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审计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农村信用社信贷操作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关于信贷操作风险,其主要原因是外部的一些约束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风险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要对信贷操作问题要充分进行准备,使风险达到最低程度。

近年来,关于如何管理以及提高操作风险在经济领域有着很大进步。

国外和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国外研究现状西方的商业银行发展现有三百多年,对风险管理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了。

如果发现风险过高,则须慎重考虑是否发放该笔贷款。

除此之外还生成了一系列信用分析模型:资产组合管理模型、CART结构分析模型、ZETA分析模型、Altman的Z计分模型、KMV模型。

巴尔肯霍尔等学者(2009)认为如果要发放贷款给借款者需要必要的抵押品来进行担保。

但是有些贷款人是缺少有效的抵押品的,这时可以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级,这种方法是可以替代抵押品的。

Addrea Cremoninoyan研究了操作风险的计算方法,入手点是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出发的,计算操作风险的方法是在研究各类损失数据之后的。

Chapelle认为在样本的检验中那些过大的阈值数据,要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将极值理论作为指导,使观测数据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Desmoulins是运用了定量模型,是针对损失的数据通过统计与概率提出了新技术,可以对操作风险进行准确的度量。

Anthony Peccia指出了运用模型课进行管理操作风险,这样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利用模型来分析自身承受的风险情况。

Ariane在研究操作风险时,建立了风险框架,分析了风险的管理流程、战略、环境等,因此认为必须做好绩效管理、激励的方式以及运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开展,这样才可以使风险管理流程达到最优化。

Roberu在研究之后提出了数理经济的表达式,由于操作风险的类型是不同的,可以度量操作风险和分配资本金提供重要依据的,操作风险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程度是不同的,所以必须细化风险。

(二)国内研究现状张运鹏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制度性分析,结合了媒体中报道的一些数据建立了操作损失数据样本,而且还和国外对操作风险的数据收集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此来发现我过在操作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内部审计文献综述标准范文Title: Literature Review on Internal Audit: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Abstract:Internal aud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organization'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internal audit, covering key topics such as 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i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emerging trends in the field. By synthesizing and analyzing relevant studies, this review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in internal audit but also offers insights for practitioner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Introduction:Internal audit is an independent and objective assurance activity that allows organizations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their governance,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processes. With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increased scrutiny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importance of effective internal audit has become more evident.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examine and summarize the key findings and trends i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internal audit, providing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Role of Internal Audit:The role of internal audit has evolved over the years. Initially, internal audit focused primarily on compliance and transactional review. However, it has gradually expanded to include proactive risk identification, fraud detection, and strategic advisory roles. Several studi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n independent and robust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in enhanc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identifying operational inefficiencies, and preventing fraudulent activities.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ternal Audit: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is essential for measuring its effectiveness and identifying areas for improvement. Various studies propose differ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ramework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a balanced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s.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uch as audit quality, risk assessment, and employee competency are commonly us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Emerging Trends in Internal Audit: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increasing reliance on technology have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 internal audit profession. Studies have begun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data analytic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in internal audit processes. Furthermore, the integration of sustainability-related risks and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factors into internal audit practices is gaining attention.Conclusion:This literature review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conducted on internal audit. The evolving role of internal audit, the importance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emerging trends in the field have been examined. The findings of this review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body ofknowledge in internal audit and offer insights for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internal audit in a rapidly 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大数据审计文献综述

大数据审计文献综述

感谢观看
大数据审计文献综述
目录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3 未来研究方向
02
当前研究的主要方法 和成果
04 参考内容
本次演示旨在全面梳理大数据审计领域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不足。通 过对已有文献的搜集和归纳,我们将详细探讨大数据审计的定义和特点、研究背 景和意义,以及当前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成果。我们也将揭示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 和未来可能的近年来,我国大数据审计研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统 计,从2015年到2022年,共有120篇与大数据审计相关的研究论文,其中2015年 为15篇,2016年为20篇,2017年为35篇,2018年为25篇,2019年为15篇,2020 年为10篇,2021年为5篇,2022年为3篇。可以看出,从2015年到2017年,大数 据审计研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之后逐渐趋于稳定。
其次,大数据审计注重数据的实时分析。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数据,审计人 员可以及时发现异常和疑点,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大数据审计还具有智能化的特点。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 审计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和风险,为审计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研究背景和意义
大数据审计的研究背景主要源于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 发展。传统审计方法难以处理海量数据,难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而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则为审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研究大数据审计的意义 在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审计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各界对审 计工作的需求。
大数据审计需要处理大量的敏感数据,如财务、医疗、个人隐私等信息。因 此,如何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 的问题。
2、缺乏统一的审计标准和规范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企业融资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在国外研究者的研究中,被归类于中小企业选题中,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论点:Meyers在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后,提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明显。

比如在创业早期阶段,中小企业中的很多企业并未获得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企业盈利能力难以预测和估算。

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为快速满足资金筹措需求,会优先选择内部融资渠道,如果选择外部融资渠道,就需要优先选择债务融资方式。

Storey在分析金融机构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冲突时, 提出中小企业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作为最大的债务性融资渠道。

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资质和发展水平偏低,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力度偏低。

Hairs&Raviv认为企业融资结构是中小企业收入流分配和企业控制权分配的依据,其指出,中小企业之所以很难得到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源于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中小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

Félix Corredera-Catalán等表示中小企业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面对的融资问题不同。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梳理,可从融资和负债角度出发,而不仅限于融资方面。

Liang Kaier认为融资渠道受制、融资制度不完善、政府关注度不高等都是中小企业难的主要原因。

融资难已经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Barthelmess Benedik等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融资本身,还包含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问题,融资只是为中小企业注资,保障资金链,但其最终要解决的是,依赖于什么获得市场竞争实力。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展开分析时,主要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南京财经大学文献综述模板范文

南京财经大学文献综述模板范文

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功能路径文献综述摘要:世界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形成与积聚,当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严重影响到一国的金融安全。

2008年起源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11年的欧洲债务危机再次敲响了金融安全的警钟。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所具有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综合性等特性决定了国家审计应当而且能够在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现有文献较多的是对金融安全以及国家审计的独立研究,将二者关联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特别是结合中国审计的实践,从案例的角度进行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基于这一点,立足于我国国家审计的实践,运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风险因素,指出国家审计存在的制度缺陷和面临的问题,全方位、多视角地提出国家审计的改进设想,以弥补系统研究国家审计维护金融安全文献的缺憾,对于中国审计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金融安全;金融风险;国家审计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世界金融发展史告诉我们,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通常伴随着金融风险的形成与积聚,当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严重影响到一国的金融安全,甚至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在保持总体稳定健康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

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与体制变革的迟滞之间存在矛盾,种种问题不仅聚焦于金融领域,还掣时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环境日趋复杂,通过传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加剧了我国金融体系内部的脆弱性。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目前我国已正式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写入“十二五规划”。

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审计风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审计风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审计风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审计风险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但近年来随着审计诉讼案件的增加,审计风险日趋增大,审计风险已成为国家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和内部审机构及广大审计人员必须重视并加以研究的问题。

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加强审计风险的研究,对于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审计工作起步较晚,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风险成为我国审计实务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为了完善我国的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本文从国内外两方面系统地回顾了审计风险研究的文献,并按审计风险研究的不同层面和视角进行了评述,最后在归纳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审计风险研究的相关建议。

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和社会对审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强化审计风险管理和意识,有效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一个重大课题。

进入21世纪发生了轰动全球的安然事件,位居世界前五位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在财务审计中未能尽其职责;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美国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败露;为其连续多年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普华永道对黄山旅游股份公司的重大造假;被财政部查出并勒令普华永道整改;德勤对科龙的会计造假案等等。

审计失败的案例影响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这些重大舞弊案等都提醒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

二.审计风险含义,类别及特征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存有重大错报和漏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后却认为该重大错报和漏报并不存在,从而发表与事实不符的审计意见的风险。

由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x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可知,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察觉)风险三个类别构成。

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潜在性,控制性三个特征。

三.国外审计风险研究(一)关于审计风险涵义的研究K.stringer 在 1961 年指出,“精确度和可靠度”与“注册会计师可能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之间存在着联系。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际范围内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为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从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类型的管理策略,并对未来的风险管理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推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金融风险管理,作为现代金融学的核心领域之一,主要关注于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金融机构或个体面临的潜在金融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在概率论、数理统计、金融工程、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商品价格等)的变动而导致金融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的管理主要依赖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

其中,马科维茨提出的均值-方差模型为投资者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最大化收益或在给定收益下最小化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无法按约履行债务而导致的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信用评分、信贷配给、抵押品要求等手段。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信用评分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人为错误、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强调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制定严格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以及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控,来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短缺时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足够资金以满足其负债或资产增长的需求。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字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字

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字文献综述是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该领域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认识前沿研究动态,理清研究思路,指导后续研究,提升研究水平。

在会计类研究中,也同样需要进行文献综述,下面将针对会计类文献综述范文进行分析和总结。

1.《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国际研究情况综述》该文献综述主要针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综述,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阐述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热点。

综述首先介绍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涵,特别强调了税务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随后,文献综述分析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并从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

最后,文献综述对当前国际上主要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该文献综述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企业经营决策者、税务从业人员和学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结构清晰,阐述思路清晰,细致入微,体现了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2.《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综述》该文献综述主要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首先介绍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和内涵,强调了信息质量对决策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后,文献综述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叙述和比较,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此外,该文献综述还重点讨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告等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各因素对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机理,深入揭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本质。

该文献综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为从事会计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企业和投资者等相关方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金融审计功能与实现机制研究

金融审计功能与实现机制研究

金融审计功能与实现机制研究在二十一世纪,维护国家安全是各个国家的首要目标,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对于经济安全的维护,是各国政府的首要责任。

自从“审计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一论断被提出以来,众多学者对于审计的本质、目标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根据审计审计署制定《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安全则是维护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

对于金融安全的维护应当成为金融审计的首要目标。

本文重新定义金融审计的功能,认为金融审计的功能应当是控制金融风险。

因为根据金融理论中关于金融风险、金融安全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的理论,只有把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确保金融安全的状态,进而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笔者把金融审计的功能定义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以实现维护金融安全、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和促进金融发展的金融审计目标,使金融审计真正成为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

为了科学合理地论证本文所提出的金融审计控制金融风险的功能及实现机制,本文的内容分为八章来加以论证。

第一章,导论。

主要包括了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结构和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二章,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与现状分析。

提出了金融审计理论框架,包括金融审计的相关基本概念以及金融审计的基本理论要素,论述了美国的金融审计以及我国的金融审计发展历程和现状。

首先论述金融审计的相关基本概念,包括金融审计的定义,即金融审计不应该拘泥于政府金融审计,应该建立宏观金融审计观。

指出金融审计的主体应该包括政府审计机构、民间审计机构以及金融系统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客体应该是央行、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所有的金融机构。

然后提出了金融审计的理论框架,即以金融审计的本质——“免疫系统”为逻辑起点,演绎出整个理论框架。

接着分析了美国的金融审计现状,并归纳总结了我国金融审计的发展历程,最后提出了目前政府金融审计的现状,即金融审计存在的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探析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1国外文献综述Appelbaum,Deniz Kogan,Alexander Vasarhelyi, Miklos A通过分析论证了外部审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强调了审计分析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并且对目前关于审计分析程序和审计证据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审查。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报告量化以及计量的要求,进而指出有必要在现代审计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1]。

Brown LXiburd通过研究强调,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形成的一种新事物,但是很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由于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在实际开展审计工作中,并不知道什么是大数据,更何谈如何进行应用大数据技术,所以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做出职业判断会受到一定影响,也使得审计风险因此而提升。

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强调在审计实践中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取证,并且获取的信息主要是结构化的数据和信息[2]。

Min Cao分析指出,大数据本身是将很多不同的数据模型融为一体而形成的现代化的处理方式。

相较于传统模式来说,大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以及存储和获取能力更强,并且可以更加快速的完成计算,信息价值的密度处于较低水平。

一般来说,审计人员主要是通过财务审软件管理系统获取相关的电子数据,然而事实上,这些数据并不是所有的大数据而只是大数据的一部分。

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大数据的审计特征进行了归纳,首先是具有非常广泛的来源渠道以及极为庞大的数据链,其次是不同数据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强调不能只是对结果进行认定[3]。

Danie LXLXe R·LXombardi等通过研究指出,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行业,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也需要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当前审计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可以将其称之为审计技术时代,今后审计行业会向着技术性的方向继续发展,认为审计机构有必要在内部建立健全相应的管控机制,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也能够使审计的职业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我国审计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展望

我国审计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展望

2017年第16期本文DOI:10.16675/14-1065/f.2017.16.070我国审计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与展望□刘利参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公司财务可靠性的保障,是外部投资者和审计公司之间的桥梁,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冲突。

本文以前人研究审计质量的文献为基础,本着向前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后发展的目标,归纳梳理了审计质量的相关文献,寻找研究空白,为以后研究审计质量的方向提供思路。

关键词:审计质量;文献综述;研究展望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6-0104-02中国图书分类号:F239.4文献标志码:A(河南大学商学院河南开封475004)长期以来,安然事件等财务舞弊事件层出不穷,研究学者纷纷将焦点集中在外部审计。

审计作为公司的外部保障机制,是联系外部投资者和审计公司之间的一个桥梁,能够缓解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冲突。

而审计质量的高低是审计人员独立性的表现,代表着审计人员的能力,审计质量较高,外部投资者更相信该公司的信息是真实的。

但是由于审计质量是抽象的,不能直接度量的,只能用替代指标衡量。

目前,研究审计质量是一个热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审计质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近年来对中国知网上审计质量研究的核心期刊梳理归纳的研究,分析审计质量都从什么方面进行了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研究变量之间关系时使用的替代指标,找出研究空缺,为今后的研究思路提供方向。

1审计质量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赵保卿,徐豪萍(2017)通过搜集2013-2014年沪深A股的相关数据,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分析了审计质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郑登津,闫天一(2016)指出,会计稳健型和外部审计质量对债务成本有交互影响。

雷光勇,张英等(2015)以相关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审计作为外部监督机制,审计质量的高低,代表着投资者对该公司的了解程度,结果表明,投资者认知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审计质量的高低所影响。

金融审计方面的参考论文

金融审计方面的参考论文

金融审计方面的参考论文浅析我国金融审计现状及改进措施摘要:随着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信息化的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我国金融审计目前还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审计方式相对滞后等问题。

面对金融业复杂的信息化形势,金融审计如何弥补其不足、高效地发挥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成为当下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对此,本文首先对我国金融审计现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审计环境、创新监管机制、改进审计方式、规范审计行为等改进我国金融审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审计;审计环境;审计方式;监管机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手段不断创新,金融业得到飞速发展。

为了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营业效益、效率及风险管控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更好、更快地发展,相应的金融业务管理水平必须得到不断提升、管理系统和管理技术就必须不断更新与完善。

金融审计作为对金融机构进行业务管理的重要方式,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审计、发挥其监管职能,是保障我国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我国金融审计发展现状一我国金融审计的重要作用。

金融审计是一项独立的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活动,其本质决定了它不光是用于查找问题、揭示问题的方法,而是需要通过开展金融审计工作,达到预防问题、揭露问题和抵御问题的目的。

首先,审计本身具有内生性的威慑作用,因而金融审计有条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出警报,起到预警的作用;其次,金融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而监督必须查错纠弊,因此金融审计能起到查处经济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主法治等各种不法行为,揭示我国金融行业存在的各种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障碍,以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的重要作用;再者,金融审计不仅需要预防问题、揭露问题,更需要对产生的问题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层次分析,进而起到健全法制、完善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提高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绩效的作用。

金融审计方面的参考论文(2)

金融审计方面的参考论文(2)

金融审计方面的参考论文(2)金融审计方面的参考论文篇2浅析我国进行金融审计制度创新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审计开始面临各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拘泥于原有金融审计制度,则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国家金融安全也难得到保障。

深入分析我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对金融审计制度进行创新的意义及原因。

关键词:金融;审计制度;创新1 研究金融审计制度创新的意义1.1 有利于深化金融监管改革,适应金融发展需要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金融审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并正在进行逐步深化。

随着金融审计创新研究的深入,国家审计部门必然会发现现行审计制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促进金融监管改革的进程。

例如我国目前依旧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但是这种分工明确、操作容易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分业向混业发展的趋势。

因此在对金融审计制度进行研究时,这种不足将会被分析和揭示出来,进而使金融审计适应发展需要。

1.2 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规范金融秩序目前我国金融审计的发展仍不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健全,没能做到与时俱进,这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制造了不少的阻碍。

进行金融审计创新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国家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找出目前金融法律法规的漏洞,分析出审计法规正确的走向,完善相关管理内容,规范金融审计秩序,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金融环境,促进金融审计实施的有效性,为我国金融审计的发展保驾护航。

1.3 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金融审计面临各种未知风险和挑战,因此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形势变得格外严峻。

研究金融审计制度的创新能够帮助国家审计机关完善预防、提示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打击各种有损国家金融安全的行为,降低金融风险,进而使金融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让金融审计系统的“免疫”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例如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国际热钱”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比较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比较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比较优势理论:文献综述
林斌
【期刊名称】《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与分工方面处于核心地位.本文沿着其发展的两条主线--李嘉图比较优势说和禀赋比较优势说,评述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介绍了新贸易理论兴起后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从而勾勒了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大概脉络.
【总页数】3页(P95-97)
【作者】林斌
【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
【相关文献】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的新发展--环境比较优势理论 [J], 成功;曹利军
2.逆全球化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 [J], 李青益
3.经济文化背景对我国城市竞技体育项目设项影响的思考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典型实验研究 [J], 周晓鹏
4.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以比较优势理论为视角 [J], 林正锋;寇健忠;吴鹤群
5.金融审计监督功能的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基于国家审计制度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的视角 [J], 张筱;张哲;王乾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审计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赵舒羽
来源:《商情》2017年第33期
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中,金融处于核心地位。

金融系统的稳定对于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影响重大,而其主要是通过金融监管来实现。

金融审计正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形式之一,其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金融风险并进行控制和规避,因此在金融监督体系和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1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审计起步较晚,其缺乏一个相对完善、深入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

对于我国金融审计的发展历程,李晟(2012)2将其大致分为了财务收支审计阶段(1983年至1994年)、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阶段(1995年至2001年)、风险审计阶段(2002年至本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安全审计阶段(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这四个阶段。

对于我国金融审计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案或改进建议。

高菲(2013)4第一次从国家治理的层面,对金融审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要将金融审计放在国家治理的层次上。

此外,金融审计还存在系统上的缺陷,这些缺陷的发现就与金融绩效审计密切相关。

李枫(2016)7就从金融审计绩效切入,提出了采取全程、定期和不定期跟踪式审计等几点建议。

受审计环境的影响,国际上关于审计风险的认识与研究,基本上经历了两个主要的阶段:最初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和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阶段,但这些模式都主要以非信息化环境为执业背景构建的。

对于评估金融审计的风险的方法,国外学者很早就在不断研究将其进行量化评估。

新西兰学者Paul Raul轮、Martin Putterill和David Ryan(2002)8运用了数据封套分析(DEA)评估审计风险。

美国学者Carol A.Knapp和Michael C.Knapp(2007)9则提出,应当加强分析性程序运用来对财务报表中重大错报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除此之外,荷兰学者Wikil Kwak和Yong Shi(2003)10在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人事分配及全面战略资源管理的决策时,创新地运用了模糊研究法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讨论。

Krishnan(2005)13对审计委员会质量与内部控制质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和具备财务专业知识的审计委员会能够显著的减少内部控制问题的情况的出现。

2金融审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2.1金融审计功能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造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让金融界重新将焦点放回到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上。

而在金融监管的体系中,正是金融审计发挥着不可代替的功能。

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刘家义审计长(2009)14首次阐述了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理论观点,提出金融审计“以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家宏观政策,推动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完善金融监管,推动建立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

自此,众多学者便从各个方面对审计的功能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但与刘家义审计长的观点有些不同的是,宋华(2010)3不赞同把防范金融风险也定义为金融审计的目标,而认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是金融审计功能的应有之义。

2.2金融审计功能实现途径
金融审计在金融监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功能的实现对于进行有效金融监管有着重要意义。

而要充分实现金融审计的功能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探究。

陈文夏(2009)16对次贷危机进行了总结,重点讨论了在金融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金融审计该如何发挥作用。

王周宇(2014)17在对金融审计现状分析后,从宏观视角上提出了促进国家金融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具体为:转变审计理念——积极开展金融绩效审计、引入金融审计指标——构建金融审计的指标体系、改进金融监管模式——完善国家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作机制。

宋华(2010)3在对金融审计功能进行了进一步讨论之后,提出了三个金融审计实现金融风险控制功能的实现机制,并对这三个机制的构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杨进(2014)18在审计免疫系统论理论思想基础上提出动态审计预警理论,并对动态审计预警理论的内涵、外延以及可能应用进行系统的阐释。

3互联网金融审计
在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而通过国家审计可以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监控。

李灏来、李越冬(2016)31文章提出了我国国家审计监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路径,并将其分为以建立、完善国家相关法规制度为主的基本路径和通过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合作而实现的扩展路径。

同时,赵丹、张红英(2015)32同年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提出了她们对于互联网金融审计监管体系框架的构想,即构建“以政府金融审计为主导、民间金融审计为主要力量、内部金融审计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审计监管框架”。

而从互联网金融企业内部审计防控风险的角度,周群(2016)33提出,金融审计在金融监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金融审计中的内部审计由于其内向性、广泛性和及时性的特征决定了它将在互联网金融审计里发挥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此外,针对大数据下IT审计人才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杜永红、石买红、史慧敏(2016)34在分析我国P2P网贷平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P2P网贷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精通IT和金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网贷平台的良好运营来说不可或缺。

4文献述评
金融审计是促进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的关键,不管是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金融审计相比较,还是进行自我反思,都发现我国金融审计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

但我认为许多建议提得有些宽泛,缺乏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且其可行性也未可知。

同时,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缺乏指标体系的建设来进行定量分析。

此外,在内部审计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大多都过于忽视审计部门的建设,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一个相对合理、可行的实现机制。

目前正是缺少对新的、适应我国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的具体审计模式及其可行性的研究,因此我认为在这些方面还需要我们再进行深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