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络中基于反馈的多维信任模型
网络信息体系通用信任模型
网络信息体系通用信任模型网络信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信任模型:下属层次信任模型、对等信任模型、网状信任模型、混合信任模型。
1下属层次信任模型下属层次信任模型是通用层次模型的一个子集,只是增加了一些限制(参见图3-1)。
图3-1 下属层次信任模型在下属层次信任模型中,根CA有特殊的意义。
它被任命为所有最终用户的公共信任锚。
根据定义,它是最可信的证书权威,所有其他信任关系都起源于它。
它单向证明了下一层下属CA。
本模型中只有上级CA给下级CA发证,而下级CA 不能反过来证明上级CA。
由于本模型中根CA是唯一的信任锚,而且信任关系是从最可信的CA建立起来的,所以没有别的认证机构可以为根CA颁发证书。
根CA给自己颁发一个自签名或者自颁发的证书。
这样,证书主体和证书颁发者就是相同的。
在证书中证明的公钥与用于在证书上产生签名的私钥是相对应的。
结果,当证书被验证时,证书中的公钥将直接用来验证证书上的签名。
下属层次模型中还可以采用“名称限制”来限制下级CA只能证明对应于指定子树特定形式的其他CA。
根CA作为唯一指定的信任锚,其证书必须分送给所有的证书用户。
根CA签名密钥在这里比在通用层次模型中更为重要。
在下属层次模型中,所有路径必须包括根CA证书。
根CA的密钥一旦泄露,对整个信任模型都将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信任模型在运作过程中的泄密将影响所有证书用户。
根CA当然必须要撤销密钥、颁发新的根证书并把新的根证书发送给所有证书用户。
另外,所有可疑的下属证书及密钥也要重新生成,“流动”效应对信任模型的运作将产生巨大的破坏。
根CA的密钥很敏感,而且一旦泄露后果严重,但由于根CA本身很少用到,所以在实际中不构成问题。
根CA的主要工作是证明下属CA的身份。
根CA还有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撤销由它颁发的下属CA证书。
根CA的证书证明了签名私钥对应的公钥,该证书被分送到所有证书用户。
假设有一个包含该证书的数据库可以随时访问,那么信任模型中的用户就极少直接与根CA打交道。
对等网络中不同信任模型的比较分析
微
处
理
机
MI CR0P ROCE S S ORS
第6 期 20 0 8年 1 2月
对等 网络 中不 同信任模型 的比较分析
刘 静 戴 , 勃 ,
(. 宁工业 大学 电子 与信 息 工程学 院 , 1辽 锦州 110 ;. 北大 学 , 阳 100 ) 20 12 东 沈 104
p p r o p rdsv r iee trs m dl w i set e m h s e neau t gte er’Q S ae m ae eea df rn ut o e hc r p c vl e p ai do vla n e c l t s he i y z i h p s o
摘
要: 在诸如文件共享等的 Pe — o P e 环境 中, er t — er 资源共享是用户 自愿的行为, 在这类系
统 中由于用户不必为 自身的行为担负( 法律) 责任, 因而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几 种信任模 型进 行 比较 , 些模 型分别 侧 重于评估各 个 节 点 的服 务 质 量和 惩 罚 不信任 的节 点等 不 同 这 侧面, 经过 比较分 析 , 出建 立 P P信 任模 型需要考虑 的几个 方 面。 得 2
L U J g , AIB I i D o ’ n ( . i Nn t eo ehooy J zo 20 1C i ;. o hat U i rt,hn ag10 0 ,hn ) 1La i o g Tcn l ,i hu1 10 ,hn 2 N r es m n e i S eyn 10 4 C i f g n a t e v sy a
Absr t F rmo tp e tac : o s e r—t o—p e l hae n io me t h rn s av l te cin, n e r e rf e s r d e vr n n ,s a i g i oune ra to a d p e s i ae n tr s o sb e frt e ev s e v os , O t e tu tr lt n e we n t e sa e i o tn Th s r o e p n i l o h ms l e ’b ha ir S r s ea i sb t e he p e r mp ra t. i h o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历年培养研究生学位论文情况
王成道
博士
系统科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模糊系统,遗传算法,规则抽取,参数估计,多目标优化,可解释性与精度,多Agent系统,近似推理,交互影响,模糊积分
论文题目
论文作者
论文时间
指导教师
论文层次
(硕士、博士)
学科
专业
论文关键词
基于Nutch的学校信息垂直搜索引擎的研究与实现
王可
2009
朱敏
专业硕士
专业学位
物流系统模型和算法研究
戴树贵
2007
潘荫荣
博士
系统科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物流;选址问题;车辆路径安排问题;库存系统仿真;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离散事件系统
对等网络中的信任感知和可信协同商务洽谈关键技术研究
江红
2007
顾君忠
博士
系统科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对等网络,信任感知,可信,协同商务洽谈,信任协商策略,信誉,信任模型,信任反馈,有色Petri网系统,BN_CPN
微分方程解析近似解的符号计算研究
杨沛
2010
李志斌
博士
系统科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微分方程,微分差分方程,解析近似解,符号计算,孤立子
动态UML子图的形式语义研究
赵也非
2010
杨宗源
博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UML,进程代数,概率模型检测,XMI,一致性检查,量化分析,实时并发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若干关键安全技术的研究
面向复杂自适应系统的本体构造方法及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杨德仁
2008
顾君忠
博士
系统科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网络中的信任度度量与分析方法
网络中的信任度度量与分析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依赖程度最高的工具之一。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是,网络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网络中的信任问题。
因为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而虚拟空间中的信息是很容易被伪造的。
所以,在网络中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网络中的信任度度量与分析方法。
一、信任的定义和特征信任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对彼此行为的预期,是一种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能够使人们放心和意愿作出妥协的一种态度。
信任有三个特征:一是充满不确定性;二是带有风险性;三是存在预期差异。
在网络中,信任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
网络中的信息是不安全的,因此在网络中建立信任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网络中的信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地位、亲密程度、行为历史等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网络中的信任,需要对网络中的信任度进行度量和分析。
二、网络中的信任度度量网络中的信任度是指一个人在网络中对另一个人的信任程度。
而且,这个信任程度并不是绝对的,它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目前,对于网络中的信任度的度量方法已经有了一些研究。
常见的度量方法包括主观度量法、客观度量方法、综合度量方法等。
1. 主观度量方法主观度量方法的核心是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或者访谈等方式了解人们在网络中对另一个人的信任程度。
这种方法主要的优点是结果能够反映人们真实的想法,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到一些具体的信息。
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受到被调查者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难以量化,并且耗费时间和精力比较多。
2. 客观度量方法客观度量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的行为等数据来进行信任度的度量。
这种方法不依赖于被调查者的主观因素,而是依据它们的行为数据来进行量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化的,能够量化和快速获得结果。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分析,同时由于各种用户行为的可能性,数据量很难完全覆盖。
探究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
高 新 技 术7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P2P(Peer-to-Peer,即对等网络)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的网络,它允许所有的参与者共同使用一部分硬件资源(包括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的资源就要通过网络来提供,能被其它对等结点直接访问而并不经过其他的任何中间实体。
在这种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的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的获取者(Client)。
1 P2P网络中的信任P2P网络中的信任是什么呢?实质上它就是P2P网络中参与网络事务行为的用户或是网络结点根据自己的交互经验,在特定环境以及时间下,与其它实体的推荐相结合,而后对目标实体未来行为的一种主观期望。
其实网络安全的实质内容就是信任关系的建立。
在P2P网络中,每一个结点都要通过自己与其它结点进行交易后,并对自己的行为和其它结点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然后把这些观点收集、量化并交换。
最后把量化后的观点形成与某一结点相对的信任程度。
这样就使结点之间根据信誉度进行互相推荐,并以此来指导用户进行交易,就形成了一个分布式的、人格化的“信任网络”。
在某一结点的信誉度与其它结点的推荐关系密切。
这样就使得在这样的信任网络中,任何一个个体的信誉度都不是绝对可靠的,都可能有虚假信息参与其中,但可以不作为交互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仅作为参考依据。
2 信任模型的讨论与建立模型在通常情况下,是指对现实的对象,在心智活动方面构造出的一种能抓住其重要而且有用的(形象化或符号表示)方面的一种表示。
本文研究的信任模型是通过观察搜集实体在网络中交互表现来评估其信任,也称为基于行为的信任模型,所研究的信任关系更接近于人际网络的特征,此信任模型是可度量的,并在一定的应用背景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P 2P 网络所具有特性使结点间的信任关系更相似于人类的信任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科学】_信任度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2
科研热词 信任模型 信任机制 资源定位 虚假信任过滤 经验 相似性 电子商务 用户冷启动 本体 无线传感器网络 推荐 推理 异构网络 先验信息 信誉 信任聚合 信任网络 信任环 信任推荐 信任度计算模型 信任度 上下文 p2p网络 eigenrep beta分布 bayes估计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14年 科研热词 信任度 马氏链 资源分配 网格 组合双向拍卖 社区推荐 社区关联 社交网络 混合组合 模糊逻辑 友群 信任预测 交易记录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科研热词 信任管理 信任度 集对分析 远程证明 运维监控 软件需求 资源评价 贝叶斯分类器 证据理论 设计 认证 认知 节点 联系数 群体 粗糙集 社交网络 激励机制 模糊综合评判 服务选择 服务 改进合同网模型 对等网络 安全模型 好评度 多属性评价 多agent系统 可信计算 可信模型 可信度 动态访问控制 前缀劫持攻击 信誉 信任算法 信任模型 信任关系 信任 仿真 任务分配 云模型 p2p itil bgp
推荐指数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基于用户信任及推荐反馈机制的社会网络推荐模型
基于用户信任及推荐反馈机制的社会网络推荐模型翟鹤;刘柏嵩【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年(卷),期】2016(033)011【摘要】社会网络包括以兴趣为核心的兴趣网络和以信任为核心的信任网络。
如何利用社会网络中用户信任与兴趣相似的好友的项目数据来扩展用户本身的项目数据集,缓解用户数据稀疏性,利用目标用户的好友的项目评分数据为其产生推荐,是研究的重点。
和传统的推荐方法相比,提出一种改进模型 SIMTM(Similar and Trust Model)来提供用户更加高效的推荐体验。
该模型融合用户兴趣度和信任度作为初始亲密程度,根据融合后的好友网络进行推荐,同时根据推荐反馈,来不断地优化用户的项目评分数据集,使得亲密的用户好友更加亲密,过滤掉用户的普通好友,优化用户之间的兴趣和信任关联;并重新计算用户之间的亲密程度形成融合用户与其好友的融合网络,直至前后两次根据亲密程度得到的推荐结果相近,根据得到的最优的亲密程度构建融合网络来进行推荐。
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数据稀疏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用户推荐的准确率和覆盖率。
%Social networks include the interest network taking the interest as core and the trust network taking the trust as core.The research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at how to use the projects data of the friends in social networks with similar trust and interest to expand the pr oject dataset of user’s own,to alleviate the sparsity of user data,and to use the data of project rating score of target user’s friends to generate recommendation for pared with traditional recommendation methods,the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SIMTM(Similar and Trust Model),which can provide more efficient recommendation experience.The model fuses interest and confidence as the initial intimacy, and makes recomme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fused networks of friends,at the same time it constantly optimises the project rating score dataset according to the recommended feedbacks,this makes user’s close friends be more intimate while filtering out user’s ordinary friends,and optimises the association of interest and trust between user,moreover it re-calculates the intimacy degree between users to form a fusion network which fuses the user and user’s friends until the twice recommendation results before and the after derived from intimacy degree are close,and then constructs the fus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derived optimal intimacy degree for recommend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the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coverage of recommendation of users,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data sparsity.【总页数】5页(P258-262)【作者】翟鹤;刘柏嵩【作者单位】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基于用户行为的产品相似性推荐模型及用户、产品标签化推荐模型 [J], 陈宸2.基于用户多维度信任的冷启动推荐模型 [J], 何利;胡飘3.基于用户信任和评分偏置的正则化推荐模型 [J], 朱爱云;任晓军4.社会网络环境下基于信任传递的推荐模型研究 [J], 陈文俊; 倪静5.基于时滞相关负反馈的用户信任网络控制推荐模型 [J], 李忠;严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2P网络中基于经验与推荐的信任模型
目前 ,基 于 交 易 历 史 与 经 验 推 荐 的 信 任 模 型 的 研 究 已取 得 了很 大 的进 展 。 在 文 献 [ ] 1
的信 任评 估 模 型 中 ,引 入 了经 验 的 概 念 来 表 述 和 度 量 信 任 关 系 ,把 经 验 分 为 肯 定 和 否 定 两 种 ,将 信 任 分 为 直 接 信 任 和 推 荐 信 任 并 进 行 详 细 讨 论 ,最 后 给 出 了信 任 度 评 估 的 数 学 模 型 。 文献 [ ] 用 概率 与数 理 统 计 中 的 一 些 思 想 ,采 用 成 功 经 验 和 失 败 经 验 对 信 任 关 系 进 行 度 2 量 ,引入 了经 验 采 纳 系 数 ,给 出 了经 验传 递 与 信 任度 合 成 的数 学 模 型 。 文 献 [ ] 根 据 交 互 3 满 意 度计 算 实 体 的直 接 信 任 度 ,在 计 算 推 荐 信 任 度 时 ,通 过 建 立 信 任 路 径 来 获 取 信 任 链 上
通 常情 况 下 ,用 信 任 度 来 表 示 信 任 等 级 的 高 低 ,信 任 度 随 实 体 的 行 为 而 动 态 变 化 。
在 P P网络 中 ,实 体 间 可 以通 过 交 换 和 传 播 信 任 评 估 信 息 以获 取 目标 实 体 的 综 合 信 任 评 2
实 体 的 推 荐信 息 ,提 出 了基 于 实 体 能 力 属 性 和 交 互 满 意 度 的 信 任评 估 模 型 。文 献 [ 4] 提 出
了一 种 基 于概 率 统 计 方 法 的信 任 评 价 模 型 ,依 据 直 接 经 验 和 反 馈 信 息 ,利 用 概 率 统 计 方 法 分 别 计 算 节 点 的直 接 信 任 和推 荐 信 任 ,并 通 过 区 分 直 接 经 验 的 重 要 程 度 , 区分 反 馈 信 息 及 其 推 荐 者 的 可信 度 ,提 高 信 任 评 价 模 型 的有 效 性 。 现 有 的 信 任评 估 模 型在 恶 意 推 荐 和 串 谋 推 荐 的 安 全 风 险 方 面 考 虑 得 较 少 ,存 在 迭 代 计 算 不 易 收 敛 的 问题 ,所 提 出 的 信 任 模 型 主 要 侧 重 理 论 研 究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实 现 起 来 较 为
5G技术的网络信任模型
5G技术的网络信任模型网络信任模型是指在5G技术网络中确保用户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的一种方法和机制。
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可信度和数据的安全性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对于大量的连接设备和海量的数据传输,网络信任模型的设计和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网络信任模型应该建立在对用户隐私的尊重和保护上。
5G网络能够提供更高速率、更低延迟和更大容量的传输,这意味着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都有可能在网络中传输。
因此,网络信任模型应该包括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相关数据。
数据的加密和隐私保护也是网络信任模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防止恶意攻击者获取用户数据。
网络信任模型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以保护网络基础设施免受攻击。
5G技术的网络中有大量的设备和节点,它们都是网络的一部分,也是网络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
网络信任模型应该包括网络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阻止潜在的网络攻击。
网络信任模型还应该考虑到网络的弹性和容错能力,以便在面对攻击时,能够快速响应和恢复。
网络信任模型也需要考虑到网络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
5G技术的网络将连接大量的设备和应用,这些设备和应用可能属于不同的供应商和厂商。
网络信任模型应该设计一个开放、标准的接口,以便不同的设备和应用能够无缝地连接和通信。
这样可以保证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遵循相同的网络安全标准和机制,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网络信任模型需要考虑到网络监管和治理的问题。
在5G技术的网络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法律和监管要求。
网络信任模型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监管环境,并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保护网络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
同时,网络信任模型也需要建立起多方参与和合作的机制,以促进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共同治理。
总之,5G技术的网络信任模型是确保用户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机制。
它应该包括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数据的加密和隐私保护、网络设备的安全检测和监控机制、网络的弹性和容错能力、网络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以及网络监管和治理的机制。
基于信任模型的数据交换信任机制
基于信任模型的数据交换信任机制一、信任模型概述信任模型是信息安全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旨在通过建立一套规则和机制来评估和提升数据交换过程中的信任度。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交换频繁,涉及多方参与,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信任模型对于保障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信任模型的核心在于定义信任的度量标准、评估方法以及信任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1.1 信任模型的组成要素信任模型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要素构成:- 信任主体:指参与数据交换的实体,可以是个人、组织或系统。
- 信任客体:指被信任主体评估的对象,通常也是参与数据交换的实体。
- 信任关系:描述信任主体对信任客体的信任程度,这种关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 信任度量:用于量化信任关系的强度,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 信任评估:指对信任关系的评估过程,包括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和信任度量。
- 信任管理:涉及信任关系的建立、更新、维护和终止等管理活动。
1.2 信任模型的应用场景信任模型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 电子商务:在在线交易中评估商家和买家的信誉。
- 社交网络:评估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以推荐好友或内容。
- 云计算:在云服务中评估服务提供商的可靠性。
- 物联网:在设备间的数据交换中评估设备的信任度。
二、数据交换信任机制的构建数据交换信任机制是基于信任模型构建的,用于确保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机制包括信任评估、信任建立、信任维护和信任终止等环节。
2.1 信任评估机制信任评估是信任机制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对信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量化评估。
信任评估机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信息收集:收集与信任评估相关的信息,如历史交易记录、用户评价、第三方认证等。
- 风险分析:分析数据交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欺诈、数据泄露等。
- 信任度量:根据收集的信息和风险分析结果,对信任关系进行量化度量。
- 信任决策:基于信任度量结果,做出是否进行数据交换的决策。
网络中的信任度度量与分析方法
网络中的信任度度量与分析方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开展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网络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靠的信息和不信任的行为,从而给网络交互和合作带来了挑战。
因此,研究网络中的信任度度量与分析方法对于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信任度度量方法1.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是一种基于个体对他人的主观观察和判断,通过个体的经验和直觉对他人的信任进行评价。
例如,基于网络用户对一些网站或个人的评价和反馈进行信任度评价。
主观评价法的优点是基于个体对他人行为观察和判断,能够反映个体对他人的实际信任程度。
缺点是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定量化和比较。
2.客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是一种基于客观数据和算法进行信任度度量的方法。
例如,基于网络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如购买记录、评分和评论)进行信任度评价。
客观评价法的优点是基于客观数据和算法进行分析,能够定量地比较不同用户或网站的信任度。
缺点是依赖于可信的数据和算法,可能存在数据操纵和算法偏见的问题。
3.混合评价法:混合评价法是一种综合利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进行信任度度量的方法。
例如,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混合评价法的优点是兼具主观和客观的优势,能够提高信任度度量的准确性。
缺点是需要确定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权重和可靠性,可能存在主观和客观的误差。
二、信任度分析方法1.静态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当前数据进行信任度分析的方法。
例如,基于网络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信任度分析,得到用户的信任度。
静态分析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适用于处理静态数据的情况。
缺点是不能考虑到时间动态性和变化性,可能无法准确反映用户的最新信任状况。
2.动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进行信任度分析的方法。
例如,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和当前行为数据,结合时间因素,通过建立时序模型和预测算法进行信任度分析。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建立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建立研究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建立是指用户之间相互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
互联网的匿名性使得诚信和信任变得更加脆弱,很容易遭受欺骗和诈骗。
因此,研究如何在在线社交网络中建立信任关系对于保护用户的利益、维
护网络平台的良好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建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和措施:
首先,需要在设计和开发社交网络平台时注重用户的信任。
平台应该
提供清晰的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明确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并采取相应
措施防止用户信息泄露。
同时,平台也应该针对用户的反馈和建议进行及
时的改进,建立用户与平台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
第三,研究用户评价体系。
用户评价是在线社交网络中建立信任的重
要手段。
社交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引入用户评价机制,让用户对参与交易、
信息发布的其他用户进行评价,从而为其他用户提供信任参考。
更进一步地,研究者可以通过挖掘用户评价数据,构建用户信任模型,对用户的信
任度进行量化和预测。
最后,提升网络平台的安全性。
网络平台应该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对于恶意行为进行及时阻止和处理。
研究者可以研发新的安全技术,用于
检测和过滤网络平台中的恶意行为,以保护用户利益,并提高用户对平台
的信任感。
综上所述,建立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关系对于保障用户的利益和维
护网络平台的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可以对用户的信任建立问题进行
深入探索,不断创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在线社交网络的信任度。
只有在用户信任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在线社交网络才能够持续发展和繁荣。
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及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等网络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网络架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对等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互联关系较为复杂,如何建立可信的互联关系成为了对等网络设计与应用的重要研究问题。
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和激励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计划从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和激励机制入手,探讨在对等网络环境下如何建立可信互联关系,以提升对等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二、研究内容1. 对等网络信任模型研究①基于社交网络的信任传递模型研究②基于证据理论的组合信任模型研究③基于行为分析的信任评估模型研究2. 对等网络激励机制研究①基于交易策略的激励机制研究②基于生态系统的激励机制研究③基于信任传播的激励机制研究3. 实验设计和测试验证构建相应的对等网络信任和激励机制实验平台,设计实验并进行测试验证,验证所提出的信任模型和激励机制的性能和有效性。
三、研究意义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对等网络安全和性能提升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通过构建可信的互联关系和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节点之间的恶意行为,提升对等网络的抗攻击能力和数据传输效率,在各种应用场景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研究计划第一年:对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和激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准备。
第二年:进行实验测试,获取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第三年:完成实验数据分析和整理,完成学位论文撰写和答辩。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模型设计、实验测试等方法,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然后设计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和激励机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测试,最终进行数据分析并总结结论。
六、研究团队和条件研究团队由网络安全、计算机系统、数据分析等多个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
实验室配备了大型计算机集群、测试设备等实验条件,可以保证本研究的实验需要。
七、研究预期成果预计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提出有效的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和激励机制,为对等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提升提供新思路和手段。
对等网络中基于反馈的多维信任模型
对等网络中基于反馈的多维信任模型董西广;李艳【摘要】针对现有信任模型中信任度刻画单一,用户评价主观性强,对节点推荐能力表征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的多维信任模型MTM.用信任向量来刻画节点信任值,用推荐信任来表征节点的推荐能力,根据交易满意度进行信任反馈,从而以多粒度刻画节点信任属性,减小信任评价的主观性,促使节点在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提供公平的推荐.仿真实验表明,MTM能有效提高交易成功率,增加系统可用性.【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年(卷),期】2011(028)007【总页数】4页(P209-211,236)【关键词】对等网络;信任模型;多维;反馈【作者】董西广;李艳【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数理科学系河南郑州451191;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64【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随着对等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计算、电子商务、文件共享、即时通信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等用户之间直接形成互联,双方对等,共享资源。
P2P已经成为Internet应用的热点。
P2P网络结构虽然具有动态性和方便性,却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如某些欺骗节点会提供虚假的文件或不公平的推荐。
如何在P2P网络中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已成为P2P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相关工作当前的信任模型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采用一个中心节点收集各种信任因素,计算并管理各个节点的信任值,而分布式由节点自己来收集信任因素并计算信任值。
主要的信任模型有以下几种:(1)基于PKI的信任模型[1]这类模型一般适用于基于超级节点的对等网络。
系统中存在少数被称为LeaderPeer的节点,LeaderPeer负责监督整个网络运营状况,定期向网络发出通告通知不可信任节点。
这类系统引入 CA和LeaderPeer,如eBay[2],Amazon[3]等通常具有中心依赖性、可靠性差、可扩展性差、单点失效等问题。
(2)局部信任模型这类系统中,节点一般采取有限广播的方式来询问其它有限数量的节点来获取待访问节点的信任度。
P2P系统中基于服务反馈机制的信任模型研究
要依赖于服务器保存系统中所 有节点的信任度信 息,每个节点保存有系统中部分节点的交易信息,同
收藕 日期 ・2 0 —80 0 50 —8
修 订 日期 :2 0 —71 0 60 —1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 下一代网络体 系结构 、协议模型与机制 ” ( 0 0 0 1 9 1 4 1 ),国家下一代互联网 ( NGI C )示 范
1 交 易 的一 方 说 服 另 一 方 相 信 其 为 可 信 的 。 种 方 式 下 往 往 存 在 自吹 或 者 有 意 掩 盖 自己不 可 信 的 ) 这 事实;
2 交 易 的一 方 通 过 一 个对 等 的第 三 方 节 点 提供 的信 息 来 确 定 另 一 方 的 可 信 度 。这 种 策 略 下 存 在对 ) 第三 方 所 提 供信 息 的可 信 度 考 虑 , 同 时还 要 解 决 系 统 中 可 能存 在 的勾 结 和 诽 谤 ; 3 )通 过 集 中 的第 三 方 ( rsAgn,T Tut et A)来 维护 每 个 用 户 的 历 史 交 易信 息 以 及 交 易 反馈 ,利 用 度 。
勾结和 诽谤 等 问题 。 关键词 t对等 网络 ;信任 ;公平 性
中图分 类号 ,T 3 1 P 9 文献标识 码 ,A
1
引 言
P P 是 目前 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 的新 的 网络 技 术 ,是 指 在 分 布 系 统 中各 个 网络 节 点 都 是 逻 辑对 等 的 , 2
在 传 统 的 网络 环 境 下 ,信 任 关 系 的 建立 依 赖 于 T A,节 点拥 有 该 T 颁 发 的证 书 即被 认 为其 是 身份 A
是真实的,T A维护有用户 的信任 信息 。而在 P P环境下 ,往往不 能采用带 T 的集 中信任机制 。首先 2 A 这 种 机 制 会 破坏 P P的对 等特 性 ,服 务 器 的崩 溃 可 能 导 致 整 个 系 统 的崩 溃 ;集 中式 的信 任 机 制 往 往 会 2
互联网思维的18条法则——Who-What-How模型
互联网思维的18条法则——Who-What-How模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使了互联网思维的兴起。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强调创新、开放、协同和用户需求导向。
在互联网时代,掌握互联网思维的法则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互联网思维的18条法则,采用Who-What-How模型进行阐述。
1. 强调用户体验(Who)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最重要的资源。
互联网企业应该始终关注用户需求,不断改进用户体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用户满意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2. 平台思维(What)互联网企业应该将自己打造成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用户和供应商的双赢局面。
通过平台思维,企业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3. 开放共享(How)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和共享的原则。
企业应该积极与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创造价值。
开放的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形成良性循环。
4. 敏捷创新(Who)在互联网时代,变化迅速,企业必须具备敏捷创新的能力。
要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及时调整战略和产品,保持竞争优势。
5. 数据驱动(What)互联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数据分析,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的洞察,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运营效率。
6. 用户参与(How)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参与的重要性。
企业应该积极倾听用户意见和建议,与用户形成共同体验和共同创造。
7. 强化网络效应(How)互联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效应,通过扩大用户规模,提高用户黏性,实现规模效应和边际成本下降。
8. 快速迭代(Who)互联网企业应该采用快速迭代的方法,不断试错和改进。
通过快速迭代,企业可以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质量。
9. 反脆弱性(What)互联网企业应该具备反脆弱性,即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适应和发展。
互联网思维强调逆境中的机遇和成长。
10. 分布式思维(Who)互联网思维强调分布式思维,即将决策权下放,并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
对等网络论文:对等网络可信计算信任模型身份信任行为信任
对等网络论文:对等网络可信计算信任模型身份信任行为信任【中文摘要】P2P网络已成为近年来业界研究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P2P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为提供虚假文件、恶意攻击等一些恶意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P2P网络中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就出现了。
在P2P网络环境下建立信任模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现有信任模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可信计算提供了终端设备认证、数据完整性校验、重要信息的硬件保护、数据的加密存储等一些安全功能。
本文将可信计算技术引入到P2P网络信任模型中,改进P2P网络信任模型存在的几点不足。
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首先,由于一些P2P 信任模型没有考虑平台和应用软件状态合法性和完整性的问题,导致不能客观真实地反应网络节点的信任度,与此同时,网络中的一些节点利用P2P环境下的假名机制进行恶意攻击。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不足,设计了基于可信计算的身份信任。
身份信任包括平台身份认证和平台完整性认证。
平台身份认证机制主要根据TPM和宿主平台有绑定关系,对TPM的身份进行验证,便可证实目标平台身份的可信性。
平台完整性认证机制主要通过对终端平台的完整性进行远程度量,能有效确认其平台运行环境的可信性。
其次,由于一些P2P信任模型过度依赖于Hash函数来计算全局信任值的存放地址,导致安全性很容易遭到恶意攻击,与此同时,P2P信任模型不能很好检测惩罚摇摆节点。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不足,设计了基于可信计算的行为信任。
行为信任采取了两种措施:(1)根据TPM具有硬件保护存储功能,通过将交易记录存储在本地TPM芯片中的可信存储区域中,避免了引进DHT等散列函数来管理信任数据;(2)利用时间窗口机制很好的提高了信任评估的准确性和动态性,遏制节点的动态摇摆行为。
最后,基于以上提出的理论基础,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可信的P2P资源共享系统,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测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可信计算的信任模型能够很好的解决平台信任和识别恶意节点,防止摇摆行为和协同作弊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易成功率, 增加系统可用性。
关键 词 对 等 网络 信 任 模 型 多维 反 馈
FEEDBACK- BAS ED ULTI M ENSI M DI oNAL TRUS M oDEL N P T I P2 NETW o RKS
Du g Xiua g‘ LiYa n g n n
( ea m n nom t nE gnen , ea e n a oeeo osut nZ egh u40 6 , ea , hn ) Dp r etfI r i n i r g H n nTc i l lg t o fa o ei h c C l fC nt co ,hnzo 50 4 H n n C ia r i
i a cra c i u iescne t e t h s M c nd p t o e c dt rp r i ut g n l i , d c h ujci t o r i n cod n ew t b s s o t m n.T u h n n MT a e i d r i po et wt m l - a u r y r u etes bet i f e t cn e y h ir at e vy c d
董西广 李 艳
( 河南工程学 院数理科学系 河南 郑州 4 19 ) 5 1 1 河南 郑州 4 06 ) 50 4 (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 院信息工程系
摘
要
针 对现 有 信 任 模 型 中信 任 度 刻 画单 一 , 户评 价 主观 性 强 , 节 点推 荐 能 力 表 征 不 准 确 等 问题 , 出一 种 基 于 反 馈 的 多 用 对 提
( eatetfMahmai l n hs a Si c, ea ntuefE gne n Z eghu4 1 9 , ea ,hn ) Dp r n o te ta dP yi l c neH n nIsit n ier g,hnzo 5 1 1 H n n C ia m c a c e t o i
第2 8卷 第 7期
21 0 1年 7月
计算机 应 用与软件
Co u e mp t rApp iai n n ot r l t sa d S fwa e c o
Vo . . 128 No 7
J1 0 l u .2 1
对 等 网络 中基 于 反 馈 的 多维信 任模 型
e au t n,n e o e rv d ar rc mme d t n whl r vd n o d s r i e . mu ai n le p r n s s o h tMT c l e e t ey v l a i a d ltn d sp o i e fi e o o n a i i p o i i g g o e vc s E lt a x ei o e o me t h w t a M al f ci l v
A s at b t c r
I i e r lm xs n u t o e c d g i l ce iit d pc o , t n bet i nu e ’ v la o n v w o t o e s nei igt s m d l i l i n e rd ly e i i s o gs jc v y c s m r eaut n e fh p b i t r sn u n s g bi tn r u it o o f s i
维信任模 型 MT M。用信任 向量来刻 画节 点信任值 , 用推 荐信任来表征 节点的推荐能力 , 根据 交易满意度进行信任 反馈, 而以多粒 从
度 刻 画 节 点信 任 属 性 , 小信 任评 价 的 主观 性 , 使 节 点 在 提 供 良好 服 务 的 同时 提供 公平 的推 荐 。仿 真 实 验 表 明 , T 能有 效 提 高 减 促 M M
MT d p csn d rd b l y w t r d t e tr e p e s s n d ’ r c mme d n b l y w t e o M e it o e ce i it i c e i v c o , x r s e o e e o i h S n i g a i t i r c mme d n r d t a d fe sb c n omain i h n ig c e i , n e d a k ifr t o
i r v h u c s a e o h u i e s a d e h n e t e u a i t ft e s se mp o e te S c e sr t ft e b s s n a c h s b l y o y t m. n n i h Ke wo d y rs P e ・o p e ewok T u tmo e Mu t i n in F e b c e rt - e rn t r r s d l -- l d me so a i l edak
a d i c ua x rsi f o er o me dn bly ti p p rp t f w r ut i e s n u t o e ( M)b sd o e b c . n a c rt e pes n o n d e m n i a it, s a e us o ad am ldm n i a t s m d l MT n e o c g i h r i ol r ae nf d有中心依 赖性 、 B y A ao 可靠性差 、 可扩展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