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与答案(三)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与答案(三)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阅读与阅读教学

一.填空题

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

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生阅读后用。

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

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5、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1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和策略的知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和首席发言人。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模拟试题四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有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注重激发兴趣。

2、1953年,发生了有名的“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3、语文包含着多样文化,而且具有极强的文化教育作用和文化传承作用。

4、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

5、我国传统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接受、仿效和练习等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

6、教学资源包括物质和人。

7、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整体阅读的能力。

8、口语交际教学目的的特征是发展性,整体性和操作性。

9、作文教学中审题的指导方法有审阅圈点法、结构分析法、题目补充法和比较辨题法。

10、语文教师的语文专业知识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学和文学、语文教育史。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评点法”是古代语文B的成功经验之一。

A、识字教学

B、阅读教学

C、写作教学

D、口语教学

2、近代语文教学是指C 语文正式独立设科至今的语文教学。

A、1912年

B、1916年

C、1903年

D、1902年

3、B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A、1986年

B、1992年

C、2002年

D、1989年

4、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A 。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一切为学生服务

C、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D、把教学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上

5、倡导D 的学习方法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A、读写结合法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

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文言文用韵抑扬顿挫,用语简洁精美,学生通过多读多练、熟读成诵,既可以体验音节美、音韵美、意境美,又可以促进理解能力的形成。()

A.正确

B.错误

2.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包括有:()。

A.传达的知识要准确

B.表述的事物要真实

C.阐明的观点要正确

D.所作的分析要客观

3.语文特殊能力主要是指()

A.阅读能力

B.写作能力

C.表现能力

D.表达能力

4.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

A.正确

B.错误

5.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知识(陈述性知识)的获取离不开能力,能力(程序性知识)的培养和使用也离不开知识。()

A.正确

B.错误

6.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实施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追求美的方法,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表达美的文章、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A.正确

B.错误

7.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家庭关系﹔个人修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A.正确

B.错误

8.学生的言语合力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和副语言。()

A.正确

B.错误

9.教科书中关于口语交际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也显得十分匮乏。()

A.正确

B.错误

10.对自然美的审美评价,以形式美为主要标准,如对称、均衡、和谐、变化等。()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卷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单选

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A)

A. 语文实践

B.知识传授

C.积累感悟

D.语感训练

2.《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学写规范、通行的(B)

A. 楷体

B.行楷

C.行草

D.草书

3.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口语交际的语言修养和(A)

A. 文明态度

B.文学修养

C.科学素养

D.人文素养

4.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C)

A. 母语情感

B.审美意识

C.创新精神

D.爱国热情

5.按照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D)

A.合作关系

B.传授关系

C.交际关系

D.对话关系

6.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A)

A. 良好的语感

B.一定的鉴赏力

C.较高的审美力

D.较高的理解力

7.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B)

A.思想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B.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C.情感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D.言语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8.语文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它属于(D)

A.自然科学

B.历史科学

C.社会科学

D.人文科学

9.全日制义务教育第四学段要求学生45分钟完成的习作不少于(C)

A. 300字

B.400字

C.500字

D.600字

10.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C)

A. 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11.语文新课程要求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作品,即文学作品教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研究4页word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研究4页word

中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研究

一、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1.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渊远流长,而语言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的传承与发展下去。然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淡化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责任与义务重视语言文学,珍惜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财产。

2.自身能力的需要

汉语言不仅培养了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旨在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它不仅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还加强了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国民的人文素质,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3.时代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范围内遍地设立。我们要把握这一时机,努力学好自己的母语,以满足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高要求。

二、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因循守旧

目前,对于汉语言文学这一课程,很多中学老师上课方式呆滞死板,他们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这一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很多时候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倾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

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开发与利用。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同时,还存在课本知识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忽视对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使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中学阶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中学阶段的课堂大多枯燥无味,很多老师只是机械化教学生汉字的读法与写法,讲解课文逐字翻译,学生根本产生不了兴趣。中学阶段的语言教学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不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加之教学中欠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课堂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就逐渐被剥削,致使教学效果不佳,达不到教学目标。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自检自测题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自检自测题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自检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2.我国古代流传最著名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3.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写作经验主要有四点:第一,注重(基本功训练);第二,(多读、多写、多改);第三,作文从(模仿入手),第四,(先放后收)。

4.五四运动以后,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变化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法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5.(1956年秋)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6.1963年,张志公发表的(《说工具》)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工具说”),阐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7.在语文教学中,读解课文应抓住三个主要环节:(感知性认读)、(理解性阅读)和(鉴赏性评析)。

8.(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9.语感能力即语言的(感觉能力)。

10.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11.语文的应用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2.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的特征主要有:第一,(依赖性)、第二,(被动性)、第三,封闭性、第四,(个体性)、第五,(保守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中国古代语文识字教学的经验有哪些?.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是:第一,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二,识字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第三,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第四,识字教学联系日常生活。第五,注重激发儿童兴趣。

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共4页word资料

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共4页word资料

信息化环境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教学资源。所谓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信息化就是指教师利用信息化设备整合更多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并通过不同的课堂展示与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氛围中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与教学思路来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让他们保持较好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教学视觉信息化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要想获得实质性进展,课堂教学视觉的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改进发展环节。就中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反馈调研结果来看,视觉给学生信息处理与收集带来较大的影响,较好的视觉教学呈现效果能够有效带领学生进入语文课堂的信息氛围中,使得学生逐渐领会课文中的信息。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通常采用板书呈现的方式来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点,虽然在过去长时间内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知识性收获,但是随着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其时效性差、模式单一的缺陷逐渐凸显出来,不能给学生带来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当前信息化环境下能够给学生带来充分视觉冲击的方法,其表现方式新颖,不仅在资源整合度上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视觉呈现方式上包含视频、图片、音乐、文字等多种形式,为教学视觉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册课文《风雨》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了课堂视觉教学信息化的改造,将作者贾平凹笔下的“风”和“雨”的形态以及内化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给予

学生思考和体悟。例如,在讲到“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的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网上的相适应的风景视频摘录并展示出来,给予学生“风雨”动和静的感受,让学生在声音、动作的环绕氛围下充分领会作者在实情实景中的心情变化,以及描述风雨且字句不提风雨的语言巧妙。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卷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

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一个维度上,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意识的和谐发展。()

A.正确

B.错误

2.依教材的体系区分的语文教材:()。

A.统编式语文教材

B.合编式语文教材

C.分编式语文教材

D.总编式语文教材

3.根据对象的描述角度来分析结构。对同一个叙述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分析文章结构则可以根据叙述角度的变换来把握。()

A.正确

B.错误

4.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包括有:()。

A.传达的知识要准确

B.表述的事物要真实

C.阐明的观点要正确

D.所作的分析要客观

5.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指示型和隐含型。()

A.正确

B.错误

6.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2001年颁布的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A.正确

B.错误

7.通过对教科书插图和内容的调查,发现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内容占的比例较大,社会美强调了人的美,自然美强调了自然景物美,这在课文和插图两部分中显现的尤为突出。()

A.正确

B.错误

8.语文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中各个环节都是()的。

A.相互约束

B.紧密联系

C.相互影响

D.相互补充

9.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中,反映人心灵美的课文占的比重最大。()

A.正确

B.错误

10.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阅读与阅读教学

一.填空题

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生阅读后用。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5、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4形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4形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4形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一形考答案

作业一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

②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③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④1961—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

⑤1978年: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⑥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启动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

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语文知识,发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可以丰富概念和判断,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3、根据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A方法的层次分类: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③特殊方法④具体方法

B方法的思想特点分类: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

维方法④社会思维方法

C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④语文学科学过程中的具体学习方法:制定计划的方法、有效预习的方法、高效听课的方法、优质作业的方法、课外学习的方法、系统小结的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复习重点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复习重点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期末复习重点

绪论

一.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特点、经验和弊端。(P2-6)

(一)特点(P2-3)。

1.语文教学与文史哲等方面的教育综合在一起;

2.发蒙先识字,后读经书;

3.读经为主,文选为辅。

三个特点中,第一个是语文教学内容方面的特点,即古代语文没有独立设科,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具有独立性,而是包含于文史哲教育当中,具有综合性特色。第二个是教学策略方面的特点,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语文教学采用先集中识字,后读书的办法来进行蒙学教育。集中识字的著名蒙学读物是“三、百、千、千”;读书指读儒家经典。第三个是课程教材方面的特点,主干课程教材是《五经》、《四书》,这是儒家经典,对汉语文教学贡献极大;辅助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是《昭明文选》、《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

(二)经验(P4-5)

1.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5条。第一,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第二,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第三,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第四,联系日常生活。第五,激发儿童的兴趣。这些经验符合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并且贴近生活。

2.阅读教学的经验主要有两点。第一,熟读,精思,博览。熟读是领悟的前提,只有在熟读的基础上才可能整体感知。而精思则指阅读必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才能真正受益。博览是指阅读要有量的积累,要广泛涉猎,开阔视野。第二,评点法。这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这些经验至今仍使语文教学受益。

3.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经验主要有四点。第一,注重基本功训练。比如学作诗先练属对,学写议论文先进行单项等。这是关于写作教学的经验。第二,多读多写多改。尤其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第三,作文从模仿入手。第四,先放后收。这三点是关于学习写作的经验,体现了阅读与写作、改文与写作、模仿与写作的关系,以及学习写作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分析题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分析题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分析题

一位特级教师创立了一种特殊的课型——“班会感悟课”。老师走访了班上57位学生的家庭,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精心准备自己的发言——一首长诗.他下功夫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此发言的内容针对性强;他深爱蓿自己的学生,因此他的发言充满激情.学生听了他的发言,既动心.义动情,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佳作。下面是这位老师的长涛片段和学生的“感情”片段。以此为例,从作文教学如何开启学生思路的角度,分析这个课例的成功之处。

教师的发言《自立吧,我可爱的弟子们》(片段)

对父母/不管年轻年老.不管为官为民/每一位都是爱子如命/每一位都是勤勤恳恳/清晨,儿女还在酣睡/兹母早已起身/精心精意地调剂饭菜/只怕儿女的眉头皱起愁云/严父本想唤醒爱子/内心却翻腾着激烈的矛盾/既怕打扰爱子的睡眠/又怕浪费晨读的光阴/可敬的严父,象忠诚守时的报晓鸡/可亲的慈母,象任劳任怨的女仆人/而我那作儿女的弟子们哪/却似乎习以为常/倒有些麻木不仁……/我可爱的弟子们啊/你们可曾理解/父母已成为两头点然的蜡烛/一头点燃,照亮了工作/一头点燃,照亮了你们/他们在加倍地煎熬着心血/他们在加倍地毁灭着自身/你们可曾见到/烛泪落时母泪落/你们可曾听到/烛心燃时父呻吟/你们可曾反思/习以为常是多么无情无义/你们可曾自省/麻木不仁是怎样违背天伦/学会爱吧,我可爱的弟子们/学会爱吧,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就是我得出的动心的结论。/享受父母的爱,却从不想到反哺/我不相信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享受老师的爱.却从不想到回敬/我不相信他是一个纯粹的人/索取朋友的爱.却从不想到答谢/我不相信他足一个高尚的人/获得集体的爱,却从不想到回报/我不相信他会成为爱国的人,学会爱吧,这足做人之本/学会爱吧。这是报国之根/-—这就是我得出的动心的结论。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1辅导

一、简答题

1、简述新中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

①1950年:将“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初步形成;

②1953年: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③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④1961—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先后提出“加强双基”和“工具说”;

⑤1978年:拨乱反正,重新确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⑥1986—1992年:为提高民族素质全面修订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张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

⑧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发,启动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为什么说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

语言材料的丰富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基础,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可以培养语感,丰富语文知识,发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此外可以丰富概念和判断,并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质思维品质的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交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

3、根据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之相关的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1)方法的层次分类:①哲学方法②一般科学方法③特殊方法④具体方法

(2)方法的思维特点分类:①逻辑思维方法②形象思维方法③直觉思维方法④社会思维

方法

(3)语文学习的方法的类型:①一般思想方法②一般学习方法③语文学科学与一般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小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教材

研究》网课测试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5题)

1.口语交际教学实施策略:营造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创设真实生动的交际情境、搭建多向互动的交际平台、利用灵活多样的交际形式、传授科学实用的交际技能、提供广阔丰富的实践途径。()

A.正确

B.错误

2.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任何单向行为都不可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交际。()

A.正确

B.错误

3.课文分()。

A.必读课文

B.精读课文

C.略读课文

D.选读课文

4.语文教材依传统手段区分有:语言类教材﹔非语言类教材。()

A.正确

B.错误

5.语文知识学习不仅能收获汉字知识,还可以学到其他的汉语言知识,进一步体会汉语的音韵、形式、意蕴、文化等诸多内涵,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产生对母语的深厚情感,激发其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A.正确

B.错误

6.学生的言语合力包括()。

A.常用语言

B.口头语言

C.体态语

D.副语言

7.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学生交流和合作的环境。()

A.正确

B.错误

8.概括性的陈述性知识可以转化为专业性知识。()

A.正确

B.错误

9.语文教材依语体区分为:()﹔文言文教材

A.原版交际教材

B.培训类教材

C.白话文教材

D.指定交际教材

10.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同一个人物的性格表现也是多侧面的,人物的性格是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人物的性格可以表现为温婉、柔顺、刚烈、平和、热情、阴暗、狡猾等等,分析人物性格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与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与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1-9章习题精编及综合复习试题与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习题精编(绪论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

2、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经验有(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识字课本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联系日常生活,(注重激发兴趣)

3、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经验有(熟读精思博览)和(评点法)。

4、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的主干课程是“(五经)、“(四书)”。它们作为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

5、(1903)年,语文开始正式单独设科。

6、1956年,我国语文教学进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

7、1953年.发生了有名的“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二、简答题

1、何谓“三、百、千、千”?

我国古代最流行、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2、中国古代的写作教学有哪些经验时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具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注重基本功训练;多渎多改多写;从模仿入手学作文;先放后收。

3、简述1996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的特点?

明确了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特点,全面反映了语文是思维和交际工具的本质特点;首次提出语文学科课程的整体结构。语文教材也构成相应系列;建立了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体系,提出6项教学原则。

4、张志公先生概括的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脱离口语实际和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和知识教育。

5、语文教学要重视读解课文。读解课文应抓住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苏联心理学家()提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难度系数:1.00)

A、维果茨基

B、苏霍姆林斯基

C、马卡连柯

D、乌申斯基

参考答案:A

2、主体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作用和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难度系数:1.00)

A、从属主导

B、主导主体

C、主动主导

D、主体主导

参考答案:D

3、"我是作者”要力争准确还原()(难度系数:1.00)

A、文字传载的信息

B、情感承载的内涵

C、作者的写作意图

D、作品的写作背景

参考答案:A

4、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与规范并重。(难度系数:1.00)

A、难度

B、深度

C、创意

D、广度

参考答案:C

5、语文教学设计要呈现出一种"层次感”,这种"层次感”是通过

对()的雕镂,层层深入来完成的。(难度系数:1.00)

A、文本

B、细节

C、重点

D、难度

参考答案:B

6、注重课堂的布局,就是控制课堂的()。(难度系数:1.00)

A、难点

B、重点

C、节奏

参考答案:C

7、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的出发点和()。(难度系数:1.00)

A、难点

B、重点

C、关键点

D、落脚点

参考答案:D

8、教学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难度系数:1.00)

A、情感态度与方法

B、情感态度与素养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情感态度与认识

参考答案:C

9、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凸显文本的()。(难度系数:1.00)

A、核心价值

B、原创价值

C、情感价值

D、文化价值

10、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难度系数:1.00)

A、个别性

B、连续性

C、阶段性

D、情感性

参考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作业4

一、填空题

1.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

2.目前初中语文知识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指导不够明确、总体规划不够明晰、分级目标不够清楚、实用性不够突出。

3.语言是人们的纽带。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语在语音、词汇、

语法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4.语文教学不是教学生认识语言,而是让学生运用语言,说到底,语文教学应当属于言语教育的范畴。

5.从写作的基础看,需要掌握观察和调查、比较和筛选、言与意的转换、借鉴与评价、书写与修改等方法。

6.在口语交际行为规则方面,需要掌握倾听与解意、复述与陈述、独白与答问、应酬与聊天、致辞与演讲、反驳和辩论等方法。

7.获得一个概念应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概念的名称二是概念的定义三是与概念有关或无关的特征四是可以说明这个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8.语文课程宏观的知识内容包括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他人的言语经验、个体的言语规则等三大类。

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有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思维过程的变化等。

语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促进综合效应、拓展选择空间、提供变捷手段、改善参与条件、扩大共享范围等五个方面。

9.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科学性原则包括教育理论和设计制作。

1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其主要内容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二,简答题

1.什么叫“语言”? 什么叫“言语”?(P257-258)

答:语言指的是由语音、语汇、语法组成的符号系统,言语指的是对这

一符号系统的具体运用。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教学。语文教学所面对的、语文教学所要解决的,并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言语的问题,语文教学就是在运用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结果和言语经验去指导学生的言语行为,养成他们的言语交际能力。说到底,语文教学应该属于言语教育的范畴,它是为培养学生实用的言语交际能力服务的。

2. 什么叫“精要”和“致用”?(P265-266)

答:精要,指的是语文知识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致用,指的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应该便于学生在言语实践中操作和运用,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言语技能;形成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语文能力。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是什么?

答:1994年美国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这个定义将“学习”放在核心位置,表示教育技术的研究围绕学习进行,学习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提出了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两个研究对象,其中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的认

知过程,涉及的是“人” ;教学资源是指进行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涉及的是“物” 。

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是教学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元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要求教学的方法、手段、模式、媒体要不断地发展变化。

4. 专业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内涵有哪些?(P306-324)

答:专业化语文教师的素养内涵包括

1、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教师学生观、人才质量评价观。

2、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健康的心理,遵守师德规范、提高心理素质。

3、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完善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结构。

4、完善科研能力结构

三、论述题

1.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用实例说明语文知识教学的原则。(P265-267)答:语文知识的教学原则包括

(1)精要致用的原则

精要,指的是语文知识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致用,指的是便于学生在

言语实践中操作和运用。我带领学生今译蒲松龄《山市》时,重视区别常用字的念法和用法:

1、然数年恒不一见(shù,多)

2、数至八层(shǔ,数数shǔshù)

而对一些虚词,只求整体理解,不做语法分析,如对

居然城郭矣

一句,不讲“然”是语气副词“居然”的后缀。只讲“居然……矣”的意思是“难以置信的情况出现了”。

(2)综合实践的原则

包括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听说读写各种言语活动的综合,言语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语文知识与其它学科的综合,言语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综合,语文知识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综合等等。

在布置预习蒲松龄《山市》时,我要求学生查找海市蜃楼的文字说明和图片,并在检查预习时出示了自己搜集的有关海市蜃楼的图文。这样把语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综合起来,学起来既落实,又深刻。

(3)注重言语情境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其用意是强调不要脱离语境去讲语法修辞。这里有三个问题要注意:第一,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决定取舍。第二,在疑难处学习。第三,在精彩处学习。

在设计《<论语>十则》的教学目标时,我把传统的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分别单列,合并为“学会学习”,这样既符合师生问答的历史原貌,又突出了学法。

2.语文学科如何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结合。(P284-285)

答: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加大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紧密

结合的力度,对语文学科来说,就意味着必须完成如下任务: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来解决语文“课堂教学”所难以解决好的问题。例如用视频文件为课文内容复现真实背景,虚拟操作环境。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例如用投影板书、播放录音,

取代和优化教师常规操作环节,可以把教师的精力较多地分配到师生互动上去。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语文课程建设。广泛、系统地制做课件,提炼精品,使语文教学从知识到操作走向科学化和艺术化。

四、分析题

案例分析。以274页、299页、325页为主。

答:教材274页介绍的5R笔记法是一种学习技术,步骤是:记录一整理一记忆一思考一复习。

记笔记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对笔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都明显不足,尤其是对于学生笔记的指导,依然是随意而零散的。5R笔记法值得我们钻研和推广。

教材299页《三峡》这个课例是运用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一次完整的实践活动。在全程中运用CAI课件的情况如下:

CAI显现三峡风景图像及滚屏字幕。

CAI显现出重,点字、词、句。

CAI显现古书《水经注》并翻页到选文处。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学生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成功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探讨。

教材325页《教师角色隐喻中的社会期待》一文,对教师角色四种隐喻的内涵分别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中有对隐喻的肯定,也指出了隐喻所包含的不足。

1.你认为各种隐喻内涵应该肯定的是什么?

2.你认为各种隐喻包含着哪些不足?

3.举出你知道的教师角色隐喻,分析其内涵。

“蜡烛”角色:给学生指出努力方向是对的,不足之处是缺失了教师自身需要的进步。

“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对学生不应该设计、铸造,而应该启发、诱导。

“园丁”角色:从养成学习习惯的角度考虑是可取的。但忽视了教师从学生集体获得的反作用。

“一桶水”角色:教师的储备要厚实。但现实是教师更需要角色转变、提高。

我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先行者。他比学生先学,同时跟学生一道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

教师的角色可以是陪读者。他陪伴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鼓励学生演练未来生存必要的规范和技能,做他们成长的可信赖的朋友和顾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