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郭盛莉)

合集下载

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师生关系

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师生关系

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摘要理解与对话是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

在哲学解释学视野下,师生双方在理解与对话的视界融合中,由主客对立走向主体间性,进而实现师生关系的超越与重构。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以哲学解释学统筹师生关系的建构,则要求师生之间由传统的“主―客”关系转变为现代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1 哲学解释学――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解释学”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朔到古希腊,起源于希腊文的词根“hemes”。

解释学主要有两种历史形态:一般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

一般解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哪里有误解,哪里就有解释学”胡塞尔。

主要观点有:第一,解释学是一门“避免误解的艺术”。

①使解释学成为一种适用于一切文本解释的普遍方法论。

第二,解释学应该搁置前见,把握事物本质。

“回到事情本身”,这种严格科学的态度和方式,要求摆脱传统和权威的束缚,搁置已有的知识和信念,直接审视我们所看到的问题本身。

第三,解释学不能局限于文字上的理解,“理解从来不是直接的,它是理解者通过对作者心理过程的‘体验’还应对理解本身进行研究。

来重建这一过程,以达到对文本的理解”,②使解释学摆脱一切独断论的和偶然的因素,作为一种普遍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

综上可知,一般解释学在“解释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上,从方法论领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探讨理解问题。

哲学解释学在批判一般解释学的基础上,突破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知识论取向,从根本上讨论理解问题,实现西方哲学中传统本体论的根本变革和解释学的本体论转向。

哲学解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

主要观点有:第一,哲学解释学是一种关于此在――处于时间之中的人的实际的在此的理解,使理解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对话与理解——师生关系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对话与理解——师生关系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T HEORY理论研究76OCCUPATION2014 06性格特点、能力水平等各方面做出评估,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并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

教师可有意识地利用各种典型事例进行示范教育,让学生思考:做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厌学心理。

2.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校学生本就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再加上专业课内容枯燥、抽象,因此,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式”教育已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教师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两周理论课、两周实习课穿插,或将黑板设在实习场所边讲课边示范,一举两得。

这样将枯燥的专业课生动地演示出来,创设生产中的真实环境,抽象的专业课也不再枯燥乏味,更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产生兴趣,有自己动手去做的欲望,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部分学生走出校园后不能适应社会,对生活悲观失望,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工作、学习、生活处于低谷,见到腐朽没落的现象就失望,遇到卑鄙坏人躲躲闪闪,不敢与其斗争,受到挫折后就随波逐流。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一点在他们的在校期间就有所表现: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关系,小事变大事,甚至大打出手、刀刃相见;不能协调好师生关系,要么害怕老师,要么与老师分庭抗礼,唱对台戏;不能与父母融洽相处,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人际关系是职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人际关系,如长幼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等。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如《弟子规》,开设有关的专题讲座,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如拓展训练等,还可以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等。

最终让学生在与人相处时,能做到以诚相待、宽厚豁达,为人外柔内刚、光明磊落,能与人合作,乐于奉献,原则性与灵活性兼顾。

后现代师生关系

后现代师生关系

二、现代教育中(现代性)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 现代教育不是“教会儿童学会不懈追求并最终能过上 一种完满的良善的可能性生活——这样的生活是指能 够自由发挥全部潜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这种 教育的终极价值仅是为了教授给儿童有限的、以图获 得各种利益的知识。这就形成了教育对人的控制,导 致了人的奴隶化状态,意味着教育对人的职能化与工 具化,教育成为一种异化人的实现外在目的的工具。 由此,现代性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人”的关系, 学生本应享有的与教师平等的话语权被剥夺,现代性 的师生关系以一种“物化”、“非人”或“目中无人” 的形态出现,具体表现为权威主义、完人主义、科学 主义和中心主义代言人和道德的 化身,是知识和道德上的先知先觉者,较之学 生具有更丰实的理性能力,掌握着知识和话语 霸权,是学生的权威,强调对学生的控制和塑 造,学生则被要求对教师的知识和话语权威应 该具有“自觉的认同”。教师以规训的技术、 规训的道德和规训的知识不断充实和丰盈这种 认同。权威主义给教育带来了种种形式的厄运: 教师可以对学生心理活动中非理性的部分和人 性的真实需要进行肆意践踏和打压,可以无视 学生人格的丰富和完整而进行理性化的改造和 整饬,最终使真实的人在教育中消失了。
三、后现代语境中师生关系的内涵
• (一)理论基础:主体间性——主体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 相互“理解”和“共识”,体现出一种交互主体性,即自 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意味着主体间权利的 平等、尊重、互善和多元的价值依存,实现的是对等的生 存法则。 • 主体间性反映在教育交往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我”与“你”的关系,对话和交往是以人格平等、相互 尊重为基础的,交往的空间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活力 的公共领域,受教育者置身于教育情景之中,不再被动地 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其目的不是为了“知”而是为 了“智”,教师不再是“话语霸权者”,不再同化学生的 思想,而是鼓励多元和发散,鼓励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 正如英国思想家密尔所说,对于异于寻常的个人,不应该 阻止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个体进行独立 的判断和选择,培养他们对已知知识的质疑和挑战。

第三章 学校师生的伦理关系

第三章 学校师生的伦理关系

第三章学校师生的伦理关系第一节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一、伦理的含义阿尔贝特·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书中曾经说过,“ 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

所有的生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够摆脱黑暗,看到光明。

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 。

毫无疑问,人类赖以摆脱黑暗的重要工具之一是伦理智慧。

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

《礼记·乐记》中说:“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 伦” 指音乐的节奏或旋律的适当安排。

《孟子》有言,“ 察于人伦” ,“ 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

“ 伦”字开始具有人际关系的意味。

古人之“ 伦” 主要是指人际关系。

由于中国文化特别强调血缘伦理关系,人伦所表达的人际关系在许多时候讲的又是人的名分和辈分等。

“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理”乃万物运行的成法。

不过中国文化是伦理性文化,理的涵也就自然延伸到人文领域。

所以,如果就中国文化而言,伦理是人际关系及其调整的客观规则。

伦理的英文是ethics 。

其基本含义是:1)system 0f moral principles ,rules 0f conduct ;2)moral soundness 。

前者的意思是道德规则系统,德行的规则;后者是指行为的准绳以及道德原则的可靠性、合理性。

总而言之,中、英文对伦理概念理解的共性是,“ 伦理” 指道德的客观法则,具有某种可以进行客观讨论的规律性。

我们倾向于将人的伦理看作是人的道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一类德性属于灵魂的那一个自身不是理性的却服从理性的部分。

与此相对的是“ 理智德性” ,即灵魂的理性部分的德性。

人的伦理德性涉及感情和行为,它是一种固定的品格倾向,经常自愿地做为社会所敬重的事。

它的获得是通过不断的实践而养成的某种行为习惯。

如果没有这种伦理德性它便不可能是一完善的德性。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师生关系论析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师生关系论析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师生关系论析摘要:后现代师生关系具有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个性多元和关心理解等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对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启示:在教育交往中构建“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在课程学习中构建“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基本特征;构建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现代教育对师生关系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纵观中外教育史,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最典型的就是“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都表现为教学过程中主体分离的师生观。

即把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绝对客观地理解为“主体一客体”关系,而非主体间的“人与人”的关系。

无论“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都具有各自的合理性,其目的都是在努力使学生获得知识,以达成各自的教育目的。

但这两种理论却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而且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无法更好地认识并适应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师生对自身的角色特点都无法保持一个清醒的意识,师生关系在理论上难以协调,从而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

教师应怎样教,学生应怎样学,师生之间应如何互动,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立场和观点下,对该问题的解读不同,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现代教育虽历经洗礼却依然处于困境之中,要使教育走出这一困境,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地位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后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交往互动教学活动是建立在交往基础之上的教与学的统一。

师生交往的内在目的就是要打破主体的封闭性并形成主体间性,使主体相互“理解”并达成“共识”,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视界融合”。

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并不是教育中固有的关系,而是立足于主体间性的在师生相互作用的交往关系中形成的。

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师生才能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主体体现出自身的生命价值,从而实现个性发展的目标。

师生的互动是双向的,既存在教师对学生智力、人格等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学生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教育哲学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教育哲学视野中的师生关系
教育 广角
教育哲学视野 中的师生关系
黄 淑珂 (重庆 师范大学 教 育科 学学院 ,重庆 400047)
摘 要 :师 生关 系是教 育领域 一个重要 而敏 感的话题 。良好 的师 生关 系是 教 育教 学工作 顺利 开展 的基 础 是 , 教 育事业 健 康科 学发展 的保 障 。我 国传统 师生关 系长期 以来是相互 对立 的,即教 师的权 威性 与学生 的受压 迫性 。这 种 二 元 对 立 思 维 模 式严重 阻碍 了师生 关 系的发展 。而后 现代哲 学的主体 间性教 育提 出教 师和 学生都是教 育活动 的主体 . 注重教 师与 学生之 间的 交往 活动 ,寻求 更加 合理的 师生关 系。
新时代大 学生成长成 才的特点 。
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有力武器 。
四、高 校辅导 员工 作导入 学校社 会工 作理念 和方 法的
五 、结语
难题对 策
在 高校辅导 员工作 中引 入学校社 会工作 理念 运用 学 、
许 多高校 辅导员 都并 非社会 工作专 业毕业 ,缺 乏社会 校 社会工作 的方 法 ,是 时代 发展 的需:要。同时 。高校 在原 有
活动 的双边过 程 ,主体不 仅包 括学生 ,而 且包括 教师 。这 一 反对另一种观 点 ,也不是将一种 观点强加于另一 种观点之
观点在总结 了教师唯一 主体 和学生 唯一主体后 ,力 图在“教 上 ,而是 一种 “共 享”,是 师生之 间共 享知识 、共享经 验 、共享
师 中心论 ”与“学生 中心论 ”之间寻找一 种平衡 。表面上 看这 智慧 、共享人 生 的意义和价 值 。在对话 中 ,教 师与学 生建立
虽 然 以上 西方 的两 种观 点 曾在教 育研 究 与实 践 中发 互推动 .共 同成长 。

反思现代性:后现代师生关系研究的价值取向

反思现代性:后现代师生关系研究的价值取向

在, 但如果我们要从 总体上对建构后现代师生关 系的 , 方支配另一方的关系。
后现代基本理论进行把握, 可以发现, 概括起来其内 j 二、 、 过程 生成 : 目标预成师 生关 系的批判 容主要包括: 消解中心, 倡导多样性 ; 反理性主义 , l 崇 毋庸置疑 , 无论是 “ 师中心论 ”, 教 或是 “ 学生 中 尚非理性; 反基础主义, 推崇开放性 ; 反本质主义, l 强 心论 ”, 是 “ 或 主导 主体说 ”, 还是 “ 学生单 主体 说”、
代 师 生 关 系可 以说 是 一 种 被扭 曲 、异 化 了 的师 生 关 处 , 相互信任 , 必须抛弃 自己的偏见 , 开放地接纳 真诚 这 师生 才 能 真 正 相互 理 解 、 相 互 系。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 在教 师与学生的关 系上 , 每 个人 的独 特 性 。 样 , 不
方式 , 没有认识到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活动本 身所 富有 : 师生之 间的理解 既包含着人际关 系的理解 , 也包含着 的教育价值 , 总是试 图在教育之外谋求一种静态存在 对知识 、 思想等的意义理解 , 在教育活动中 , 引导学生 的目标预成关 系, 因而现代师生关系在教育生活中往 分享 自己对知识 、 对生活的理解 , 引导其形 成独特认 往表现为专制性 、 疏离性 、 对象性以及缺乏教育性。 现 识。为了实现相互理解 , 教师和学生双方必须平等相
/ 是一切教育活动 的基础 ,任何对于教育 的 I 关系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 面的价值取向。
完整性观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 的审视。 随着时代 的 ・


交往、 互动 : 二元对立师生关 系范式的消解

变迁 , 的发展 , 社会 各种思潮 的不断涌现 , 尤其是后现 l 现代 主义者主要 以一种 主客二分 的二元 对立视 代 主义作 为一种思想态度 和思 维方 式对现代 主义的 I 角来看待世界 。 当人类 以主客体关系来处理人与人 的

后现代课程教学观PPT课件

后现代课程教学观PPT课件

课程内容的整合
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 多元内容整合到课程体系 中,形成全面、系统的知 识体系。
重视实践与体验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 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锻 炼能力,培养实际操作和 问题解决能力。
探索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与创新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01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
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方式。
VS
对策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意见,关注 学生的情感需求,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 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05 后现代课程教学的未来展 望
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和普及化
1 2
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 之间的教育差距,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 的教育资源。
真实世界的应用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实际生 活中得到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主导者到引导者
后现代课程观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角 色,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教师应发挥引导 作用,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从传授者到合作者
后现代课程观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教师应成 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和伙伴,共同探究问题、分享经 验。这种转变有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 相长。
03 后现代课程教学的实践策 略
构建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环境
开放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创 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在线教育与混合式教学
02

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当代价值

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当代价值

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当代价值张彩艳【摘要】美国课程理论学家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在吸收和借鉴多位思想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的标准——"4R"理论.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旨在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特别是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师生关系的建构方面提供指导.【期刊名称】《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6页(P136-140,150)【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当代价值【作者】张彩艳【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3小威廉姆·E.多尔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学家,他创造性地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批判和反思了现代主义封闭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理论,在吸收和借鉴多位思想家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框架,其理论对美国90年代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他于1993年底发表的《后现代课程观》,一经出版就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学术界得到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其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奠基之作。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之际,在集中力量攻克“深水区”之时,学习和研究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一、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基石多尔以其独特的思维和视角,充分借鉴并内化了混沌理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杜威和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形成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一)混沌理论20世纪60年代,混沌理论于数学和物理学中产生,它与相对论、量子论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1]。

混沌理论首先出现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缘于量子物理学反对牛顿物理学对于物理现象的解释。

牛顿物理学认为宇宙是有序、有规则的,是可以预测、可以决定的,每一个物理事件都能够完全决定它后面的事件。

新课改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探究
张杨
【期刊名称】《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时师生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针对传统师生关系所存在的弊端,在课程理论改革的基础上对师生关系展开新的探索.提出在新课改下所应遵循的新的师生关系,从而为新时代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张杨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7
【相关文献】
1.浅论新课改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J], 胡章勋
2."我和你"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信息对称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 [J], 罗刚;佘雅斌
3.建立新课改理念下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J], 张卫华
4.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J], 谭向红;
5.新课改理念下“师生互动”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J], 钟道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后现代教育下的师生关系

试论后现代教育下的师生关系

试论后现代教育下的师生关系作者:李甜黄乃祝来源:《中小学德育》2016年第04期摘要近现代师生关系是以知识论、决定论为立论基础,以“物”的范式而建构,是一种基于主客体对立的二元思维模式的占有式师生关系,它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应该予以批判和解构。

后现代教育所建构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一种以存在论、生活论为根基,以价值论和创造论为内涵,以“人是目的”为皈依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以“关切”为核心的“我与你”的关系,体现了“人是目的”的教育本真内涵。

关键词教师;学生;师生关系;后现代教育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编码 A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21-04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性质如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影响着教育质量。

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今天的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庸俗化。

反映在教育中,就是师生关系越来越疏离、僵化和功利化,“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为了诗意般的教育生活,建构一种富有人文底蕴的、自由民主的师生关系显得越来越紧迫和必要。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

” [1]这种立足于人、凸现人的自我解放,打破人的“物化”状态和“奴化”状态的教育,才是真正自由的教育。

一、近现代师生关系之解构近现代教育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生产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以普遍性、控制、秩序、精确性和确定性等现代价值为基础的一种制度化、工业化、标准化教育,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下列关键词上:模式化、规格化、工业化、标准化、科层化、可控制性、理性霸权、科学霸权、主体霸权、教师霸权、知识霸权等。

近现代教育师生关系核心思想体现在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学科中心”上,实质就是通过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个人权威和强迫纪律,让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控制,从而把学生塑造成听话的、没有独立思想的、没有个性的人。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师生关系

五莲县实验小学郭见彩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并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提升生本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地课堂教学追求,也是我们在座地每位教师所追求地完美课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以生为本:现代教育观点认为:谁获取知识谁就是课堂地主体.以学生地发展为本是新课标地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地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地个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高效课堂:是以最小地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地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地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地投入获得地,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地愉悦交往过程.高效课堂不应模式化,但教学应该策略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高效课堂地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地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地教学设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讲授精炼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以掌握地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地不讲、不讲也会地不讲.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地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地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地最大化地发展.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地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明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地师生关系.教师地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地教学目标.传统地课堂教学是按部就班地.对老师来说,从阅读教材、寻找参考资料、备课、写教案、直至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一个固定地程式.对学生来说,从预习、学习、温习、复习,也构成了一个定势.这样地学习,学生总跳不出老师为你设计地周详地圈子.再加上以往以考试为中心地教学训练,学生慢慢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所有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谁知道?自然是老师.而在“以生为本”地教学理念指导下,老师是孩子们探讨问题地合作者、引领者,课堂师生共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地天地,这样学生能够放开自己,独立思考,因为每个人已有地资料、解决问题地途径、对同一问题地分析肯定有所不同,这样有些问题“只有一个不标准答案”和“只有一种解答方法”,已不可能,必须突破原有地知识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主动、多元、动态、开放地学习环境中,达到教学过程地最优化,获得教学效果地最大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真实自然地课堂并不像做出来地那样具有观赏性,而是迟疑反复、困惑痛苦、豁然开朗与激动人心常常相伴而生.下面结合《如何求不规则固体地体积》谈一些自己地做法和体会.兴趣是学习地动力.温故而知新,能学会孩子们才会有兴趣.一切教学都要根据学生原有地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目地是为了化难为易,有基础,变简单了,学生就能学会,能学会便能激发他们地学习兴趣.这样形成一个:能学会——感兴趣——愿意学——更会地良性循环.教学《求不规则固体地体积》这节课,基础是我们学习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地相关知识,孩子们掌握了求规则物体地体积方法,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有趣地问题:求一团橡皮泥地体积,各组分得一团同样大地橡皮泥,想办法求出它地体积,需要什么仪器老师负责提供.围绕这一问题,学生们一下子兴趣来了,有地先谈方法,有地直接动手做起来了,有地在冥思苦想有没有绝妙地方法,所有地孩子积极参与到知识地学习中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孩子是课堂地小主人.课堂上,面对问题,一些严谨地小组先听每个人地想法,仔细推敲,找出最可行地办法,有些组忙于先动手,边做边改进.这节课收获了多种不同地求法:有地组把橡皮泥捏成一个近似地长方体,测量出他地长、宽、高,利用学过地长方体地体积计算公式求出橡皮泥地体积;有地组捏成近似正方体,测量出棱长,利用学过地正方体体积求出橡皮泥体积;还有地捏成近似圆柱、圆锥,测量出底面半径(底面直径或周长)和高,在分别根据圆柱、圆锥地体积公式求出橡皮泥地体积;有一个组竟把橡皮泥分开捏成一个个近似立方厘米地小正方体,然后数一数一共捏了多少个就是多少立方厘米;这种方法有一个组立刻提出反对意见,觉得捏本身就有误差,再加上测量误差,一个一个捏出来也费时,最后体积与实际体积相差一定大,所以理论上可行,实际不可取,他们方法是把橡皮泥放在特殊容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中,然后倒入水浸没橡皮泥,再拿出来,容器中前后体积地变化就是橡皮泥地体积;这种方法立刻引起了一个组地共鸣,他们借了一个大量杯,直接倒入水浸没橡皮泥,再拿出来,量杯中前后体积变化只计算出来就是,这种方法立刻获得了大家地掌声,无疑这种方法误差小既简单有误差小,还省时间;最后一个组在肯定了前面几个组地基础上,说出了他们地办法,先捏了一个近似立方厘米正方体,用天平称出了克数,又把整团橡皮泥称出了克数,然后后面地克数除以前面克数,得到地商就是橡皮泥地体积,这种方法获得了最佳创意,同时大家也指出立方厘米小正方体尽量误差小一些,否则最后误差就会偏大.总结孩子们所有地方法,从最后地数据不难看出每种方法地优劣,哪些方法简单准确,误差小一些,哪些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大家一起参与了知识生成过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交流中学习提升,达到教学效益地最大化.这节课,我整理了一下,忽略误差,孩子们一共想出了至少种可行地办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从中比较出哪种方法误差小,相对简单可行,把橡皮泥放在大量杯中用水浸没,直接读出量杯中前后体积差便是橡皮泥地体积;哪种方法可行,但误差相对大,操作起来费时间,把橡皮泥捏成一个个近似立方厘米地小正方体,数数总个数便知橡皮泥体积;哪些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行,如:把橡皮泥放在一些规则地容器中,通过测量有关数据进行计算比较求出橡皮泥体积;还有些方法有局限性,如:捏成小长方体、小正方体地,橡皮泥可以捏方法可行,如果是大萝卜、石块呢没法捏自然此办法就不可行;最后同学们一致推崇把橡皮泥先捏出一个立方厘米地小正方形称出它地克数,再称整团橡皮泥地克数,后者数据除以前者数据商便是橡皮泥体积,为最佳创意方法,说实在地,这种方法当时我也没想到,当孩子们向我借天平或弹簧秤时,我有点不理解,但我承诺给孩子们提供课堂需要地仪器,于是就借给他们了,没想到他们竟想出最佳创意方法.我课后自己也设想如果老师讲解这种方法,并进行方法优劣比较,恐怕两节课也难做到,师口干舌燥,生跟着累地团团转.这样,放手给学生,因为他们有了一定地知识基础,让他们成为课堂小主人,自然他们有了自己地责任感,亲自参与知识地形成过程,对知识地理解更加透彻,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既掌握了知识,又增长了能力,同时通过交流比较学会了欣赏别人,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取长补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不同程度地变化,实现了少教多学,师生也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地愉悦交往过程,确实是以最小地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地课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然,“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地,要落实到自己地实际教学中,我相信,只要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课堂上收获地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地是各种能力地提高.从而实现不同地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地目地,同时也让我们地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后现代课程范式下师生关系

后现代课程范式下师生关系

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师生关系[摘要]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对各种传统课程理论,尤其对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典范的“泰勒原理”进行的系统的批判和反思。

其课程范式摒弃了传统课程的教师中心观,强调课程是参与者的交互作用、师生共同建构的结果。

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关系,一种共同创造的关系,一种平等、民主与协作的新型关系。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范式后现代课程观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后现代思潮,正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后现代课程范式生成于世界性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背景下的后现代教育思想,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1993年,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教授出版的《后现代课程观》,被公认为是以后现代视角研究课程问题的经典之作。

在《后现代课程观》中,多尔详细地描绘了一幅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的图景。

他认为,这是“一个没有‘顶点’或‘底部’、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模体”,[1]是一个不同于博比特模式或泰勒模式的模体。

在这个模体中,多尔用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标准,取代了传统的读、写、算标准。

后现代课程范式否定了传统课程的预成性、静态性,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动态性、过程性和不确定性。

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是奔跑本身,是师生共同探索、对话、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习者在探索新知中不断地使课程得到充实和完善的过程。

一、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分析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对各种传统课程理论,尤其对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典范的“泰勒原理”进行的系统的批判和反思,并且以新的课程理论视角和价值观念阐释课程的本质,对建构新课程理论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秉承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对传统的课程理论提出挑战,并从对泰勒原理的质疑与改造中打开了建构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突破口。

泰勒的课程原理是围绕四个问题展示的:(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目标?(2)提供那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针对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中的四个步骤或阶段:l.确定教育目标。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师生关系的建设

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师生关系的建设

2 世 纪 ,随着 后 工业 时代 的到来 ,后现 代主 义 以势 不可 挡 的 1 气势 ,影 响着 哲 学 、教育 、艺术 、文 学等 领域 。受 到后现 代 主义 思潮 的冲 击 ,人 们 原有 的许 多思 想 、观念 以及解 决 问题 的方 式都 发生 了新 的变 革 。传 统教 学 中教师 为 主体 ,教 师 是知 识 的权威 , 牺牲 了学 生 的 自尊 、 自信 、创 造 为代 价 的师 生关 系 ,制 约着 教育 的发 展 。为适 应学 生 发展 的需 要 ,美 术教 师应 该 如何 建设 新 的师 生关 系 ,如何 用新 的 教育 理念 ,协 调 好 与学 生 、家 长 、 同行 、社 区等 的关 系 ,才 能充 分实 现学 生美 术 素养 和个 性 形成 , 实现有 效 发展 。
合 作 方 式 : 自 由组 合 、 同质 异 构 分 组 等 。教 师 在各 组之 间 时 而倾 听 、时 而交 流创 作信 息 等 。教师 要 学会 站在 学 生的 角度 思 考 ,唤 醒学 生 的热情 ,考虑 他们 的 需要 ,放 下架 子 ,主 动与 学生 搞 好关 系 , 以诚 相 待 ,取得 他们 的 信任 和尊 重 ,听 取学 生 的意见 和建 议 , 引导下 主动 进行 欣 赏 、评价 、创 作 等美 术 学 习活动 ;发 挥 他们 的 创造 性 ,鼓励 他 们积 极参 与教 学活 动 ;相 互促 进 ,以平 等 的 身份参 与 到学 生 的讨论 中,共 同学 习 ,共 同建 设起 合作 型 的 师 生关系 。 .

五 、在多 元 的环 境 中构建 师生 关 系
良好 的师 生 关系 是教 师 、学 生 、学校 、社会 、家 庭 的共 同配 合 的结果 ,是 实施 素质 教育 的重要 条件 。 在校 园 生活 中 ,教师 要 关注 每一 个 学生 的发 展 ,并 积极 参与 到教 学 的各个 环 节 ,学 生也 可 以参与 到 教学 目标 的 实现 、教 学评 价 、教 学研 究 、教 学 反思 中 ,但 是 学 生一 旦离 开学 校 ,投 入到校 外 的活 动 时,教 师 一般 都不 会 主动 参与 。如 今 ,在 多元 文化 背景 下 ,学 生 的艺 术素 养 的形 成更 多 的来 自于 与他 们息 息相 关 的社会 生活 ,教师 只有 投 入到 学 生的 生活 中 ,才 能更深 入 地 了解学 生 的 需 要 ,课 堂教 学也 更 能发挥 效 果 ,才 能实现 有 效教 学 。如对 学 生 二 、建 立 民主 、平等 的 师生 关系 《 日制 义务 教 育美 术课 程标 准 》建 议加 强 教学 中师 生 的双 的进 行 艺术 作 品赏 析 时,可 以请 家 长一 起 到美 术馆 共 同接 受艺术 全 边 关 系 ,既重 视 教师 的教 ,也重 视 学生 的学 。要 确立 学 生 的主体 的熏 陶 ;如 在校 本 课程 《 乡土 布 》 的课题 研 究 中, 教师 可带 学 家 地 位 ,改 变教 师 是课 堂教 学 的唯 一主 角 的现象 ,应提 倡师 生 问 的 生走 出教室 ,和 学 生一 道 到少数 民族地 区进 行 写生 、考 察 、收集 情 感 交流 和平 等关 系 ,使 教学 过程 成 为师 生 交往 互动 、共 同发 展 信息 等等 。 的过程 。 结语 2 世 纪 , 随着科 学 的 飞速 发展 ,后 现代 主 义的 思潮 对教 学 中 1 教 学 中 的师 生 关 系 是 一 种 平 等 的 对话 关 系 ,教 师 不 只 是 为 教 ,更重 要 的是要 激 发学 生 的创 造 力,激 发 学生 的 学 习热 情 。学 的 师生 关 系产 生了 巨大 的影 响 ,从 事教 育 的美 术教 师 ,在面 对 时 生和 教师 是平 等 的 ,他们 同教师 一样 具有 同等 的话语 权 ,在 尊重 代 的发 展 ,只 有树 立 与时代 精 神相 通 的现 代教 育理 念 ,消 除凌 驾 和鼓 励 中 ,体验 学 习的 快乐 ,加 深 师生 之 间的 友谊 ,建 立一 种愉 于 学 生之 上 的态度 ,消除 权威 ,建 立 良好 的师 生关 系 ,实 现有 效 教学。 快 、轻松 、活泼 的 学 习环 境, 建立 起和 谐 的师生 关系 。

师生间关系的转变: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

师生间关系的转变: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

师生间关系的转变: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
胡胜霞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师生间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早期学者们坚持师生间是主客体关系.随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有学者提出主体间性,认为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对话,是一种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这一问题的发展和进步.
【总页数】1页(P39-39)
【作者】胡胜霞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6
【相关文献】
1.师生教学关系的走向: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交往 [J], 张传萍
2.师生关系的转变:从主体性教育到主体间性教育 [J], 刘芳
3.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人生观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论析 [J], 付红梅
4.主体间性视域下师生关系的本质解析——基于对现象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反思 [J], 武林剑;崔国富
5.试论教学的主客体及师生间的关系——兼评主客体及其关系研究的若干观点 [J], 冯子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现代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后现代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后现代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王帅英【期刊名称】《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多元,主张开放、创造,否定中心、等级等理念,为审视当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师生之间如何实现由不平等的“我—他”关系转变为主体间的“我—你”关系,并形成主体间的耦合互动,本文通过重新定位教师观、学生观,尝试构建后现代视野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Post -modernism advocates difference and diversification ,supports opening up and creation ,and denies the concepts of center and rank .It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 to review the cur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does unequal I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come inter -subjective I -You relationship and achieve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By re -positioning view of teacher and students , this paper tries to establish new-typ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under perspective of post -modernism .【总页数】4页(P47-50)【作者】王帅英【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天津 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5【相关文献】1.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师生关系解读 [J], 毕桂香2."平等""对话""沟通"——后现代视野下的师生关系 [J], 姜燕华;胡春梅;焦兴青;张勇国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师生关系的思考 [J], 方卉4.后现代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J], 刘小双5.“我和你”——谈后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J], 乔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审思

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审思

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审思徐弛(1996—),汉族,男,安徽阜阳人,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改革研究。

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将课程领域的研究范式划分为:前现代范式、现代范式和后现代范式。

现代范式之下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教育中的“人”的弱化以及目标中心观。

后现代课程范式反对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范式,在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有更为积极的启示。

标签:后现代课程观;中小学;德育课程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反叛意识的哲学思潮在西方横空出世,以一种迅猛之势发展并批判着被视为过时的现代主义。

它的影响波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使得以哲学、心理学为基础学科并有着浓郁人文气息的教育学领域内的课程观也随之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拉尔夫·泰勒的“目标原理”在课程领域的“至尊”地位受到了撼动。

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家认为泰勒原理是极具代表性的现代课程范式,受到了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科学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思维方式的影响,强调对学生、课堂、知识的确定性控制,忽視了学习者个体的天性和需求。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程领域同样也深受泰勒原理的影响。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颠覆性观点吸引了一大批学者,课程领域出现一片“百家争鸣”的局面。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出现丰富了课程研究领域,对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带来一些启示,使得教育研究者不再以单一片面的视角去看待德育课程。

一、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学校德育课程的问题审视(一)学校德育观中对“人”的弱化。

张楚廷先生曾说: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人。

这句话看似是简单的置换,仔细思考,却是让我们看清教育的本体。

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有着巨大未知可能性和不可控性的复杂个体。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在育人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不光是对学生个体,还会对家庭乃至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ew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ithPostmodern Education Ideology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M.A Degree in Chinese TeachingByGuo ShengliPostgraduate ProgramThe department 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upervisor: Hu YaminAcademic Title: Professor Signature____________ApprovedNovember 2005内容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之一。

因为师生关系在教育场域中的普遍平常,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和深层意义。

面对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世界性的教育大转型,中国的教育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将走向何方,自然也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迫切关注的焦点。

当“后现代思潮”冲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将触角伸入到教育领域进入中国本土时,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波。

旧的观念和体制的改进和打破,往往需要一种新的理论视野。

后现代教育观的形成为当前的教育提供了思维的新空间和批评的新话语,并将以它强大的批判力部分的承担起教育革新的重任。

正是在这样一种理论支撑和时代背景之下,本文拟在后现代教育视野关照之下对师生关系层面进行深入地个别探访。

第一章阐释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寻求理论支撑,并由教育现状引出对这一问题探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章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在后现代教育视野下解读师生关系,并从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平等的对话关系;开放的互动关系;发展的生成关系。

第三章承接主体而来,主要是结合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建构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具体策略和尝试。

结语是主体部分的延展,当师生关系从人性化的角度得以最佳发挥时必将对教育改革产生助推力,教育的新境界也必将出现,教育的功利性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抑制和摒弃,教育的发展价值也将得到充分肯定,最终实现教育的超越存在。

本文指出应对后现代意识辩证看待,吸取积极的建设性影响,避免误读后现代教育,转变不适宜或抛弃不合理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师生关系对话互动生成人性化I / 38Abstract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is often neglected in terms of its importance and in-depth significance due to its universality. Facing the new era and glob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every conscientious educator has to take this into concern: What changes will take place in Chinese education? What is its target of these changes? Postmodern Ideology, which has been sweeping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influencing educational field including China, cast a light on this question. Postmodern Education provides new ideological space and subjects for modern education, and will be a great power in education reform. It is with the support by this theory and background, the writer is going to elaborate several aspects 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ith Postmodern Education Ideology.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basic conceptions of modern education are explain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is thesis. The educational situation exposed in this chapter shows the necessity and impendency to discuss this issu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thesi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understood with the view of Postmodern Education Ideology. This relationship is proposed in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Equal Dialogue Relationship, Open Mutual 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Naturally Becoming Relationship.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ntinuance of the second chapter. It focuses on how to build up this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the current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in middle schools. The last part is the extension of the main part. It is predicted that this new personalize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ill be a great stimulation to education reform. Education will be in a new era when utilitarian in educational field will be restrained and discarded in the largest extent, and the value of education will be revealed. 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Postmodern Ideology should be viewed dialectically. We should absorb the positive and constructiv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 Ideology, and avoid or transform the negative influence.Key Words: Postmodern Education;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Dialogue;Mutual Activity;Becoming;PersonalizedII / 38目录内容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第一章理论导入:后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3)一、后现代教育产生的背景 (3)二、后现代教育的内涵 (3)三、教育现状对后现代教育的期待 (5)第二章批判与建构:后现代教育视野解读师生关系 (7)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 (7)二、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不同师生观 (9)三、后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内涵 (11)第三章生成实践:后现代教育建构师生关系的策略尝试 (16)一、师生双方的自我努力 (16)二、多元教学空间的实现 (21)三、课程多元开发走向实践 (25)四、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文化的丰富 (26)结语 (28)一、平面延展:对教育新境界的展望 (28)二、辨证对待:折冲与整合现代和后现代 (30)主要参考文献 (32)引言随着教育的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及其模式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失去了这一质的规定性,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了。

”①从对教育的基本定位可以推知,教育是人与人的一种特殊的交往。

可见,教育正是通过这种交往来实现的,而作为教育的两大主体对象──教师和学生自然也就成了这一场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

二者也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教育形式的实施,教育内容的推行,教育目的的实现,最终都依赖二者的共同实践来完成。

而教育本身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背景下,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因此,长期以来,关于师生关系的讨论也就成了教育研究中一个古老而永远年轻的话题。

随着后现代意识逐渐进入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也不可避免地将触角伸向了教育。

作为哲学思潮的后现代意识是带着对现代理性的全面消解和颠覆的激进面孔出现的,并在发展中为弥补自身困境又产生了温和的建设性的后现代意识。

而它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后者。

“一般而言,我们所说的现代教育与近代教育在内在精神上并无本质的不同,他们都可以归结为‘精英教育’(或曰‘完人教育’)”②,而后现代教育因其对教育过程的权力的认识、地位的理解和角色的扮演的全然不同的诠释而呈现着与现代教育迥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其基本内涵可归结为“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主体教育”以及“通识教育”。

国外的比较教育专家也认为:“后现代教育模式思想和后现代性的理论化的核心在于教育模式的崩溃:受教育者的观念、不变的教育学模式、教育学过程中教师的中心地位、教育信息资源的限制和控制、大量文献的观念、叙述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规则。

”③小威廉姆·E·多尔还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并在《后现代课程观》中归纳了后现①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