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合集下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三首
,寻找答案。
对情感的表达
01
02
03
友情
第一首诗中“今日听君歌 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感 激。
爱情
第二首诗中“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渴 望。
乡情
第三首诗中“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表达了对 乡情的眷恋和怀念。
06
三首诗词的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
作者在扬州期间,亲眼目睹了江南的美景和繁华,也感受到了江南人民的生活和文 化气息,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和情感共鸣。
这三首诗是作者在离别扬州之际为表达对江南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而作,同时也表达 了他对白居易的友情和感激之情。
04
三首诗词的对比分析
主题对比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主题是送别,描述了作者在古原草上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 离别的愁绪和不舍之情。
诗词赏析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 世、对旧友的怀念及岁月流逝却壮志未酬的惆怅;同时也是形象生动、富含哲理的名句,新事 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自然理趣。
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首联“暂”字表现出诗人对未来仍有所期待 、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情感;“长精神”则表现出诗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03 语言特点
白居易的语言平易近人,用词简练,表达深刻, 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和流传性。
创作背景
01 时间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所 作。
02 地点
当时的白居易已经从京城长安调任到江州(今江 西九江),任职司马。
03 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送别友人,表达离别的情感而 作。
03

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理解性默写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新旧更替、生机勃勃的景象。

2.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古代文人常借酒抒发情怀。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不惧挫折、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物是人非、沧桑变迁的悲凉、哀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新事物层出不穷,终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湾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7.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无限辛酸,流露出作者内心忿懑不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二、《行路难》1.《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

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洛 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中期诗人、哲 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 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 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 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 (六)、《浪淘沙》(一)、《浪淘沙》 (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 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句子理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 同“值”,价值。
赏析: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 十分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羞”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 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学习目标
1.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初 步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掌握本诗中的名句。
整体感知 听读诗歌·感受诗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乐天扬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 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 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 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 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作者简介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译文【部编版九上】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译文【部编版九上】

九年级上13、诗词三首译文行路难(其一)译文:金樽中的清酒,一斗价值十千钱,玉盘里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面对美酒佳肴我)放下杯子,扔下筷子,(烦闷得)吃不下饭,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漫然无所适从。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却铺满了山岭。

闲时我学姜太公在碧溪上垂钓,忽又梦见自己像伊尹一样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

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径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横渡沧海。

主旨:《行路难》全诗抒写了诗人深感仕途艰难,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强烈的苦闷、抑郁和不平;诗人借“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崎岖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译文:巴山楚水之地,使人倍觉凄凉,二十三年遭受贬谪,被抛弃在这荒蛮之地。

怀念故人,徒然吟诵《思旧赋》,柯久谪归来,真如那在山中观棋烂了斧柄的王质返回家乡一样,恍如隔世。

沉舟之畔,正有千帆驶过,病树前头,却是万树争春。

今日听你赠的这首诗,暂且凭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主旨:本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水调歌头译文:宋神宗熙宁九年的八月十五,(我)欢畅饮酒直至天亮,醉醺醺的,写下这首词,同时(借此)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思念。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担心不能承受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透进雕花窗户,照着不眠之人。

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藏晴出,时圆时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主旨:《水调歌头》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初三上册诗词三首

初三上册诗词三首

初三上册诗词三首第一首:《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诗刚健豪迈,清俊明朗,有“诗豪”之称。

其散文长于说理,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背景资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中心思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第二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同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

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很高。

其词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具有豪壮、雄浑的风格。

有《东坡全集》传世。

写作背景:《水调歌头》: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政治上失意,与其弟苏辙也多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遂作此词。

主旨情感:《水调歌头》的上阕写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见的意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见的意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见的意思
一、全文概述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重逢的喜悦,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宦海沉浮的感慨。

全文通过酬赠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的精神。

二、词语解释
见赠:指受到赠送。

酬:以诗文相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三、诗歌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当时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在扬州,两人久别重逢,欢聚一堂。

在宴会上,白居易赠诗给刘禹锡,刘禹锡便以此诗酬答。

四、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酬赠为题材,抒发了诗人重逢友人的喜悦之情。

诗中提到:“旧人已逝新人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悲痛,反而展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病树前头万木春”,意味着尽管身处逆境,也要保持乐观,积极面对。

五、结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表达了诗人重逢友人喜悦和抒发世事变迁感慨的七绝。

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诗坛上并称“刘柳”,是那两个诗人?刘禹锡柳宗元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免和州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会。

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作此诗答谢白居易。

【目标牌】【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重点)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难点)3.感悟诗人旷达的胸襟,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素养)【教学方法】研读诗歌最基本的方法:品其诗,体其情,学其法。

1.品其诗:学生通过多角度地反复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基本明确诗歌字面的含义,且能用流利的现代汉语将其精髓翻译出来,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拘泥于字词的释义,更忌逐字逐句的翻译。

2.体其情:要注意启发学生在研读诗歌过程中挖掘诗歌的隐藏在字面之下的真挚的情感。

因为诗歌是诗人情感运动的轨迹,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七情”的互相融合和渗透,在诗歌中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境,给读者以多种多样的审美的感受。

诗人情感越真,诗就越美。

要注意学生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对诗歌情感有多样的解读是正常的,不要强求整齐划一。

3.学其法:诗歌之所以多样很大程度是由于诗歌具有丰富的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方法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从《诗经》的赋、比、兴直至现代诗歌的多元手法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解读诗歌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这些手法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借鉴吸收。

【教学过程】诗意篇(趣味性)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一、自学径【标段落】【圈词语】【知诗人】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第13课《诗词三首》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第13课《诗词三首》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 了怎样的现状?体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 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 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 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 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作用)。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 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 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
“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掷下; 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 “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 “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 抑郁不舒的心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写出了四顾的原因。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 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比喻,说明 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吕尚,九十岁在磣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伊 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 过。这两个都是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 终大有作为的人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 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

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注释】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

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玉盘:精美的食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投箸:丢下筷子。

箸(zhù):筷子。

不能食:咽不下。

茫然:无所适从。

太行:太行山。

碧:一作“坐”。

忽复:忽然又。

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会:当。

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济:渡。

【赏析】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九上语文14课诗词三首

九上语文14课诗词三首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诗词三首》包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山坡羊·潼关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

这首诗是他在扬州的酒席上,面对友人白居易的赠诗,回忆起自己被贬离京的岁月,感慨万千而作。

诗中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一首词。

这首词写于他政治失意之时,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词中赞美了明月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短暂人生的珍惜和对永恒理想的追求。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一首散曲。

这首散曲以潼关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关切。

他感叹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这三首诗词都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们不仅表达了诗人和词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学霸笔记

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学霸笔记

九年级上册的诗词三首学霸笔记九年级上册的诗词三首包括《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行路难(其一)》1.原文理解:这首诗是李白在被唐玄宗赐金还乡后写下的,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的挫折和愤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信心和期望。

2.主题思想:通过描绘行路难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3.艺术特色: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以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道路,形象生动。

同时,李白的诗歌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深远。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原文理解: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遇时写下的,表达了他对白居易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慨。

2.主题思想: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3.艺术特色: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意象,以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来抒发情感,形象生动。

同时,刘禹锡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 1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原文理解: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写下的,表达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2.主题思想: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独白,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艺术特色: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以自然景象和词人的内心独白来抒发情感,形象生动。

同时,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

以上就是关于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的学霸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2 —。

13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

13 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①在? ①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②济③沧海。
②云帆:高高的
[译文]当年吕尚(姜太公)闲居,曾在碧
船帆。
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
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 ③济: 渡。 如今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
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弃置身”表露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明确: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痛苦、寂寞。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 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明确:用典。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分)。
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明确:“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 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
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表达诗 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全篇以月抒情,兼怀念其弟子由,既表现了词人对
当时社会的不满、人生的感叹,也再现了他心胸旷 远、毫不悲观的性格。
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 —— 欧阳修
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 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下阕从出世与入世 的矛盾中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 子由”之意也随之拈出。下阕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 之形。“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 韵。“无眠”二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 之意隐约而出。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绪,由个人 之离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陡然提 升。不唯自慰,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
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情感主旨分析
长期遭贬 遭遇坎坷
归来感慨 世事变迁
辛酸、愤懑
用典
悲痛、怅惘
感叹身世 展望未来
比喻
富有哲理 豁达、乐观
感谢赠言 振作精神
积极、坚强
辛坚 酸愤 定
懑乐
的 感 情
观 的 精

课堂检测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 唐代(朝代) 诗人 刘禹锡 创作的一首 七言律诗(体裁)。 2.本诗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
zhǎng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歌赏析
这里指被贬官离京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译文: 巴山楚水是个荒远凄凉的地方,
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交代: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 心情: 痛苦、孤寂。
老朋友 白白地
反倒好像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两个典故: 西晋向秀 晋人王质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李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苏轼
第一课时
行路难
(唐)李 白
学习目标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 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 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难点)
3.感受诗人充满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 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素养)
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课时
苏 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理解关键句子的表面意 思和深刻意蕴,品味词的艺术美,提高欣赏品 位和审美情趣。(重点)
2.反复诵读,感受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学会在逆境中调整自己的心态。(重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译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译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文1.《行路难》(其一)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坯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诗以叙事篇,斩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忽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为:“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李白显然化用了这一诗句,不过增加了“对比度”,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那么,诗人的悲哀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胧的,充满“诗意”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优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

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玉,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

但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实,现实也不肯认同理想。

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他终于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叹。

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刺史,与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遇。

两位神交已久的诗友初次相见,喜不待言。

在酒席上,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刘禹锡遂写此诗回赠。

13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理解赏析

13诗词三首《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理解赏析

行路难(李白)1.第二句连用了停、投、拔、顾等几个动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

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5、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的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6.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希望再次得到皇帝的任用。

7.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8.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我相信仍将会有一天,我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也就是说: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突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9.写出与下面典故对应的人物。

A 垂钓碧溪——B 乘舟梦日边——C 长风破浪——A 吕尚B 伊尹C 宗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B)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诗词是的语⾔艺术。

诗词常常⽤最精练的语⾔来展⽰世界的万千⽓象,形象⽽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路难(其⼀) 唐·李⽩ ⾦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调歌头(明⽉⼏时有) 宋代·苏轼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教案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的语⾔,体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标】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化的思想感情,提⾼⽂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路难(其⼀)》 【情境导⼊】 同学们,说起唐诗,不得不提到李⽩。

余光中在《寻李⽩》中这样赞叹他:“酒⼊豪肠,七分酿成了⽉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绣⼝⼀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曾在《饮中⼋仙歌》中这样描述李⽩:“李⽩⽃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呼来不上船,⾃称⾂是酒中仙。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的名篇《⾏路难(其⼀)》,⼀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扉。

【新课解读】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及历年来中考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上《诗词三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及历年来中考试题(含答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及历年来中考试题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刘禹锡这首酬答诗,接过白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白的赠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无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一方面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一方面又称赞了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

大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

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又包含着赞美,显得十分委婉。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一来一往,显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人很自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明月几时有》中考考点赏析题 背诵

《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明月几时有》中考考点赏析题 背诵
(2)情感: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 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 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 抒发了诗人乐观、豪迈、自信的情感。
6.《行路难》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这首诗既抒写了诗人出仕无路,被迫离开长安时的 苦闷彷徨和抑郁悲愤之情,也体现出其乐观自信的 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 4.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 (赏析角度:修辞)运用反复、设间的修辞手法,
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苦闷与迷惘。
李白《行路难》
5.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炼字:“破”“挂”二字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 分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写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沉舟”“病树” 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用“千帆”“万木” 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表达对自己身世的愤懑之 情。
哲理: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 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 现在好。也包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事物 新陈代谢的哲理。
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 诗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4.赏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内容:直接抒情,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 勉。
• 赏析:“长精神”即“振作精神”,三个字表现 诗人意志坚定,虽遭遇挫折却不消极气馁,积 极进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 考点赏析题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参考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86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参考答案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86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点详解、一课一练及参考答案-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3诗词三首一、主题解说《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充满了隐喻。

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这首诗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乐观、坚定的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二、考点链接诗句赏析【技法点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与赏析诗句:(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起兴、借代、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用典、对偶、互文、双关、顶针、设问、反问、反复等。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查重点。

①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②抒情手法:①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咏史抒怀等。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对比、用典、渲染、照应、象征、联想、想象、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怀古伤今等。

【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看清题干要求。

如果题干没有具体要求,直接理解或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理解、赏析;如果题干直接给出从哪一个角度赏析,就按照题干要求作答。

(2)明确赏析角度。

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再结合诗句或整首诗的情感作答。

(3)抓准关键词语。

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等)入手,结合诗句情感品味赏析。

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01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训练池】
1.诗中流露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的诗句: , 。
2.用典故暗示贬谪时间之长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心情的句子: ,。
3.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深刻哲理。 运用比喻,表现出乐观的胸襟的句子是:“ , ”两句,历来为人所 称道。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一、自学径
巴山楚水(本是一片)冷落荒地,遭受贬谪(在这里)安身二十三年。 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沉船旁边千船万帆竞发,枯树前头种种树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二、感知石
坚定乐观 豁达进取 1.首联:回顾贬谪生活。表现辛酸,愤懑不平。 2.颔联:感慨世事变迁。悲悼旧友,感叹变迁。 3.颈联:预示发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新贵得意,悲叹身世。 4.尾联:举杯畅饮共勉。点明题意,意志坚忍。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情意篇
解读文本拓思维(写什么)(知识性)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三、解读园(析文本)
1.手法: 用典。 “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死去的友人的悼念之情。
“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2.内容: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 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 事变迁的感叹。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烂柯kē人 侧畔pàn 闻笛fù赋 长zhǎng精神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一、自学径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 郡,朗州属楚地,故称 “巴山楚水”。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 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二十二个年头,因第二年才 能回到长安,所以说“二十三年”。
想到旧时常常怀念亡友,重返京城好似隔世之人。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一、自学径
侧畔:旁边。 病树:枯树。 春:争春,逢春。 沉船旁边千船万帆竞发,枯树前头种种树木争春。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暂凭:暂且凭借。 长:增长,振作。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流露出对已故友人的怀念,
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 平,
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给友人以鼓舞。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创意篇
赏析特色勤积累(怎么写)(文学性)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五、赏文亭
首联写诗人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文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颔联通过写向秀悼念嵇康的典故及王质回乡竟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 化。 颈联宕开一笔,借自然景物暗示社会发展,由沉郁伤感的心境为慷慨激昂的气概。 尾联笔锋陡转,答谢友人并与其共勉,表现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全诗层层深入,言 简意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导入门】
在诗坛上并称“刘柳”,是那两个诗人?刘禹锡 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 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免和州 刺史,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与白居易相会。 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 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 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写作此 诗答谢白居易。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一、自学径
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 河南)人。原是匈奴后裔,后改汉姓。自幼好学,博览百家。 贞元九年(793),与柳宗元同科进士,贞元十一年登吏部取 士科,授太子校书。后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任用王叔文 推行改革,他与柳宗元同为革新派核心人物,因革新失败,一 贬再贬,居外23年。后奉召回洛阳,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其作 品吸取民歌营养,继承《诗经》以来讽谕刺时的传统,如《聚 蚊谣》、《百舌吟》等。还有许多咏怀古迹、表现风土人情的 名篇佳作。散文以论说文成就最突出。在哲学、政治、医学、 书法等领域均有论述。其哲学著作《天论》三篇,驳斥了“天 人感应”说。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慧心—爱心—悟心
爱上语文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慧心诗意”: 用聪慧的心“感受”语文的诗情画意——
让我们“快乐”; “爱心情意”:
用仁爱的心“感知”语文的真情实意—— 让我们“高尚”; “悟心创意”:
用灵悟的心“感悟”语文的美情新意—— 让我们“独特”。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六、积累台(绘板书)
【结语】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遇到挫折后,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叹息抱怨,而是勇敢豁达地继续生活下去。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训练池】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目标牌】
1.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感悟诗意,品味意境,赏析名句,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难点) 3.感悟诗人旷达的胸襟,做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素养)
学生通过多角度地反复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内涵。 基本明确诗歌字面的含义,且能用流利的现代汉语将其精髓翻译出来,要从整体上把握 诗歌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拘泥于字词的释义,更忌逐字逐句的翻译。
颔联引用历史典故自然贴切,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痛心情和对 岁月蹉跎的感慨,含义十分丰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将人生哲理寓于自然景物中,表明诗人对未 来仍然充满信心。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五、赏文亭
我因参加了王叔文倡导的革新运动而被贬谪出京,在巴山楚水这本是一片苦寒荒凉之 地居住,一搁就是二十三年,在这二十三年里,我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其间苦楚不言自 如。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目标牌】
要注意启发学生在研读诗歌过程中挖掘诗歌的隐藏在字面之下的真挚的情感。因为诗歌 是诗人情感运动的轨迹,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七情”的互相融合和渗透, 在诗歌中就可以形成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境,给读者以多种多样的审美的感受。诗人 情感越真,诗就越美。要注意学生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对诗歌情感有多样的解读是正常的, 不要强求整齐划一。
如今回到家中,虽然家乡的风景依旧,然而许多亲友都已去世,我只能徒然的吟诵《 思旧赋》来表示悼念。由于我被贬谪的时间长久以及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降,在这广大 的朝廷,俨然已经没有了我的一席之地。
我就宛如江上那即将沉没的一艘小舟,后启之辈就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似那 已经病死的枯木,眼睁睁地看着前方葱郁的新枝,在春天里孕育新绿,虽然自己在荒凉的 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固然无不惆怅,但现在新人辈出,个个志得意满,奔赴前程,这 也令我感到欣慰。
三、解读园(析文本)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诗人 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 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2.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 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新生事物无比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 肯定会比现在好)。 3.表达诗人豁达的心胸,乐观的境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点明题意,表明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诗句: , 。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训练池】
1.诗中流露诗人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的诗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 年弃置身。 2.用典故暗示贬谪时间之长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心情的句子: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深刻哲理。 运用比喻,表现出乐观的胸襟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 4.点明题意,表明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 凭杯酒长精神。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三、解读园(导方向)
(一)“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交代了诗人怎样的处境 ?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 点?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诗人被贬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怀想往事,展望将来,心绪难平 中又有刚健昂扬之气。这种复杂的情绪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结 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四)结合标题,谈谈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 用意。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三、解读园(析文本)
1.照应题目,直抒胸臆,点明酬赠的题意是“长精神”, 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长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品读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