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再别康桥为例谈引导式教学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教案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惜别之情。
2、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韵律、节奏、修辞等。
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的深层内涵和哲理。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康桥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康桥的美丽风光。
提问学生对康桥的了解和印象,引出课题《再别康桥》。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徐志摩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讲述徐志摩与康桥的渊源,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
3、初读诗歌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整体感知提问学生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
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结构,如开头的轻轻来、中间的美景描绘、结尾的轻轻走。
5、赏析诗歌意象赏析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金柳、青荇、柔波、水草、彩虹、星辉等。
分析这些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体会诗人对康桥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语言赏析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等诗句。
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
结构赏析探讨诗歌的首尾呼应和回环往复的结构特点,体会诗人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分析诗歌的段落划分和过渡,理解诗歌的层次和逻辑。
6、再读诗歌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要求读出情感和韵味。
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如重音、停顿、语速等。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体验诗歌的情感。
2.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3.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诵读、联想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2.难点:理解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式,以及如何引导学
生进行诗歌创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诵读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
2.联想法:通过联想,再现诗中的画面,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点拨法:通过教师对重点和难点的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音乐,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再别康桥》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氛围。
2.朗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
3.联想画面: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再现诗中的画面,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教师点拨:教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6.创作提升:让学生尝试模仿诗人的写作方式,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作欲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再别康桥》全诗。
2.收集关于离别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优秀3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优秀3篇再别康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诗人。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诗人的情感有关系?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诗人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
接下来,诗人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进入第三小节,诗人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诗人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的跳跃,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
整首诗共四
个六行古体诗的小节,每一节都以“读书郎”开头,形成了明显的对仗和
押韵的结构,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感觉。
诗的开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用叠词的方式,表
达了诗者对离别的难过之情,他像一阵轻风一样来去匆匆。
这里的“轻轻”同时也暗示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厚意,他并不希望给康桥带去太多的负担。
诗的末尾,“对面的黄泥地上,就是我心中的归宿”,表达了徐志摩
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徐志摩将黄泥地比喻为自己在康桥留下的足迹,也是
他对祖国爱的寄托和对未来的寄望。
《再别康桥》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留学生对祖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
不满。
徐志摩在诗中展现了留学生们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时的坚定和乐观,他们尽管身在异乡,但仍决心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通过康桥这个象
征性的形象,徐志摩成功地表达了留学生们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
憧憬。
【精华】《再别康桥》教案3篇
《再别康桥》教案【精华】《再别康桥》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别康桥》教案篇1再别康桥的语言清新,音韵和谐,神思飘逸,令人神往;离情别绪,离而不伤,别而不愁,令人折服。
一、课文教学内容选择(一)从课标对诗歌的要求看,还有以下教学内容1、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二)从单元目标看,有以下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2、学习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要知人论世;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3、反复吟咏,体会声律之美4、运用联想和想像,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三)从课后练习看,有以下教学内容1、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音乐性、韵律感,积累经典名篇2、整体感知诗歌思想美、情感美、意象美、语言美和结构美,重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3、通过诵读达到欣赏、理解、审美的目的4、了解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新月派”及其“三美”的美学主张。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徐志摩及诗歌风格2、品味诗的意象美,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最新3篇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最新3篇《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篇一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现代诗歌较之于当代诗歌,思想内容比较容易把握。
因为《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2.教材分析: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作者为了躲避与陆小曼的感情纠缠,再次到英国寻找以前与林徽音的旧梦,聊作排遣,另一种是说此诗就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与热爱。
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写景抒情的特点,采用第二种说法。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徐志摩及本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主题;了解现代派诗歌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深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和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搜集徐志摩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教学重点: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难点: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
教学方法: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教学手段: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
一、交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5分钟)涉及生平经历、创作背景:资料(1)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
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资料2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
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
再别康桥教案:如何将徐志摩诗歌运用于课堂教学?
再别康桥教案:如何将徐志摩诗歌运用于课堂教学?志摩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严谨的思维深受世人喜爱。
其中,他的《再别康桥》更是经典之作,广为传诵。
如何将徐志摩的诗歌运用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著名的诗歌呢?本文将提供一个针对《再别康桥》的教学案例,供教师参考。
第一步:课前导入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对一些知识进行清晰引导。
教师可以介绍徐志摩和他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对徐志摩有更深入的了解。
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或文字简介了解康桥这个地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首与康桥有关的歌曲,比如何勇的《康桥怀思》等,调动学生情感,为下一步的学习做思想上的准备。
第二步:诗歌赏析在引导学生对康桥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再别康桥》本身。
在赏析诗歌时,教师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出发,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义。
角度1,感慨徐志摩的离别:一个年轻的诗人在离开康桥之前深深地感到岁月的匆匆,似乎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康桥的景色,就在迫不及待地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化身为徐志摩,感慨其离别的心情。
角度2,寻找诗歌中的意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一些代表性的意象,如水、船、别离等,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形象的画面。
学生可以加以联想,想象自己在那样的场景中,产生更深入的情感体验。
角度3,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徐志摩的诗歌中用了不少比喻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喻进行解读,理解比喻的意义,如什么是“泪眼”,什么是“横波”,如何理解“日暮”,“梦断”等比喻手法,这些都是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关键。
第三步:文学思考在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这首《再别康桥》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学角度进行思考,配合相关的文学理论引导,分析和评价这首诗如何表现出徐志摩的个人风格,如何在传统文学中产生变革,如何和其他一些著名的爱情诗歌进行比较和对话。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提起诗歌教学, 大家都有自己的妙招, 我今天就我这一个月的教学经验, 班门弄斧, 结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谈一谈自己对诗歌教学的一点想法。
提起诗歌教学, 大家普遍感觉难教,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们先从诗歌这种文学的特点看。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的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文学样式。
首先由于诗歌高度的概括性, 鲜明的形象性, 意象的复杂性, 语言的跳跃性等特点, 造成我们对诗歌理解的困难。
其次由于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 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加之人生、社会阅历的缺失, 审美修养的不足, 知识结构的欠缺都给我们的诗歌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
再次, 由于诗歌是一种主观情感非常浓厚的文体, 对其解读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一方面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灵活性, 自由度。
另一个方面对我们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就是你如何去把握诗歌课堂的这种自由性和灵活性。
最后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 导致他们面对诗歌的时候很陌生, 也很无助, 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
他们心灵与诗人的心灵之间形成了一种隔阂。
况且, 古代对诗有这样的说法“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 不能说真是这样, 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面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该如何去教, 如何把这些“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学生呢?这无疑是摆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我采用了读、想、做三者相结合的方法, 来完成诗歌的学习。
一、反复美读学习诗歌, 我们最基本要做到对诗歌的语言有所感知, 能够通过对内容的把握, 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而去了解、借鉴诗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 又与对诗歌的的朗诵是分不开的。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 视觉与美感之间只能构成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 中间需要联想和想象的帮助。
而听觉与美感之间却可以构成直接的情感对应关系。
《再别康桥》教案六篇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六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别康桥》教案篇1教学目的: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重点: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并析题二.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1.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先自行了解作者2.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创作”3.补充知识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
1920年9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优秀5篇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优秀5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情感。
2、体会诗歌中的意象美。
教学过程一、导标明学(见上)二、导入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深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悲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了离别的洒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离别之情的苦涩。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离别诗《再别康桥》。
三、导航预学1、作者介绍(请学生介绍)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
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2、了解背景康桥,即剑桥,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
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
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径英格兰,两次重返母校。
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以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3、欣赏剑桥大学图片。
4、扫清障碍(在书中标注好齐读两遍。
形近字讲解一下)青荇(xìng)长篙(gāo)(蒿、嵩)漫溯(sù)(朔)笙(shēng)箫满载(zài)斑斓(lán)5、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把握诗歌的韵律,加点字是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化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背景介绍: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曾留学美、英。
“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徐志摩生于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___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___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婚,同年8年离别剑桥起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诗作。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戈尔遨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和上海之间疲于奔命,但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
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名人评说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根底。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一是自由。
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的诗人。
推崇自由的生活。
一是爱。
徐志摩一向将爱情奉假设神明,他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
再别康桥授导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使学生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掌握徐志摩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徐志摩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2. 深入理解《再别康桥》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徐志摩的生平介绍、《再别康桥》的原文及其注释、相关评论文章等。
2. 学生预习《再别康桥》诗歌,了解其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徐志摩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再别康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诗歌: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对诗歌进行总结性的讲解。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将《再别康桥》与其他相关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如徐志摩的《翡冷翠的一夜》、郭沫若的《再别康桥》等,引导学生探讨不同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表达方式。
2. 文学鉴赏: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3. 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现对诗歌的热爱。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如增加诗歌的背景介绍、邀请诗人讲座等。
2. 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阅读更多现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效果。
2. 同行评价: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十、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6篇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小编有缘人为家人们整编的《再别康桥》教案优秀6篇。
《再别康桥》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案’再别康桥教案。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②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2.媒体设计:①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②播放动画《再别康桥》。
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有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解释《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能够运用诗歌分析技巧分析和解读《再别康桥》的诗歌结构和意象;3. 能够加深对于背景知识的了解,包括康桥和诗人徐志摩的历史背景。
教学准备:1. 《再别康桥》的版本副本;2. 网络连接和投影仪;3. 知识背景材料,包括徐志摩和康桥的相关信息;4.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1: 导入 (5 分钟)通过唱一首有关徐志摩和康桥的歌曲或播放一段视频,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然后以问题导入,例如:“你们听说过康桥吗?你们对徐志摩这个名字有什么印象?”步骤2: 课堂讨论 (15 分钟)组织学生对徐志摩和康桥的背景进行讨论。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相关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徐志摩和康桥的了解。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步骤3: 阅读诗歌 (15 分钟)将《再别康桥》的诗歌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默读。
然后,整个班级一起朗读诗歌。
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观点,并提醒他们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象。
步骤4: 小组分享和讨论 (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再别康桥》的主题、意象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根据诗歌的结构、语言和意象来解释和分析诗歌。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5: 整体讨论 (15 分钟)以班级为单位,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们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解析诗歌,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和提供支持性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步骤6: 结束 (5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鼓励学生在回家的路上继续思考和探究《再别康桥》这首诗歌。
课后延伸活动:1. 对于更高年级或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阅读更多关于徐志摩和康桥的文本,以扩大他们对该主题的了解。
2. 让学生写一篇个人观点或情感反应的文章,表达他们对《再别康桥》这首诗歌和徐志摩的理解和感受。
3. 组织一个戏剧或音乐表演,将《再别康桥》的诗歌表演出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其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深受读者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特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对《再别康桥》教学案例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与不舍。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意象的运用、韵律和节奏的把握等。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康桥的风景视频,并配以轻柔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然后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入诗歌《再别康桥》。
2、朗读诗歌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互相倾听、指正。
最后,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全班共同评价,进一步加深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感受。
3、诗歌解读(1)理解诗歌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再别康桥?他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对诗歌词句的分析,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深情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2)分析诗歌的意象教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指出“云彩”“金柳”“青荇”“潭水”等意象,并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理解这些意象所蕴含的美好、温柔和灵动的特质,以及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3)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师让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如押韵、对仗等,并分析其对诗歌表现力的增强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优美和含蓄,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4、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教师提供徐志摩的其他诗歌,如《偶然》《沙扬娜拉》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在主题、意象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异同,进一步加深对徐志摩诗歌风格的理解。
有关《再别康桥》教案10篇
《再别康桥》教案有关《再别康桥》教案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别康桥》教案篇1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在这个环节中介绍作者:(略)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抒情诗。
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很重要。
它是一个“切入点”。
阅读教学非常那个重要的一点就是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也有人叫做“导入”,但我以为二者有区别。
“切入点”是对课文而言的,是为了把学生引入课文情景而寻找的突破口,属于阅读教学内部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对课堂而言,是为了把学生从课前的无序状态引入课内的有序状态而设计的教学环节,属于阅读教学外部组成部分。
提出“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出下面的核心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本课的教学目标——诗歌意象的问题。
高一的学生可能不会顺利的回答出“通过意象来抒发感情”,这不要紧。
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歌的第二小节,抓住“金柳”这个词,让学生充分品味。
“金柳”是这一小节表现的对象,作者为何如此表现它?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 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的。
作者写“金柳”是“新娘”。
作为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是不是与作者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作者的感情有关系?有可能。
谁能说说作者与剑桥大学有什么关系?简要介绍作者的生活历史。
由此学生明白了,原来由“金柳”联想到“新娘”是有原因的。
不仅这个如此,其他很多作品,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
下面可以总结一下什么是“意象”了:意象就是作者写入作品的包含了作者感情因素的形象。
面对“再别康桥”,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艺术?——高中教案分享
“再别康桥”是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歌,由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创作,表达了作者告别英国时的悲痛和感慨。
对于高中学生,理解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是必须的,可以启发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
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艺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诗歌的形式语言及其特点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形式语言及其特点。
“再别康桥”采用了抒情诗的形式,由四个六行结构的小诗节构成。
每个小诗节的第一和第二行呼应,第三和第四行对仗,第五和第六行呼应,在语言上呈现出平仄、韵律的变化。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韵律变化与内容情感的关系,更全面地理解诗歌。
二、文本细读及其意象分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形式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细读。
在阅读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表象与意象,分析作者所运用的寓意手法,如比喻、象征、拟人、对仗、意象等。
比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表述了诗人情感的激荡与冲动。
学生可以通过细读,结合背景知识和心理共鸣,深入体悟作者内心的感受,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蕴和美感。
三、关注诗歌的文化历史背景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关注诗歌的文化历史背景。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在英国留学期间写尽的,他的境遇与情感因历史、文化、个体因素而受到影响,并且与其他文艺创作形式相互呼应、相互渗透,若能理解相关背景知识和思潮,可以有效读懂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植入文化背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我们需要通过课堂的讨论和习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一首自己的诗歌,摆脱因语言障碍而产生的创作恐惧,通过创作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批改、点评等方式,指导学生审定表达方式、改进表达方法,以实际行动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实践技能。
面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艺术是必须的。
再别康桥授导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再别康桥》。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徐志摩的诗歌作品。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2)理解诗人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
(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勇敢追求梦想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句式和语言特点。
(2)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学特色。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含蓄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
(2)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对《再别康桥》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歌的审美价值。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启发。
(2)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追求梦想的故事。
6. 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文学价值。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再别康桥》。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追求梦想的短文。
3. 推荐一位自己喜欢的诗人,简要介绍其诗歌创作特点和风格。
五、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诗歌的意义。
《再别康桥》教案3篇
《再别康桥》教案3篇《再别康桥》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反复朗诵,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从而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
二、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意境美。
三、训练阅读,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学设想:这首诗语言华丽轻盈,章法,音韵柔美和谐,在形式美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准,如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康桥大学的风光片,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使学生能够在诗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人间四月天》将学生带入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适当补充一些内容。
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
二、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诵读课文。
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
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轻盈的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动作?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逐节讲析评价:1、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告别,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
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中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它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谁能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3、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
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澜,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再别康桥》教案-12-26三篇(模板)
《再别康桥》教案-12-26三篇(模板)作为一位出色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再别康桥》教案-12-26篇一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读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1课时。
一、导语(1~2分)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如今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
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二、徐志摩个人资料(5分)(课件介绍)(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读。
)三、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四、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五、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化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 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气氛,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配合板书……)六、课后小结(1分)“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以《再别康桥》为例谈引导式教学【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的的重点,笔者认为“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限定为“教师使用”也是一个误区,老师不仅要自己使用还要充分鼓励、指导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老师引导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生动、形象、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语文教育来讲,引导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达到“一篇文章学语文”的效果。
《再别康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语文教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些充分使用信息技术的同学,通过多媒体、互联网、数据库等现代技术,对《再别康桥》有了一个“超文本”把握。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改革引导式教学
一、引导学生——新课改背景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再认识
近十几年,世界各国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本国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竞争力,纷纷在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理论之多样、理念之前沿、技术手段之强悍前所未见。
我国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2008年河南省全面实行新课改。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和实践。
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和“自主学习”成为新课改的主要武器和重要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新课程改革的的重点,但是,笔者认为仅仅把现代教育技术认定为“教师使用”也是一个误区,老师要充分鼓励、指导、发挥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广义来讲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老师引导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形象、生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鼓励引导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二、《再别康桥》——引导学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探索
作为现代诗歌的代表《再别康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语文教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再别康桥》深谙中国古典文论精髓,又有典型的现代特征,作为古典和现代的完美结合,意义深远。
同时,《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诗歌的典型代表,鲜明地映射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情怀和艺术观感。
要想掌握这首诗,需要花费大量的工作,要靠课下自己仔细品读和深入研习。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基本上满足了这一要求,经验表明:那些充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学,通过多媒体、互联网、数据库等现代技术,不仅能解决教学大纲设计的所有任务,而且还了解到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的相关知识,还了解到诗人徐志摩诗意、哲学、浪漫而又悲剧的人生,从而对《再别康桥》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把握。
《再别康桥》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感知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如何完成对《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感知?什么是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这是谁的诗歌理论?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考虑使用多媒体,效果如庖丁解牛,豁然开朗:
首先播放万芳演唱的校园歌曲《再别康桥》,轻柔悱恻的音乐,这不就是音乐美么?然后播放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我提请学生注意景物词和它们的音节,很多同学一下子明白了:哦,这就是音乐美。
建筑美呢?我使用的是一些西方建筑的图片资料,很直观。
什么是绘画美呢?作为下一课时的作业,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所有可以使用的资源尤其是网络去解决。
同时,我让学生同样的方法了解诗人徐志摩。
到了第二课时,学生给的答案让我收获颇丰:有的不仅了解徐志摩的代表作、创作历程、各个阶段的风格,还了解到徐志摩的友情往来和爱情波折;有的还找来林徽因、陆小曼、罗素、泰戈尔与徐志摩来往的相关文字;有的同学查到了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及张舜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的理论,还举出了诗佛王维的好几首“诗中有画”的诗歌。
这一课时,我基本上没有讲,都是学生自己在讲。
最后,我布置了下一课的任务:探讨诗歌中的诗人的思想情感,诗人是“别康桥”,为什么却“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一个开放式题目。
学生的答案让我
十分震撼,连教书二十多年的老教师都感叹不已,举例如下:
1、《再别康桥》这首诗,记下的是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的离情别绪。
康桥的一切,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里有他缠绵悱恻的爱情、求知问道的快乐。
如今来而又别,万千感触涌上心头。
回忆是甜美的,现实却令人忧伤;“再别”之时,作者已经撇开了“一别”时的年少轻狂、血气方刚,已经是圆融、深沉、理性、完全的诗意了。
2、“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因为云漂浮不定,正象征诗人的复杂心情;
3、是因为云彩在康桥之上,笼罩康桥的一切,别云彩就是别康桥的一切;
4、是因为作者不敢说“作别昔日的情人”;
5、是因为我和云都是要别离康桥的,象征着诗人往日的情人现在名花有主;象征着诗人担忧并打算着和过去做一个了断……
6、彩云的出现和看彩云、彩虹的故事象征着诗人的生活和世界是潇洒浪漫的,空灵自由的!
我基本上没有讲,也没有提问课本上的问题,也没有揪着哪一个学生耳朵说“诗歌应该这样欣赏”,但是我敢说我和学生已经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转变观念——突破“引导式教学”的瓶颈
《再别康桥》一般要求1至2个课时,我用了三个课时。
一首小诗,何以费此周折,以往的教学经验是不允许的,同时,学生能否动手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面临的“引导式教学的瓶颈”。
笔者认为,“课时”首先要服从服务于“课改”。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如何教学生学”,而不是“怎样讲课文”,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学生学不学”。
《再别康桥》我用了三个课时,发言的同学不到二十人,约占班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而且,我知道他们不一定都是自己动手,有的就是“抄别人的”。
但是,《再别康桥》的课堂很热闹、活泼;有学生自己动手参与了教学活动;这一课我也突破了旧时的“宣讲”,可以算是改革了。
现代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突破口的选择。
从哪里下手改革,这是形式问题,如何改革才是内容,形式的选择决定于内容。
只要学生学会了、会学了、
爱学了,不管怎样都是成功的教育。
引导学生使用一切资源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应该就是教育突围的一个方向。
这个方向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互动,可以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可以让终身学习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李克东《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肖红,《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农村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思考》,昆明大学学报,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