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8要素

合集下载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定义,要素与发展1. 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 教育的要素: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教育影响(教育媒体、内容、手段、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关系: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3. 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原始性表现在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有了自身独立活动的领域,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教育的第一次分化。

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现在教育,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刚和社会大机器生产是它产生的条件。

二: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我国):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才的政治方向。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教育目的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的规定(教育目的的核心)第二部分是对教育形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4.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或终极的教育目标。

5.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6.课程目标:宜居教育目标制定的各种教学、教育活动的课程标准。

7.教育目标层次(体系):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

8.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情意领域。

三:教育的功能1.教育的个体功能。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教育六要素有哪些

儿童教育六要素有哪些

儿童教育六要素有哪些儿童教育是充满挑战和责任的任务,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他们得到全面的教育,需要关注并落实儿童教育的六个关键要素。

要素一: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

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适应儿童年龄特点的教材,培养他们对语言、音乐、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兴趣。

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教师应该设计多种形式的艺术和音乐活动,以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要素二: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体育运动,儿童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协调性和耐力,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学校和课外活动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足球、篮球、游泳等,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参与体育锻炼并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要素三: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教授基本的道德原则和教育孩子们正确区分善恶、鼓励互助和友善行为的道德故事,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明确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观念的人。

要素四:认知教育认知教育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

通过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儿童建立批判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动力。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求知欲,鼓励他们主动学习。

要素五:社交教育社交教育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与同龄人和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儿童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社交环境,教授沟通技巧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素六:自我成长教育自我成长教育重点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意识。

通过激发儿童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校和家庭都应该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追求个人发展。

综上所述,儿童教育的六要素是文化教育、体育教育、道德教育、认知教育、社交教育和自我成长教育。

只有综合考虑和充分实施这些要素,才能确保儿童获得全面有效的教育,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
1.把教育分为基本要素。

要素主义教育将教育分为几个基本要素,例
如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社会研究等。

这些要素被认为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这些要素才能成功。

2.侧重于基础技能。

要素主义教育重视基础技能的学习,例如阅读、
写作、数学和科学技能。

这些必需的技能被视为追求成功所必需的。

3.课程标准化。

要素主义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将课程标准化,以确保
学生学习了所有必需的要素。

课程标准化还可以使学校之间的标准更为一致。

4.着重于个人成就。

要素主义教育强调学生成就感的重要性。

学生被
鼓励在每个基础要素上取得好成绩,并感到自己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成功。

5.测试和评估。

要素主义教育使用测试和评估来测量学生在基础技能
的掌握程度。

这些测试和评估被认为是评估学生成功的最有效方式。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1.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学”两种相互依存的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员是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和施加影响的工作人员。

从广义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专职的兼职的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

从学校教育看,教育者主要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由于教育者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过程和组织形式,在教育活动中,他们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

但是,这一地位并不是教育成效的可靠保证,只有受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的要求,并努力后,要求才能转化为现实。

2.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

掌握、运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的客体。

从教育内容涉及的范围来说,包括人类社会各领域活动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从价值来说,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质、体力、审美能力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4.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和教育者以教育内容为中介的教与学。

活动所借助的各种形式和条件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物质手段是指进行教育活动时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可以分为教育活动场所和设施,教育媒体和教育辅助手段。

精神手段包括教育方法,教育途径。

教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教的方法和受教育者学得方法,教育者教的方法有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受教育者学的方法有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大类。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在实施教育活动时,有几个基本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就教育的基本要素展开论述。

一、教师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他们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责任。

优秀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他们应不断学习与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二、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另一个基本要素。

他们是教师教育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受益者。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他们应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欲望,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活动,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教育活动进行的场所和条件。

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提供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条件。

教室要干净整洁,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工具;校园要安全舒适,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娱乐设施;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氛围。

四、课程与教材课程和教材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依据和支撑。

课程应科学合理,具备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应准确完整地呈现知识内容,同时要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家庭与社会家庭和社会是教育的重要支持和促进因素。

家庭要给予孩子温暖、关爱和支持,与学校形成积极合作的关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

社会应为教育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共同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六、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评价与反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育环境、课程与教材、家庭与社会以及评价与反馈。

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核心。

家庭教育的8个技巧

家庭教育的8个技巧

家庭教育的8个技巧
家庭教育的8个技巧如下: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并对他们的成就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设定明确的规则:为孩子设定清晰、合理的规则,并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则。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注重情商培养:教孩子学会处理情感,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以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孩子面对失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看待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鼓励他们再次尝试。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支持和尊重的家庭环境,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以身作则: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展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良好示范。

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

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

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学生是教育的重要要素之一、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他们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学生还需要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学生还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内容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包括各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完整性。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的获取、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

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进行科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环境是教育的基本条件。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指的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设备和学习资源等,它应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精神环境指的是教育的氛围、风气和文化氛围等,它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

教育的环境还应该是安全、和谐、民主的,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环境的创造和改善,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是构成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构建起教育的整体框架和实施过程。

只有在这四个要素的平衡和协调下,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和加强这些基本要素的培养和建设,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一,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广义的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态度、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狭义的教育者指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源。

一般而言,教育者主要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具有一定资格的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的专职教师。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两个条件: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并能够根据自己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

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受教育者(学习者)的特征:①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②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从而学习兴趣、能力和风格存在差异;③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中所遭遇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从而需要的帮助不同;④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管理意识和能力不同,从而学习效率和质量不同。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教材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讲,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

此外,教育目的、教育环境也属于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1,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互相独立。

由于受到各个方面条件的制约,三个要素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发挥作用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致。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是教育过程中“人”的要素,教育影响是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的角色位置存在差异,教育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习者)的角色任务不同,教育者以促进受教育者(学习者)发展为天职,受教育者(学习者)以发展自己为权利和义务,教育影响作为教育的中介发挥作用。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
• 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 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
• 3.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 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
• 4.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 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 率和质量。
(二)教育者
教育者是接受社会的正式委托,以社 会要求体现者的身份参与教育过程,通过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来影 响学习者。
– 它不是自在的存在物。 – 它有两类:
一是有形的客体(如作为特殊文化形态的介 入教育过程的教育资料);
一是无形的客体(如主体间的交往关系)。
教育影响主要包括: 1.教育目的; 2.教育内容; 3.教育方法; 4.教育手段; 5.教育组织形式; 6.教育环境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
• (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完整的体系。 • (2)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具有特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学习者 学习者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的责任,并
以自身的发展需求参与教育过程的人。广义的学 习者指任何人。狭义的学习者,指获得入学资格 的相对固定的那些人。
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特征
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特征
•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即使目的表述相 同,也未必有同样的理解和同样的理由);


学余

校制



面授 教育
函授 教育
受教育 方式构

远距离 教育
自学考 试等
广义的教育者指任何人。狭义的教育 者,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和相对固 定的兼职教师。
教育者的主要特征
• 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 体实施者。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要素说

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要素说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1.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那些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称其为教育者。

所以,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因此,“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这样才能从“类”和“质”两方面来把握这个概念。

2.学习者:比起教育者来,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因此,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正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

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担负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神圣职责。

关于教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和六要素说:三要素说: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陈桂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主体、客体和教育资料。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其定义可概括为:教育学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以研究教育规律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不同,教育学可分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教育学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具有实践性。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实践,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

第二,具有系统性。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的意义、目的、原理、方法和制度等。

第三,具有独立性。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二、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最根本的目标。

教育的本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传承文化和促进社会变革。

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愿景。

教育的目的包括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三个层面。

三、教育的过程和要素教育的过程是指教育活动的主要环节和流程。

教育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设计、教育评价和反馈等。

教育的要素是指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教育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

四、教育学发展史教育学发展史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学、现代教育学和当代教育学等。

古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希腊罗马古代教育思想和印度古代教育思想等。

近代教育学主要包括启蒙时期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学派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等。

现代教育学主要包括行为主义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当代教育学主要包括生态学派和后现代教育学等。

总之,教育学概论是一门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和原则的学科,其主要知识点包括教育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过程和要素,以及教育学发展史等。

通过学习教育学概论,可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

教育的基本构成内容

教育的基本构成内容

教育的基本构成内容教育的构成要素(一)关于教育构成要素的诸种观点关于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学者们的观点还不一致,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和六要素说。

一是三要素说: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育活动的要素有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和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陈桂生先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主体、客体和教育资料。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育学基础》中认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二是四要素说:即把教育活动的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三是五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构成。

四是六要素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应该是由六大要素构成的,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和教育环境。

(二)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1.教育者:“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那些偶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不能称其为教育者。

所以,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因此,“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这样才能从“类”和“质”两方面来把握这个概念。

2.学习者:这里使用“学习者“的概念而不使用“受教育者”或“学生”这两个概念,是因为“受教育者”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存在,而比起“学生”来说,“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比起教育者来,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教育孩子的八大要素

教育孩子的八大要素

教育孩子的八大要素张琼玉(一)赏识:求知上进的源泉赏识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年龄小,心理还很幼稚,他们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赏识。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特别是父母的鼓励。

父母用行动表现出来的爱和赏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是孩子求知上进的动力之源。

而一个孩子如果缺少赏识,会直接影响到他个性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一生的个性缺陷。

(二)梦想:创造奇迹的翅膀童年是梦想的故乡,梦想是明天飞翔的翅膀。

教育心理学显示,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

孩提时代是多梦的季节,一个懂得爱孩子的父母应当精心呵护孩子的梦想,并用行动和孩子一起设计未来的蓝图。

这样,梦想的种子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三)知识:自立成才的杠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高尔基也曾说:“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知识,是孩子自立成才的有力杠杆,有了它,孩子才能撬起自己美好的人生。

(四)品行:茁壮成长的基石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空白的纸,你在那里种下什么,你就会收获什么。

在这张空白的纸上,品行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基石,它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决定着他的未来是昏暗无光,还是光芒四射。

在孩子的心灵里精心种下一颗美德的种子,日后他才能长成一株参天大树,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五)习惯:成就未来的捷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培根则强调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是指人的行为倾向,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

习惯就像是走路,人们如果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

好的习惯是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捷径,能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健康成长;不好的习惯则像缠在身上的铁链,它无形地限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阻碍着孩子每一步的发展。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协议一、关键信息项1、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育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教育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育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育者11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111 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12 教育者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责任感。

113 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的需求。

114 教育者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12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121 受教育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122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是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123 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124 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则。

四、教育内容13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

131 教育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时代性。

132 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应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

13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拓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34 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包括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方面,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14 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传递教育信息的工具和方法。

141 教育手段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设施等。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

▪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 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 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 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 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 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 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 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也没有危 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 教师受欢迎的特征:
▪ 合作,民主;仁慈,体谅;忍耐;兴 趣广泛;和蔼可亲;公正无私;有幽 默感;言行一致;对学生问题有研究 兴趣;处事有伸缩性;了解学生,给 予鼓励;精通教学技术。
▪ 教师不受欢迎的特征:
▪ 脾气暴戾,无耐心;不公平,有偏 爱;不愿意帮助学生;不合理地要 求学生;忧郁,不友善;讽刺,嘲 笑学生;外表令人讨厌;顽固;罗 唆;霸道;缺乏幽默感。
▪ 2、时代的呼唤 ▪ 从农业社会到信息化社会; ▪ 从计划经济社会到市场经济社会。
▪ 3、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 (1)文化传统:重社会轻个体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枪打出头鸟” ▪ 例子:相声—《谁让你优秀》
▪ (2)文化的落后与教育的落后 ▪ 教育目的:培养顺从、听话的人,忽视
对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
▪ “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 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 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 刀歹徒的人!’”“先人后己和 牺牲是一种选择,但不是美德!”
▪ 3、本质
▪ 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 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 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 理想教师的形象
▪ 威蒂(Witty, P. A.)有关理想教师 形象的研究
教学科的热爱
▪ (4)坚强的意志 ▪ (5)良好的性格 ▪ 公正无私、谦虚诚实、活泼开朗、独立

素质教育的几大要素

素质教育的几大要素

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力能力、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素质。

以下是素质教育的几大要素:
1. 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

2. 智育: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力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3. 体育: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技能、体育精神等。

4. 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

5. 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

6.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人际交往能
力等。

7. 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等。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通过综合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全面发展能力的人才。

简述教育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简述教育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简述教育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下:
一、教育者。

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学校教育产生后,教育者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二、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包括各种形式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三、教育中介系统。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

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通过掌握教育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实现教育目的,所以说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2. 受教育者(学习者)、3. 教育影响(教育中介)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制约)作用、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用3.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3.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人才2.教育本身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科研促进民主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与文化关系:1.文化对教育的发展的制约作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4文化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内容的念法)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规律启示1不平衡性:(1)同一方面的不同年龄阶段发展不均衡关键期:(劳伦兹)(2)不同方面在相同年龄阶段发展不均衡2顺序性循序渐进3阶段性根据年龄特征开展教育4互补性扬长避短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第二重要)、环境、教育(最重要)、个体主观能动性教育—主导地位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原因(重点)(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教育效果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对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价值,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功能:(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导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4)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确立教育目的基本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2)人们的教育理想(3)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实现区域均衡发展(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发力发展职业教育(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学制建立的依据(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现代学生观:(1)学生使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因材施教(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学习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研究者角色(6)父母与朋友角色教师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职业心理健康4.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教育教学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5)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3)专业能力的提高(4)专业自我的形成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2)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1.课程标准、2.教材3.课程计划(教学计划):(1)教学科目的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教科书编排的原则:1.科学性余思想性、2.基础性与实践性、3.实用性4.衔接性5、系统性课程目标的特点:1.时限性、2.具体性、3.预测性、4.可操作性教学的任务: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三.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五.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教学过程的特殊性1.间接性、2.交往性3.教育性、4.简约型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想统一——特殊性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想统一——发展性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 8.发展性原则常用的教学方法(重点)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5.练习法6.实验法7.实习作业法 8.实践活动法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标准(重点)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8.板书有序9.教态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

孩子从小的教育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道路,孩子的教育又要身系父母。

那么,正确的家庭早期教育应该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一、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二、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三、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四、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五、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六、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七、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八、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