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打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0264f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3.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的作用你读过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吗?你知道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面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吗?以下是关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原文与环境描写的作用与分析,欢迎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施耐庵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
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主人,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
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
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在此见你。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
次日又来相请。
自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光*迅速,却早冬来。
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家整治缝补。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跟着也来坐下。
李小二入来问道:“可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
比较阅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比较阅读:《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d9f5ccc24b73f242326c5f76.png)
• ①风雪为人物的活动渲染气氛。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 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正在酝酿;沽 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林冲夜宿 山神庙时,那雪“越下得紧”,烘托出高潮的来临。
• 衬托人物性格(形象):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 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 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 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
• (5)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 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 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 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 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 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 ①交代社会环境——“祝福”的旧俗:祝福是“鲁镇年终的 大典”,“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的好运气”。②在人们 的“祝福”的热闹中,祥林嫂在风雪中民“穷死”,对比鲜 明,凸显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③通过“年年如此……今年 自然也如此” 的描写,也点出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的状况:阶 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
• ②风雪也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条件(推动情节向前发 展)。正是因为风雪,林冲才想喝酒驱寒,才会在买酒的 途中看到山神庙;草屋被风雪压塌,林冲才到山神庙夜宿, 因此才和陆谦等人相遇,洞悉高俅对自己的迫害,最终奋 起反抗。风雪可以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https://img.taocdn.com/s3/m/353dc9a0284ac850ad0242f9.png)
思考三:比较《药》中的自 然环境描写与本文中的自然 环境描写的异同。
景物描写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 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 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 着。 ······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 便出了门, 便出了门 走到街上。 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 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 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 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 一只也没有叫······ 一只也没有叫
细节描写的一般作用
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暗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传神的动作描写、 传神的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1、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 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敏捷、迅猛;见利忘义) 敏捷、迅猛;见利忘义) 2、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 、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 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着女儿, 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她瞅着女儿,仿佛她 是金铸的一般。 是金铸的一般。 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子本色) (低三下四,强作慈祥,骗子本色) 3、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 督的圣像, 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 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基督圣像是不占地位的。见钱眼开,聚敛钱财) (基督圣像是不占地位的。见钱眼开,聚敛钱财)
对草料场火的细节描写
火 生 些 焰 火 起 来 种 将 炭 火 盖 了 都 被 雪 水 浸 灭 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作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087c6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9.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作文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
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
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
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
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
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8a1b3c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2.png)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 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雪正大,预示气氛趋于紧张)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 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写的是草屋, 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 雪很大。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向了一回火, 觉得身上寒冷” “先取下毡签子, 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
分湿了”。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
作品中多次提到风雪,是怎样推动故 事情节发展的?
(1)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 想喝酒驱寒才 会“投东”而去, 到市井沽酒, 也因此得遇山神庙。
(2) 因为下雪, 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 这使林冲 想起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 可以安身。
(3)正由于风大雪紧, 为了挡风雪, 林冲才用大石 头靠住门, 致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
(4)正因为风大雪紧, 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 就直 奔山神庙来避风雪。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风 雪
身 寒 沽 酒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 厅
投 宿
大 石
隔 门
庙 中
倚 门
偷 听
风雪描写的作用?
渲染紧张的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指导
答此类题我们要从 环境本身的特点、 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1表现了……地域风格
2交代了……时间、季节
3渲染营造了……氛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6f0b456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4.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的描写1. 风雪的初遇哎呀,老天爷真的不拿人当人看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幕,简直就是一场天大的“自然灾难大秀”。
风雪在这山间,那真叫一个狂暴,像是咆哮的野兽在无情地撕扯大地。
你看那雪花,哗啦啦的飘,像是上天撒的巨型棉花糖,白得刺眼。
风吹得呼呼直响,仿佛整个山神庙都在颤抖,像个害怕的孩子在不停地瑟瑟发抖。
你站在外面,只觉得整个人都被冻成了冰块。
风雪像是不知道休息似的,持续不断地冲刷着山神庙,弄得你连方向都分不清了。
真是“雪上加霜”,本来就冷,还得面对这样无情的自然考验。
2. 风雪中的山神庙山神庙本来是个神圣的地方,可现在被风雪弄得像个破旧的棚子。
大雪像厚厚的棉被,把庙顶盖得严严实实,仿佛是个毛茸茸的“大帽子”。
风吹来,庙里的木门吱呀吱呀地响,仿佛是在跟风雪对话。
那样子,看起来就像个被遗忘的古老巨人,虽然静静地伫立在山顶,却被这风雪折磨得几乎崩溃。
庙里的香火早就被风雪熄灭,成了一片空旷,阴森森的感觉,让人不得不打个寒战。
风雪在庙外咆哮,庙里却静得像一座沉默的古墓,给人一种无助的感觉。
3. 林教头的困境林教头在这样的风雪中,真的是困得要命了。
他本来是个脾气火爆的人,但现在面对这样的天灾,连他也不得不低头。
站在风雪中,他的胡子都被冻成了冰棍,脸上更是红得像个大苹果。
风雪打在他身上,那感觉就像是在接受自然的惩罚,皮肤都被风刮得疼痛难忍。
那种冷,是彻骨的,连骨头都感到寒冷,简直让人想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林教头原本打算借山神庙避风雪,可是没想到,庙里的风雪和外面几乎没什么区别。
他站在庙里,四周都是冷风劲吹,身上的棉衣也像被风雪撕扯得支离破碎。
心里那个叫做“无奈”呀,简直是无从形容。
4. 风雪带来的感慨看着风雪肆虐,林教头不得不感叹,老天真是个不讲理的主儿。
原本以为风雪只是一场小小的考验,结果却是“大祸临头”。
在这种风雪中,人是如此渺小,仿佛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每次风雪呼啸而过,林教头都忍不住要咬紧牙关,哪怕牙齿都快要冻得掉落,也得硬撑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a113bb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3.png)
陆虞候的阴险形象衬托出山神庙的神秘和恐怖。
环境描写与故事情节的相互影响
风雪与林教头的困境
风雪的严寒与林教头的困境相互呼应,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
山神庙的封闭与故事的结局
山神庙的封闭空间为林教头得知陆虞候阴谋提供了场所,同时也预示着林教头命运的转 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山神庙位于风雪山脚下,靠近一 条小溪,周围被茂密的树林环绕,
环境幽静。
山神庙所在的地理位置偏僻,远 离人烟,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通
向外界。
山神庙所在的山峰地势较高,气 候寒冷,经常有风雪交加的情况。
山神庙的外观
山神庙的建筑风格古老,采用石块和木材建造, 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
山神庙的墙壁上雕刻着一些神秘的图案,给人一 种庄重神秘的感觉。
风雪对环境的影响
风雪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文中描述了风雪使山林变得白茫茫一 片,树木被积雪覆盖,道路变得崎岖 难行,展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和无情 。
风雪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风雪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变得艰 难,客栈和旅店生意兴隆,人们不得 不寻找避寒的地方,展现了社会环境 的艰难和困苦。
02
山神庙的描写
山神庙的位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 )
目录
• 风雪的描写 • 山神庙的描写 • 林教头的心理描写 • 故事情节与环境描写的结合
01
风雪的描写
风雪的强度
风雪的强度
文中通过描述狂风怒吼、大雪纷 飞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风雪的 强烈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 听觉冲击。
风雪的持续时间
文中提到风雪已经持续了数日, 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危险 性,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了紧 张的氛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雪景描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雪景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3de6f4870b1c59eef9c7b4aa.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雪景描写作者:孙杨与月来源:《文学教育》 2016年第15期孙杨与月内容摘要:景物描写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文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着墨不多的雪意象描写的作用,来揭示雪意象与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小说主题的关系。
关键词:雪意象作用传统意义上对小说的定义是: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其中环境似乎是小说当中最不受关注的一部分,但景物描写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文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说家必须要把人物放在具体的环境之中进行塑造,对景物的描写便是这种环境描写的一个组成部分。
诚然,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要有环环相扣的情节,生动逼真的人物和错落有致的结构,但作为景物描写之一的自然环境描写,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也对这三方面的叙写起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除此之外,景物意象还可以通过其形象化的表达方式传达出某种独特的意义。
这种意义不仅使故事的叙述更加生动有力,还能起到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自然环境----雪景的描写,就值得我们琢磨一番。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经典篇章,是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林冲就是在纷飞的大雪的陪伴下上了梁山的。
作者把林冲安排在雪夜上梁山,借雪景意象的冷色调描写暗示当时腐朽的社会背景及那个时代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这点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雪景在小说中的作用又不仅仅如此。
仔细重读,着意品味这篇小说中关于雪景这一意象的描写,竟别有一番妙处。
一.“风雪”正紧,推动情节发展一篇成功的小说必须有紧凑而引人入胜的情节,这就要求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但要将情节安排的错落有致,还要巧妙地将情节与景物描写统一在一起.就是要做到“以景辅情.景现而情不滥”。
[1]以描绘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中国古典小说,对景物的描写一般比较简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情节人物环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_情节人物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72eb78e192e45361066f5b3.png)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
本文有几处描写风雪?
提示: 1、直接描写风雪。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3、压倒草厅 2、途中见庙
4、投宿庙中
风 雪 5、大石倚门
揣摩人物性格
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 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 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 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 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 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 写和间接描写。
会“投东”而去,到市井沽酒,也因此得遇山神庙 。 • (2) 因为下雪,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 想起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 • (3)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 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 • (4)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就直 奔山神庙来避风雪。
“逼上梁山”的六大类型
1、被逼无奈。这种类型以林冲最为典型。林冲开始 并没有想抛弃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头衔,他最后走上梁 山是被逼无奈的。金圣叹说林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 “忍、狠”,他忍得可怕,狠得也可怕。对高衙内夺 妻之恨,忍;对冤判发配,忍;对董、薛谋害,忍。 须知这是一般人决不能忍的。直到火烧草料场,林冲 实在忍无可忍了,他一狠不可收,连杀三人投奔梁山。 林冲上山后对王伦也是忍,后来晁盖他们上了山,王 伦还是百般刁难,林冲忍无可忍,发狠杀了王伦。属 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武松,武松为兄报仇,杀了西门庆、 杀了潘金莲,他还到衙门自首,后官府受贿加害于他, 武松被逼上了梁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286a0ab84ae45c3b358ca0.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
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
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
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
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
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2f4a9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8.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
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
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
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
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
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
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
![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09122d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5.png)
浅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环境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金庸先生的经典武侠小说。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展示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又描绘了人物在荒山野岭中的艰难险阻,凸显了小说所要表达的深刻意义。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季节变化、景观描写等方面,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小说的自然环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说以峨眉山为背景,荒山野岭、溪流草木、雾气缭绕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小说的主要环境。
在小说中,金庸巧妙地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绚丽的想象,将自然环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例如,小说中,作者描写了峨眉山上的雪景:“山南山北,遍地一片洁白,到处都是雪团。
雪弥漫在人们的眼中,遮掩了峨眉山的模样。
”此外,作者对小说中的溪流草木、天空明媚时的景象等也进行了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其次,小说中的季节变化与环境的描写也相得益彰。
小说以冬天为主要季节,随着情节的推进,季节也在不断地转换。
作者巧妙地运用季节转换,将自然环境描绘得十分细腻而富有变化。
例如在小说的结尾,金庸描述了雪山上春天独特的景象:“老林开口疯笑,看着周围的山峰,由于冰雪融化,一股股清泉从山脚下流淌而来。
松柏树苍劲挺拔,清澈的流水在枝叶间穿行,一看就是生命之源不竭。
”再者,小说中的景观描写也是作者细致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说中,雪山峰顶上的神庙是整个故事发展的重要场景之一。
作者通过对神庙的详细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诡异的氛围。
比如在小说中,作者描写了神庙的形状和规模:“神庙共四层,底层最大,其他三层逐渐缩小,到尖顶就只有房间大小。
底层门洞极小,只能容得一人侧身走进。
”总之,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写实精神,因此不仅打造了一片宏大而真实的世界观,而且使人们了解和认识了自然,感受到了这样一个自然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大大丰富了这部经典武侠小说的内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人物环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人物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d78f155d58fafab069dc02c1.png)
揣摩人物性格
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 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 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 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 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 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 写和间接描写。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沧州遇旧交
密谋害林冲
好言劝教头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情 节
街头遇旧
阴谋陷害
到草料场
雪夜复仇
性 格
正义感强 忍让动摇
初步反抗 并不坚决
随遇而安 走向反抗之路 委曲求全
林冲性格发展:忍
狠
1、林冲总是选择忍让的原因是什么?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林冲由忍到狠的性 格转变?
古代小说之最: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最智 施耐庵的《水浒》——最义 吴承恩的《西游记》——最奇 曹雪芹的《红楼梦》——最情
陆 虞 候 火 烧 草 料 场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水浒》采用连环结构, 众英雄包括林冲的故事有其 相对独立性。《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选自小说第十回
与 课 文 相 关 情 节
课堂小结:
• 1、赏析小说人物性格的方法。
• 2、探究人物性格的成因。 • 3、把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以及作品 主题的内在联系。
赏析典型环境
思考:
题目是否可设为
《林教头山神庙手刃仇敌》
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 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 境描写。 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 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 等场景的描写。 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 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8f67662b160b4e767fcff9.png)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
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
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
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
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
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打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c32226054b73f242336c5f89.png)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环境描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强化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小说环境描写的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力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并力图与高考接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对情节也有多方面作用。
教学重难点:分析本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关键: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
但是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
所以老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分层阅读,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课型:讲授课教学方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代大师王国维在品评诗词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句话用在小说中也同样适合。
小说中的“景语”就是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篇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去品味它的环境描写,体悟它的“情语。
”请大家诵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环境描写。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二、整体感知,初步认识。
1.明晰概念及分类: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例如:《老人与海》中对云块、海岸、小山、和海水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的描写。
例如:《孔乙己》中对咸亨酒店的等级森严的格局的描写。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景物描写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0597665a8102d276a22fbd.png)
课文中描写风雪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精彩,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林冲怀着“不知何意”的惶惑取路投草料场来,情节逐步向高潮发展时,风雪也随之而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朔风卷着鹅毛似的大雪,低垂的浓云压在头顶上,天地茫茫,前途难卜。
林冲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难以安生。
为了御寒,出门沽酒,“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踽踽独行,“那雪正下得紧”,正是雪借风势,风助雪威,天地昏暗,原野寂寥。
待沽酒回来,“仍旧迎着朔风”,“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因为风大雪紧,回到草料场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没奈何只得去古庙栖身。
他在风雪中奔来奔去,天地之大竟无他容身之处。
林冲进入山神庙,为了抵挡风雪,掩上庙门后又将旁边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由于雪大天寒,使林冲外出沽酒,未因草厅被雪压倒而被压死;大雪压倒草厅,使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未被陆谦等烧死;雪大风劲,使林冲用大石头靠住庙门,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当陆谦等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风雪映衬着人物形象。
描写风雪的笔墨虽不多,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因素。
“风雪”的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渲染了浓重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作者笔下的风雪似乎一直伴随着林冲由惶惑走向反抗,完成性格上质的变化,而我们也好像和林冲一块儿置身于风狂雪紧冰冷的天地之中,为他着急,为他担忧,为他庆贺。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环境描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明确环境描写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3.强化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小说环境描写的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力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小说鉴赏的一般方法,并力图与高考接轨。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对情节也有多方面作用。
教学重难点:分析本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关键:赏析课文中“风雪”的描写。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
但是学生在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
所以老师要适时引导,让学生抓住一点,深入挖掘,分层阅读,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课型:讲授课
教学方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代大师王国维在品评诗词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句话用在小说中也同样适合。
小说中的“景语”就是小说三要素中的环境。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篇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去品味它的环境描写,体悟它的“情语。
”请大家诵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环境描写。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初步认识。
1.明晰概念及分类: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例如:《老人与海》中对云块、海岸、小山、和海水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的描写。
例如:《孔乙己》中对咸亨酒店的等级森严的格局的描写。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
(板书:风雪)
2.快速浏览课文,用红笔勾画出描述风雪的语句并指出它的描写角度。
(1)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③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三句是直接刻画风雪,也就是正面描写。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①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②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③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④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四句是侧面描写,再具体点说,是通过人物周围的环境衬托风雪。
风大,所以草屋被摇撼;雪大,所以草厅被压倒;雪大,所以火种被浸灭;风猛,所以厚重的庙门需要用大石头顶住。
作者虽不直接刻画风雪,却给人风猛雪大的印象。
①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
吃?”
②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③……(林冲)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④……(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
这四句也是侧面描写,但又与前四句不同。
林冲在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这是通过人物感觉暗写风雪。
风雪大,天气寒,所以小火无法御寒。
“飞也似奔”“把身上雪都抖了”“早有五分湿了”“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
”作者在人物感觉中又加入了人物动作,虽不直接刻画风雪,却处处不忘风雪。
文中对风雪的刻画简练,手法多变。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板书:正面侧面)
三、仔细品读,深入探究。
1.我刚刚分析了侧面描写的风雪:风猛雪大。
请大家思考:正面描写的风雪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
直接从正面描写风雪: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③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正面描写的风雪同样风猛雪大。
同时(作用):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营造了一个苍茫、凄冷的场景,茫茫天地之间,仿佛只余林冲一人,只有他在苦苦挣扎,委曲求全,却依然全无活路,只能拔刀而起,怒杀仇敌。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为林冲手刃仇敌渲染出苍茫悲壮的氛围,烘托出林冲孤独悲壮的英雄形象(板书:渲染氛围、烘托人物)
2.【探究】以下描写风雪的句子散落在文本中并不显眼,那么这些句子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以组为单位,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
①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②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③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④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⑤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我们的意见非常一致:不能去掉。
确实,文中描绘风雪的笔墨虽不多,但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条件,推动了情节发展。
正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石头顶住大门;也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谦等人放火烧草料场之后也才来到山神庙避风雪看火势,因推不开门便立在庙门外谈话,造成冤家路窄,狭路相逢,隔门相对,一触即发的紧张局面。
当陆谦等人看着草料场的大火踌躇满志,林冲心中的怒火也像草料场的烈焰升腾,翻卷,终于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手刃仇敌。
朔风呼啸,大雪铺地,火光冲天,天地间站立着一位英雄好汉。
我们可以说风雪把情节推向高潮,风雪渲染了苍茫、悲壮的气氛,风雪烘托着人物剧烈变化的性格和命运。
风霜雪雨总关情,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四、课堂练习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这处描写的意义或作用是()
A.有象征意义:当时的社会正如这草厅,动荡、腐朽、行将崩塌。
B.有象征意义:林冲的命运如同这草厅,被黑暗的腐朽的恶势力压得走投无路。
C.对情节有推动作用:草屋崩坏,才使林冲离开草料场到市井沽酒驱寒,然后到山神庙避寒;否则,林冲将被烧死,高俅如愿以偿,也就没有“逼上梁山”的情节了。
D.有衬托作用:草屋的破漏、动荡,衬托了林冲的动荡的、矛盾的、不佳的心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风雪的描写。
文中的风雪描写极具“神韵”,亦如我国传统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仿佛是信手点染,却意境深远,景中有情,并且留下大片天地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去补充。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用心品味。
六、课后作业
分析宋词柳永的《雨霖铃》前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作用。
七、板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环境描写
正面渲染氛围
风雪烘托人物
侧面推动情节[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