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 重点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题5 20四个辨析四个8 32 四个简答论述10 30 三个材料题理论来源于简答18分1 教学- 3—即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并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

班级教学—

2 教学目标96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立足于当下基础上的,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依托,指向于未来时空的一种结果。

3 教学内容161 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主要对象,表现为各门学科中的事实、观点、概念、原理和问题。

4 教学过程129 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按照确定的原则、目标、形式和程序启动、互动,从而现实地生成和开展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合目的合规律地、现实地建构、生成和展开的过程,更是教学质量现实地形成的过程。

5教学行为194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是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学的核心和实体部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细节和内容,也是教学系统中最具能动性的部分。

6 教学组织形式223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7 教学评价292 指对教学活动的准备、过程和结果的测量、分析、整理和价值判断。

8 教学媒体250 当信息媒体(两个个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信息中介或载体)被用于教学场景,承载、传递和控制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并介入教与学过程之中的时候,就成为教学媒体。补充教学心理学定义,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学校中的教学媒体一般包括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视听辅助等。

9 学会学习66 (最狭义)指学生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

10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1课程标准是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1 教学的构成要素4

从求同存异来说,学生、教师和内容乃是大家都认可的基本要素。

㈠学生学生是一种专门的社会角色,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具有独特个性,身心不断发展完善。

㈡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教师是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

㈢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客体;教学内容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核心成果;教学内容经过了教育化的加工处理;教学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2 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属性147 150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是教学过程一般的和普遍的自在规定,是具体教学性质的内在依据,它寓于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具体特点及功能而得以表征。人为性、对成性、客观性、整体性、实践性、历史性等式教学过程的基本属性。

人为性是指教学过程乃由人的活动所形成的事物。

对成性其最根本的表现,就是教与学双方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相对而成。师生双边活动客观性就是在教学生成、运行和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性。

整体性是指教学过程在其运行、演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因素、各环节相互关联、整体发挥作用的特点。

实践性就是教学在其目的、形态、过程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文化和自身的现实建构、

具体改变或能动作用的规定性。

历史性是指教学在历史中发生、存在、演化,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也是自身存在历史的产物。

二教学过程的建构交往本质观

教学过程的本质,即教学过程之所以成为其本身并使其能够区别于其他过程的那种属性。㈠教学过程本质的概念解读教学过程如何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他物。

简言之,教学过程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时间过程。教学过程是以特定社会历史经验和文化价值内容为中介,以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为基本形态,以教与学对成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运行机制,以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为根本目的的实践过程。

㈡教学过程本质的结构分析---教学过程具有怎样的整体规定性

教学过程的本质具有整体的规定性,是内涵本质与外延本质的统一,(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本质与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本质)主观规定与客观规定的统一(历史的客观的交往时间活动与人为的能动的文化创造活动),以及教学中各种对成关系的统一。

3 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16

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技术(策略和方法)问题

事实问题主要是指有关教学的性质、状态、关系、发展过程等客观问题。如教学起源问题,教学的社会基础问题,都属于典型的事实问题。

价值问题主要是指教学的目的设定、意义判断和各种可行途径之间的意志抉择问题。比如说,关于教学应主要重视知识学习还是应重视能力发展的问题。价值问题实质上是各种价值主张的竞争,其答案与人们最基本的价值观相关联。

技术(策略和方法)问题主要是指有关教学的实现形式、活动程序和操作方法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技术问题的特点是,它和具体行为方式相关联,涉及活动的改进和效能的提高。

上述三类问题的指向各不相同,但都是在教学工作中大量存在的需要专门探究的基本问题,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4 我国古代教育的思想观及其研究的基本特征23

古代中国丰富的教学思想观及其研究方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㈠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观孔子系统整理和编纂了六经,形成了以道德伦理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从而奠定了封建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重道(知识)轻器(艺),轻自然斥技艺,是古代中国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

㈡以人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中国古代的教学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对人性问题---人性本原、人性形成问题的看法上。孔子认为人性具有可变性。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王夫之认为人性是逐渐形成发展的,具有可变性。中国文化以“人”为核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鲜明的重人文特点。

㈢学思行相结合的知行观知行关系,涵盖的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孔子主张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孟子在认识途径问题上,主张用“内省”,养气的求学方法。《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国的先哲们已经认识到了实践之于认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行互动,较为辩证的解决了知行关系。

㈣整体、辩证、直觉体悟的研究方法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对教学问题的研究是基于朴素的经验论,强调整体综合以及朴素的系统观;强调辩证发展以及“过犹不及”的折中方法论;强调直觉体悟的内省观。

5 近代教学思想特征30

㈠对封建教育的批判---尊重人的天性,关注儿童的自然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