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古诗词背诵《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
《托物言志诗》课件
托物言志诗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事物,表达对人生短暂和珍贵的感慨,强调珍惜当下和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经历与感悟
诗人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融入诗歌中,使读者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
社会批判与反思
社会不公与弊端
托物言志诗常常以物喻人,通过描绘社会现象或事件,揭示社会的不公和弊端,呼吁人们反思和改变 。
06
托物言志诗的影响与传承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丰富了诗歌创作手法
提高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托物言志诗通过象征、暗示等手法, 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灵感。
托物言志诗注重情感表达和意象创造 ,提高了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 。
促进了诗歌的多样化发展
托物言志诗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为 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促进了诗 歌的多样化发展。
02
托物言志诗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早期发展
起源
托物言志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 经》时期,通过描述自然景物或 物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早期发展
在汉乐府民歌和古诗十九首中, 托物言志诗逐渐发展成熟,开始 注重对物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
唐宋时期的繁荣
唐诗
唐代的诗人如王之涣、杜甫等,将托 物言志诗推向了高峰,通过描绘山水 、草木等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社 会和国家的感慨。
02
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寓言自己 的志向、意趣、情感等,使读者 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领悟到诗 人的深层意图。
特点
形象性
托物言志诗中的形象通常具有象征意义,能 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含蓄性
诗人通过描绘事物来暗示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语言含蓄而不直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18
故诗详解
《寒食》这首诗写了寒食节的哪 些传统习俗?
禁烟火、吃冷食
修坟祭祖……
19
故诗详解
普天之下,家 家禁火,但宫廷里 却正忙着传蜡烛。
不满 轻蔑
20
课文概括
《寒食》诗人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描绘了 春天京都长安城 寒食节 ,的景象,充分流露 出作者对现实的 不满 和对权贵们的 讽刺 。
ɡōnɡ chuá
日 暮 汉 宫 传n 蜡 烛,
sàn
hóu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11
生字讲解
组词:诸侯 王侯将相
中间没有一竖,右 上边横折窄小,下横 要长,“矢”下横要 长,中撇上不出头。
12
词语解释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皇城里的柳树。 指春天的京城。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指宫中传赐新火。
6
了解寒食节
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古 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清明节的前一两天。
寒食节的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有两千余 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这一天,人们禁 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 踏青、荡秋千、踢蹴鞠(cùjū古代足球)、斗鸡等风 俗。
即庭中,庭院中。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秋天的露水。 都。
66
解诗题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的夜晚。
在中秋之夜望月
中秋节,常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 人之情。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自古便有祭月、赏月、 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 不息。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课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注释: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诗意: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词语释义: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江畔:江边。
⑷“却看”句:这句应结合杜甫一家的经历来理解。杜甫和他的妻子都是死里逃生吃够了苦的,现在看见妻子无恙(时已迎家来梓州),故有“愁何在”的快感。 按白居易《人峡次巴东》诗云:“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去此同。”又《自咏老身示诸家属》诗云,“家居虽淮落,眷属幸团圆。”白未经大丧乱,尚且如此,杜甫这时的快感,就更是人情之常了。 却看:再看,还看。 却:还,再。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⑸漫卷:胡乱地卷起(这时还没有刻板的书)。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欣喜若狂)。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课件-古诗词背诵《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人教新课标 (共24张PPT)
《山居秋暝》《秋词》《赤壁》《梅花》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典抒情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 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 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咏物诗 。诗 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 用象征、托物言志、比兴等手法,把自己 的抽象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 物。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梅花》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菊花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学诗四步法:
一、找
二、看 三、析 四、悟
石灰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若等闲 浑不怕 留清白 坚强不屈,无所畏惧、坚守高洁情 操的决心
二
、
青松
再
托物言志诗鉴赏ppt课件
四、因例说法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拟人、反衬
--
五、鉴赏小结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 艺术手法 寄托的情与志
托物言志诗鉴赏步骤: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品 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 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
六、合作探究
运用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及方法,完成练习。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
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
而今渐觉力出。蓬蒿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 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 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 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比兴、对比 、用典、借 代
言 孔子云:何陋之有? 志 爱莲说·周敦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
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
课后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
花心应似客心酸。
雨后霜前着意红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颂”三部分。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盼望着(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
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托物言志》课件
看到这幅图,你想 到了李贺《马诗》 中的哪一句诗?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要 骨留 碎清 身白 浑在 不人 怕间 ,。
看到这幅图,你想 到了于谦的《石灰 吟》中的哪一句诗?
千任 磨尔 万东 击西 还南 坚北 劲风 ,。
看到这幅图,你想 到了郑夑的《竹石》
中的哪一句诗?
诗人借竹的坚韧、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 不阿、铁骨铮铮。
自学
这首诗诗人借梅 花怎样的品质表 达怎样的志向?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复习学习方法:
1、找事物。
2、找出诗中表示事物品 质的词句,分析其特点。
3、回忆诗人生平背景及 写作风格。
4、感悟诗人志向。
自学检测 知事物:凌寒 独 暗香 借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情景
托物言志
托事物
言志向
含义: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 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学习方法:
1、找事物。
2、找出诗中表示事物品质的 词句,分析其特点。
3、回忆诗人的生平背景及写 作风格。
4、感悟诗人志向。
知事物 。
知事物 言志向
石灰吟 于谦
言志向:表达了诗人卓尔不群、遗世 独立的忠贞节操。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知事物 言志向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组学习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托物言志
借托咏叹战马的命运,表达诗人的远大抱 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 以石灰自比,借以言志,表达诗人不畏 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最新人教版(部编)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岩放思破定
之松是岩青
中,:中山
。竹牢。不
根牢
放
扎咬
松
在住
,
破青 裂山 的决
立 根 原
竹
咬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立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 万 坚劲 任尔
竹石
托物言志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 己正直不屈、刚正不阿、有骨气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学 古诗时,不仅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还要结合 诗的时代背景来看诗隐含的意思。这就是“托物言志”的 方法。
古诗中的托物言志 ——《竹石》
托物言志
竹 石
中
的
中
画
《
的
正
有
诗
竹
竹
是
诗
,
石
子 。
生 长
, 这
诗 中
》 就
在
首
有
是
岩
诗
画
一
石
描
,
首
缝
写
画
题
竹 石
理解
不风不击意西千
让北管,思南磨
它风是它是北万
屈,东还:风击
服都风是遭。还
。不西那受
坚
能风样无
劲
把,坚数
,
它还韧磨
任
吹是挺难
尔
倒南拔打
东
,
;
诗意Leabharlann 山不意在咬这首咏物诗借赞美在艰难、恶劣环境中的岩竹,用 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表达了诗人正直不 屈,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
群文阅读诗词中的托物言志完整课件
群文阅读诗词中的托物言志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手法。
教学内容选自《古代诗词鉴赏》教材第四章“艺术手法”部分,具体包括《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书湖阴先生壁》等经典诗词作品。
通过分析这些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手法,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定义及其在诗词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词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托物言志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并学会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古代诗词鉴赏》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描绘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引出托物言志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托物言志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其在诗词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详细分析诗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钱塘湖春行》和《书湖阴先生壁》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6. 课堂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创作一首小诗,激发创作兴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离骚》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并写出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
答案示例:《离骚》中运用了丰富的托物言志手法,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
诗人屈原以芰荷、芙蓉等自然意象象征高洁的品质,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如何将托物言志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2)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作为托物言志的素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古典诗词,积累更多的托物言志素材,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
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一、内容概括引言:简要介绍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引人入胜的引言,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古诗词精选:选取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词,包括《静夜思》、《春夜喜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著名诗篇。
每首诗词都配有详细的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含义。
诗词赏析:针对每首精选的古诗词,进行深入浅出的赏析。
包括诗词的主旨、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美感。
文化背景:介绍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古代诗人的生平、诗歌流派、历史背景等。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语境和背景。
诗词朗诵与鉴赏:通过音频或视频形式,展示古诗词的朗诵和鉴赏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诵技巧,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实践活动:设计一系列与古诗词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诗词创作、诗词表演、诗词鉴赏比赛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知识拓展:推荐与六年级学生水平相匹配的古诗词读物和网站资源,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 介绍课件的主题和目的: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
本次课件的主题是《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
该课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六年级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
课件内容围绕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展开,旨在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与感受。
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
课件中会详细介绍每一首古诗词的背景、作者信息以及诗歌的大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通过课件中的赏析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课件中的诗词诵读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跟读,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韵味。
群文阅读诗词中的托物言志完整精品课件
群文阅读诗词中的托物言志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教材中关于“托物言志”的章节,详细内容涉及诗词中如何运用具体物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志向。
我们将选取《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石灰吟》等经典诗词作品,通过细致阅读与分析,让学生体会诗人们如何巧妙地借助自然景物、物品等来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托物言志”这一诗词表现手法,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诗词中的托物言志,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深入挖掘作者的情感与志向,理解托物言志的内涵。
教学重点:掌握诗词中托物言志的手法,学会分析诗词中的物象与情感之间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描绘的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托物言志。
2. 新课内容呈现:详细讲解教材中关于托物言志的章节,结合具体诗词作品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托物言志的现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例题讲解: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中如何通过“床前明月光”等物象来表达作者思乡之情。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和《石灰吟》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托物言志——诗词中的情感表达2. 内容:定义:借助具体物象表达作者情感与志向诗词举例:《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石灰吟》托物言志手法:象征、拟人、比喻等情感与物象的联系:以物喻情、以物抒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创作一首描绘自己内心情感的古诗词。
2. 答案示例:《秋夜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课件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湿润,沾湿。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 浮尘,青青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 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关名,故址在今 甘肃敦煌西南。
译文: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 你向西出了阳关之后,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解诗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游园不值
没有遇到人。 值:遇到。
大概,表示猜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在青苔上留下印迹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怜惜
指木屐底下突出的部 分。屐,木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 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 都定居。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 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 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
诗,诗题又名“赠别”。它大约作于安史 之乱前。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 前往安西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走近作者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PPT完美版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
[唐]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好雨好像懂得物候季节,降临在 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 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 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 上渔船。明早再看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带露的鲜花必将开满锦官城。
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的杏花已经探出墙来。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我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回去。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宋]范仲淹
如今归家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明早再看被雨水打湿的花丛,带露的鲜花必将开满锦官城。
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望到意外之惊喜。诗歌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 春天归去又没有踪迹,有谁知道呢?除非
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主题: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优美的风光和环境,先是描写早春时节的景色,明媚清新,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联想人生的际遇,发出人生
抑的生机,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也可以老当益壮的感叹,表现出词人不服衰老、执着生活、豁达乐观的心境。
主题: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 我刚刚把春天送走,又要送你回去。
译文:好雨好像懂得物候季节,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我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yān
燕山月似钩。
luò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chuí záo
千锤万凿出深山,
liè fén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xiè
竹石 [清]郑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jìn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在大漠燕山,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 片晶莹洁白,纷纷扬扬,新月如银钩。
何时将要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跑 金秋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金装 饰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任意驰骋。
大漠沙如雪,
比喻
燕山月似钩。
平沙万里 明月当空
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
思考:诗人描写“沙如雪”“月似钩”的
1.何当金络脑
何当: 何时将要 。
••
诗意: 骏马啊!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套上用黄
金装饰的笼头
。
2.烈火焚烧若等闲 等闲:_ 平常 ________。
••
诗意: 烈火焚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的事情。
课后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朗读指导:《马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 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 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骑马奔驰,借以抒发 渴望为国立功的感情。朗读时语气豪迈,表 现出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chàn
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
马诗(其四) 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赞美的意思
托物言志诗鉴赏PPT课件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依
旧芳香如故。
.
四、因例说法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 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
合点 )
遭嫉妒而依旧吐 契合点 香的梅花
受排挤而矢志 不渝的诗人
诗人以梅花自况,表现自己虽遭不幸、前 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 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文章从莲“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 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 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对比、托物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 ,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 言志、反衬
爱,宜乎众矣!
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
的美好情操。
.
二、思想主题
A、表达对所咏之物的赞美,如《赏 牡丹》、《咏鹅》 B、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如《石 灰吟》 C、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 的评价,如《子规》
.
四、因例说法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拟人、反衬
.
五、鉴赏小结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思路物的:特点 艺术手法 寄托的情与志
托物言志诗鉴赏步骤: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品 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 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初识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 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 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咏物诗 。诗人 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 象征、托物言志、比兴等手法,把自己的 抽象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 么特点呢?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托物言志学习三步法: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找物:
石灰
看特点: 悟志趣:
要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粉身碎骨、留清白。
言坚强不屈,不怕牺牲、坚 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竹石》----------(清)郑燮 《陋室铭》-------(唐)刘禹锡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学习内容:
《石灰吟》--------(明)于谦 《竹石》----------(清)郑燮 《陋室铭》-------(唐)刘禹锡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读一读,请你结合内容,猜一猜下面这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古诗文中的托物言志教学课件 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什么?
爆竹 [明]黎淳 自怜结束小身材, 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 万人头上一声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梅花》
北周·庚信
失群寒雁声可怜, 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 今暝将渠俱不眠。
竹石
清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物 特点
品格神韵 志趣
秋夜 望单
雁
失群寒雁
飞雁
夜半 单飞
境遇凄惨、孤苦无 借雁表达现
依、处境可怜、思 实生活的悲
念故国
惨处境,对
托物言志诗(特点)
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 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 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取 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 要做到“神似”。
托物言志诗(特点)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 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 中所寄托的感情。即要明 白言的什么“志”
一 打、 开共 思读 路一 学篇 方, 法 :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全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学诗四步法:
一、找
二、看 三、析 四、悟
石灰
千锤万凿、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焚烧、粉骨碎身
若等闲 浑不怕 留清白 坚强不屈,无所畏惧、坚守高洁情 操的决心
二
、
青松
再
读
现代 陈毅
一 加篇
大雪压青松,
强,
理
青松挺且直。
解 固
要知松高洁,
方 法
待到雪化时。
:
找物 看特点 析品格
悟志趣
三、自读两篇,小组交流用方法
《秋夜望单飞雁》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菊花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居秋暝》《秋词》《赤壁》《梅花》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典抒情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 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 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咏物诗 。诗 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 用象征、托物言志、比兴等手法,把自己 的抽象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 物。
故国的哀思
竹石
竹 石
咬定青山、立根破 顽强、无畏无惧、
岩、千磨万击
慷慨潇洒、积极乐
观
言自己刚正 不阿、正直 不屈、铁骨 铮铮的骨气
四、梳理统整,全班回忆理方法
找
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迁方法: 推荐篇目:
墨
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在狱咏蝉 唐 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