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7周公诫子作业课件语文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周公诫子上课课件 语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周公诫子上课课件 语文

译文:
但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 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 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 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 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 土地,必定会有安定;
12/11/2021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 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 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反问修辞,总结问题,首尾呼应,增强肯定语气。
文中提到的六种美德是什么?用自己的话 怎么理解?
宽—宽容,宽以待人; 俭—勤俭节约
卑—谦虚谨慎;
畏(威)—时刻警惕,居安
思危
愚—大智若愚;
12/11/2021
浅—重才不露,守拙以清心
根据课文内容思考:首句的 作用是什么?
“成王封伯禽于鲁”,交代周公 诫子的背景,突出诫子的必要性、重 要性。
周公以圣言相劝,介绍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即 遵循的六种“谦德”。(道理论证)
12/11/2021
3、“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 是也。”
是反面论说。
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增强了说服力。
12/11/2021
得出了什么结论?
末句“可不慎欤”起到了总结 问题的作用,并以反问呼应首句, 增强肯定的语气。
12/11/2021
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 “往矣,子无以鲁骄士”是周公
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这段话的论点, 即告诫儿子不要怠慢、轻视人才。
12/11/2021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1、“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 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 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周公诫子上课课件 语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 周公诫子上课课件 语文
末句“可不慎欤”起到了总结问 题的作用,并以反问呼应(hūyìng)首句,增 强肯定的语气。
12/12/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周公从哪六个方面阐述(chǎnshù)“谦德”的 具体内容及意义?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12/12/202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其一,“守之以恭”就会得到荣耀
; (róngyào)
合作探究
周公(zhōu ɡōnɡ)
人物 评价 (rénwù)
懂得如何守业,能做到礼贤下士,大 智若愚,对晚辈能够进行谆谆教导。
12/12/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周公用自己握发吐哺、礼贤 下士(lǐ xián xià shì)的事实告诫儿子:
贵为君王,更应该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乃至精神内敛,重 才不露,大智若愚。
韩婴,西汉古今诗学“韩诗学”的开创
者,燕(今北京)人。
12/12/2021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周公(zhōu ɡōnɡ)”何许人也?
周公,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武王之弟,
姓姬名旦,又称叔旦,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 故称周公。曾佐武王伐商,多次建功。武王死,以成王
年幼(nián yòu),由他摄理政事。周公摄政七年,“握发 吐哺”,呕心沥血。曹操《短歌行》中诗云:“周公吐
12/12/2021
第九页,共三十二页。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 聪明睿智(ruìzhì),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
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尊盛:位高势盛 卑: 低下 贵: 地位显要
畏:wēi 通“威”,威严
聪明(cōngmíng明):察事理
睿智:
愚: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课件1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7课《周公诫子》课件1

2.在周公大段诫子的话中,论点是什么,论据 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得出了什么结论。
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 也是这段话的论点,即告诫儿子不要怠慢、轻视人才。
②论据:“吾,文王之子„„桀、 纣是也。” “吾,文 王之子„„由此德也。”是正面阐述:首先用实例说明,周公以 自己辅政“握发吐哺”切身的体会诫子;其次周公以圣言相劝, 介绍自己所听到的圣言,即遵循的六种“谦德”。最后写结果: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 纣是也。”是反面论说。 所以,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的六种“谦德”有何现实意义?
这六种“谦德”,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一个人尊敬别 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 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 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 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
背诵本文。
退出
子无以鲁国骄土 吾闻,德行宽裕 守以俭者,安
守以畏者,胜 由此德也
古义:怠慢,轻视。 今义:骄傲,猛烈。 古义:宽大,宽容。 今义:宽绰富余。 古义: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今义:俭省。 古义:威,威严。 今义:畏惧,佩服。 古义:奉行,遵从。 今义:原由,经过。
研读课文
1.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的作用是什么? 交代周公诫子的背景,突出诫子的必要性、重要性。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人。 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为常 山王刘舜太傅,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南 宋以后,仅存《韩诗外传》。
字音
桀 jié 纣 zhòu 欤 yú
通假字
守以畏者( “畏”通“威”,威严。 )

课时作业课件·第7单元 27 周公诫子_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课时作业课件·第7单元 27 周公诫子_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 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6.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课时 随堂精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相 天子( xiànɡ ) . 睿 ( ruì ) . 桀 ( jié ) . 沐 ( mù ) . 守以畏 者( wēi ) . 哺 ( bǔ ) . 欤 ( yú ) .
u) 纣 (zhò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成王封 伯禽于鲁( 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 . (2)又相 天子( 辅佐 ) . (3)一饭三吐哺 ( 口中含嚼的食物 ) . (4)守 之以恭者( 保持 . (6)子无以鲁国骄 士( . ) ) ) (5)由 此德也( 奉行,遵从 .
(3)刘备白帝托孤时勉谕刘禅的名言是: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 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 守穷庐,将复何及! 1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所作所为 ) . (2)非宁静无以致 远( 到达 . (3)才 须学也( 才干、才能 . (4)意 与日去( 意志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总起下文,这句话是周公诫子这番话的总纲。
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7.文中“ 成王封伯禽于鲁
”一句,既是“周公诫子”的背景,又体现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课件:27.周公诫子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课件:27.周公诫子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 对困难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 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誉感,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 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
第七单元 讽谏之音
27.周公诫子
bǔ xiàng
wēi yú
沐 睿 裕 禄
把 还
指“德行宽裕” 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
A
A C
C A
韩婴 浅
韩诗外传
握发吐哺



西汉


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 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担心因怠慢 失去天下的人才。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示例:“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说明家长对孩子从小就应该实 行良好的教育,对孩子负起责任,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教育子女的问题。示例:“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示例:辩题——家庭教育,管还是不管?正方——家庭教育, 父母要积极管孩子;反方——家庭教育,父母不应管孩子。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 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靠静来修养身心,靠节俭来培养美德。 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 能高瞻远瞩。
学习和做人(或:治学与修身)。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 强调一个“静”字,修身须静,学习须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

(遵义专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周公诫子》教材课件 语文版

(遵义专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7《周公诫子》教材课件 语文版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 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尤其注意重 点词语与句子。 2.理清文章脉络。 3.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论点是什么? 论据是什么?作者做出了怎样的结论?
朗读课文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 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 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沫三握 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 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 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 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 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 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 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恭 俭 卑 畏 愚浅
课文总结
本文是写周公教育子女的文章。 选文中以“吐哺握发”形容君王为 国礼贤下士,殷求人才的精神,并 以“六德”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 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文章结构
交代诫子背景

起 无以鲁国骄士——中心论点



公 诫
周公执政“握发吐哺”——事实论证



圣言相告,六种谦德——道理论证
作者简介
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名旦,亦称叔旦。 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采邑在周,称为 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 摄政。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等人不服,联合武 庚和东方彝族反叛。他出师东征,平定反判,大规 模分封诸侯;并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作为东都。 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主张“明德慎罚” 其言论见于《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 《立政》等篇。
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 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 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 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 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 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 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 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 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第27课周公诫子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第27课周公诫子

探究题
周公警告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 是什么?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你如何看待周公提出的六种 “谦德”?
恭 俭 卑 畏 愚浅
拓展运用
如果这篇文章作为一则材料, 按照你的理解,提炼出一个观点, 写一篇议论文,你将如何提炼,试 试看。
课外延伸
你是否看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 章?请举一例。
选自《韩诗外传》。
韩婴,西汉古今诗学“韩 诗学”的首创者,燕(今北京) 人。
周公,西周初政治家。文王第四子,又称叔旦, 因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曾佐武王伐 商,多次建功。武王死,以成王年幼,由他摄理政事。 管叔、蔡叔等起而反对,散布流言蜚语,纣子武庚乘 机勾结管、蔡和东夷部族联合叛周。他亲率大军再次 东征,讨平叛乱。又派召公爽营建东部维邑(今河南洛 阳),驻兵八师,对殷顽民加强监督,称成周。旋全面 实行封邦建国方针,先后建置七十一国,包括同姓五 十五人(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异姓十六人,作为捍 卫王室的屏藩。在封区范围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 地统一计划,巩固和加强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归政成王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建立各项 典章制度,使奴隶制获得进一步的巩固。
之 送杜少府之蜀州 去、往、到
何术之求 宾语前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
余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不译
子无以鲁国骄士 因为 守之以恭者 用
以 计日以还 表顺接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夫此六者 发语词,无实义
夫 余观夫巴陵胜状 那,指导代词
逝者如斯夫 放在句末,表示感叹
译文 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警 告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 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 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 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 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 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 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 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课《周公诫子》ppt课件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课《周公诫子》ppt课件

100%
勇担重任
伯禽作为周公旦的儿子,肩负着 继承父亲遗志、维护国家稳定的 重任。他在父亲的教导下,勇担 重任、不负使命。
80%
有为青年
通过周公旦的劝诫,伯禽被塑造 成一位有为的青年形象,他具备 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是西 周王朝未来的希望所在。
其他人物形象描绘
召公奭
召公奭是周公旦的同事和好友,在《 周公诫子》中也被提及。他被描绘成 一位忠诚正直、敢于进谏的良臣形象 。
文章结构梳理
引言
简要介绍《周公诫子》的背景和作者周公,引出文 章主题。
正文
通过周公对儿子的告诫,阐述立身行事、待人接物 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结尾
总结全文,强调周公教子的良苦用心和文章的教育 意义。
关键语句解读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阐述君子不应该对自己的亲人有所偏袒,也不应该让大臣抱怨得不到重用。
成就
在政治上,周公旦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制礼作乐,建立典 章制度,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在军事上,他多次东征, 平定管蔡之乱,灭亡奄国,分封诸侯,营建成周洛邑。
《周公诫子》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 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旦 之子伯禽。
创作契机
周公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 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 怠慢、轻视人才。
姜太公
其他朝臣
文章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朝臣,他们 或忠诚正直、或奸佞狡诈,通过他们 的言行举止,展现了西周王朝政治斗 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姜太公是周武王的谋臣和重臣,他在 《周公诫子》中被描绘成一位足智多 谋、功勋卓著的军事家形象。
04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忠诚、孝道等传统美德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