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八下第1单元欣赏《流水》word教案3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1欣赏《流水》2音乐故事《广陵散》-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1欣赏《流水》2音乐故事《广陵散》-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施秉县第三中学教师集体备课教案主备教师小组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周第课时累计课时课题第一单元 1.欣赏《流水》2.音乐故事《广陵散》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感受古琴曲《流水》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古琴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关注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古琴文化、分段聆听、分析乐曲的内涵等方式来感受古琴曲《流水》所描绘的“流水”形象。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琴的悠久历史遗迹相关的典故、传说故事等;2.初步了解古琴的演奏技法,并感受古琴的音色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古琴的悠久历史遗迹相关的典故、传说故事等。

教学难点:1.了解古琴的悠久历史遗迹相关的典故、传说故事等;2.初步了解古琴的演奏技法,并感受古琴的音色之美。

教学方法及措施:乐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修订、增减新课导入导入播放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的视频片段1.老师提问:表演中击打的是什么乐曲?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代乐器?2.老师播放《流水》音乐片段,并提问: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它的历史有多久?3.师生共同讲述伯牙绝弦的故事,说明“知音”典故的来历以及引申的意义。

课堂发展一、欣赏古琴曲《流水》1.出示听琴图,提示学生听琴时要“凝神静气”。

2.播放古琴曲《流水》录音,老师提问:这首乐曲经历了梁芹多年无数古琴艺术家的传承,到今天我们还能听到它,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仔细体会,音乐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你有哪些感受?3.了解中国古典音乐“静--动--静”的特点。

二、音乐故事《广陵散》1.教师简介《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乐曲以战国时期聂政刺汉王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愤懑情怀。

魏晋时期,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权而遭迫害,行刑前从容抚琴,弹奏此曲,以托豪情。

2.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等。

3.分组讨论:这首古琴曲是如何讲述聂政刺韩王故事的?三、集体总结《广陵散》与《流水》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古琴演奏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单元 流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流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流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流水》这首乐曲,感受其优美、轻柔的音乐情绪,理解“流水”作为音乐主题所表达的意境。

2.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感知生活、感悟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理解乐曲中的音乐形象,培养其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理解“流水”这一音乐主题所表达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音乐感知到“流水”这一自然现象所蕴含的美。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流水》这首乐曲的音频文件,以及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乐器演奏《流水》的音频,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乐曲的情绪和节奏。

3.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相关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乐曲的背景和内涵。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播放古筝名曲《高山流水》,师生共同欣赏,感受古筝优美的音乐形象。

2. 请学生回忆欣赏曲目的音乐形象,引出古筝这一乐器。

(二)新授教学1. 介绍古筝的基本知识:了解古筝的构造、音区、演奏时手指的特点及用力方法等。

教师利用实物展示,详细介绍古筝构造及演奏技巧的基础知识。

2. 学习演奏古筝的坐姿及指法,了解轻、柔、稳的基本演奏技巧要求。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仔细观察并认真学习。

3. 欣赏《流水》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4. 学习第一部分旋律弹奏,初步掌握基本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分句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节奏练习教师出示各种不同节奏型卡片,学生用笔在纸上击拍打出各种不同节奏型,当教师出示配有表情、节奏、力度提示的《流水》谱例时,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音乐。

(四)表演教学学生学会第一部分旋律后,尝试加上手腕在弦上的移动(撑、挑)来表现乐曲优美意境的轮音,并用吟音弦组合奏法在弦上作上下吟动,模拟“潺潺流水”之声,创造优美的意境。

教师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指导,适时鼓励,提倡创编。

高中音乐教案《流水》

高中音乐教案《流水》

《流水》教案
(一)课题《流水》
(二)年级高中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一个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流水》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初步了解人文音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教学法以及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感受古琴曲的风格特征以及《流水》的演奏技法。

3.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流水》的主题,能够区别古琴与古筝的音色。

(七)教学重点:通过听、看、讨论、探究等活动,体验古代音乐的音乐风格特点。

(八)教学难点:区别古琴和古筝的音色特点,熟悉《流水》的主题旋律以及演奏技法。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多媒体欣赏《梅花三弄》——你们知道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这个乐器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
多媒体播放古琴曲《流水》——这首歌曲的演奏的音乐
画面怎样?
2、深入了解
(1)发声练习-------用“yi”作音阶式的发声练习。

(2)降调学唱《流水》的音乐旋律——自主学习模唱随后老师利用钢琴教唱(强调音乐情绪)。

(3)了解古琴曲《流水》的特有的演奏技法。

(4)从《流水》的音乐特点和古琴演奏风格上引出我国古代音乐的风格。

3、整体感受
从音乐背景入手介绍《流水》的故事内容,帮助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

4、音乐活动
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利用对比教学法感受古琴的乐
器音色。

5、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老师升华——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呢?
(十)板书设计
流水
古朴、婉转
泛音演奏手法。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流水》教案 花城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流水》教案 花城版

流水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文人音乐和古琴的相关知识,感受体验古琴音色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所表现的事物以及隐喻的思想内涵。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

《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3重点难点欣赏古琴曲《流水》感受体验乐曲的风格特征,了解古琴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从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弹古琴图片和教师讲述中导入活动2【活动】学习古琴文化、演奏技法1.介绍古琴的历史文化、构造。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流水》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流水》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流水》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流水》教案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二、了解古琴曲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三、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基本意境。

教学重点:一、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2、请学生讲故事。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伯牙、钟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

“知音”的故事在史料按《琴史》所载,列子云:“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

’伯牙之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

’伯牙所念,子期心明。

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也。

’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

”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3、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学生回答。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之间的友情,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作用等,都应给予鼓励)。

4、欣赏古琴曲《流水》。

(也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配上这首乐曲作背景)。

通过深沉、浑厚、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表现了层峦迭嶂,幽涧滴泉,清清冷冷的奇境,绵延不断、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淙淙潺潺的强流。

按泛音序列下行和五声音阶进行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伴以滚、佛手法,如同瀑布飞流,汇成波涛翻滚的江海。

《流水》是一曲祖国壮丽河山的颂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听后使人心旷神怡,激起一种进取的精神。

二、唱歌。

1、老师范唱。

2、学生跟录音学唱。

三、教师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唱出《流水》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3.能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习和理解;•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细节处理;•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的连贯运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1. 歌曲的学习和理解(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流水》的学习和表演。

(2)播放《流水》这首歌曲的音乐,让学生仔细听,并配合歌曲的节奏熟悉歌曲的节拍、曲调。

(3)请学生跟随歌曲的曲调一起唱歌,并注重歌词的发音、感情的抒发。

(4)让学生自由谈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自己有哪些情感令他们感动?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感受生活,分享美好。

2. 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1)通过动态图像,示范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呼吸技巧等。

(2)向学生讲解唱法经验、音乐表演技巧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

3. 练习和模仿(1)老师分组,让学生逐个轮流发挥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能力。

(2)老师引领学生一起模仿正式的音乐会表演,同时同学们互相欣赏、鼓励。

4. 总结回顾(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和表演,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检查自己所掌握的技能。

(2)老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歌曲的意义、旋律唱法和音乐表演技巧的掌握。

总结《流水》这首歌曲传达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无限灵性,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意义: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生命,了解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追求完美和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探索和创造,让音乐成为学生的朋友和良师益友。

欣赏《流水》示范教案

欣赏《流水》示范教案

欣赏《流水》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琴及相关知识;2.了解乐曲《流水》相关故事,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琴及相关知识;2.了解乐曲《流水》相关故事,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分享:关于友情的故事。

师:相信大家都有很好的朋友,有没有记忆特别深刻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呢?学生分享。

师:今天我们来听听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互相分享引出本节课乐曲主题,创设学习情境。

二、新课1. 初听乐曲,感受音乐情绪。

思考: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感受?2. 故事介绍春秋时代,有个叫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很高的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

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

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

忽听岸上有人叫绝。

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

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两人分别约定,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

于是,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流水》教案 花城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流水》教案 花城版

流水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文人音乐和古琴的相关知识,感受体验古琴音色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所表现的事物以及隐喻的思想内涵。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

《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3重点难点欣赏古琴曲《流水》感受体验乐曲的风格特征,了解古琴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从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弹古琴图片和教师讲述中导入活动2【活动】学习古琴文化、演奏技法1.介绍古琴的历史文化、构造。

欣赏流水音乐教案反思

欣赏流水音乐教案反思

欣赏流水音乐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欣赏流水音乐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欣赏流水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和对音乐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3. 提高学生的听觉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欣赏流水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与音乐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流水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播放设备和音箱。

3. 学生练习用的乐器(如木鱼、小钢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景观的图片或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讨论自然景观与音乐之间的联系,例如自然景观中的流水声与音乐中的流水音效。

2. 欣赏流水音乐(15分钟)- 播放流水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并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流水边。

-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乐器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以及音乐中流水的音效。

- 引导学生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意境,例如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和想象的场景。

3. 学习演奏流水音乐(20分钟)- 向学生介绍一种简单的乐器,如木鱼,教他们如何演奏模拟流水声音。

- 分发木鱼给学生,并指导他们按照特定的节奏演奏模拟流水声音。

- 引导学生合奏模拟流水声音,并与流水音乐的录音进行配合演奏。

4. 反思与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验,让他们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对自然景观与音乐之间联系的认识。

-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音乐与自然景观的联系,并鼓励他们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和想象。

教案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流水音乐,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通过学习演奏木鱼模拟流水声音,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流水教案[新]

流水教案[新]

流水教案什么是流水教案?流水教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高效的教案。

流水教案的核心是“随机应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流水教案的优点1.灵活性强:流水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灵活,符合学生的需求。

2.效率高:流水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3.个性化:流水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个性化。

流水教案的实施步骤1.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2.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制定教学计划。

3.实施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总结教学过程: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总结。

流水教案的注意事项1.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2.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3.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总结。

4.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流水教案的实例下面是一节语文课的流水教案实例: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阅读理解: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课堂练习: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包括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总结。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流水-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流水这首曲子的歌曲结构和表达方式,并能唱、演奏该曲子;2.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乐器-古琴,并能简单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3.能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并与自己的音乐文化进行对比。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演奏流水这首曲子;2.理解古琴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难点1.能够准确演奏流水的节奏;2.能够感受到古琴的音色和氛围,并对中国传统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 流水1.通过教师演奏,让学生熟悉流水的曲子和歌曲结构;2.利用口语表达,让学生了解流水的表达方式;3.学生尝试模仿教师的歌声,学习唱词;4.实操演奏乐曲,加深对流水的理解。

2. 古琴1.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古琴乐器及其演奏方式;2.听取不同乐器的演奏,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3.理解古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4.学生演奏古琴,尝试模仿。

教学方法1.演示法;2.模仿法;3.实操法。

四、教学过程学生分组小组活动,每组分配乐器进行尝试演奏。

教学内容1. 流水1.通过上课前播放流水,让学生熟悉这首曲子的形式和旋律;2.口语表达演奏过程,让学生理解流水的表达方式;3.调整距离,不断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学习唱词;4.学生尝试演奏该曲子,加深对流水的理解。

2. 古琴1.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录音听取不同的乐器演奏,帮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和区别;2.简要介绍古琴及其演奏方式;3.让学生认知并体验中国传统音乐的氛围;4.让学生尝试演奏古琴,体验其中的独特之处。

教学概括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之中的韵律和氛围的不同,在完成流水和古琴的表达之后,希望学生对于这些经典的传统乐器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在完成流水和古琴的表达之后,能够理解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形式和特点。

让学生彻底对音乐产生兴趣,也为今后的音乐之中的更多表述方式打下基础。

初中音乐《流水》教案3

初中音乐《流水》教案3

《流水》教案教学目标:一、、在欣赏《流水》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在对比、欣赏和实践体验中,感受音乐要素给音乐带来的影响,初步认识三段体。

三、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正确理解音乐作品与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一、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导入)“与其向权贵屈膝,不如挥锤打铁。

”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用自己的信念和生命,弹出了一曲绝响。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

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二、聆听:古琴曲——《广陵散》、古琴曲——《流水》。

1、学生欣赏;谈感受。

古琴曲《流水》诞生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最古老的乐曲之一。

其传谱属于明代朱权所编《神奇秘谱》(1425年)又经四川道士张孔山增加了表现湍急水流的一段,形成现在的乐谱。

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的美国“航空号”宇宙飞船,所携带的喷金唱片,录入了《流水》。

全曲共九段,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第二、第三段为“起”部,第四、第五段为“承”部,第六、第七段为“转”部,第八、第九段为“合”部。

第一段为引子,简单的曲调引出后面的主题。

第二段为主题,用泛音手法,表现轻盈、亮晶的流水,自山间淙淙欢快而出。

第三段为高八度重复主题,仍基本上使用泛音,表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

第四、五段使用按音(实音)演奏,是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曲调中增加了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如歌,似山泉汇成江河,稳健扎实地一泻千里。

第六、七两段即张孔山以流佛手法增加的两段,第一段中大幅度的滑音和速度变化的对比,似“宛然坐危舟过巫峡,回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流水》教案 花城版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1单元 神州古韵《流水》教案 花城版

流水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文人音乐和古琴的相关知识,感受体验古琴音色和古琴曲的风格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聆听、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了解乐曲所表现的事物以及隐喻的思想内涵。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情感内涵,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

乐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

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

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

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

《传奇秘谱》本不分段,而后世琴谱多分段。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

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

3重点难点欣赏古琴曲《流水》感受体验乐曲的风格特征,了解古琴的音色和演奏特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4.1.2学时重点4.1.3学时难点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从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弹古琴图片和教师讲述中导入活动2【活动】学习古琴文化、演奏技法1.介绍古琴的历史文化、构造。

《第一单元 流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流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流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流水》乐曲的欣赏和演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2. 通过对乐曲的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3. 通过对乐曲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聆听《流水》乐曲,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 分组演奏《流水》乐曲,要求各小组根据乐曲的节奏、旋律和音色等特点,合理分配乐器演奏和声部,共同完成演奏任务。

3. 深入分析《流水》乐曲,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探讨乐曲与其他传统音乐的异同点。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时间:共计2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聆听和演奏,第二课时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2. 作业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每组不超过5人,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参与。

3. 作业内容:要求学生对乐曲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共识。

4. 作业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对乐曲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学生的分析和讨论成果等。

评价方式可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作业反馈1. 作业反馈的形式:学生提交作业报告,报告中需包含对乐曲的感受、演奏经验、分析成果等内容。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进行批改和反馈。

2. 反馈内容: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和建议将反馈给学生本人,同时也会反馈给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改进。

此外,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对今后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3. 反馈周期:作业反馈通常在提交作业后的几个工作日内完成。

如有特殊情况,反馈时间可能会有所延迟,敬请谅解。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知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古筝曲《流水》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2. 通过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协作能力;3. 深化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流水教案初中音乐

流水教案初中音乐

流水教案初中音乐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音符等。

2. 音乐欣赏:欣赏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分析作品风格、结构等。

3. 音乐实践:学唱歌曲、演奏乐器、音乐创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看法和经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音乐基础知识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音阶、节奏、音符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四、音乐实践(1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学唱一首歌曲,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2. 学生自由分组,选择乐器进行演奏,展示自己的才艺。

3.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学生音乐素养:通过课堂练习、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水平。

3. 学生审美观: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审美素养。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初中音乐流水欣赏教案

初中音乐流水欣赏教案

初中音乐流水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古琴曲《流水》,让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中的绘景抒情,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

2. 引导学生了解古琴曲《流水》在我国古代音乐中的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4. 感受、体验古琴曲“清、微、淡、远”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三、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中绘景抒情的审美特征。

四、教学方法欣赏、体验、讨论、讲授。

五、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课前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

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2. 初步欣赏《流水》(1)聆听《流水》音乐,简单说一说你对古琴音乐的印象。

(2)课件提供关键词:古琴音乐。

3. 深入了解古琴曲《流水》(1)介绍古琴曲《流水》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分析古琴曲《流水》的曲式结构。

(3)讲解古琴曲《流水》中的绘景抒情手法。

4. 音乐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古琴曲《流水》中的意境,并用语言描述。

(2)分组表演:让学生分组演奏古琴曲《流水》,感受音乐的魅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琴曲《流水》在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古琴曲,进一步了解古琴音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古琴曲《流水》,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流水》的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表演,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琴曲《流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审美意识得到了提高。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欣赏《流水》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欣赏《流水》

一、教材分析琴曲《流水》是以我国古代“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著名故事为题材创作。

它与《高山》原为一曲,唐代时分为两曲。

经过各朝代琴师的加工整理,现在多见的《流水》是清代《天闻阁琴谱》中的版本。

乐曲有九段,另有尾声,结构采用起、承、转、合的创作方式。

起,包括第一、二、三段。

第一段,引子,散板,出现很多上滑音,象被强大力量抑制,似乎寻找机会倾斜出来。

第二、三段,曲调活泼生动,象山间小溪汩汩流淌,抒发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

承,包括四、五段。

开始是流畅的按音,经过多次变化,然后连续下行模进,形成势不可挡的气势。

好像涓涓溪流正汇聚成滚滚洪波。

转,包括六、七段。

这是惊心动魄的一个部分。

采用简洁有力的曲调,大幅度的滑音、大量的滚拂手法,描写了急流奔涌、江水滔滔的浩瀚气势,表现出主人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信心。

第六段,开始用了六次滚拂,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一层做铺垫。

第二层时,右手用了几十个滚拂,造成惊心动魄的紧张气氛。

同时左手奏出隐伏的旋律声部,奔腾起伏,一浪推一浪,一浪高一浪,随着节奏的加紧、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形象地描绘出大江东去、波浪滔天的壮观景象。

合,包括八、九两段。

再现了第五、六段的曲调,前后呼应。

它所具有的稳健犹如经受了考验的流水,正从容地、满心欢喜地流向大海。

尾声再次出现了几个泛音,让人们又想到涓涓溪流,余音萦绕、回味无穷。

直到今天,琴曲《流水》依然作为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镌刻在美国“旅行者”号太空飞船的金唱片里,昼夜不息地回响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寻觅着宇宙间的“知音”。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琴曲最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东汉后期。

琴曲根据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而成。

这个故事被蔡邕取名为“聂政刺韩王”。

这个“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反而成了《广陵散》的曲情。

虽然故事情节与史书的记载有太多出入,但《广陵散》一曲主要表现的内容,如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等,并未因故事的走样而减色。

流水的教案

流水的教案

流水的教案流水的教案流水的教案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课前准备1.同学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2.同学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教学过程读诗,了解课题出处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初读,掌握课文主旨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全班交流: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一起正音.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交流.探究表达方式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根据同学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分、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选择自身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流水的教案2教学目标:一、在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创、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节奏、拍子、旋律特点,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的情感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在欣赏《流水》中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在对比、欣赏和实践体验中,感受音乐要素给音乐带来的影响,初步认识三段体。

三、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正确理解音乐作品与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教学重点:
一、欣赏古琴曲《流水》。

二、学习歌曲《流水》。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乐曲和音乐实践,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自主总结古琴音色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旋律,理解《流水》表现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故事导入)“与其向权贵屈膝,不如挥锤打铁。

”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儿,用自己的信念和生命,弹出了一曲绝响。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

“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

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二、聆听:古琴曲——《广陵散》、古琴曲——《流水》。

1、学生欣赏;谈感受。

古琴曲《流水》诞生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最古老的乐曲之一。

其传谱属于明代朱权所编《神奇秘谱》(1425年)又经四川道士张孔山增加了表现湍急水流的一段,形成现在的乐谱。

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的美国“航空号”宇宙飞船,所携带的喷金唱片,录入了《流水》。

全曲共九段,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第二、第三段为“起”部,第四、第五段为“承”部,第六、第七段为“转”部,第八、第九段为“合”部。

第一段为引子,简单的曲调引出后面的主题。

第二段为主题,用泛音手法,表现轻盈、亮晶的流水,自山间淙淙欢快而出。

第三段为高八度重复主题,仍基本上使用泛音,表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

第四、五段使用按音(实音)演奏,是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曲调中增加了十六分音符的流动,旋律如歌,似山泉汇成江河,稳健扎实地一泻千里。

第六、七两段即张孔山以流佛手法增加的两段,第一段中大幅度的滑音和速度变化的对比,似“宛然坐危舟过巫峡,回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第八段又出现泛音上下起伏式的级进,如经过刚才的起伏,又趋平静。

第八、九段再现如歌的旋律,沿着自信、积极又充满激情,重新出现以滚佛手法演奏的流水形象前后呼应贯穿首尾,似水激越,从容不迫地汇入大河。

尾声又以泛音奏出主题主调的片断,简洁轻盈地由动入静,结束全曲。

《流水》以生动的形象,描写壮丽的山川、抒发宽广的胸怀和坚定不移的志向。

2、再次欣赏:古琴曲——《流水》。

3、学生欣赏;谈感受。

4、谈谈听后的感受。

(老师从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去引导。


5、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自选乐器去创编;自创舞蹈律动去吻合音乐。

(教师指导)以小组为单位,推鉴学生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