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六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厦门市2011—2012学年(上)高一半期考语 文 试 卷(时间:150分钟 ; 满分:150)考生请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老师请注意:请将语基答题卷和作文卷分开收.一、积累与运用。
(1-11题,共38分)1.看拼音写字。
(3分)①颓(p ǐ) ②挥斥方(qiú)③桀(ào) ④ 漫 (sù)⑤(yǔn)身不恤 ⑥(dié)血2.解释下列加点字。
(3分)①越国以鄙.远 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④进兵北略.地 ⑤籍.吏名,封府库 ⑥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5分)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别出心裁、不落窠臼的构思,集中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 、 、 。
②词,又称为 或 。
词牌是填词用的 的名称。
根据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 、 、 。
③巴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著名作品有《家》、《春》《秋》,合称为“ ”。
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①“易水送别”,以其悲壮、苍凉为人所感慨,请写出当时送别时所唱之辞。
(《荆轲刺秦王》) , 。
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③但我不能放歌, 。
(徐志摩《再别康桥》)④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 。
(戴望舒《雨巷》⑤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再拜..献大王足下(又拜了一次)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B.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丹不忍已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品德高尚的人)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变故)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D.沛公居山东..时(指崤山以东) 将军战河.北.(黄河以北)6.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福建省厦门六中上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福建省厦门六中上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陈鸳红)第一卷(共28分)一.语言基础题(每题2分,共10分)1、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漫溯sù冰屑xiè颓圮qǐ忸怩níB. 瞋目chēn 刀俎zǔ阙秦quē拊心fǔC. 春帷wěi 敛裾jù桀骜ào 祈祷qǐD. 熨帖yù慰藉jí强劲jìng 间行jiàn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A. 沧桑义无反顾恪守榆阴B. 百舸激浊扬清气慨攒射C. 炫耀夜缒而出寥落竹篙D. 渺茫寥廓江天翩然浸渍3.下面有关“新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
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B.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遇见D.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丢下5.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B。
亚父者,范增也。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
贪于财货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一)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福建省厦门六中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福建省厦门六中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识记与积累(15分)1.①菲薄②作揖③挥斥方遒④殒身不恤⑤桀骜不驯⑥怅寥廓2.①《家》、《春》《秋》②《左传》③《狂人日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纪传④人为刀俎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①浪遏飞舟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③在星辉斑斓里放歌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⑤丁香般的惆怅⑥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⑦尤使我耳不忍闻⑧为变徵之声。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4.①孰:谁②谢:谢罪③易:替代④深:刻毒⑤军:驻军⑥济:渡河⑦兄:象对待兄长一样⑧假借:原谅⑨谒:拜见⑩怪:以。
为怪5.因:①依靠②趁机其:③还是④他的顾:⑤只是⑥回头意:⑦意料⑧意向、心意6.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送荆轲。
若不这样,我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侮辱了。
损害秦国来使晋国有利,希望你好好考虑一下。
杀人如恐不能杀尽,使用刑法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7.B 8.C 9.D 10.B 11.D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12.C 13.D 14.B15.①我的力量是别人的五倍,但吃饭并不比别人多,所以把价钱压低了②他做丞相,奸恶成这样,不打死他还等什么?16.B 17.C18.人类血战的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流血牺牲才换来很小的进步19.痛心惋惜20.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21.形象地说明“淡”是一种本色自然之美,能给人留下更丰富的想象余地(1分);从这种例子写起,能给人浅显生动的印象,有利于循序渐进地表现主题(1分)。
(意思对即可)22.表明了作者要追求一种对名和利、得和失、成和败,淡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23.DE附参考译文:明朝末年,吴县洞庭山的乡村中,有个打柴的人,满脸大胡子并且身材魁伟,姓名不为人所知,极有力气。
常在夜间打柴,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不怕碰上毒蛇猛虎。
打的柴草,别人只能背一百斤,髯樵独自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卖给别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钱。
有人惊讶地问他,髯樵说:“柴取自山中,人们都是自食其力罢了。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厦门六中2013—2014上学期高一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八大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卡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⑴携来百侣曾游,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⑵书生意气,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⑶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páng) 拜谒(yì) B.忤视(wǔ) 攒射(zǎn) 夜缒 (zhuì) 彳亍(chí chú) C.目眦(zì) 卮酒(zhī) 摇曳(yè) 被八创(chuāng) D.长篙(gāo) 寥廓(guō) 百舸(gě) 刀俎(zǔ) 4.下列词语中,是(? )“所说的是国家大事,不能泄露”。
17.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
⑵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
” ㈡断句:用“/”号给下面文段中划线部分断句。
(3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18.我 何 渡 为 且 籍 与 江 东 子 弟 八 千 人 渡 江 而 西 今 无 一 人 还 纵 江 东 父 兄 怜 而 王 我我 何 面 目 见 之 纵 彼 不 言 籍 独 不 愧 于 心 乎 六、课内现代文阅读。
(12分) 19.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释下列加点字。
(每空0.5分,共4分)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⑵焉用亡郑以陪邻⑶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⑷持千金之资币物⑸比诸侯之列⑹乃引其匕首提轲⑺沛公起如厕⑻会其怒,不敢献【答案解析】(1)恩惠(2)增加(3)刻毒(4)礼品/礼物(5)并/列(6)掷击(7)去/往(8)恰逢/适逢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
课内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主要靠学生识记、积累,进而归纳规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文学文化常识。
(每空0.5分,共5分)⑴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演变可以分为和两大阶段。
汉字是方块字,有和之分。
前者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和“指示字”。
⑵我国古乐调有七音,其中(乐调)声调悲凉;而(乐调)则能表现高昂或者激愤的情绪。
⑶《战国策》又称作,它的体例是;《左传》的体例是;《史记》的体例是。
【答案解析】(1)古汉字阶段隶书楷书阶段独体字合体字(2)变徵羽(声)(3)《国策》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这需要考生平时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籀文(zhòu)戕害(qiānɡ)不着边际(zhuó)缠绵悱恻(fěi) B.叱咤(zhà)作揖(jī)天高地迥(jiǒnɡ)屏息以待(bǐnɡ) C.炽烈(chì)症结(zhènɡ)味同嚼蜡(jiáo)毁家纾难(chù)D.桎梏(kù)菲薄(fěi)长歌当哭(dànɡ)前仆后继(pū)【答案解析】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现代汉语字音的识辨能力。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卷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
2.选择题(前17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填涂,注意看清题号....。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遒.劲(qiú)舟舸.(gě)颓圮.(pǐ)青荇.(xìng)B.浮藻.(zǎo)追溯.(shuò)记载.(zài)戮.力(lù)C.玉玦.(jué)桀骜..(jiéào)殒.身(yǔn)巷.道(hàng)D.峥.嵘(zhēng)忤.视(wǔ)刀俎.(zǔ)喋.血(dié)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斑斓荆棘徘徊短小精悍B.万户候惆怅奖掖中流砥柱C.雕琢斐然携手耳孺目染D.遏制彷徨谦逊英雄气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②贪于财货,好.美姬好:喜欢③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④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情⑤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准备⑥荆轲知太子不忍.忍:狠心⑦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继者⑧顾.计不知所出耳顾:考虑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A.①③④⑦⑨B.②④⑥⑧⑦C.①②⑥⑦⑨D.③⑤⑥⑦⑧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吾其.还也君知其.难也B.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C.丹不忍以.己之私箕踞以.骂D.行李之.往来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5.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⑤敢以烦执事 ⑥大王来何操A.①⑤/③⑥/②④B.①④/③⑥/②⑤C.①⑤/③⑥/②/④D.①④/③/⑥/②/⑤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C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 .拔剑撞而破.之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 .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觉醒,民主气氛的日益密集,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2020年福建省厦门六中上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
福建省厦门六中上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陈鸳红)第一卷(共28分)一.语言基础题(每题2分,共10分)1、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漫溯sù冰屑xiè颓圮qǐ忸怩níB. 瞋目chēn 刀俎zǔ阙秦quē拊心fǔC. 春帷wěi 敛裾jù桀骜ào 祈祷qǐD. 熨帖yù慰藉jí强劲jìng 间行jiàn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A. 沧桑义无反顾恪守榆阴B. 百舸激浊扬清气慨攒射C. 炫耀夜缒而出寥落竹篙D. 渺茫寥廓江天翩然浸渍3.下面有关“新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是运用现代白话。
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
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B.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遇见D.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丢下5.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B。
亚父者,范增也。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
贪于财货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一)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厦门六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陈涓一、识记与积累(共18分)1.根据注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6分)①菲(注音)薄②长歌当(注音)哭③挥斥方qiú④yǔn 身不恤⑤jié骜不驯⑥怅寥 kuò2.文学常识填空(6分)①戴望舒,中国现代诗人,因其代表作而获得了“”的称号。
②《》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③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④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赴鸿门宴,却“既来之,则走之”,为什么呢?可用课文中的成语“,我为鱼肉”来回答。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①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②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③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④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⑤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⑥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32分)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0分)①唯.君图之唯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_______③以乱易.整易:________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⑤引其匕首提.秦王提:_______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济_______⑦比.诸侯之列比_______ ⑧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_______⑨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_______⑩飨.士卒飨_______5.一词多义(3分)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足以当项王乎③其:吾其还也④樊哙侧其盾⑤顾顾计不知所出耳⑥荆轲顾笑武阳6、翻译句子(9分)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2020年厦门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厦门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大众知识分子,是指随着教育普及、文化普及以及大众文化渐渐成为社会文化主流而产生的新型知识阶层。
其主要特征不在于他们的平民出身,也不在于他们无权无势的实际状况,而在于他们的言说立场与文化认同——真正的平民立场以及对大众文化的认同。
千百年来,知识分子早已习惯了主流文化创造者、引领者的身份和权威发言人的地位,所以他们对于自觉放弃这一身份与地位的大众知识分子的抵制与对不受自己引领的大众文化的抵制是同步的。
对于大众文化的抵制是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
在19世纪后期,出于资本主义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英法等发达国家的政府致力于教育普及,一般民众也可以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以前只有精英知识分子才与“读者”这个概念相关联,一般社会大众是与之无缘的。
现在“读者”群体扩大了,阅读不再是精英知识分子的特权,差不多成了全民性的能力与习惯。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报刊和书籍之书写方式的变化,这对于精英知识分子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的威胁。
据尼采说,贱民“吐出他们的怒气,称之为报纸”,“我们蔑视所有与读报、更不要说为报纸撰文之类相一致的文化”。
然而,无论精英知识分子如何抵制与否定,大众文化依然以无比包容的态度吸纳着以往一切文化形式中有价值的因素。
基础教育的普及造就了能够欣赏大众文化的庞大无比的群体,商业运作和科技推动给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可比拟的驱动力,于是大众文化就势不可挡地发展壮大起来了。
在拥有巨大整合能力的大众文化面前,精英知识分子开始认真关注大众文化现象,而且许多人已经置身其中了,成了大众文化的消费者,实际上也就等于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精英立场,而这种情形正预示了“大众知识分子”的出场。
在教育普及的情况下,人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都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思考能力,因而可以说人人都是知识分子,区别只在于程度的深浅高下与专业的差异而已。
2010-2023历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2题)1.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与郑人盟②素善留侯张良③使使以闻大王④发尽上指冠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常以身翼蔽沛公A.①⑦/②⑤/⑧/③④⑥⑨B.①⑦/②④⑤/③⑧/⑥⑨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2.课外文言阅读(15分)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
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
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
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
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
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
且值贱,则吾薪易售,不庸有利乎?”由是人颇异之,加刮目焉。
髯目不知书,然好听人谈古今事,常激于义,出言辩是非,儒者无以难。
尝荷薪至演剧所,观《精忠传》。
所谓秦桧者出,髯怒,飞跃上台,摔桧殴,流血几毙。
众咸惊救。
髯曰:“若为丞相,奸似此,不殴杀何待?”众曰:“此戏也,非真桧。
”髯曰:“吾亦知戏,故殴,若真,膏吾斧矣!”其性刚疾恶类如此。
洞庭有孤子陈学奇,聘邹氏女为室,婚有期矣。
女兄忽夺妹志,献苏宦某为妾。
学奇泣诉于官,官畏宦势,无如何也。
学奇讼女兄,宦并庇兄不得伸。
学奇窘甚。
一日,值髯于途,告之故,且曰:“若素义激,能为我筹此乎?”髯许诺:“然需时日以待之,毋迫我。
”学奇感泣。
髯去,鬻身为显者舆仆。
显者以其多力而勤,甚信爱之,得出入内闼。
邹女果为其第三妾。
髯得间,以陈情告。
女泣如雨,诉失身状,愿公为昆仑②。
髯曰:“毋迫。
”一日,显者夫人率群媵游天平山,显者不能禁。
髯嘿贺曰:“计行矣!”于是密具舟河干。
众妾登舆,髯舁第三舆,乃邹氏也。
出门,绐③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谓女曰:“登舟!”舟遽开,帆疾如驶。
群仆骇变,号呼来追。
髯拳三人仆地,不能出声。
2020届厦门第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厦门第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依稀荷塘李建臣①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让我神往多年。
②当我跨入清华校门时,第一个愿望便是尽快一睹荷塘的风采。
③记得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带了一台海鸥相机来为大家拍照,成了全班焦点。
七嘴八舌之后,几个拍摄点便确定下来。
一是工字厅,建于乾隆年间,雕梁画栋如翚斯飞,门楣高悬咸丰御匾;二是清华学堂,德国古典建筑范式,青砖红瓦廊柱白墙,清华教育发端之地;三是水木清华,山林环拢一泓碧水,玉阶朱阁古韵流芳;四是融会古希腊和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大礼堂……④见此情形,我真没有勇气提议荷塘了。
⑤不久开展义务劳动,我们被带到校园西北角的荒岛挖土清淤。
偶然间我探询一句荷塘在哪儿。
不料老师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此刻正在清淤的这片壕沟便是荷塘!⑥真是造化弄人。
面对眼前的荒芜萧飒、满目狼藉,我怅然若失。
这便是我魂牵梦萦、寤寐以求的荷塘么?蓦然间,脑海中闪过一句“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⑦秋风瑟瑟,暮雨潇潇。
眼见得绿色渐次褪去,黄叶倏然飘落,心中那莫名的挂念却未曾消匿。
除了晨练,间或也会带上笛箫,于荒岛僻静处吹上一曲《汉宫秋月》,思绪便随着袅袅余音,游弋于空山幽谷冷雨寒窗、荒野孤雁大漠残阳。
若偶得燕雀应和,则有喜遇知音、对影三人的感觉了。
⑧所谓荒岛,乃十亩大小的土丘。
岛上三面土山,高丈余,南向平阔,远看犹如一张坐北朝南的龙椅。
周围壕池环绕,宛若玉带。
南侧玉带之外有土山横亘,恰如影壁;岛内兔葵燕麦虬枝盘曲,碎瓦朽木残垣依稀。
西北有汉白玉拱桥凌卧沟池之上,隐约寻履胜境;东南有木栈折桥与对岸相连,仿佛曲径通幽。
整体形貌虽苍凉残败,然构局中规,同条共贯意蕴不凡。
⑨翌年春天,岛上矗起一块石碑,上书“近春园遗址”。
碑铭揭开了荒岛身世。
⑩原来康熙年间,皇家大兴土木,从各处广征奇石异木,于北京城西北修建三山五园。
【高一上】福建省厦门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高一上】福建省厦门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福建省厦门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
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
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我自己在抗战时,疏散在昆明乡下,初生的孩子,整天啼哭不定,找不到医生,只有请教房东老太太。
她一听哭声就知道牙根上生了“假牙”,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就会发痛,不吃奶又饿。
福建省厦门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厦门六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识记与积累(共20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6分)①fěi 薄②作yī③挥斥方qiú④yǔn 身不恤⑤jié骜不驯⑥怅寥 kuò2.文学常识填空(6分)①巴金的、、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②《》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③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④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赴鸿门宴,却“既来之,则走之”,为什么呢?可用课文中的成语“,我为鱼肉”来回答。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①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②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③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④但我不能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⑤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⑥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⑦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⑧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40分)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0分)①孰.与君少长孰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_______③以乱易.整易:________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⑤晋军.函陵军:_______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济_______⑦吾得兄.事之兄_______ ⑧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_______⑨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_______⑩群臣怪.之怪_______5.一词多义(8分)①因:因人之力而敝之②因击沛公于坐③其:吾其还也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⑤顾顾计不知所出耳⑥荆轲顾笑武阳⑦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⑧将军岂有意乎?6、翻译句子(12分)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pdf
厦门六中2015—2016上学期高一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卷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能得分。
2.选择题用在机读卡上填涂,注意看清题号。
文学常识10分) 1.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共,每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⑵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⑶寻梦?撑一支长篙, 。
满载一船星辉, 。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⑷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文学常识填空(共5分,每空 ⑴戴望舒,中国现代诗人,因其代表作而获得了“ ”的称号。
⑵《战国策》又称为《国策》,是西汉末年的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⑶鲁迅在1918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他对《史记》有很高的赞誉,史记》“ 。
” ⑷《小狗包弟》选自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完成下列选择题(共2分每小题分) 3.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liáo)荇(xìng)彳亍(chù)百舸争流(kě) B.撰(zhuàn)写干(gàn)练喋血 (dié) 叱咤(chà)风云 C.攒(cuán)射屠(tú)杀颓圮(pǐ)博闻强识(shí) D.目眦(zì)租赁 (lìn) 拊(fǔ)心长歌当(dàng)哭 A.惆怅 作揖桀骜不驯 C.遏止 喧嚣 抉别 漫不经心 D.嬉笑 笙箫 5.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的一项是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________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________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________如是之从容。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pdf
厦门六中2015—2016上学期高一半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句名篇与文学常识10分) 1.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共,每空) ⑵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文学常识填空(共5分,每空 ⑴雨巷诗人 ⑵刘向 ⑶狂人日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完成下列选择题(共2分每小题分) D解析: A百舸gě争流 B叱咤zhà风云 C博闻强识zhì) 4.C 解析:应为 5.B?解析 “竟至”指竟然至于,竟然达到,程度比“竟会”重。
“竟能”指竟然能够,出乎意料,暗含赞赏。
? 6 7.D解析:不当,应改为“”; B项,成分残缺。
在“生活方便”后面加上“特点”;C项,搭配不当。
“使用效率”应该是“提高”,而不是“完善”。
8.A 三、文言文阅读与理解) 一)下列课内文言文题共,每小题) :n 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解析A出发; 打开 B灭亡; 逃跑C跟从,跟随;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10.C 解析:“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将要B;;用 A 解析:①③④为名词作动词;②⑤为名词作状语;⑥⑦为使动用法;⑧为意动用法。
12.B 解析:A.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外出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C.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D.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妻子。
长者,古义:敦厚的人;今义:年龄较大的人。
13.D 解析:例句是被动句,不是 )完成下列课内文言文文字题 4.解释下列文言文句中加点词共,每小题) 的 ③从属二主;有二心 15.翻译下列课内句子共,每小题)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福建省厦门六中14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语文
福建省厦门六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陈涓一、识记与积累(共18分)1.根据注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6分)①菲(注音)薄②长歌当(注音)哭③挥斥方qiú④yǔn身不恤⑤jié骜不驯⑥怅寥kuò2.文学常识填空(6分)①戴望舒,中国现代诗人,因其代表作而获得了“”的称号。
②《》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③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对《史记》的评价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④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赴鸿门宴,却“既来之,则走之”,为什么呢?可用课文中的成语“,我为鱼肉”来回答。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①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②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③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④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⑤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⑥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32分)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0分)①唯.君图之唯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_______③以乱易.整易:________ 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⑤引其匕首提.秦王提:_______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济_______⑦比.诸侯之列比_______ ⑧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_______⑨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_______ ⑩飨.士卒飨_______5.一词多义(3分)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②足以当项王乎③其:吾其还也④樊哙侧其盾⑤顾顾计不知所出耳⑥荆轲顾笑武阳6、翻译句子(9分)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六中2013—2014上学期高一半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八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试题和答题卡组成,所有答案要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⑴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⑵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⑶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⑷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⑸,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二、文学常识填空。
(5分)2.⑴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按字数分,可以分为、和。
⑵《战国策》又称为《》,是西汉末年的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⑶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获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的史籍,人称其书为《》,后称为《史记》。
《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体例)。
⑷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例)历史著作。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
三、基础知识考查。
(4分)ks5u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青荇.(xíng)绯.红(fěihóng)彷.徨(pán g)拜谒.(yì)B.忤.视(wǔ)攒.射(zǎn)夜缒. (zhuì) 彳亍..(chí chú)C.目眦.(zì)卮.酒(zhī)摇曳.(yè)被八创.(chuāng)D.长篙.(gāo)寥廓.(guō)百舸.(gě)刀俎.(zǔ)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寂寥沧茫杯杓浪遏飞舟B.披帷桀傲菲薄长歌当哭C.浮藻喋血目眩殒身不恤D.嗔目浸渍变徵相儒以沫四、课内古文阅读。
(29分)㈠解释下列加点字。
(8分)5.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越国以鄙.远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⑤不如因.善遇之⑥道.芷阳间行⑦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⑧群臣惊愕,卒.起不意㈡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0分)⑴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⑵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6.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顾.计不知所出耳!顾:只不过,只是。
B.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币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D.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
7.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2分)A.秦王必喜而.善见臣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B.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使工以.药淬之C.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乃.遂私见樊於期D.今闻购将军之.首顷之未发,太子迟之.8.翻译下列句子。
(6分)ks5u⑴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⑵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㈢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1分)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选自《鸿门宴》)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和例句一致的一项是()(2分)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相伯杀人,臣活.之。
B. 籍.吏民,封府库C.常常以身翼.蔽沛公。
D. 素善.留侯张良10.下列选项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D.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11.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 距关,毋内诸侯B. 张良出,要项伯。
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D.项王、相伯东向坐12.下列句式与例句一致的是()(2分)例句:大王来何操?A.君安与项伯有故?B.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C.沛公安在? D.亚夫者,范曾也。
13.翻译划线句子。
(3分)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五、课外古文阅读(18分)㈠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5分)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
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太傅鞫武谏曰:“不可。
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
”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太傅更虑之。
”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
”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敬奉教”。
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
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
”即起,趋出。
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纅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谨奉教。
”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是太子疑光也。
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
”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1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ks5uA. 乃造.焉。
造:到……地方去B. 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善:交好C.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逮:达到,及D. 愿足下急过.太子过:超过15.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依次表现太子“礼贤下士”和田光是“节烈侠士”的一项是()A. 太子丹患之欲自杀以激荆轲B.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遂自刭而死。
C. 太子避席而请曰偻行见荆轲D. 太子送之至门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16.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本文段着重描写了太子丹力图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的动人故事。
B. 鞫武向太子举荐田光,田光向太子举荐荆轲,鞫武和田光都举荐别人,但原因并不相同。
C. 文段中的太子丹是一个以国事为重,礼贤下士,而又有点疑心的人。
D. 田光自杀的一个原因是太子的叮嘱——“所说的是国家大事,不能泄露”。
17.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
⑵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
”㈡断句:用“/”号给下面文段中划线部分断句。
(3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8.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六、课内现代文阅读。
(12分)19.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⑤我对于这些传说,⑥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我还不料,⑧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⑨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20.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分)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④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2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