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命题与证明》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章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方程求解、几何图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命题与定理的概念,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证明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几何图形的性质和方程求解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命题与证明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逐步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

同时,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对于新的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理解定理的含义。

2.学会阅读和理解证明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命题与证明的概念,定理的含义。

2.难点:如何阅读和理解证明过程,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

2.讲解法:讲解定理的含义,解释证明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已知定理证明未知定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PPT,展示具体的例子和证明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命题,什么是证明。

例如,给出一个命题:“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让学生思考这个命题是否正确,如何进行证明。

2.呈现(10分钟)讲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解释定理的含义。

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子和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定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并尝试证明。

13.2命题的证明 教案-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2命题的证明 教案-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课题:13.2命题与证明(1)一、教学内容和内容解析教学内容:命题的概念与结构,命题的真假及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区分以及反例的概念。

内容解析:本节内容是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1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通过只凭剪拼的直观操作法来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难以令人信服的,说明推理证明的必要接着学习命题、命题的结构、互逆命题、反例等知识;本节内容是将前面学习的几何性质与后面即将学习的证明联系起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训练学生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同时也为接下来的证明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反例的概念,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关系;2、经历探究命题以及结构的过程,体会命题的内涵,明确反例的意义和作用,经历一系列问题串的探究过程,掌握有关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3、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掌握有关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同时不断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命题的意义和结构,判断命题的真假,以及互逆命题之间的关系。

难点:反例构造的过程。

四、教学策略分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引导、合作、探究,以及组合的教学媒体,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易的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渗透。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方便地创设、改变和探索某种数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思考和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

根据如今各学校实际教学环境及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我选择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将有关教学内容用动态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进行直观地观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疑问:(1)在剪拼时,发现三个内角难以拼成一个平角,只是接近180°的某个值。

(2)度量三个角,然后相加,有的接近179°,有的接近181°,不是很准确地都得180°。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1.了解命题的含义.2.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3.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直角都相等.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4是正确的,句子3是错误的.像这样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上面判断性语句1、2、4都是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3是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4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教师提出问题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1)对顶角相等;(2)如果a>b,b>c, 那么a>c.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条件:如果a>b,b>c;结论:那么a>c.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逆命题.说出上题的逆命题,并讨论.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a2=b2,那么a=b;(2)对顶角相等;(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分析:第(1)题中有“如果”“那么”,条件结论明显,第(2)(3)题可先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找出题设和结论.解:(1)题设是“a2=b2”,结论是“a=b”;(2)改写: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题设:“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归纳总结】通常情况下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当条件结论不是很明显的时候,把所给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题设和结论,在改写时,要做到语句通顺,措辞准确.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那么∠α+∠β=180°;(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BC的内角中一定有两个锐角.分析:(1)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判断命题的真假;(2)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解:(1)逆命题为: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是邻补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2)逆命题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归纳总结】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得到新命题,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所举的例子,如果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称之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7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命题命题的概念: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者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命题的结构: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逆命题:原命题为“如果p,那么q”,逆命题则为“如果q,那么p”.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习题13.2第1~3题.第2课时证明(一)1.理解和掌握定理的概念,了解证明(演绎推理)的概念.2.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能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重点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难点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比较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通过简单的观察,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体会验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证明的引入(1)命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是真命题吗?请说明理由.分析: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用几何语言描述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教师对具体的说理过程予以详细的板书.小结归纳得出证明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初步格式.(2)通过教材例3,例4的教学理解证明的含义,体会证明的格式和要求.【归纳总结】证明几何命题的表述格式:①按题意画出图形;②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③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①因为∠1=∠2,所以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判断.①因为∠1、∠2不是同位角,所以不能证明b∥c,故错误;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③,共2个.故选 C.【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例2 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AD∥____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______∥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______,∴∠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分析:求出∠D+∠EF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AD∥EF,AD∥BC,即可推出答案.∵∠D=110°,∠EFD=70°,∴∠D+∠EFD=180°,∴AD∥EF.又∵∠1=∠2,∴AD ∥BC,∴EF∥BC.故答案为:EF,AD,BC.【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过来就是平行线的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8~79练习及P80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证明的含义.(2)真命题证明的步骤和格式.(3)思考、探索:假命题的判断如何说理、证明?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85习题13.2第5~8题.第3课时证明(二)1.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进一步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2.能将几何命题的文字语言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出来.重点根据具体的证明过程,填写推理的理由.难点将文字语言表述的证明题改写成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的证明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你还记得这个结论的探索过程吗?(1.度量法; 2.折叠法; 3.剪拼法.)但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这样就需要进行几何证明.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1)理解题意,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2)请同学们分别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命题.已知:△ABC,求证:∠A+∠B+∠C=180°.证法一:(请学生参照剪贴的方法去证明)证法二:(引导学生仿照证法一添加辅助线转化成平角去证明)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证法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总结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2)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并在图形上标出字母;(3)结合图形和命题写出已知和求证;(4)分析因果关系,探索证明思路;(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6)检查表述过程是否正确,完善.3.小试牛刀尝试写出下列问题的已知、求证并画图:(1)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求证:对顶角相等.4.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请学生画图口答即可.)推论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由公理、定理直接得出的真命题叫做推论.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在△ABC内任意取一点P,过点P画三条直线分别平行于△ABC的三条边.(1)∠1、∠2、∠3分别和△ABC的哪一个角相等?请说明理由;(2)利用(1)说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得;(2)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HPE+∠2+∠3=180°和(1)的结论即可证得.解:(1)∠1=∠A,∠2=∠B,∠3=∠C.理由如下:∵HI∥AC,∴∠1=∠CEP,又∵DE∥AB,∴∠CEP=∠A,∴∠1=∠A.同理,∠2=∠B,∠3=∠C;(2)如图,∵∠HPE=∠1,∠HPE+∠2+∠3=180°,∴∠1+∠2+∠3=180°,∵∠1=∠A,∠2=∠B,∠3=∠C,∴∠A+∠B+∠C=180°.【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2 如图所示,AB∥CD,∠BAC和∠DCA的平分线相交于H点,那么△AH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分析:要判断△AHC的形状,首先观察它的三个内角,其中∠1与∠2与已知条件角平分线有关,而两条角平分线分别平分∠BAC和∠DCA,这两个角是同旁内角,于是联想到已知条件中的AB∥CD.解:△AH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因为AB∥CD,所以∠BAC+∠DCA=180°.又因为AH,CH分别平分∠BAC和∠DCA,所以∠1=12∠BAC,∠2=12DCA,所以∠1+∠2=12(∠BAC+∠DCA),所以∠1+∠2=90°,所以△AHC为直角三角形.【归纳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既可以通过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也可以通过有两个角度数之和为90°来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1~82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推论1、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证明定理的一般步骤①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②题设部分是已知部分,结论部分是要证明的部分;③利用已知条件,依据定义、基本事实、已证定理,并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结论.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第4课时三角形的外角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2.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的相关的角.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推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学说明】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作准备.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问题1:如图,把△ABC的一边BC延长到D,得∠ACD,它不是三角形的内角,那它是三角形的什么角?练习:如图,∠ADB,∠BPC,∠BDC,∠DPC分别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问题2:观察问题1图,∠ACD与∠ACB是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利用投影出示图形,并提出问题.教师指出像这样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它是由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然后教师利用投影出示练习,安排学生举手回答,并按照外角的定义一一指明这些角分别由哪些边组成.完成以后,教师提出问题2,并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说理证明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教学说明】教师指明外角的定义以后,马上进行练习,便于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结合图形,培养学生的图形变换能力.通过学生的归纳,总结,证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的成功与快乐.通过观察、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再让学生进行证明,由于准备进行得比较充分,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说出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师出示教材例5,先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外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然后师生共同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证明?【教学说明】先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图形能力,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规范学生的解答过程.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1 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D+∠E=18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EFG=∠B+∠D,∠EGF=∠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E+∠EGF+∠EFG=180°,代入即可得证.证明:∵∠EFG,∠EGF分别是△BDF,△ACG的外角,∴∠EFG=∠B+∠D,∠EGF=∠A +∠C.又∵在△EFG中,∠E+∠EGF+∠EFG=180°,∴∠A+∠B+∠C+∠D+∠E=180°.【归纳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解决.例2 如图,求证:(1)∠BDC>∠A;(2)∠BDC=∠B+∠C+∠A.如果点D在线段BC的另一侧,结论会怎样?分析: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辅助线的作法及重要性,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证法一:(1)连接AD,并延长AD,如图,则∠1是△ABD的一个外角,∠2是△ACD的一个外角.∴∠1>∠3.∠2>∠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2>∠3+∠4(不等式的性质).即:∠BDC>∠BAC.(2)由(1)作图知∠1=∠3+∠B,∠2=∠4+∠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2=∠3+∠4+∠B+∠C(等式的性质),即:∠BDC=∠B+∠C+∠BAC.证法二:(1)延长BD交AC于E(或延长CD交AB于E),如图.则∠BDC是△CDE的一个外角.∴∠BD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DEC是△ABE的一个外角(已作),∴∠DE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BDC>∠A(不等式的性质).(2)由(1)作图知∠BDC=∠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EC是△ABE的一个外角,∴∠DEC=∠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DC=∠B+∠C+∠A(等量代换).【教学说明】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几何证明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证明思路,特别是不等关系的证明题,因为学生接触较少,因此更需要加强练习.注意事项:学生对于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关系的证明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证明过程中,引导学生作辅助线找到一个过渡角.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3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主要从定义和性质两个方面.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5习题13.2第9题.。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2.设计一系列子问题,如“三角形内角和能否大于180度?”“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等于180度?”等,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将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组织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思路。
3.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方法,深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2.总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强调数学的实际价值。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五)作业小结
1.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转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理解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13.2命题与证明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13.2命题与证明

项目内容课题13.2命题与证明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证明的步骤和方法;2、了解三角形外角定义3、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学会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引新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是怎么样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成一个平角来研究的,添加了什么样的辅助线?二、合作探究1、三角形外角的概念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画图与思考:画一个三角形,你能画出所有外角来吗?共有几个?思考:①同一个顶点处的外角有怎样的关系?②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之间是什么关系?3、练习(多媒体展示)△ABC中,⑴若∠ A= 55°,∠B= 45°,则∠ACD=__。

⑵若∠A=64°,∠B=48°,则∠ACD=__。

⑶若∠A=x,∠B=y ,则∠ACD=___。

思考:△ABC的外角∠ACD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A、∠ B有怎样的关系?4、总结: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三、巩固例题例5 已知:如图,∠1、∠2、∠3是△ABC的三个外角求证:∠1+∠2+∠3=360°分析:请学生分析后教师总结并板演。

结论:1、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2、通常把一个三角形每一个顶点处的一个外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

四、当堂训练随堂练习P82 1、2题(学生口答、板演)五、课堂小结1、什么是三角形的外角?它有那些性质?2、三角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六、布置作业习题13.2 9题板书设计1、三角形外角定义2、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教学反思本节的知识内容很突出,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外角及其性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经历整个探索过程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的证明 教案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的证明 教案

固所学概念。

自主交流,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形,思考一下,其中有没有外角?如果有,这个外角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

学生自主思考外角应该知会的内容老师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2、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两个性质3、能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活动:1、在一张白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把∠B、∠C剪下拼在一起,放到∠CAD上,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2、用量角器把刚才剪下来的角量一量,然后看看这些角度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思考,提出猜想。

索又∵∠ACD+∠ACB =1800∴∠A+∠B= ∠ACD师生活动: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同时得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活动五:巩固练习(1)求下列各图中∠α的度数(2)判断题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任意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3)判断∠1与∠3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通过练习,反馈,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教师的指导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解:∠3 >∠1,理由如下:如图∵ ∠3是△ ADE 的一个外角∴ ∠3 > ∠2∵ ∠2是△ ABC 的一个外角 ∴ ∠2 > ∠1 ∴∠3 >∠1(4)如图,计算∠BOC 的度数解:连接BO 并交AC 于点D∵ ∠ODC 是△ ADB 的一个外角 ∴ ∠ODC=∠ B +∠A∵ ∠BOC 是△ DOC 的一个外角 ∴ ∠BOC = ∠ C+∠ODC ∴∠BOC=∠B+∠C+ ∠A=250+450+300 =1000(5)在△ ABC 中,AD 、BE 、CF 分别为 三角形三边的延长线。

求∠1+ ∠2+ ∠3321CBADE。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 13.2 命题与证明(学习、上课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  13.2 命题与证明(学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期末·宿州] 把命题“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改 写成“ 如果……,那么……”的形式:_如__果__两__个__三__角__ _形__是__全__等__三__角__形__,__那__么__它__们__的__对__应__角__相__等___.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互逆命题及反例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命题的结构
知2-讲
1. 命题的构成 数学命题通常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其中,“如果” 引出的部分是条件(或题设), “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 论(或题断). 有时为了叙述简便,也可以省略关联词 “如果”“那么”.
感悟新知
知2-讲
2. 命题的一般形式 “如果p,那么q”,或者说成“若p, 则q”,其中p是这个命题的条件(或题设),q是这个命题 的结论(或题断).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1)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假命题. (2)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真 命题. (3)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假命题.
感悟新知
知2-练
方法点拨:改写命题的方法: 理清命题的题设与结论部分,改写命题时将题设 放在“如果”后面,将结论放在“那么”后面.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解读:(1)命题只是对事件进行判断,判断的结果 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2)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是一个词语; (3)命题必须具有“判断”作用,要对事件作出肯定或 否定的判断,故命题不能是祈使句或疑问句.
感悟新知
Hale Waihona Puke 知1-讲2. 命题的种类 (1)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 命题叫做真命题. (2)假命题: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 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沪科版(2012)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13.1.2命题与证明 教案

沪科版(2012)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13.1.2命题与证明 教案

13.2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课标要求: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和逆命题的概念。

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的错误。

◆内容分析:本节为几何命题证明的起始内容,通过直观操作说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这个结论难以使人信服,说明推理证明的必要性,接着给出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说明命题的结构;介绍了反例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本节课将前面的几何性质与后面的几何证明相联系,为接下来几何证明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对几何的性质有了初步的掌握,但是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对于集合的学习还较多的停留在直观感受。

因此要在本节知识中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

2.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知道反例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重点: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如何利用反例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教学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方法:启发讲授,探究讨论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请同学们阅读这则小故事,看一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曾经把人定义为“人是有两条腿的动物”。

有人便指着一只鸡问:“这是人吗? ”苏格拉底发现自己给人下的定义有问题,又补充说:“人是有两条腿而没有羽毛的动物。

”于是那人再次反驳:“这么说来,拔去羽毛的鸡就是人了?”苏格拉底无语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方便后面的教学。

二、积极引导,探索新知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了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在认识性质的时候我们是使用了观察、操作和实验的方法。

但是如果仅仅采用这样一些直观的观察和操作难以使人确信结果的正确性比如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样的性质。

要想使别人信服,我们只有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几何中的结论进行论证。

推理是种思维活动,在思维活动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判断。

13.2第1课时 命题与证明-2020秋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2第1课时 命题与证明-2020秋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与证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了解公理、定理、证明的概念;2.了解原命题、逆命题的意义;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能用举反例的方法判断命题的真假,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简单命题的证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数学定理、命题的由来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命题的概念和命题、公理、定理的区别.【教学难点】严密完整地写出推理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一节课中,我们研究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折叠、剪拼或度量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的,但这些做法都会出现很多误差,会存在疑问.有没有更准确更严格的方法得出结论呢?二、合作探究问题1:推理是一种思维活动,人们在思维活动中,常常要对事物的情况做出种种判断.例如:(1)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2)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3)2+3≠5;(4)如果一个整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能被3整除.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结论:(1)(2)(4)是正确的,(3)是错误的.问题2:什么叫命题?什么叫真命题?什么叫假命题?结论: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典例1判断下面语句中哪些是命题?(1)请关上窗户;(2)你明天上学吗?(3)天真冷啊!(4)昨天我们去旅游了。

[解析](4)是命题,(1)(2)(3)不是命题.问题3:(1)命题的一般形式是什么?(2)什么叫原命题、逆命题?(3)什么叫反例?结论:(1)命题的一般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如果p,则q”.(2)将命题“如果p,那么q”中的条件与结论互换,便得到一个新命题“如果q,那么p”,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另一个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3)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结论的例子,我们称之为反例.典例2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2)如果∠A=∠B,那么∠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解析](1)“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是条件,“两条直线平行”是结论.(2)“∠A=∠B”是条件,“∠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是结论.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所得逆命题的真假,如果是假命题,请举一个反例:(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如果a=0,那么ab=0.[解析](1)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2)逆命题是“如果ab=0,那么a=0”,是假命题.反例,当a=1,b=0时,ab=0.典例3已知:如图,直线c与直线a,b相交,且∠1=∠2.求证:a∥b.[解析]∵∠1=∠2,(已知)又∵∠1=∠3,(对顶角相等)∴∠2=∠3,(等量代换)∴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已知:如图,∠AOB+∠BOC=18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证:OE⊥OF.[解析]∵OE平分∠AOB,OF平分∠BOC,(已知)∴∠1=12∠AOB ,∠2=12∠BOC.(角平分线的定义)又∵∠AOB+∠BOC=180°,(已知) ∴∠1+∠2=12(∠AOB+∠BOC )=90°.(等式性质)∴OE ⊥OF.(垂直的定义)三、板书设计命题与证明命题可以判断真假,分为真命题、假命题.结论与题设:如果……那么……原命题:若P ,则Q.逆命题:若Q ,则P.反例:符合命题条件,不满足命题结论.◇教学反思◇在教学上主要采用“举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集思广益,从而达到“反三”的目的,尽可能地调动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沟通自身思维,碰撞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从而准确地判断命题的真假,对于假命题举出反例,对于命题的证明,要求学生能写出证明的步骤并能做到步步有据.。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 《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名师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  《命题与证明》第一课时-名师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沪科版)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有反驳苏格拉底小故事得到的结论不可靠,进而说明推理证明的必要性,接着给出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说明命题由题设与结论两部分组成,以及怎样区分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继而给出了原命题、逆命题和反例的意义,说明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二、学生学情分析本节课开始首先训练学生要会将文字命题(文字语言),结合相关图形转换成几何符号语言,即(写出已知、求证),难点和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分析命题、探寻命题的证明思路上,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理应是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特别是几何知识最关键一课。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反例等概念;2、了解命题的结构,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给假命题举出反例。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简单语句的判断,得出命题的结论,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经历问题串的探究过程,掌握有关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2、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命题的定义及命题的结构。

五、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导入(1)、由反驳苏格拉底小故事,引入课题。

(2)、展示一些命题语句和非命题语句,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让同学们来判断对错。

2、整体感知有的语句可以判断对错,有的无法判断,引出命题概念,并指出真命题、假命题。

3、合作探究(1)共同讨论命题: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相等通过这个命题的修改方案,体会命题分两个部分。

(2)总结结论:命题:条件结论,形式可以写成:如果p那么q(3)例题巩固:把下面命题改写成“如果p那么q”形式,并指出条件和结论①、两个直角相等②、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 教案3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  教案3

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项目内容课题13.2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1、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2、理解定义、基本事实、定理、推论、证明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区分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证明一个几何命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一个几何命题综合法证明思路的分析与证明过程的规范表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证明(1)概念:从已知的概念和条件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事实和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某结论正确与否的过程。

(由于证明的需要,可以在原来的图形上添加一些线,这样的线叫辅助线)。

推导证明的条件除了已知条件外,还有公认的事实、公理和学过的定理。

例:(1)证明“对顶角相等”分析:第一步的因是∠1与∠2,∠2与∠3分别是邻补角,果是∠1+∠2=180°,∠2+∠3=180°。

确立因果关系的依据是——邻补角的意义.第二步的因是∠1+∠2=180°,∠2+∠3=180°,果是∠1+∠2=∠2+∠3,依据是——等量代换。

第三步的因是∠1+∠2=∠2+∠3,果是∠1=∠3。

依据是——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整体来看,前一步的果为后一步的证明提供了因,这样一连串连贯、有序的因果关系组成了完整的证明过程。

证明一般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从“要证什么”着眼,探寻“需要知道什么”,由此考虑“只要证什么”,一直追寻到“已知”。

而证明的表述一般是从“已知”开始,推导出“可知”,直到求证的“结论”。

例:(学生做)已知,如图,AD⊥BC于D,EF⊥BC于F,EF交AB于G,交CA延长线于E,且∠1=∠2.求证:AD平分∠BAC,填写“分析”和“证明”中的空白.分析:要证明AD平分∠BAC,只要证明∠ =∠,而已知∠1=∠2,所以应联想这两个角分别和∠1、∠2的关系,由已知BC的两条垂线可推出∥,这时再观察这两对角的关系已不难得到结论.证明:∵AD⊥BC,EF⊥BC(已知)∴∥()∴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即AD平分∠BAC ()例:已知,如图,AD⊥BC于D,EF⊥BC于F,EF交AB 于G,交CA延长线于E,且∠1=∠2.求证:AD平分∠BAC二、命题(1)概念: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的句子。

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2第1课时命题优质课学案

最新沪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3.2第1课时命题优质课学案

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一、【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

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难点:当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十分明显时,能区分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三、【自主学习】1、你能说出下列名称的定义吗?(1)平行线;(2)绝对值;(3)方程的解.2、比较下列句子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1)鸟是动物;(2)若a2=4,求a的值;(3)若a2=b2,则a=b;(4)a、b两条直线平行吗?(5)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6)0.33是无理数;(7)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四、【合作探究】1、提问:“鸟是动物.”与“鸟是动物吗?”这两句话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不同?2、总结.(1)命题的概念;(2)命题的特征.3、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各个命题作出的判断正确吗?(1)如果a、b两数的积为0,那么a、b两数都为0;(2)如果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这两个角和为180°;(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5)有公共端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3、概括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五、【达标巩固】1、判断下列命题中,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1)相等的角是对顶角;(2)内错角相等;(3)大于90度的角是平角;(4)如果a>b,b>c,那么a>c.2、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那么它的条件是什么?结论又是什么?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a、b两条直线平行吗?(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4)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5)若a=b,则a2=b2.。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2节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2节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2节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八上第十三章第2节“命题与证明”的第1课时,是实验几何过渡到论证几何的启蒙章节。

本节课通过由直观操作的办法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进而说明推理证明的必要性。

接着学习命题、命题的结构、真假命题和反例、互逆命题等知识,将前面学习过的几何性质与后面即将学习的证明联系起来,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以后的证明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2.结合具体实例,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意义。

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3.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错误的;4.初步感受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不同,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和数学推理的严密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命题及其结构以及真假命题的判断。

难点:把命题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以及反例构造。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在认识这些性质时,使用了观察、操作和实验等方式,并对它们作出一些说理与解释。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渐趋成熟,由“形象思维”逐步转向“抽象思维”。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时首先要了解证明的必要性,其次知道证明什么,再进一步掌握命题的结论,以及真假命题的判断,最后再学习如何证明。

五、教学方法启发讲授、探究讨论、合作交流等。

六、教学过程1.单元框架【设计意图】教师展示单元框架图,梳理知识的来源与生成,让学生体会本节课的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2.问题引入在学习“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时,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问题1.你还记得怎样得到的吗?问题2.展示一些同学在操作中的疑问,如何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学习几何需要观察和实验,同时也需要学会推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相关知识的回顾,找寻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意识推理的必要性,以及学习命题的必要性。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命题与证明》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2章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用数学语言和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又是向更深入的数学逻辑推理的过渡。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的激活,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证明方面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对于如何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明的过程,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和逻辑推理来表达和证明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命题与证明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一个命题,如何处理证明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体会证明的过程和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例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证明的学习。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命题的概念和简单逻辑连接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命题与证明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13.2命题与证明教案(新版)沪科版

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命题1.了解命题的含义.2.对命题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3.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重点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图形的特性,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等.根据我们已学过的图形特性,试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1.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直角都相等.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句子1、2、4是正确的,句子3是错误的.像这样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不正确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上面判断性语句1、2、4都是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3是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教师: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在命题1中,“两个角是对顶角”是题设,“这两个角相等”就是结论.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4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教师提出问题1:把命题“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个命题的题设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结论是“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教师提出问题2: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1)对顶角相等;(2)如果a>b,b>c, 那么a>c.学生小组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1)条件: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条件:如果a>b,b>c;结论:那么a>c.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命题叫逆命题.说出上题的逆命题,并讨论.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1)如果a2=b2,那么a=b;(2)对顶角相等;(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分析:第(1)题中有“如果”“那么”,条件结论明显,第(2)(3)题可先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找出题设和结论.解:(1)题设是“a2=b2”,结论是“a=b”;(2)改写: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3)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题设:“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三个角的和等于180°”.【归纳总结】通常情况下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当条件结论不是很明显的时候,把所给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题设和结论,在改写时,要做到语句通顺,措辞准确.例2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的真假.(1)如果∠α与∠β是邻补角,那么∠α+∠β=180°;(2)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那么△ABC的内角中一定有两个锐角.分析:(1)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定义判断命题的真假;(2)交换原命题中“如果”和“那么”后面的部分即可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然后根据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解:(1)逆命题为:如果∠α+∠β=180°,那么∠α与∠β是邻补角,此逆命题为假命题;(2)逆命题为: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逆命题为假命题.【归纳总结】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互换,得到新命题,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当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所举的例子,如果符合命题条件,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称之为反例;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7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命题⎩⎪⎪⎨⎪⎪⎧命题的概念:对某一事件作出正确或者不正确判断的语句(或式子)叫做命题;命题的结构: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逆命题:原命题为“如果p ,那么q ”,逆命题则为“如果q ,那么p ”.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习题13.2第1~3题.第2课时 证明(一)1.理解和掌握定理的概念,了解证明(演绎推理)的概念.2.了解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能运用已学过的几何知识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重点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难点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比较线段AB 和线段CD 的长度.通过简单的观察,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体会验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证明的引入(1)命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直角边的2倍”是真命题吗?请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用几何语言描述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说明的结论.教师对具体的说理过程予以详细的板书.小结归纳得出证明的含义,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初步格式.(2)通过教材例3,例4的教学理解证明的含义,体会证明的格式和要求.【归纳总结】证明几何命题的表述格式:①按题意画出图形;②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 ③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①因为∠1=∠2,所以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0个B.1个C.2个D.3个分析:结合图形,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判断.①因为∠1、∠2不是同位角,所以不能证明b∥c,故错误;②因为∠3=∠4,所以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正确;③因为∠4+∠5=180°,所以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③,共2个.故选C.【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解答此类要判定两直线平行的题,可围绕截线找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例2 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已知:如图,∠D=110°,∠EFD=70°,∠1=∠2.求证:∠3=∠B.证明:∵∠D=110°,∠EFD=70°(已知),∴∠D+∠EFD=180°,∴AD∥______(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1=∠2(已知),∴______∥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______,∴∠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分析:求出∠D+∠EF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AD∥EF,AD∥BC,即可推出答案.∵∠D=110°,∠EFD=70°,∴∠D+∠EFD=180°,∴AD∥EF.又∵∠1=∠2,∴AD ∥BC,∴EF∥BC.故答案为:EF,AD,BC.【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过来就是平行线的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8~79练习及P80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证明的含义.(2)真命题证明的步骤和格式.(3)思考、探索:假命题的判断如何说理、证明?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4~85习题13.2第5~8题.第3课时证明(二)1.通过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探究,进一步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2.能将几何命题的文字语言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出来.重点根据具体的证明过程,填写推理的理由.难点将文字语言表述的证明题改写成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的证明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你还记得这个结论的探索过程吗?(1.度量法;2.折叠法;3.剪拼法.)但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这样就需要进行几何证明.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1)理解题意,分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2)请同学们分别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命题.已知:△ABC,求证:∠A+∠B+∠C=180°.证法一:(请学生参照剪贴的方法去证明)证法二:(引导学生仿照证法一添加辅助线转化成平角去证明)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证法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总结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1)理解题意:分清命题的条件(已知),结论(求证);(2)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并在图形上标出字母;(3)结合图形和命题写出已知和求证;(4)分析因果关系,探索证明思路;(5)依据思路,运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写出证明过程;(6)检查表述过程是否正确,完善.3.小试牛刀尝试写出下列问题的已知、求证并画图:(1)求证: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求证:对顶角相等.4.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请学生画图口答即可.)推论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由公理、定理直接得出的真命题叫做推论.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如图,在△ABC 内任意取一点P ,过点P 画三条直线分别平行于△ABC 的三条边.(1)∠1、∠2、∠3分别和△ABC 的哪一个角相等?请说明理由;(2)利用(1)说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得;(2)根据对顶角相等,以及∠HPE +∠2+∠3=180°和(1)的结论即可证得.解:(1)∠1=∠A ,∠2=∠B ,∠3=∠C .理由如下:∵HI ∥AC ,∴∠1=∠CEP ,又∵DE ∥AB ,∴∠CEP =∠A ,∴∠1=∠A .同理,∠2=∠B ,∠3=∠C ;(2)如图,∵∠HPE =∠1,∠HPE +∠2+∠3=180°,∴∠1+∠2+∠3=180°,∵∠1=∠A ,∠2=∠B ,∠3=∠C ,∴∠A +∠B +∠C =180°.【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2 如图所示,AB ∥CD ,∠BAC 和∠DCA 的平分线相交于H 点,那么△AHC 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分析:要判断△AHC 的形状,首先观察它的三个内角,其中∠1与∠2与已知条件角平分线有关,而两条角平分线分别平分∠BAC 和∠DCA ,这两个角是同旁内角,于是联想到已知条件中的AB ∥CD .解:△AHC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因为AB ∥CD ,所以∠BAC +∠DCA =180°.又因为AH ,CH 分别平分∠BAC 和∠DCA ,所以∠1=12∠BAC ,∠2=12DCA ,所以∠1+∠2=12(∠BAC +∠DCA ),所以∠1+∠2=90°,所以△AHC 为直角三角形.【归纳总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既可以通过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定义),也可以通过有两个角度数之和为90°来判定.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1~82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推论1、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证明定理的一般步骤⎩⎪⎨⎪⎧①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画出图形;②题设部分是已知部分,结论部分是要证明的部分;③利用已知条件,依据定义、基本事实、已证定理,并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结论.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推论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第4课时 三角形的外角1.了解三角形的外角.2.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学会运用简单的说理来计算三角形的相关的角.重点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难点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有关计算时能准确地推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它是由什么组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内容是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学说明】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作准备.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问题1:如图,把△ABC的一边BC延长到D,得∠ACD,它不是三角形的内角,那它是三角形的什么角?练习:如图,∠ADB,∠BPC,∠BDC,∠DPC分别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问题2:观察问题1图,∠ACD与∠ACB是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教师利用投影出示图形,并提出问题.教师指出像这样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它是由三角形的一边和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然后教师利用投影出示练习,安排学生举手回答,并按照外角的定义一一指明这些角分别由哪些边组成.完成以后,教师提出问题2,并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归纳总结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说理证明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教学说明】教师指明外角的定义以后,马上进行练习,便于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结合图形,培养学生的图形变换能力.通过学生的归纳,总结,证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的成功与快乐.通过观察、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再让学生进行证明,由于准备进行得比较充分,学生能够较顺利地说出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师出示教材例5,先让学生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外角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然后师生共同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证明?【教学说明】先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图形能力,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规范学生的解答过程.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例1 已知:如图为一五角星,求证:∠A+∠B+∠C+∠D+∠E=18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出∠EFG=∠B+∠D,∠EGF=∠A+∠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E+∠EGF+∠EFG=180°,代入即可得证.证明:∵∠EFG,∠EGF分别是△BDF,△ACG的外角,∴∠EFG=∠B+∠D,∠EGF=∠A +∠C.又∵在△EFG中,∠E+∠EGF+∠EFG=180°,∴∠A+∠B+∠C+∠D+∠E=180°.【归纳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将分散的角集中到某个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解决.例2 如图,求证:(1)∠BDC>∠A;(2)∠BDC=∠B+∠C+∠A.如果点D在线段BC的另一侧,结论会怎样?分析:通过学生的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辅助线的作法及重要性,理解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证法一:(1)连接AD,并延长AD,如图,则∠1是△ABD的一个外角,∠2是△ACD的一个外角.∴∠1>∠3.∠2>∠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1+∠2>∠3+∠4(不等式的性质).即:∠BDC>∠BAC.(2)由(1)作图知∠1=∠3+∠B,∠2=∠4+∠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2=∠3+∠4+∠B+∠C(等式的性质),即:∠BDC=∠B+∠C+∠BAC.证法二:(1)延长BD交AC于E(或延长CD交AB于E),如图.则∠BDC是△CDE的一个外角.∴∠BD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DEC是△ABE的一个外角(已作),∴∠DEC>∠A(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BDC>∠A(不等式的性质).(2)由(1)作图知∠BDC=∠C+∠DE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DEC是△ABE的一个外角,∴∠DEC=∠A+∠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BDC=∠B+∠C+∠A(等量代换).【教学说明】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几何证明题,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证明思路,特别是不等关系的证明题,因为学生接触较少,因此更需要加强练习.注意事项:学生对于几何图形中的不等关系的证明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在证明过程中,引导学生作辅助线找到一个过渡角.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83练习.2.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演练”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三角形外角的认识.主要从定义和性质两个方面.六、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2.教材P85习题13.2第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 命题与证明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反例等概念;
2.了解命题的结构,会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给假命题举出反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些简单语句的判断,得出命题的结论,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经历问题串的探究过程,掌握有关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为后继学习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2.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命题的定义及命题的结构.
三、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展示一些命题语句和非命题语句,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让同学们来判断对错.
2.整体感知
有的语句可以判断对错,有的无法判断,引出命题概念,并指出真命题、假命题.
3.合作探究
(1)共同讨论命题:在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改变.通过这个命题的修改方案,体会命题分两个部分.
(2)总结结论:
命题:条件+结论
形式可以写成:如果p那么q
(3)例题巩固:
把下面命题改写成“如果p那么q”形式,并指出条件和结论
①两个直角相等.
②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
④对顶角相等
⑤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4.乘胜追击
请同学们观察上例中④、⑤两小题中,命题特征,共同发现互逆命题的存在,给出概念:我们把条件和结论互换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叫原命题,另一个叫逆命题.紧接着对互逆的两个命题进行真假的判定,强调判定真假的方法,引出反例概念:满足条件但不满足结论的例子.并明确原命题真假与逆命题无关,清晰了解这一思维误区.
5.练习
例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1)两条直线都平行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果∠A=∠B,那么∠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
【答案】(1)“两条直线都平行与同一条直线”是条件,“ 两条直线平行”是结论.
(2)“∠A=∠B”是条件,“∠A的补角与∠B的补角相等”是结论.
6.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了与命题有关的概念
真命题——证明
①命题
假命题——举反例
②命题结构:条件+结论
如果p,那么q(若p,则q)
③互逆命题
原命题-------------逆命题
注意: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不一定正确.
四、作业
思考并收集满足下面条件的互逆命题各一组:
(1)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也正确.
(2)原命题正确,逆命题也错误.
(3)原命题错误,逆命题也正确. (4)原命题错误,逆命题也错误.
五、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