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分析
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发展
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发展引言建筑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建筑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智能建筑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开发和建设有利于提升建筑的整体使用效果,给人们带来更为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智能建筑涉及到多种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仿生技术到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智能建筑在注重建筑舒适度和美观性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绿色环保技术的运用,以降低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并得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1 绿色智能建筑的内涵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居住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完成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地、节能、节材、节水)、把环境的建筑物造成最低的影响。
智能建筑就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系统、结构、管理、服务这四个基本标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又拥有高效率的便利、舒适、安全以及投资合理的环境空间。
2 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的特点及功能2.1 高度结合的系统从技术的角度看,智能建筑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信息等集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相互关联的系统,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是绿色智能建筑和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区别。
2.2 节能减排传统建筑中是通过空调,灯光照明等达到调节室内气温和亮度的,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易造成环境污染。
如现在的贸易大楼内全营业时间都需要照明,夏季与冬季也需要空调来调节室温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而智能建筑则是通过借助自然光和自然风来达到调节室温和室内亮度的目的。
2.3 节省维修系统的费用据统计,一座大厦从建成到使用寿命结束,它的运营费用和系统维修费用是它建造成本的三倍。
可见,传统建筑中系统维修费用之大。
而智能建筑技术是完全借助自然光来满足顾客需求,大大降低了成本。
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保护了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
3 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3.1 节能技术的应用在现在的建筑物当中应用节能技术,不仅仅能够很好的满足建筑物当中住户的健康舒适的居住要求,还能够通过使用节能环保性的建筑材料以及各种新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分析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分析引言绿色建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最大限度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
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
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
绿色建筑能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能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
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色建筑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建筑领域在绿色建筑方面的起步相对滞后,再加上经济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绿色建筑領域发展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但相对而言,我国绿色建筑领域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也相对较为广阔。
当建筑行业在实现绿色建筑之后,也将带动着其他相关行业共同进步,其中包括建筑方面的教育行业、建筑的设计方面、建筑的施工技术发展方面、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加工方面、建筑装潢方面、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的选用方面等。
绿色建筑应以节约型建筑为主要潮流,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居住环境的舒适以及降低对当地环境污染情况为根本目的,并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先进设备以及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实现。
在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经济情况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充分的改进,使得设计之中能够适应多数施工场地,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的使用期限,从根本上杜绝了建筑物的重复建造或者大面积的改造等现象。
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在设计、建造和运营阶段注重环境和当地资源对建筑的影响,运用集成技术解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降耗问题。
其内涵包括节水、节电、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内容。
绿色建筑的特点包括:室内布局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组成。
达到标准的才能称为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与传统建筑相比,其不仅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还有效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
绿色建筑知识:绿色建筑中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形式。
智能建筑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智能建筑的发展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建筑绿色化的关键路径之一。
在智能建筑中,科学技术得到充分的运用,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在建筑内部系统中实现通风、采光、供暖、节能、节水、绿化等功能。
一、智能建筑的定义与特征智能建筑是一种整合了多种技术手段的建筑形式,旨在提高建筑的运行效率、提高居住者的舒适度、减少能源的消耗、保护环境。
智能建筑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动化控制。
智能建筑借助传感器、计算机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使得建筑内的环境和设备运行更加智能化。
2.能源管理。
智能建筑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的监测和调控,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3.网络化连通。
智能建筑将建筑内的设备和系统与互联网相连,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提高建筑运行的智能化程度。
4.智能化设备。
智能建筑内部的设备具有智能化特性,可以自动进行调节和优化,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智能建筑的概念最初起源于节能建筑中,但并不仅限于此,智能建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多种建筑类型。
目前,智能建筑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1.住宅领域。
智能建筑在住宅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家居系统的建设上,如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安防、智能家电等,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对住宅环境的自动调节和管理。
2.商业建筑领域。
商业建筑中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照明、空调、供暖、通风等建筑系统的自动控制上,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对商业建筑内部环境的智能管理。
3.工业厂房领域。
智能建筑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上,通过智能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调控。
智能建筑概述
【 刘显成 . 市智能 建筑 的发展与 展望. 2 ] 城 武汉 建设 . f 智能建筑 概论 . 3 1 中国 电力 出版社 , 0 2 4 0 [ 智能建筑 华 中科 技大学 出版社 , 0 . 4 ] 2 8 0
3 智能 建筑 的优 势
31 节 能 .
传统建筑的空调 与 明系统能耗约 占建筑物总能耗 的7 %,而在智 照 0 能化系统建设 中,将建立空调 、照明等方面的智能控制系统 ,以最 大限 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尽 可能地利用 自然光和大气冷量 ( 或热量 )来调节 室内环境 ,可按事先确定的程序 ,区分 “ 工作 ”与 “ _ 非1 作”时间,按 不同标准对室内环境实施 自动控制。根据国外经验 ,在类似的室 内人:. 【 环境条件 的前提下 ,与传统建筑相 比,可节能1 %一3 % ,经济效益十 5 0 分可观。这也是智能建筑深受关注和青睐的主要原因。
4 智 能建 筑 的发展 前 景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和特性提出了越来越 高的要求 ,这些需求具有综合 、超前性 、实用性 、安全性 、节能性等 特点 。必须通过建筑物 内置高新技术的现代化设 备来实现。智能建筑满 足 了现代化信息社会对建筑物 的特别需求。其 信息通信 、办公 自 动化和 建筑设备 自动控制等一・ 系列 的特殊功能 ,以及环保节能的优 势 ,使其成 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将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水 平 的重要标志。智能建筑是时代发展的人类智慧结晶 ,是高科技技术 与 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将 引领建筑行业进入现代化 。上海世博会的场馆 建设为智能建筑行业树立 了新的标杆 ,最新 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路线 ,低 碳理念等成为世博会上各 国展示的主题 ,世博会其 中很多理念 的应用都 带给智能建筑行业更多 的启示 。智能建筑诠释 了建筑以人为本 的可持续 发展理念 ,使建筑更具有生命力 。大力 推广智能建筑 ,或对现有建筑进 行智能化改造 ,是适应社会信息化 与经济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建筑智能环境控制原理及方法的研究
建筑智能环境控制原理及方法的研究引言建筑智能环境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以提高建筑的舒适性、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建筑智能环境控制的原理及方法,从传感技术、数据处理、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传感技术在建筑智能环境控制中的应用温度传感技术1.热敏电阻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实时测量建筑内部温度。
2.红外线温度传感器:通过红外线探测对象的辐射热量,非接触性地测量建筑内部物体的表面温度。
湿度传感技术1.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利用材料的电容随湿度变化的特性,测量建筑内部空气的湿度。
2.电阻式湿度传感器:通过测量材料电阻随湿度变化的特性,实时监测建筑内部空气的湿度。
光照传感技术1.光敏电阻传感器:通过测量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特性,实时感知建筑内部的光照情况。
2.数字光强传感器:采用数字化输出方式,能够直接获取建筑内部的光照强度值。
CO2传感技术1.颜色指示管传感器:利用化学反应和颜色变化的原理,实时监测建筑内部的CO2浓度。
2.传感器阵列:采用多个传感器组成的阵列,通过统计分析多个传感器的输出值,准确测量建筑内部的CO2浓度。
数据处理在建筑智能环境控制中的应用数据采集与存储1.传感器网络:将分布在建筑各个位置的传感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
2.云平台:将采集到的传感数据上传至云端存储,方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预处理与分析1.数据滤波: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特征提取:针对不同的传感数据,提取关键特征,用于后续的环境控制策略制定和优化。
3.数据挖掘: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对大规模的建筑环境数据进行挖掘,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特征。
控制策略在建筑智能环境控制中的应用温度控制策略1.室内恒温控制:根据建筑内部温度传感数据,通过调控供暖、制冷等设备,实现室内恒温。
智能建筑概论
1.智能化住宅小区: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IC卡技术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逐步建立一个沟通小区内部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实现以家庭智能化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化小区。
2.“4C”技术:智能化小区的“4C”技术是指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IC”卡技术。
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ATV:共用天线电视网络CCD摄像机:电荷耦合式摄像机DVR:数字视频录象机(数码录像机)ADSL:非对称式数字用户环路HFC:双向交互式有线电视网络。
VOD:视频点播FTTB+LAN:光纤网络(光纤到楼+局域网)UPS:不间断电源LCD:液晶显示屏LED:发光两极管显示屏HAC:家庭智能控制器HBS:家庭总线DHWG:数字家庭工作组DLNA:数字生活网络联盟。
UPnP:通用即插即用组织(世界性)SMART HOME:智能家居“3A”:办公自动化(OA)、楼宇自动化(BA) 、通信自动化(CA)。
“5A”:3A和消防自动化(FA)、安防自动化(SA)。
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BAS:楼宇自动化系统。
CAS:通信自动化系统。
FAS:消防自动化系统。
SAS:安防自动化系统。
PDS:综合布线。
BMS:建筑设备集成管理系统。
IBMS:一体化系统集成管理系统。
4.视频切换机:对多路视频信号进行自动或手动切换,使一个监视器能监视多台摄像机信号。
5.视频分配器:将一路视频信号分配为多路输出信号,供多台监视器监视同一目标。
6.IC卡:工程“集成电路卡”。
7.智能家居:所谓智能家居,就是创造一个以家为平台,家用电器为核心,兼容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家居环境。
8.“e家佳联盟”:中国家庭网络标准工作组。
9. 系统集成:系统集成就是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构成智能建筑和子系统的信息资源集成到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上,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处理、重组、统计和分析,使资源达到充分的共享,管理实现高度的集中。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现状分析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现状分析一、内容概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建筑智能化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这一行业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优化、能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以及物联网(IoT)在建筑行业中的深度融合。
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的使用效率,也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尽管建筑智能化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其面临的挑战。
技术的更新迭代迅速,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部署和运维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使得人才短缺成为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如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在市场竞争方面,虽然智能化建筑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在不断上升。
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的也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现状既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行业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并关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只有建筑智能化行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1. 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定义与背景建筑智能化行业,是指将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等,深度融入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中,实现建筑的高效、智能、舒适、安全、环保的综合性能。
这一行业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而兴起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
建筑智能化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还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智能化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从定义上看,建筑智能化行业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产业,它涵盖了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个领域。
从背景上看,建筑智能化行业是建筑行业与信息技术行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智能建造概况
1.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3.4智能建造迎来的挑战
智能建造虽然美好,但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智能建造理念的提出,到完全 实现的过程中,智能建造需运用一系列智能化系统来实施,而智能化系统需要 人们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兴应用技术来实现。目前已出现部分智能化建造 系统,如基于BIM的设计系统、造楼机、焊接机器人、3D打印机、砌墙机器人 等,通过利用这些系统,可帮助用户实现建造过程中局部的智能化,但要实现 整个过程的智能化,仍存在一些主要挑战。
1.3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3.3可解决建筑行业面临的急迫问题
建筑行业具有工作环境差、较危险的特点,对年轻人就业没有吸引力。据 调查,目前劳务人员年龄超过40岁的占60%以上,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 ,越来越少的年轻一代愿意参与施工,因此出现用工荒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 ,该问题将更加严重。智能建造通过智能化系统,可实现完全取代人或少人化 ,且可改善操作环境、降低危险度。另外,据有关资料显示,因施工中错误信 息传递导致返工,使建筑工程中存在30%的浪费。智能建造通过BIM等手段, 可防止错误的信息传递,或通过信息共享去除错误信息,从而避免返工,大幅 度减少浪费,为企业带来效益。
教学单元1
绪论
目录
Contents
1.1 智能建造背景 1.2 智能建造概念 1.3 智能建造概况 1.4 智能建造特点 1.5 智能建造的意义 1.6 智能建造体系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并认识智能建造的背景、概 念、概况、特点、意义以及体系;简单概括智能建造需 要的BIM、CIS设备、物联网、装配式、3D打印、智能 机器人及大数据应用管理技术;让学生对智能建造专业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熟悉掌握此项技术,最后分析智 能建造为我们带来发展前景;并解决目前工程项目中存 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概述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其主要构成包括楼宇管理自动化系统(Building Management Automation System)、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世界首幢智能建筑是1984年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建成的City Place大厦。
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建筑:英国诺丁汉税务中心、德国法兰克福商业银行、美国匹兹堡CCI中心一、智能建筑的发展。
1、发展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办公条件和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建筑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智能建筑,它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建筑思想以及系统工程学的成果,它是土木工程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成功结合。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IB)是在人们对办公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出更高要求的呼声下应运而生的,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应用的体现。
它完美地体现了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将建筑物中用于综合布线、楼宇自控、计算机系统的各种分离的设备及其功能信息,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互相关联、统一协调的整体,各种硬件与软件资源被优化组合成一个能满足用户需要的完整体系,并朝着高速度、高集成度、高性能价格比的方向发展。
2、智能建筑的意义。
智能建筑概念的形成,得益于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对办公条件、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
智能建筑理念的提出,必然对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影响。
当网上交易成为最普通的商务模式,电子邮件成为最廉价的通信手段,远程教育成为最基础的教育方式,信息家电成为干家万户最普通的“家当”时……智能建筑离人们就越来越近了。
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以及特点的分析
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以及特点的分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以及特点的分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以及特点的分析的全部内容。
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以及特点的分析摘要:文章着重对现代建筑智能化的技术基础进行了讨论,对建筑智能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着重就其智能化的实现中只能系统实现的技术进出中应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从中阐释了其高效、便捷、舒适灵活的特点。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概述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个各方面都讲求效率的社会中,智能建筑(IB)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作为高科技同建筑领域的完美结晶,是各种信息通讯技术同简述艺术的有机结合。
IB通过自动监控其内部的所有设备,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对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同时还会根据使用者的信息反馈对建筑进行组合优化,使得建筑设施成本投入合理科学,能够适应现代建筑物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的特点。
1 需求分析和设计标准目前的城市建筑逐步的向着集成化、协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筑的智能化可以说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标志。
国际最早的智能大楼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并且该智能大厦无论在投资回收率以及出租率、收益上较之于普通建筑更加突出。
在设计上考虑了以下几点:1。
1 实用性:即能支持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且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15~20年不落后;1。
2 灵活性: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1。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内容介绍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系统集成是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智能大厦系统集成是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是将建筑技术与现代化技术,即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全防范、住宅智能化系统集成,为住宅小区提供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以期实现安全、方便、舒适的家居环境。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大厦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关系全面综合达到最佳组合,获得高效率、高性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
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就是满足实现智能大厦各综合服务需要,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号并支持多厂商各类设备的集成化信息传输系统硬件平台,它利用双绞线或光缆完成各类信息的传输,采用模块化设计,统一标准,以满足智能化建筑高效、可靠、灵活性等要求。
该系统一般包括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等六部分。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可分为基本型、综合性、增强型三大设计等级,是针对计算机与通讯的配线系统而设计的,采用了星型拓扑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结构性等特点。
楼宇自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对建筑大厦内的环境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使大厦达到安全、舒适、高效、便利和节能之目标,具体由电力控制、照明控制、空调控制、供水控制、排水控制、消防、保安、门禁、电梯、车库管理等若干部分构成。
建筑智能化
建筑智能化2023-10-20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是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通过对机电设备旳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旳治理,向顾客提供信息服务及安全、舒适、便利旳环境服务,投资回报公道,适合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旳需求特点旳现代化建筑。
目前国际上对智能建筑尚无同一确实切定义。
从各个国家对智能建筑旳定义来看,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环境为平台,应用现代4C技术,运用系统工程、系统集成等先进旳科学原理,通过对建筑物旳4个基本要素,即构造、系统、服务和治理,以及它们之间旳内在联络,以最优化旳设计,提供一种投资公道又拥有高效率旳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旳环境空间。
从治理学旳角度看,智能建筑与老式建筑有明显差异,重要表目前:(1)智能建筑与老式建筑对治理人才规定有很大不同样,智能建筑物业治理旳实现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旳复合型人才。
智能建筑物业治理在运作过程中波及旳知识面很宽。
此外,还规定智能建筑治理人才具有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像显示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
(2)智能建筑物业治理与老式建筑物业治理旳关系及功能上有很大不同样,智能建筑物业治理在老式物业治理旳服务内容基础上增长了信息服务与治理、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治理、三表数据远程与收费治理等内容,具有治理科学规范、服务优质高效旳特点。
智能建筑在国内外旳现实状况与发展,由于智能建筑具有高效、节能、舒适等突出长处,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引起普遍重视。
1984年,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诞生于美国哈特福德市,它是由一座金融大厦改造而成旳,并在大厦出租率、投资回收率、经济效益等方面获得成功。
纵观国外智能建筑旳发展,有如下特点:智能建筑与节能环境保护以及业主旳经济效益紧密相联。
智能建筑充足旳体现"以人为本"旳思想。
在智能建筑迅猛发展旳背后,智能建筑旳建设与治理也存在着某些题目:1.整体水平不高,设计质量低;2.施工规范、验收原则不健全;3.系统集成商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良莠不齐;4.重建设轻治理;5.生态、节能和保护环境方面重视不够。
绿色建筑科普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节约环保、健康舒适和自然和谐。
1. 节约环保:绿色建筑要求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尊重生态和减少污染,将人类在构建和使用活动中对地球环境与环境所造成的负荷以及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2. 健康舒适:绿色建筑要求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强化对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注重室内空气质量、水质、声光热环境等以人为本、利于健康的有关指标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
3. 自然和谐:绿色建筑要求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自然、关爱自然、适应自然和谐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1. 围护结构保温系统:在外墙、屋面、与外界接触的楼板、外窗系统等采用保温措施,降低传热系数,减少室内外温差,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2. 绿色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3. 高效节能设备:采用高效的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降低能源消耗。
4. 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绿化、冲厕等非饮用用途,减少水资源浪费。
5. 绿色景观设计:采用本土植物,减少绿化用水,营造生态景观。
通过以上措施,绿色建筑能够实现节能、环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建筑知识: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
建筑知识: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作为21世纪的城市,建筑业正面临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智能建筑时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质量生活的追求,人类对建筑的需求也不断升级,要求建筑不仅仅是空间和功能的堆砌,更需要在此基础上注入人性化和智能化元素。
所以,设计智能化建筑已成为时代需求,那么如何设计一座智能化建筑呢?本文将从智能化建筑的概念到设计实现的原则逐一阐述。
一、智能化建筑概述智能化建筑思维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智能科技、健康环保、美学艺术有机地融入设计中,打造一个人性、健康、智能、环保的建筑体系。
智能化建筑一般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1、感知性:智能化建筑通过传感器、智能器具等设备收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应对,以实现自动化管理。
2、响应性:智能化建筑将使用多种自动化针对不同方式和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理,并且会借助于人机交互来处理语音、图像和手势识别等。
3、预知性:智能化建筑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未来的变化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对建筑系统进行优化运行,以达到接受科学的管理效益。
二、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原则1、全面平衡的智能化设计全面平衡的智能化设计要求将建筑的人机交互、信息流、能源流、环境流等方面做出平衡考虑。
在这种建筑中,人们的生活驾驭建筑属性,而建筑将以智能的方式服务于人们的需要。
2、健康、环保智能化设计健康、环保智能化设计是指在设计阶段考虑到人体生理特性和环境保护要求,在智能化设计中结合应用科技,创造出健康、环保舒适的室内环境和周边环境。
3、新的职能模式的智能化设计新的职能模式的智能化设计是指建筑物的新职能通过智能化设计的方式实现,如在智能化建筑中,建筑物能够智能实现老年人服务、科技制造、文化娱乐发展、可持续发展等职能,并且能够从中获得合适的经济回报。
4、严格的智能化保障智能化建筑的自动化程度越高,智能化保障就越关键。
严格的智能化设计保障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性,保证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有效运行,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同时也要有完善的人工干预方式。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
1.3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为集成 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办公自动化系统 (OAS)、通信网络系统(CNS)。
当前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为一体化 集成管理系统,即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其中,控 制、信息两大部分可通过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分析及决 策;彩色界面 可立体化动态显示,并可使用互联网、Web网 页和Web浏览器。
3.2 检测单位和人员
系统的检测应由省级以上的建设行政 主管部门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 专业检测机构组织实施。
检测人员应取得相应的岗位证书。 现场检测应至少由2名检测人员承担。
3.3 检测方案、检测方法
智能建筑工程系统检测方案应根据相关标准 要求并结合系统的具体情况、建筑工程的特 点、委托方的要求编制。在检测方案中, 应明 确系统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以及时间和步骤及人员安排。
1.3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智能建筑已成为我国建设行业技术较为密集 的新型产业。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5 %~8%,有的可达10%。
智能建筑工程
智能化系集成
通
信
建筑
信
息
பைடு நூலகம்
设备
网
网
监控
络
络
系统
系
系
统
统
安
火灾
住
全
报警
宅
防
及
智
范
联动
能
系
控制
化
统
系统
通信系统(电话交 换系统、、会议 电视系统及接入 网设备)
2.3 原因分析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方案
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方案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 (2)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 (2)1.1.2 绿色建筑的意义 (2)1.2 节能监测与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3)1.2.1 节能监测与评价的目的 (3)1.2.2 节能监测与评价的任务 (3)1.3 国内外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现状 (3)1.3.1 国际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现状 (3)1.3.2 国内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现状 (3)第二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体系构建 (3)2.1 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3)2.2 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4)2.3 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技术路线 (4)第三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方法 (5)3.1 节能监测方法的选择 (5)3.2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5)3.2.1 数据采集 (5)3.2.2 数据处理 (5)3.3 监测设备与技术的应用 (5)3.3.1 监测设备 (5)3.3.2 监测技术 (6)第四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方法 (6)4.1 节能评价方法的选择 (6)4.2 评价标准的制定 (6)4.3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7)第五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实施流程 (7)5.1 监测与评价的准备工作 (7)5.2 监测与评价的实施步骤 (8)5.3 监测与评价的总结与反馈 (8)第六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数据管理 (9)6.1 数据管理的基本原则 (9)6.2 数据的存储与备份 (9)6.3 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9)第七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组织管理 (10)7.1 组织管理的原则与要求 (10)7.1.1 组织管理原则 (10)7.1.2 组织管理要求 (10)7.2 监测与评价机构的设置 (10)7.2.1 监测与评价机构设置原则 (10)7.2.2 监测与评价机构设置内容 (10)7.3 监测与评价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11)7.3.1 培训内容 (11)7.3.2 培训方式 (11)7.3.3 考核与评价 (11)第八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政策法规与标准 (11)8.1 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11)8.2 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12)8.3 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宣传与培训 (12)第九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案例分析 (12)9.1 典型案例分析 (12)9.1.1 项目背景 (12)9.1.2 节能监测与评价方案 (13)9.2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13)9.2.1 设计阶段的启示 (13)9.2.2 监测与评价阶段的启示 (13)9.3 案例的推广与应用 (13)9.3.1 推广范围 (13)9.3.2 应用策略 (14)第十章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未来发展展望 (14)10.1 监测与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 (14)10.2 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完善方向 (14)10.3 监测与评价行业的市场前景 (15)第一章绿色建筑节能监测与评价概述1.1 绿色建筑的定义与意义1.1.1 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等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和提高建筑物舒适性为核心目标,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报告
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充分利用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更舒适、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报告旨在对绿色建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相关利益方做出决策提供参考。
二、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逐渐凸显,建筑业日益受到关注。
传统建筑在材料、能源和工艺上存在着浪费和污染等问题,对人类和地球造成了巨大压力。
而绿色建筑则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排放为目标,已成为建筑行业的新趋势。
三、绿色建筑的益处1. 节约能源:通过运用高效能源系统、能源回收装置以及自然光照和天然通风等措施,绿色建筑能够显著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2. 减少碳排放:绿色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和能源系统,可以显著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碳足迹,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3. 提升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利用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更人性化的设计和使用可再生材料等,提供更舒适和健康的室内环境,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4. 增加资产价值: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代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资产价值,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四、绿色建筑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为绿色建筑提供了广阔的技术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应用、智能监控系统、高效隔热材料等。
各项技术的可行性较高,且不断有新技术和创新出现。
2. 经济可行性:尽管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较传统建筑略高,但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其成本逐渐下降。
而且,由于绿色建筑的能源节约和环保特性,长期运营成本较低,可以节约大量费用。
3. 环境可行性:绿色建筑以环保为基本原则,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它不仅符合社会期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五、案例分析以某绿色写字楼项目为例,该项目运用了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回收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等多项绿色技术,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就考虑了节能、环保和室内舒适度。
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
智能绿色建筑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摘要: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城市快速更新和国家“双碳”战略的决策部署,国家对建筑节能有更高的强制标准,市场对智能建筑有更高的需求。
楼宇自控系统的应用愈发普遍,技术发展愈发加快,在智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价值也愈发关键。
如何设计一个优秀的楼宇自控系统,在智能绿色建筑中充分价值展现,成为设计、集成、运营及业主等各个参与主体极为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绿色建筑;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一、楼宇自控系统的基本构成楼宇自控系统是实现现代智能建筑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核心,主要包括传感器、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智能运营中心等。
传感器主要负责信息收集,将传感器等装置安装至特定位置,用以监测建筑各设备参数,及时发现各参数变化情况,并将所采集到的数据参数传输至楼宇自控系统中央系统。
在楼宇自控系统中,数据是系统智能调节的基础,因此部署传感器时,需确保位置准确,可精准收集目标数据。
现阶段,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可通过控制器完成设备的操控,按照智能化方案自动高效运行。
智能运营中心是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核心,通过通信网络,实现楼宇设备设施的可管、可视、可控。
二、楼宇自控系统在智能绿色建筑中的价值1.提升了管理的准确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在智能绿色建筑中,通过智能运营中心管理楼宇自控/群控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建筑设备设施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系统根据业务的不同需求调整控制逻辑和算法,智能化的控制设备,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地对建筑物设备实施开展管理工作,在实现建筑智能化集中管理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实现了全方位的智能管控智能化的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实现对整个建筑全方位实时管控、历史回顾、未来趋势预估。
能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甚至是提前识别并预防。
实现了设备设施可管、可视、可控,高效发现并智能分析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自动化的按照算法和预案处理,提供运行管理的科学方案。
智能建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公 司虽然为数众 多 , 但从技 术水平 、 施工组 织经验 和 内部质 量 保证体系等方面 来考 察, 缺少真正 的系统集成商 。在 系统建设 中, 各厂商各 自为政 , 在接 口上互相扯皮 , 延误工程 。为争取项 目, 一味压低报价 。项 目到手 , 为了利润 , 不顾质量 , 降低规格 。 各厂 商都 自称“ 开放 性 ” , 好 而实 际上 为 了市场 利益 , 开放程 度 有 限 , 成 集 成 系 统 维 护 中 的隐 患 。 造
目前 对 智 能 建 筑 建 设 的 关 注 大 都 集 中在 智 能 化 系 统 上 , 而 在建筑 设计配 合方面注 意不够 , 致使 建筑结构 的灵活 性、 适应 性 欠 佳 , 智 能 化 系 统 设 备 的 安 装 空 间 、 线 、 由 等 考 虑 不 对 管 路 周 。这需要产品厂家和系统集成 商的合作 。
是智能建筑系 统工程 , 它作为弱 电系统 工程 的延伸和发展 , 综合 性强 , 涉及 的专业领域更广 , 新的弱 电系统不 断加 盟到智能建筑 技术领域 内。建筑物使用 功能现 代化的需求和相 关技术 的不 断 更新和进步, 同促进智能建筑弱 电系统技术的快速 发展。 共
1 智能建筑 的发展现状
我 国智 能 建 筑 的建 设 起 步 较 晚 , 发 展 迅 速 。我 国 已建 项 目 但
中, 能建筑 工程在设备上的费用一般 占总投 资的 4 8 智 ~ %。从智 能建筑物 分布 的行业来看 , 目前 主要用 于金融业 、 政机构 、 行 商 业、 公共建筑 、 高级住宅 、 交通枢纽等 。智 能建筑 的含义为 : 建筑 设备 自动化系统 , 即通信 自动化系统 , 比较完善 的办公 自动化系 统;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在建 设过程 中出现 不 少 问题 ,例 如 相 当数 量 的 工程 中 的 智 能 化 设 备 因种 种 原 因不 能正常工作 , 导致投资浪费 。对这类新型建筑 , 国家还 没有相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分析
【摘要】分析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明确关键特性,有利于我国在现有国情下推动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
本文在总结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基础上,分析基本特性的自相关性,明确了绿色智能建筑的关键特性。
【关键词】绿色;智能;建筑;特性
The Analysis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It is in favour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s development by analysis of which basic characteristics to clear key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cleared key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by aummarize which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which self—correlation.
【Key words】Green;Intelligent;Building;Characteristics
1. 前言
智能建筑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单纯依靠智能系统并不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1]。
为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节约资源能源,建设健康舒适的居住、工作环境这一目标,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
于此同时,为实现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在工程中涉及的建筑设备、资源利用、管理信息、生态等领域,有大量需要解决的智能控制与信息管理的课题,如果不能有效的实现各类设备系统的智能控制,不能完备的进行建筑物建设、运行与更新过程的信息管理,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2]。
可见,绿色是目的、方向、总纲,智能化是手段、措施与技术[3]。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关系正如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中国的能源战略与绿色建筑前景》中所概括:“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
2. 绿色智能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充分融合,产生了绿色智能建筑。
英国De Montfort 大学的Derek Clements—Croome教授认为绿色建筑是高效运行,具有高效绩效反馈和响应系统、灵活的自适应设计、主动环境控制、多重使用空间、高效运行管理,能够独立控制通风、空调、自然采光、噪声和隐私性的建筑,智能建筑是自动运行,非格式化的智能空间管理,具有主动智能、组织智能、使用者智能等特性的建筑,综合起来绿色智能建筑就是智能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4]。
南京工业大学的陆伟良教授认为现代绿色智能建筑除须具备传统住宅遮风避雨、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
[3]。
有的专家认为绿色智能建筑即是以“可持续”为核心,通过智能化手段与绿色理念的融合来实现人、资源、环境三者的最优化发展[5]。
也有专家认为,绿色智能建筑是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的有机结合,是运用计算机、通信、自控、建筑、物理、生物、生化、生态等高科技手段来建设低耗节能,与环境和谐相存的建筑物,是智能系统融入绿色建筑的完美结晶[1]。
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把绿色智能建筑概括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
3. 绿色智能建筑内涵
所谓内涵,维基百科解释为:称呼给定的词所包含的意义或特征;汉语百科
解释为: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是某个人对一个人或某件事的一种认知感觉,内涵不是广义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对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其基本解释为: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根据前文所述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结合文献[1],总结出绿色智能建筑的内涵:(1)智能化与绿色生态。
绿色智能建筑首先应该是充分运用智能控制手段,服务于绿色生态建设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建设活动污染防治、节水、能耗监测、节能管理、室内环境控制等方面都需要运用智能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做到现代高科技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
(2)智能化与健康环保。
绿色智能建筑号召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用新的思路来建设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3)智能化与低碳节能。
绿色智能建筑必须是低碳节能的,并由此带给用户或业主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4)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目标,产生最少或不产生废弃物,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策略。
4. 绿色智能建筑的基本特性
特性是指某事物所特有的性质,特殊的品性、品质,是事物内涵的外在体现。
根据前文所述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内涵,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3][5],总结出绿色智能建筑具有如下的基本特性:
(1)开放性。
绿色智能建筑在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放性,留给研究者和有关从业人员广泛的空间,去思考、拓展,以达到更深入的理解和阐释。
(2)环保性。
采用的是无害、无污、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
(3)生态性。
按生态经济开放式闭合循环的原理作无废无污的生态工程设计、建造和维护。
(4)清洁性。
充分利用清洁能源,降低建筑运转的能耗,提高自养水平。
(5)文化性。
富有生态及艺术内涵,倡导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注重居住者、使用者精神需求的满足。
(6)舒适性。
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日照、通风和采光。
(7)健康性。
能够营造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要求一切从使用者出发,不仅追求自然要素,还要注意使用者生理、心理、性格、喜好等人文要素,使之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中。
(8)安全性。
具有预防外来入侵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5. 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的自相关分析
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是内涵的外在表现,若建筑具有绿色智能建筑的各类基本特性,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建筑是绿色智能建筑。
通过分析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之间的自相关性发现:健康性是绿色智能建筑最关键特性,其次是生态性。
其中环保性、生态性、清洁性、舒适性等基本特性的体现有利于健康性目标的实现,而开放性、环保性、清洁性等基本特性的体现有利于实现生态性目标(表1)。
表1 绿色智能建筑基本特性自相关分析
基本特征开放性环保性生态性清洁性文化性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统计
开放性●○●○●○○○ 2
环保性○●●●○○○○ 2
生态性●●●●○○○○ 3
清洁性○●●●○○○○ 2
文化性●○○○●○○○ 1
舒适性○○○○○●●● 2
健康性○●●●○●●○ 4
安全性○●○○○○○● 1
注:●表示强相关性,○表示弱相关性。
统计栏中数字表示从横向看除自相关的基本特性外,与该项基本特性强相关的其他基本特性数量。
6. 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我国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通过前文分析,总结出了绿色智能建筑的基本特性,明确了健康性和生态性是最重要的基本特性。
因此,在绿色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要首先满足健康性和生态性要求。
目前的智能工程技术比较好的体现了健康性基本特性,但是对生态性的技术支撑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陶根根环境与绿色智能建筑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102期.
[2]陈大章刘刚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5年第10期.
[3]陆伟良丁玉林杨军志对我国现阶段以绿色智能建筑为综合发展方向的探讨城市建筑2007年4期.
[4]D.J.Clements—croome,2006,Challenge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s for the 21st Century,Proceedings of Xi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Architecture in Harmony,ISBN 884—897,978—7—112—00507—9.
[5]王平绿色智能建筑一体化发展探讨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200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