事物的知觉。任何事物都 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运动着,都具有空 间特性、时间特性及其运动变化。我们对 各种事物可以从它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 和运动特性去感知,因此,可以把物体知 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包括: (1)方位知觉 (2)距离知觉 (3)形状知觉 在幼儿期,各种空间知觉明显发展着。
(1)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即对自身或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 例如对上、下、左、右、前、后、东、西、 南、北的辨别。 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前、 后、左、右。而左右方位的辨别是从以自 身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其他客体为中心。
总的来说,幼儿的空间知觉有明显发展, 但还不精确。他们只能区辨客体空间特性 方面比较明显的特性,还不能分清一些细 微的差异。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是在实践 活动及教育影响下实现的。教师要通过计 算、绘画、泥工等教学活动以及拼板等玩 具,并利用散步机会为幼儿提供认识空间 特性的机会,教会幼儿关于空间特性的词 语,使幼儿的空间知觉不断发展。
幼儿形状辨别能力的实验表明: (1)幼儿辨认物体平面形状的能力,在学前教育影响下随 年龄班而增高。认识形状的种数逐渐增多,正确辨认的百 分率逐年提高。 (2)幼儿辨认形状时,“配对”(即对各种形状作直觉的 具体的辨认)最容易,“指认”(即依照形状名称找出该 形状)次之,“命名”(说出各种形状的名称)最难。辨 认形状的关键在于掌握形状名称。 (3)在本实验中,幼儿掌握八种形状的难易顺序依次为: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和 平行四边形。圆形最易被幼儿掌握。 (4)根据实验结果,建议对幼儿的形状教学注意以下各方 面: 小班应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 中班应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 圆形、梯形; 大班应能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 形、梯形,教师并适当指导幼儿辨认菱形、平行四边形和 椭圆形。
(2)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对物体距离远近的知觉。 幼儿对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地可以区分出 远近。对于比较遥远的空间距离则不能正 确认识。 为了促进幼儿距离知觉的发展,教师应该 教他们一些判断远近的线索。
(3)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几何形体的辨别。 幼儿的形状知觉逐年发展着。一般地说, 小班幼儿已能正确地辨别圆形、三角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中班和大班幼儿除以上 四种图形外,可以进一步掌握梯形、半圆 形、菱形、椭圆形等其他平面图形和球体、 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儿童自我意识(自我知觉)的发展: 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幼儿前期就已经开始 发展,进入幼儿期后继续发展。幼儿喜欢 得到成人的赞扬、尊重,不喜欢受批评。 幼儿早期儿童也还不会评价自己,完全 听信成人的评价 。 到幼儿晚期,逐渐认识自己,逐渐能自 己评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批评,会感到 不满,而且提出异议。 幼儿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也逐渐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幼儿入园前,和别人的接触面比较狭小,入园 后,和别人的交往增加,形成了比较广泛的人际 关系。幼儿和别人交往中关系最密切的是教师, 尤其和班上的教师特别亲近。他们最听教师的话, 教师的话有绝对权威,往往胜过父母的话。 幼儿入园后,逐渐和同班的小朋友交往,建立 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但最初的友谊并不深刻, 也不持久。 幼儿中晚期的儿童逐渐和兴趣爱好相同的小朋 友建立起比较固定的友谊,常在一起游戏学习。
总之,幼儿的社会知觉,不论对他人 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或对自己的知 觉都有明显发展。但在社会知觉发展总过 程中,幼儿还处在较低水平,必须教育培 养,促使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