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线损分析操作手册
许县供电局各级线损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许县供电局各级线损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内容预览一、线损统计分析是线损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线损统计分析只有正确、及时、科学,才能找到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加以改进,统计不及时,采取降损措拖不到位,就会给局里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局制定线损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二、具体内容与要求1、市场营销部负责局综合线损率报表、高压综合线损率报表、综合电压合格率报表的统计分析及全局线损分析工作,每月5日前将上月有关线损报表上报局有关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电压合格率综合报表及分析报告每月5日前报局有关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
2、生计部负责3 5kV及以上线路线损报表、母线电量不平衡率报表、变电站站用电、变电站电容器可投运率报表、变电站功率因数报表及A类电压合格率的统计上报工作;母线电量不平衡率报表由变电站每月30日8时统计填报,于下月2目前报市场营销部,市场营销部对报表的正确性进行抽查;35kV及以上线路线损报表及分析报告、变电站用电报表、变电站电容器可投运率报表,变电站功率因数报表由生计部每月28日前上报市场营销部。
3、农电服务部负责0.4kV综合线损考核报表统计及分析、10kV公用线路分线线损报表统计及分析、10kV公用线路线损考核报表统计、0.4—1OkV公用线线损考核报表统计、10kV出线功率因数报表统计、供电所自用电报表统计、10KV线路电容器可用率等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于每月2 8日前上报市场营销部,在月底前将电能表实抄率、月末及月末日24时抄见售电量的比重率上报一流办;计量所负责每月一日前将上月电能表周期轮换率(%)、电能表修调前检验率(%)、电能表修调前检验合格率(%)、现场检验率(%)、现场检验合格率(%)、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周期受检率(%)、计量故障差错率(%)等小指标考核报表上报市场营销部;各供电所负责辖区lOkV配电台区总表的抄表工作,每月26日前供电所将低压台区线损报表、供电所线损报表及分析报告上报市场营销部线损专责。
线损管理手册

精彩摘录
在电力行业中,线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联着电力传输的效 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手册》作为一本权威的线损管理指南,为电 力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策略。以下是从这本手册中挑选出 的几个精彩摘录,它们涵盖了线损的基本概念、管理策略以及优化措施。
“线损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从发电到用电的过程中,由于电阻、磁场、介电效 应等因素导致的电能损失。它是衡量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价 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有效的线损管理不仅能够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电力传输效率,还能够降低企 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科学的线损管理,还能够 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线损管理的核心策略包括:一是加强设备维护,确保电力设备处于良好的运 行状态;二是优化电网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线路和变压器损耗;三是提高调度 水平,合理安排电力负荷,减少峰谷差对线损的影响;四是强化数据分析,运 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线损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内容摘要
本书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线损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为 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本书最后展望了线损管理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等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 电力系统的发展,线损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线损管理手册》是一本全面、系统的线损管理书籍,对于电力企业和从业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线损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电力系统的优 化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目录的第四部分还涉及了线损管理的政策和法规。这部分内容对于了解行业标 准和规范、把握政策导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从事电力行业管理和决策 的人员来说,这部分内容不容忽视。
3、线损分析操作手册

采集系统线损分析操作手册1.线损模型维护1.1.台区线损模型维护1.1.1.业务说明根据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维护台区线损模型,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台区线损考核单元模型。
1.1.2.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台区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根据考核单元编号、台区编号、台区状态等查询条件查询台区考核单元信息,双击考核单元信息,展示该考核单元下的公变信息和低压信息;其中公变信息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入计量点,低压信息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出计量点;“增加考核单元”、“修改考核单元”、“删除考核单元”、“线损模型维护”按钮与在运系统业务一致;1.2.}1.3.线路线损模型维护1.3.1.业务说明线路线损模型维护包括“变电站线损模型”、“主变线损模型”、“母线电量平衡线损模型”、“线路线损模型”、“配变线路线损模型”维护,其中“变电站线损模型”对象在运系统“变电站线损模型”,“主变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变压器组线损模型“,”母线电量平衡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的”母线不平衡线损模型“,“线路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高压线路线损模型“,”配变线路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的”配变线路线损模型。
1.3.2.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线路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其中“输入测量点”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入计量点”,“输出测量点”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出计量点”。
1.4.分压线损模型维护1.4.1.业务说明根据电压等级维护考核单元,其中电压等级为10kv及其以上的考核单元其考核对象为线路,其他电压等级考核对象为台区;1.4.2.…1.4.3.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分压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1.5.分区线损模型维护1.5.1.业务说明查询询某区域的相关计量点信息,可以维护进出测点关系,类似于在运系统的综合误差线损模型维护功能;1.5.2.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分区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点击“增加考核单元”新增一个分区考核模型,如下图:点击“修改考核单元”修改分区考核模型,如下图:点击“损耗模型维护”按钮,维护模型对象以及供入供出计量点,如下图:供入计量点为供入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趸售供电关口、地市供电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台区供电考核、线路供电考核、终端考核计量点、指标分析、售电侧结算计量点;供入电厂计量点为供入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发电机组计量点、发电上网关口;供出关口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趸售供电关口、地市供电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台区供电考核、线路供电考核、终端考核计量点、指标分析、售电侧结算计量点;¥供出高压结算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高压结算计量点;供出低压计算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低压结算计量点、居民结算计量点。
线损分解1

网架结构建设总师室、规划
主设备空载能力、接线方式
电网规划低能耗、新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无功补偿
合理的运行方式调度、运行电网经济运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
无功、电压优化运行
配电线路三相平衡运行
变电站计量管理变电站计量装置接线准确运行
电度表周期校表、检验
电度表消缺
关口表抄表准确率
电网结构网架合理、承载能力可靠总师室
有载设备完好运行、工程
母线电压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及调整运行
压变两次压降测量运行
运行、工程
电压曲线温控调度
无功补偿平衡调整
设备报缺、消缺流程控制
用户监视点电压监测仪的运行管理营销、安技
用户变压器分接头及时调整营销
用户无功补偿的平衡营销
电网结构合理、接线方式可靠配电系统无功能力总师室、规划
高可靠、新设备的配置应用总师
设备健康完好率运行
调度优化运行方式调度
开展带电或不停电作业调度、运行
停电作业时间控制施工停电作业时间控制工程部、运行、调度
故障、缺陷停电时间控制工程部、运行、调度
年度、月度计划安排的可行性计经
计划控制及管理措施月度计划的执行能力计经、工程部、运行
计划检修与项目施工的合理协调计经、运行
分解指标的控制有效性计经、安技
统计报表的上报和分析安技。
电网线损分析及解决方法

电网线损分析及解决方法第一篇:电网线损分析及解决方法电网线损分析及解决方法摘要:线损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线损管理的优劣程度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是供电企业经济中一项重要的指标。
要做好线损工作的管理,必须规范管理条例,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完善管理秩序。
如何做到加强线损管理,提高供电公司的效益和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供电企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供电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线损的定义;降损节能;问题;困难;管理措施一、线损的定义及分类供电企业在电能的输送、分配以及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统一称为线损。
线损管理是衡量供电企业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如何做到降低损耗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降损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供电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手段,加强线损管理,同时积极实施降损措施,从而真正的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目前线损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线损波动较大,管理能力不强变电站更换ct、电能表、计量回路异常等原因形成的可追补的损失电量参数没有详细记录下来;关口电量缺少必要的数据而出现估抄现象;售电电量与关口电量未同时抄录;供、售电量实时跟踪能力较差,由于负荷的快速增长,造成了滞留电量的增加。
2、网架基础结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还不高。
变电站10千伏出线建设相对滞后,配网运行不经济;一些高损耗变压器还在运行;部分线路老化严重现象;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配变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一些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发生偏移;配网自动化水平还不高。
3、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由于家用电器增长速度较快,配网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不足,导致了线损率的升高,电压质量也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三、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在负荷功率不变的条件下,电网元件中的负荷损耗部分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减少,提高电网电压,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将相应减小,负载损耗也随之降低。
BM13线损管理(3)[修改版]
![BM13线损管理(3)[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9690b36d51e79b89690226df.png)
第一篇:BM13线损管理(3)山东省电力公司BM13-线损业务手册错误!未指定书签。
线损管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2010年04月第1页BM13-线损业务手册目录1 线损管理 (4)1.1 变电站资料管理 (4)1.1.1 工作流........................................................................................................................................ 4 1.1.2 功能说明.................................................................................................................................... 4 1.1.3 操作说明.................................................................................................................................... 4 1.1.4 页面相关名词解释.................................................................................................................... 7 1.1.5 参考操作说明............................................................................................................................ 7 1.1.6 注意事项.................................................................................................................................... 8 1.1.7 小技巧........................................................................................................................................ 8 1.2 线路资料管理 (8)1.2.1 工作流........................................................................................................................................ 8 1.2.2 功能说明.................................................................................................................................... 8 1.2.3 操作说明.................................................................................................................................... 8 1.2.4 页面相关名词解释.................................................................................................................. 17 1.2.5 参考操作说明.......................................................................................................................... 17 1.2.6 注意事项.................................................................................................................................. 17 1.2.7 小技巧...................................................................................................................................... 18 1.3 台区资料管理. (18)1.3.1 工作流...................................................................................................................................... 18 1.3.2 功能说明.................................................................................................................................. 18 1.3.3 操作说明.................................................................................................................................. 18 1.3.4 页面相关名词解释.................................................................................................................. 26 1.3.5 参考操作说明.......................................................................................................................... 26 1.3.6 注意事项.................................................................................................................................. 26 1.3.7 小技巧...................................................................................................................................... 27 1.4 专变台区资料管理.. (27)1.7.1 工作流 (27)1.7.2 功能说明........................................................................................................................................ 27 1.7.3 操作说明........................................................................................................................................ 27 1.7.4 界面相关名词解释........................................................................................................................ 33 1.7.5 参考操作说明................................................................................................................................ 33 1.7.6注意事项......................................................................................................................................... 33 1.5 考核单元管理. (33)1.5.1 工作流...................................................................................................................................... 33 1.5.2 功能说明.................................................................................................................................. 33 1.5.3 操作说明.................................................................................................................................. 33 1.5.4 页面相关名词解释.................................................................................................................. 43 1.5.5 参考操作说明.......................................................................................................................... 43 1.5.6 注意事项.................................................................................................................................. 43 1.5.7 小技巧.. (44)山东省电力公司第2页BM13-线损业务手册1.6 考核电量管理 (44)1.6.1 工作流...................................................................................................................................... 44 1.6.2 功能说明.................................................................................................................................. 44 1.6.3 操作说明.................................................................................................................................. 44 1.6.4 页面相关名词解释.................................................................................................................. 48 1.6.5 参考操作说明.......................................................................................................................... 48 1.6.6 注意事项.................................................................................................................................. 48 1.6.7 小技巧...................................................................................................................................... 48 1.7 线损统计 (48)1.7.1 台区线损统计.......................................................................................................................... 48 1.7.2 线路线损统计.......................................................................................................................... 50 1.7.3 分压线损统计.......................................................................................................................... 53 1.7.4 供电单位线损统计.................................................................................................................. 55 1.8 线损异常管理 (60)1.8.1 功能说明.................................................................................................................................. 60 1.8.2 统计条件说明.......................................................................................................................... 60 1.8.3 操作说明.................................................................................................................................. 60 1.8.4 查询条件说明.......................................................................................................................... 62 1.8.5 参考操作说明.......................................................................................................................... 62 1.8.6 注意事项.................................................................................................................................. 62 1.8.7 小技巧.. (62)山东省电力公司第3页BM13-线损业务手册1 线损管理1.1 变电站资料管理1.1.1 1.1.2 工作流功能说明根据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变电站(含开关站)的新建、拆除、变更信息,同步更新变电站资料。
3、线损分析操作手册(共5篇)

3、线损分析操作手册(共5篇)第一篇:3、线损分析操作手册采集系统线损分析操作手册1.线损模型维护 1.1.台区线损模型维护 1.1.1.业务说明根据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维护台区线损模型,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台区线损考核单元模型。
1.1.2.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台区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根据考核单元编号、台区编号、台区状态等查询条件查询台区考核单元信息,双击考核单元信息,展示该考核单元下的公变信息和低压信息;其中公变信息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入计量点,低压信息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出计量点;“增加考核单元”、“修改考核单元”、“删除考核单元”、“线损模型维护”按钮与在运系统业务一致;1.2.线路线损模型维护 1.2.1.业务说明线路线损模型维护包括“变电站线损模型”、“主变线损模型”、“母线电量平衡线损模型”、“线路线损模型”、“配变线路线损模型”维护,其中“变电站线损模型”对象在运系统“变电站线损模型”,“主变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变压器组线损模型“,”母线电量平衡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的”母线不平衡线损模型“,“线路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高压线路线损模型“,”配变线路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的”配变线路线损模型。
1.2.2.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线路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其中“输入测量点”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入计量点”,“输出测量点”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出计量点”。
1.3.分压线损模型维护 1.3.1.业务说明根据电压等级维护考核单元,其中电压等级为10kv及其以上的考核单元其考核对象为线路,其他电压等级考核对象为台区;1.3.2.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分压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1.4.分区线损模型维护 1.4.1.业务说明查询询某区域的相关计量点信息,可以维护进出测点关系,类似于在运系统的综合误差线损模型维护功能;1.4.2.操作说明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分区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点击“增加考核单元”新增一个分区考核模型,如下图:点击“修改考核单元”修改分区考核模型,如下图:点击“损耗模型维护”按钮,维护模型对象以及供入供出计量点,如下图:供入计量点为供入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趸售供电关口、地市供电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台区供电考核、线路供电考核、终端考核计量点、指标分析、售电侧结算计量点;供入电厂计量点为供入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发电机组计量点、发电上网关口;供出关口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趸售供电关口、地市供电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台区供电考核、线路供电考核、终端考核计量点、指标分析、售电侧结算计量点;供出高压结算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高压结算计量点;供出低压计算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低压结算计量点、居民结算计量点。
管理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422018.12管理线损异常分析方法■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张翠丽管理线损由营销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管理,开展线损异常线路(台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系统数据,查询线损统计供售电量明细,核清站线变户关系,核实上月转供电或负荷割接情况;分析供售电量组成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电量异常,核查抄见电量、换表电量、退补电量等;检查计量、业扩等业务工单引起的用户基础档案变化或电量变化;开展用电检查、计量装置现场检查等;分析、确认生产技术类原因并报相关部门处理;检查系统原因及其他。
检查抄核收问题检查供电量明细。
核对抄表表码是否正确,如果不是1日零时冻结表码,根据供售电量差异天数估算影响电量。
核查总表上月是否存在换表、新表、追退补电量,如果电量不正确起冲正工单更正。
核对光伏、小水电等地方电厂户结算的线路(台区),需核查反向电量是否未结算。
核对线路是否存在转供电情况,如果存在转供电而未提前组合,需组合分析。
检查售电量明细。
核对抄表完成率,需全部发行后才统计售电量。
核对表码电量正确性,如非1号零时表码,则根据供售电量差异天数估算影响电量。
核对线变与户变正确性,与上月售电量明细比较,对明细中增加或减少的用户进行变户核对,确认此部分用户的实际线变与变户,如站线变户关系对应不正确,应核查近期是否存在负荷割接。
如新增用户未统计或统计不同期,则核查新增用户是否已建档,或已建档案(电源点及计量点的状态、电压等级等)信息是否准确。
检查异常线路、台区下用户追补、换表、窃电等非正常抄表电量统计归属周期是否正确。
检查是否存在现场已装表接电系统未归档造成本月未抄表统计。
查看线损率、供售电量变化趋势。
查询近3个月线损率变化趋势,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计量故障、窃电等嫌疑。
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瞬时数据、表码数据、电量数据”3项检查,结合线损突变的时间节点,核查用户有无计量故障或电量突增突减,锁定疑似用户通知计量或用检专业处理。
检查基础档案问题检查存量档案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集系统线损分析操作手册
1.线损模型维护
1.1.台区线损模型维护
1.1.1.业务说明
根据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维护台区线损模型,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台区线损考核单元模型。
1.1.
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台区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
根据考核单元编号、台区编号、台区状态等查询条件查询台区考核单元信息,
双击考核单元信息,展示该考核单元下的公变信息和低压信息;
其中公变信息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入计量点,低压信息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出计量点;“增加考核单元”、“修改考核单元”、“删除考核单元”、“线损模型维护”按钮与在运系统业务一致;
1.2.线路线损模型维护
1.2.1.业务说明
线路线损模型维护包括“变电站线损模型”、“主变线损模型”、“母线电量平衡线损模型”、“线路线损模型”、“配变线路线损模型”维护,其中“变电站线损模型”对象在运系统“变电站线损模型”,“主变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变压器组线损模型“,”母线电量平衡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的”母线不平衡线损模型“,“线路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高压线路线损模型“,”配变线路线损模型“对应在运系统的”配变线路线损模型。
1.2.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线路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
其中“输入测量点”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入计量点”,“输出测量点”对应在运系统的“供出计量点”。
1.3.分压线损模型维护
1.3.1.业务说明
根据电压等级维护考核单元,其中电压等级为10kv及其以上的考核单元其考核对象为线路,其他电压等级考核对象为台区;
1.3.
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分压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
1.4.分区线损模型维护
1.4.1.业务说明
查询询某区域的相关计量点信息,可以维护进出测点关系,类似于在运系统的综合误差线损模型维护功能;
1.4.
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模型维护】->【分区线损模型维护】页面如下:
点击“增加考核单元”新增一个分区考核模型,如下图:
点击“修改考核单元”修改分区考核模型,如下图:
点击“损耗模型维护”按钮,维护模型对象以及供入供出计量点,如下图:
供入计量点为供入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趸售供电关口、地市供电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台区供电考核、线路供电考核、终端考核计量点、指标分析、售电侧结算计量点;
供入电厂计量点为供入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发电机组计量点、发电上网关口;
供出关口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趸售供电关口、地市供电关口、省级供电关口、台区供电考核、线路供电考核、终端考核计量点、指标分析、售电侧结算计量点;
供出高压结算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高压结算计量点;
供出低压计算计量点为供出考核对象下计量点主用途类型为低压结算计量点、居民结算计量点。
2.线损统计分析
2.1.台区线损分析
2.1.1.业务说明
按单位统计台区线损可正确计算率,可以查看线损可正确计算率的变化趋势,查看台区线损率正常、超大、为负、不可算等具体分类的情况,查看各台区每日/月线损率明细信息。
2.1.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统计分析】->【台区线损分析】页面如下:
➢【台区线损监测】:按单位统计台区线损可正确计算率,可以查看线损可正确计算率的变化趋势。
➢【台区线损统计】:查看台区线损率正常、超大、为负、不可算等具体分类的情况。
➢【台区线损明细】:查看各台区每日/月线损率明细信息。
2.2.线路线损分析
2.2.1.业务说明
按单位、日期、电压等级查询线路的日月线损信息,包括单位、线路编码、线路名称、电压等级、关口电量、公变电量、专变电量、线损率信息。
2.2.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统计分析】->【线路线损分析】页面如下:
2.3.分压线损分析
2.3.1.业务说明
供按单位、电压等级、月份查询分压线损信息,包括单位、线路数、总电量、售电量、线损电量、分压线损率。
2.3.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统计分析】->【分压线损分析】页面如下:
2.4.区域线损分析
2.4.1.业务说明
按照供电区域、时间等条件统计该区域供电量、用电量、损耗电量、区域线损率等信息。
2.4.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统计分析】->【区域线损分析】页面如下:
3.线损考核
3.1.考核参数设置
3.1.1.业务说明
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台区线损的考核对象即维护考核单元对应的责任人。
3.1.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考核】->【考核参数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左侧操作员树展示当前单位下所有操作员,可以通过工号快速查询相应操作员;点击右侧操作员树下的操作员,系统自动将操作员编号、操作员名称反填到右侧查询条件区域。
右侧根据工号、考核单元编号、是否已设置责任人等条件查询相应考核单元信息,“设置”按钮为考核单元设置责任人,“取消设置”按钮去掉考核单元的责任人。
3.2.考核结果统计
3.2.1.业务说明
按照线损对象统计分析线损指标数据情况。
3.2.2.操作说明
点击【高级应用】->【线损分析】->【线损考核】->【考核结果统计】页面如下:
➢【考核结果统计】:按供电单位、台区线损责任人、时间分析统计线损合格率,按合格率由高到低排序;
➢【考核结果明细】:查询统计数据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