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 学案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板书:立体图形)2、出示第19页图中的各个实物,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空间,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③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肥皂、牙膏盒、墨水盒)④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说)二、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三、教学新课.(一)教学例1,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一、长方体的定义与性质长方体是一种具有特殊形状的几何体,由六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
它的相对两侧面平行且全等,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长方体共有8个顶点,12条棱,其中每条棱都是两个面的交线。
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面:长方体有6个面,其中每两个面相互平行,且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每个面都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棱:长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都是两个面的交线。
这些棱可以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四条棱长度相等。
3.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都是由三个面的交线所形成的。
三、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其所有面的面积之和。
由于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可以直接测量,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面积:表面积=2×(长×宽+长×高+宽×高)四、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其底面积乘以高。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体积:体积=长×宽×高五、长方体的特殊形式1.长方形: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称为长方形。
此时,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2.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长、宽、高都相等,并且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例。
3.棱台:如果一个长方体的一条棱的延长线与另一条棱相交,则得到的几何体称为棱台。
棱台的侧面是等腰梯形。
4.圆台:如果一个长方体的一个面的中心与另一个面的边缘的连线为一直线,并且这条直线与第三个面的边缘相交,则得到的几何体称为圆台。
圆台的侧面是扇形。
六、长方体与实际问题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冰箱的容积可以通过计算长、宽、高的乘积得出;牛奶的包装需要考虑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以确定最佳的包装方式。
此外,长方体还可以用于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设计和制造等。
七、长方体的几何语言学习学习几何语言是理解几何形状和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部分。
对于长方体,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平行线、垂线、同位角、内角等几何语言来解决问题。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认识长方体》教学设计(精选11篇)《熟悉长方体》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学校教学第三册第23页。
教学目的:1.使同学直观地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2.能够辨认和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3.培育同学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直观地熟悉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分。
教具预备:1.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2.例1、做一做、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位置平面图幻灯片,幻灯机,录音机。
3.长方形、正方形拼组成的机器人及长方体、正方体拼组成的机器人。
学具预备:每个同学预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组成的机器人于黑板。
师:小伴侣们,这是什么?(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有学问了,不信呀,跟着老师来看看。
大家看机器人的手、脚和脖子,它们都是什么外形的?(长方形)谁能说说长方形有哪些特点?师:再看看机器人装满学问的肚子和脑袋又是什么外形的?(正方形)谁也来说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评析: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1.初步熟悉长方体。
①师:这个机器人不仅很有学问,还很奇妙。
你们看,老师把它的手和脚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挨次依次将机器人的手和脚拼成一个长方体。
)师:大家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的外形也是这样的?指名列举。
师:对了,像书、盒子、砖头以及老师手中的模型这样的外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体。
出示例1上半部分幻灯,并板书:长方体。
②师:(触摸桌面)大家看这是课桌的一面,我们的长方体也有这样的面。
请大家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跟老师摸一摸。
带领同学摸长方体的上面。
师:我们刚刚摸过的地方是这个长方体的上面,大家再摸摸看,除了上面,长方体还有哪些面?谁能按肯定的挨次说说,让大家更简单记住。
指名回答,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师:一共是几个面?板书:6个面。
师:原来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一共6个面。
指名摸、数长方体的6个面。
《认识长方体》教案(精选13篇)
《认识长方体》教案(精选13篇)《认识长方体》篇1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五、教学过程1.分类、操作、引出新知(1)教师出示一幅图:你能将它们根据一定标准分类吗?(2)师生共同概括:像粉笔盒等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排球、土豆等都占据一定空间把它们称为立体图形。
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呢?(3)拿出一块橡皮,横切一刀,露出一个面,让学生触摸,并说说感觉,教师明确这部分叫面。
再切一刀,再让学生触摸两面相交的线,说出感觉,明确这在立体图形中叫做棱。
什么叫棱?将橡皮的一个面扣放在桌面上,与两个面垂直再切一刀,触摸三条棱相交的点,说出感受,明确它叫顶点。
什么叫顶点?(4)找实物指出它的长、宽、高。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
2.实践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那么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量一量、比——比后,完成表格。
(提示: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学习用具独立探究、自主发现面、棱、顶点的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如下:①数面、棱、顶点时,如何数比较科学。
②采用多种学习方法。
(提示:如测量、计算、比较及用身体某个部分去接触面、棱、顶点等。
)③独立填写“我的发现”一表。
面棱长顶点(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除了各部分的数量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
2023最新-《认识长方体》教案(优秀5篇)
《认识长方体》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分享了5篇《认识长方体》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长方体的认识教案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认识长方体》教案篇一设计说明长方体的认识既是学习长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开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复习铺垫,关注新旧知识的衔接。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形以及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并能识别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开阔。
不仅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整个设计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年级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
本设计在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
主人。
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实践活动,逐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纸盒学生准备不同的长方体模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由平面图形引出立体图形。
(1)课件出示一组平面图形。
师:说出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生答后,师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平面图形。
(2)课件演示由平面图形得到立体图形的过程:用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
师指着长方体问:这还是长方形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2.在讲桌上放一些物体,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
长方体的认识学案
长方体的认识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我自学1.国旗是形,手帕是形,红形领巾是形,他们都是平面图形。
2.像粉笔盒,冰箱,魔方这些都是图形。
我探究1.自学红点:结合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实物,数一数,长方体有个面,分别是面、面、面、面、面、面,先把长方体盒子相对的面标上记号,在沿它的某些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测量相对面的长和宽或把相对面对齐折叠,我发现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2.思考:长方体的六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3.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想一想,长方体的棱在哪?怎样数棱才能做到不重复?长方体共有条棱,通过测量我发现12棱的长度可以分为组,相对的四条棱;相邻的棱互相。
(3)观察手中的长方体,思考;长方体的顶点在哪?怎样数顶点才能做到不重复?长方体共有个顶点。
(4)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有条长,条宽,条高。
4.观察把长方体放在一个平面上,站在任何角度,观察最多只能看到面,在画长方体时,看到的3个面画实线,另外3个面用虚线画。
(动手画一个长方体图形)5.用木条和橡皮泥,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相交于同一顶点首位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组,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 + 或=( + + )×我练习1.在图中把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
完全相等的棱涂上相同的颜色2.量一量数学书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我挑战1.制作一个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高为1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我检测1.判断对错(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3)长方体的6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4)长方体的6个面中最多有4个面完全相同。
()(5)长方体的12条棱中,互相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
()2.新知检测3.2厘米左图是一个长()厘米,宽()厘米,高 3厘米()厘米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在我教本课之前,观摩同行执教已有十多遍,观摩过程中也断断续续有些思考困惑,主要集中在几下两点:1、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学生的空间观念怎样飞跃?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为什么会有不少学生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仅仅是口误吗?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我提前研读了相关资料(此时我的学生刚进入五年级上学期),通过研读思考,我明白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在人脑中的表象及想象。
空间观念是由感知觉到概念间的“阶梯”,是建立几何概念、形成空间想象力的基础。
《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那么无论这节课的知识点是什么,都要肩负起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任务。
我想起同事们在日常教学中总是会感到学生的空间观念太差,有些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空间观念,而在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时又会感到很茫然。
虽然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但本节课才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地研究立体图形,教材先从生活入手抽象出立体图形,接着在明确面、棱、顶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最后认识长、宽、高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很丰富,但要想让学生自己在做中学、玩中学,很明显一节课无法完成。
于是我又陷入了思考: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实效?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研究兴趣点,我对一个自然班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课前调查,具体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如下:问题1:你知道长方形和长方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意图:为了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在学生心中的真实建构情况。
】调查结果:关于长方体和长方形的区别:在63个学生的回答中,只有18人(约占28%)能准确说出平面与立体之分;有28人(约占44%)说长方体可以立起来,但长方形立不起来,这样的回答其实并不准确,但潜意识中要传达的内容也可归为平面与立体之分;还有17人(约占27%)所回答的内容根本不靠谱。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长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教材分析】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编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先明确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等知识,自然地由实物图抽象出直观图。
在介绍棱和顶点的概念后,引导研究有几条棱、几个顶点,接着研究面和棱的特征。
教材力图沟通棱、顶点和面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大多注重用“直观实证”的方式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而对面、棱、顶点之间关系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定义所描述的层次。
这也就限制了这一内容对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作用。
事实上,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已经积累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认识。
如何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深层次构建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学生学习“体”的困难往往在于缺少从面到体过渡的桥梁,从点、线、面到体的认识发展需要充分地在“体”上寻找点、线、面之间的联系,实现认知结构的顺应,这是空间观念建立的关键。
【教学片段】师:刚才,同学们动脑筋有条理地数出了长方体有──生(齐):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师:我们的研究不能满足于“是什么”,还要探究“为什么”。
(学生疑惑地用眼神告诉我:这有什么“为什么”?事实就是这样嘛!)师:没问题?我先来说一个,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长方形有4条边,这些边就是长方体的(棱)。
那长方体就应该有6×4=24条棱,可为什么只有12条棱呢?(学生仔细打量眼前的长方体模型,积极探索着答案。
)生:(跑到黑板前指着直观图)就拿这条棱来说,它既是上面的一条边,又是前面的一条边。
所以,在计算时,同一条棱算了两次。
其他的棱也是这样。
师:那应该怎样算呢?生(齐):6×4÷2=12条棱。
师:你现在也能提一些“为什么”的问题吗?生1:长方体的6个面,每个面上有4个顶点,能算出24个顶点,为什么只有8个顶点?师:问得好!你有答案吗?生1:我有答案,但想让其他同学回答。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5篇《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整体观测和剖析,指导长方体的形状特征。
2、通过观测比较,能够发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喜爱探究操作,发觉生活中长方体的应用。
活动预备:1、物质材料:正方体长方体教具,人手一个长方体纸盒,长方体剖面;2、知识阅历:认识正方体的阅历。
活动过程:一、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指导语:哪个小伙伴能说一下正方体的特征?小结:正方体有6个一样大的面,12条一样长的棱,8个顶角。
二、基本活动(一)认识长方体,观测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点。
指导语:今日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形体,它的名字叫长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小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角。
(二)观测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点。
指导语:长方体和正方体除了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小结:正方体的每个面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条棱一样长。
长方体,相对应的两个面一样大,相对应的棱一样长。
(三)幼儿操作,出示长方体包装盒,引导幼儿探究观测长方体的'空间,知道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语:请拿出自己的长方体包装盒,盒子打开后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做什么?小结:长方体纸盒打开后,里面由于占用肯定的空间,所以我们叫它体,可以用来盛东西。
三、延伸活动幼儿制作长方体,在制作中感受形体的特征。
指导语,老师给小伙伴预备了长方体剖面图,请你制作一个长方体,并把长方体的对应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或画上相同的图案。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2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的特点,能找到共同属性。
2、学习运用非平面的内的计数方法。
3、感受到体积的存在,萌发探究的爱好。
预备:自带一个小纸盒、记号笔每人两只、油泥每桌一份,米、两个杯子过程:1、介绍自己的纸盒,引出课题每个小伙伴拿一个纸盒和桌上的小伙伴比一比,用好听的话说说你的纸盒是什么样的?2、认识长方体的面〔1〕用一支笔数一数它的脸〔面〕,用数字写在中间,要有顺次的数。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五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借鉴!《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出示几张图片,了解身边的物体,引入长方体的学习。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二、新知探究(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
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长方体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与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自己动手研究长方体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有许多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事物的课件,如床垫、魔方、铅笔盒等。
提问学生都是什么图形。
顺势引入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探索新知活动一将课件中展示的图形抽象为数学图形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也画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接着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请个别同学回答,总结后板书明确面、棱和顶点。
活动二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个数,面的个数、形状和大小关系以及棱的条数和长度关系,再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三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三)课堂练习课本中的试一试的内容。
(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认识。
课后作业:回家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找一找它们的顶点、面和棱。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苏教实验版六上教材第10-11页的例1及相应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以及它的直观图,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猜想、操作、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长方体的认识》学案
《长方体的认识》学案《长方体的认识》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的定义、特点及其基本属性。
2、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了解长方体的切割方法及其应用。
4、理解长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二、学习内容1、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长方体是一种具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和十二条边的立体图形。
每个面都是一个矩形,相对的面相等。
长方体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2、长方体的基本属性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的名称及数量,以及对角线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可以通过公式直接计算。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其长、宽、高的乘积计算。
4、长方体的切割方法通过切割长方体,可以得到不同的形状。
常见的切割方法包括将长方体切割成两个或多个小长方体,或者将长方体切割成其他形状,如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切割时需要注意保持切割面的平整和光滑。
5、长方体的应用长方体在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家具、电子设备、运输和医疗等领域。
例如,在建筑中,长方体常常被用于设计房间、楼房和桥梁等结构。
三、学习步骤1、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其基本属性。
2、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对角线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了解长方体的切割方法,掌握不同切割方法的操作技巧。
4、通过实例了解长方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理解其重要性。
四、课堂互动1、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对角线有什么特点?2、小组讨论: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长方体的基本属性有哪些?3、演示:请学生展示长方体的不同切割方法,并解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实例分析:以实际生活中的长方体应用为例,讨论长方体的特点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完成一份关于长方体的认识学案,总结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
2、练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其对角线的长度。
3、尝试将一个长方体进行不同形状的切割,并计算切割后各个部分的面积和体积。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教学用具: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小纸盒。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二、课前预习:自学内容 P27~29例题1~21、同伴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2、观察长方体,看P28的例一,试着(用铅笔)完成书中的表格。
3、用工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做一个长方体。
写下你发现了什么?尝试练习 :试着完成P29的做一做练习4、有什么疑惑?三、汇报展示:(一)导入1.已经认识过许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等各是什么形状吗?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
讲台上放一些物体,注意观察它们的形状、它们和平面图形一样吗?2.指出:像这些物体都是立体图形。
其中,粉笔盒、书等的形状是长方体。
你还能说出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吗?、出示P27图,让学生观察。
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
(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4.小结:我们周围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6篇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必备6篇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像、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连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究、擅长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一、认识立体图形和长方体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物体的样子。
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各是什么样子的吗?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图形。
谈话:请同学们看老师办公桌上的一些物体,留意观察它们的样子。
它们的样子和平面图形一样吗?(媒体显示)2、指出:像办公桌上这些物体的样子画出来都是立体图形。
其中投影片盒子、书的样子是长方体。
你还能说一些长方体样子的物体吗?3、引导:下面这两个图形是长方体吗?什么物体大致是这种样子?从桌面上找出长方体样子的物体。
二、探究长方体特征1、讨论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说明:长方体是由6个面围成的,这是长方体区别于其他立体图形的最明显的特征。
我们可以依据这个特征很快从立体图形中分辨出长方体。
2、认识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说明:在长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3、研究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己经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连续展开研究,并把发觉的特点整理成一份材料,预备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
重点交流研究的成果和研究的方法。
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观察、比较、测量)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数、观察、比较、测量、推理)顶点:8个。
(数)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5、再次抽象长方体。
谈话:同一个长方体,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情形也不一样。
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下手中的长方体纸盒,看一看是不是这样。
有三个小动物也从不同的位置看一个长方体,你能分辨出下面的三种情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它们中间谁最能确定这是一个长方体?说明:我们画长方体通常画出三个面,把看不见的几条棱用虚线表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认识
【名师解析】
1、长方体或正方体中,表面平平的部分叫面,面与面相交的边叫棱,棱和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2、每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中,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4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长+宽)
正方体的高=棱长总和÷12
【例题精讲】
例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的面积相等。
有()条棱,()的棱的长度相等。
练习:、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的面积都相等,有()条棱,它们的长度()
例2、如图(单位:厘米)这个铁盒的长、宽、高分别是36cm、18cm、10cm。
(1)这个鞋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面?
(2)它的左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面?
(3)哪个面的长是36厘米,宽是10厘米?
练习:如右图(单位: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是()厘米,由一个顶点引出的
三条棱的和是()厘米,棱长总和是()厘米.
3
3
例3、看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5
3 3
(1)这个长方体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
(2)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厘米。
(3)棱长总和是()厘米。
(4)上下两个面是()形。
练习:超市要做一个长2.5米,宽45厘米,高80厘米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如右图)。
这个柜台至少需要多少米角铁?
例4:有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多少厘米的长方体?
练习、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宽应该是多少厘米?
例5: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增加的两个面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练习:把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比原来正方形的棱长总和增加了多少厘米?
例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练习、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和高都是8厘米,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后面呢?下面呢?(请画出长方体立体草图,标出相应数据后再计算)
例7、把两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练习:把长、宽、高分别是3 cm、5cm、8cm的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更大的长方体,问:这个新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综合精练】
A级
一填空:
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三条棱相交的点叫()。
2、长方体的12条棱,每相对的()条棱算作一组,12条棱可以分成()组,每组中的棱长()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分米,宽是1.2分米,高是1分米,它的棱长和是()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其中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
1、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3、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4、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5、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8厘米,高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
三、解答题:
1、用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的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8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最大的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最小的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如右图(单位:厘米)这是个()体,它的棱长是()厘米,棱长和是()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
4、有一根长52厘米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高是多少厘米?
5、用一根铁丝恰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若这根铁丝也恰好能焊接成一个正方体框架,则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6、一个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
7、
7、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若这根铁丝也恰好能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是多少厘米?
8、李叔叔在一个长1.8米,宽35厘米,高60厘米的玻璃鱼缸上安上了角铁(如右图)。
这个
玻璃鱼缸至少需要多长的角铁?
B 级
1、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工人叔叔在少年宫的四周装上彩灯,(如图:地面的四边不装)。
已知少年宫的长是100米,宽48米,高15米,工人叔叔至少需要多长的彩灯?
2、一个棱长是20 cm的正方体,切成3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求切开后的三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比原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增加多少厘米?
3、用18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有几种摆法?各种摆法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