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相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减招「真相揭秘」

江苏高考减招「真相揭秘」

江苏高考减招「真相揭秘」近日,一那么消息在整个江苏的高中生家长群中"炸了锅",今年江苏省高考考生人数创历年最低,省内高校将大幅度增加省外招生方案,累计调出3.8万个招生方案,增加中西部协作方案,让中西部考生受益。

家长们坐不住了,集体反对“减招”,纷纷集中到省教育厅和各地教育局进行“维权”。

那么这个政策到底会不会影响到江苏高考学子的录取率呢?增加跨省招生名额是否会减少省内学生的求学时机吗?早在5月12日上午10点左右,江苏省教育厅就官方微博发出声明:在这篇声明中,江苏省教育厅强调了以下几点事实:1:调出方案不会影响我省考生本专科各批次录取比例"近年来,随着江苏高等总量的不断扩大、高考生源的逐年下降,高考各批次录取率逐年提升。

根据我省高考生源状况、高校方案总规模和进出省方案安排、往年招生录取情况等因素测算,xx年调出方案不会影响我省考生本专科各批次录取比例。

预计今年我省高考录取比例将不低于去年,甚至略有提高。

"2:调出方案中,本科调出专项任务方案的占比拟低"38000人的调出方案为指导性方案,既可安排本科,也可安排专科。

我们具体安排为本科9000人和专科29000人,已经充分考虑了省内高考考生的本专科录取率不降低的因素。

"3:全国"985"、"211"高校有望对江苏追加更多录取名额"省教育厅将积极协调部委属高校,在完成国家规定任务的同时,向我省多投放招生方案。

录取期间,省教育厅还将积极加强与"985"、"211"院校沟通,商请上述学校充分考虑江苏高中教育水平较高,生源较好等情况,争取录取时追加更多的优质方案,进一步提高我省考生本科录取比例。

”“xx-xx年,录取期间我省本一批次实际录取比公布方案分别增加了3156人、3102人、3357人,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北京高考竞争真相:数学130分及以上者占20%

北京高考竞争真相:数学130分及以上者占20%

北京高考竞争真相:数学130分及以上者占20%很多人都以为北京高考相当简单,400分就能上清华北大,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高考名师祝云天通过分析2021年北京高考成绩统计数据,发现数学达到130分及以上的考生约占总报考人数的19.91%(约20%),140分及其以上约占4.7%,也就是说,数学130分以上是优秀考生的“标配”。

那么,考生数学成绩达到140分,进入前4.7%的方阵,报志愿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吗?如果以高考数学140分的人数作为高考排名位次,所对应的大学也并非顶尖一流大学,说明高考数学140分在北京的竞争力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虽然数学单科成绩排名并不能作为高考位次,但这篇文章解密了北京高考竞争的真相,也提供了一种高考报志愿的分析思路,推荐2021考生家长阅读参考。

作者:祝云天高考数学满分150分,如果考生能拿140分,在很多人意识里无疑是高分了。

近几年,高考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形势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那么在新形势下,考生数学140分竞争力怎样?我们做了简要的分析供大家参考!一、数据分析:高考数学140分报考分析2021年北京高考数学成绩统计数据表明,文科数学成绩数学成绩140分及其以上考生所占比例7.27%,理科数学成绩130分及其以上考生所占比例为18.84%。

北京2021考生数学成绩统计数据考生若想圆梦目标院校,那么在具体学科得分上,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竞争力才能圆梦,就拿数学单科来讲,北京文科考生数学140分,对应的市排名1103名。

如果某文科考生,在2021年北京高考中,数学单科140分,那么仅从数学竞争力上看,他们考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压力很大,考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有微弱优势或者能达到竞争线。

2021北京文科录取接近1103名的高校现实中,考生若想考取更好的大学(传媒、央财、对外、北师大、北外、北航等),数学单科140分,竞争力还是不够的,就更不用说北清、人大、复旦等院校了。

影像里的中国现实——系列纪录片《高考》的真实性、社会性与故事性解读

影像里的中国现实——系列纪录片《高考》的真实性、社会性与故事性解读

影像里的中国现实——系列纪录片《高考》的真实性、社会性与故事性解读近年来,纪录片作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艺术形式,逐渐成为观众了解社会现实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中国,纪录片也日益受到重视,不少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涉及到社会热点、人文关怀等多个领域。

其中一系列以中国高考为主题的纪录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些作品以其真实性、社会性与故事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考》系列纪录片,以拍摄中国高考的全过程为主题,尤其关注了考生及其家庭在高考期间的心态、压力和困惑等多个方面。

首先,这一系列纪录片的真实性令人印象深刻。

通过捕捉真实的场景和情感,纪录片真实地展现了高考过程中考生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在《高考1994》中,该片工作组跟随了一位叫做孙聪的考生,展现了他在为高考奋斗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扰,触动了观众的心弦。

这种真实性是纪录片最核心的特点之一,它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中国高考这一独特的现象。

与此同时,这一系列纪录片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通过展示高考期间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这些作品揭示出了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压力、竞争等问题。

纪录片《一个和一个的高考》中,导演跟随了不同背景的几位考生,展示了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巨大的期望。

观众通过这些纪录片,不仅了解了高考对一个考生的意义,更从中得到了对社会状况的思考。

这些作品引发了社会对教育公平、家庭教育、社会竞争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纪录片的社会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更是一个折射整个社会现象的镜子。

除了真实性和社会性,纪录片《高考》系列也充满了故事性。

通过将各个考生的故事串联在一起,这些纪录片呈现了一个个独特的个案。

这些纪录片通过呈现考生和家庭的故事,让观众认识到高考对个体和家庭的冲击力。

在《高考十年》中,该片通过记录了一个考生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展示了他和家庭的变迁。

这种个体故事的呈现,让观众更容易与影片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高考对一个个体和家庭的影响。

总的来说,《高考》系列纪录片通过其真实性、社会性和故事性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2023高考后真相时代 方法 和论证方法

2023高考后真相时代 方法 和论证方法

2023高考后真相时代方法和论证方法
以下是高考作文中的常见的“方法”和“论证方法”:
常见的“方法”:
1. 并列法:文章的主体部分,选择若干材料,这些材料相互并列,共同论证某一个观点。

2. 对比法:通过对比来论证一个观点,可以是正反对比,也可以是今昔对比。

3. 因果法:通过分析因果关系来论证一个观点,可以先写原因再写结果,也可以先写结果再写原因。

4. 假设法:在论证中,使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从而论证一个观点。

5. 归纳法:通过对一系列具体事实的分析,归纳出这些事实所共有的规律或特点。

常见的“论证方法”:
1. 举例论证:用事实来论证观点,如具体的事例、统计数据等。

2. 道理论证:用普遍的原理、格言、科学原理等来证明论点。

3. 比喻论证:通过比喻来说明论点,这种方法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4. 对比论证: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或情况来论证论点,这种方法能够突出论点的正确性。

5. 类比论证: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它们的相似之处来论证论点。

在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论证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在高考成绩分析总结会上的讲话

在高考成绩分析总结会上的讲话

在高考成绩分析总结会上的讲话精品文档在高考成绩分析总结会上的讲话在高考成绩分析总结会上的讲话真相?真理?真情——在高考成绩分析总结会上的讲话一中的各位同仁:大家好~刚才已有10位班主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作了总结,很到位,很全面。

冗长的会议可能让大家感到烦闷,再说,数字是枯燥的,细节是生动的,过程远比结局精彩。

下面我想换一个角度来总结和反思高考,侧重谈一谈过程,说说过程中的几个细节。

细节之一关键词:真相1992年。

天城中学。

这一年,我带一个应届班和一个复读班。

高考成绩出来了,我的两个班成绩辉煌。

有一天,遇到一位来校领取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复读班上的,比去年长了100多分,语文尤其考得好,120多分。

见他满面笑容地朝我走过来,我就预备听他说几句感谢老师之类的话。

果然,他开始说了:赵老师,真要好好谢谢你——不要客气,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嘛。

我谦虚地笑着说。

不,我真的要好好谢谢老师,其实复读这一年我主要是补数学,语文课上我都在偷偷地做着数学题,您不像有的老师那样死板,常常放我一1 / 5精品文档马,语文本来我就学得好,您看,我平时不怎么听课,高考照样考了120多……我的头有点发晕,下面的话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我甚至不记得他是如何告别的。

1992年到2011年,0年快要过去了,这个同学的名字我早已忘记了,但他说的那些话,始终鲜活地保存在我的记忆里,它让我清醒而不自满。

它还时时启发我,其实,许多辉煌的背后,有着更多的不为人知的真相。

细节之二关键词:真理1995年。

桐城中学。

这一年,我带了高三一文一理两个应届班,其中理科班是年级最优秀的班级,班上有“八大金刚”,都是年级的前几名。

“八大金刚”中有一名同学语文成绩特别优秀,每次做选择题几乎都是满分。

那时候的语文试卷同现在可不一样,选择题有12题之多,他每次都拿满分,语文成绩自然高出别人一大截,同学们都佩服他,就连我们老师也惊讶不已。

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撺掇我,要我喊这位同学到办公室来,问问他究竟是偷看了试题答案,还是另有什么做题绝招。

教育部通报四起高考考务事故

教育部通报四起高考考务事故

教育部通报四起高考考务事故近日,教育部就2012年高考期间发生的四起考务事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发文进行了通报。

2012年高考期间,湖北、湖南、四川、陕西分别发生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的考务事故。

对此,教育部高度重视,要求当地有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

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各地认真吸取教训并按照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关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通报要求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认真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务必抓好考务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培训、规范操作,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的平稳顺利实施。

湖北省天门职业学院考点错发试卷6月7日,湖北省天门职业学院考点考务组工作人员冯旗、刘欣将普高理科一考场和高职理科一考场的语文试卷和答题卡错发,两个考场的监考员易欣、王冰、张伟和杨帆在领卷和考试过程中均没有发现问题。

考试结束后,考点考务工作人员清点试卷和答题卡时才发现问题。

该事故共涉及2个考场53名考生。

事发后,湖北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急处置办法,迅速派出工作组赴天门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天门市采取各种办法做好考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

在查清事实基础上,天门市纪委、监察局根据有关规定,对这起严重考务责任事故有关人员分别做出处理:停止张伟、杨帆参加本年及下一年度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给予冯旗、刘欣行政记大过处分,调离考试工作岗位;给予易欣、王冰行政记过处分,停止其参加本年及下一年度国家教育考试工作;给予天门职业学院考点考务组组长薛明霞行政记大过处分,调离考试工作岗位;给予天门职业学院考点副主考严卫东、阳军行政记过处分,调离考试工作岗位;给予天门职业学院考点主考徐炎舫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天门市招生考试院院长余新江行政记过处分。

湖南省洞口县九中考点错发考试结束信号6月8日,高考综合科目考试临近结束时,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九中考点司铃员错发终考信號,导致考试提前4分48秒结束,涉及35个考场1 039名考生。

过来人揭秘五大高考热门专业真相

过来人揭秘五大高考热门专业真相

过来人揭秘五大高考热门专业真相“高考之战”即将拉开战幕。

两天的“战斗”后,考生和家长将面临的下一道难题是:该如何报考志愿,该选择怎样的专业?记者从多名学生和老师处了解到,近些年建筑、计算机、软件、自动化、管理、法学等专业是考生们选择的热门专业。

人们对这些专业是否有所“误解”、这些专业具体学什么、就业如何、怎样的考生适合报考……针对家长、学生关心的种种问题,南方日报邀请5位名校毕业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软件要全面把握整个知识体系分享人:孙一鸣毕业院校:复旦大学在不少高考生眼中,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似乎属于同一个范畴。

实际上,不少学校在学院设置上都会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分开设置,两个专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区别。

填写志愿时,孙一鸣将软件专业作为备选志愿,当时他完全不了解软件专业的具体内容。

“只是对比了上一届的录取分数,按照分数的梯度,选择了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专业”。

孙一鸣说,如今回想起来,填志愿时其实很盲目。

虽然同属计算机学科,两者都需要学习离散数学、高等数学、算法等科目,但软件专业更强调实践,是应用型的科目,和企业实践结合更紧密。

因此,软件专业更强调做软件项目管理,考察一个软件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而计算机科学专业则偏重理论,以人工智能、编译原理等传统的计算机科学教学内容为主。

在实际的学习中,孙一鸣认为,软件专业在运用知识的能力上要求比较高。

“上课的时候老师只是大致介绍课程的基本理论,但把理论转化成实践过程中,你要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把握。

从这个角度看,会比其他学科稍微难学一点。

”虽然填志愿时对软件专业不甚了解,但孙一鸣基本能预见到自己未来会往软件工程师方向发展。

如今,他在上海的一家德国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

在他看来,软件专业的就业率在现阶段看还可以,但目前计算机行业慢慢变成劳动密集型,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本土软件专业人才往往不能掌握世界上领先的或核心的技术,而是做着类似边角料加工的工作,“80%的外企都不会把核心的技术放在中国做”。

河南高考特大舞弊案涉案130多人考生近千人

河南高考特大舞弊案涉案130多人考生近千人

河南汤阴⾼考特⼤舞弊案真相还原核⼼提⽰:河南汤阴⾼考舞弊案的背后,是由考⽣、家长、监考教师等群体结成的利益链。

⽽斩断这⼀链条,还靠法律和制度的利剑。

⊙《法制周报》记者⽂峰⽂/图12⽉1⽇,湖南长沙,寒风呼啸。

“汤阴⾼考舞弊案是特⼤舞弊案,还有很多⼈没被追究责任……”⼀名中年男⼦低沉的声⾳,从⼿机那头传来,⾔语间流露出⼀丝愤慨的情绪。

这位⾃称是河南安阳汤阴本地⼈的男⼦,向记者声称该县2008年⾼考期间,出现特⼤考场舞弊案,此次舞弊事件的涉案⼈员达130多⼈,其中包括汤阴县长、教体局局长、校长、监考⼈员、巡视⼈员和60多名⾼中的教师以及作弊考⽣的家长等,涉案考⽣近千⼈次,⽽且舞弊成功的考⽣就多达⼏百名。

⽽当地有关部门查实后,却对⼤量违法、违纪者采取了⾏政处分⽽⾮追究刑事责任,试图⼤事化⼩、⼩事化了,包庇相关官员、教师的违法违纪⾏为,并未追究舞弊考⽣的责任,让其顺利进⼊⼤学。

此线⼈向记者曝出许多不为⼈知的内情,让⼈震惊不已。

⽽早在⼀个⽉前,《法制周报》记者就接到汤阴⾼考舞弊的相关举报,并赶赴安阳、汤阴等地实地调查。

⼀个被遮掩的特⼤⾼考舞弊案的真相,逐渐浮出⽔⾯。

县城的“反舞弊联盟”⾦秋⼗⽉,安阳汤阴县被暖阳环抱。

汤阴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古称荡阴,因居荡⽔(现汤河)之南⽽得名。

该县还是博⼤精深的中国⽂化经典《周易》的发祥地、中国古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

“现在媒体曝光都晚了,许多舞弊成功的学⽣都顺利进⼊⼤学了。

”在县城的⼀餐馆内,记者见到了⼀名举报者。

此事还得从数⽉前说起,在今年的⾼考前⼣,⾝为汤阴县本地⼈的黄伟(化名)就听闻,花钱可以请“枪⼿”*,⽽考场⽅⾯,也能买通监考⽼师,让其“睁⼀只眼闭⼀只眼”,放任学⽣相互抄袭答案或利⽤⾼科技与外界通答案。

另外,他还获悉⼀些家属已经花费⼤量钱财买通中间⼈,⽽中间⼈也与监考⽼师达成了⼝头协议,保证给指定的考⽣提供⽅便。

⾼考是别的⼤考,怎么会出现如此荒唐的事?对于这个消息,黄还是有所怀疑,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消息⾮假。

江苏“禁炒高考状元”真相调查

江苏“禁炒高考状元”真相调查

曾经 因 为其 他学 校 夏季 提前 到 8月 1
E开学 ,苏州 中学各科 课程 进度落 后 l 了一 大截 。怎么 办? “ 确 实承 受很 我 大的 压力 ,是 妥协 还是 坚持 ?”如果 苏州 中学也 提前 一个 月开学 ,那 势必 会导致 恶性 竞争 ,其 他学 校可 能会更 提前 ,甚 至 连暑假 都 不放 了。最后 , 张昕 校长决 定发 动学 生 自主学 习 ,向
高一 男生 ,很 优 秀,不仅是 三好生 ,
还是校舞 蹈队 队长 。这 个男生 之前 一
直住校 ,周六 被父母接 回家后 跳楼 自 尽。他 当天还 和同学讨 论作业 和墙报 设计等 ,没有 任何轻 生的迹 象。当晚 上网时 ,碰 到一个女 同学 ,这个 男生 向她表 达了爱慕 之情 ,遭到 回绝。在
地采访。
江苏 “ 禁炒 高考状元" 真相调查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胡雪琴/ 江苏报道
“ 常州学生集体跳楼事件不实”
5月 2 l 3E,记 者 在 网 上 看 到 这 样
的帖子,“ 今年常州的学生流行什么? 跳楼 、上 吊。 常州 4个 中学生一 齐 ”“
跳楼 ”… …
x  ̄ 说 法 ,在接受 《 f ,t 中国经 济周
刊》 采访时 , 江苏省教育厅教育督导室 、
江苏省政府 教育督导 团办公室 主任尹
伟民回应说 :“ 常州学生集体跳楼事件
不 实 : 有 一 起 常 州 北 郊 中 学 学 生 自杀
事件 ,我亲 自参与 了此事 的调查 。 ”
据 尹伟 民介绍说 ,这个 中学 生是
课 了,也不准补课了” 。 在应试 教 育 中,高 考成绩 占优 的 学校 无疑 是标 杆 ;在 素质 教育 中,好 学校 的标 准是 什 么? 在接 受 《中国经

浙江高考分数线为什么这么高-真相揭晓

浙江高考分数线为什么这么高-真相揭晓

浙江高考分数线为什么这么高?真相揭晓浙江高考分数线为什么这么高先来解释大家关注的浙江省的三个分数线:一段线、二段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浙江省高考实行的是按考生人数分段划线,而不是按招生计划分批划线。

从2021年开始普通类录取由三段调整为两段。

一段线按实考人数60%划定;二段线按不低于实考人数90%划定。

另按实考人数20%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或特殊类型招生录取。

然后我们来对比下浙江近三年的分数线2023年浙江普通类一段线488分、二段线274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94分。

2022年浙江普通类一段线497分、二段线280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92分。

2021年浙江普通类一段线495分、二段线266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589分。

可以看出,虽然高考分数线每年都会有所浮动,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一段二段分数线分别下降了9分和6分,特控线则上涨了2分,基本保持稳定。

影响分数线高低主要有试卷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影响因素。

难易程度基本都在可控范围内,但如果难度降低了,分数就会高起来。

学生考得好,分数也就上去了。

各省的分数线这样放在一起比较合理吗?潮新闻记者请教了业内人士。

“各省考卷不一样,试题难度不一样,划线方式不一样,分数线就不具有可比性了。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图中的8个省份都使用全国卷的新课标Ⅰ卷,但选考科目的试卷并不统一。

以浙江为例,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使用全国卷,其他选考科目仍然是浙江省自主命题。

不同的考卷,难度不一样,学生的分数自然也会有差异。

此外,浙江省分数线看起来特别高,与外省不具有可比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浙江是首批高考改革的省份,选考科目范围和赋分规则不一样。

也就是说,浙江按照考生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赋分计入高考成绩,而不是按照卷面成绩计算。

虽然越来越多的省份也采用赋分制,不过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看,各个省的赋分制度也有所差别,比如有些省份赋分起点为20分,有些省份起点则是30分,这也影响了考生最终的高考成绩。

记者卧底高考评论

记者卧底高考评论

记者卧底高考当“枪手”法律伦理争议——对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江西高考考场当“枪手”事件的分析江西高考被曝光替考,2015年6月7日上午,南方都市报发布报道,该报社记者卧底高考替考组织,曝光了替考团伙操作的全过程。

报道称,湖北个别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了这个组织,包括记者在内的多名“枪手”都于昨天上午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点参加考试。

同时,记者已向当地警方报案。

6与7日下午江西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接到有人组织替考的举报后,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立即部署南昌市教育考试院,联合南昌市警方开展调查核实,有关考生已被警方控制。

一时间,舆论哗然。

记者进行卧底调查,甚至作为“枪手”进入高考考场的做法,是否合法?有人认为:为了所谓“揭黑”,就使用了违法手段,这有违程序正当要求;也有人认为,这是用“实质正义压倒了程序正义”。

对记者暗访的法律根据、伦理界限等探讨已有不少,但从此次记者暗访的动机、过程以及社会效果来看,与以往因暗访造成隐私权侵犯的情形有所不同。

因此,厘清此事件争议中的关节点有助于深化对此类事件的社会思考。

我认为记者卧底高考当“枪手”不违法,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卧底(“枪手”)暗访不是“钓鱼执法”所谓暗访就是记者暗中查访构成新闻事实的有效信息。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看,暗访是记者常用的采访手段,曾专门研究暗访与偷拍的学者徐讯把目前的暗访归纳为观察式、体验式、诱导式和偷窃式等四种类型。

前两种暗访形式可以称作被动型的暗访,记者没有预设报道的立场,也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只是以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通过观察或体验事件的过程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后两种暗访形式可以称作是主动型的暗访,其目的是让被采访者对记者装扮的虚假身份以及行为的虚假目的确信无疑。

在这样的采访情境中,记者的身份、目的及交流全部都是虚假的,其采访目的是为了证实新闻来源,还原事件过程,并通过引诱或欺骗的方式让被采访者进入自己设置的陷阱和圈套,产生对其不利的言行。

高考命题八大真相:主要由大学老师出题

高考命题八大真相:主要由大学老师出题

高考命题八大真相:主要由大学老师出题题目变脸快,难易程度有波动,千变万化抓核心,八大真相与您说。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握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

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真相六】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真相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

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

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突出思维的创新、突出方法和效率。

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学生越是盲目地、大量地做“垃圾题”,越是心里没底。

为什么真正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敢说某某点必考,不但因为是考纲上的重点,考试说明上的要点,而且它是容易抓住考生“软肋”的实用点。

比如数学中函数性质、导数、概率准考,为什么?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升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2023年高考必备素材与押题范文胡鑫宇案真相大白,反思远没有结束:生命、健康、成长等主题素材及作文

2023年高考必备素材与押题范文胡鑫宇案真相大白,反思远没有结束:生命、健康、成长等主题素材及作文

2023高考作文冲刺热点素材集锦胡鑫宇案尘埃落定真相大白,反思远远没有结束生命、健康、成长、真相,主题素材及相关作文一内容简介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某宇事件调查情况。

发布会通报,2022年10月14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学生胡某宇失踪。

事件发生后,组织有关部门和各方力量,持续开展调查搜寻工作。

2023年1月28日,胡某宇尸体被发现。

在国内权威刑事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下,省、市、县公安机关联合工作专班通过开展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尸体检验、物证检验鉴定等工作,认定胡某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

二主题角度及运用1.真相大于一切,事实最有力量。

主题角度:真相(事实),力量运用示例:2023年2月2日,胡鑫宇事件的新闻发布会召开。

官方详细通报了胡鑫宇事件的各种细节和最终认定结果,表示胡鑫宇是因为对学校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不好、心理落差、沟通不畅等问题而自杀。

这样的真相让人痛心,但真相就是真相,它大于一切,最有力量。

2.防患于未然,悲剧才不会重演。

主题角度:预防运用示例: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让人叹息,也让人反思。

放眼当下,校园里还有没有像胡鑫宇这样的孩子?他们成绩一般,不受关注,内心敏感、孤独,知道自身存在问题,却又找不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个人、学校、社会都应该用各种方式疏导他们内心的困惑,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3.关注胡鑫宇,就是关注我们自身。

主题角度:关注(关心),个体(群体)运用示例:随着新闻发布会的召开,胡鑫宇事件真相大白,尘埃落定。

从去年十月到现在,整个事件持续了一百多天,热度不减,举国关注。

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胡鑫宇事件,不仅是关心一位花样少年的个人安危,同样也是出于对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人间蒸发”的疑虑与恐惧。

希望整个社会变得更安全,个人生命更有保障,是大众共同心愿。

从这个层面说,关注胡鑫宇,就是关注我们自身。

真相北京高考VS全国高考-颠覆你的认知

真相北京高考VS全国高考-颠覆你的认知

大数据下看当前高考制度的合理性很多人说北京的高考比全国其他地域容易是非常的不公,也很多人说北京考生的分数低下,这也是公知诟病中国制度的武器之一,但对北京的高考真相是什么,很多人是不了解的,北京的教育水平比外地要高多少,北京的高考放开会怎么样,中国的高考放开会怎么样,数据说话是最有力度的。

本文就是要在大数据下看一下当前制度的合理性。

北京高考最厉害的地方是在海淀区,海淀区有北京一半的高分,我们先看一下北京和海淀区的高考高分分布数据:北京市高分段分数分布情况表我们看到的就是北京的考生人数是7万多,2014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为72736人,其中文科20913人,理科46455人。

而文科650分以上327人1.56%,600分以上的有2133人占10.2%,理科650分以上是2203人占3.03%,600分以上是7616人占16.4%。

2014年海淀区共有12050名考生参加了高考。

其中:文科考生3365人,理科考生8685人。

海淀区是文科考生600分以上799人9.2%,650分以上156人占4.63%,理科考生600分以上是3091人占35.6%,650分以上是1077人占12.4%。

北京实际上的高分比例是非常高的,很多人说北京的高分是因为题目简单,但笔者了解行内人说北京的题目并不简单,人家给了一句简单的话,你看一下全国的学校不是都在做海淀的卷子吗?!你看一下那些做海淀卷子的全国同学得到分数如何呢!海淀的卷子容易吗?而且北京高考的卷子他们也是做的,成绩又如何呢!实际上在北京的考题比其他地区是只难不易的,北京的分数低是因为录取率的问题。

现在北京一本线文科565分,理科543分,北京本科录取率57%左右。

北京这个本科录取率并不高,高的是尖子生的比例,现在只不过不就985和211大学的录取分划线,如果划这个线,北京的分数一点也不低。

对考试很多人说可以统考啊!是北京分数太低才要分开考试的,但这是很多人的想当然和公知给你的逻辑,高考不能统考是因为各地教材的不统一,各地教委做自己的教材和教辅是教委的大肥水,如果要是统考,肯定是大家都要北京的教材教辅了,各地教委单独出题,意味着本地区只能买他们的教材和教辅,教材不统一根本无法恢复统考。

1973年高考怪象

1973年高考怪象

1973年高考怪象:为何分数越高越没人敢要摘自《文史参考》2010年第11期“白卷英雄”张铁生(来源:资料图)【核心提示】在“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红得发紫的张铁生频繁参加社会活动,四处作报告、发表文章,不遗余力地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为“四人帮”大造舆论。

张铁生已然成为江青集团的马前卒,被绑在“四人帮”的战车上,再也无法左右自己。

每年初夏的“高考”,它绝非某一个高中毕业生入学考试那么简单,背后牵涉的是他一生的前程和整个家族的期待。

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我们现代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本不完善,而如果把高考换成在一个非以成绩、而是靠出身的年代,它就会演绎出更多荒唐、离奇的故事。

于是,出现了1973年“白卷英雄”张铁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

回顾中国高考制度起起落落、风风雨雨中走过的六十年,它总在扮演着决定个人和时代命运的角色。

1973年的“高考”,是“文革”十年动乱中唯一的一次。

这次考试中,“白卷英雄”张铁生的出现影响了当年大学招生的路线,导致学生考分越高越是没有学校敢要,被录取者多是成绩平平甚或中下者。

无数知识青年的“大学梦”在瞬间变得支离破碎,一切又跌入阶级斗争的深渊……“白卷英雄”诞生前如果没有1973年的高考,就不可能出现“白卷英雄”,张铁生也只是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的一个普通插队青年。

而他参加的“高考”,实际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高考。

1966年6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高等教育部党委《关于改进1966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请示报告》后,北京女一中高三(4)班和四中高三(5)班学生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状告当时的高考制度使得许多青年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走白专道路”;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分数挂帅,将大量优秀工农和革命干部的子女拒之门外,要求“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当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18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文章说,旧的招生考试制度已成为革命运动的绊脚石,所以“不仅招生制度要改革,学制、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等等也要改革,教育内容也要改革……初小可以学些毛主席语录,高小可以学更多的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等文章。

高考上清华的真实励志故事3则

高考上清华的真实励志故事3则

高考上清华的真实励志故事3则高考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平时踏踏实实去做,只要你相信自己,相信努力了就一定会有结果。

以下是橙子给大家带来3则高考上清华的真实励志故事,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示。

故事1在北大跌倒,从清华爬起1999年8月,咸宁市鄂南高级中学学生李亮亮以646分的高考总分被北京大学录取,一年后,他在北大因考试作弊被劝退。

第二次高考,他以1分之差被挡在中国人民大学门外。

2001年,李亮亮破釜沉舟发起第三次冲刺,2002年8月,他终以全市第二名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数学系录取。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在清华园学习的李亮亮,并赴咸宁采访,了解到一个清华学子颇具传奇色彩的奋斗经历。

考试舞弊,北大骄子被劝退咸宁市鄂南高级中学旁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

70多岁的李茂炳老人从箱子里翻出一大摞荣誉证书,证书上都写着儿子李亮亮的名字,这是他作为父亲的骄傲。

李亮亮1982年出生于咸宁市嘉鱼县,9岁时,父母离异。

1996年9月,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入省重点鄂南高级中学。

为了儿子的学业,从一家小煤矿退休的父亲在鄂南高中旁租了间房陪读。

在这所尖子云集的重点高中,李亮亮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

在老师、同学眼中,他就是清华、北大的人。

1999年7月,李亮亮在高考中发挥失常,只考了636分,要填报自己喜爱的北大数学或经济管理专业不可能了。

在班主任熊正维老师的建议下,他填报了北京大学化学系。

这一年,他以总分646(曾获全国数学竞赛国家一等奖可有10分加分)被北京大学地质系录取。

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反而让李亮亮陷入两难。

父亲李茂炳以他老矿工的亲身体会,不同意儿子上地质系,要他复读。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这年9月,李亮亮还是踏进了北大校门。

进入自由自在的大学校园,李亮亮渐渐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

他开始逃课、通宵上网、打游戏。

结果第二学期的《大学物理》考得一团糟。

考试结束后,李亮亮突然感到恐慌:自己已有一门课不及格了,要是《大学物理》再不及格……考试结束后,李亮亮到物理系找老师,看到试卷就摆在老师的办公桌上,他不禁灵机一动:何不找个机会偷偷把没做的题目给补上。

揭开考试的背后真相!

揭开考试的背后真相!

都扮演着一个决定性的角色。

然而,我们是否曾思考过考试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促使我们每次都紧张备考,努力迎战考试呢?首先,考试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一种测量和评估手段。

通过考试,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和进步程度。

考试的目的并非简单地“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通过对学生知识点的测验,找出他们的薄弱环节,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这样,学生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继续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进步得更快。

其次,考试也是一种竞争的手段。

在现实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

考试尤其是高考,不仅是一场个人的战斗,也代表着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

通过考试,优秀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升入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而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更大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考试成绩的高低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考试不仅是一种机会,也可能成为一种压力。

过去的种种事件表明,一些学生由于对考试的过度焦虑和压力,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

许多学生为了迎战考试,不惜熬夜、过度劳累,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娱乐活动,导致身心俱疲。

这些现象的背后,揭示出了考试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将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考试本身。

事实上,学生们的过度焦虑和压力,更多地源于对考试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而这种担忧来自于我们社会过度重视分数的观念和文化。

当社会给予分数过高的权重,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时,学生无形中就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所以,如何减轻考试的背后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呢?首先,我们需要从教育体制出发,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估方式,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等。

其次,学生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明白分数并不是衡量个人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而不仅仅追求分数的高低。

同时,老师和家长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总结起来,考试作为一种评估手段,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考跳楼2016原因真相始末(2)

高考跳楼2016原因真相始末(2)

高考跳楼2016原因真相始末(2)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见到类似女生高考后跳楼自杀这样的悲剧新闻。

十七八岁的花样年华,却因为一次考试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2016年6月8日,内蒙古一名女生高考后跳楼自杀,令人心痛。

高考学生自杀悲剧年年上演,为什么给学生如此大的压力,让孩子们认为高考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下面小编为您盘点2016高考自杀人数统计,以及近年高考学生自杀事件,望家长和学校能够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杜绝学生自杀问题。

近年高考学生自杀事件盘点2016年6月8日,一名内蒙古高考女生考完语文后就跳楼自杀,女孩称"我有心脏病没救了",对民警劝导工作置之不理。

此后突然从22层约60米的楼顶跳下坠落气垫。

最终女孩因伤势过重死亡。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见到这样的新闻。

十七八岁的花样年华,却因为一次考试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怎能让人不痛心?为什么会不顾一切走上绝路?高考考生自杀的悲剧为何年年上演?当知道失利或者成绩出现的那一刻,很多人受不了刺激,认为自己十年的辛苦付之东流,在也看不到前途的路,只好以死来逃避今后的现实。

下面针对学生安全常识的佰佰安全网为您盘点近年高考学生自杀事件,望全社会应该关注每一名考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不仅仅是那此冰冷冷的成绩和数字,那些自杀的学生已经用她们逝去的生命敲响了警钟。

在这个由学历至上走向能力主导的就业时代,别再过多地渲染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观点,否则,会误导考生。

近年高考学生自杀事件盘点高考失利自杀是教育之殇我们现在只是一味地讲优胜劣汰,却忽视人情关怀,特别是高考这样的人生选择中,往往是成功者受到极高的热捧,而且失败者却受到冷落甚至歧视,怎么能不让人心凉。

加上平时学习的不得法、不努力,带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懊悔。

当下的教育被金钱所左右,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一些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些学生却为了上学而欠下家人许多的感情和金钱,梦既破灭之后自然就转不过弯。

为什么要高考

为什么要高考

为什么要高考
高考的存在是为了公平、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业水平,为他们提供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

以下是关于高考的几个原因:
1. 公平选拔:高考通过制定统一的考试标准,确保每个考生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评估,避免了不公平的因素干扰招生决策。

无论学生来自哪个地区、家庭背景如何,只要通过高考,就有机会进入大学。

2. 评估学术能力:高考通过科目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这种评估方式能够客观地验证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为大学选拔合适的学生提供参考。

3.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高考是学生长期以来的努力学习和积累的总结。

考试的竞争性和重要性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4. 选拔人才:高考是选拔和发现优秀人才的一种途径。

通过高考,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才能。

5. 规范教育质量:高考作为全国范围内的考试,也可以间接监督和评估各地区的教育质量。

高考的科目设置和考题标准起到了规范教育质量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方式,近年来,很多国
家都在探索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高考仍然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部分,但也需要在评估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出题人解读:2012年高考命题的八大规律高考出题人解读:2012年高考命题的八大规律
往年,都有一些考生模拟考试成绩不错,但在真实的高考中,成绩水平却有所下降,甚至觉得高考出题“有点歪”,这是因为模考题大多是高中老师出题,与大学教师的命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很难把握准大学教师的命题特点。

这正是很多考生的软肋!
考生不知道的更多高考命题真相
高考题是怎么出的?是什么人出的?谁是阅卷者?高考卷与平时的模拟卷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到底能不能预测高考真题?这些问题不清晰,备战高考就成了“盲人摸象”。

所以说,大多数的考生和家长甚至一部分老师都在打一场“知己而不知彼”的仗。

这就是那些很用功,做了很多“模拟卷”的考生最后还是“考砸了”的原因之一。

“会的,没考;考的,不会”,常常让考生刻骨铭心地懊悔。

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总结了8条揭示高考命题内幕的“真相”,如果考生事先不清楚这些,即使平时基础再好、再努力,也难免走弯路、吃大亏!
真相一:高考题主要是大学老师出的。

真相二:高考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拟卷”基本上押不到真题,因为高考命题组有“反押题”措施。

真相三:高考题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更不回避“必考点”,但却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高考题通过“攻击”学生群体性“软肋”来突出“选拔性”。

换句话说就是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而其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真相五:高考题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在读博士、硕士和一部分中学老师阅卷。

真相六:高考试卷评分细则主要是由大学教师制定。

真相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

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不该丢”的分。

真相八:高考一张卷就能定乾坤,为国家选拔出合格的人才,关键就在于它通过“必考点”和“易考点”的综合选择来命题,能比较准确地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不是从高一升到高二那么简单。

选拔,就要分出层次,而大学老师命题一定会突出能力、突出运用、突出思维的创新、突出方法和效率。

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学生越是盲目地、大量地做“垃圾题”,越是心里没底。

为什么真正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敢说某某点必考,不但因为是考纲上的重点,考试说明上的要点,而且它是容易抓住考生“软肋”的实用点。

比如数学中函数性质、导数、概率准考,为什么?这些知识和能力为升入大学后进一步研究可能性问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平时的测验、练习、模拟,常常以知识点为基础命题,而高考则是以“能力立意”命题。

所以,即使是个“填空题”,实际上也包含着一个能力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