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天人合一_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含答案)

2019春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教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含答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1.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3.结合学生自身学习实际,能够说明生活中必须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

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

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自主探究】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天人合一”属于什么观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天人合一”属于唯物主义。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含义【想一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一回事吗?不是。

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的正确回答。

2.内容(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同一性的问题。

(2)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义两大阵营。

(3)知论。

【判一判】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错误。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23【连一连】探究点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一: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说:“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费尔巴哈反驳道:“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睛中,如果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去抓自己的眼睛呢?”材料二: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

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的传统哲学,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承与结晶。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以其深邃的智慧与博大的胸怀,思索、探求,而又吸收、融合,外观乾坤,内省自身,形成了其融会贯通几千年的哲学思想,而正是这传承了几千年的精华,引领着中华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延续至今。

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之外,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在地球上消失,只留下了些许的历史痕迹。

而中华文化不仅能够延续至今,而且能在当今群葩争艳的文明花园中盛放出更加绚烂瑰丽的花朵,贯穿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哲学思想功不可没。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宇宙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都是自此延伸扩展开来。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来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所谓天人合一,通俗的说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中国哲学里,“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天”不仅仅是指自然,更包括了天命、天理的范畴。

“天人合一”的“天”,是神、是自然,更是世间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盛衰成败、循环往复、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因此,只有人与天和谐统一,才能够存在、发展。

“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

人与自然和谐,是天人合一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社会关系和谐和个体自身的和谐。

二、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世界观:心物一体中国哲学中的心物关系,实际上就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中国哲学对待心物关系的态度是:心物一体论。

中国人不习惯把万事万物都一定要划分出两方面来,在对待世界观的问题上,也是一样。

心物关系,在中国人看来,其实是全息对应的关系。

全息对应,就是指在心对应着物,物对应着心。

也就是说,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必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物质世界中存在的必然也会反映在精神世界中,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

这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其实是一致的。

破解天人合一规律与诸千古之谜

破解天人合一规律与诸千古之谜

破解天人合一规律与诸千古之谜(科学易/医易/天文学/60甲子)来源:王力伟易经预测网整理作者:靳九成时间:2015-8-13 浏览次数:98破解天人合一规律与诸千古之谜前言中华文化又泛称东方文化,中医学、易学和道学是其精粹,其核心是“天人合一”整体论,属“有机宇宙哲学观”;西方文化的特征是“拆零”,属“机械的局部世界观”。

东西方文化对认识客观世界各有其“格物致知”(SCIENCE)优势,是优势互补关系[1] 。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中国古代哲学派别林立,但都以论证“天人合一”为首要任务。

中国古代思维有四大模式:天干地支、六十甲子、阴阳五行,八卦;三大特征:整体,唯象,模糊性(情感直觉)思维。

中华科学文化中围绕“天人合一”有许多唯象性核心结论,千百年来世人一直未能对其背后玄机给出现代化的合理诠释,此处列出20个千古之谜:1 天为何为七曜2 天人如何合一3 干支来源4 干支阴阳来源5 干支相配本120种为何只有60甲子6 为何60甲子可纪年7 为何60甲子可纪月8为何60甲子可纪日9 为何60甲子可纪时10干支农历11 六十干支历(黄帝内经)12医易历法(医易学界口授秘传)13 中医阴阳说14中医五行说15 五运六气说16 纳音五行说17 出生时间(四柱)预测人生、健康18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19 五行分别来源五星20 五行常生常克模式近百年来东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不少实证学者把这些唯象性的千古之谜核心论断斥之为“迷信”、“伪科学”、“中医没有理论根据”、要“取消中医”等,其中不乏高级精英(如梁启超,胡适,鲁迅,梁漱溟,傅斯年等),中华科学文化备受责难。

上世纪邢台地震后,中科院翁文波院士受周恩来总理委托研究地震预测,他把干支纪年、干支纪日慨念引入到他的地震预测理论中,使地震、旱涝天灾预测准确度从≤30%的世界水平飙升到>80%,震惊国内外[2-3]。

这么有巨大贡献的理论却因为干支纪年、纪日千古之谜未能破解,致使其理论当时不能正名具有科学性,某权威科学出版社不愿出版、没人敢继承。

中国哲学最有趣的观点

中国哲学最有趣的观点

中国哲学最有趣的观点
中国哲学有许多有趣的观点,其中一些包括:
1. 天人合一:这个观点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互相征服。

它强调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人类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

2. 无为而治:这个观点主张让事物自然发展,而不是过度干预。

它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避免过度的人为控制,以达到自然而然的效果。

3. 气论哲学:这个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包括人类身体和精神。

它强调了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

4. 变化观:这个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

它强调了不断变化和适应的重要性,以及人类应该不断学习和改变以适应变化的世界。

5. 整体观:这个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它强调了人类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只关注局部或个体。

这些观点只是中国哲学中的一部分,它们各自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背景,但都强调了和谐、整体、自然和相互依存等思想。

对天人合一的看法

对天人合一的看法

我对天人合一的看法“天人合一”是中国哲人的基本主张,是中国文化统摄一切的主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

这一思想命题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是朴素辩证的北宋大哲张载第一次正式而明确、严密而系统地提出的。

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光辉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哲人“与物为春,万物一体”的思想观念与理想信念,同时亦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和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体认到“天人一体”,深刻体认到人与自然的亲缘性、同构性与一体相关性;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明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的和乐、和睦、和谐与和融,就是要获得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易传•;系辞上》)、“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的理想状态与思想自觉。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即是主张“天人不二”、“天人合一”。

而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众所周知,其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则是主张以“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为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从而“天人相分”。

“中学”亦即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与“西学”亦即西方哲学与西方文化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二元对立”、“天人相分”、“主客二分”进而推崇竞赛和征服——恰成反照。

中国哲学这种“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与基本精神,就其最具有现代性的启发意义的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一体相关的问题意识。

当然,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艰深微妙,作为绵亘数千年的中国主导性思想文化理念,作为弥漫于全社会的文化传统,在自身的衍变演化的文化苦旅中,既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有芜杂怪谬的内容成分,对此,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充分肯定:中国古代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理想,略作一番现代转化和话语革新,就可以策略性地转型为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8]的思想理念。

中国自然哲学概念的理解

中国自然哲学概念的理解

中国自然哲学概念的理解自然哲学是对自然世界的研究和理解。

中国自然哲学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自然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自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指的是事物相对而言的两个方面,如阴阳相对、寒暑相对、湿燥相对等。

阴阳互为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或力量,宇宙中的万物都可以归类为这五种元素之一。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都可以通过阴阳和五行的关系来解释。

三、道道是中国自然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道教的基础概念。

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运行规律。

它超越个体和个别事物,是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

道是自然界的本质,是一种无形无象的力量,无处不在。

人们应该顺应道的规律,追求道的真理,与大道合一,实现自身的完美。

四、天命天命是中国自然哲学中的概念,也是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的一种认识和规律。

天命指的是宇宙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以及人类个体或集体的命运和使命。

它认为人类的生死存亡、荣辱得失等都受到天命的支配,人类应该顺应天命,顺应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五、德行德行是中国自然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强调人类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中国自然哲学认为人类应该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升,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地。

德行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品德,它们都是人类心性与道德规范的基本表现。

总之,中国自然哲学概念的理解包括天人合一、阴阳五行、道、天命和德行等方面。

这些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修养和进步。

这些概念对于现代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现实意义。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篇一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试论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

,)它不但是中国哲学——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维结构是以“儒”为主干的,但是其三维结构的两翼——“道”、“佛”也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不同的解释。

因此,全面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就应该联系“儒”、“道”、“佛”对它不同的解释,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一、产生“天人合一”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合力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多元文化团,再加上春秋以来,社会处于急速变革时代,因而产生了纷纭多端的诸子百家学说。

但是当我们拨开诸子学说表面那种光怪陆离的外貌,就会发现他们所阐述的学说里,有着两个共同的基本元素,这就是“天”与“人”。

不论哪一学派、哪位思想家,展开论述的首要问题都是“天”、“人”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这绝不是偶然的。

我国古代是个大陆农业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命运都系于农业收成的丰欠。

寒暑时至,风雨调匀,就能获得好收成,稍有不和不顺,就会遭致灾害,甚至饿殍遍野。

古代人们为了从听命于天的境遇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条件得到些许的改善,人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观察天象、了解寒暑风云变化的规律,并试图在理论上作出解释。

人们早就意识到土地是“财之本”,不误农时是“货之源”,“天”和“人夕”相结合就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主要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殷人把神看成是天地一切的主宰,凡事求卜,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蒙昧崇拜人神关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学派建立了各自的天人观,其中,儒家学派的天人观构成了“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脉。

天人合一体现的哲学原理

天人合一体现的哲学原理

天人合一体现的哲学原理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原则,它体现了中国哲学中
的一种宇宙观和人生观。

这一原理在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思想体系
中都有所体现,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宇宙观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
和谐统一关系。

在这种观念中,人被视为宇宙的一部分,与自然界
和宇宙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不是与自然相
对立的存在,而是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存在。

这种观念强
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提倡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从人生观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强调了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
为的一致性。

在这种观念中,人应当追求内心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追求心灵与行为的统一。

这就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修
养自己的内在品德,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外在行为举止,使内在修
养和外在行为相得益彰,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

此外,天人合一还体现了整体观念,强调了整体和部分、个体
和社会之间的统一。

它要求人们要超越个人私利,追求整体利益,
注重个体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总的来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种重要原则,它体现了宇宙观、人生观和整体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中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

中国哲学的三个基本命题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涵盖了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底蕴。

其中,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和仁义之道被认为是三个基本命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命题展开探讨。

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统一性。

在中国古代思想中,天代表着自然界和宇宙,而人则是其中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的理念意味着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上,力求使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此外,中医理论也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体内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它主张政府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不强行干预,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思想源于道家,强调万物皆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政府只需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让事物自然生长,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和强制。

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进行耕种,政府不需要过多干预。

同样,在现代社会中,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体现在一些政策和管理上,如市场经济、环境保护等。

政府只需要制定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政策,让市场和环境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和强制。

三、仁义之道仁义之道是中国哲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以仁爱和正义为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之道被视为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石。

仁义之道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中,家长通常会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对邻居和朋友的关心等,这些都是仁义之道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观念之一,它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理解。

这一思想源于古代农耕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影响,以期揭示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含义,阐述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接着,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本文还将探讨“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启示,以期为推动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通过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与特点“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和谐统一关系。

这一思想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既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也反映了他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共处,遵循自然规律,不得违背自然之道。

二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个人的行为应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一致。

三是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

古人认为,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思想应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一致,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思想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性。

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整体联系,认为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是动态性。

这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是实践性。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及时代意义探讨Ⅰ、内容提要“哲学是人类精神的最高成就,最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心态与精神面貌。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中国哲学是世界诸多哲学中的精华,是人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心灵鸡汤。

中国哲学系统严密,内涵丰富,对中国哲学进行探讨与认知,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精神信念上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创造与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本文试就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精神展开探讨,从而引出中国哲学的时代意义,以期能够为中国哲学在当代世界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Ⅱ、关键词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精神、时代意义Ⅲ、论文正文哲学是高度概括了的科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使命,就是要寻求天人之道,通过一系列修身的内在调养与致用的外在建设,从而实现个人在社会世界中的定位,最终提升自我的境界,获得智慧的滋养。

而中国哲学,无疑地是哲学中的杰出代表。

每一种哲学,都试图对于人生、世界及宇宙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中国哲学亦不例外。

中国哲学与其它哲学有着重大的、根本性的区别。

两千年前,古希腊人在爱琴海沿岸思考人与神的关系,古印度人在印度次大陆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古中国人则在华夏大地上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中国哲学始终不同于其它哲学。

它是一种以人为本位的、从人自身的价值去思考各种关系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世界观与宇宙观同样也是渗透了中国哲学这一人本主义精神的。

我们的先祖在思考宇宙的发生、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的问题时,并没有以神或其他外在的物象的角度去思考,而是以人本身去思考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哲学中没有神的、宗教的因素,而是说这种神的、宗教的因素没有居于主导地位。

这是我们在探讨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观念。

1、变易之道,阴阳本源任何哲学的形成,都有其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

中国哲学的源头在哪里?一般认为,中国哲学的思想应当萌芽于商周之际。

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是指中国哲学在本体(存在的本质、根源)与客体(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论述。

本体论是哲学的基础问题,涉及到存在的本质、实质以及存在与本体之间的关系。

客体论则研究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方法论则是指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下面将对中国哲学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进行详细论述。

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认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本质是相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

这种本体论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观念;道家思想中的“大道”则是包含万物、贯通天地的本体。

这种天人合一的本体论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深远影响,对后来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哲学的客体论主要包括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两方面。

在自然哲学中,中国古代哲学家不仅关注自然之象,还注重研究自然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问题。

例如,在《周易》中有“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在社会哲学方面,中国古代哲学家研究社会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秩序、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仁政”、“王道”等观念,总结了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这些思想都是中国哲学客体论的重要内容。

总结起来,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客体论方法论体现了建构宇宙观的哲学思考方式,具有较为独特的特点。

本体论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内在相通的关系;客体论关注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两方面,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法论注重观察、思考和实践三个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这种思考方式和方法论在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

浅析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与哲学思想一朴素的哲学观点“天人观”自古天人关系就是哲学史上一个广为讨论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为大众化的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想成了两种广为流传的思想潮流,可以用“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来作概括。

一方面主张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人相通乃至相类,天性乃至天形即是人性、人形,知人即可知天,知天即可知人。

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注重自然界与人的联系和影响,反对以人为破坏自然。

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

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

当代西方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现代文明,回到原始时代,与这种思想是一致的。

但“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不少违背科学的地方。

强调“天”是最高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人间统治者的权力是天之所授,因此历代帝王都以天子自居以此来使人们屈服于自己的统治也就间接地屈服于天道,如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崇尚自然的基础上,将人道与天道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主张天人相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

《天论》开篇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社会的治乱“非天”、“非时”、“非地”,自然运动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也决定不了人间吉凶祸福。

也就是说天人各自有其职分,天人各具其道、各行其道。

例如战国时代的荀子肯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制天命而用之”,即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

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去精神。

但天人相分过于强调“不求知天”的思想暴露了它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反对对自然规律做深入探索。

早期西方世界对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思想也有专深的研究。

在西方文明的形成和重要发展时期——希腊、罗马时代,形成了“自由”、“民主”的文化基础。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曾出现类似中华民族那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如:赫拉克里特就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毕达哥拉斯则把天看成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他们依赖宗教信仰,相信神的拯救等等与大自然的联系.但是,这种整体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试论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最根‎本的一条。

它不但是中‎国哲学——儒家的基本‎概念,而且是一切‎其他的思想‎体系,如道家、佛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维结构是以‎“儒”为主干的,但是其三维‎结构的两翼‎——“道”、“佛”也对“天人合一”思想作了不‎同的解释。

因此,全面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就应该联系‎“儒”、“道”、“佛”对它不同的‎解释,并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一、产生“天人合一”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合力作用的‎结果,产生了多元‎文化团,再加上春秋‎以来,社会处于急‎速变革时代‎,因而产生了‎纷纭多端的‎诸子百家学‎说。

但是当我们‎拨开诸子学‎说表面那种‎光怪陆离的‎外貌,就会发现他‎们所阐述的‎学说里,有着两个共‎同的基本元‎素,这就是“天”与“人”。

不论哪一学‎派、哪位这绝不是偶‎然的。

展开论述的‎首要问题都‎是“天”、“人”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思想家‎,我国古代是‎个大陆农业‎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命运都系‎于农业收成‎的丰欠。

寒暑时至,风雨调匀,就能获得好‎收成,稍有不和不‎顺,就会遭致灾‎害,甚至饿殍遍‎野。

古代人们为‎了从听命于‎天的境遇中‎解放出来,使生活条件‎得到些许的‎改善,人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观察天象‎、了解寒暑风‎云变化的规‎律,并试图在理‎论上作出解‎释。

人们早就意‎识到土地是‎“财之本”,不误农时是‎“货之源”,“天”(自然条件)和“人夕”(农业劳动)相结合就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因而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就不仅限于‎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和人类自身‎的完善,还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儒、道、佛三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周时‎期,《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述评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述评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述评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以人为本强调了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将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哲学的各个领域,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

这一理念反映了中国哲学对于宇宙、自然和生命的独特认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刚健有为强调了人应该具备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

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不懈奋斗。

贵和尚中则体现了中国哲学对于和谐、平衡和中庸之道的崇尚。

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寻求平衡与协调。

总之,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涵盖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贵和尚中等重要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哲学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观念。

其中,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一环。

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领域,如哲学、自然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哲学领域中的体现。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中的“天人合一”之说。

《易经》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关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

这种观念在后来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探讨。

天人合一思想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哲学。

道家认为,人应当遵循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努力追求与自然的合一,从而达到彼岸境界。

另外,儒家哲学也强调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和谐,通过对人与社会、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

二、天人合一的含义和意义天人合一,顾名思义就是指天和人之间的合一。

在古代思想中,“天”往往被视为自然界的一种力量,具有不可抗拒和超越人力的作用。

而“人”则代表着另一类力量,是在天地规律下活动的,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有机体。

天人合一的含义是指,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某种结合和协调,人应当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文思想中的一种理想境界,是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一种理性宣示,也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方式。

对此,人们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来完成天人合一的过程。

三、天人合一的体现1. 自然与人类的统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自然和人类是一体的。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的物质来源,人类应当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了解,来认识自然的规律,从而适应自然的变化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天人合一的实践在实践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强调过天人合一的实践,如孔子在《大学》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探究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之一,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人生、道德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和认识。

本文将从天人合一思想的概念内涵、历史渊源、代表性思想家以及当代意义等方面展开探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哲学中这一重要思想。

### 天人合一思想的概念内涵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之一,它主张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

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天代表宇宙、自然、客观世界,人代表人类、主体、主观世界。

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人应当顺应天地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统一。

在这种思想中,人被看作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命运受到宇宙规律的制约和影响。

人应当顺应天地之道,顺势而为,不逆自然而行,从而实现个体与整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 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时期。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观点,强调人应当顺应天道,遵循天命,实现天人合一。

在道家思想中,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理念,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实现天人合一。

在墨家思想中,墨子提倡“兼爱”、“非攻”等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天人合一思想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于政治、伦理、艺术、宗教等各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 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性思想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许多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发。

其中,孔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性人物。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礼”、“义”等思想,主张人应当顺应天道,实现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天⼈合⼀”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天⼈合⼀”的思想⼀直是⼀个主流思想,“⼈”被视为是与“天”同体的存在,因此具有本源性、主体性的地位。

《中国哲学史》编写组认为,中国传统的哲学家往往都持“天⼈合⼀”的整体⾃然观,“他们善于从整体着眼,重视整个宇宙的统⼀性,喜欢研究贯通天地万物的统⼀之‘道’。

⽆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认为天地万物本质上是⼀个整体,有着共同的本原或本性……⼈是天地⾃然的⼀部分,⼈的⾝体是天地演化、阴阳⼆⽓运⾏的产物,⼈的精神是天地之德的显现”。

(《中国哲学史(上册)》,⼈民出版社、⾼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6页)⼀、“天⼈合⼀”思想的早期萌芽“天⼈合⼀”思想的早期萌芽出现在中国的《易经》中。

《易经》中的⼀个⾮常重要的概念是“天德”,《尚书·吕刑》⽈:“惟克天德,⾃作元命,配享在下。

”意思是说,只有尊承天德,才能配有天命,从⽽享有天所赐予的福禄。

“德”⼀般是对“⼈”⽽⾔的,将“德”与“天”相连的“天德”,不仅是指统摄天地⼈的最⾼道德本体,同时也具有连通天地⼈的思想,认为“⼈”只要达到“天”对“德”的要求,即可与“天”相通。

这也应该是中国哲学“天⼈合⼀”思想的最初形态,这种思想形态也普遍存在于中国早期诸⼦百家的哲学思想中,即⽤“德”将“天”与“⼈”连为⼀体:“德”既是“天德”,是“天”的最⾼规范,同时⼜是对⼈之为“⼈”的最⾼要求。

中国哲学的⿐祖、儒家创始⼈孔⼦的思想,应该说是上述“天⼈合⼀”思想形态的最好体现。

孔⼦哲学体系的核⼼概念是“仁”,也即“德”,是为⼈的最⾼道德概念。

他⽤“仁”来定义“⼈”,“仁者,⼈也”,(《论语·中庸》)并将“恭、宽、信、敏、惠”规定为“仁”所包纳的全部五种品德,认为“能⾏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论语·阳货》)孔⼦的另⼀重要思想是“天命论”,即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最⾼主宰,提倡要信仰天、敬畏天命。

不过孔⼦同时也认为,⼈只要达到天对⼈之德的要求,就可与“天”相通。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

“天人合一” ,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天人关系的经典命题。

天人关系,是哲人所必然要面对、要思考的一个基本问题,其关键在于对“天'的理解。

在原始社会人的智慧尚未开化的阶段,华夏先民将“天视为有意志的神灵,原始巫术的基本意义就是进行天人之间的沟通,《易经》中所载伏羲发明八卦,其意图就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天人合一“的命题建立在天人相通的基础上。

发展到东周时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巫术的作用已经淡化,这时人们的关注重心已经由“天'转向人,“天'的神化色彩也开始消退,开始转向自然和人伦意义的一面。

孟子将“天'视为道德的本原,认为人的心性受之于天,尽心知性而可与天地相通达。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在此即用天赐的爵位来表示人的高尚道德。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这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所能达至的崇高境界。

在庄子那里,“天'指向自然的意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天人本来就是一体的,而天与人的分隔是人的文化造成的,所以庄子倡导“绝圣弃智',返璞归真,从而可达天人相融的本然境界。

最早明确表述“天人合一'这一命题的是西汉的董仲舒,他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主张。

此后,“天人合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核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几乎是儒释道各家学说都认同和主张的精神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家1998年第2期(总第70期)“天人合一”与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李清良内容摘要 天人合一观念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

本文着重从人的存在境域、人的物性、存在价值取向、人生境界和超越维度以及认识方式与思维方式等基本层面对于该命题进行了全新的现代阐释,初步显示了由天人合一观念所决定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特色,可算得对近年来学界对于此一问题讨论的一个回应。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作者李清良1970年生,湖南师大中文系教师,文学博士。

湖南长沙市 410081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他身前最后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已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我深信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之贡献,主要亦即在此。

”①当今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也强调说:“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②可见,“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哲学中实处核心地位。

但是,目前学术界除了对于“天人合一”历史发展和在诸思想流派中的表现研究较多以外,对于它如何在中国哲学中居有核心地位这一根本问题,实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

本文即试图对于这一根本问题略抒一得之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天人合一”关于人的存在境域的体认一、人从自觉地意识到自身开始,便要追问其存在的价值。

但正如要确定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就须将它置于一个句子或上下文中来考察一样,要确定人的存在价值,也须首先为它确定一个形成意义和价值的范围和场所。

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我们把人的存在价值赖以确定的存在范围称为存在境域。

不同的文化为人的存在价值所确定的存在境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对于人的存在境域的体认是有差异的。

“天人合一”是从“天地宇宙”这个再大不过的存在境域来考察人的存在价值的。

“人生天地间”,这是中华民族对于自身存在境域的体认,它几乎在每一部原典中都出现过。

道家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25章)此“域中”也即是人的存在境域,它显然是指天地之间。

又如:“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庄子・养生主》),“天地者,万物之父母”(同上书《达生》)。

都是说天地即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存在境域。

儒家也持有这一基本观念。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易传・说卦》)“故”字这个表示推断语气的词值得玩味,它说明天地为万物父母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竟至于可作推断的前提。

又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荀子・王制》)。

也是说人的存在境域就是整个天地。

《春秋》庄公三年谷梁传解释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

三合然后生,故曰母之子也可,天之子也可。

”墨家也是如此。

“今天下无大小国,昏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天之臣也。

”(《墨子・法仪》)因此,人的存在境域不是一个狭小的人类社会,而是整个天地宇宙,这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念。

当然,各家对于“天”的理解是有些差异的。

儒、墨二家的“天”兼具“主宰天”和“自然天”二义;道家的“天”,则主要是“自然天”。

但这些小异无碍于以上的基本观念。

从天地宇宙这个“其大无外”的存在境域来确定人的存在价值,是中国文化独具特色的逻辑起点。

中国许多哲学家往往就是基于对这一存在境域体认而建立起自己的哲学思想的。

《庄子》一书的基本思想就是从人处于无穷的天地中这一存在境域推衍而出的。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之建立,也是因省悟到天地宇宙“元来无穷。

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并且接引后学“宇宙”(同上)。

也往往先叫体悟“天地”、从宋代理学家的华佛、儒之争,也能看出“人生天地间”这一存在境域的确立对于中国哲学的理论价值,根据这一存在境域,中国哲学是从天地的角度来看人和万物的,因而天地人事的一切变化都是常事,都是实理。

正如陆九渊所说:“‘其为道也屡迁’,不迁处;‘变动不居’,居处;‘周流六虚’,实处;‘上下无常’,常处;‘刚柔相易’,不易处;‘不可为典要’,要处;‘惟变所适’,不变处。

”(同上卷三十四《语录上》)而佛学则认为人还可以存在于此一天地之外的“极乐世界”,从此“极乐世界”来看天地万物和人事,则只觉其中一切都变幻不实。

《朱子语类》卷十七评佛教云:“只它根本处便不是。

当初释迦……从上一念便一切作空看,惟恐割弃之不猛,屏除之不尽。

吾儒却不然,盖见得无一物不具此理,无一理可违于物。

佛说万理俱空,吾儒说万理俱实。

”所谓“从根本处便不是”,即指“从上一念便一切作空看”,否认此一天地即是人的存在境域。

《二程外书》卷七也说:“为释氏者,以成坏为无常,是独不知无常乃所以为常也。

今夫人生百年者常也,一有百年而不死者,非所谓常也。

释氏推其私智所及而言之,至以天地为妄,何其陋也!”佛学既以天地为妄,自然认为成坏皆为无常,而这在二程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即在于中国哲学与佛学对于人的存在境域的确立大不相同。

认为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从天地的角度来看人和万物,这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起点。

总之,“天人合一”意味着中国哲学把天地宇宙作为人的存在境域,为中国哲学确立了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

二、“天人合一”:关于人的物性的体认人的存在境域既是天地之间,从此不可穷尽之天地宇宙来观人,则不管人是如何高贵、特异于其他物类,归根到底,人与其他物类一样,同是天地宇宙之一部分,人也只是天地间之一物而已。

此即我们所谓的“人的物性”。

这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观念。

《庄子・德充符》云:“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

”说“人亦物也”,这是“自其同者视之”,而“天人合一”提供的就正是这个“自其同者视之”的角度。

正如《庄子・秋水》所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从人的角度来看人与万物,自然会认为人与物不同,比物要高贵得多;但从天地宇宙这个角度来看人和物,则人与物的差异顿时显得十分微小,人和物都只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并无大异,亦无贵贱,人亦天地间之一物。

因此,只要承认“天人合一”,把天地宇宙确定为人的存在境域,就必然会产生“人亦天地间之一物”的观念。

人的物性的观点贯穿了整个中国哲学史。

在先秦,庄子对此论述得最为充分和明确。

《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从天地来看人,人与天地本属一体,故曰“并生”;而人与物亦无大异,人亦一物,故曰“为一”。

人之所以应该而且能够“齐物”,也是因为人本是一物,本与物齐。

《人间世》中栎树对匠石说:“若与予,皆物也。

”这是明确地认为人与树皆是天地间之物。

《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

……故曰:通天地一气耳。

圣人故贵一。

”这又是从天地之物皆气化而生来论证人与万物实同出于一气。

先秦儒家对于人的物性亦有论述。

《易传・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这个“万物”当然包括人。

又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意思是指,万物必然生于天地之中,人必然包括在万物之内。

《孟子・离娄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尽心下》:“万物皆备于我矣。

”表明物我之理实同。

总的说来,人的物性的观念在先秦已经产生,但除庄子外,明确的表述则不多。

秦汉以后,人的物性的观念已很明晰。

《淮南子・精神训》:“吾处于天下也,亦为一物矣。

……然而我亦物也,物亦我也。

物之与我,又何以相物也?”《论衡》:“人在天地之间,物也。

物,亦物也。

”(《雷虚》)“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也异于物。

”(《道虚》)“人,物也,万物之中有智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与物无异也。

”(《辨虚》)此类例证还很多,不必备举,但已足以说明人的物性已成为一基本观念。

宋明理学兴起以来,对于人的物性有了更深入的论述。

邵雍认为:“是知人亦物也,以其至灵,故特谓之人也。

”(《观物内篇》第九篇)。

“我与人皆物也”(同上第十二篇)。

张载从天地气化思想中也得出了“人但物中之一物耳”的结论,并因此有了其千古名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

二程则发问:人与万物同流,天几时分别出是人是物?”直至清初的王夫之也说:“以身为物而为道用”(《张子正蒙注》卷四)。

从以上例证可以看出,人的物性是“天人合一”所包含的必然之理,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基本观念。

不拈出这个观念,对于“天人合一”的研究就很难深入,中国哲学中的许多基本问题也就很难理解。

“天人合一”:价值取向、人生境界和超越维度三、“天人合一”,“人亦天地间之一物”,意味着人与万物都是天地宇宙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因此,作为部分的人应该与其他物类一样,遵循天地这一整体的共通的存在法则(即天地之道),尽到人这一物类和部分对于天地宇宙此一整体的责任(即尽人道)。

人的存在价值也就在于将人道建立在天地之道的基础之上,尽到他在天地之间应尽的职责。

把人作为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从而应对天地万物这一整体负责,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效法天地,从天地之道中引出立人之道,是中国哲学各流派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哲学关于人的存在的基本价值取向。

《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明确地指出人应效法天地之道,按照天地间本然的状态来生存。

这是老子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庄子也是如此。

他主张“以人入天”,“与天为徒”,“从天之理”,“以天为师”,一句话,人应按照天地之间的共通法则来生存从而获得最高的存在价值。

所以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

”(《天道》)天地之道就是人道的大本大宗、最终归宿。

总之,要求人道应符合天地之道,是道家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

儒家也是如此。

《易传・系辞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总之,人道都是效法天地的。

《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夫子之欲无言,正是效法天地之无言。

《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事天”就是指按照天地之道来生存来获得存在价值。

《荀子・王制》:“上取象于天,下则象于地,中取则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

”表明人的生存皆当取则于天地。

总之,效法天地以立人极,即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取向。

《墨子・法仪》:“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这表明,效法天地也是墨家的基本价值取向。

尽乎人道,也就是合乎天道,最高的人生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