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制度背景和目的游泳是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性对于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制定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并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保护游泳者的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包括室内和室外游泳池。
3.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内容3.1游泳池水质检查:水质检查应包括游泳池水的pH值、氯含量、浑浊度等指标的监测,确保游泳池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2游泳池周边设施检查:检查游泳池周边的各类设施,包括卫生间、更衣室、淋浴间等设施的卫生状况和使用安全性,保证游泳者在使用设施时的安全和舒适。
3.3游泳池边缘和地面检查:检查游泳池边缘和地面的平整度、防滑性等,防止游泳者在行走或跑动时发生跌倒等意外。
3.4游泳池边护栏检查:检查游泳池边的护栏是否完整,是否有松动或破损,确保游泳池边的护栏能够有效地防止意外坠落。
3.5游泳池设备设施检查:检查游泳池的水泵、过滤器、排水系统、照明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有无破损或故障。
3.6游泳池器材检查:检查游泳池中使用的游泳器材,如浮板、泳圈等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或失效。
4.安全检查频率根据游泳池的使用频率和规模,可以确定安全检查的频率,一般建议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常规安全检查,对于游泳池水质的检查可以每日进行。
5.安全检查记录和处理每次进行安全检查时,需要指派专门人员负责记录检查结果,并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针对问题,可以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并跟进落实。
6.安全检查结果和整改验收对于每次安全检查的结果和整改情况,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对于安全隐患的整改需要及时跟进,整改完成后需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进行记录。
7.相关培训和宣传为了更好地保障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需要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他们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游泳馆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馆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游泳馆的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全性,有效防范事故和意外发生,保护游泳馆用户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游泳馆内所有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水质处理设备、泳具、瑜伽垫等。
3.检查内容根据设施设备和器材的特点,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设施设备- 游泳池的水位、水质、温度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游泳池的边缘、楼梯、滑道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水泵、管道、过滤系统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漏水、破损等问题。
3.2 器材- 游泳用具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存在破裂、变形等问题;- 瑜伽垫、浮动器材等是否有磨损、老化现象;- 游泳镜、泳帽等是否具备必要的防护功能。
4.检查周期和责任人根据设施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情况和磨损程度,制定合理的检查周期,并明确责任人。
一般情况下,设施设备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器材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具体周期和责任人如下:- 游泳池设施设备:每月检查一次,由游泳馆管理员负责;- 游泳器材:每周检查一次,由器材管理员负责;- 其他设备和器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查周期和责任人。
5.检查记录和问题处理每次检查都应记录检查时间、人员、内容和检查结果,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问题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设施设备问题:立即修复或更换设备,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 器材问题:及时维修、更换或标识,确保器材的安全性能;- 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为了有效实施本制度,游泳馆应进行员工培训,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游泳馆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法;- 检查记录的填写要求和问题处理流程。
7.制度监督和改进游泳馆应设立监督机构,定期对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5篇)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目的规范泳池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泳池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
3职责1工程经理负责泳池设备(设施)的管理2工程维修人员负责泳池设备(设施)的故障检修和保养4内容1泳池清洗:开启主排水管上的阀门排水;待泳池池水排尽后,关闭主排水管上的阀门;开启供水管上的阀门供水;池水水位高于最浅的池底时,关闭给水管上的阀门;清洗池壁、池底和满水沟(可以用稀酸清洗。
如草酸);开启主排水管上的阀门,由池底主排水口放走池中的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
2沙缸反冲洗:启动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回水管闸阀和反冲排水管的闸阀处于开启状态;将沙缸上的多项阀调到"BACKWASH"反冲洗档;接通水泵的主回路电源,开启水泵冲洗____分钟,冲洗时观察透视小瓶中的水是否清澈。
清澈后关闭水泵;将沙缸上的多项阀调到"FILTER"正常过滤档;注意:水泵运行时,不得转换沙缸上的多项阀。
3毛发器的清洁:清洁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关闭泵前和泵后的阀门,防止水倒流;打开毛发器,将网桶取出和清洁;将网桶放回毛发器内,清洁/安装好防水胶圈;打开收集器前后的阀门;毛发器每周清洁一次。
4泳池循环过程中的清洁:清洁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将吸头吸池管和伸缩管接连好,放入水中;开启循环泵,在池边用伸缩管推动吸头吸污;注意:如吸力不够,可将主排水管上的阀门适当关小,吸力将加大。
水泵循环时吸力大,清洁口是不能打开的。
清洁过程中,三角吸头不能经常离开水面,以防吸入空气,对泵造成损害。
5泵体:检查泵体应无破损,铭牌完好,水流方向指示明确清晰,外观整洁;紧固机座螺丝并做防锈处理;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定时对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油。
6电机:外观整洁,铭牌清晰,各部件紧固,接地良好;外壳除锈,刷防锈漆;拆开电机接线盒内的导线连接片,用500V兆欧表摇测电机绕组相与相、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MΩ;电机接线盒内三相导线及连接片应牢固紧密,无发热变色迹象,标志清晰;定时对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油。
游泳池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范文
游泳池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范文游泳池是人们夏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游泳池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游泳池的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本文将从游泳池的设施安全、人员管理、应急准备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为游泳池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一、游泳池设施安全1.设施检查和维护:游泳池设施的安全关键在于检查和维护。
建议游泳池管理方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设施检查,包括泳池水质、滑水道、跳水台、泳圈等设施。
检查时要对设施进行维修并及时更换老化的设施,确保游泳池设施的正常运行。
2.防滑措施:游泳池周边地面容易滑倒,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如在池边铺设防滑地砖或采用抗滑涂料,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安全警示标识:在游泳池的周边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包括水深标志、禁止喧哗标志、禁止携带食物标志等,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4.温度控制:游泳池水温过高易导致中暑,过低又容易导致感冒等问题。
因此,在游泳池设置温度控制装置,确保水温适宜。
二、人员管理1.专业人员培训:游泳池管理方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救生员、工作人员等,提高其救生和应急救援能力,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
2.进出管理:游泳池设置专门的出入口,并配备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严格控制游客的进出,防止不必要的聚集和拥堵。
3.游客人数控制:根据游泳池的实际情况,制定游客人数上限,以确保游泳池的安全和舒适度。
4.非游泳者禁止入内:为了减少游泳池的混乱和安全隐患,应明确规定非游泳者禁止入内,比如不得穿着普通衣物进入游泳池区域。
三、应急准备1.应急设施配备:游泳池周边应设置应急设施,包括急救箱、浮潜器材、救生圈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和救援工作。
2.紧急通道畅通:游泳池周边应设置紧急通道,并保持通道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疏散人员和进行救援工作。
3.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情况下的紧急情况,培养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加他们的救援经验。
4.与医疗机构合作:与附近的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及时处理游泳池意外事故,为游客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
水上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水上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确保水上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性,防止潜在的事故和伤害发生。
通过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我们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范围本检查制度适用于所有水上设施,包括游泳池、水上乐园、浴场、温泉等场所的设备器材。
3. 安全检查步骤3.1. 检查频率- 每日检查:每天开放前,进行全面检查。
- 定期检查:每周至少一次,对设备器材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维护。
3.2. 检查内容- 设备器材完整性:检查设备器材是否完好,没有明显破损或裂纹。
- 设备稳定性:检查设备的固定装置、锁紧螺栓等是否牢固可靠。
- 设备操作性能:检查设备的操作性能是否正常,如按键是否灵敏、阀门是否顺畅等。
- 设备清洁卫生:检查设备的清洁状态,清除积水、污垢、杂物等。
- 安全警示标识:检查安全警示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是否齐全而明确。
- 紧急报警装置:检查紧急报警装置是否可靠、敏感。
3.3. 检查记录与处理- 对于每一次检查,填写检查记录表,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和发现的问题。
- 如发现严重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修复,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对于较小问题,及时记录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弥补潜在风险。
4. 培训与意识提升为了确保安全检查制度的执行,我们将组织水上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 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入职前将接受有关设备器材安全检查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
-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加强他们对设备器材安全检查的重视和专业知识的更新。
- 安全宣传:通过张贴海报、举办会议和制作安全宣传视频等形式,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重视度。
5. 监督与改进为保证安全检查制度的执行和改进,我们将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跟踪:- 监督检查:由专门的安全检查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安全制度得到执行。
- 故障分析:对发生的故障和事故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检查制度
学校体育设施安全检查制度目的本文档旨在确保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性,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一个规范的安全检查制度。
范围本检查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的体育设施,包括体育馆、操场、游泳池等。
检查内容1. 设备检查:检查体育设施的器材、设备是否完好,有无损坏或安全隐患。
2. 场地安全:检查体育场地是否平整、清洁,有无杂物或障碍物。
3. 电气安全:检查体育设施的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有无电路问题或漏电情况。
4. 急救设施:检查体育设施是否配备急救设施,如急救箱、消防器材等。
5. 紧急疏散通道:检查体育设施的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阻塞或安全问题。
6. 安全标识:检查体育设施的安全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如紧急出口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
检查频率1. 日常检查:每天开放前进行简要检查,确保基本安全。
2. 定期检查: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及时整改。
3. 不定期检查:根据需要增加额外的检查,如活动前的安全检查等。
检查记录1. 每次检查均应记录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
2.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并及时归档,以备查档使用。
整改措施1. 对于发现的安全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确保人身安全。
2. 整改情况应记录在检查记录中,并及时告知相关责任人。
监督与评估1. 学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体育设施的安全检查制度进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
2. 学校学生、教职员工以及家长可以对体育设施的安全提出意见和建议。
该制度将有助于确保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建立起安全检查的规范程序,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学校游泳池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学校游泳池的正常使用,确保师生在游泳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学校成立游泳池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游泳池的全面管理工作。
2. 游泳池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 游泳池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游泳池的日常维护、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理。
三、设施设备管理1. 游泳池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
2. 游泳池设备、器材应摆放整齐,易于使用,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 游泳池救生设备和救生衣等安全设施应完好无损,并定期检查更新。
四、人员管理1. 游泳池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2. 游泳池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确保游泳安全。
3. 游泳池工作人员应熟悉游泳池的设施设备,掌握救生技能。
五、游泳安全管理1. 游泳池开放前,应对水质、水温、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 游泳池开放期间,应安排专人负责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游泳池内禁止吸烟、饮酒,禁止带入易燃易爆物品。
4. 游泳池内禁止追逐打闹,禁止擅自游泳。
5. 游泳池内禁止携带危险物品,如尖锐物品、玻璃瓶等。
6. 游泳池内禁止跳水、潜泳,禁止在池边嬉戏。
7. 游泳池内禁止长时间在水下憋气,禁止在水下潜水。
8. 游泳池内禁止在非游泳区域游泳。
六、应急处理1. 游泳池发生意外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2. 游泳池发生溺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进行施救,并拨打急救电话。
3. 游泳池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拨打火警电话。
七、宣传教育1. 学校应定期对师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游泳池开放期间,应设立安全警示牌,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3. 学校应组织游泳比赛等活动,提高师生游泳技能。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游泳池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游泳馆安全及管理制度
一、前言游泳馆作为一项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公共场所,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的游泳环境。
为了确保游泳馆的正常运营,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安全及管理制度。
二、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管理小组成立由游泳馆负责人、救生组长、场务组长组成的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贯彻实施本制度,确保游泳馆的安全运营。
2. 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游泳馆工作人员及游泳者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游泳馆设施安全(1)游泳池:保持游泳池水质清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救生设备:配备足够的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杆等救生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
(3)警示标志:在游泳池周边设置明显的深、浅水区标志,警示牌,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4. 游泳者安全管理(1)游泳者须遵守游泳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管理。
(2)游泳者应穿着合适的泳装,佩戴游泳帽、耳塞等防护用品。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疾病者,应咨询医生意见后再决定是否游泳。
(4)醉酒者、孕妇、高血压患者等禁止进入游泳池。
5. 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包括溺水、中毒、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配备应急药品、消防器材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三、卫生管理制度1. 游泳馆内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游泳池水保持清洁,每日检测水质,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3. 游泳者进入游泳池前,必须淋浴、更衣,避免带入污染物。
4. 游泳馆内设置公共卫生间,保持卫生设施完好。
四、器材管理制度1. 游泳馆内器材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安全可靠。
2. 游泳者使用器材时,应遵守器材使用说明,避免损坏。
3. 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操作游泳馆内的器材。
五、其他规定1. 游泳馆内禁止吸烟、饮食。
2. 游泳馆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3. 游泳馆内禁止大声喧哗、打闹。
4. 游泳馆内禁止在非指定区域游泳。
水上活动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水上活动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1. 引言水上活动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性对于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水上活动的安全开展,制定本检查制度。
2.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水上活动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提升整体安全水平,减少事故风险,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水上活动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和安全检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水上乐园、船舶等。
4. 检查内容4.1 设施设备的完好性检查- 检查设施设备是否存在破损、老化、腐蚀等问题;- 确认设施设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检查设施设备是否正常运作,是否有异响、漏水等问题。
4.2 器材的质量检查- 检查器材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性能,如救生衣、浮艇、浮潜设备等;- 检查器材是否磨损、变形或损坏。
4.3 环境的安全检查-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无障碍物;- 检查是否存在电源线、电器设备等安全隐患;- 检查是否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识。
4.4 园区安全设施的检查- 检查是否设置了正确的安全警示标识;- 检查消防设备、紧急通道等是否正常运行;- 检查园区内安全设施的使用情况。
5. 检查频率- 在水上活动设施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 水上活动设施设备器材应定期进行巡检,频率不得少于每季度一次;- 若发现设施设备或器材存在问题,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6. 检查记录和整改- 对每一次检查都应当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问题发现情况以及整改措施;- 问题发现后,应做出相应的整改计划,并按时完成整改;- 整改后,应进行复查确认,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7. 处罚措施对于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或多次发生安全事故的水上活动设施,应当依法采取停业整顿、检查合格后重新开业等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8. 总结与建议水上活动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是保护游客生命安全和维护经营者声誉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事故风险,提供更安全的水上活动环境。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一、引言游泳池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和运动场所,为了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加强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
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管理,确保游泳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检查范围1. 游泳池设施:包括泳池边缘、跳水台、滑水道等。
2. 设备器材:包括水泵、过滤器、消毒设备等。
3. 安全设施:包括防滑设施、救生设备等。
三、检查内容1. 游泳池设施检查(1)检查泳池边缘是否平整、无破损,是否设置有防滑设施。
(2)检查跳水台和滑水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是否存在松动或损坏现象。
(3)检查水深标识是否清晰可见,是否与实际水深相符。
2. 设备器材检查(1)检查水泵、过滤器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异常噪音或震动。
(2)检查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水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3)检查供水设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漏水或渗水现象。
3. 安全设施检查(1)检查救生设备是否齐全,如救生圈、浮板等是否完好、易于取用。
(2)检查防滑设施是否完善,如防滑地板、防滑垫等是否有效。
四、检查频率1. 日常检查:每天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进行一次外观和运行状态检查。
2. 定期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设备器材的拆卸检修和更换,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五、检查记录与处理1. 检查记录:对每次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异常情况等。
2. 异常情况处理: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并记录处理情况。
六、责任与义务1. 游泳池管理员负有每天进行日常检查的责任,确保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可用。
2. 游泳池经营者应对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负责。
3. 游泳池用户有义务遵守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及时报告发现的安全隐患。
七、安全培训与演练1. 游泳池管理员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游泳池应定期组织演练,检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游泳场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游泳场所安全生产,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游泳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游泳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职责1. 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责任,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2. 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负责游泳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 游泳场所经营单位负责人对本场所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三、安全设施与设备管理1. 游泳场所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设施与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救生梯、安全标志等。
2. 安全设施与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3. 游泳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
四、人员安全管理1. 游泳场所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培训制度,确保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游泳场所应配备救生员,救生员应持证上岗,负责游泳场所的安全巡逻、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3. 游泳场所应加强游泳者的安全管理,禁止未满1.4米或未满6周岁的儿童进入游泳池,并要求其佩戴救生衣。
五、安全管理措施1. 游泳场所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2. 游泳场所应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 游泳场所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4. 游泳场所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六、监督检查1. 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应定期对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游泳场所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立即整改。
3. 游泳场所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游泳场所经营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我们旨在确保游泳场所的安全生产,为广大游泳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游泳环境。
游泳池设施设备检查维修制度(10篇)
游泳池设施设备检查维修制度(10篇)游泳池设施设备检查维修制度 11.目的有效地控制、管理泳池,为顾客提供一个卫生、健康的泳乐场所。
2.范围适用于公司各管理处泳池设施的操作。
3.方法和过程控制3.1.泳池换水与清洁、消毒工作3.1.1.泳池换水前,管理处应提前发布关于泳池将要换水内容的通知,同时在泳池现场予以明确的标识,并用警带围住泳池周围。
3.1.2.进行泳池排水:打开排水阀,启动排水泵排水。
在泳池及溢水沟进行清洁工作,直至不留任何污迹。
3.1.3.经泳池加水:打开给水阀门,在泳池加水同时即可加入消毒药品进行消毒处理。
蓄水至标准水位后(蓄水未在到标准水位不可启动循环水泵),启动加药泵,加入凝结沉淀药品以利于池水凝结沉淀,选择的药品与比例为a或b:a:漂白水(消毒,20千克/100立方米)与明矾饱和溶液(凝结沉淀,0.5千克/100立方米)搭配使用。
b:三氯异氰尿酸(别名强氯精,消毒,0.3千克/100立方米)与聚合化铝(沉淀,0.4千克/100立方米)搭配使用。
3.1.4.沉淀24小时以后进行吸尘,反水冲洗,过水及循环过滤工作。
具体操作请参见本文件3.3款。
循环过滤工作结束,用泳池水质测试仪测试酸碱度(ph值6.8-8.5,特别提示:水偏碱3.1.5.可预防青苔等藻类植物的滋生)和余氯(余氯值1.0-1.5之间),ph值小于6.8时加入碳酸钠或片碱,大于8.5时可加入稀盐酸或水。
余氯值小于1.0时应加入消毒药品,可选择药品为: a:漂白水、碳酸钠、稀盐酸b:三氯异氰尿酸、片碱(氢氧化钠)、稀盐酸3.1.6.泳池在上述各工序工作完成后,取水样送市卫生防疫站检验合格后方可供顾客使用,检验报告由专人存档。
全年开放的泳池一年送检两次,时间为5月份和10月份,半年开放的.泳池至少送检一次。
3.1.7.泳池开放必须有人专人管理,救生人员必须持有《救生员上岗证》和《健康证》方可上岗。
3.1.8.泳池正式对外开放期间必须办理有效的《卫生许可证》。
小学游泳池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小学游泳池的安全,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校长为游泳池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游泳池管理人员负责游泳池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安全教育的开展等。
3. 教师负责在游泳池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安全进行监管,确保学生遵守游泳池的各项安全规定。
4. 学生及家长应自觉遵守游泳池的各项安全规定,共同维护游泳池的安全。
三、设施设备安全1. 游泳池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2. 游泳池救生员必须持有救生员资格证书,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3. 游泳池内应配备足够的救生圈、救生衣、救生绳等救生设备,并确保其完好。
4. 游泳池内不得放置任何可能危及安全的物品。
四、安全制度1. 游泳池开放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2. 游泳池开放时,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a. 宣布游泳池的安全规定,提醒师生注意安全。
b. 对游泳者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游泳者符合游泳条件。
c. 指导游泳者正确使用救生设备。
d. 对游泳池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游泳池内禁止以下行为:a. 未经允许,擅自进入游泳池区域。
b. 在游泳池内奔跑、打闹。
c. 未经允许,在游泳池内饮酒、吸烟。
d. 拒不服从管理人员指挥。
五、安全教育1. 定期对师生进行游泳池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 在游泳池开放前,对游泳者进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游泳池的安全规定。
3. 鼓励家长参与游泳池的安全教育,共同维护游泳池的安全。
六、应急处理1. 发生意外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
2. 确保救援人员具备相应的救援技能,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3.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游泳池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游泳池安全检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依据为保障游泳池内人员的人身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游泳场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游泳池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游泳池的所有工作人员、游泳者及游泳场所内的设施设备。
三、职责1. 游泳池安全管理员负责游泳池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负责游泳池的安全检查,确保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安全标准;(2)负责对游泳者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确保其遵守游泳规则;(3)负责对游泳池内的突发事故进行处理,确保及时有效救援;(4)负责对游泳池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确保游泳池的安全运行。
2. 游泳教练负责对游泳者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其在游泳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 游泳池工作人员负责游泳池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游泳池的整洁和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安全检查内容1. 游泳池设施设备安全检查:(1)游泳池池壁、池底、扶手、梯子等设施设备是否完好;(2)救生器材、救生衣、救生圈等是否充足且处于完好状态;(3)照明设施、通风设备、排水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4)游泳池周边警示标志、警示标语是否醒目、齐全。
2. 游泳者安全检查:(1)游泳者是否具备游泳技能,是否了解游泳规则;(2)游泳者是否穿着适当的游泳装备;(3)游泳者是否遵守游泳池的各项规定。
3. 游泳池环境安全检查:(1)游泳池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2)游泳池水温是否适宜;(3)游泳池周边环境是否整洁、安全。
五、隐患整改1. 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2. 隐患整改完成后,需经安全管理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正常使用。
六、奖惩措施1. 对在安全检查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游泳池安全管理员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游泳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游泳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1. 检查游泳池的深度、水质、水温、池壁、池底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2. 检查游泳池的安全设施,如护栏、扶手、拦网、救生圈、救生衣、安全警示牌等是否完好。
3. 检查游泳器材,如浮板、蛙镜、游泳圈等是否质量上乘,无破损、锈蚀等现象。
4. 检查救生员的资格证书和安全知识培训记录是否齐全,并要求其履行岗位职责。
5. 检查游泳池周围是否设施有防滑设备、清洗设备、在必要的地方安装摄像头等安全保护。
6. 不定期开展模拟紧急状况演练,提高救援效率和应变能力。
7. 游泳设施应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8. 在游泳池附近设置急救箱和急诊电话,并告知用户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
游泳场所安全生产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游泳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游泳场所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游泳场所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游泳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游泳场所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 员工应当遵守本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三、安全设施1. 游泳场所应具备以下安全设施:(1)池壁和池底坚固、平整、光滑,符合国家规定标准;(2)设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攀梯、台阶等设施;(3)设有治安值班室、贵重物品寄存室、更衣室、淋浴室、男女盥洗室等辅助设施;(4)游泳水域应划分浅水区和深水区,设有醒目标志;(5)消防设施和电器设备完备有效,室内游泳池采光系数不低于四分之一,水面照明度不低于80勒克斯;(6)天然游泳场开放时水温不得低于20度,水流速度小于0.5米每秒;(7)配备足够的救生设备、急救器材和药物;(8)有相应的救生、医务人员。
2. 安全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安全管理制度1. 游泳场所应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1)游泳场所安全操作规程;(2)游泳场所安全检查制度;(3)游泳场所事故应急预案;(4)游泳场所安全教育培训制度;(5)游泳场所安全考核制度。
2. 各部门应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游泳场所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员工应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六、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1. 游泳场所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故损失。
3. 事故调查和处理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七、附则1. 本制度由游泳场所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范本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范本一、引言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性对游泳池的正常运行和游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游泳池的设施设备器材达到安全标准,特制定本安全检查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程序,加强对游泳池安全问题的监控和纠正,确保游泳池的安全运行,保护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检查制度适用于所有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
三、安全检查流程1. 定期检查(1)每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边缘、护栏、楼梯、扶手、滑道等设施的完整性、稳定性和使用状况。
(2)每季度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滤水设备、水质检测设备、浮标、呼救器等设备器材的完好性、运行状况和准确性。
(3)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地面、墙壁、照明设备、电气设备等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2. 不定期检查当发生重大事故、设施设备器材损坏、投诉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不定期检查,由相关部门负责。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原因分析、损坏设备器材的修复或更换、安全预警措施的完善等。
3. 检查结果处理(1)如果发现设施设备器材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标准要求,应立即向相关责任人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安全隐患或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器材应尽快进行修复或更换,并在修复或更换后进行二次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达到安全标准。
四、责任分工1. 游泳池管理部门负责安排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工作。
2.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检查的实施和记录。
3. 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内容和结果分析。
五、培训和宣传为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游泳池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并向游客宣传游泳池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
通过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的安全保障能力。
游泳池安全责任制度(4篇)
游泳池安全责任制度游泳池是人们进行娱乐和健身活动的场所,但它也是一个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的地方。
为了保障游泳池用户的安全,制定一套游泳池安全责任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游泳池安全责任制度,并对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目的及适用范围游泳池安全责任制度的制定旨在明确游泳池所有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规范游泳池的经营管理,提高游泳池的安全水平。
该制度适用于游泳池管理员、游泳教练、保洁人员、游泳池用户等一切与游泳池相关的人员。
二、安全责任的明确1. 游泳池管理员:负责游泳池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包括检查游泳池设备、维修设备、排查安全隐患等。
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2. 游泳教练:负责游泳池内的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游泳安全规则,确保学员的安全。
同时,要对游泳池内的危险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警告。
3. 保洁人员:负责游泳池的卫生清洁工作,要随时保持游泳池的干净和整洁。
对于游泳池周边的杂物、水渍等,要及时清理,防止用户滑倒或受伤。
4. 游泳池用户:作为游泳池的主要使用者,游泳池用户应自觉遵守游泳池内的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游泳过程中,要遵守游泳区域划分,并听从教练的指导和警告。
三、安全措施的具体规定1. 游泳池设备的维护保养:游泳池管理员要定期检查游泳池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并做好记录。
设备维保记录要定期公开,以保证用户对游泳池设备的安全性有充分的了解。
2. 游泳池水质的检测与调节:游泳池水质的检测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游泳池管理员要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及时调节水质指标,以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3. 游泳池救生设备的配置:游泳池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管理员要定期检查这些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并妥善存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
同时,还应进行救生设备的使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健身设施检查制度
健身设施检查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健身设施的安全、卫生、运行正常,提供一个良好的健身环境,保障会员的身体健康。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旗下所有健身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健身房、游泳池、慢跑道等。
三、责任部门1. 健身设施维护部门负责对健身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并出具相应的检查报告。
2. 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审核健身设施维护部门的工作,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检查内容和频率1. 健身设施维护部门每月对所有健身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安全性、功能正常性、卫生环境等方面。
2. 检查内容包括:- 健身器材:检查器材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安全防护装置等。
- 配套设施:检查器材的搭配合理性、清洁卫生等。
- 卫生环境:检查健身场所的清洁度、通风设备运行情况等。
- 安全措施:检查有无安全隐患,如滑倒、碰撞等。
五、检查报告和处理措施1. 健身设施维护部门在每次检查后应及时编制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查的设施、问题点以及解决措施等。
2. 若发现设施存在问题或安全隐患,健身设施维护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进行标识提醒,并记录在检查报告中。
3. 行政部门应定期审核检查报告,并跟进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六、督促措施1. 行政部门应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健身设施维护部门的维护水平和专业知识。
2. 行政部门应定期与会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会员对健身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建议,进一步优化健身设施的管理。
七、实施与监督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执行。
2. 行政部门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并及时跟进问题的解决。
以上为《健身设施检查制度》的内容,请各相关部门和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共同维护健康的健身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池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
1 目的
规范泳池设备(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泳池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
3 职责
3.1 工程经理负责泳池设备(设施)的管理
3.2 工程维修人员负责泳池设备(设施)的故障检修和保养
4 内容
4.1 泳池清洗:开启主排水管上的阀门排水;待泳池池水排尽后,关闭主排水管上的阀门;开启供水管上的阀门供水;池水水位高于最浅的池底时,关闭给水管上的阀门;清洗池壁、池底和满水沟(可以用稀酸清洗。
如草酸);开启主排水管上的阀门,由池底主排水口放走池中的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
4.2 沙缸反冲洗:启动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回水管闸阀和反冲排水管的闸阀处于开启状态;将沙缸上的多项阀调到"BACKWASH"反冲洗档;接通水泵的主回路电源,开启水泵冲洗3-5分钟,冲洗时观察透视小瓶中的水是否清澈。
清澈后关闭水泵;将沙缸上的多项阀调到"FILTER"正常过滤档;注意:水泵运行时,不得转换沙缸上的多项阀。
4.3 毛发器的清洁:清洁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关闭泵前和泵后的阀门,防止水倒流;打开毛发器,将网桶取出和清洁;将网桶放回毛发器内,清洁/安装好防水胶圈;打开收集器前后的阀门;毛发器每周清洁一次。
4.4 泳池循环过程中的清洁:清洁条件:循环水泵处于停止状态;将吸头吸池管和伸缩管接连好,放入水中;开启循环泵,在池边用伸缩管推动吸头吸污;注意:如吸力不够,可将主排水管上的阀门适当关小,吸力将加大。
水泵循环时吸力大,清洁口是不能打开的。
清洁过程中,三角吸头不能经常离开水面,以防吸入空气,对泵造成损害。
4.5 泵体:检查泵体应无破损,铭牌完好,水流方向指示明确清晰,外观整洁;紧固机座螺丝并做防锈处理;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定时对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油。
4.6 电机:外观整洁,铭牌清晰,各部件紧固,接地良好;外壳除锈,刷防锈漆;拆开电机
接线盒内的导线连接片,用500V兆欧表摇测电机绕组相与相、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0.5MΩ;电机接线盒内三相导线及连接片应牢固紧密,无发热变色迹象,标志清晰;定时对运转部位添加润滑油。
4.7 阀门、管道、过滤口、附件:阀门开关应灵活可靠,无卡阻现象,关闭严密,内外无渗漏阀体内外无漏水;单向阀动作灵活,无漏水;管道及各附件外表整洁美观,无裂纹,油漆完整,无脱落,密封性是否良好;过滤口拆洗,无杂物,无漏水;压力表指针灵活,指示准确,表盘清晰,无生锈,位置便于观察,紧固良好,表阀及接头无漏水;定时对阀门主要部位添加润滑油。
4.8 控制柜:断开控制箱内总电源开关,检查转换开关,启动、停止按钮动作应灵活可靠;检查控制箱内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等电器是否完好,紧固各电器接触线头和接线端子的接线螺丝;清洁控制箱内外灰尘。
4.9 电缆线路:是否破损,绝缘性是否完好;接线盒防水性是否完好。
4.10 试运转:合上总电源,检查电源指示应正常;手动旋转电机轴,转动应灵活;点动判断水泵转向是否正确,若有误应予更正;泵运转应平稳,无明显振动和异声,压力指示正常,电流不平衡,小于14%,控制柜各电器无不良噪声;做好保养记录。
5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