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术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介
截肢多由于严重创伤、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原因所致,我国则以外伤为多见,截肢后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重建丧失的肢体功能,防止减轻截肢对患者身体健康和心理活动造成的不良影响。

2.护理要点:
术前准备:无菌敷料、心电监护仪、氧气用物、止血带、沙袋。

3.术后护理
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截肢术后24h内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伤口渗血情况每次巡视病房及交班时应注意病人的面色神清,每次要揭开被子交接伤口。

3.2密切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伤口一般用沙袋压迫止血,床旁备止血带(髋关节,肩关节离断者除外),截肢术后因疤痕挛缩,术后3-7天容易发生继发性出血,出凝血时间较长者出血也易发生在术后7-14天。

3.3伤口大出血的急救:如发现伤口有出血,护士应镇静,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护士首先应有效地止血,止血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3.3.1指压法:是最有效地紧急止血法,对判断为肢体主要动脉损伤、出血迅猛需立即控制者,可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动脉的近侧端,应将血管压向深部骨骼,随即用包扎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3.3.2止血带法:止血带为有效地四肢止血工具,可于患肢近心端扎止血带或充气止血带进行止血。

3.3.3钳夹法:对于有明显出血点,可立即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的血管断端,注意不可盲目钳夹,以免伤及神经或成段血管影响修复。

3.3.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抽取血样,送血库交叉配血。

必要时保持两条通畅的静脉通道,估计出血量,迅速补充血容量,防止失血性休克。

3.3.5心电监护、吸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3.3.6备好抢救药品,准确记录用药过程。

3.3.7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

3.3.8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3.9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进入手术室,行二次手术止血。

3.3.10保持手术后合理的残肢体位,
保持合理的残肢体位避免发生关节挛缩是十分重要的,如膝上截肢,髋关节应伸直且不要外展,以防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膝下截肢、膝关节应伸直位,坐位时避免长时间屈膝,以防膝关节屈曲畸形,大腿截肢术后残肢下方不要垫高,为了减轻残肢肿胀,抬高残肢不应超过2天,截肢术后应用沙袋压住肢体残端,防止因疤痕挛缩引起肢体残段上翘,不易安装假肢,应鼓励病人术后做伸髋和伸膝肌的肌力锻炼。

4.健康指导
4.1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截肢后假肢的安装
一般在截肢后2周即可安装临时假肢,截肢后最初30天使用临时假肢的最佳时期,约需3个月时间,当残肢定型、患者熟练地独自步行后,可更换正式假肢。

4.3截肢后假肢的安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