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迁移教案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课程标准解读
1.识记:人口迁移的概念。
2.理解:人口迁移的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时一定要在明确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结合读图,理解人口迁移的路线。重点把握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其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2(湘教版),与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是并列关系。讲述了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的另一个方面: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尺度表述我国和世界人口迁移的“事实”,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注重地理科学思想和国情、国策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与熏陶。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正确的人地观,逐渐形成从情感、精神、文化的层面理解和处理事物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人口数据,增强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方法,形成地理原理和规律。
(二)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共有2个图表资料,6个阅读资料,3个活动,主要以案例的形式来引导教学,具体知识结构如下:Array
人口迁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掌握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调查和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
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材中“三峡工程大移民”、“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实例,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人口迁移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注当地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的观点。
3.培养学生从全球角度来思考人口迁移的问题,培养学生全球意识。
五、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六、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
背景。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方法:
1.案例研究法
2.讨论分析法
3.自主导学法
九、教学媒体:
图片、资料、录象、课件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十、教学过程:
迁移2、二战后,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
要迁入地有哪些?
3、对比之下,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主要有
什么特点?试思考其原因?
二、请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成果
三、教师归纳补充:
时期特点
迁出地
区
迁入
地区
原因
19世
纪以
前
以集团
性、大批
量的移
民为主
旧大陆
(欧洲、
非洲、亚
洲)
美洲、
大洋
州等
新大
陆
欧洲的
殖民主
义扩张、
新大陆
的开发
第二
次世
界大
战以
后
人口从
发展中
国家流
向发达
国家;定
居移民
减少,短
期流动
的人口
增加
拉丁美
洲、亚
洲、非洲
等
西欧、
北美、
西亚、
北非、
迁入地
区经济
发展快
提高学
习效率,
又能培
养学生
的合作
能力和
读图析
图能力
国内人口一、展示不同时期我国人口迁移,
学生看图并结合书上阅读材料《我国当代人口迁
移》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根
据刚才
老师列
出的二
表格具
有条理
性,对学
生的学
十一、板书设计
1.人口迁移的定义
2.人口迁移的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①国际人口迁移
②国内人口迁移
3.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源、环境、自然灾害
②经济因素:城市化、大型项目的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交通
③政治因素:经济政策、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改变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
4.推拉理论
推力拉力
乡村人口迁移城市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老师实例讲解、任务分配,学生分组讨论,教师个别
指导,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其中采用小组制,充分发挥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去快乐学习,这样既关注了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特长、体现个性特点。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主体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课堂上,教师只有乐于与学生对话,专心致志倾听学生的发言,体验学生的情绪,不失时机地抓住来自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精当点拨、精心唤起、精巧引导,才能让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焕发“生成”的活力,让教学闪动灵性的光芒。
(一)成功之处
首先我觉得这节课我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质疑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从而发展思维,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如教材第16页的探索,通过阅读找出人口迁移的流向,以及新大陆发现前后人口迁移的特点。在“我国当代人口迁移”这一课题中,我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后人口的迁移的路径,暗示人口迁移的意义。
(二)需改进之处
根据经验,本节课内容较简单。但是,要将引起迁移的原因全部区分清楚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必需要有后续练习,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应该安排学生多做练习。
本节课探究活动较多,应该注意课堂时间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活动。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基础差一些的可以把一些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利用课外时间解决。
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我们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