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与肾性水肿相关性探讨

合集下载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语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治第十二》,是张仲景对于痰饮病提出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

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痰饮的总称。

痰饮的形成,内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三焦失于气化,致使水液停聚;外因感受风寒湿邪等。

在内外因相互作用下,致脾运失司,饮邪停聚,上不能输津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三焦水道通调失职,从而造成饮邪停聚而流溢人体四处或波及五脏而成为痰饮病。

其病机要点责之于“寒气
寒饮为病,遇寒则聚,得温则化。

因此,针对痰饮的成因和病理特性,当以温药治之。

“温药”可振奋人体阳气,使阳气通达。

其既可温化饮邪,又可协调水液正常的代谢,,使肺脾肾之阳气振奋,肺的通调得以下降,脾的转输得以上升,肾的开合、气化功能亦可恢复,从而使痰饮自除。

临床常用温阳化饮法,如泽泻汤健脾化饮、降逆止眩,苓桂术甘汤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下焦饮逆证,用五苓散化气利水降逆。

饮积胃脘者,当以小半夏汤温胃散饮止呕。

饮邪较甚眩悸者则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导饮下行。

肾阳虚气化不行者用肾气丸温肾蠲饮。

然此处强调“和之”,乃平和,调和之意,是指用温药不可太过,又不可过于刚燥。

盖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为实邪,故当针对本虚标实的病情,当在温化寒饮之时,当酌加补益或行消开导之品。

(马龙)。

浅谈痰饮水湿病证治

浅谈痰饮水湿病证治

• 复诊:双下肢浮肿未减,余症同前,问之无汗。前 人云:水肿的产生,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治在脾 。肺主通调水道也,当微汗发表以宣肺,遂于前方 中加麻黄10克,再服7剂,水肿退尽,久未复发。
• “祛除水湿,当为水湿寻求出路。导邪外出之路有
三……湿在表者,可用祛风胜湿药物……湿在腠理
三焦,可用淡渗利水药物,导湿从前阴而出……水

水:质清,流动性大的液体,多流积于人体低下 松驰部位。 《金匮》将水气病分为四水(风水、皮水、正水 、石水),五脏水和气分、血分、水分。 前人总结水气病的形成:“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其制在脾” 。
《景岳全书》谓:“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 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 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3.肺中停饮辨脏腑寒热虚实缓急,治以开宣肺气
肺胀 • 肺胀是一种宿饮内停,复感风寒,触动内饮,饮 郁化热的病证,以咳而上气、烦躁而喘、目如 脱状、脉浮大为特征。 • 肺胀以标急为主,病机中有热的因素,治疗多 采用急则治标的方法
类别
原文 病机
越婢加半夏汤证
小青龙加石膏汤证
咳而上氣,此爲肺脹,其人喘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 ,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 ,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14) 加半夏湯主之。(13)
• 湿邪有内湿、外湿之分。 • 外湿多为久卧湿地,阴雨连绵,或汗出衣里湿冷 ,或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 • 内湿则脾虚失运,水湿内停。 • 湿病的发生,多先有内湿,后感外湿,内外合邪才 能发病。 • 内湿可以招致外湿,外湿可以引动内湿。
三、辨治思路
1.湿病辨表里虚实,治以 因势利导 2.饮病辨饮停部位,治以 标本兼顾 3.肺中停饮辨脏腑寒热虚 实缓急,治以开宣肺气 4.水气病辨所主脏腑,以 先治其标为则

中基论文---痰饮

中基论文---痰饮

中基论文---痰饮摘要:《金匮要略方论》中张仲景首次提出“痰饮”病名。

通过文献考证对痰饮病从病名、病因、治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痰饮病的治疗应遵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总结痰饮病的发病特点,致病规律,使痰饮理论日趋完善,以便更好、更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研究。

关键词:痰饮;病因病机;温药和之Abstract:ZhangZhongjingputsforward‘Tanyinfluidretention disease’inSynopsisofGoldenChamberforfirsttime.Itmakesitsdisc ussionfromthreepoints:name,etiology,therapy.Tanyinfluidretenti ondiseasetreatmentshouldfollowthetreatmentprinciple,whichwa swarmdrugstotreatdiseasesofTanyinfluidretentiondisease.Carryf orward,inordertobetter,moreeffectivelyguidetheclinicalstudyoftr aditionalChinesemedicine.Keywords:Tanyinfluidretentiondisease;Theetiologyandpatho genesis;Harmonizingwithdrugsofwarminnature1.痰饮的概念“痰饮”的概念首见于《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

痰饮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一种继发性病因,一般将质地较稠浊、流动性小的称为“痰”,质地清稀、流动性大的称为“饮”。

清·徐镛《医学举要》中云:“痰与饮同源面有阴阳之别,阳盛阴虚,则水气凝而为痰。

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

”[1]2.痰饮的形成2.1.先天禀赋饮邪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

怎样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怎样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怎样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致。

本病为寒湿之邪仅侵袭肾之外府,并不气闭证。

方中葶苈子苦寒滑利,开泄肺气在肾之本脏。

污肺逐饮,恐其猛烈而伤正,故佐以大枣安其症状主要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调和药性。

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意在开肺去中,或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口中饮。

支饮阻于胸膈,痰涎壅塞,肺气受阻以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治用姜甘苓术致出现咳喘,胸闷,呼吸困难时,也属邪实汤。

方中干姜温中散寒,茯苓、白术、甘草气闭证,所以也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开肺去健脾利水,四药合用,共奏温中散湿利水之饮。

功。

肺痈与支饮病名虽不同,但病机一致,65.何谓痰饮?痰饮分几种?各有何特均属邪实气闭之证,故可用同一方治疗,此征?为“异病同治”。

答: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痰饮68.“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是指水液停聚体内,不得布化的病变;狭义主之{小膏龙汤亦主之”为什么?痰饮是捐饮邪停留于胃肠而致的疾患。

前者答:本条是论述澎饮的治。

溢饮是水又可分为四饮,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溢于肌表,当汗出而不汗出,饮邪停留,饮。

它们各自的特征如下:而见体疼蘑之证。

饮既外溢,并有表证,痰饮:··其人素盛今瘦,水定肠间,沥故治疗当以汗解,以因势利导之。

但具体沥有声。

”:器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分折,溢饮有邪盛于表而兼郁热者,每见脉引痛。

”滥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丽喘,烦汗出而不汗出,身休疼重。

,,支饮:“咳逆躁等证;亦有表寒里饮俱盛者,;除发热恶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寒,身疼痛等表证外,还可见胸痞、干呕、66.怎样碴解‘t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咳喘等心下有水气之证。

故治疗方法,前者之,,?用犬青龙汤发汗兼清郁热;后者宜小青龙汤答:tt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发汗兼温化里饮。

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

痰饮是因脾胃阳虚,69·+枣汤用于痰饮的证型、作用原理运化无权,水液停积而致。

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痰饮的意义

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痰饮的意义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首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句话中的痰饮是指什么呢,我们从原文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这句话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其一,饮为阴邪,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正所谓“寒热者之”,运用温热药物治疗正符合“治病求本”的原则。

细看条文对“四饮”的论述,分别指饮入之水不得气化,而成水饮之邪流溢于身体的不同致病状态。

“四饮”虽病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皆属于饮邪为患,治疗上运用温热药物并无不妥,所以条文中所论“痰饮”不应只局限于饮留胃肠的狭义痰饮,当以广义痰饮为是。

至于“病痰饮者”“病溢饮者”“病悬饮者”3者句式相同,可以认为是一种巧合,本篇中并无“病支饮者”的条文出现,而且“病溢饮者”“病悬饮者”之后均给出了具体处方,只有“病痰饮者”仅提出了治疗原则,因为广义痰饮包含四饮,病状繁杂,无法给出统一处。

其二,我们仔细分析原文,文中从始至终在谈“饮”,谈它的分类、分类依据、症状表现等等,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广义的痰饮应该具体指的是饮证。

其三,从文字发展史看,东汉无“痰”字,而以“淡”名之,包括晋唐时期的医书,如王叔和的《脉经》和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其中的“痰饮”皆写作“淡饮”,可知仲景之书中的“痰”为后世所改,就其临床意义来说,“淡”与“痰”已十分相近。

但在此时期的痰饮学说有其局限性,详于饮而略于痰,包括《内经》《金匮要略》在内的诸多医书均对“饮”作以详述,《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有云:“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因此,根据文献资料考证以及仲景的论述,可以看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所说的“痰饮”实为“饮”,而非“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的“痰饮”指的是广义的痰饮,而且其具体所指为“饮证”。

浅谈张仲景治疗痰饮“总则”

浅谈张仲景治疗痰饮“总则”

浅谈张仲景治疗痰饮“总则”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一治痰饮的总原则。

而随着不断深入的学习和对中医的进一步研究,我渐渐悟到了其中深邃的含义。

首先,张仲景所说的痰饮,当指广义痰饮,即由人体脏腑阳气衰微,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以呕、喘、咳、满、肿、痛、悸等为主症的疾病。

究其病机,当与三焦气化和肺、脾、肾、肝的功能活动有关。

因正常情况下三焦主司全身气化,为内脏的外腑,运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气化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停为患。

肺居上焦,主气,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则失于布散,聚为痰饮。

脾居中焦,主运化水湿,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既可将津液上输于肺,又可向四周布散全身;若湿邪困脾或脾虚不运,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为痰湿。

肾为水之下源,主水液气化;若肾气不足,蒸化失司,可致水湿泛滥而痰饮内生。

肝主疏泄,使气机调畅,三焦气治则津行,从而促进了津液的输布环流。

若肝气郁滞则津行不畅致痰饮内生。

而诸脏之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

因脾阳虚则上不能输精以养肺,水液不归正化反为痰饮积于肺;下不能助肾以制水,水寒之气反伤肾阳,由此必致水液内停中焦,波及五脏。

故本病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而张仲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我想应有以下几点:•1、温化水饮,振奋阳气,当为治本之法则。

因脾胃喜温恶寒,且水饮为阴邪,阳衰则饮聚,得温则宣化,且饮邪积聚于人体又易伤阳气,所以投以温药,既可振奋阳气,行水化饮,又可开腠理,通水道,畅气机,散凝结,从而使阴阳平和,饮消津布。

然温药又有温补与温散之分。

若阳微气衰者,当以温补治本。

如真武汤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

方中炮附子为君,温肾助阳,以化气利水,兼暖脾土,以温达水湿。

偏于表者,当以温散发汗,如小青龙汤。

•2、应参以行、消、开、导之法。

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邪从大小便出也。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并非广义痰饮病的治疗大法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并非广义痰饮病的治疗大法

【 关键词 】金匮要略 ;痰饮 ;广义痰饮 ;狭义痰饮
《 伤寒 杂病 论》 以六 经论 伤寒 ,以脏腑 论杂 病 ,奠定 了中医辨证论 治的理论体系。 《 金 匮要 略》 为 《 伤寒杂病论》 中的杂病部分 ,该 书的理 、 法 、方 、药 对 后 世 产 生 了 巨大 影 响 ,也 为 论 治 多 种病证提供了依据 。《 金匮要略 ・ 痰饮 咳嗽病脉证 并治》 为 《 金 匮要 略》 中论治痰饮病 的专篇 ,该 篇中 “ 病 痰 饮 者 ,当 以 温 药 和 之 ” 一 句 ,通 常被
为 “ 四饮 ” 之 一 。 “ 痰 ” 字 ,古 代 通 于 “ 淡” “ 澹” _ 3 J ,某 些 古 籍 如 《 脉 经》 《 千金 翼方》 等 ,
其 中辑录的该篇条文则直接写作 “ 淡饮 ” 。《 集 韵 》 日 :“ 淡 ,水貌 。或作 澹 ” 。《 说文解字》 日 : “ 澹 ,水摇也” 。可见 ,此处 的 “ 痰饮” “ 痰” 是 对 “ 饮 ” 的修 饰 ,用 以命 名 “ 水 走 肠 问 ,沥 沥 有
【 摘要 】《 金匮要略 ・ 痰饮 咳嗽病 脉证并治》 中 “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 和之 ”一句 , 通 常被认 为是论 治痰饮病 的大法 ,
后世论 治痰饮也多 以此为宗 。提 出原文此句所 指之痰饮并非广义痰饮 ,而是 “ 夫饮有 四” 中 “ 四饮 ”之一 的狭义痰饮 的观 点 ,并结 合原文进行讨论 。
“ 痰饮”二字现代多并用 ,常指水液代谢异常 的病理产物 ,亦是导致 全身其他 疾病 的继 发性病 因之一 ,而稠浊者 为痰 ,清稀者为饮 。痰饮 还有 狭 义和 广义 之分 ,广 义 痰饮 包 含 一 切 痰 证 和 饮 证 , 二者 为并 列 关 系 ,合 用 而称 “ 痰饮病” ;狭 义 痰 饮 的概念 来 源 于 《 金 匮 要 略》,为 “ 四 饮 ” 之 一 的

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摘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笔者通过对经文的学习,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现就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论治进行相关阐述,不妥之处,望同道斧正。

【关键词】痰饮温药和痰饮作为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

在《内经》作“淡饮”,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也有相关论述。

通常将广议痰饮分为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四类。

《金匮要略》中还有留饮及伏饮等提法,细读仲景之文,所谓留饮及伏饮者,是指水饮留而不行,伏而不出,实指饮病之新久浅深,四饮也不外于留、伏之理,并非四饮之外,另有留饮和伏饮。

痰饮病见症多端,临床表现多样,虚实并见。

其形成,与中阳不运,肾阳虚衰,肺失疏布,三谯通调水道失职密切相关。

其总的治疗原则,首当用药性偏温者,以调和的原则进行治疗。

一、痰饮病的成因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太阳司天……湿气变场,水饮内蓄,中满不食”。

《素问?致真要大论》曰:“岁在太泉……民病饮疾”。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益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有“肺举则液上溢”及“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之句。

《灵枢?本论》云:“三焦者,中读之府也,水道出焉”。

《二柱》有“痰由水停也”之说。

《金匮要略本义》则说:“痰生于胃寒,饮存于脾湿”。

《济生方》云:“肾为生痰之本,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综上所述,痰饮病的形成于脾、肾、肺、三焦等脏腑有关,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盖由外感风塞湿邪,内由脾阳不振,肾失温化,肺失疏布,三焦通调水道失职,水液停留所致。

脾、肾、肺、三焦功能失常,则使津液停聚为湿,湿凝成痰,积留为饮。

二、“温”性药物的作用《金匮要略本义》云:“温药者,补胃阳,臊脾土,兼擅其长之剂也。

《二注》上说:“痰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

浅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浅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浅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尚小平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1987(000)001
【摘要】《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这是指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

《金匮要略》对痰饮证的起因与证治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痰饮是人体水液停积,运化输布失常所导致的一种病变。

痰、饮属同类,一般说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亦常并称痰饮。

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饮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了痰的病理学说,始有饮证与痰证之分。

【总页数】1页(P41)
【作者】尚小平
【作者单位】石家庄地区卫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3
【相关文献】
1.从《金匮要略》痰饮"当以温药和之"谈四逆汤对痰饮病的治疗 [J], 刘晓晖
2.由"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仲景治痰饮 [J], 张立赟;赵云芳
3.运用《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疑难心衰病320例 [J], 岳太绘
4.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治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J], 汪帆;张会择;肖静;凌桂华;赖宇
5.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思路 [J], 樊柄杰;周彤;李铮;李经蕾;侯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思路

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思路

基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思路作者:樊柄杰,周彤,李铮,李经蕾,侯炜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11期〔摘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源于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后世论治痰饮病皆以此为宗。

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疾病演变与痰饮致病均有关联。

故拟从释义、内涵、遣药组方等方面对“痰饮致病,温药和之”治则进行剖析,探讨此治则在论治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以“缓者温运阳气,通调脏腑治其本;急者和其不和,速排水饮治其标”为治疗纲领,阐释“温药和之”思想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活用古方,遵古而不囿古,以期为临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提供思路。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金匮要略;痰饮病;治疗思路;温药和之〔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1.11.018Discussion on the Treatment Idea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Based on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hlegm and Retained Fluid Should be Treated by Warm Medicine”FAN Bingjie1, ZHOU Tong2, LI Zheng2, LI Jinglei1, HOU Wei2*(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 Department of Oncology, Guang'anmenHospital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Beijing 100053, China)〔Abstract〕“Patients suffered from phlegm and retained fluid should be treated by warm medicine” originated from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written by the medical sage Zhang Zhongjing,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canon to resist the phlegm and retained fluid. The etiology,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sease evolution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re related to phlegm and retained fluid. Therefore,it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of “patients suffered from drink pat hogen should be treated by warm medicine” from the interpretation,connotation, dispatching medicine prescription and other aspects, 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reatment principl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taking “the slow one warms and transports Yang Qi, dredges and regulates the Zang-fu organs to treat the root; the urgent one reconciles its discord,and the quick drainage drink to treat the treetop” as the treatment program,so as to expou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oug ht of “reconcile with warm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and to apply the ancient prescriptions flexibly, follow the ancient but not limit the ancient to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Keywords〕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phlegm and retained fluid; treatment principle; reconcile with warm medicine惡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也称癌性胸水,是指原发于胸膜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引起的胸腔积液,常见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终末阶段,以肺癌、乳腺癌较为多见。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经义浅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经义浅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经义浅论张思为; 李佑生【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9(017)021【总页数】3页(P35-37)【关键词】金匮要略; 痰饮; 温药和之; 中医基础理论【作者】张思为; 李佑生【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科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一语道破痰饮之病因病机和治则,为后世医家治疗痰饮病的总则。

但后世对此条文理解多有不同。

其分歧点主要有三:其一,对“痰饮”的定义存在差异。

其二,在用药方面对何为“温药”有不同认识。

其三,对治法“和之”存在不同理解。

笔者就其经义浅述如下。

1 痰饮的概念及分类在《黄帝内经》并无“痰饮”这个病名。

《黄帝内经》中“饮”与“痰”就是两个概念。

“饮”病被称为:“饮”“水饮”“溢饮”“饮发”“饮积”;而对于“痰”,多称之为“涕”“唾”“沫”。

“痰饮”并称最早出现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其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记载“痰饮”多处。

在篇名“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痰饮是对该篇所论述的痰饮类疾病的总称。

在此篇中“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以及“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这3个条文的“痰饮”特指的是痰饮病中饮在心下、胃肠的特定种类。

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痰饮”的含义究竟为何?众说纷纭。

“痰”古称为“淡”,晋王叔和之《脉经》中记载有“淡饮”。

如《脉经·肝胆部》载:“涩甚为淡饮。

”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痰涎》曰:“痰本作淡,淡,澹动,澹水动也,故水走肠间,名为淡饮。

今之痰者,古之云涕、云唾、云涎、云沫是也。

”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率先将饮与痰分而论之:“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以温法治疗痰饮的临证治疗体会

以温法治疗痰饮的临证治疗体会

以温法治疗痰饮的临证治疗体会作者:陈福友徐志灯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年第01期【摘要】: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病治疗原则,为后世痰饮学说奠定了基础,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脏腑之阳气不足无力运化水饮,是引起痰饮病的主要原因,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候,温通阳气为治本之法。笔者临床上采用温阳之法治疗痰饮之证,疗效甚佳。【关键词】:痰饮病;温法;临证体会【中图分类号】R255.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61-01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饮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痰饮”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四饮中的一饮,即饮聚于肠胃的一种病证,广义包括所有的痰证与饮证。痰和饮都是津液在体内不能正常运化的病理产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饮同出一源。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病治疗原则。笔者在领会其要旨的基础上,将该治法应用于与痰饮发病机理相似的疾病,如肾积水、风湿病等的治疗,多能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肾结石伴少量积水患者陈某,深圳市罗湖区人,男性,40岁,自觉左侧腰部反复隐痛4年,偶感疼痛加剧放射至同侧小腹、腹股沟处,一星期前感小腹胀满,小便不畅,腰部寒凉,舌暗红,舌苔白滑,脉弦。B超示内左肾内可见一约0.7cm×0.5c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左肾集合系统分离,外形略增大;诊断为左肾结石伴少量积水。中医辨证属石阻气滞,痰饮水停,治宜温阳利水、理气排石止痛,予五苓散合肾气丸加减,处方:茯苓30g、猪苓30g、白芍20g、熟地黄20g、山药20g、牡丹皮15g、白术15g、桂枝15g、川椒l0、延胡索12g、乌药15g、赤芍20g、3剂后痛减,再服5剂后症状消失。B超复查结石移至输尿尿管下段,肾水消失。【按】本证患者因长期石阻、肾气亏损而使痰饮积聚。以温阳之法除之,主以五苓散,功善温化水饮而可直达肾,利水渗湿,使痰饮邪有去路而得除;肾气丸温助肾中阳气,肾气足而气化得其所,痰饮化生之源自除;佐加川椒及乌药鼓舞肾气;延胡索及赤芍行气止痛,效果良好。2 风湿病腰膝疼痛患者吴某,45岁,深圳市罗湖区人,2008年6月初诊,患者素来肥胖,近半年来常感腰部顽麻冷痛,双膝关节疼痛,手足重坠,屡发不愈。经查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及腰椎核磁共振均未见异常,服多种中西药效果不显而求治,查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中医辩证属肝肾不足、痰湿痹阻,治宜温补肝肾,豁痰祛湿,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独活15g、桑寄生10g、防己10g、秦艽10g、细辛6g、当归10g、桂枝10g、羌活10g、川芎10g、牛膝10g、威灵仙20g、甘草10g。【按】《三因极-病证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本证即属风寒湿痹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而痰湿痹阻而成,可遵仲景之温法治之。本方以温为主,方中独活辛苦微温,善驱肢体筋脉深部之久痹;细辛除阴经之寒湿;桂枝、麻黄同用善温经散寒,发表除风;秦艽、防己、桑寄生、羌活威灵仙能驱湿通经;加川芎、牛膝、当归等补益肝肾,温通筋脉。本方能使筋脉温通而肢体之痰湿自除。3 体会痰饮是指体内水液拾布运化失常,停积于人体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笔者认为临证中肾积水、关节疼痛积液等疾病同样符合痰饮理论概念,亦为体内水液停蓄所致,故其治疗亦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笔者体会,临床中不应受四饮证候的限制,凡有体内水液异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疾病,大多可参照痰饮之治法论治,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收稿日期:2008.11.27)。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我见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我见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我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我见【关键词】痰饮;温药;中医药疗法痰饮是以喘咳、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哮证、喘证的基本病理因素。

张仲景早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即提出“病痰饮水者,当以温药和之”,该理论迄今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能否坚持和怎样坚持“温药和之”是影响临床治疗痰饮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1 “温药和之”为治疗大纲,不可偏离痰饮是人体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聚凝滞而成。

《内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

”肺失宣肃,津聚为痰;或脾虚转输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运化,上贮于肺而为痰;或因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津停聚为痰。

换言之,肺赖脾散精以供养,肺气耗散,子盗母气则脾虚;肺与肾金水相生,共司气的摄纳和津液敷布,母病及子则肾虚,终至肺脾肾三脏俱虚,加之痰瘀内阻,体虚易感,反复发作,互为因果,终成痼疾。

作为病理产物的痰饮形成以后,有形之实邪乃相继出现,不论痰饮也罢,气道分泌物增多也罢,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为水饮留聚。

虽然表现为寒饮或饮郁化热,但笔者认为寒饮是其正常病理表现,而饮郁化热不过是特定条件下的异常表现而已。

由于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不耐寒热。

所以一旦痰饮形成,即可影响肺主气司呼吸之功能,出现喘促鼻张,甚或喘息不得平卧,或喉中水鸣声之哮喘症状。

正如《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

未发时以扶正为主,即发时以攻邪气为主,扶正气者须辨阴阳,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

攻邪气者分微甚,或散其风。

或温其寒。

然发久者,气无不虚,故于消散中宜酌加温补,或于温补中量加消散。

此等证候,当眷眷以元气为念,必使元气渐充,庶可望其渐愈,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

”由于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低下,阳气不足所致的病理产物,会进一步引起气行不畅、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

《金匮要略》有关痰饮的论述及其临床运用(一)

《金匮要略》有关痰饮的论述及其临床运用(一)

《金匮要略》有关痰饮的论述及其临床运用(一)一、《金匮》详于饮而略于痰大多条文论述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外寒内饮:小青龙汤)论述痰的条文较少(痰者,淡也)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1.肺痈发病则是外感风热毒,内有水饮(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肺痈病篇末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2.常见水饮病因的病种:奔豚(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胸痹、妊娠(呕吐清水,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二、痰与饮的比较1、形成(1)相同:均由脾胃功能失常A.脾胃功能正常,则“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B.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

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常与水饮有关,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

(2)不同:痰成于津液——脾胃不运饮成于停水——更兼三焦火衰(三焦为行水之道路,又为肾之火腑,其所以能蒸化水气,全赖火气有权,衰则水势滔天,自非津液凝聚之比,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2、症状区别(1)痰:吐唾稠粘,但随气变幻,与所挟之六气而殊其象。

(有偏阴偏阳不同)风痰:色青而浮沫多泡——津液鼓涌之象寒痰:色白而较稀——津液不行之象热痰:色黄而浓厚——津液熏蒸之象湿痰:色灰滑而易出——津液为阻之象燥痰:坚结涩而难出——津液消灼之象火痰:痰中带血或白如银丝——火盛刑金,血络受伤;或火旺灼津,真阴欲竭(2)饮:所吐清稀,但随所流之地而异其气。

(所吐皆清稀,性必阴寒,故与温药和之)停留部位不同而异其名流注于胁——咳唾引痛——悬饮——胁为肋膜所居流于四肢——身体重痛——溢饮——因腠理而达流于胸膈——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支饮——胸膈乃横膈胸中之膜。

由脾胃下注——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狭义痰饮3、病患部位(1)相同犯肺——喘咳犯肝——胁下支满犯脾——痞满犯胃——呕(因痰者所吐为稠粘;因饮者所吐为清稀)(2)不同犯心:痰——神识昏迷,蒙蔽心窍,甚则癫痫(温胆汤、涤痰汤);饮——心悸不宁(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晏和国;杨博;侯建婷;李军【摘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基本原则.若用该理论指导临床,首先必须辨清“痰”与“饮”的区别与联系;其次深刻理解“温药和之”;最后在临床治疗痰饮的过程中,准确全面掌握“温药和之”治则,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具体分析.【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年(卷),期】2017(016)001【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痰饮;温药;和之【作者】晏和国;杨博;侯建婷;李军【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650500;云南中医学院 650500;云南中医学院 650500;云南省昆明市中医院 650011【正文语种】中文痰饮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虽有“积饮”“水饮”“溢饮”的相关记载,但未提及“痰”字。

直至汉代张仲景首次提出“痰饮”病名。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来源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病治第十二》第十五条,是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大法。

它精辟地揭示了痰饮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并成为后世医家治疗广义痰饮的总则。

后世医家对其理解多有不同,现将个人粗浅看法,讨论于次。

痰饮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人体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是由外感、饮食不节、阳气衰微等原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引起。

《素问·经脉别论》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素问·灵兰秘典》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济生方·痰饮》亦载:“肾能摄水,肾水温和,则水液运下。

”《金匮要略》载痰饮骤发的原因为“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即由于病人饮水过多,水湿运化失司而停聚于胃,上逆犯肺,壅遏气机,肺失宣降则突然发生胸闷等症状。

指出饮病由渐而得的原因是“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即由于病人中焦阳虚,脾不健运,胃纳不佳,内虚外犯,内外相引而致饮停心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探讨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理论探讨

( O u a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0 9 Bo , G u a n g d o n gGu a n g z h o u5 1 o 4 o 5 )
ABS TRACT: P h l e g m i s b o t h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p r o d u c t a n d p a t h o g e n i c f a c t o r s . b e i n g wi d e l y d i s c u s s e d i n t h e l o n g h i s t o r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Ar c h a i s m s a y s:“ P h l e g m i s t h e mo t h e r o f a U d i s e a s e s ” , “ s t r a n g e d i s e a s e i s a l wa y s r e l a t i o n t o s p u t u m” a n d S O o n . T h e r e f o r e , he t c u r e o f p h l e g m h a v e a n i mp o r t a n t me a n i n g t o he t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d i s e a s e a n d i mp r o v i n g t h e p h y s i q u e . I n t h i s p a p e r t h e a u t h o r a c c o r d i n g t o c l i n i c a l e x p e ie r n c e d i s c u s s e d he t t h e o r y o f“ P h l e g m d i s e a s e s h o u l d b e t r e a t e d b y wa r mi n g d r u g s ”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
蒋锋利 肖荃 月 陈萌
【 摘 要】 本文 以“ 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 为例 , 提出 以《 伤寒 杂病论》 中所 涉及疾 病的病 机
与治法要素为核心线索 的研究思路 。从本质 上讲 , 痰饮病 的形成 主要归 咎于体 液代谢 相关 脏腑 的 气化功能异常及三焦水道不利两 方面 。对 于痰饮病 证 的治 疗 , 仲景提 出 了“ 病 痰饮 者 , 当以温药 和
东汉张仲景所 著《 伤寒 杂病论 》 一书, 奠定 了中 医学 辨
证 论治体系及理 、 法、 方、 药一体 化的诊疗 模式 , 被 历代 医家 所 推崇。然而 , 围绕 以何 种形式 能更好 的研究 该书 , 使 之更 好 的服务于临床 , 古 来颇多争 论。近现代 以来 , 主要有 两种
形 式 。 一种 是 以 岳 美 中 、 刘渡舟 为代表 , 倡 导 以 理 法 辩 证 的 化, 以及 物 质 与 功 能 ( 有 形和 无形 ) 之 间 的 相 互 转 化 。 这 层 含 义 则 涵 盖 了现 代 医 学 所 讲 的人 体 的各 项 新 陈代 谢 活 动 , 包
并 参考以上研究方式 , 进 一 步 提 出 了 以 书 中所 涉 及 疾 病 的 病
《 素问 ・ 经 脉别论》日“ 饮人 于 胃, 游 溢精气 , 上输 于脾 ,
脾气散精 , 上 归 于肺 , 通调水道 , 下 输膀 胱 , 水 精 四布 , 五 经 并
行, 合 于四时五脏 阴阳 , 揆度 以为常 ” , 总结 了人体水 液代谢
1 . 1 气 化 的含 义
凡下行之水 , 最 后必 归于 肾 , 藉 肾 的气 化 功能 , 又使 水之 清
者, 上升于肺 ; 水之浊者 , 则下输膀胱 , 或蓄或泻 , 以 为 生 理 之 常 。这 就 不 难 看 出 , 水 的代谢 , 是 由胃 、 脾、 肺、 。 肾、 三 焦 五 经

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_刘胜

浅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_刘胜

位居中焦,乃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喜燥恶湿,主运化,既能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又可运化水湿而不致潴留。

慢性肝炎,肝疏泄太过则横逆犯脾乘胃,或湿热疫毒留恋不解,湿阻气机,脾气被困,运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临床症见乏力纳呆,呕恶便溏等。

肝与脾,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肝气郁结,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乏源,出现纳差、乏力之症;而脾气不健,水湿不运,使肝气郁结更甚。

我们认为疏肝健脾是慢性肝炎最常用的治疗法则。

同时应把握肝郁与脾虚这二者的关系。

若病偏于肝,则多见肝气、肝火甚,治当侧重治肝,或疏肝,或清肝,助以理脾,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化裁;若病偏于脾,则为脾虚湿困、中气下陷诸证,治宜侧重在脾,如健脾运湿、补中益气等,助以疏肝,分别用柴芍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化裁,临床随症加减,每多凑效。

临床有些患者,无症状出现,于体检时发现患有慢性肝炎,或为病毒标志物阳性,或兼有肝功能异常,多数医生认为无症可辨,无从下手。

我们认为此类患者病位在肝,具有传染性,辨病当属“肝瘟”范畴,辨证为肝病传脾,脾气虚损,湿热疫毒留恋中焦,脾失健运,湿从内生,内外合邪,正虚邪恋。

治疗宜扶正祛邪,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当用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健脾除湿,方中木香、砂仁行气醒脾,使气得补而不出现壅滞,更好的发挥补气药的作用,更加忍冬藤、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解毒祛湿。

诸药配合,健脾益气,燥湿解毒,补而不滞,消而无伤,使脾气健运而湿浊自化,湿毒祛除更有利于脾气之恢复,标本兼治,相得益彰,临床每获良效。

2.2 养阴柔肝法 我们临床强调肝阴血不足是慢性肝炎病情继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治疗肝炎极为重视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

认为肝居胁下,内藏阴血,故其体为阴。

肝司疏泄,性喜条达,内寄相火,主升主动,故其用为阳。

正所谓肝为刚脏,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

因此论治肝炎需顺其体用之性,重视按正祛邪,柔养肝阴。

俾阴血充足,方能化气为用,司疏泄之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与肾性水肿相关性探讨
作者:孙婷张琳常艳微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01期
摘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金匮要略》提出的痰饮病治疗大法。

通过从痰饮病成因,痰饮与水饮的相关性,温药和之的含义与肾性水肿的关系及其具体临床运用为出发点对“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进行理论探讨。

痰饮为患,应用温运、温化之类的药物温阳行水。

临床中应根据痰饮部位、轻重等因素制定具体治法,辨证施治。

关键词:痰饮;温药和之;慢性肾脏病
中图分类号:R25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015-02
1从病机角度阐释痰饮与肾性水肿的联系
肾脏病性水肿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所导致的头面部、四肢、甚至全身部位的浮肿的一种疾病[1],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肾源性水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从中医病机角度分析,肾性水肿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因素众多。

其中,痰饮为患系肾性水肿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早在《素问·经脉别论》即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论断。

生理状态下,人体水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脾的转输上行,肺的通调肃降,肾的温煦气化。

病理状态下,水液不能正常运行则聚而为痰,痰饮的生成实应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的失常,诚如严用和《济生方》谓“人之七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调摄失逆,气道闭塞,水饮停膈而结成痰”。

若机体阳气衰微,则脾阳无力运化水湿,肾阳亦无力温化水液,水液运化不利则生痰饮病,故素体阳虚之人易患痰饮病,反之,寒湿之邪亦较易侵袭素体阳虚之人。

所以痰饮病实为本虚标实,阳虚阴盛之证,而肾脏病患者,多见肾阳衰微,无力温煦气化,水液停聚于体内则成痰饮,即临床上所见的肾性水肿。

2从训诂角度阐释痰饮与肾性水肿的联系
中医学作为一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体系,其发展进程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对于古代经典医理论述的阐释与理解,往往需要借助其他中国文化研究学科专业的知识,而文字训诂作为文言文释义的主要途径,对中医古代经典文献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而“痰饮”的文字训诂结果为深入阐释痰饮与肾性水肿的关系提供了帮助。

唐代以前,“痰”字与“淡”字相通,直至宋代杨仁斋《直指方》才以粘稠浓浊的水津称为“痰”,故仲景所谓“痰饮”实为“淡饮”。

正如程林云:“痰饮,《脉经》、《千金翼》俱作淡饮,当以淡饮为是”。

“淡”通“澹”,《说文解字》云:“澹,水摇也。

”形容水波动摇的样子。

直至唐代,痰饮始分为二论,一直沿用至今。

黄伯思《法贴刊误》云:“‘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

”《景岳全书·痰饮》云:“痰之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粘稠者为痰,清晰者为饮,得热化的为痰,得寒化的为饮。

”柯韵伯《时方歌括》云:“痰之与饮,其由自别,其状亦殊,痰质稠沾,饮为清水。

”又云:“阳盛阴虚,则水液煎熬而成痰,阴盛阳虚则水津聚而为饮。

”《证因脉治·痰症论》云:“饮主水,寒多热少,痰主乎火,寒少热多。

”由此可知,因于火而成者为痰,因于湿而成者为饮,痰质粘稠,饮质清晰。

故仲景所谓痰饮实为今之水饮。

肾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发于组织疏松部位,如晨起眼睑及颜面部浮肿,后逐渐发展至双下肢、足踝部水肿,严重时可累及全身,甚至会发生胸水、腹水等[2],此即水饮特点。

3“温药和之”对肾性水肿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饮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金匮要略》提出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治饮之大法。

沈明宗《沈注金匮要略》云:“此言痰饮属阴,当用温药也。

脾失健运,水湿酿成痰饮,其性属湿而为阴邪,故当温药和之,即助阳而胜脾湿,俾阳运化,湿自除矣。

”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云:“夫饮之由来,大概起于肾脾肺之脏阳衰冷,成于三焦之腑化虚寒。

温药和之,则阳回气化而饮自去矣。

”温药的含义在这里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为扶正:温药可以振奋机体阳气,使阳旺则水饮得化;另一方面为祛邪,饮为阴邪,得温则化[3]。

此外,《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

”和,在这里的意思为温之不可太过,以和为度,还有一层引申义为“行、消、开、导”之意。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云:“言和之,则不耑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义于温药之中,方谓和之,而不可谓补之、益之也。

益痰饮之邪,因虚而成,而痰亦实物,必少有开导,总不出温药和之四字,其法尽矣。

”故在肾性水肿的治疗中,运用温药行“行、消、开、导”之法实为基础之大法,个人认为“行”的临床意义为行气,“消”为消痰涤饮,有攻逐之义,“开”为开腠理,即发汗,“导”为导邪外出,即利小便。

当临床中患者水饮较重较急且正气未衰时,可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和之的引申义即行、消、开、导之法先治其标,再用温药缓治其本。

这句话指导我们在肾性水肿的治疗中,不可专事温补,要在补益之中配以消导之品,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如代表方剂肾气丸。

方中干地、山萸益肾阴摄精气,山药、茯苓淡渗健脾,泽泻利小便以利水,丹皮清肝火,桂枝、附子温通十二经阳气,全方补中有泻,共奏温补肾气,温化水饮之功。

4验案举隅
痰饮为体内津液代谢障碍,停留于体内而成的产物,临床有水肿的特点,此特点与现代肾脏病的临床表现有着一致性。

故在临床上,肾病可从痰饮论治。

患者翟某,女,40岁。

主因双下肢后间断水肿2年余就诊,查BUN 401ummol/L,CR 49ummol/L,UA 210ummol/L,现症:双眼睑及颜面浮肿,劳累后及夜间双下肢水肿,周身乏力,腰酸痛,时有头痛头晕,纳可,寐欠安,多梦,眠浅易醒,醒后复难入睡,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黄边有齿痕,脉细,双尺无力,诊断为水肿病,脾肾阳虚证,治以温阳补肾健脾,药用:附子50 g,干姜40 g,肉桂20 g,熟地30 g,生黄芪30 g,阿胶10 g,白术15 g,茯苓皮30 g,炒枣仁20 g,夜交藤30 g,独活15 g,寄生30 g,当归15 g,炙甘草15 g。

患者服药14
剂后复诊,乏力、畏寒症状较前明显好转,无水肿,纳可,寐安,舌红,苔薄白,脉细。

后续间断门诊治疗,至今未见复发。

5小结
综上所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实为痰饮病治疗大法,若饮邪不甚急时,可用温药缓图之,若饮邪过盛时则可先用攻逐之法祛之,再以温药善后。

临床应用时应明辨痰与饮的区别,分清寒热虚实随证施治,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闫俊慧,宋俊生,马路.经方辨治肾源性水肿[J].吉林中医药,2011,31(9):842-843.
[2]赵斌.肾性水肿辨治述略[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57-758.
[3]武士锋,赵菁莉,杨洪涛.杨洪涛教授运用附子温阳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11):945-947.
(收稿日期:2017-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