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图书培训中心工程变形观测方案

合集下载

煤矿水平开采地表变形仿真分析

煤矿水平开采地表变形仿真分析
参考文獻 [1]汤志刚,景佳俊,颜士顺,等•基于InSAR监测数据的石膏矿采
空塌陷特征分析[J]冲国地质调査,2020,7(4):112-117. ⑵ 梅源,张雨童,袁一力,等.地下综合管廊穿越删缝的力学响应
及预警标准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20(4):1295-1304. ⑶蔡音飞,李晓静,邓伟男,等.高强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减
0.00
-0.50
-1.00
屯-1.50 4-2.00 P -2.50 £-3-00 皐-3.50
-4.00 -4.50
-•-黄站厚度0 m -•-黄土层厚度20 m 亠黄堺厚度40 m T-黄土层厚度60 m ♦ 黄土层厚度80 m Y黄土层厚度]00 m
-►-黄度120 m
-5.0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工作面位置An
损关键级關[J]采矿与岩层控制工8学报,2020,2⑷:“-54. [4]刘涛,孙文景,龚旭东,等.基于模型试验的富水砂层新意法变
形控制研究[J]冲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0( 10): 73-81.
• 76 •
.山酉肖金 E—mail:sxyjbjb@
第44卷
[5]刘伯成,包昊,姚方正,慈伟.基于随机场理论的隧道开挖对附 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及地表变形的影响分析[J] •河南科学, 2020,38(8):1 258-1 263.
Tan Qunfeng (Laiwu Division Steel Plant of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Jinan Shandong 271104)
Abstract: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s, the main causes of delayed cracks in thick web process of H section steel are analyzed, and how to prevent delayed cracks is discussed. Key words: H—steel; thick web plate; process delay crack; cause; measures expected

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监测及加固技术

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监测及加固技术

2021年第2期2021年2月沿空留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多次采动动压的影响,导致巷道围岩变形增大。

虽然现阶段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普遍采用大变形、高强锚索(锚杆)和钢梁等支护材料,但当沿空留巷巷道布置点位于埋深大、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时,留巷段围岩变形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时常面临变形不收敛问题,影响巷道使用安全[1-4]。

注浆加固是增加围岩承载能力及稳定性、控制围岩变形的常用方法,在煤矿井下被广泛应用[5-6]。

本文以6508综采工作面为例,对高应力地质构造复杂区沿空留巷围岩变形进行监测,并针对围岩变形不收敛问题,提出采用注浆方式控制围岩,应用效果显著。

1工程概况6508综采工作面开采5#煤层,煤层埋深710m ,厚度3.8m ,顶底板岩性以粉砂岩、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

采面开采范围内有地质构造发育,地质资料显示,开采范围内发育有多条落差在1.5m 以内的正断层,其中对采面生产影响较为明显的为DF102断层(断层落差H 为4.2~6.7m ,133°∠59°),该断层与切眼距离约为235m 。

65081巷、65082巷分别为采面运输巷、材料巷,由于开采的5#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为了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缩短瓦斯治理时间,矿井提出采用沿空留巷方式保留65082巷为后续6510综采工作面服务。

65082巷采用高强恒阻锚索+锚杆+金属网以及局部架棚方式控制围岩变形。

在DF102断层影响带附近,巷道围岩变形仍较为明显,因此,需要对围岩变形进行监测,并提出针对性的围岩加固措施。

2围岩变形监测巷道围岩变形集中在DF102断层影响带附近,在65082巷受断层影响区域布置测站对巷道表层位移、上覆岩层离层进行监测,共布置8个测站,各站间隔为10m ,1号测站与切眼间距为270m 。

在2个邻近测站间布置窥视钻孔对顶板岩层情况进行窥视,其中,1~2号、3~4号、5~6号、7~8号测站间分别为1号、2号、3号、4号窥视钻孔,8号测站间旁为5号窥视钻孔,窥视钻孔间距均为20m 。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版 116页PPT文档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细则版 116页PPT文档

二、组织管理
(五)咨询单位 1.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2.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咨询和指导。
二、组织管理
(六)评估单位 1.编制分析、评估计算机软件; 2.建立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并负责对施工单位数据库录 入工作的培训与指导; 3.对线下工程各阶段沉降变形观测及时进行分析、预测、评估,并提交评 估报告。
二、组织管理
(二)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设
计文件及总指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 真实性负责。 1.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 2.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 作。 3.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 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4.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工作。 5.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 6.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二、组织管理
(二)监理单位 1、按附表1要求,核查施工单位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 2、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将路基 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 3、对施工单位变形观测数据进行审核; 4、每个单位(单项)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在5天内提 交观测报告,并进行审核签认。
二、组织管理
(三)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对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进行全部监理,并派专业人员进行平行
观测,对监理工作和平行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1.对施工单位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各种监测设备、仪器、管 线的购置与埋设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观测准备工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见附表1)。 2.派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沉降变形观测全过程进行旁站和平行观测,并 将路基和过渡段作为监测的重点。其中: (1)平行观测数量要求:一般地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10%,地质复杂、 沉降变化大以及过渡段为施工单位总测数的20%。 (2)平行观测方法要求:由专业监理人员采用与施工单位观测人员“换手 复测”的方式同步进行。 (3)做好旁站记录并对观测记录进行签认。 3.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方案的制定工作。 4.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关于大同地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探讨

关于大同地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探讨

关于大同地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探讨
郭伟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2(038)026
【摘要】结合大同地区某建筑物的实际建设情况,从沉降观测的重要性入手,对沉降观测的目的、原理以及具体施工操作过程进行了分析,便于得出准确的测量数据,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施工和可靠运行。

【总页数】2页(P231-232)
【作者】郭伟
【作者单位】大同市勘察测绘院,山西大同037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98
【相关文献】
1.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J], 孟冉;袁洪明
2.大同地区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存在问题的探讨 [J], 高战锁
3.大同地区灌区渠道混凝土防渗节水问题的探讨 [J], 李保平
4.大同地区谷子生产现状和发展的探讨 [J], 陈瑶;郭秀
5.大同地区日光温室番木瓜栽培技术探讨 [J], 胡剑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建筑工程变形观测专项方案范本

某建筑工程变形观测专项方案范本

建设工程变形观测专项方案编制:审核: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单位:地址:区翠峰商业街电话:0604×604传真:003日期:2009年月日*****工程变形观测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总规划用地****㎡,拟建总建筑面积为****㎡,建筑边线长约****m。

建***幢建筑物,****结构,对差异沉降敏感,属乙级高层建筑。

地面标高变化在1879.50-1880.40m,大致为北较高、南较低。

场地内无软弱土层及软弱下卧层分布,无土洞、滑坡等。

一级基坑,采用喷锚及基坑土钉支护,开挖深度4.5米。

施工周期45天,预计观测时间35天。

二、观测目的在基坑开挖期间和主体工程施工阶段,随着取土的深入和主体结构荷载的增加,围护结构由于受到土压力和道路动载的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如果超过一定范围,甚至会引起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建筑物变形观测,及时掌握工程水平位移和沉降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变形观测内容及方法1、周边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法,采用带测微仪精密水准仪(徕卡NA2)进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微小的铟瓦合金水准尺,共设有****个观测点。

2、基坑边壁顶部水平位移观测:视准线法,采用(徕卡PC1102)全站仪进行观测,共设有****个观测点。

3、基坑边壁顶部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法,采用带测微仪精密水准仪(徕卡NA2)进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微小的铟瓦合金水准尺,共设有****个观测点。

4、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到主体工程封顶至使用阶段的变形观测: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法,采用带测微仪精密水准仪(徕卡NA2)进行观测,水准尺采用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微小的铟瓦合金水准尺,共设有****个观测点。

垂直度观测:*****测量法,采用电子经伟仪进行观测。

共设有****个观测点。

具体布置位置详附图:《*****变形观测点位布置图》,侧向位移观测点宜布置在冠梁(基坑边壁顶部)上,可采用铆钉枪射入铝钉,亦可钻孔埋设膨胀螺栓或用环氧树脂粘标志。

关于大同地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探讨

关于大同地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探讨

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变形 , 对基 础的稳定性 和地 基变形 情况 1 工 程 概 述 大同市中级人 民法 院审判法庭 是大 同市御 东新城 重 要标 提 出更高要求 , 以如何进行准确 和详细的沉降 观测 对保证 施工 所
位 御 1层 , 安全 日益重要 。沉 降观测在 高层建 筑施 工 中广泛应 用 。它 强调 志性建筑 之一 , 于恒安街 以北 , 河东 路 以西。该楼共 1 钢筋混凝 土框架结构 , 总高度约 6 0m。 过程监控 , 贯穿 于建筑施 工 的各 个 阶段 和竣 工后 的一定 时期 内 ,
社 ,0 9. 20
1 株/ 6 m
1 株/ 6 m
1 紫 叶小檗 6
1 7 卫矛
冠径 2 m, 4 m 5c 高 0c 以上 , 一 5个 6个头
冠径 2 m, 4 m 5c 高 0c 以上 , 个 一 5 6个头
3 5 株 45 0
4 0 854株
[ ] 刘振 良, 学仁. 4 周 山西树 木 志[ . M]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l 4
1 5
76 3 株 65 3 株 80 0 株 1 5 株 0 3 1 8 株 7 3 1 9 株 8 0 14 4株 3
117 0 株
8 3 78 1株 2 5株/m
山杏 榆叶梅 丁香 连翘
黄刺玫
金娃娃
胸径 2c 3c 树高 15m m~ m, . 冠径 8 树高 10m Oc m, . 冠径 6 树高 10n 0e m, . l 冠径 8 树高 10m 0c m, .
应对其进行深入研 究 。本文 结合 大同市 中级人 民法 院审判法 庭 的实 际建设情况 , 严格执行 J J -07建筑变形 测量规范 关于沉 G 20 8 降观测 的各项规章制度 , 对观测 数据认真分析 、 找规 律 、 断优化 不

路基桥涵沉降和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与技术设计书

路基桥涵沉降和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与技术设计书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TJ-3标(DK579+140~DK602+407.3)段路基、桥涵沉降和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与技术设计书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二○○九年三月目录1 概述 (1)1.1工程概况 (1)1.2作业区自然状况 (1)1.2.1 地形、地貌 (1)1.2.2 气象特征 (1)1.2.3 地震动参数 (1)1.2.4 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2)1.2.5 工程地质特征 (2)1.2.6 水文地质特征 (2)1.3沉降和变形观测的目的 (3)1.4编制依据 (3)2 沉降变形观测范围及内容 (3)2.1路基 (3)2.2桥涵 (3)2.3过渡段 (3)3 观测点布置汇总 (3)4 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建立 (5)4.1沉降变形观测网的基本要求 (5)4.2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5)4.2.1 观测水准基点的布设 (5)4.2.2 工作基点的布设 (5)4.2.3 工作基点的校核 (6)4.3沉降变形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6)5 沉降变形观测方案设计 (7)5.1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7)5.1.1 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7)5.1.2 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 (7)5.1.3 沉降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7)5.1.4 监测方法及要求 (9)5.2桥涵沉降变形观测 (11)5.2.1 一般要求 (11)5.2.2 观测点的布置 (11)5.2.3 观测精度 (11)5.2.4 观测频次 (11)5.3过渡段沉降观测 (13)5.4作业方法与技术要求 (13)5.4.1 使用仪器 (13)5.4.2 人员组织 (14)5.4.3 技术要求 (14)5.4.4 作业方法 (14)6 观测资料的整理 (15)6.1资料整理要求 (16)6.2提交资料 (16)7 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16)7.1路基 (16)7.2桥涵 (19)7.3过渡段 (20)附图: (20)1 概述1.1 工程概况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被列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铁路建设重点工程,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900公里。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3篇)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3篇)

煤矿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一、工作原则1.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符合煤矿地质观测工作要求,确保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做到规范操作、安全操作。

4. 积极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观测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操作前准备1. 了解观测区域地质情况,掌握地质构造、岩层厚度、倾角等基本信息。

2. 熟悉观测仪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3.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三、现场布置1. 根据观测任务和要求,选择观测点位,并清理周围杂物。

2. 根据地质构造和观测要求,确定观测孔的布置方式和位置。

3. 确定测点的经纬度坐标,进行准确定位。

四、孔钻钻进1. 根据观测孔的位置和深度,选择合适的钻具和钻机进行钻进作业。

2. 钻进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岩层情况,记录岩层厚度、岩性、节理裂隙、煤层走向等地质信息。

3. 钻进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五、取岩心和取样1. 钻进到达目标深度后,使用岩心钻头取岩心。

2. 取得岩心后,根据岩层分层情况,进行分层标识,记录每一层的岩性、厚度、颜色等特征。

3. 进行岩心取样时,根据取样要求,在合适的岩层位置取样,并保持取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地质测量1. 使用地质测量仪器进行地质测量时,要注意仪器的校准和准确性。

2. 在测量过程中,要根据测量任务和要求,进行测线的铺设和测点的设置。

3. 进行测量时,要保持仪器的稳定和操作的准确性,记录测量数据。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加工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目标,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总结地质特征和趋势。

八、结果报告1. 根据观测工作的要求,编写观测报告,包括观测过程、取样结果、地质测量数据以及数据分析和结论部分。

2. 报告中要注明观测点位的经纬度、观测孔的位置和深度。

3. 报告要简洁明了,内容准确完整,报告结果要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1109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实践

51109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实践

2 支 架 载 荷 观 测
根 据 观测 目的 布置 测 点 , 求 用 较少 的人 力 和 要 设备 完 成 预定 观 测 任 务 。一 般 综采 工 作 面 设 置头 、
时刻 有基本 顶 断裂 引起 的反 弹 、 压缩 信 息 。
中、 尾三个测 区, 中部测区应选在工作面线的正中,
3 观 测 数 据 的 日常整 理 与分 析
31 综 采支 架立柱 载荷 的整 理圈 .
般 情况 下 ,应 尽 量在 曲线 的拐点 处 取分 点 ,
分割 点越多 , 计算 越精 确 。为简化 计算 , 取五 个左右
的分 点 即可 。 曲线 变化 的幅度 不 大时 , 分点 再 少点
也可 以 。
l 2 +t +… +£ ‘
・ 支架编 ( 9 ) 1 , 4
圈 , f J h 仪
式 中 :+:.t为每一 曲边 梯形所 对应 的持续 时 问 , t . l+ ・ hp、。 ;。 …P 为不 同时刻 立柱 T作 阻力 , P 。 P M a

图 1 圆 图 自记 仪 观 测分 布
1支 架初 撑 力 P : 指支 架 移架 后 的初 始 工 作 ) 。系
阻力 ,它 的大小 与乳 化 液泵 站 的工 作压 力 有关 , 且
受管路 阻力 和操作 质量 等 因素 的影 响 。支架 整架初
1头区工作 阻力数据分析问 以观测 时间为横 ) :
坐标 , 以初 撑力 p, 环 末 阻力 P 、 间加权 平 均阻 o循 时

初撑 力
~ 最大 1作 阻 力 :
} I n
1 一l 】 6 【
2t . l , i 一 ]
lF b ’e

变形监测技术在采煤沉陷区工程中的应用——以大同同煤东周窑采煤沉陷区监测工程为例

变形监测技术在采煤沉陷区工程中的应用——以大同同煤东周窑采煤沉陷区监测工程为例
1)完成工作量 埋设测量基准点6个、需埋设沉降观测点146个、进行基 准网及观测网测量30次。 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和矿区一致的高程系统。 3)变形监测网等级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结合工地 实际情况,垂直位移基准网和观测网均按变形监测二级要 求作业,采用水准测量方式。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规定的地面变形监测主要精度要求如下: 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最弱点中误差)≤0.5mm。 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测站中误差)≤0.3mm。 4)基准网布设与测量 a.垂直位移基准网 监测基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且便于保存与使用,位置应设
1 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及技术资料
1)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 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6
2)国家煤炭工业局,《煤矿测量规范》,1989.12 3)《地表岩移观测站设计》,2015.5 4)《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8)3#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2014.12 9)3#煤层井上下对照图,2014.12
定性提供精准、详实的数据,可为采煤沉陷地区变形监测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变形监测; 采煤沉陷区;测量方法手段
中图分类号:P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7487(2018)02-97-3
近年来,山西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冶 金、建材等工业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越来越多。被破坏的 土地中,因采煤而造成的地面塌陷尤为突出。山西省是煤 炭资源大省,也是采煤沉陷灾害最严重的省份。由于多年 来不合理的开采,导致山西省出现采煤沉陷区地表沉降、 塌陷、裂缝、地下水漏失,地上的房屋、道路、河床受损 等大量地质环境问题,不少地方有房不能住、有地不能 种、无地下水可饮、生活难保障,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本文以大同同煤东周窑煤矿一个完整开采工作 面(8203综采工作面)为监测对象,通过采煤沉陷区地面 变形稳定性监测及对监测数据资料整理,为分析采煤沉陷 地面变形的形成机理,确定采煤沉陷地面变形范围及地面 移动变形参数,分析研究地面移动变形的规律性,预测采 煤沉陷地面变形稳定性提供精准、详实的数据。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3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3篇)

煤矿矿压观测制度近年来,在矿压观测方面,已初步掌握采区内各工作面顶板活动特点,为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同时为配合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矿压观测、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特制定矿山压力预测预报制度如下:一、观测范围采煤面及巷道定点观测。

二、观测内容掘进头观测内容:顶板离层观测2、采煤工作面观测内容:回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两巷顶板下沉量;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老顶来压、周期来压,支柱初撑力、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工作面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等。

观测方法1、顶板离层仪____天记录一次显现数值。

2、工作面支架初撑力、工作阻力每班检测____次。

3、工作面顶板及两道超前支护质量、煤壁片帮、单体状况每班进行正常的观测。

四、预报内容1、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柱初掌力不小于90KN/棵,合格率达____%以上,综采工作面支架初撑力液压不小于24MPa;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18MPa,综采工作面泵站的压力不小于30MPa。

2、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不符合下列要求的:锚杆支护巷道顶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____吨、帮部锚杆锚固力不低于____吨,预紧力矩帮顶均不小于100N.m,巷道围岩位移控制在300mm以内,顶板离层仪安设及时,牌板内容齐全。

3、两巷超前顶板运动规律、巷道变形量等其它出现异常现象时。

五、观测制度1、严格执行班中检测、记录制度,严禁空岗、漏检。

2、原始数据记录要准确,不得随意乱改,严禁做假表。

3、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六、资料整理1、技术科对每天的资料必须及时进行整理,如发现情况异常,应及时汇报有关矿领导并安排处理。

2、矿压观测人员针对所观测内容必须填写相应的《单体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表》、《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煤矿矿压观测制度(2)是针对煤矿井下的矿压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的体系化管理。

简析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若干问题

简析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若干问题

简析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若干问题
仝海飚
【期刊名称】《工程建设与设计》
【年(卷),期】2016(000)017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改革与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工程建筑的变形观测成为建筑工程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建筑物的变形数据处于不正常状态时,高质量的建筑物变形观测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安全事故的发生.论文主要就建筑物变形观测中周期的确定、观测点的选择以及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总页数】2页(P3-4)
【作者】仝海飚
【作者单位】大同市勘察测绘院,山西大同0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96+.1
【相关文献】
1.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若干问题的探析 [J], 宋雪驹
2.浅谈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点的布设 [J], 符海鸥;覃文柱
3.基于对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的若干问题研究 [J], 王开
4.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若干问题的探析 [J], 黄杰;周家良
5.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精度和观测方法 [J], 陈正阳;曹传芬;郑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新建铁路XX工程XX标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审核:-0批准:中铁XX集团XX铁路XX标第XX项目部2010年7月-1目录二、编制依据 (1)3、管段工程概况 (2)4、管段内地质概况 (3)五、组织机构和人员仪器的配置 (5)六、沉降变形观测的重要性、原则及管理制度 (6)沉降变形观测的重要性 (6)沉降变形观测的原则 (7)沉降变形观测的管理制度 (7)7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内容及控制要求 (8)沉降变形观测范围 (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控制要求 (8)评估区段内线下工程散布范围和测点散布情况 (8)观测断面工程属性信息汇总表 (9)八、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 (12)桥梁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 (13)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 (22)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26)9 沉降变形测量 (27)测量品级及精度要求 (27)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27)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29)观测网平面布置示用意、水准测量方式示用意 (30)测量工作大体要求 (31)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36)10、评估方式和判定标准 (39)评估方式和判定标准的大体要求 (39)桥梁工程沉降变形评估 (40)隧道工程沉降评估 (42)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 (43)区段工程沉降评估 (44)1一、沉降变形观测资料的提交与数据管理 (45)12、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计划和时间 (48)13、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质量及安全保证办法 (4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质量保证办法 (48)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安全保证办法 (49)附表1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 (51)附表2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53)附表3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 (54)附表4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 (56)附表5 涵洞沉降观测记录表 (58)附表6 涵洞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 (60)附表7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记录表 (61)附表8 梁体张拉徐变记录汇总表 (62)附表9 沉降设计值表 (64)附表10 隧道沉降观测记录表 (65)附表11 断链表 (66)1 总则1为知足GGTJ-2标第八项目部管段对桥梁、隧道、过渡段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观测质量,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肯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

生态环境部关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辛窑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0〕40号

生态环境部关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辛窑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0〕40号

生态环境部关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辛窑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关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辛窑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20〕40号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关于报审〈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辛窑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同煤经环字〔2019〕342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该项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镇和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交界,井田面积53.30平方公里,可采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的2号、5号、6号煤层,可采储量3.05亿吨,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配套建设1000万吨/年选煤厂,服务年限54.4年。

工程采用斜井开拓方式,2号煤层采用大采高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5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6号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回采工艺。

全井田共划分18个采区,首采区为11采区和14采区,首采区面积10.56平方公里,服务年限6.9年。

选煤采用重介浅槽、重介旋流器等工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斜井、副斜井、选煤厂、矸石井下充填系统等主体及其辅助工程,原煤仓、产品仓、矸石仓、封闭式输煤栈桥等储运工程及乏风热泵机组、涌水源热泵机组、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等公用及环保工程。

该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晋北煤炭基地轩岗矿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新建矿井,与规划环评相关要求总体协调。

国家能源局以《关于山西轩岗矿区北辛窑煤矿产能置换方案的复函》(国能综煤炭〔2016〕661号)和《关于调整陕西轩岗矿区北辛窑煤矿等2处煤矿产能置换方案的复函》(国能综函煤炭〔2019〕131号)同意该工程产能置换方案和400万吨/年建设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图书培训中心工程位移沉降观测实施方案批准:审核:校核:编制:2010年十一月一、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本院受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对其新建的综合图书培训中心大楼进行位移沉降观测,以便有效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在检查和处理有关工程质量事故中,籍以做出真确的判断和分析;为今后类似设计提供基础分析数据。

本工程位于大同市口泉区新平旺中心区,同泉路西侧,建设面积为59240M2。

工程分为主楼和裙楼两部分:主楼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设备用房,地上二十六层,主要功能为普通办公及高层办公;裙楼地下一层,主要为地下车库,地上四层,主要功能为展览、办公、会议、培训。

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任务及目的本次监测的任务为建筑物主体的位移和沉降。

通过观测,取得位移和沉降的精确可靠的数据,了解该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安全。

三、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四、技术方案1、位移观测根据规范要求,该工程位移观测拟采用二级观测精度进行。

形式采用测角网进行变形监测。

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注: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中未计入基线边长误差影响实际边长与表中相差较大采用边角组合网时不易按不规定执行(1)基准点布设及位置要求位移基准点是位移观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

本工程拟布置三个基本控制点(其中一个作为校核点),基准点布置在距离建筑物300M左右的沉降影响区之外,要求埋设在车辆、行人比较少,通视且易保存观测的地方。

基准点宜避开地下管线、尽可能避开规划道路未施工路段,距待建建筑物150左右,点间距约300M。

埋设形式见附图。

因基准点拟采用静态GPS进行测量,所以点位还应满足如下要求:1、点位应便于校核检验2、应便于安置仪器和操作3、离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离高压输电线微波无线电信号传输通道的距离不应小于50M,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以及热源等4、通视条件好,应方便后续采用常规测量手段进行联测(2)位移工作点的布设为了监测该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位移变化,拟在该建筑物顶部两边独立布设两个位移工作点,与地面的基准点形成一个两个独立的三角形。

用红漆标出并编号。

(3)观测技术要求控制测量三个位移基准点采用静态GPS测量,等级采用C级精度要求进行测设。

本工程计划共采用四台套TRIMBLE R8 GPS双频卫星接收机,标称精度为5mm+D×10-6,满足规范要求。

全部接收机均经山西测绘局检验合格,均可提供年检报告。

当基准点稳定后,既进行静态测量。

本次作业技术要求应满足如下要求:1、卫星截止高度角大于15。

2、有效卫星观测数大于53、观测时段大于45分钟4、数据采样间隔15秒5、PDOP小于6GPS静态观测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零相位天线和强制对中器安置GPS接收机天线,对中精度应高于±0.5mm。

2、作业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计划进行观测。

3、经检查各种线缆连接无误后,方可开机观测。

4、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面板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输入测站名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5、接收机起动前和接收中,应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

6、每时段要进行一次气象观测。

7、每时段开始时、结束后应分别量取一次天线高,取其平均值作为天线高。

8、接收期间应防止仪器振动,并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到天线和遮挡信号。

9、观测期间,不得在接受机旁使用电台、手机、对讲机等无线电通讯设备。

10、雷电、风雨等恶劣天气不宜进行观测作业。

11、同一观测时段内不得进行如下操作:接收机关闭又从新启动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接收机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或删除文件功能键12、数据处理应按照国标《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相应规定执行,数据采用率宜大于95%。

位移监测位移监测利用静态GPS三个基准点和建筑物顶部两个工作点组成两个独立三角形,按照三角测量进行施测。

因建筑物顶部两个点距离较近,为了不降低精度,故不将其放在一起进行联测。

水平角观测本工程拟采用经过鉴定的LEICA TCA2003精密自照准全站仪进行观测,其标称精度为0.5秒,满足规范规定。

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技术指标应满足如下规定:1、当方向数少于三个时,可不进行归零2、按照规范规定,水平角观测采用四测回,不进行度盘配置3、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要小于2秒、一测回2C差小于5秒、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小于3秒(当垂直角超过±3度时,可按同一观测时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4、三角形闭合差不大于2√3M0,M0为测角中误差。

水平角观测作业符合下列要求:1、使用的仪器应在项目开始前进行检验,在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时进行检验。

2、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晴天的日出、日落时和太阳中天时前后不宜观测。

作业中仪器不得受阳光直射,当气泡偏离一格时,应在测回间重新整置仪器。

当视线靠近吸热或放热强烈的地形地物时,应选择阴天或有风但不影响仪器稳定的时间段进行观测。

当需消减时间性水平折光影响时,应按不同时段进行观测。

3、在观测中宜采用双照准法,在半测回中每个方向连续照准两次,并各读数一次。

每站观测中,应避免二次对焦,当观测方向的边长悬殊较大时,有关方向调焦时,宜采用正倒镜同时观测法,不可不考虑2C变动范围。

对于大倾斜方向的观测,应严格控制水平气泡的偏移,当垂直角超过3度时,应进行仪器的竖轴倾斜改正。

4、当观测成果超限时,应按下列规定重测:当2C互差或各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当归零差超限或零方向2C互差超限,重测该测回。

当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总数的1/3时,重测该测回。

在一个测站上,当基本测回重测得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站。

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均应计入手簿。

重测成果和基本测回结果之间不得取平均,每一测回只应取用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当三角形闭合差超限时,应进行分析,选择有关测站进行重测。

数据处理基准点的数据处理,按照规范要求,利用TRIMBLE自带的TGO静态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平差,当精度符合规范要求时,将其启用,作为本工程位移监测的基本起算点。

为了保证成果的准确无误,基本控制点应半年复测一次,以校核检验基本控制点的点位是否牢固可靠。

监测数据的处理使用清华三维平差软件,按照边角网进行平差数据处理。

2、沉降观测根据规范要求及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拟采用一级和二级观测精度。

一级使用于基准点间和引测部分的控制测量,二级使用于沉降点间的水准测量。

其精度要求如下表:N为测站数(1)基准点布设及要求建筑物附近埋设的水准点必须牢固稳定,本工程拟布设七个水准基点,便于互相校核,并做到在场内任何地区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

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检查,防止本身发生变化,保证沉降成果的准确无误。

为保证观测精度,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距离不应超过100米。

水准点应布设在建筑物沉降范围之外的安全地方,远离马路,避免振动,并避免埋设在低洼积水和松软土地地带。

水准点的埋深应要符合二等水准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埋设方法见附图基准点高程的确定基准点稳定后,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水准基点,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设一条二等闭合水准路线,往返测,联测7个水准点,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基准点。

(2)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了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根据本工程特点,沉降点均埋设在建筑物四角和受力柱上,中部每隔15~30米设一沉降点,总计20个。

埋设方法见附图(3)观测技术要求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本工程沉降观测采用LEICA N03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其标称精度为0.3mm/KM,满足规范要求,并经山西测绘局检验通过,能够提供检查报告。

本次沉降观测按规范要求,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采用往返测。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满足下表规定当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最短视线长度不宜小于3M,最低水平视线高不应低于0.6米表中数字单位以米计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

检验和校正应按规范执行。

检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I角不得大于15秒,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绝对值不得大于0.2秒。

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和米分划线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不应大于0.1 mm。

水准观测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

阴天可全天观测。

观测前半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

使用数字水准仪前,应进行预热。

使用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对太阳,并避免视线被遮挡。

仪器应在其生产厂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振动源造成的振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

当地面振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每测段往测与返测得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由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进方向,应均为旋进。

对个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点高差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好草图。

凡超规范成果,均应先分析原因再进行重测。

当测站观测超限时,应立即进行重测,当迁站后发现超限时,应从稳固可靠的固定点开始重测。

在连续个测站上安置水平仪的三角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平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只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侧和右侧。

数据处理外业手簿经100%检查无误后,代入清华三维测量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作为沉降点的高程数据。

五、位移沉降观测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为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在整个观测期间应遵循如下一般规定:1、为了降低观测人员对观测结果的影响,应保持观测小组人员的固定,不应随便更换作业人员。

2、为了仪器本身的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稳定性,不应在观测期间更换仪器,如不的不更换时,也应换高一等级的仪器,而不应同等级或低等级更换,在数据处理时,应考虑其影响。

3、每次观测时,应保持相同的观测路线和使用同样的观测方法和手段,而不应该随意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