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泡塔设计-反应器设计
鼓泡塔反应器综述

目录1 鼓泡塔反应器简介 (1)1.1 鼓泡塔的概念 (1)1.2 鼓泡塔的结构 (1)1.3 鼓泡塔类型 (2)1.3.1空心式 (2)1.3.2 多段式 (3)1.3.3 循环式 (3)1.4 鼓泡塔反应器的操作状态 (4)2 鼓泡塔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 (6)2.1气泡直径 (6)2.2含气率 (6)2.3气液比相界面积 (7)2.4鼓泡塔内的气体阻力ΔP (7)2.5返混 (8)3 鼓泡塔反应器的传质、传热特性 (9)3.1鼓泡塔的传质 (9)3.2鼓泡塔的传热 (9)4 鼓泡塔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11)4.1 双流体模型 (11)4.2 湍流模型 (11)5 鼓泡塔反应器的工业应用实例 (13)1 鼓泡塔反应器简介1.1 鼓泡塔的概念鼓泡塔是在塔体下部装上分布器,将气体分散在液体中进行传质、传热的一种塔式反应器。
优点:气相高度分散于液相中,具有大的液体持有量和相界接触面,传质和传热效率高,适用于缓慢化学反应和高度放热的情况;结构简单,操作稳定,投资和维修费用低,被广泛应用于加氢、脱硫、烃类氧化、烃类卤化等工业过程。
缺点:液相有较大的返混,气相有较大的压降。
当高径比大时,气泡合并速度增加,使相际接触面积减小。
1.2 鼓泡塔的结构图1.2 简单鼓泡塔气体分布器:使气体分布均匀,强化传热、传质。
是气液相鼓泡塔的关键设备之一,型式:多孔板,喷嘴,多孔等,为鼓泡塔主要结构之一,另一主要结构为塔体。
换热装置: 1、夹套式:热效应不大时。
2、蛇管式:热效应较大时。
3、外循环换热式:热效应较大时塔体可安装夹套或其它型式换热器或设有扩大段、液滴捕集器等;塔内液体层中可放置填料;塔内可安置水平多孔隔板以提高气体分散程度和减少液体返混。
1.3 鼓泡塔类型1.3.1空心式图1.3.1 空心式鼓泡塔图1.3.2 多段式鼓泡塔空心式鼓泡塔如图1.3.1所示,塔内不含塔板和液体分布器,最适用于缓慢化学反应系统或伴有大量热效应的的反应系统。
《鼓泡塔反应器》

散系数。 扩散系数不仅与液体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反应温度、气体反
应物的分压或液体浓度有关。当鼓泡塔在安静区操作时,影响液相传质 系数的因素主要是气泡大小、空塔气速、液体性质和扩散系数等;而在 湍动区操作时,液体的扩散系数、液体性质、气泡当量比表面积以及气 体表面张力等,成为影响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
➢ 4、水平多孔隔板:提高气体分散度,减少液体纵向循环。
整理课件
鼓泡塔的传递特性
鼓泡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 塔内液体流动状态:由空塔气速uOG决定
※空塔气速uOG=v0/At 安静区:uOG<4.5~6cm/s 气体通过分布器几乎呈分散的有次 序的鼓泡,既能达到一定的流量,又很少出现返混。 过渡区:4.5~6<uOG<8cm/s 湍动区:uOG>8cm/s 气泡不断地分裂、合并,并产生激烈无 定向运动。塔内液体扰动剧烈,返混严重,流型接近CSTR。
鼓泡塔反应器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 鼓泡塔反应器的传质 鼓泡塔反应器的计算
整理课件
鼓泡塔反应器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 特点: ➢ 塔内充满液体,气体从反应器底部通入,分散成气泡沿着液体上升,
既与液相接触进行反应同时搅动液体以增加传质速率。 ➢ 这类反应器适用于液体相也参与反应的中速、慢速反应和放热量大的
整理课件
鼓泡塔反应器的计算 反应器体积 充气层的体积:VR=VG+VL 分离空间体积:VE 顶盖死区体积:VC
整理课件
➢ VL: 半连续操作时:VL=VOL(τ+τ')
连续操作时:VL=VOL
VOL
CAO xA
rA
其中:(-rA)':实测的宏观速度。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结构、传质、工艺计算

计算液膜传质过程可用以下公式:sh 来自k LA d b D LA
SCL
L DLA
L
Re b
dbuOGL
L
.072 1 0 bg3 0 .484 0 .339d Sh 2 .0 C Re S b CL 2/3 D LA
鼓泡塔的气体压降ΔP: ΔP=分布板小孔压降+鼓泡塔静压降 =
3 2 u 10 0 G H g R R 2 C 2
kpa
式中 C2=0.8 (小孔阻力系数) u0:小孔气速,m/s 鼓泡层密度,kg/m3
鼓泡塔的传质 一般气膜传质阻力较小,可以忽略,液膜传质阻力的大小决定了
传质速率的快慢。
欲提高单位相界面的传质速率,即提高传质系数,则必须提高扩 散系数。 扩散系数不仅与液体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反应温度、气体反 应物的分压或液体浓度有关。当鼓泡塔在安静区操作时,影响液相传质 系数的因素主要是气泡大小、空塔气速、液体性质和扩散系数等;而在 湍动区操作时,液体的扩散系数、液体性质、气泡当量比表面积以及气 体表面张力等,成为影响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
VOL
C AO x A rA
其中:(-rA)':实测的宏观速度。
VG:
VL G VG 1 G
VR:
V V G V V V L R G L G 1 G
4、VE:
当液滴移动速度小于0.0001m/s HE=αED 当D<1.2m HE≥1m D≥1.2m αE=0.75
VE D2HE 4
VC:
式中 :形状系数,球盖: =1 标准椭圆形封头: =2
鼓泡塔设计-反应器设计.doc

目录一、项目简介 (1)二、反应器选择 (1)2.1 工艺流程 (1)2.2 鼓泡塔介绍 (2)2.2.1 鼓泡塔反应器的分类 (2)2.2.2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 (4)2.2.3 鼓泡塔中的传质 (6)2.2.4 鼓泡塔中的传热 (6)三、初步设计 (6)3.1 PX氧化宏观动力学 (6)3.1.1宏观反应动力学 (6)3.1.2 PX氧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7)3.1.3 氧化反应机理 (8)3.2反应段模型的建立[7] (11)3.2.1 模型作如下假设: (11)3.2.2模型方程 (11)3.2.4 质量衡算 (13)3.2.5 热量衡算 (14)3.2.6 参数估算 (14)3.2.7 模型的求解 (17)3.3 影响PX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 (18)四、总结 (19)五、参考文献 (20)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的鼓泡塔设计一、项目简介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PTA生产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继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和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开始生产高性能聚酯纤维开始,聚酯工业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主要原料PTA生产技术的变革。
PTA合成方法曾先后采用:硝酸氯化法,Dupont公司开发的以钴为催化剂的空气氧化法,Witten公司开发的酯化氧化法(DMT),以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58年由Mid-Century公司发的MC氧化工艺。
如今,工业上主要采用Co-Mn-Br为催化剂由对二甲苯(PX)经空气氧化制得[1]。
主要工艺有Amoco、三井和Dupont三大公司的专利技术。
三种工艺的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均采用Amoco-MC高温氧化法[2]。
对二甲苯(PX)氧化制对苯二甲酸(TA)是聚酯工业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液相催化氧化过程。
工业氧化反应在185 ~ 224 ℃、1 ~2 MPa 下进行,采用Co-Mn-Br 三元复合催化剂,醋酸为溶剂,空气为氧化剂,反应物PX 经过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步骤顺序生成醇、醛、酸,并最终转化为固体产物TA。
鼓泡塔反应器设计

结构
塔体: 气体分布器:使气体分布均匀,强化传热、传质。是气液相鼓泡塔的关键设备之一。 型式:多孔板 喷嘴 多孔管等 换热装置: 夹套式:热效应不大时。 蛇管式:热效应较大时。 外循环换热式:热效应较大时。 水平多孔隔板:提高气体分散度,减少液体纵向循环。
气泡尺寸
a. 气泡的形成: uOG较低时:气体分布器 uOG中等时:气体分布器加液体湍动 uOG较高时:液体湍动使气流破碎成气泡。
<200
b.单个气泡的形状和直径 形状:db<0.2cm 垂直上升的坚实圆球. 2≤db≤1.0cm 螺旋式摆动上升的椭圆球 db>1.0cm 垂直上升的菌帽状 条件:
添加标题
b.体积平均直径dV:
01
添加标题
c.几何平均直径dg:
02
添加标题
a.当量比表面直径dVS: 气泡群的直径的计m2/m3
含气率:
单位体积充气层内气体所点的体积分率。 εOG:静态气含率。液体不流动时的气含率。 εG:动态气含率。液体连续流动时的气含率。
鼓泡塔的传递特性
鼓泡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塔内液体流动状态:由空塔气速uOG决定 空塔气速uOG=v0/At 安静区:uOG<4.5~6cm/s 气体通过分布器几乎呈分散的有次序的鼓泡,既能达到一定的流量,又很少出现返混。 过渡区:4.5~6<uOG<8cm/s 湍动区:uOG>8cm/s 气泡不断地分裂、合并,并产生激烈无定向运动。塔内液体扰动剧烈,返混严重,流型接近CSTR。
鼓泡塔的气体压降ΔP: ΔP=分布板小孔压降+鼓泡塔静压降 = kpa 式中 C2=0.8 (小孔阻力系数) u0:小孔气速,m/s 鼓泡层密度,kg/m3
【优选文档】鼓泡塔反应器设计PPT

➢ 气泡尺寸
a. 气泡的形成:
uOG较低时:气体分布器 uOG中等时:气体分布器加液体湍动 uOG较高时:液体湍动使气流破碎成气泡。
形状:db<0.2cm 垂直上升的坚实圆球. ≤db≤1.0cm 螺旋式摆动上升的椭圆球
db>1.0cm 垂直上升的菌帽状
条件:
Re0
d0u0 G G
<200
➢ 气泡群的直径的计算
一般气膜传质阻力较小,可以忽略,液膜传质阻力的大小决定了传质速率的快慢。
夹套式:热效应不大时。 而在湍动区操作时,液体的扩散系数、液体性质、气泡当量比表面积以及气体表面张力等,成为影响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
是气液相鼓泡塔的关键设备之一。
当鼓泡塔在安静区蛇操作管时,式影:响液热相传效质应系数较的因大素时主要。是气泡大小、空塔气速、液体性质和扩散系数等;
=
103 C2
u02G
2
HRRg
kpa
式中 C2=0.8 (小孔阻力系数)
u0:小孔气速,m/s 鼓泡层密度,kg/m3
鼓泡塔的传质 一般气膜传质阻力较小,可以忽略,液膜传质阻力的大小决定了
传质速率的快慢。 欲提高单位相界面的传质速率,即提高传质系数,则必须提高扩
散系数。 扩散系数不仅与液体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反应温度、气体反
=2
液体不流动时的气含率。
计算液膜传质过程可用以下公式:
湍动区:uOG>8cm/s 气泡不断地分裂、合并,并产生激烈无定向运动。
连续操作时:VL=VOL
是气液相鼓泡塔的关键设备之一。
VL: 半连续操作时:VL=VOL(τ+τ')
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D
D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结构、传质、工艺计算

Re0 d0u0 G
G
<200
气泡群的直径的计算
a.当量比表面直径dVS:
b.体积平均直径dV:
c.几何平均直径dg:
含气率:
单位体积充气层内气体所点的体积分率。
εOG:静态气含率。液体不流动时的气含率。 εG:动态气含率。液体连续流动时的气含率。
比相界面a:
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气泡的表面积。m2/m3VE D2HE 4Fra bibliotek
VC:
式中 :形状系数,球盖: =1 标准椭圆形封头: =2
D 3 VC 12
D
反应器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4VG D 3600 uOG
m
H
H=HR+HE+HC
H 3 12 D
1 .61
鼓泡塔中的传热
传热方式:三种
利用溶剂、反应物或产物气化带走热量。
利用液体外循环冷却器移走热量。
利用夹套、蛇管或列管式冷却器移走热量。
鼓泡塔反应器的计算
反应器体积
充气层的体积:VR=VG+VL 分离空间体积:VE 顶盖死区体积:VC
VL: 半连续操作时:VL=VOL(τ+τ') 连续操作时:VL=VOL
计算液膜传质过程可用以下公式:
鼓泡塔反应器设计 PPT课件

➢ 鼓泡塔的气体压降ΔP:
ΔP=分布板小孔压降+鼓泡塔静压降
=
10 3 C2
u
2 0
G
2
HRRg
kpa
式中 C2=0.8 (小孔阻力系数)
u0:小孔气速,m/s 鼓泡层密度,kg/m3
鼓泡塔的传质 一般气膜传质阻力较小,可以忽略,液膜传质阻力的大小决定了
传质速率的快慢。 欲提高单位相界面的传质速率,即提高传质系数,则必须提高扩
3 H 12 D
反应。 ➢ 鼓泡塔反应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易控制、易维修、防腐问题易解决,
用于高压时也无困难。 ➢ 鼓泡塔内液体返混严重,气泡易产生聚并,故效率较低。
结构
➢ 塔体: ➢ 气体分布器:使气体分布均匀,强化传热、传质。是气液相鼓泡塔的
关键设备之一。 型式:多孔板 喷嘴 多孔管等
➢ 3、换热装置: 夹套式:热效应不大时。 蛇管式:热效应较大时。 外循环换热式:热效应较大时。
鼓泡塔反应器的计算 反应器体积 充气层的体积:VR=VG+VL 分离空间体积:VE 顶盖死区体积:VC
➢ VL: 半连续操作时:VL=VOL(τ+τ')
连续操作时:VL=VOL
VOL
C AO xA
rA
其中:(-rA)':实测的宏观速度。
➢ VG:
VG
VLG 1G
➢ VR:
VR
VG VL
➢ 4、水平多孔隔板:提高气体分散度,减少液体纵向循环。
鼓泡塔的传递特性
鼓泡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 塔内液体流动状态:由空塔气速uOG决定
※空塔气速uOG=v0/At 安静区:uOG<4.5~6cm/s 气体通过分布器几乎呈分散的有次 序的鼓泡,既能达到一定的流量,又很少出现返混。 过渡区:4.5~6<uOG<8cm/s 湍动区:uOG>8cm/s 气泡不断地分裂、合并,并产生激烈无 定向运动。塔内液体扰动剧烈,返混严重,流型接近CSTR。
鼓泡塔反应器设计[荟萃知识]
![鼓泡塔反应器设计[荟萃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73b0a3eb0717fd5370cdc61.png)
行业知识
1
鼓泡塔反应器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
特点: ➢ 塔内充满液体,气体从反应器底部通入,分散成气泡沿着液体上升,
既与液相接触进行反应同时搅动液体以增加传质速率。 ➢ 这类反应器适用于液体相也参与反应的中速、慢速反应和放热量大的
行业知识
12
鼓泡塔反应器的计算 反应器体积 充气层的体积:VR=VG+VL 分离空间体积:VE 顶盖死区体积:VC
行业知识
13
➢ VL: 半连续操作时:VL=VOL(τ+τ')
连续操作时:VL=VOL
VOL
C AO xA
rA
其中:(-rA)':实测的宏观速度。
行业知识
14
➢ VG:
VG
行业知识
5
➢ 气泡尺寸
a. 气泡的形成:
uOG较低时:气体分布器 uOG中等时:气体分布器加液体湍动 uOG较高时:液体湍动使气流破碎成气泡。
b.单个气泡的形状和直径 形状:db<0.2cm 垂直上升的坚实圆球. 0.2≤db≤1.0cm 螺旋式摆动上升的椭圆球 db>1.0cm 垂直上升的菌帽状
传质速率的快慢。 欲提高单位相界面的传质速率,即提高传质系数,则必须提高扩
散系数。 扩散系数不仅与液体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反应温度、气体反
应物的分压或液体浓度有关。当鼓泡塔在安静区操作时,影响液相传质 系数的因素主要是气泡大小、空塔气速、液体性质和扩散系数等;而在 湍动区操作时,液体的扩散系数、液体性质、气泡当量比表面积以及气 体表面张力等,成为影响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
条件:
鼓泡塔设计-反应器设计学习资料

目录一、项目简介 (1)二、反应器选择 (1)2.1 工艺流程 (1)2.2 鼓泡塔介绍 (2)2.2.1 鼓泡塔反应器的分类 (2)2.2.2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 (4)2.2.3 鼓泡塔中的传质 (6)2.2.4 鼓泡塔中的传热 (6)三、初步设计 (6)3.1 PX氧化宏观动力学 (6)3.1.1宏观反应动力学 (6)3.1.2 PX氧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7)3.1.3 氧化反应机理 (8)3.2反应段模型的建立[7] (11)3.2.1 模型作如下假设: (11)3.2.2模型方程 (11)3.2.4 质量衡算 (13)3.2.5 热量衡算 (14)3.2.6 参数估算 (14)3.2.7 模型的求解 (16)3.3 影响PX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 (17)四、总结 (19)五、参考文献 (20)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的鼓泡塔设计一、项目简介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PTA生产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继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和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开始生产高性能聚酯纤维开始,聚酯工业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主要原料PTA生产技术的变革。
PTA合成方法曾先后采用:硝酸氯化法,Dupont公司开发的以钴为催化剂的空气氧化法,Witten公司开发的酯化氧化法(DMT),以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58年由Mid-Century公司发的MC氧化工艺。
如今,工业上主要采用Co-Mn-Br为催化剂由对二甲苯(PX)经空气氧化制得[1]。
主要工艺有Amoco、三井和Dupont三大公司的专利技术。
三种工艺的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均采用Amoco-MC高温氧化法[2]。
对二甲苯(PX)氧化制对苯二甲酸(TA)是聚酯工业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液相催化氧化过程。
工业氧化反应在185 ~ 224 ℃、1 ~2 MPa 下进行,采用Co-Mn-Br 三元复合催化剂,醋酸为溶剂,空气为氧化剂,反应物PX 经过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步骤顺序生成醇、醛、酸,并最终转化为固体产物TA。
鼓泡塔设计-反应器设计

目录一、项目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反应器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鼓泡塔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鼓泡塔反应器的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鼓泡塔中的传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鼓泡塔中的传热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初步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PX氧化宏观动力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宏观反应动力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PX氧化反应宏观动力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反应机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应段模型的建立[7]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作如下假设: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方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质量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量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数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的求解错误!未定义书签。
影响PX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的鼓泡塔设计一、项目简介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PTA生产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继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和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开始生产高性能聚酯纤维开始,聚酯工业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主要原料PTA生产技术的变革。
PTA合成方法曾先后采用:硝酸氯化法,Dupont公司开发的以钴为催化剂的空气氧化法,Witten公司开发的酯化氧化法(DMT),以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58年由Mid-Century公司发的MC氧化工艺。
如今,工业上主要采用Co-Mn-Br 为催化剂由对二甲苯(PX)经空气氧化制得[1]。
主要工艺有Amoco、三井和Dupont 三大公司的专利技术。
三种工艺的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均采用Amoco-MC高温氧化法[2]。
对二甲苯(PX)氧化制对苯二甲酸(TA)是聚酯工业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液相催化氧化过程。
工业氧化反应在185 ~ 224 ℃、1 ~2 MPa 下进行,采用Co-Mn-Br 三元复合催化剂,醋酸为溶剂,空气为氧化剂,反应物PX 经过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步骤顺序生成醇、醛、酸,并最终转化为固体产物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项目简介 (1)二、反应器选择 (1)2.1 工艺流程 (1)2.2 鼓泡塔介绍 (2)2.2.1 鼓泡塔反应器的分类 (2)2.2.2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 (4)2.2.3 鼓泡塔中的传质 (6)2.2.4 鼓泡塔中的传热 (6)三、初步设计 (6)3.1 PX氧化宏观动力学 (6)3.1.1宏观反应动力学 (6)3.1.2 PX氧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7)3.1.3 氧化反应机理 (8)3.2反应段模型的建立[7] (11)3.2.1 模型作如下假设: (11)3.2.2模型方程 (11)3.2.4 质量衡算 (13)3.2.5 热量衡算 (14)3.2.6 参数估算 (14)3.2.7 模型的求解 (16)3.3 影响PX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 (17)四、总结 (19)五、参考文献 (20)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的鼓泡塔设计一、项目简介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PTA生产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继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和美国杜邦公司(Dupont)开始生产高性能聚酯纤维开始,聚酯工业的发展极大的刺激了主要原料PTA生产技术的变革。
PTA合成方法曾先后采用:硝酸氯化法,Dupont公司开发的以钴为催化剂的空气氧化法,Witten公司开发的酯化氧化法(DMT),以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958年由Mid-Century公司发的MC氧化工艺。
如今,工业上主要采用Co-Mn-Br为催化剂由对二甲苯(PX)经空气氧化制得[1]。
主要工艺有Amoco、三井和Dupont三大公司的专利技术。
三种工艺的基本流程大致相同,均采用Amoco-MC高温氧化法[2]。
对二甲苯(PX)氧化制对苯二甲酸(TA)是聚酯工业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液相催化氧化过程。
工业氧化反应在185 ~ 224 ℃、1 ~2 MPa 下进行,采用Co-Mn-Br 三元复合催化剂,醋酸为溶剂,空气为氧化剂,反应物PX 经过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步骤顺序生成醇、醛、酸,并最终转化为固体产物TA。
PX 氧化涉及多种反应物和自由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反应物-溶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化学吸收与反应结晶过程的耦合作用,机理十分复杂。
二、反应器选择2.1 工艺流程选用的对二甲苯(PX)液相空气氧化反应流程如图1.1所示。
原料PX和循环回收的溶剂醋酸和催化剂以及补充的新鲜醋酸和催化剂充分混合后进入反应器。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料液中的对二甲苯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TA)。
TA在反应液中溶解度很小,因此反应器内是气、液、固三相并存。
反应生成的TA固体由溶剂醋酸夹带在浆料中从反应器底部排出。
气相的主要成分为移出反应热的蒸发溶剂醋酸、水和反应尾气,经过反应器顶部的脱水塔之后水富集,塔顶冷凝液部分采出,部分回流至脱水塔顶部。
[3]PX氧化鼓泡塔反应器带脱水段,反应器构型为直筒鼓泡式,无强力搅拌,顶部设有脱水塔。
压缩空气从反应器底部通人,鼓泡产生搅动促进气液传质与混合。
图1.1. PX氧化反应单元简化流程图2.2 鼓泡塔介绍鼓泡塔是一种常用的气液接触反应设备,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如乙烯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醋酸或醋酸酐、环己醇氧化生成己二酸、环己烷氧化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及石蜡和芳烃的氯化反应、C18-20烃氧化生成皂用脂肪酸、对二甲苯氧化生成苯二甲酸、在硫酸水溶液中异丁酸水解生成异丁烯、氨水碳化生成碳酸氢铵等反应都采用鼓泡塔。
在鼓泡塔中,一般不要求对液相作剧烈搅拌,蒸汽以气泡状吹过液体而造成的混合已足够。
优点:气相高度分散在液相中,因此有大的持液量和相际接触表面,使传质和传热的效率较高,它适用于缓慢化学反应和强放热情况。
同时反应器结构简单、操作稳定、投资和维修费用低。
1、塔内充满液体,气体从反应器底部通入,分散成气泡沿着液体上升,既与液相接触进行反应同时搅动液体以增加传质速率。
2、这类反应器适用于液体相也参与反应的中速、慢速反应和放热量大的反应。
3、鼓泡塔反应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易控制、易维修、防腐问题易解决,用于高压时也无困难。
缺点:液相有较大返混现象,当高径比大时,气泡合并速度增加,使相际接触面积减小。
2.2.1 鼓泡塔反应器的分类工业所遇到的鼓泡塔反应器,按其结构可分为空心式、多段式、气体提升式和液体喷射式。
空心式鼓泡塔(见图2.1)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这类反应器最适用于缓慢化学反应系统或伴有大量热效应的反应系统。
若热效应较大时,可在塔内或塔外装备热交换单元(见图2.2)。
图2.1 空心式鼓泡塔图2.2 具有塔内热交换单元的鼓泡塔1-塔体;2-夹套;3-气体分布器为克服鼓泡塔中的液相返混现象,当高径比较大时,常采用多段鼓泡塔,以提高反应效果(见图2.3)。
图2.3多段式气液鼓泡塔图2.4气体提升式鼓泡反应器当高粘性物系,例如生化工程的发酵、环境工程中活性污泥的处理、有机化工中催化加氢(含固体催化剂)等情况,常用气体提升式鼓泡反应器(见图2.4)或液体喷射式鼓泡反应器(见图2.5),此种利用气体提升和液体喷射形成有规则的循环流动,可以强化反应器传质效果,并有利于固体催化剂的悬浮。
此类又统称为环流式鼓泡反应器。
它具有径向气液流动速度均匀、轴向弥散系数较低,传热、传质系数较大,液体循环速度可调节等优点。
图2.5液体喷射式鼓泡反应器2.2.2 鼓泡塔反应器的特点与结构1.鼓泡塔反应器中流体的流动特性鼓泡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塔内液体流动状态:由空塔气速U OG决定空塔气速U OG= v0/A t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鼓泡塔内充满液体,气体从反应器底部通入,分散成气泡沿着液体上升,即与液相接触进行反应同时搅动液体以增加传质速率。
在鼓泡塔反应器中,气体由顶部排出而液体由底部引出。
通常鼓泡塔的流动状态可划分为如下三个区域。
a、安静鼓泡区U OG< 4.5~6 cm/s 气体通过分布器几乎呈分散的有次序的鼓泡,既能达到一定的流量,又很少出现返混。
在该区域内,当表观气速低于0.05m/s时,常处于此种安静鼓泡区域。
此时,气泡呈分散状态,气泡大小均匀,进行有秩序的鼓泡,液体搅动微弱,可视为均相流动区域。
b、湍流鼓泡区U OG>8cm/s 气泡不断地分裂、合并,并产生激烈无定向运动。
塔内液体扰动剧烈,返混严重,流型接近CSTR。
该区域表观气速较高,塔内气液剧烈无定向搅动,呈现极大的液相返混。
此时部分小气泡凝聚成大气泡,气体以大气泡和小气泡两种形态与液体接触,大气泡上升速度较快,停留时间较短,小气泡上升速度较慢,停留时间较长。
形成不均匀接触的流动状态,称为剧烈扰动的湍流鼓泡区,或称为不均匀湍流鼓泡区。
c、栓塞气泡流动区在直径小于0.15m的鼓泡塔中,实验观察到在较高表观气速下会出现栓塞气泡流动状态,这是由于大气泡直径被鼓泡塔的器壁所限制。
鼓泡塔中液体流动状态(如图2.6)所示,图中三个流动区域的交界是模糊的,这是由于气体分布器的形式、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液相的流速一定程度影响了流动区域的转移。
例如。
孔径较大的分布器在很低的气速下就成为湍流鼓泡区;高粘度的液体在较大的鼓泡塔中也会形成栓塞流,而在较高气速下才能过渡到湍流鼓泡区。
工业鼓泡塔的操作常处于安静区和湍流区两种流动状态中,一般应保持在均匀流动的安静区才为合理。
图2.6 鼓泡塔流动状态2.气泡尺寸a. 气泡的形成:U OG 较低时:气体分布器U OG 中等时:气体分布器加液体湍动U OG 较高时:液体湍动使气流破碎成气泡。
b.单个气泡的形状和直径形状: db<0.2cm 垂直上升的坚实圆球.0.2≤db ≤1.0cm 螺旋式摆动上升的椭圆球db>1.0cm 垂直上升的菌帽状条件: <200000Re G G d u ρμ=2.2.3 鼓泡塔中的传质一般气膜传质阻力较小,可以忽略,液膜传质阻力的大小决定了传质速率的快慢。
欲提高单位相界面的传质速率,即提高传质系数,则必须提高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不仅与液体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反应温度、气体反应物的分压或液体浓度有关。
当鼓泡塔在安静区操作时,影响液相传质系数的因素主要是气泡大小、空塔气速、液体性质和扩散系数等;而在湍动区操作时,液体的扩散系数、液体性质、气泡当量比表面积以及气体表面张力等,成为影响传质系数的主要因素2.2.4 鼓泡塔中的传热传热方式:三种利用溶剂、反应物或产物气化带走热量。
利用液体外循环冷却器移走热量。
利用夹套、蛇管或列管式冷却器移走热量。
夹套式:热效应不大时。
蛇管式:热效应较大时。
外循环换热式:热效应较大时。
三、初步设计3.1 PX氧化宏观动力学3.1.1宏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分子间的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称为微观动力学,也称为本征动力学。
而研究工业规模化学反应器中化学反应与质量、热量、动量传递过程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与物料变化过程综合的过程动力学,就称为宏观动力学。
气液反应宏观动力学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在扩散方程的基础上加入反应相,构成扩散——反应方程(即气液传质和液相中化学反应之间的数学描述),再利用气液传质模型确定边界条件和数学处理方法进行解析。
扩散——反应方程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只有当本征反应动力学方程是线性的场合才能得到数学解析解,其他的场合只能做近似解和数值解。
因此从实际应用出发,一般只对某些特定情况进行解析,并且采用一些无因次数群作为气液反应的特征数,描述气液反应的特定规律。
气液反应宏观动力学方程原则上都可以用下式表示:*A L A A L R =Ek C R =ηr (31) 或式中:E 为气液反应的增强因数;为气液反应的效率因数。
气液宏观反应动力学特征数是指在气液反应理论分析中形成的一些特定的概念:八田数、饱和度、增强因数和效率因数,利用它们可以定性或定量地判别气液宏观反应的动力学状况。
其中八田数是最基本的特征数,增强因数E 和效率因数都可以表示成八田数的函数。
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八田数为 ,从其形式可以看出气液反应宏观动力学方程的核心问题是反应的本征速率常数()与传质(液相)的本征速率()的关系。
反映了化学反应的特征;反映了扩散和流体力学特性[4]。
3.1.2 PX 氧化反应宏观动力学对氧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浙江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研究的比较系统,现借鉴其研究的结果,用于鼓泡塔氧化反应器的模拟。
其反应路径如图3.1所示[5]。
图3.1 PX 氧化反应路径氧化反应过程中各个物质的生成速率R i 同各步反应速率r i 的关系如下: PX 15R =-r -r ;TALD 162R =r +r -r ;PT 23R =r -r ;4-CBA 34R =r -r ;TA 4R =r ;TALC 56R =r -r ;2O 1234561111R =-(r +r +r +r +r +r )2222;2136R =r +r +r H O r i 与液相组分浓度的关系为双曲型,如果从扩散一反应方程出发,结合气液传质模型求解浓度随空间的分布将是十分复杂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先分析其气液反应的特征数,确定气液反应的类型,然后再根据情况得出PX 气液反应宏观动力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